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及进展优秀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讲座》PPT课件

• 细胞治疗 :肿瘤特异性 CTL
肿瘤诱导的A精P选Cppt课件
12
Complete regression of a large liver metastasis from kidney cancer in a patient treated with IL-2.
Regression is ongoing seven years later
精选ppt课件
14
精选ppt课件
15
精选ppt课件
16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
精选ppt课件
17
白细胞素介-2 (IL-2)
1. IL-2治疗作用? 2. 治疗方案如何? 3.IL-2相关毒性?
精选ppt课件
18
IL-2 600,000 or720,000 IU/kg 静滴15 分 钟, q8h ,共14 次 休息6 -9 天后,继续同样治疗
精选ppt课件
45
*BMS-936558/MDX-1106/ONO-4538
CA209-003:研究背景
PD-1抗体:完全人源化 IgG4抗人体PD-1阻断抗体
对PD-1具有高亲和力;阻 断PD-L1(B7-H1)和/或PDL2(B7-DC)的结合
阻断PD-1/PD-L1的相互作 用使得抗肿瘤效果得以持 续
Gettinger S, et al. 2012 ESMO Abstract 1237PD.
精选ppt课件
46
Ribas et al. NEJM 2012; 366:2517-2519.
CA209-003 研究背景 – 抗-PD1抗体的I期临床研究
精选ppt课件
47
Topalian et al, NEJM 2012; 366;2443-2454.
(医学课件)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概述•肿瘤免疫治疗类型•肿瘤免疫治疗应用•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目•肿瘤免疫治疗前景展望录01肿瘤免疫治疗概述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方法,旨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定义肿瘤免疫治疗可分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细胞因子治疗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工作机制通过阻断肿瘤细胞表达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如CTLA-4和PD-1),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抗肿瘤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在体外激活和扩增,然后回输给患者以攻击肿瘤细胞。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特定肿瘤抗原的识别和应答能力,从而预防或治疗肿瘤。
肿瘤疫苗利用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免疫系统,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细胞因子治疗历史与发展01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免疫治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治疗手段。
02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黑色素瘤、肺癌、肾癌、膀胱癌和结直肠癌等。
03未来,肿瘤免疫治疗将继续发展,包括发现新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发展新型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研发更有效的肿瘤疫苗以及探索新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的调节免疫作用。
02肿瘤免疫治疗类型1细胞免疫治疗23利用自然杀伤细胞溶解肿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疗法通过刺激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疗法将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分离并激活,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攻击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单克隆抗体针对肿瘤表面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细胞攻击肿瘤。
抗体偶联药物(ADC)将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准确到达肿瘤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抗体免疫治疗预防性肿瘤疫苗针对高风险人群,激发机体免疫应答,预防肿瘤发生。
治疗性肿瘤疫苗针对已确诊肿瘤患者,通过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及进展 ppt课件

ppt课件
30
治疗转移性肾癌(I/II期临床)
病人:转移性肾癌 15例
方法:肿瘤细胞溶解物冲击的DC 3.95×106 淋 巴结内注射
副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果:7例进展,7例稳定,1例部分退缩 (14.4×106细胞 )
结论:肿瘤细胞溶解物冲击的DC,即使在有大
负荷肿瘤时也有效,在大剂量使用时更有效,
ppt课件9ຫໍສະໝຸດ 动物试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IL-12基因导入肿瘤细胞、 树突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制成肿瘤疫苗,使IL12在局部分泌,诱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临床试验:
重组人(rHu)IL-1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应与剂
量相关,但较大剂量较易有不良反应,
IL-12能恢复由实体瘤转移患者PBMC获得的NK细 胞活性,
ppt课件
27
Dendritic cells
connect innate immunity and adaptive immunity
