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美学

胡塞尔现象学美学
胡塞尔现象学美学

艺术直观与现象学直观

——埃德蒙德·胡塞尔致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的一封信

哥廷根,1907年,1月12日

Hoher Weg7号. 尊敬的冯·霍夫曼斯塔尔先生!

您对我说过,不断地像潮水般涌来的信件使您的日子颇为艰难。但您的精美的馈赠给我带来极大的愉快,所以我必须向您表示感谢。恶有恶报,于是您也得承担这封信的后果。未能及时表示感谢,在此敬请原谅。我早就在试图综合我的一些想法,现在突然成功了,犹如天赐予我。我得赶紧把这些想法固定下来。您的那几个“小短剧”还一直在我身边放着,尽管我只连续地读了其中一些,它们仍然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

您的艺术将那种“内心状态”描述成纯粹美学的状态,或者,实际上不是描述成纯粹美学的状态,而是把它提高到纯粹美学之美的观念领域之中,我对这种在美学的客体化之中的“内心状态”尤为感兴趣;就是说,我不仅作为艺术爱好者,而且作为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对此感兴趣。为了把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清晰意义和为了把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我曾进行了多年的努力,我所得到的恒久的收获就是“现象学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对所有的客观性持一种与“自然”态度根本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与我们在欣赏您的纯粹美学的艺术时对被描述的客体与周围世界所持的态度是相近的。对一个纯粹美学的艺术作品的直观是在严格排除任何智慧的存在性表态和任何感情、意愿的表态的情况下进行的,后一种表态是以前一种表态为前提的。或者说,艺术作品将我们置身于一种纯粹美学的、排除了任何表态的直观之中。存在性的世界显露得越多或被利用得越多,一部艺术作品从自身出发对存在性表态要求得越多(例如,艺术作品甚至作为自然主义的感官假象:摄影的自然真实性),这部作品在美学上便越是不纯。(这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倾向”。)自然的精神态度、现时生活的精神态度完全是“存在性的”。我们将那些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事物、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在科学中所谈的那些事物看作是现实,而感情行为和意愿行为则建立在这些对存在的看上:喜悦——此物在,悲哀——彼物不在,愿望——那物应当在,如此等等(它们等同于情感的存在性表态):这是与纯粹美学直观以及与此相应的感觉状况所具有那种精神态度相对立的一极。但这同样也是与纯粹现象学的精神态度相对立的一极,在现象学的精神态度中,所有哲学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因为现象学的方法也要求严格地排除所有存在性的执态。首先是在认识批判之中排除所有存在性的执态。①(①原注:我在这里略去了与此相平行的各个领域,即对“实践理性”、“美学理性”,以及整个“评价理性”的哲学批判不谈。)

一旦认识的斯芬克斯提出它的问题,一旦我们看到了认识可能性的深邃问题,这些认识仅仅在主观体验中得以进行并且可以说是把握了自在存在的客观性,我们对所有已有的认识以及对所有已有的存在——对所有的科学和所有被宣称的

现实——的态度便会彻底改变。这一切都是可疑的,都是难以理解的,都是莫名其妙的!要解这个谜,只有站在这个谜的基地上,把一切认识都看作是可疑的并且不接受任何已有的存在。这样,所有的科学、所有的现实(也包括本身自我的现实)都成了“现象”。剩下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在纯粹的直观中(在纯粹直观的分析和抽象中)阐明内在于现象之中的意义;即阐明认识本身以及对象本身根据其内在本质所指的是什么,同时,我们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超越出纯粹

现象一步,就是说,不把任何在现象中被误认为是超越的存在设定为是被给予的并且不去利用这些超越的存在。“认识”的所有类型、形式都要受到这样的探讨。如果所有的认识都可疑,那么“认识”这个现象便是唯一的被给予性,并且在我承认某物有效之前,我只是直观并纯粹直观地(也可说是纯粹美学地)研究:有效性究竟是指什么,就是说,认识本身以及随同它并在它之中“被认识的对象”所指的是什么。当然,为了“直观地”研究认识,我不能仅仅依据那种动词的拟-认识(符号性思维),而是依据真正“明证的”、“明察的”认识,尽管对那种符号性的认识也需要在与明证性认识的关系中受到现象学的本质分析。

因此,现象学的直观与“纯粹”艺术中的美学直观是相近的;当然这种直观不是为了美学的享受,而是为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进一步的认识,为了科学地确立一个新的(哲学)领域。

还有一点:艺术家为了从世界中获得有关自然和人的“知识”而“观察”世界,他对待世界的态度与现象学家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相似的。就是说,他不是观察着的自然研究者和心理学家,不是一个对人进行实际观察的观察家,就好像他的目的是在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一样。当他观察世界时,世界对他来说成为现象,世界的存在对他来说无关紧要,正如哲学家(在理性批判中)所做的那样。艺术家与哲学家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前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和在概念中把握这个世界现象的“意义”,而是在于直觉地占有这个现象,以便从中为美学的创造性刻划收集丰富的形象和材料。

无可救药的、十足地道的教授!他一开口就非得做讲授不可。但幸好在讲授的哲学“本质”中并不包含回答的义务,而在“学院自由”的本质中却包含着在讲授时随意睡觉或逃学的权利。

