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绪论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面板数据

D. 原始数据

2.同一时间、不同单位按同一统计指标排列的观测数据称为()A.原始数据 B.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面板数据

3.用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A.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建立模型、模型修定、模型应用B.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经济预测

C.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参数、预测检验

D.建立模型、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用

4.下列哪一个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 )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变量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二、问答题

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3.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二、问答题

1.答: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

其应用的科学

2.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个:

(1) 结构分析。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定量的度量。 (2) 预测未来。指应用已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求因变量未来一段时期的预测

值。

(3) 政策评价。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仿真各种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不同的政

策进行比较和选择。

3.答:计量经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个分支: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经济理论的特殊分支,即应用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变量。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小二乘法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ˆ达到最小值 B. 使ˆm 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ˆ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ˆ

∑=-n t t t Y 达到最小值

2.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01i i i

Y X u ββ=++ B.

01ˆˆˆi i i

Y X e ββ=++

C .

01ˆˆˆi i

Y X ββ=+ D.

()01i i

E Y X ββ=+

3.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

01ˆˆi i i

Y X e β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0

=∑i e B .0

),(≠i i e X COV

C .Y Y =ˆ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4.对样本的相关系数γ,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γ越接近0, 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B.

γ

越接近1,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C. 11γ-≤≤

D 、0γ=,则X 与Y 相互独立

二、多项选择题

1.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统计性质有( )

A. 无偏性

B. 线性性

C. 最小方差性

D. 不一致性

E. 有偏性

2.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

01ˆˆˆi i Y X ββ=+的特点( )

A. 必然通过点(,)X Y

B. 可能通过点(,)X Y

C. 残差i

e 的均值为常数 D. ˆi

Y 的平均值与i Y 的平均值相等 E. 残差i e 与解释变量i X 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3.随机变量(随机误差项)i u 中一般包括那些因素( )

A 回归模型中省略的变量

B 人们的随机行为

C 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形式不够完善。

D 经济变量之间的合并误差。

E 测量误差。

三、计算题

1.表1是中国1978年-1997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内生产总值X 的数据,表2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

表1 中国1978-1997年的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表2 Eviews 软件的估计结果

试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建立财政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并解释斜率系数的经济意义;

(2)对此模型进行评价;

(3)若是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8017.8亿元,确定1998年财政收入的

预测值和预测区间(0.05α=,22024.60

x σ=)。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ACD 3.ABCDE

三、计算题

解:(1)建立中国1978年-1997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内生产总值X 的线性回归方程

01t t t

Y X u ββ=++

利用1978年-1997年的数据估计其参数,结果为

2

ˆˆ857.83750.100036(12.78)(46.05),0.9916

t t

Y X r =+=

斜率系数的经济意义:GDP 增加1亿元,平均说来财政收入将增加0.1亿元。

(2)

2

0.991593

R SS r T SS

=

=,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9%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

仅有不到1%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点的拟合优度是很高的。

给出显著水平α=0.05,查自由度v=20-2=18的t 分布表,得临界值0.025(18)t =2.10,00.02512.77955(18)t t =>,10.02546.0491(18)t t =>,故回归系数均显著不为零,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有显著影响,并且回归模型中应包含常数项。

从以上得评价可以看出,此模型是比较好的。

(3)若是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8017.8亿元,确定1998年财政收入的点预测值为

426141.86628.78017100036.08375.857ˆ=⨯+=t

Y (亿元)

1998年财政收入平均值预测区间(0.05α=)为:

2

22

(1)22024.60(201)9216577098

i

x x

n σ=-=⨯-=∑

2

2

()(78017.822225.13)3112822026

f

X

X -=-=

^^

2f Y t ασ

8662.426 2.10208.5553⨯⨯

8662.426272.7167= (亿元)

第3章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 )1()

(--k RSS k n ESS B .)()1()

1(2

2

k n R k R ---

C .)

1()1()

(2

2

---k R k n R

D .))

1/(k n TSS k ESS --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为k ),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

R 与可决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

1(12

2

B. 2R ≥2

R

C. 02

>R

D.

