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第三章奶牛体细胞数

第三章奶牛体细胞数(SCC)变化规律与奶牛隐性乳炎流行调查摘要:通过对南京某奶牛场一年DHI的统计,分析了胎次、泌乳期和季节对SCC和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胎次对SCC和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影响明显,胎次增多,体细胞数和发病率都升高;泌乳期和季节对体细胞数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影响不大.关键词:奶牛;体细胞数;隐性乳房炎;奶牛乳房炎是导致奶业损失惨重的一种疾病,一般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f}le隐性乳房炎不易察觉,可在牛群中广泛流行。
据统计,美国隐性乳房炎的流行是30%---70%,而国内为50%}-80%[2' 3J.乳房炎造成损失的70%可归究于隐性乳房炎导致的奶产量下降[[4J0乳中体细胞数量被广泛应用于评定奶牛各乳区和奶牛的健康状况[5-7],是诊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标准[[8J.正常牛乳中含由一定数量SCC,一般细胞浓度少于1‘105个/ml主要细胞是巨噬细胞,当乳腺发生炎症反应时,PMN大量进入乳腺,成为主要成分细胞,使乳汁中体细胞数量明显上升[6, 9]。
一般认为,乳中体细胞数量超过2x1护个/ml,即意味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s, }oJe本文通过南京某奶牛场一年奶牛DHI的统计,分析奶牛体细胞数和隐性乳房炎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牛群南京某奶牛场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圈养,机械挤奶,每天挤奶三次。
1.2奶样收集挤奶前常规消毒,弃头把奶,于挤奶杯中取混合奶样。
每头牛一份检测奶样,每份奶样15}20m1,早、中、晚各占总奶样量的4/10,3/10} 3/l0e1.3乳中体细胞数的测定委托杭州奶牛遗传所作奶牛DHI分析。
1.4统计分析取泌乳期为30270天的奶牛进行统计分析。
1.4.1胎次对体细胞数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全场奶牛一年的记录为统计对象。
将奶牛按产牛次数分为1胎、2胎、3胎、4胎、5胎、6胎、7胎、8胎(含8胎以上),计算不同胎次奶牛的平均体细胞数和平均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析胎次对平均体细胞数和平均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浅探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

12 2 数 据 处 理 :1 奶 样 根 据 体 细 胞 数 不 同 分 为 5组 ( .. () 见 表 1 , 用 E cl 件 和 生物 统 计 学 处 理软 件 ( P S1 .) )运 xe 软 S S 5 0 进
行方 差 统 计 分 析。 ( ) 用 生 物 统 计学 处 理 软 件 (PS 2 利 S S 1 . ) 相 关 数 据 进行 显著 性 检 验 分 析 。 50 对
胞 。正 常 情 况 下 , 奶 中 体 细 胞 数 一 般 在 2 牛 0× 1 ~ 0 3 ×1 个 / l 当乳 房 外 伤或 发 生 疾病 ( 乳 房 炎 等 ) , 0 0 m。 如 时 机 体 免疫 系统 分 泌大 量 自 细 胞 进 入 乳 房 以 清 除 感 染 , 时 , 同 损 伤脱 落 的上皮 细 胞 也进 入 乳 中 , 使 乳 汁 中 的体 细 胞 增 加 。 致 体 细 胞数 一般 都 超 过 5 0 / , 产 奶 量 随 之 下 降 ( 0 1 个 ml且 x 郝 建 国 等 , 0 2 } 2 0 ) 。体 细胞 数 量 反 映 了 牛 奶产 量 、 量 及 牛 的 质
2 结 果
健康 状 况 , 奶牛 乳 房 健 康 状 况 的 重 要 指 标 , 能 反 映 该 牛 是 也
场乃 至 该地 区奶 牛 养殖 业 的 管理 状 况 。 本研 究 通 过 对扬 州 某 实验 农 牧 场 的经 产 奶 牛 进 行 1 2个 月的 D I 测 , 得 相应 的 体 细胞 数 据 , H 检 获 并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探 讨 研 究 全年 中经 产奶 牛 乳 中体 细 胞 数 的 变 化 规 律 。同 时 , 利 用 D 中主要 乳 成 分 的数 据 , 合 体 细胞 数 进 行 典 型 相关 分 HI 结 析, 阐述 体 细 胞数 对 牛 奶 成 分 及 含 量 的影 响 , 为原 料 奶 产 品 质量 的评 估提 供 参 考依 据 。