但我祝愿您,尊敬的冯·霍夫曼斯塔尔先生,在新的一年中万事如意。我对您的祝愿也是对所有关心着您内心世界之造诣和发展的人的祝福。

附言:我不愿冒昧地谈论您的作品。我想,称赞、指责和所有那些聪明的废话对您来说都无关紧要。您肯定知道(在最广意义上的)艺术家的三条金规则,它们同时也是所有真正伟大作品的公开秘密:1)他具有天赋——这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他就不是艺术家了。2)他只纯粹地追随他的魔力,这种发自内心的魔力驱使他发挥直观-盲目的影响。3)反正其他所有的人都比他懂得多,因此他观察所有这些人——纯美学地或者纯现象学地进行观察。

我们全家向您全家致以最美好的问候

您的 E.胡塞尔

敬上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 导言 当意识获得了个别的意识自身即是绝对的本质这样的思想时,意识便返回到了它自身。对于苦恼的意识来说,自在的存在乃是它自己的彼岸。但是这个意识的运动已经使它在自身中得到了这样的变化:它将充分发展了的个别性,或者说,将现实的意识这个个别性,当作它自己否定物,即当作和它对立的极端;或者说,它将自己的自为的存在发挥出来作为一个客观的存在;并且,就在它的这个运动中,意识也自觉它与这个共相或普遍的东西已形成了统一,这个统一在我们看来,不再落于意识以外,因为被扬弃了的个别的意识就是这个普遍的东西,同时,因为意识既然保持自己于它的这个否定性之中,这个统一对意识自身而言就是它的本质,意识的真理性即是在具有绝对分立的两极端的推论过程里表现为中项的那个东西,它对不变的意识表示个别的意识已经否定了自己,而对个别的意识则表示不变的意识已不再是它的一个极端,而已与它和解为一。这个中项就是直接认知两极端并联系两极端的统一,它对意识因而对自己所表述的关于两极端的统一的意识,就是它自己即一切真理这个确定性。 〔Ⅰ.唯心主义〕 自我意识既然就是理性,那末它一向对于他物〔或对方〕的否定态度就转化而为一种肯定态度。在过去,自我意识一向所关涉的仅是它的独立和自由,为了拯救和保持其自身,曾不惜以牺牲世界或它自己的实在性为代价,将这两者都当作它自己的本质的否定物。但是,现在作为理性,本身既有了保证,它就感觉到自己与它们之间有了和平,能够容忍它们;因为它现在确知它自己即是实在,或者说,它确知一切实在不是别的,正就是它自己;它的思维自身直接就是实在;因而它对待实在的态度就是唯心主义对待实在的态度。当它采取这种态度以后,仿佛世界现在才第一次成了对于它的一个世界;在此以前,它完全不了解这个世界;它对世界,有所欲求,有所作为,然后总是退出世界,撤回自身,而为自己取消世界,并将作为意识的它自身也一并取消——将关于世界即本质的意识以及关于世界的虚无性的意识,一并予以取消,予以否定。现在,在它的真理性丧失了坟墓,在它的实在性否定了它对自己的否定,而意识的个别性成了它自身的绝对本质以后,它才第一次发现世界是它自己的现实世界,它才对世界的持续存在感觉兴趣,至于以前,它的兴趣只在于世界的消失。因为世界的持续存在对于它来说现在成了它自己的真理性和现在性;它确知只在这里才经验到自己。 理性就是意识确知它自己即是一切实在这个确定性;唯心主义正就是这样地表述理性的概念的。作为理性而出现的意识直接地自身具有这种确定性,同样地,唯心主义也直接地表述着这种确定性:我即是我,意思就是说,作为我的对象的“我”是唯一的对象,是意识到再没有其他任何对象存在的对象,它即是一切实在与一切现在;它既不是一般的自我意识里的那种对象,也不是自由的自我意识里的那种对象,前者只是一个空虚的一般对象,后者只是一个从其他还与它并存着的对象那里退回自身的对象。但是自我意识不仅自为地是一切实在,而且自在地是一切实在,它之所以既是自为的又是自在的实在,是因为它变成了这个实在或更确切地说证明了自己是这样的实在。它循着这个道路证明了自己:首先,作为自在的存在的他物,消失自己于意谓、知觉和知性的辩证运动之中;然后,仅为自我意识而存在的他物,为自我意识而消失自己于通过主奴意识的独立、自由思想、怀疑的解除、分裂的意识的绝对解放斗争种种过程的一种运动之中。于是有两个方面先后出现,在一个方面中,本质或真理对于意识具有存在的规定性,在另一方面中,本质具有只为意识而存在的规定性。但是这两者归结为一个真理,即:存在的或自在的东西只于它为意识而存在时存在,而那为意识而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自在的存在。达到了这个真理的意识是已经走过这条道路的,而当它直接地出现为理性时,它却已经忘记这条道路,或者说,这个直接出现的理性只作为这个真理的确定性而出现。它只保证它即是一切实在。但并不理解这个保证,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意动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9章意动心理学 9.1 复习笔记 一、意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在德国思想界流行的浪漫主义,对意动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产生了影响。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等因素的作用,反对对人作机械的、量化的解释。使意动心理学发展出人文科学取向。 (二)搜集事实、进行分类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是德国科学中的现象学倾向。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的先在解释,采用归纳法,在详尽描述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分类,得到经验本质的不同类型。布伦塔诺采取决定性的实验,正是这种现象学倾向的发展。 (三)尽管德国的唯理论哲学已经没落,但仍然盛行着对心理主动性的强调,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观产生了影响。布伦塔诺选择心理的活动即意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以静态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反映出他对心理主动性的重视,也体现了德国哲学对主动性的强调。 (四)在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出现复兴的趋向,为意动心理学在具体观点上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布伦塔诺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灵魂的科学,便是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式的研究。他的内部知觉观点也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在意向性概念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对形式的感受,布伦塔诺则将此形式转化为心理的内存在,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心理意向性本质观点。