人DC至少有三条来自于不同前体细胞的发育途径:
1)CD34+细胞分化为DC
2)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为DC
3)淋巴样DC前体细胞分化途径
ppt课件
28
临床应用—治疗恶性淋巴瘤
ppt课件
18
1)、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将外源基因导入免疫细胞,其表达产物作用于免疫 细胞,促进免疫细胞生长、分化,从而提高机体的抗 肿瘤能力。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导,如IL-2、 IL-4、IL-6、IL-12、IL-15、IL-18、IFN-γ以及GMCSF等。
实验显示,在各种细胞因子中,以GM-CSF基因修饰 的肿瘤细胞疫苗效果最好,这与其诱导DC成熟有关。
肿瘤免疫和免疫治疗ppt课件

1980年的实验研究首次
报道了抑制性T细胞对
抗肿瘤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用( J Exp Med. 1980;151:69-80)
14
1990首次获得抑制性T 细胞克隆并明确提出体
内存在抑制性T细胞对
抗肿瘤免疫的抑制作用
( J Immunol, 1990,145,2359-64)
正相 调控
免疫平 衡状态
负相 调控
11
肿瘤局部微环境内的抑制性细胞亚群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The process of M activation
rested M
signal
病原体
1
2
3
responsive M
stimulated M
LFA-1
activated M
细胞增生 趋化,rst signal: MAF/IFN-, MSF
second signal: LPS/IFN-, MSF,CK,
Gp100 、MART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 CD10、CD20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肿瘤 宫颈癌 EBV相关淋巴瘤、鼻咽癌
SV40诱导的啮齿类动物肿瘤
约50%人类肿瘤 约10%人类肿瘤 乳腺癌等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等
黑色素瘤
结肠癌等多种肿瘤
肝癌
B淋巴瘤
前列腺癌
10
二、肿瘤免疫和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取 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个体化免疫治疗的前景
个体化免疫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的遗传变异实现精确治疗,提高 疗效和生存率。
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分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上 的抑制性受体,使免疫细胞恢复活 力,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CAR-T细胞疗法
该疗法利用改造的T细胞,使其能 够直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发挥 抗肿瘤作用。
个体化免疫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基因变 异,设计并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耐药性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监视,导致治 疗耐药性的发生。
疗效评估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方 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副作用
一些免疫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肿瘤免疫治疗将迎来更多机会和 挑战,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
靶向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精准的方法来激活和引导特定免疫细胞的攻击能力。
2
克服免疫逃逸
通过了解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针对性的免疫治疗策略。
3
多模式联合治疗
结合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阻断T细胞上的抑制受体,提高T细胞的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肿瘤免疫抗体治疗进展ppt课件

联合治疗的有效率是55%, 稳定不进展的比例是33%, 所以总的疾病控制率是 88%;单药化疗的有效率是 29%,稳定不进展的比例 是41%,总的疾病控制率 是70%。
MAPK通路的激活与或 PTEN表达的缺失而引起的 PI3K通路的增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 持续表达 肿瘤上PD-L1的高表达 IFNγ信号通路的缺失 缺少肿瘤抗原,从而导致T 细胞无法激活 抗原提呈机制存在缺陷 存在一系列特定innate anti-PD-1 resistance signature 基因的表达
肿瘤免疫抗体治疗进展
抑制免疫检查点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取最显著的治疗 效果
Agent
NSCLC Nivolumab1
N
RR N (%)
129
22 (17)
MK-34752,3
MPDL3280A4 BMS 9365595 MEDI-47366
33 129
53 49 6
7 (21) 25 (19)
12 (23) 5 (10) 3/6 (50)
PD-1抗体与化疗药物联用有效地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A组:鳞癌和腺癌混合的患者25人, 接受Keytruda联合卡铂AUC6+紫杉 醇治疗
B组是非鳞癌的患者25人,接受 Keytruda联合卡铂AUC6+紫杉醇+贝 伐单抗治疗;
C组是非鳞癌患者24人,接受 Keytruda联合卡铂AUC 5+培美曲塞、
三期临床试验
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的挑战
导致原发性/继发性耐药
单药使用有效率低 耐药复发
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课件

9.9
11.4
Median Survival(m)
12.8
11.5
1-year Survival(%)
55
47
抗体
小分子药物
