模具开模前检讨作业标准
模具开模前检讨标准样板

图圈处为模穴号和其他标示区域
26
新产品模具结构检讨项目自检表
项目
胶厚检查 拔模检查
自检 Ok Ok
复查 OK OK OK OK OK OK OK OK
状态
更新版次及日期 V1 V2 V3
PL线合理性分析 Ok 进浇位置选择 收缩可能分析 表面处理要求 顶针位置要求 装配效果检查
Ok Ok
火花纹
OK OK
电池仓周侧的拔模做0.5度,避免 与电池盖装配有间隙
7
Issue 拔模问题及分析) Draft Issue(
此处装弹片骨位做0.5-1度拔模
此区域骨位做2度拔模
8
Issue 拔模问题及分析) Draft Issue(
此区域骨位做2度拔模
9
Issue 拔模问题及分析) Draft Issue(
行位面做1度拔模
13
Parting Line(PL线)
Cavity P.L
Core
14
Parting Line(PL线)
15
Parting Line(PL线)
16
Parting Line(PL线)
17
Parting Line(PL线)
18
Slider(行位分模线)
19
Lifter(斜顶分模线)
20
Lifter(斜顶分模线)
21
Gate Type(进浇形式及位置)
采用一点点浇口进胶
此处预留侧浇口
22
Weld lines(结合线位置)
彩条为结合线位置
23
Air traps(困气位置)
圈点为困气位置
24
Ejector Pin(顶针位置确认)
开模前Tooling检讨与要点说明

(2).間隙配合 (3).初步結構強度之確認. (4)組裝性確認 (5).討階段. 注意;此時務必要求模具廠,成型廠,設計者全員參與. CHK要點: a.外觀ID確認:尤其是變化角須確實確認. (電極製作完成後,亦須再做CFM.) b.Tooling結構: 1.Tooling各活動件的強度:斜销,滑塊,頂針等. 2.確認入子,斜銷,滑塊之設計. 注意:避免入子,斜銷,滑塊之設計不要造成合模處 之銳角.
3.拆模方式: 要點: ( a ).外觀是否會造成銳角或R角連接不順. ( b ).分模面的確認. (c ).Screw boss製作方式(分自然方式及套筒方式). (d ).觔高度是否過高,過薄. c.確認gate之位置,數量. d.確認成品之材質(同時考慮縮水率及成品之肉厚) e.確認蝕花之花式.(要考慮側壁拔模斜度是否足夠). f.確認成品之肉厚(是否有局部肉厚過厚或過薄). g.成品,加工件之確認(eg:INSERT銅柱,銅釘或熱熔件銅 柱銅釘). h.頂針位置:是否有禁置區域.
機構部內部教育訓練
開模前Tooling檢討與要點說明
授課時數:2h
開模前Tooling的檢討與要點
注:寧願在開模前多花一小時檢討,也不要在開模後花數倍的時間去 修模. 一.設計階段: (1).設計者須養成每天下班前做Pro/e干涉檢查的習慣. (2).先行定義四大件肉厚. 二.Mock-up檢討階段. Check 要點: (a).外觀之ID是否與原始的ID或圖面相符. 注意:所有小R,變化R是否與當初想像相符. (b).確切做好每一部品的組裝確認. 要點.(1).確認重要的配合尺寸.