(五)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点还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阿奎那在两神意义上使用意向:心理对象的指向;心理所把握到的对象的内容。在后一种意义上,当心理把握到对象时,对象的内容处于心理之内。布伦塔诺由此提出了内存在的观点。 二、意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的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十分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并赋予心理学以最高的科学地位,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布伦塔诺是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关于心理现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同内部世界相联系,通过内部知觉获得。 (2)布伦塔诺提出了一种意动心理学。这种心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它可以达到把握真正普遍的而不是部分的真理的规律。布伦塔诺主张的是一种人文科学观。 (3)布伦塔诺还认为,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他多次表达了对心理学潜在的实践应用的乐观性,他甚至说到了能力倾向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2.斯顿夫的人文科学观 (1)斯顿夫认为一切事物不是现象的就是功能的。相应地,科学可以划分为物理学和心理学两大门类。 (2)斯顿夫进一步把心理学与其他中立的科学即现象学、关系学和结构学等区分开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学说,所有的中立科学都只是心理学的入门或预备科学,或者说,它们是真正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3)斯顿夫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初级功能的学说,其他社会科学所探讨的则是复杂功能。因此,心理学是一门初级的、基本的社会科学。

美学知识点总结67875

美学知识点总结67875 一、美学的创立与发展美学之父鲍姆嘉通,1750年,他写了一本名为《Aesthetics》的专著。我国理论界把它翻译为“美学”。他的美学观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 2、“美”的本质是“感性认识的完善”。 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我国有关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第二,审美经验或审美意识问题。第三,艺术问题。第四,审美关系。第五,审美活动 三、美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哲学思辨法(自上而下)、自古希腊到德国古典美学这种方法一直占主导地位。从既定的哲学体系出发,按照某种哲学原理对审美现象作哲学分析,通过理论思辩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在客观上把握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象的表层结构把握对象的深层本质。九世纪德国的费希纳(1801-1887)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来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美学”。所谓“上”,是指哲学体系与基本命题而言,所谓“下”是指具体的审美经验。自此以后,西方美学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

1、侧重于对审美经验作各种心理学、生理学的解释。美学对心理学的依赖加重了。著名的格式塔(完型)心理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美学的结合。 2、强调美学的具体运用、特别是对艺术批评与鉴赏的具体运用,反感传统美学的诸如“美的本质的抽象思变。 3、派别纷呈,符号美学、现象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完型心理美学、自然主义美学等。把美的现象作为一种经验事实,或侧重于外在现象的描述,或层中与主体内眦经验的分析,注重事物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强调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审美对象进行实证的考察。所以也可称之为科学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分析日益细密深入,但同时又远离美学基础理论而是综合的力量削弱。早期英国经验派开始的从审美对象研究向审美意识的转移,至此已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美学技术化、实证化了,相当多的现代西方美学研究实质上已降格为艺术学,甚至成为艺术鉴赏学。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西方传统美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在和谐毕达哥拉斯对整体进行了区分,即把整体分为和谐的和不和谐的。和谐在于比例和平衡。和谐的比例的审美本质在于,它说明了部分和整体以及统一的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只有比例适度,才能构成恰当的数量关系,组成整体的和谐之美,如黄金分割定律在人身体上的应

试析_精神现象学_中黑格尔的实体观_张长明

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试析《精神现象学》中 黑格尔的实体观 张长明 柳祥美 [提 要]实体是我们了解黑格尔哲学,乃至了解整个西方近代哲学的重要概念。黑格尔的实体观直接源于近代哲学关于实体和主体的学说,他认为实体与主体具有同一性,实体是能动的主体,实体是一个转化的过程。真理是由实体到主体及实体与主体的统一。主体与实体在黑格尔那里,已经不完全是近代哲学知识论路向上的含义,而更多地具有了现代生存论路向的意味。虽然他并非是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实现实体与主体的同一,而是把两者的同一描述成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但它还是把哲学推向了新的高峰。正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说,现象学隐藏着一切批判的要素———尽管是以精神的形式出现。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实体 主体 真理 [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6)05-0080-04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代表和完成者是黑格尔(1770-1831)。他把康德,费希特哲学中“理性”的能动性思想融入自己的体系,克服了康德割裂理性与感性关系的错误,吸收了谢林哲学中“绝对”所表现出的客观必然性思想,批判了谢林“绝对”中的非理性主义错误,提出了一个他认为兼容二者之长的概念———“绝对精神”,它既是实体又是主体,自在而自为,它是万物的最初原因和内在的本质,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他的表现。黑格尔从他的绝对精神既是实体又是主体,自在而自为的规定出发,把自己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绝对精神自己发展的历史,基本任务是对其发展的阶段和内容在必然联系的概念式的把握。黑格尔说:“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这乃是绝对即精神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念。”①而马克思也指出:“把实体了解为主体,了解为内部过程,了解为绝对的人格。这种了解方式就是黑格尔方法的基本特征。”②可见,实体这一概念,对我们了解黑格尔哲学,乃至了解整个西方近代哲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实体自身的演变史。哲学家们对实体的关注从未中断过。实体范畴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在《斐多》中指出,“一个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是