细胞、核酸、 细胞因子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生物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历程
细胞免疫治疗策略
细胞因子肿瘤疫苗活化免疫系统
过继性免疫治疗扩增原有的抗肿瘤淋巴细胞
抗体等调节免疫微环境,松开免疫系统刹车
免疫治疗药物
细胞因子 疫苗 淋巴细胞输注 单克隆抗体 4.1 阻断免疫抑制分子的抗体 4.2 增敏免疫效应细胞的抗体
MDX-1105临床疗效
N
RR(%)
6个月PFS(%)
黑色素瘤
52
17
42
肾细胞癌
17
12
53
非小细胞肺癌
62
7
39
卵巢癌
17
6
22
拖尾现象
靶向PD-1和PD-L1抗体的临床疗效
有效: -NSCLC -黑色素瘤 -大肠癌 -肾细胞癌 -卵巢癌 -胰腺 -淋巴瘤
无效: -胃癌 -乳腺癌 -前列腺癌
ipilimumab
ipilimumab+gp100
gp100
N
137
403
136
PFS(m)
2.9
2.8
2.8
DCR(%)
28.5
20.1
11
OS(m)
10.1
10
6.4
Hodi FS. N Engl J Med 2010;363(8):711-23
Atkins MB, JCO. 1999;17:2105-2116.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作用机制
• 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T细胞与树突细胞需 要为期8~20小时的稳定接触。而PD-1与PDL1的结合会破坏T细胞与树突细胞之间稳定 接触的产生,从而导致T细胞激活过程的中 止。
• 肿瘤限制宿主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是 提高PD-1配体PD-L1,PD-L2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表达量。
PPT课件
11
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
PPT课件
12
适 应 症
• 自2014年9月以来,PD-1抑制剂已经被FDA正式 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 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 金淋巴瘤、Merkel细胞癌以及所有微卫星高度 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 • 此外,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食管癌、三阴 性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 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间皮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癌等其他 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初步的、鼓舞人心的 疗效。
2
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 19世纪中期:免疫治疗的萌芽阶段 • 上世纪70年代:免疫治疗的发展阶段: 1984 年高剂量白介素2(IL-2)治愈第一例病人给肿瘤 免疫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 上世纪末,免疫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开 关控制使机体免于伤害性免疫反应基础研究的 突破,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转折:细胞毒性 T淋巴相关抗原4(CTLA4, 其基因于1987年被克 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 亡蛋白1配体1(PD1-PDL1)1mg/kg16%3mg/kg26%
10mg/kg
15%
3年OS
5年OS
13%
PPT课件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因子治疗
1、干扰素
1)I型干扰素:由单核巨噬细胞、病毒诱导的成纤维细胞、转化的B细胞产生 种类:IFN-α、IFN-β、IFN-δ、IFN-ε等 作用: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调节免疫反应 感染肿瘤血管生成 其它作用:抗病毒
2)II型干扰素:由活化的T细胞、原始的Th0细胞和NK细胞产生 种类:IFN-γ 作用: 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等直接杀伤癌细胞 延长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促进MHC-I、II类分子和抗原递呈细胞尚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在干扰素的调节下,IFN-γ可诱导Th0向Th1分化,抑制向Th2分化, 增强细胞免疫和CTL的杀伤活性 临床药物:基因工程产品,已国产化。 干扰灵、赛若金 、因特芬、派罗欣。。。。。
作用:①促进T细胞增殖及相应的细胞因子分泌 ②刺激NK生长并增强其杀细胞活性 ③诱导LAK、NK、TIL扩增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④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产生抗体 ⑤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抗肿瘤免疫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
临床药物:基因工程IL-2 欣吉尔、德路生 、远策欣 。。。。
适应症: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 癌、直肠癌、淋巴瘤、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用于癌 性胸腹水的控制。用于手术后、放疗及化疗后的肿瘤治 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也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 毒性、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如乙肝、结核病。
胞活性, IL-12还能增强毛细胞白血病患者NK细胞活性, IL-12抗肿瘤作用
4、IL-4
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特别是Th2细胞)产生。
