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中的电磁兼容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与电气安全

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与电气安全

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与电气安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与电气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与电气安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是指医疗器械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不良影响的能力。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不仅需要实现高效的治疗效果,还需要面对各种电磁辐射源的干扰。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首先需要进行电磁环境评估,了解潜在的电磁辐射源及其特性。

接着,根据电磁环境评估结果和医疗器械的特性要求,制定相应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

这些测试包括抗电磁辐射测试、电磁传导干扰测试、电磁辐射干扰测试等。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医疗器械在特定电磁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设计人员在医疗器械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电磁干扰。

其次,合理布局医疗器械设备,避免电源线和信号线交叉布局,减小电磁辐射和电磁传导干扰。

此外,还需要注意医疗器械设备的接地和屏蔽措施,减小电磁波的入侵和扩散。

二、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是指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和操作人员造成任何电击、火灾等危险的能力。

电气安全是保证医疗器械正常工作和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电气安全标准,如IEC 60601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的电气安全要求、试验方法以及评估程序。

医疗器械制造商需要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

在医疗器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气安全的要求。

首先,医疗器械的电路设计应符合标准要求,采用安全可靠的电子元器件。

其次,医疗器械的电气部分需要进行绝缘和屏蔽措施,以防止电击和电磁干扰。

此外,医疗器械还需要具备漏电保护、过电压保护等功能,以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

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

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摘要近些年我国医疗电子设备研发迅速,但是医疗器械产品电磁兼容法性问题也越发突出,易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这对我国医疗器械产品使用研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电磁兼容性(EMC)概述及其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意义阐述出发,提出以下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磁兼容性;医疗器械;产品应用引言在现下医院病情诊断过程中,医疗机械设备不可或缺,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病情的诊断率,但是由于医疗机械所处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易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电容性指标要求,这影响了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了能够推动我国医疗行业长远发展,加强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越发重要。

1 电磁兼容性(EMC)概述在电磁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磁干扰源不断增多,电磁之间的干扰现象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在一个系统中,若是电设备能够正常工作运行,但是却不会发生电磁干扰事件,这就证明这个系统中电设备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这就是电磁兼容性(EMC)的学术定义。

但是随着近些年电设备功能的不断增强以及结构的复杂化,电磁兼容性无疑更加难以获得,为了能够使同一系统中的电设备获得更好的兼容性,就必须要从系统中的电磁环境出发,对电设备中的电磁发射量进行限制,但是又不能削弱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这样保证系统完全兼容的必要条件[1]。

从这一角度分析,有科研人员对电磁兼容性做出这样的概括,认为电磁兼容是设备或者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实现共存状态并各自执行自身正常功能,且不会由于其他点设备的电磁发射使自身的等级下降,表示电设备具有电磁兼容性(EMC)。

2 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意义近些年关于电磁兼容性(EMC)从未间断过,最早开始于1906年,由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并且制度了电磁兼容性(EMC)的多个标准,将其应用到军事、通讯、航天、医疗等多个领域之中,在这多个方面之中,关于电磁兼容性(EMC)在医疗器械产品中的应用研究最为重要。

医疗器械技术评估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认证

医疗器械技术评估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认证

医疗器械技术评估的电磁兼容性分析与认证电磁兼容性是医疗器械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评估指标。

在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电磁干扰可能会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针对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磁兼容性的概念与意义电磁兼容性是指各种电器电子设备在同一电磁环境下,能够相互协调工作,而不产生相互干扰的能力。

在医疗器械中,电磁兼容性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性。

医疗器械的电磁辐射主要指的是医疗器械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包括辐射场强度、频率、波形等指标。

电磁抗扰性则是指医疗器械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工作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即医疗器械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

对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和认证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医疗器械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如果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威胁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的功能异常或瘫痪,给医疗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二、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性评估的方法与标准为了评估医疗器械的电磁兼容性,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和标准:1. 电磁辐射测试:通过对医疗器械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以确定其辐射水平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测试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场强度、频率、波形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2. 电磁抗扰性测试:通过对医疗器械在不同强度的外界电磁场干扰下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