接受美学笔记档

接受美学朱立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 1,危机产生了对新的理论的紧迫需要,危机也为新一代理论家的多方面的冒险和探索提供了巨大的契机与可能性。问题是谁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这个契机,提出一个足以克服危机的理论构想。 2,文学史悖论,怎么把文学的审美自主性与历史依存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3,接受美学就从这样一个美学难题入手,从观赏者接受的角度来沟通美学和历史这两级。 她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她独创的,她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在他出现之前已经由理论先驱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提出过或者涉及到了。这种独创性不在于提出全套新的观念,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思考方向, 4,走向读者,这意味着在美学领域研究重点的一个根本性转移。文学事实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历史性因果锁链,而是包含着两种主题(作家和读者)的参与和介入。 5,尧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而是取决于由读者原先对文学作品的经验,依靠读者的审美期待视界及其改变着各种新概念来描述最为接受历史的文学史的,这样他就引入了“期待视界” 6,“期待视界”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 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客体,它内在的意义,是通过读者在接受中“视界的改变”而得到实现的。这种观点吸收了伽达默尔阐释学有关“世界交融”和“效果历史”等观点,也吸收了形式主义美学的某些成果。 7,尧斯: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做出反应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的作品单向的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第一,如前所说,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任何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这个词来自海德格尔,这种阅读钱的一项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规,决定了他在阅读总的选择和终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第二,作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这就带来主观性问题,不同读者的鉴赏趣味或者水平不同。第三,阅读又是读者想象性再创造的过程,当他接受新作品的时候,实际上一对自己原先的视界与一项进行了调整与改造,甚至重新制作了。第四,从更高的历史学层面来看,一部作品的艺术生命的长短,在某种意义上也取决于读者的接受。 8,更为重要的是,尧斯认为温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本身,不知是作者所赋予的,活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而是也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尧斯突出了长期被忽视的接受主体-读者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引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 9,尧斯后期的研究则重于审美经验,是接受与接受史研究的核心问题,电机与接受美学智商的文学史的价值取决于他在通过审美经验对过去进行不断的真题花运用中所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10,伊瑟尔按照现象学的思路,把阅读过程作为本文与读者的一种活生生的关系来掌握和描述,认为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只是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动态的构成的。他说哦,文学作品有两集:艺术的一级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一级则是有读者完成的实现,文本和读者的结合才形成文学作品。所以,伊瑟尔的全部理论就是研究在阅读行为中发生的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_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抽象艺术的通感表达 ——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廖雨声 【摘要】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他看来,通感是心灵作用下的感觉相通。艺术根源于人的心灵,因此,探索艺术中的通感问题自然成了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应有之义。康定斯基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建构一套抽象艺术的通感语言体系。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但是色彩、声音、线条、触觉等这些因素由于通感的存在而实现相互沟通,因此艺术之间的交融是可能的。康定斯基在通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未来艺术”观念。在现象学看来,灵与肉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地统一在身体——主体中,它先于主客的分裂。知觉是身体的本源性体验,感官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由于身体原初的统一性,通感就成了身体——主体的原初性体验。艺术所关注的就是这种原初性的通感体验,把这种原初状态仅仅理解为心灵的体验是不够的,因为体验根源于身体——主体与世界的相互交流。 【关键词】抽象艺术;通感;综合艺术;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现象学 所谓通感(Synaesthesia),指的是感觉之间的联接,即一种感觉能够触发另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并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沟通。在绘画中,画家借助于特定的艺术形式,能够给欣赏者带来视觉之外的感觉体验。通感问题是理解康定斯基艺术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在《艺术中的精神》等艺术理论著作中,康定斯基对抽象绘画中的通感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 一、心灵与通感 在康定斯基看来,通感的产生乃是由于心灵的敏锐。“高度敏感的人与其心灵是如此接近,其心灵自身是如此敏锐,以致任何味觉印象都能立刻传递到心灵,再由心灵传递给其他感官,比如眼睛。……敏感的人就像一把制作精良且究竟演奏的小提琴,其琴弓的每一次触碰,都能引起心灵的死死触动。”[1](P70)在高度敏感的人那里,也就是现代认知学科通感研 究中所谓的“通感者”,感觉与心灵 紧密相连,任何感觉都直接传递给心 灵,在心灵的作用下,产生其他的感 觉。可见强调心灵的作用是康定斯基 通感理论的基础。在心灵的作用下, “视觉不只是与味觉相谐,也与其他 感觉相谐。比如,从触觉方面来说, 我们形容颜色,常说‘粗糙’、‘尖锐’、 ‘平滑’、‘柔顺’,以至于人们看到 颜色,比如暗青、硌绿和深茜红,往 往有想去用手触摸的倾向。从触觉出 发,我们甚至把色彩区分为冷色和暖 色。同样地,某些颜色,如深茜红。 我们觉得柔软,而另一些颜色,如硌 绿、氧化青绿等,却显得坚硬,甚至 当它们从软管里挤出来,我们也觉得 ‘干巴巴’的。” [1](P71)康定斯基在 此注意到了日常用语中普遍的通感现 象,并且把这种现象与人的体验联系 在一起,虽然未深入,但其认识是比 较深刻的。 心灵是康定斯基关注的核心。 在他看来,当前的时代已经被物质 主义统治,“物质主义噩梦把人类生 活卷入邪恶无聊的玩乐旋涡”[1](P38), 心灵被物质的迷雾所遮蔽。要想“重 新摇响心灵之铃”,必须借助于艺术 这一手段,因为艺术关注于人的内 心驱力(inner necessity)和内在情 感。绘画中的任何一个色彩、一个 点、一条线、一个面,都在激荡着人 的心灵。“色彩直接作用于心灵。如 果说色彩是琴键的话,那么眼睛便是 音槌,心灵则是绷满丝弦的钢琴,而 艺术家便是那弹琴的巧手,经过一番 刻意敲弹,引来心灵的激荡。”[1](P72) 艺术家通过对色彩的精心安排,使得 在欣赏者那里也取得共振。但是康定 斯基对传统的具象绘画非常不满意, 认为它已经被物质主义所侵蚀,被迫 在物质中寻找材料,把反映客体作为 自己的任务。因此,抽象艺术必须取 代具象艺术,把人的精神、心灵、内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_《精神现象学》读书心得五篇