压铸模具开模检讨报告

修改后 R0.5 7/14 RD Reply : OK 問題:圖示綠色Rib拔模太小(1.5度),脫模具困難,且根部直角,易粘模;
建議:請將Rib拔模加大到3度,並在根部加R0.5過度; Speed Quality Technology Flexibility Cost
滑塊入角
7/14 RD Reply : 方案二
一模1穴
壓鑄進湯方向 Speed Quality Technology Flexibility Cost
Page 4
機台噸位﹕800T/840T(Cold) Metallic Integration Technology
Foxconn Technology
Foxconn Technology
(KS)
問題與建議 ※
R0.3 修改后
7/14 RD Reply : RD CHECK
問題:圖示母模Pin根部直角,模具型腔放電時間會產生放電R;(共4處) 建議:請允許Pin根部存在放電自然R0.3 Speed Quality Technology Flexibility Cost
Foxconn Technology
(KS)
產品概要
客 戶 品 名 COMPAL par10_logic_low
外形尺寸 431.8X309.24X34.65 (mm) 平均肉厚 t=1.5 (不含膜厚) 素 材 重 量 主要制程 AZ91D 418.8(g)
7/14 RD Reply : RD將提供塗裝區域圖
(KS)
問題與建議 ※
1.5
問題:圖示Hook插破孔側牆太薄(1.5),且拐角直角,易斷裂;
建議:請將Hook插破孔側牆加寬至3.0,並在拐角加R1.0過度;
模具检讨书

模具检讨书篇一:模具检讨与客户模具检讨要点及注意事项一、同客户进行检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重要尺寸及公差:(1)了解部品的组立装配,确认重要尺寸,并预留调整量;以模具上切削方向调整为考虑参考。
(2)检讨公差值是否合理,公差太小者,应提出修改。
公差范围0.05以内的通常指的是一些柱子和孔,以及绝对长度。
相对长度的公差范围通常要0.1或者更大。
与产品成型的稳定性及产品的变形程度有很大关系。
2.拔模斜度(1)根据部品的分模状况,提出拔模斜度,咬花面应有3o的斜度,斜销部分建议2o的斜度;(2)询问确认拔模斜度的基准点。
3.肉厚及缩水(1)肉厚是否合理、平均、易于成形,肉厚小于0.8mm者,难以成形;(2)肉厚较厚处,是否做逃肉以防缩水,确认偷肉的方式及尺寸。
如柱子,筋条,产品拐角处等。
(3)对于外观面反侧的筋条,要在外观面肉厚的0.8以下,同时注意充填的难易度。
4.塑胶材料及缩水率(1)对公司常用塑胶(aBS、PS、Pom、Pc、PPS、PET、PBT)的成型特性要熟悉;(2)检讨确认塑胶等级及原料供应商,确认缩水率的大小;结晶性原料一般在1.6%以上,非结晶性原料在0.3~0.6%之间。
(经验值供参考)(3)对结晶性原料并含GF(玻璃纤维)塑胶,其缩水率要特别注意。
含与不含GF,收缩率差别较大.(4)对需要热处理塑料,需要将热处理后的收缩包含在设计中.(部分PPS,Pa等)5.咬花面(1)确认咬花面的范围及咬花等级;需要设定3o以上拔模斜度(2)对于0o咬花面以及高度较大的面要考虑设置滑块机构。
(3)在一些拐角处易出现缩痕,对咬花面影响尤为突出,要注意反面逃肉处理。
6.分模线(1)分模线应充分考虑部品的外观、产品留模以及加工难易度;(2)对难于加工的R角,建议客户取消或改变;(3)相插(破)面斜度希望在3o-5o(不得小于2o);(4)考虑模仁及插破、靠破面的强度。
(5)靠破面及插破面上需要设定段差范围。
工作因导致模具坏的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因近期在工作中导致模具损坏,特向您提交此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此次事件的深刻反省和对工作责任的认真态度。
一、事件经过近日,在执行公司模具加工任务过程中,由于我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
具体原因如下:1. 在进行模具加工前,我没有仔细阅读操作规程,对模具的结构和加工要求了解不够全面。
2.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手法生疏,对模具的加工精度把握不准确,导致模具表面出现划痕。
3. 在加工过程中,我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没有认真检查每道工序的质量,对模具的损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检讨原因1. 工作责任心不强。
在此次事件中,我没有充分认识到模具的重要性,没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2. 缺乏学习。
我在工作中对模具加工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没有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