作用:⑴促进休止期的B细胞活化,促进B细胞分泌IgE ,增加B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促进体液免疫应答。 ⑵维持胸腺细胞和活化T细胞的生长,诱导Th2产 生,抑 制Th1分泌细胞因子。 ⑶诱导NK细胞增殖。 ⑷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抗原递呈和杀伤肿瘤细 胞的作用。 ⑸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M-CSF和G-CSF,增 强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吞噬、杀伤功能和抗体依赖性细 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ADCC)
干扰素亦可局部注射(瘤周浸润)、腔内注射( 癌性胸腹腔积液)或膀胱内灌注。
毒副作用:高剂量干扰素具有一般生物制剂的反应即发 热、流感样症状,肌肉酸痛等,其次是轻度骨髓抑制 。一般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少数有转氨酶、血肌酐升 高。
2、白细胞介素-2 (IL-2)
来源:主要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分泌和表达,此外NK、转化的B细胞和LAK细胞也可产 生
适应症:干扰素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毛细胞白血病、肾癌 、黑色素瘤、kaposi肉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中 低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他曾用于骨肉瘤、乳腺 癌、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和膀胱癌等。对慢性乙 、丙型肝炎也有效。
用法:第1周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3次, 第2周每次加到500~600万单位,第3周加到900~ 1000万单位连续6周,共8周为1疗程。
用法:1)胸腹腔注射 100-200万IU/次,每周1-2次,24周为一疗程。
2)局部注射 根据癌灶大小决定剂量,每次每 个病灶不少于610万IU,隔日1次,4周为一疗程。
3)皮下注射 60-100万IU/m3,每日1次,每周5 次,4周为一疗程。
4)静脉滴注 40程。
(二)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
应用肿瘤抗原或模拟肿瘤抗原的疫苗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激发或增强机体的 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阻止肿瘤生长、 扩散和复发。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与传统疫苗在概念上不同,它 主要不是用于肿瘤的预防,而是通过瘤苗 的接种来刺激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来治 疗肿瘤。
毒副作用:治疗中常见副反应为发热、寒
战、乏力、恶心、轻度食欲下降等。其 他少见的副反应包括局部反应、皮疹、 血压下降、水潴留、转氨酶升高等。
这些副反应多为轻度、易耐受,停药后 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给与消炎痛或给 予升压等措施对症处理。
3、IL-12
主要是由抗原呈递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及B淋 巴细胞产生)
作用:①诱导Th0分化为Th1,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②促进NK、T细胞增殖,诱导LAK、TIL产生, 并增强上述细胞的杀伤功能 ③诱导Th1、NK分泌IFN-γ ④促进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杀伤肿瘤细胞 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 ⑥增强肿瘤细胞表达MHC-I II类分子,提高肿 瘤细胞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易感性 ⑦增加抗原递呈细胞对肿瘤抗原的递呈功能
动物试验: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IL-12基因导入肿瘤细胞
、树突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制成肿瘤疫苗,使 IL-12在局部分泌,诱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临床试验: 重组人(rHu)IL-1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应与剂
量相关,但较大剂量较易有不良反应, IL-12能恢复由实体瘤转移患者PBMC获得的NK细
作用:是炎症过程的重要组成成分
6、集落刺激因子
是一种低分子量糖 蛋白,能够在体内外 选择性刺激造血干细 胞增生、分化成某一 谱系的细胞
分类:G-CSF,M-CSF, GM-CSF, IL-3, EPO, SCF
7、胸腺素
分为αβ两族 作用:1)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促进T细
胞、NK、LAK等细胞的增殖及杀伤 活性 2)参与细胞骨架的形成,通过对 肌动蛋白的调节,参与某些肿瘤的 转移
应用:主要用于DC细胞的诱导、扩增。
5、肿瘤坏死因子TNF
1)TNF-α:主要来源于LPS、细菌DNA等抗原分子激 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其它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 细胞等产生的。
作用:① 影响免疫反应过程 ② 影响非免疫细胞 ③ 促进细胞因子分泌 ④ 调控细胞凋亡 ⑤ 全身反应
2)TNF-β:主要由Th1、CD8+T细胞和早期的B细胞 产生
肿瘤免疫治疗临 床应用及进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肿瘤免疫治疗的策略和方法 认识免疫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
地位和作用 了解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肿瘤的免疫治疗
基本原理: 提高肿瘤抗原免疫原性,激发和
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提高肿瘤 对抗瘤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 诱生肿瘤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