《精神现象学》读后感_《精神现象学》读书心得五篇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精神实象的科学,是由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 G.W.F.黑格尔提出。精神现象学把生活和历史的全部多样性都归结为"意识"对"对象"的关系,并把这种关 系头足倒置起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 在迄今为止的中文海德格尔研究中,他关于“存在”、“本有”、“语言”等问题的原创性思想一直受到重视,而隐藏在这些思想背后的哲学思想史的“痕迹”或“源头”则有时模糊不清。换言之,人们在凸显他思想突破性的同时,忽视了这种突破性与历史的传承关系。最近以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善,回到海德格尔思想的源头开始引起学界重视。他的—现象学之源 得到详细研究。他与亚里士多德、康德、尼采等人的思想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明。但他 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则一直晦暗不清。人们在强调海德格尔对传统 形而上学的毁灭性批判时,往往很少注意到他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关联。在这两者之间, 在古典哲学与现代哲学的转换之中,人们看到的断裂性往往要多于连续性。 思想任何时候都不是无源之水。为了回溯海德格尔的“源”,本文将首先回顾海德格尔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系列哲学史讲座,力图揭示他是如何在西方哲学史中寻找自己 的思维定向或突破口。然后以他在1930/1931年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讲座(GA32)的“序言”部分为蓝本,谈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关系。我们将看到,在哲学应该面对 的问题、绝对知识与经验的关系、认识如何起始等方面,他与黑格尔有“亲缘”关系,有时 甚至选择与黑格尔站在一边,并且与当时的现象学立场拉开距离。 近年来,随着《海德格尔全集》的陆续出版,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思想交集初露端倪: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多次提到黑格尔;1930/1931年冬季学期开设了“黑格尔的 《精神现象学》”讲座;1938/1939年,他尝试着写作《黑格尔》(GA 68);1942/1943学期 的讲课中他再次以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尤其是其中的经验概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 而上学》为主要题材,并在小范围的朋友圈就这两题目做过报告;1950年出版的《林中路》收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一文,基本是对《精神现象学》“序言”部分逐段的解读;1959 年在一个研讨班的活动中发表《黑格尔与希腊》(法文),并在1960年以德文首次出版, 可见他对此文是重视的;此外,他在“德国唯心论与当代哲学问题”的讲座中,也以较大篇幅论述了黑格尔哲学。 总体来看,海德格尔在和哲学史人物打交道时态度是有区别的:第一,对希腊古典哲 学中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夸赞有加,把他们解读得比实际更强大,然后在和他们 的对话中加进一些自己的“武断”理解。第二,对20世纪30年代前后正在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尤其是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潮,他在1927年前是有所“认同”的,但在30年代的系列讲座中,明显持批判态度,认为他们回避了哲学基本问题,没有面对思想的“实事”,