测试主要包括:- 电磁场暗室测试:医疗器械在电磁场暗室中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在受到外界电磁干扰时的工作状态。

- 传导干扰测试:通过将外界电磁信号直接注入医疗器械内部的导线或接口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 瞬态电磁干扰测试:针对医疗器械在电磁脉冲干扰下的工作状态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对瞬态电磁脉冲的响应能力。

3. 国际标准与规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性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FDA发布的《ANSI/AAMI ES60601-1-2》和欧洲CE认证相关的标准等。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解读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解读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解读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解读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是确保医疗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并不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的重要指导。

下面,我们将按照步骤思考的方式解读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

第一步:了解电磁兼容标准的重要性电磁兼容是指设备在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到干扰的能力。

对于医疗设备来说,电磁兼容标准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直接相关。

如果医疗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出现故障或干扰,可能会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严重影响。

第二步:了解电磁兼容标准的应用范围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包括监护仪、扫描仪、手术设备等。

这些设备通常在医院、诊所或家庭使用,因此需要按照标准进行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它们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稳定工作。

第三步:了解电磁兼容标准的分类和要求电磁兼容标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电磁干扰和电磁抗扰度。

电磁干扰是指设备对其它设备造成的干扰,而电磁抗扰度则是指设备对电磁环境中的干扰的抵抗能力。

标准通常规定了设备的电磁辐射限值和敏感度限值。

电磁辐射限值是指设备在正常操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最大允许值,以避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敏感度限值是指设备在正常操作时可以承受的外部电磁干扰的最大允许值,以确保设备不会受到外部干扰而导致错误操作或故障。

第四步:了解电磁兼容标准的测试方法为了评估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包括电磁辐射测试和电磁抗扰度测试。

电磁辐射测试用于测量设备在正常操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以判断其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值。

电磁抗扰度测试用于模拟设备在真实电磁环境中受到的干扰,以评估设备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第五步:了解电磁兼容标准的符合性要求医疗设备需要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才能获得认证或上市。

一般来说,设备的电磁辐射水平应低于规定的辐射限值,同时设备的敏感度应高于规定的敏感度限值。

如果设备无法符合标准的要求,可能需要进行设计或工艺上的改进,以提高其电磁兼容性。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要求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要求

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疗设备在诊断、治疗和监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不适当的电磁兼容性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传输错误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疗设备的设计和测试中的电磁兼容性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要求。

一、电磁兼容性设计要求1. 设备设计和布局医疗设备的设计和布局要考虑其电磁兼容性。

首先,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应合理布置,避免电磁干扰。

其次,设备的电源和信号线应进行适当的屏蔽和过滤,以防止外部干扰的影响。

此外,医疗设备的机械结构也要合理设计,以减少振动、共振和电磁波的反射和传播。

2. 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抗扰度医疗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

为了防止这些辐射对周围设备或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设计师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的辐射限值进行设计。

此外,医疗设备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扰度,以便在外部电磁干扰下正常工作。

3. 地线和接地系统地线和接地系统在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应确保设备的地线连接可靠,并采取适当的接地措施,以减少电磁干扰。

二、电磁兼容性测试要求1. 辐射测试医疗设备的辐射测试是评估设备电磁辐射水平的重要手段。

辐射测试通常通过在规定距离内测量设备产生的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来完成。

测试结果需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2. 抗扰度测试医疗设备的抗扰度测试是评估设备在外部电磁干扰下正常工作能力的测试。

常见的抗扰度测试包括电压暂降/中断、瞬态电压、射频场和电磁放射等。

测试结果需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

3. 传导测试医疗设备的传导测试是评估设备对于传导路径上的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