浅析奶牛牛乳汁中电导率、PH值变化与体细胞数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浅析奶牛牛乳汁中电导率、PH值变化与体细胞数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赵静【摘要】本试验随机采集本中心荷斯坦奶牛的生鲜乳的奶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H值和体细胞数的测定以及相关关系研究后得出结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H值在6.4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150万个/m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7.00ms/cm之间、pH值在6.80~7.15;体细胞数在15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7.00ms/cn以上、pH值在7.15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的含量呈正比,电导率pH值越高、体细胞数越高,患隐性乳房炎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pH值变化的相关关系来判断奶牛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期刊名称】《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年(卷),期】2016(046)003【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牛生鲜乳;体细胞;电导率;ph值;隐性乳房炎【作者】赵静【作者单位】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6.9+4乳房炎是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仅会导致奶牛乳产量和质量的降低。
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其他奶牛,导致疾病的扩散。
因此。
对隐性乳房炎进行监测是奶牛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只有运用各种方法对乳汁进行检测。
由于乳中的盐类对牛乳及乳制品的品质及贮藏等影响很大,但其影响程度需视其在乳中的状态及含量而定。
乳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受乳房炎的影响视感染的原因和程度而定。
发生炎症的情况下,乳牛分泌的乳液与正常乳差异极大。
牛乳的pH值、钠、氯的浓度均会增加,引起电导率的增加,而钾和乳糖的浓度会有所下降,影响了乳中无机盐的平衡,这就会导致一些离子活性的改变及离子强度的改变,直接影响了酪蛋白胶体的稳定性,并且这可作为牛乳分泌过程中的特殊影响作用而一直存在。
高产奶牛体况评分(BCS)

如果育成牛的膘情如此的话??
育成牛的BCS
能量过高: 过肥, 分娩后代谢障碍 能量匮乏: 皮包骨头, 消瘦
2个月龄BCS:2.0
状态
1. 2—3周采食饲料前, 肌肉的增加并不明显 2.脊椎部分有一定的肌肉, 但各关节, 脊椎, 座骨都很明显 3.全身骨骼很明显
6个月龄BCS: 3.0
状态
1.脊椎, 肋骨, 关节等部位沉积肌肉. 2.关节, 座骨变滚圆, 修长 3.各部位肌肉的沉积比较匀称
尾部(后) 尾(侧面)
脊椎
十字部位(后)
臀部(侧面)
尾部(后) 尾(侧面)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2
• 干奶期BCS过低
-检查干物质采食量
-强化能量
膘情对产奶量的影响
产奶期平均产奶量
体指数 80日以下 80--159 160--239 239以上 总量
2(差) 3 (良) 4 (优) 5(过脂牛)
26.3 29.1 30.4 27.7
22.7 25.4 25.4 22.7
21.3 20.4 20.4 17.7
1. 胎衣停滞, 流产, 繁殖障碍 2. TMR 饲养时泌乳中期以后 3. 配合饲料过量饲喂
观察膘情的重要时期
停奶
分娩
45日 泌乳初期
泌乳末期
270日 180日
90日
• 每隔15天观察牛群的膘情
泌乳末期BCS3类型
• 牛群正常, 部分过肥牛
–淘汰/早期停奶
• 牛群平均4+
-检查营养水平 –泌乳初期干物质采食量不足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BCS 4.0-优良状态(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一)体细胞计数的应用牛奶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等组成。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一般在20 万个/mL-30 万个/mL。
当乳房受到外伤或者发生疾病(如乳房炎等)时体细胞数就会迅速增加。
如果体细胞数超过50 万个/mL,就导致产奶量下降。
测量牛奶体细胞数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损伤或感染、预防治疗乳腺炎,同时还可降低治疗费用,减少牛只的淘汰,增加产奶能力。
因此,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以及牛只的健康状况,也是奶牛乳房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
1、奶牛理想的体细胞数:第1 胎≤15 万/ml 第2 胎≤25 万/ml 第3 胎≤30 万/ml 影响体细胞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有:病原微生物对乳腺组织感染、应激、环境、气候、泌乳天数、遗传、胎次等,其中致病菌影响最大。
临床乳房炎的发生,将会损失20%~70%的奶量,个别牛只甚至会无乳汁分泌。
例如:一个牛场有泌乳牛300 头,体细胞数平均40 万/ml,一年仅奶产量损失的费用就可达4.5 万元(假设头胎牛占25%,奶价2.2 元/千克),这其中还不包括因乳腺炎造成的其它损失,如乳房永久性破坏、牛只间相互传染、头胎牛过早干奶与淘汰、兽药费、抗生素残留奶、原料奶质量下降等,约占总费用的36%。
2、体细胞数对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影响:测定牛奶体细胞,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能预示隐性乳房炎。