论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后来主持法兰西学院的哲学教席,与萨特一起主编过《现代》杂志。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眼和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等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 梅洛·庞蒂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父亲去世,梅洛·庞蒂和母亲、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亲密氛围中长大,以至于后来还很迷恋其童年生活。1926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梅洛·庞蒂与年龄稍长的萨特、尼赞、雷蒙?阿隆、伊波利特初步相识,不过只是后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些结识为日后的诸多恩怨埋下了伏笔。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47年开始兼任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出版《人道主义与恐怖》,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问题、人学问题等,在苏联问题上保持一种含混姿态:既批判极权主义,又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对苏联的许多做法(诸如对布哈林的审判)表示同情。萨特正是在梅洛·庞蒂的这些文章影响下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1951年在第一届国际现象学会议上作了题为《论语言现象学》的报告;开始撰写《世界的散文》,目的是为了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针对萨特严格地区分散文和诗歌,并且要求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的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伟大的散文也是诗歌,语言并不是透明的工具。这两个作品以及他在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开始了语言学转向,这不仅深化了他自己的哲学,而且对于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进展,甚至对结构主义运动的出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从《知觉现象学》来看,他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解释者,同时也发挥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才思想。《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方式是这样的:以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为整个理解的中枢,然后一方面用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再去重新解释胡塞尔早期、中期的东西,如还原、意向性等等,认为这两者差别特别大,但是并不一定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合乎道理,合乎理路地突破了意识现象学的藩篱,达到了“身体”的现象学,实际上是身体和意识没有根本区分开的那样一种身-心现象学。他关注的主题是身体与性爱。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简介 梅洛·庞蒂喜欢用手跟手的触摸来打比方:当我的左手和右手相碰触时,右手有碰触左手的感觉,左手有碰触右手的感觉,但这两种感觉却混沌而不可分——在这里,我身体的两部分互为对方的主体,也互为对方的客体,我的身体向自己显示自身,达到内在与外在彼此交融的状态。梅洛·庞蒂用“身体-主体”的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是同一个实在,身体既是存在着,被经验着的客体现象,又是经验着,意识着的主体。身体各部分主客关系的交替、可逆显示,便证明着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物质和精神其实在我这里是同一的,并不是像笛卡儿等二元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精神和肉体是平行关系或主宰关系。 梅洛·庞蒂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观念的影响较深。“生活世界”的观念宣称:我们用语言、用科学规律、用理性分析所描述的世界,是内在于意识的,经过了反思后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最初感知的世界本身。梅洛·庞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改造成为“知觉世界”。在我们用理性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描述以前,世界其实就已经呈现在那里了——那是个最朴素的,最原初的、与人的知觉有最直接关联的生活世界。 举个例子,我用手抚摸一块布料,就会立马有一种感觉呈现出来,那种感觉是不可言说的,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序言 序言:论科学认识 [一、当代的科学任务] [1.真理之为科学的体系] 在一本哲学著作的序言里,如果也象在普通的书序里惯常所做的那样先作一个声明,以说明作者所怀抱的著述目的和动机以及作者所认为他的著作与这同一问题上早期和同时的其他论著的关系,那么这样的一种声明似乎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就一部哲学著作的性质来说是不适宜的、不合目的的。因为,在一篇序言里,不论对哲学作出怎么样周详的陈述,比如说,给哲学的趋势和观点,一般内容和结果作一种历史性的叙述,或就真理问题上各家各派的主张和断言作一种兼容并蓄的罗列,如此等等,毕竟不能算是适合于陈述哲学真理的方式和办法。而且,由于在本质上哲学所探讨的那种普遍性的因素本身就包含着特殊,所以在哲学里比在其他科学里更容易使人觉得,仿佛就在目的或最终结果里事情自身甚至其全部本质都已得到了表达,至于实现过程,与此结果相比,则根本不是什么本质的事情。 相反,譬如在解剖学是什么(解剖学是就身体各部分之为僵死的存在物而取得的知识)这样的一般观念里,我们则深信我们尚未占有事实本身,尚未占有这门科学的内容,而必须进一步去探讨特殊。——再者,在这样一种不配被称之为科学的知识堆积里,谈论目的之类普遍性的东

西时所采用的方式,通常也就是叙述内容本身如神经、肌肉等等时所使用的那种历史性的无概念的方式,两者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哲学里,如果也采取这样的一种方式先作说明,而哲学本身随后又证明这种方式不能把握真理,那就很不一致了。 同样,由于对某一哲学著作与讨论同一对象的其他论著所持有的关系进行规定,这就引进来一种外来的兴趣,使真理认识的关键所在为之模糊。人的见解愈是把真理与错误的对立视为固定的,就愈习惯于以为对某一现有的哲学体系的态度不是赞成就必是反对,而且在一篇关于某一哲学体系的声明里也就愈习惯于只在其中寻找赞成或反对。这种人不那么把不同的哲学体系理解为真理的前进发展,而毋宁在不同的体系中只看见了矛盾。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但对一个哲学体系的矛盾,人们并不习惯于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同时那把握这种矛盾的意识通常也不知道把这种矛盾从其片面性中解放出来或保持其无片面性,并且不知道在看起来冲突矛盾着的形态里去认识其中相辅相成的环节。 对这一类说明的要求以及为满足这种要求所作的努力,往往会被人

北大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1899-1959) 一、生平、思想与著述 1、生平 舒茨,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 2、思想 【奥地利经济学派】 代表人物:门格尔、维塞尔、柏姆·巴维克 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韦伯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 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 【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关于意识建构的分析,提供了比韦伯本人所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优越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 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 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抽象过程进行研究。 舒茨正是借用了胡塞尔的这种思想,深化了韦伯的行动理论。 【美国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为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人。 实用主义接受了实证主义从经验事实出发的主张,主张在经验中发现行动与效用的真实意义。 实用主义关注的是人们经验活动的实在世界,关注由经验构成的或创造的实在世界,即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与事实,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论与实证论,实现了对经验过程的视角转换。 实证主义认为我们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进行研究与认知世界。 3、著述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 二、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1、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的批判 舒茨同意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与科学的相对独立性思想,赞同韦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反对把社会科学降低为自然科学,认为“理想类型”的方法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适当方法。 舒茨对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审美经验现象学》读书报告