传导路径可能是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

传导测试通常采用模拟电磁干扰源,测量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传导干扰抑制能力。

三、其他注意事项1. 标准合规性医疗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要求需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设计师和测试人员应熟悉相关标准,并确保设备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符合标准要求。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疗器械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医疗器械设备的特殊性和高度的精密度,其对电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电磁兼容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而不被其他电子设备的辐射和干扰所影响。

医疗器械设备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子设备,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更高。

如果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不达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了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性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规定医疗器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最近,IEC发布了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性新版标准,对之前的标准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新版标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首先,标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医疗器械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且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电磁场的干扰。

新版标准要求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辐射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同时具备足够的抗扰度,能够在外部电磁场的干扰下正常工作。

新版标准还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更新。

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设备在不同频段下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要求和方法。

这些测试包括电磁辐射测试、电磁抗扰度测试和电磁传导测试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医疗器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电磁兼容性,以确保其满足标准的要求。

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辅助设备和附件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辅助设备和附件通常与医疗器械设备一起使用,如果其电磁兼容性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对医疗器械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因此,新版标准要求辅助设备和附件也需要符合相应的电磁兼容性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标准还加强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管理要求。

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设备制造商应建立电磁兼容性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

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如何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应运而生。

电磁兼容性是指一个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能力,也就是说,设备能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对于医疗器械设备来说,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医疗器械设备通常在电磁环境复杂的医院环境中使用,如电磁干扰源众多的手术室、急诊室等,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以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若设备的电磁兼容性不达标,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的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新版标准,命名为IEC 60601-1-2:2014。

该标准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这些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

IEC 60601-1-2:2014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电磁环境分级:根据医疗器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使用场所和环境特点,将电磁环境分为不同的级别,分别为基本环境、家用环境、商用环境和特殊环境。

不同级别的电磁环境对医疗器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也不同。

2. 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标准规定了医疗器械设备电磁兼容性测试的方法和要求,包括辐射发射测试、抗扰度测试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和发射干扰水平,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电磁兼容性控制措施:标准要求医疗器械设备制造商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来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包括电磁屏蔽、滤波器的使用、接地措施等。

这些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和传播,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医疗器械电磁兼容(EMC)问题技术分析和探讨

医疗器械电磁兼容(EMC)问题技术分析和探讨

医疗器械电磁兼容(EMC)问题技术分析和探讨.医疗设备电磁兼容的符合性源头在产品设计,试想一个先天设计时就没有考虑这方面要求的产品指望不进行任何产品改进就能满足该强制标准,是不是异想天开呢?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增加对EMC要求的重视,提供必要的资源;从业技术人员,学习EMC,掌握EMC相关技能,并运用到自己的产品设计中。

.各医疗器械生产商所关注的电磁兼容问题的核心是保证自己的产品既不被外界电磁环境干扰也不干扰其他工作中的有源医用设备。

首先要做到对标准的精准理解,在遵守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好标准。

只有准确理解标准才能用好标准,而不仅仅是基本满足型式检测要求即可。

否则,会把送检的工程师折腾的半死。

.本文从研发和生产环节分别分享了影响医疗器械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因素,容易出现问题的测试项目:浪涌抗扰度试验(SURGE)、传导发射试验(CE)、辐射发射试验(RE),并从设计原理和布局注意点分别进行阐述。

值得对医疗器械电磁兼容(EMC)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借鉴。

.EMC检测遇到的问题,往往都是系统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时三个多月的一线实践,整改多了,那都是泪啊,此处省略三千字......。

作医疗设备的非设计开发的医疗器械从业者们,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且行且珍惜,不断学习,沉淀,千锤百炼!1.影响医疗器械电磁兼容问题的关键因素举例—研发环节总体上说,在研发环节,影响医疗器械产品电磁兼容的因素可以用以下几点概括:①电路原理图;②PCB板级设计(包括布局布线及层叠设计);③结构设计(包括屏蔽材料的使用)。