奶牛一旦患有乳房炎,产奶量、奶的质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患乳房炎的奶牛其乳腺组织的泌乳能力下降,达不到遗传潜力的产奶峰值,并对干奶牛的治疗花费较大。
如果能有效的避免乳房炎,就可达到高的产奶峰值,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
患乳房炎的奶牛所分泌的牛奶与正常牛奶的主要区别,是干物质含量减少及各种乳成分的含量比例发生变化。
如乳房炎达到很重的程度,牛奶将接近血液成分。
所以,牛奶体细胞数与产奶量是成反比关系,高体细胞数牛奶中脂肪、蛋白、乳糖等成分都将发生变化。
奶牛体细胞数升高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43奶牛体细胞数升高的病因分析及防控措施甄 龙 张 勇 崔晨光*(行唐县畜牧工作总站,河北行唐 050600)摘 要:文章通过从奶牛体细胞数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防控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牛奶;体细胞数;病因分析;防控措施当前,在牛奶收购环节,牛奶中的体细胞数值的高低是评定原奶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被国家强制列入牛奶收购的标准之一,国内的一些企业将其和生鲜乳的价格挂钩以激励牧场持续保持低体细胞数。
牛奶中体细胞的数值越高,对奶牛的产乳量、乳汁的风味、品质影响就越大,可造成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下降、液态奶风味变差及保质期缩短,严重时被乳品收购企业拒奶,造成了奶牛牧场的经济效益损失。
现将如何防控牛奶体细胞数升高介绍如下:1 影响牛奶中体细胞数量的因素 1.1 奶牛乳腺炎感染因素的影响奶牛在感染乳房炎后,乳房组织受到病原菌的侵入,机体就会产生免疫机制,产生大量的白细胞来对抗病原菌,排除感染和修复被破坏的组织,同时造成白细胞聚集进入乳汁中,体细胞数会增加。
1.2 环境卫生 奶牛体细胞数值的高低受奶牛活动场地环境卫生状况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如果奶牛运动场地、牛卧床的卫生状况较差,在奶牛的体表和乳头粘上粪便、泥土等,可引起乳腺炎,造成牛奶体细胞数的升高。
1.3 季节和应激 不同的季节及应激因素会引起体细胞数的上升,一般情况下,冬季、春季奶牛体内的体细胞数值最低,夏季尤其是三伏天时的热应激因素导致奶牛乳房被病原菌感染,隐性乳腺炎发病率上升,造成牛奶体胞数值升高。
1.4 年龄、胎次、泌乳阶段 奶牛在产犊后,牛奶中体细胞数会立即增加,之后随着初乳量的减少而降低;在同一泌乳期的末期,由于奶牛泌乳量的减少,牛奶体细胞数的含量会有所增加;经产奶牛的体细胞数比初产奶牛的多,一般情况下,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大,胎次的增加,奶牛的体细胞数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1.5 饲料与营养 奶牛营养状况较差、日粮的组成,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当、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摄入不足、体况评分较差等因素也可导致体细胞高。
牛乳体细胞数与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2-08-05 作者简介:包志华(196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公共营养。
· 36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食品科技
2013年 第 38卷 第 2期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食品开发
时,在金属片上容易产生乳石,使设备难于清 洗;乳粉喷雾干燥时,可能影响溶解度,给乳品 加工工业造成很多因难,而且这种乳难于贮存, 风味也较差。因此,乳品加工工厂在收购鲜奶 时,都要进行酒精阳性乳检验,一旦呈阳性就拒 绝收购,这样就给奶牛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并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奶牛发生酒精阳性乳的原因,国内外的科 研人员做过大量的研究与报道,但尚无确切的定 论。现在普遍认为由以下原因造成:奶牛患隐性 乳房炎、日粮不平衡、应激因素、泌乳月份、内 分泌失调、加工贮运等因素[5]。 乳中无机成分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对乳的 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牛乳中的钙、镁与磷酸 盐、柠檬酸盐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是保持牛乳 热稳定性的必须条件。SCC过高时牛乳中盐类的变 化将导致鲜牛乳热稳定性降低。王芳(2006)报道, 奶中的SCC与热稳定性紧密相关,SCC升高会导致 热稳定性降低,特别是在加工时容易出问题[6]。 体细胞数的检测对原料奶的质量控制有重要 意义。目前,我国生鲜奶主要是按菌落总数来分 级的,但世界上养牛业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同时 使用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来评价生鲜奶的卫生质 量,从而大大提高牧场的饲养水平和生鲜奶的质 量产量。