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 诗两首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诗两首》教师寄语: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
——罗曼·罗兰学习目标:1、理解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学习诗歌朴实、真诚的语言,理解诗歌的表现角度。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一读,写一写伫(立涉( )足延绵( ) 萋萋( )瞬息忧郁( ) 幽( )寂尴( )尬( )2、查一查,理解词义。
幽寂:尴尬:延绵:萋萋:二、理解探究1、读一读,想一想,这两首诗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2、说说两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三、合作释疑1、《未选择的路》中的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既然是选择道路,作者为何要写“未选择的路”,而不写已选择的路?2、读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觉得有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四、课内精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2、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3、“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一句中的“忧郁”还可以用什么词替换?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句,语气上有什么特点?5、这首诗蕴含了什么道理?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五、拓展延移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诗两首》课中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4 《诗两首》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 学会品味、欣赏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信念,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朗读、理解、领悟、品味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1)朗读诗歌,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
(2)指名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
(3)听课文录音。
(4)划分朗读节拍。
(5)自由朗读。
2.品味鉴赏。
(1)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他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4)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4.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5.诗中没写出“被生活欺骗”的具体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和你个人的生活经历,你觉得哪些是属于“被生活欺骗”的事?请列举出一两件具体的事例。
6.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二、拓展延伸
请找出并列举文章、诗词之中有关路的描写,并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三、作业
1.根据你对道路的理解和选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篇诗歌《路》,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你也具有诗人的才情。
2.课外阅读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少年的意志》和《白桦树》。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4 诗两首学案新人教版一、课前展示二、学习目标展示:1、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
(重点)2、分析诗的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难点)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
4、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5、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6、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7、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你读了之后,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四、小结五、汇报展示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六、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
《未选择的路》导学案一、课前展示二、学习目标展示:1、朗读全诗,掌握诗的内容。
2、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2、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手法?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4、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5、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四、小结五、汇报展示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
请指出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1)小草:(2 ) 菊花:(3)寒梅:(4)粉笔:六、积累联想。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七、综合性训练: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4《诗两首》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4 诗两首精彩开篇词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
2.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直抒胸臆的构思,理解《未选择的路》象征手法的作用。
4.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岁月的风铃在我们耳边叮咚作响,站在青春的路口静静凝望:前方的道路曲折蜿蜒,直通向那被称为“明天”的地方。
回头看看自己的足迹,那一双双脚印记下了我们每一次跌倒和踉跄,这条路上有绿洲有沙漠,有风吹雨打有鸟语花香,但无论如何,平原留着我们的足迹,高山印证着我们的身影,大海融入了我们的气息,天空记录下了我们的飞翔。
多少次阴霾,我们用阳光驱散,因为我们心头萦绕着坚强与快乐,请听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瞬.(shùn)息怀恋.(liàn)荒草萋萋.(qī) 伫.(zhù)立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的范围。
(涉足)(2)幽静、寂寞。
(幽寂)(3)长时间站着。
(伫立)(4)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萋萋)(5)回过头来看。
(回顾)(6)弄脏,这里指踩下足迹。
(污染)3.作者链接普希金,俄国诗人,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的思想与诗歌,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恐慌与仇恨,先后两次遭反动政府的流放,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别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他的文学创作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整个俄罗斯文学赢得世界声誉。
特别是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
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诗两首》课堂导学案

4 诗两首一、课前自学1、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瞬.息(shùn)幽寂.(jì) 伫.立(zhù) 延绵.(mián) 荒草萋萋..(qī)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忧郁:愁闷。
幽寂:幽静寂寞。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延绵:延长。
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
普希金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7岁。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1874年3月26日生于旧金山,1963年1月29日卒于波士顿。
他曾徒步漫游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佛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引起人们注意。
1812年举家迁居英国,出版了几种诗集,得到好评。
1915年回到美国,诗名日盛,获得4次普利策奖。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不像浪漫派、唯美派那样矫揉造作。
不追求外在的美,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土人情开始,渐渐进入这里的境界,朴实无华,但却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时期。
他与艾略特被视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人物。
二、教学目标:1、了解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背景和诗歌。
2、了解诗中比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A.劝说的口吻B.教训的语气C.激昂的语调D.激动的语态2.《未选择的路》中“路”象征()。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讲学稿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讲学稿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讲学稿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2、感悟诗人以真情说理征服读者的技巧,领会诗歌象征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的真诚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把你了解的作者或作品及写作背景等情况整理在下面。
2、精彩“说路”。
搜集关于“路”的精彩描写,也可以是与“路”有关的格言警句或俗语。
[来源:学科网]3、大声读诗。
朗读这两首诗,把不理解的地方划下来。
4、精彩摘录。
读完两首诗,每首诗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诗?摘抄下来。
5、个性创作。
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开头,创作一节富于哲理的小诗。
二、课堂研讨第一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检查预习。
2、诵读诗歌。
(1)自读。
咱们这一次的学习有三个要求:第一,吟诵这首诗;第二自由地背;第三,抒发读诗之后的感受。
好,现在自由地、大声地,好象自己在感受这首诗的奥秘。
大声地读,开始吧!(2)小组合作读。
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
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
因为它是说理的,它就是在说话。
当你要劝慰人家的时候,你就得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大家试一下,用说话的方式,互相讲给对方听一下。
开始吧。
(3)齐读。
下面我们再来尝试另外一种读法。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双肩已经扛担不了生活的重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握紧拳头鼓励自己,这个时候有一种内心的独白,悄悄的,鼓励自己。
那么这种内心独白的方法,用于诗歌朗诵,适合自己听,鼓励自己,勉励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试一下,这种“沙沙”的读书声一定会激动我们的心情。
试一下。
(4)背诵比赛。
畅谈读诗感受。
3、比较阅读。
提示: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老师不由得想起咱们中国诗人宫玺写的一首短的说理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朗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大地的心是诚实的,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有无憾的付出无愧的收获(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完这首诗,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两首讲学稿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品说理的技巧和象征的手法。
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诗两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04课《诗两首》一、学习目标:两首诗的作者,识记“瞬息”“幽寂”“延绵”“荒草萋萋”等词语。
二、学习重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
三、学习难点:提高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四、预学模块【自主学习】文学常识:1、普希金,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__________”,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铿锵有力。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未选择的路》是______(国籍)诗人__________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________。
3、给下列字注音瞬息()伫立()萋萋()诱人()忧郁()4、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忧郁()镇定()怀恋()伫立()幽寂()延绵()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A.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B.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D.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3、《未选择的路》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并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4、如何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诗?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1小节的句式,完成下列填空。
假如__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____________:相信吧,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 4《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过去的经历,在现在和以后就会成为一种经验和回忆,有美好的也有痛苦,过去经历对现在和以后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3. 《未选择的路》第三节中哪句话体现了“我”对未选择的那条路的留恋?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4. 《未选择的路》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运用的是什么手法?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由本首诗歌引发的理解: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5.《未选择的路》诗中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作业布置】
1.完成第四课校本作业。
2.预习第五课。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三)拓展延伸
1. 生活有不少挫折、磨难,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也常常折磨着“那进取的心”。但在这种痛苦面前,有人仍微笑面对。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简要说说他令你佩服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课诗两首
明必来,正义必胜。
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交替性诗人”诗歌的
”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到异地去闯一条路,找一个生活水平比较低,但更利于写诗的环境。
于是他们卖掉了祖父遗传下来的农场,再加上几年
【学法指导】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清思路——读懂
、你怎样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句诗。
伫立(zhù)
年级组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