1.1浪涌抗扰度试验浪涌主要指的是电源刚开通的那一瞬息产生强力脉冲,供电系统浪涌的来源分为外部(雷电原因)和内部(电气设备启停和故障等)。

为避免浪涌电压损害电子设备,一般采用分流防御措施,即将浪涌电压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与大地短接,使浪涌电流分流入地。

1.1.1电路原理图设计为提高产品抗扰度,选用的元器件一般为以下2种:①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内充满惰性气体,当瞬间电压出现时,管内的惰性气体被电离,残压变得很低,有利于浪涌电压的迅速泻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3,开关电源设计 1)开关电源的优点:效率高,体积小, 输入宽(90V~250V),具有过流,过 热自动保护电路,输出精度高,稳定性 好,地内阻,大电流. 2)开关电源的缺点:电磁兼容性差, 因其工作的高速开关状态,所以其传导 骚扰,辐射骚扰,输出噪声都比较严 重.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4,屏蔽设计 1)电场屏蔽 a)屏蔽板材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 如铜,铜镀银. b)屏蔽层尽量靠近受保护的部件. c)屏蔽层应尽量密封,少开孔或留缝 隙. d)屏蔽层应良好接地.
9)输出噪声的抑制 差模噪声是由于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陡变引 起的,建议用软恢复二极管,或在二极管两端 并联一个聚酯膜电容,必要时,在输出回路加 滤波器.共模噪声是由于初级噪声电流通过变 压器线圈绕组的耦合电容注入次级而引起共模 振荡产生发射.解决办法:增加绕组间的屏蔽 层,若有三层,则靠初级绕组的屏蔽层接到一 次电源上,中间屏蔽层接机壳地端,靠次级绕 组的屏蔽层接公共输出地端.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2)根据频率范围分类: a)工频及音频干扰:50Hz及谐波(电离系 统输电线,有线广播等); b)甚低频干扰:30KHz以下(雷电等); c)载频干扰:10~300KHz(高压直流输电 高次谐波,交流电等); d)射频干扰:300KHz~300MHz(工业科 学,医疗设备等); e)微波干扰:300MHz~300GHz(微波 炉,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等).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2)磁场屏蔽 a)选用高导磁率材料,如坡莫合金. b)尽量缩短屏蔽层的磁路,增加屏蔽层 的厚度. c)被保护的部件不能太靠近屏蔽层. d)若必须在屏蔽体上开孔(如引线孔, 通风孔等),尽量遵循磁场方向.
2,电磁干扰现象:电磁危害产生的结果. 1)功能性干扰:设备正常工作时,产生 有用的电磁能量,其能量影响到其他设备 的正常工作. 2)非功能性干扰:设备正常工作时,产 生无用的电磁能量,其能量影响到其他设 备正常运行.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5)I/O接口位置的选择 6)印刷板与印刷板之间位置的安排,考 虑加退耦器件. 7)信号线,功能线,电源线,地线合理 安排走向. 8)机箱结构应考虑屏蔽功能,塑料外壳 内侧加电磁屏蔽薄片.
8)辐射骚扰的抑制 尽量减少环路面积:在初级中,输 入电容,开关管,变压器应尽量靠近. 在次级中,二极管,变压器,输出电容 尽量靠近.总之,结构尽量紧凑,可以 选用软恢复二极管代替快速恢复二极 管,因快速恢复二极管因电流突变容易 产生辐射.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6)用屏蔽来抑制辐射及感应干扰 开关电源干扰频谱集中在30MHz以下的频 段,直径r<λ/2π,主要是近场性质的电磁 场,且属低阻抗场.可用导电良好的材料对电 场屏蔽,而用导磁率高的材料对磁场屏蔽.此 外,还要对变压器,电感器,功率器件等采取 有效的屏蔽措施.屏蔽外壳上的通风孔最好为 圆形,在满足通风的条件下,孔的数量可以 多,每个孔的尺寸要尽可能小.接缝处要焊 接,以保证电磁的连续性.屏蔽外壳的引入, 引出线处要采取滤波措施.对于电场屏蔽,屏 蔽外壳一定要接地.对于磁场屏蔽,屏蔽外壳 不需接地.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6)印刷板线条宽度不要突然变窄,走向 不要突然90度转弯,以135度为佳. 7)若多层板设计,根据上述原则,不同 电路最好分层分布,一般情况:关键信 号电路安排在顶层,紧接着是地面层, 再是电源层. 8)印刷板上不允许有两个以上的地点与 机壳(或安全地)相连.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5)切断干扰噪声传播路径的EMI滤波 在开关电源输入和输出电路中加装EMI滤 波器,是抑制传导发射的一个很有效方法.其 参数主要有:放电电阻,插入损耗,Cx电 容,Cy电容和电感值.其中,插入损耗是滤波 器性能的一个关键参数.在考虑机械性能,环 境,成本等前提下,应该尽量使插入损耗大一 些.用共模,差模干扰的测量结果与标准限 值,加上适当的裕量可得到滤波器的插入损耗 IL.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医疗器械产品设计 中的电磁兼容