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开展牛乳体细胞数与稳 定性的对应关系调查,建立原料奶体细胞数与这 些质量指标的对应关系档案,寻求其中的规律, 并据此及时反应出原料奶的质量情况,可为乳制 品的生产加工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信息,及时采 取控制措施,避免经济损失。同时可以预测一些 产品的质量状况和保质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 选取呼和浩特周边某牧场,根据牛群的情 况,选取30头产犊时间在4个月以内的奶牛跟踪采 集样品。 1.2 牛乳体细胞数的测定 所有样品利用牛乳体细胞分析仪(Bentley Somacount CC-150)进行体细胞计数。 1.3 酒精稳定性的测定 吸取2 mL牛乳于平皿中,再加入2 mL浓度 为75%的酒精,边加边摇,使酒精与牛奶均匀混
新疆褐牛Toll样受体基因(TLR4)外显子Ⅲ2021位点突变与奶牛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
T l 样受体 ( ll e e etr, L s可 以通过 识别 病 原微生 物启 动天 然免 疫并 激活适 应性 免疫 。 o1 . t li cposT R ) o k r
研 究 报 告
A Let r te
新 疆褐 牛 T l样 受体基 因( R ) 显子 Ⅲ 2 2 位 点突 变 与奶 牛体细胞 ol 外 01 评 分 的相 关性研 究
林 嘉鹏 1 白杰 张雪梅 谭 立新 季 生林 李文 蓉 刘 明军
1新疆畜牧科学院农业部家畜繁育 生物技 术重点开放实验 室, 新疆 畜牧科 学院生物 技术研 究中心 , 乌鲁木齐 8 0 0 ; 3 0 0 2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 技术学院, 乌鲁木齐 80 4 ; 30 6 3新疆褐牛繁育中心, 乌鲁木齐 8 0 4 309
因 型的新疆 褐牛个 体 中 T R 信 号通 路下游 的部 分基 因 mR A 的表达 水平 ,结 果显示 , FK 1NFK 2和 Ls N N -B 、 -B
儿. 基 因 mR NA表达 水平与 T R 3 22 位 点 A L 4E + 0 1 B和 B B两 种基 因型差 异显 著(<0 5,L 4I一0和 P . )T R 、L1 0
农业 生物技术学报,0 0年, l 21 第 8卷, 6期, 1 1- 12页 第 第 15 12
J u n l f r u t r l o e h oo y 2 1 , 1 8 No 6 1 5 1 2 o r a Ag i l a tc n l g , 0 0 Vo . , ., 1 ~ 2 o c u Bi 1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资料来源于西安市某畜牧公司
的 2 个奶牛场 ,为 2000210 - 2009203 575 头中国荷 斯坦牛的 10 620 条 D H I 测定记录 。 1. 2 SCC 的转换
由于 SCC 分布频率是偏态的[14] ,在统计分析中 不能应用正态分布的许多特性 ,因此必须进行数据 转换后才能对其进行方差分析 。本研究为克服 SCC 在统计分析中的不足 , 将其转换成遵循正态分布的 SCS 的形式 。SCC 转换为 SCS 参照美国奶牛改良 计划委员会 1982 年确定的公式 : SCS = lo g2 ( SCC/ 100) + 3[14215 ] 。 1. 3 统计分析中固定效应的分类
能进行统计分析 。目前 ,尚未见关于我国西北地区 差和变异系数 ,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SCC 总体
中国荷斯坦牛 SCS 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报道 。为 平均数为 488. 31 ×103 mL - 1 ,标准差为 6 093. 27 ×
此 ,本研究以西安地区的中国荷斯坦牛群为分析对 103 mL - 1 ; SCS 总体平均数为 3. 64 ,标准差为 1. 8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 【目的】研究影响奶牛体细胞评分 ( SCS) 的因素 ,为奶牛体细胞评分性状的遗传分析和乳房炎防治提 供依据 。【方法】收集 2000210 - 2009203 西安地区 2 个奶牛场 575 头中国荷斯坦牛的 10 620 条奶牛群改良 (D H I) 测 定记录 ,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 ,配合线性固定效应模型 ,分析了牧场 、年份 、月份 、胎次 、泌乳月份等因素对 SCS 的影 响 。【结果】不同水平的牧场 、年份 、月份 、胎次 、泌乳月份对 SCS 影响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 ,生产管理因素显著影响 牛群的 SCS ( P < 0. 05) ;随着 D H I 项目的实施 ,牛群 SCS 值逐年显著降低 ( P < 0. 05) ;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显著提高 SCS 值 ( P < 0. 05) ;伴随胎次和泌乳月份的增加 ,SCS 不断升高 ( P < 0. 05) 。【结论】通过改善挤奶技术 、加强卫生管 理等措施 ,能够降低 SCS。在体细胞评分性状的遗传分析中 ,必须考虑环境和生理因素的效应 。
象 ,通过分析影响 SCS 变化的环境和生理因素 ,揭 说明本研究中荷斯坦牛群体的乳房总体处于健康状
示 SCS 的变化规律 ,以期为奶牛 SCS 性状的遗传分 态 ,但是不同个体间变异较大 ,牛群健康状况有待于