3. 缺乏沟通。
在发现模具出现问题时,我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模具损坏。
三、改进措施1. 提高工作责任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保持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2. 加强学习。
我将积极学习模具加工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确保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熟练地完成工作任务。
3. 严格操作规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加强沟通。
在发现问题时,我将及时向上级汇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最后,我再次为此次事件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恳请您给予我改正错误的机会。
我会以此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请领导批示!此致敬礼!检讨人:[您的名字]日期:[日期]。
产品开模前检讨

产品开模前检讨第一篇:产品开模前检讨产品开模前检讨1.什么是产品检讨:产品检讨是指模具开发人员对客户(产品开发人员)的产品进行开模合理性分析,并并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产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产品改善的方案进行汇总,并反映给客户2.为什么要进行产品检讨:为了能够使产品的模具顺利开出或低成本开出。
3.产品检讨的方法有那些:与客户当面检讨做成文字资料传给客户4.产品检讨包括那些部分?a.拔模角检讨:主要是对产品怎么样拔模进行检讨。
主要是拔模角大小的检讨,拔模角越大越好脱模,但太大的拔模角会造成产品的尺寸难以保证,公模面拔模角太大会导致产品拉母模等;b.产品肉厚的检讨:主要是考虑产品会不会缩水,及缩水是否对外观和功能产生影响;c.产品分模线检讨: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如果产品的分模线选择不好,会造成如下后果:产品外观面有明显分模线产品毛边方向影响装配导致模具分模面复杂,使模具难以加工和组配,影响模具寿命d.倒勾检讨:如果倒勾是产品设计人员不小心做上去的,并没有组配要求,可以要求去掉该倒勾;如果有组配关系的倒勾,可以考虑改为公母模*破插破,使模具结构简化;如果用滑块或斜销成型,机构是否有安装空间;斜销或滑块的分模线,客户是否接受?e.其他产品不合理结构检讨:如果能使模具结构简化并不影响产品功能,可以建议客户更改产品结构。
f.进浇方式检讨:主要考虑进浇点和结合线对产品外观和强度的影响;g.顶针排布检讨:有些透明件这个检讨很重要。
5.模流分析很重要吗?模流分析是特别重要的,尤其对于大型零件和外观件,产品检讨要附带模流分析;6.产品检讨有什么作用:a.可以使模具结构简单;b.预测产品缺陷,使客户凭要求做出合适的设计更改;c.可使客户承担一定风险:如果你在报告中做出的很明显的产品不合理结构客户未加理会,他将承担一定的责任。
7.产品检讨要做检讨报告吗?是的,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方便客户查阅,应图文并茂A.设计变更的项目是否确实地记入最新版的成品图内?B.有无机种替换?交换模仁之模具结构是否没问题?是否方便于拆装?C.树脂相关的情报是否详实?是否取得了物性表?1.树脂名。
塑胶模具开模检讨报告DFM范例2

塊PL. 3.滑塊視為母模的一份,所以肉厚必須留在滑
塊上,PL線拆於公模面處. 4.滑塊PL線必須設定於外觀面之側面或後面
及下方.
5 2020/9/21
二-1
6 2020/9/21
二-2
7 2020/9/21
8 2020/9/21
插破面盡可能保持3度以上或插破角之上下限尺寸差015以上且于單純平面上
DFM 檢查步驟
設計部-機構課
1
2020/9/21
一.先判定公母模方向
1.成品外觀面為母模. 2.復雜面,起模磨擦力大為公模.
2 2020/9/21
一-1
3 2020/9/21
一-2
4 2020/9/21
二.設定外觀脫模角不足及外 觀倒勾處之滑塊PL線.
2020/9/21
25
2020/9/21
26
2020/9/21
七.設定公模面脫模角
1.公模脫模角以3度以下,上下限值差為 0.1以下.
27
2020/9/21
8.檢查公模有無倒鉤,及設定機 構PL線
1.確認倒鉤有無以機構克服. 2.機構動作時有無幹涉行程. 3.機構設定空間是否足夠.
28
2020/9/21
八-1
29
2020/9/21
九.設定GATE位置
30
2020/9/21
2.成品肉厚如全留於母模有粘母模情況 者,PL線必須拆於肉厚一半處.(網孔處特別 注意)
3.插破面盡可能保持3度以上或插破角之上 下限尺寸差0.15以上,且於單純平面上.