张团刚 2009年9月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产品设计基本要求
1,布局 1)电源(包括开关电源),高频部分应尽量 远离功能电路,必要时考虑屏蔽. 2)信号电路(包括高增益放大电路)安排要 合理,最好加以屏蔽. 3)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尽量分开布局. 4)时钟与高频振荡电路尽量远离信号电路, 必要时加以屏蔽.
3,电磁干扰的分类: 1)根据耦合途径分: 传导干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内部各 单元电路之间,通过信号线,功能线, 电源线,接地线及设备本身的导电结构 件,公共阻抗,多电路元件等耦合传输 而产生的干扰 2)辐射干扰: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 内部各单元电路之间,通过媒体以电磁 波形式向外发射传播而产生的干扰
电磁骚扰和干扰的介绍
1,电磁骚扰源:环境中任何可能的电磁危 害现象. 1)自然骚扰源:天电噪声,宇宙噪声, 沉积静电噪声,热噪声等; 2)人为骚扰源:电力系统,无线通 讯,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工业,科 学,医疗设备,家电等.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3)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的软开关 技术 软开关是在硬开关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一种基于谐振技术或利用控制技术实 现的在零电压/电流状态下的先进开关技 术. 软开关的实现方法是:在原电路中 增加小电感,电容等谐振元件,在开关 过程前后引入谐振,消除电压,电流的 重叠.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7)合理的PCB布局及布线 敏感线路主要是指控制电路和直接与 干扰测量设备相连的线路.要降低干扰 水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大干扰源与 敏感线路的间距.但由于受电源尺寸的 限制,单纯的增大间距并非解决问题的 最佳途径,更为合理的方法是根据干扰 电场的分布情况将敏感线路放在干扰较 弱的地方.PCB抗干扰布局设计流程如 图所示.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4)减小干扰源干扰能量的缓冲电路 在开关控制电源的输入部分加入缓冲 电路,其由线性阻抗稳定网络组成,用 于消除电力线干扰,电快速瞬变,电 涌,电压高低变化和电力线谐波等潜在 的干扰.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4,电磁骚扰的抑制方法: 1)产品的合理设计,巧妙布局 2)应用多种滤波技术 3)选用有效的屏蔽方法 4)合理安排地线
试验
依据2005年发布的YY0505-2005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 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试验和 要求》中规定,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 容试验分为:发射试验和抗干扰度试验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or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2,印刷线路板的设计 1)排版时,首先考虑电源线,地线和I/O线 位置. 2)电源线与地线尽量靠近,双面板最好安排 在同一位置的正反面. 3)不同速度的电路要分开布局. 4)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要分开布局 5)尽量避免两条不同功能的线长距离平行靠 近走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