析和乳房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进一步改善 。
1 材料与方法
表 1 样本资料的基本统计结果 Table 1 Basic result s of sample material
分别为 391. 01 ×103 和 678. 23 ×103 mL - 1 。牧场之
间 SCS 的差异 ,反映了卫生防疫、挤奶程序、挤奶设备
等管理因素对 SCS 的影响 。牧场 1 的 SCC 平均值低 于 500 ×103 mL - 1 ,表明此场牛群总体处于健康状态 ;
而牧场 2 的群体 SCC 平均值高于500 ×103 mL - 1 ,表
本研究将影响 SCS 的牧场 、年份 、月份 、胎次和 泌乳月份 5 个因素作为固定效应 。根据数据资料 , 牧场效应分为 2 个水平 ,年份效应分为 10 个水平 , 胎次效应划分为 7 个水平 。为了详细探讨气候因素 对 SCS 的影响 ,月份效应划分为 12 个水平 。泌乳 月份根据产犊日期和每次 D H I 测定所得天数进行 划分 ,每 30 d 为 1 个月 (水平) ,超过 300 d 均为第 11 个泌乳月 ,共计 11 个泌乳月 。 1. 4 统计分析模型
况 ,可使奶牛乳房炎的管理数据化 。但是不能仅以 误 (L SM ±SE) ”表示 。模型如下 :
SCC 值来判定奶牛乳房是否感染炎症 ,因为 SCC 既 受个体遗传因素的影响 ,也受牧场 、季节 、胎次 、泌乳 月份等生理 、环境因素的影响 。
国际上关于 SCC 影响因素的大量研究主要集 中在 20 世纪 80 - 90 年代[629] 。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 奶牛乳中 SCC 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广泛研究 ,探讨了 牧场 、年份 、季节 、胎次 、泌乳月份 、产犊季节 、产犊年
2 结果与分析
龄以及不同生产方式等因素对 SCC 的影响[10212] 。 2. 1 样本资料的基本统计结果
已有研究表明 , SCC 不符合正态分布[13] ,必须将其 转换成体细胞评分 ( So matic Cell Score , SCS) 后才
依据公式 : SCS = lo g2 ( SCC/ 100) + 3 , 将 SCC 值转换成 SCS ,并计算出 SCC、SCS 的平均值 、标准
Key words :Chinese Hol stein Cat tle ; so matic cell score ;variatio n
乳房炎是一种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乳房炎症 为主要症状的复杂疾病 ,目前 ,乳房炎是影响全球奶 业发展及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疾病之一[122] 。
作为 奶 牛 群 改 良 ( Dairy Herd imp rovement , D H I) 计划测定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 ,体细胞数 ( So2 matic Cell Co unt ,SCC) 被用于奶牛乳房健康监测以
3[ 收稿日期 ] 2009212217 [ 基金项目 ] 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2008AA10Z144) ;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2008ZD KG211) ;西安市科
技计划项目 (NC0904922) [ 作者简介 ] 郭家中 (1982 - ) ,男 ,江苏睢宁人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动物遗传学研究 。E2mail :guojiazhong2003 @yahoo . cn [ 通信作者 ] 刘小林 (1961 - ) ,男 ,陕西城固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 。
项目 It e m SCC/ (103 ·mL - 1)
平均数 X
488 310
标准差 SD
6 093 270
变异系数/ % C. V
1 248
SCS
3. 64
1. 83
50. 27
2. 2 环境因素效应
2. 2. 1 牧场因素 本研究中 ,不同牧场对 SCS 的影 响差异显著 ( P < 0. 05) ;2 个牧场牛群 SCC 的平均值
第 38 卷 第 6 期 2010 年 6 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 urnal of Nort hwest A &F U niversity (Nat . Sci. Ed. )
Vol. 38 No . 6 J un. 2010
3
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细胞评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郭家中 ,刘小林 ,徐阿娟 ,夏 志
GU O J ia2zho ng ,L IU Xiao2lin ,XU A2juan ,XIA Zhi
( I nstit ute of A ni m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 S haanx i Key L aboratory of M olecul ar B iolog y f or A g ricult ure , N ort hwest A & F Uni versit y , Yan gli n g , S haan x i 712100 , Chi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