《审美经验现象学》读书报告 杜夫海纳是法国美学界的代表人物,也是国外学术界公认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家。他虽然不是现象学美学的开拓者,但却是这个美学学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一书中,他的成功当然是将收益与现象学的方法,但另一发面,他又通过审美经验的探讨,具体描述了现象学方法,可谓是现象学美学领域出现的一部全面、完善的著作。 本文将以艺术本理论、审美知觉论、审美经验论三个角度来概括《审美经验现象学》的主要观点。 一、艺术本体论 在杜夫海纳看来,艺术品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自我显现的,既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其认为要认清艺术作品,首先必须区分一般作品与艺术品的差别,从存在论上强调艺术作品为审美对象的感觉性。海德格尔的“世界”为人所用,构成人所生活的“世界”,同时又具有独立于人的意义,成为人生活的“大地”,艺术作品则是这两方面斗争、综合的结果,艺术非艺术家是艺术品的本源,也非艺术品是艺术家的本源,而是艺术本身。 在《审美经验现象学》第一部分《审美对象的现象学》中,其区分了审美对象、生物对象(人与动物)、自然对象及实用对象。在他看来审美对象的感性因素,具有一种存在性的意义,而一般对象的感性特征只能视作某种“属性”。在例子中可以看到

一般对象的颜色只是属性,褪了色的衣服仍是衣服,而审美对象不是“有”颜色,而是本身就是颜色,画上的衣服与它的颜色是不可分的。他认为艺术品中的感性因素不再是“标志”,而是“存在”,如果说一般对象使我们超越知觉,那么审美对象则使我们“回到直觉”。当然回到知觉并不意味着回归自然,因为“世界”虽然附着于“大地”,但不能为“大地”所完全“吸收”,同样艺术品也不会被它的背景所完全吸收,这是由人们最普通的审美经验所保证的。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被知觉(为了自身而被知觉),就成了审美对象,强调了艺术品是为被知觉的永久性结构的基础,从而审美对象是在艺术品的区别中突现审美知觉。 在审美对象与一般对象的差异之间,杜夫海纳承认了其中的差异并认为对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个对象可以有三个方面的意义:“材料”,为一个感觉得存在;“意义”为观念的存在;“表现”为感情的存在。 其认为,“艺术品”不仅是“自然物”,而是一个“世界”,“作品”早于作者“传记”告诉我们关于“作者”的事,“作品”是“作者”的“世界”和“世界观”,因而艺术品首先是“他人”的世界,而不是欣赏者的世界。艺术品为人们提供的世界,不是表象的,再现的世界,而是表现的世界。表象的、在线的世界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世界,而把历史当作获得存留的艺术品则是历史创造者——人的自由表现,艺术不仅仅是再现历史事件,而是要表现历史事件中的人的决断、人的活的思想感情、活

身体意识与知觉美学

在20世纪的现象学思潮中,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以其严谨的哲学体系,和对问题的相当深入的探讨,成为一代现象学大师。他对"身体"的现象学分析,对"现代艺术"的关注,使得他的理论延伸到一个全新的领域,至今仍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庞蒂的哲学是以"知觉"为其研究中心的。知觉研究意味着知觉构成了一切知识的基本层次,对知觉的研究必须先于所有其它层次的研究。知觉研究与语言研究紧密相关,当知觉运用于社会领域,即言语和语言的时候,凝视和言说就必得面对整个社会形式的关联结构。换言之,在交往以及交往的变态关联中进行考察,这种关联势必包含着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言语和语言"的文化现象。庞蒂对现代社会寄予希望,相信社会改造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感性或知觉的改造。这一看法使他相当重视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因为只有美学和艺术才可以重新煅打人的知觉,而使人以全新的方式去重新审视世界和自我。一主体身体与自我自由在《知觉现象学》的结尾部分,梅洛-庞蒂已经提出了关于"人的解放"和人在历史行动中"发展"等一系列的思想。这一思想到了他的中后期,尤其是他的《辩证法的历险》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他认为,人的解放和自由隐藏在人类意识的能力中,个人建立起来的意义领域是自由世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自由与主体性密不可分。 "主体性"观念是与"时间性"紧密相联的。主体具有一种"出神性质",而时间的出神性质和禀有时间性的主体的出神性质具有内在同质性,因而主体不仅是在时间中,而且承受着时间并经历着时间。他被时间所渗透,他也是时间的意义过程本身。世界与主体构成相关的语境,主客体相互依赖,使人可以走出现代性困境。梅洛-庞蒂强调主体的存在是在世界中的存在,那种所谓世界中的"纯粹主体"和"观念主体"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作为"我思"的个体难以承担的。要建立关于现世社会和时间性中的主体,只有去阐明主体和身体,同时阐明主体之间的性质,因为,主体只有在主体之间才能具有自己的完满性和现实合法性。对"身体"的重视,梅洛-庞蒂尤其关注在现世中人体成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中介性质,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当中,人总是通过躯体,通过触摸或凝视,通过姿态,通过言说等多种方式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使人由客体成为主体,并由主体成为主体之间的"真正主体"。人可以获得自由,然而这个自由是有条件的,是主体与世界彼此作用互相规定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仅是我们选择世界,世界也选择我们。自由是在这种独特的意义领域背景中突显出来的。人不可能获取完全的自由,人的行动不可能用宗教式的因果律来加以说明。同样,也不能将人看成是绝对自由的,人不可能有了自由就可以决定自己,决定世界的某种进程(萨特)。梅洛-庞蒂反对这两种看法,认为自由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自由,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和在一定的社会语境的的自由。自由有两个限制因素,一方面,它是从自我存在的形式开始的,而自我对这种形式却难以加以控制;另一方面,自我的选择实际上并不是自觉的选择,而是潜自觉的或实际已存在的选择。或许是,一切选择都是被选择。[!--empirenews.page--] 人类主体通过不断的辩证秩序过程在一个主体间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物质作为联系人和世界的纽带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同时把人引向了自由。也就是说,在梅洛-庞蒂看来,人既非是生而自由的,也不是具有绝对自由的,相反,人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社会思想结构和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中,是一定经济活动实践的产物,遭受到意识形态和历史总体结构的制约。所以,科学、艺术、宗教、哲学观念都是这种经济方式的延伸,人只可能通过这种文化客体的传播和理解去获取自由和对自由的理解。对现象学而言,这些文化客体是通过主体与经验世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人的自由只能从中产生出来。梅洛-庞蒂强调现实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类主体在一个通过它才存在的自然和历史的世界中发现了自我,它自己也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了。梅洛-庞蒂在《人道主义与恐怖》以及《符号》这两本书中,对自由和自由王国加以阐释。他的阐释已经脱离了纯粹现象学的观念阐释,而进入到民主制度、现实环境、意识形态和专政机构等社会政治的分析中。他认为,"一种名义上自由的政权,实际上可能是压制自由的政权。" 他通过人的自由已经看到了人的不自由,甚至是对人的威胁和暴力的状况。因此,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通过创作~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 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 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