14
2020/9/21
模具的检讨书怎么写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此,我谨以诚挚的态度,就近期在模具工作中出现的失误进行深刻的检讨。
现将检讨内容如下:一、检讨背景近期,我在负责某型号模具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对模具结构、工艺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现将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二、检讨内容1. 对模具结构理解不透彻在接到模具设计图纸后,我未能对模具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导致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未能准确把握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加工模具关键部位时,未能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导致模具尺寸偏差较大。
(2)在模具装配过程中,由于对模具结构理解不透彻,未能正确安装模具零件,导致模具装配质量不合格。
2. 对模具工艺要求掌握不足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对模具工艺要求掌握不足,导致以下问题:(1)在加工模具时,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导致模具加工精度不达标。
(2)在模具装配过程中,由于对工艺要求掌握不足,未能确保模具装配质量。
3. 缺乏沟通与协作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未能及时与设计、生产等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导致以下问题:(1)在设计阶段,未能及时将模具结构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部门,导致模具设计存在缺陷。
(2)在生产过程中,未能及时将生产问题反馈给生产部门,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加强学习,提高对模具结构、工艺要求的理解,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关键尺寸和公差要求。
2. 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确保模具质量在模具生产过程中,我将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和装配,确保模具质量。
3. 加强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设计、生产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模具生产顺利进行。
四、总结此次模具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将以此为鉴,认真反思,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同时,我也将以此为教训,加强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培训,共同提高模具生产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是否存在影响产品外观面的接合线。
7)成品与成品间的装配公差是否符合模具加工工艺要求。
8)产品的分模线及倒勾的分模线客户是否已接受。
9)须前后模的包R及夹线要求的产品,不否已做夹线处理。
2.2产品注塑成形要求的确认:
2.2.1成形设备的加工参数:
2.3.6模具的倒勾处理的确认:
由于产品中存在倒勾,须进一步向客户询问或建议产品上倒勾采用何种脱模方式,
滑块或斜顶或者更改产品结构作成靠破、插破。
2.3.7模具的温控系统确认:
产品在注塑时,是对模具进行加热还是冷却,加热方式及加热温度,冷却方式
及冷却温度的范围,须在模具试模中用作参考。
2.3.8产品顶出方式及位置的确认:
注意注塑机码模的位置,以便在设计运水出入孔时及布置油缸时参考用。
2.2.4模具命寿(生产总量)的要求:
模具的生产寿命决定了模具材料及模具处理的工艺。
2.3模具设计及制作要求的确认:
2.3.1模穴数的确认:
多数由客户决定,但仍须以模具结构的可行性,产品精度及价格等为考虑因素。
2.3.2模具种类的确认:
1用途:
在模具组立图设计之前,须先与客户初步确认开模事项,藉此将问题反应出来与客户
协商沟通,便于往后模具设计及制作作业的顺利进行。
2作业内容
2.1产品原始信息的确认:
2.1.1产品的成型材料特性:
材料的特性包括:成型塑料的材料,常用缩水率,材料的颜色等.
2.1.2产品的表面工艺要求:
产品的表面要求包括:是镜面,电镀面,晒纹,喷砂面,火花纹,省光等。且每种要求
3)产品是否存在胶位薄弱处造成充填不满。
3)在模具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薄弱或难以加工位置。
4)产品2D图上的公差是否合理,是否已在3D图中留有加工量并蠢设计之前,先行将模具构想以简图的方式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要注明不同的条件、规格、等级。如表面镜面要求(超光学镜面、普通镜面),
晒纹要求(AN-50B,UT1001等,并要附样品),喷砂面的粗幼等级号,火花纹要求
(VDI-18等,并附样品),并要校核产品的脱模斜度是否允许.
2.1.3产品图的检讨及修改建议:
1)脱模斜度是否足够,特别是咬花面及靠破面。
2)产品的加强骨及螺丝柱与连接壁的连接会否造成缩水。
顶针,司筒,推方,推板,二次顶出等,特别是顶针的位置须向客户确认。
核准
审核
编修
起案
修订日期
2.3.9顶出板复位的确认:
是否须采用先复位机构,回位确认开关,顶棍强拉回机构。
2.3.10三板模的开启闭合顺序确认:
是否须采用先复位机构,回位确认开关。
拉杆间距、最大及最小容模厚度、最大开模行程
定位圈直径、射胶口直径、射咀球面半径、射咀伸缩长度
顶杆的最大行程、顶棍孔的直径
注塑最大成形面积时是自动化生产或半自动化生产或手动生产,须向户提出确认。
2.2.3成型机台上模具的装夹要求:
注塑时模具的固定方向,固定方式是采用以螺丝孔、码仔、电磁吸等须确认,特别
模具的结构采用的是二板式或三板式模胚。
2.3.3模具材料的确认:
模具制作时,模仁及滑块材料的种类,采用何种表面处理。
2.3.4模具分模面的确认:
模具的主要PL面及一些影响产品外观面的PL线的处理,须向客户提前沟通。
2.3.5模具的流道系统及进胶方式的确认:
模具流道的形状及加工尺寸,产品的进胶方式及进胶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