现象学部分术语解释

现象学部分术语解释 (李幼蒸编 写) 一、意识与现实(Bew uβtse in u.W irk li chk eit) 1.意识概念(B ewuβt sei n) 胡塞尔说有三种意识概念:(1)作为经验自我的完全的、真实的存在和作为统一意识流中诸心理体验的关联体,即全体体验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经验心理学家的看法,他们把意识看做是诸心理事件的总和,于是把意识当成了实在之物。(2)作为个人心理体验的内在认识(内意识、内知觉),即对体验的自认知。(3)作为意向性的体验,体验具有对对象的指向性。胡塞尔关心的是第三种意识概念。意向性涉及意义行为、意义内容和被意指对象;意识即意向性关系域,意识研究也就成为意向性分析。按照这种看法,意识不是一实在对象或实体,而是一功能,此功能显示于体验行为中并具有上述结构。意识研究因此涉及意识、意识体验、意向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研究。意识有实显性和非潜在性两种样式,前者的特点是自我的注意性,所与物的设定性和成为前景意识;后者的特点是自我的非注意性,背景的非设定性和作为边缘域的意识。 2.体验与内容(Er leb nis u.Inh alt) 按胡塞尔的本体论分类法,意识体验为一“区域”,它即是我思活动之全体。体验是真实的(内在的)意向因素与非真实的(超越的)意向因素之统一物。在被体验者、意识内容和体验本身三者之间无区别;如在被感物和感觉行为之间无区别,即内体验指向的客体与认知此客体的行为属于同一意识流。当体验指向意识流的外部客体时,后者即为现实知觉对象。 对象与其意识内容不同,如一箱子具有同一性,但它在意识中的各种显现具有不同之内容。意向性分析关注体验内容之本质,却不考虑对象的存在性问题。体验的意向内容有三个方面:行为体验之意向对象,行为体验的意向质料(相对于意向性质而言)和行为体验的意向本质。 3.意向性(Int ent ion ali t t) 胡塞尔从哈尔转到哥廷根后,日益关注意识结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意向性学说。他指出,一切知觉形式均以意向性意识结

美学复习资料汇总(全)

美学复习资料汇总(全)

《美学》选择题 1、被称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 2、美学发展经历的第一阶段是指(审美意识的形成) 3、从主观心意状态探求美,其核心的理论取向在于(坚持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心意) 4、最早从数关系出发探讨美的本质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 5、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是(蔡元培) 6、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概念的是(席勒) 7、最早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尚书·尧典》) 8、正式提出“崇高”范畴并系统探讨的是(朗吉弩斯《论崇高》) 9、在文学艺术中的美学意义和价值在于(丑在充分表现自己中否定自己) 10、下面审美联想中属于相似联想的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11、从古至今,美学家对美感有很多分歧,但他们都肯定(美感必须依赖于人的感官) 12、艺术的核心功能是(审美功能) 13、王国维所谓艺术意境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镜”是指(前者是“隐我”,后者是“显我”,但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14、“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有感觉”,这说明(穷人没有与美景建立自由的审美关系) 15、“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喜剧”提出者是(马克思) 16、提出“曲线为美,蛇形线最美”的是(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 17、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在历史上,美学长期被看作(哲学的分支) 19、美的问题性质在于(透过美的现象探讨美的本质) 20、中国最早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的是(王国维) 21、艺术品最基本的必要条件是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 22、“细雨鱼儿飞,微风燕子斜”描绘的是(优美景象) 23、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的是(康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