1

)

1(12

2

----=n k n R R

3.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

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

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ˆσ为( )

A. 33.33

B. 40

C. 38.09

D. 20

4.在模型01122i i i i Y X X u 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F =263489.23,F 的p 值=0.000000,表明( )

A 、解释变量1i X 对i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2i X 对i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1i X 和2i X 对i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1i X 和2i X 对i Y 的影响是不显著 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 ESS 反映了( )

A . 因变量观测值总变差的大小

B . 因变量回归估计值总变差的大小

C . 因变量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总变差

D .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6.在古典假设成立的条件下用OLS 方法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参数,则参数估计量具有( )的统计性质。

A .有偏特性 B. 非线性特性 C .最小方差特性 D. 非一致性特性 7.关于可决系数2

R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决系数2R 的定义为被回归方程已经解释的变差与总变差之比

B.

[]

2

0,1R ∈

C.可决系数2

R 反映了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劣程度的一种描述

D.可决系数2

R 的大小不受到回归模型中所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有( )

A.2R 与2

R 均非负 B.2R 有可能大于2

R

C.判断多元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时,使用2

R

D.模型中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越多,2R 与2

R 就相差越大

E.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2.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k 个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

A.)1()

(--k RSS k n ESS B. (1)

()RSS k ESS n k --

C.

)1()1()

(2

2

---k R k n R

D. ()RSS

ESS n k -

E. 22

(1)

(1)()

R

k R n k ---

三、判断题

1.在对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之前,没有必要对模型提出古典假定。 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相同的。 3.拟合优度检验和F 检验是没有区别的。

四、问答题

1.某公司想决定在何处建造一个新的百货店,对已有的30个百货店的销售额作为其所处地理位置特征的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并且用该回归方程作为新百货店的不同位置的可能销售额,估计得出(括号内为估计的标准差)

1234ˆ300.10.0110.0 3.0(0.02)

(0.01)

(1.0)

(1.0)

i i i i i

Y X X X X =++++

其中:i Y =第i 个百货店的日均销售额(百美元);

1i

X =第i 个百货店前每小时通过的汽车数量(10辆);

2i X =第i 个百货店所处区域内的人均收入(美元); 3i X =第i 个百货店内所有的桌子数量; 4i X =第i 个百货店所处地区竞争店面的数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说出本方程中系数0.1和0.01的经济含义。 (2) 各个变量前参数估计的符号是否与期望的符号一致? (3) 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变量1i X 的显著性。

(临界值06.2)25(025.0=t ,0.025(26) 2.06t =,0.05(25) 1.71t =,0.05(26) 1.71t =)

2.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122

2

ˆ151.02630.1179 1.5452( 3.066806)(6.652983)(3.378064)

0.9343

0.9296

191.189431i i i

Y X X R R F n =-++-====

(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著性;在5%显著性水平 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C 5.C 6.C 7.D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BE

三、判断题

1.答:错误。在古典假定条件下,OLS 估计得到的参数估计量是该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具有线性、无偏性、有效性)。总之,提出古典假定是为了使所作出的估计量具有较好的统计性质以便进行统计推断。

2.答:错误。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里除了对随机误差项提出假定外,还对解释变量之间提出无多重共线性的假定。

3.答:错误。(1)F 检验中使用的统计量有精确的分布,而拟合优度检验没有;(2)对是否通过检验,可决系数(修正可决系数)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推测;而F 检验可以在给定显著水平下,给出统计上的严格结论。

四、计算题

1. 解:(1)每小时通过该百货店的汽车增加10辆,该店的每日收入就会平均增加10美元。该区域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美元,该店每日收入就会平均增加1美元。

(2) 最后一个系数与期望的符号不一致,应该为负数,即该区竞争的店面越多,该店收入越低。其余符号符合期望。

(3) 用t 检验。t =0.1/0.02=5,有t>06.2)25(025.0=t 知道,该变量显著。

2. 解:(1)由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0.1179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5452百万美元。

(2)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 。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著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影响。

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第4章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

习 题

一、问答题

1.不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化估计方法。 2.解释下列模型中参数1β的含义:

(1)01ln ln t t t Y X u ββ=++;(2)01ln t t t Y X u ββ=++;(3)01ln t t t Y X u ββ=++

二、计算题

某商场1990年~1998年间皮鞋销售额(万元)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商场1990年~1998年间皮鞋销售额统计资料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时间t 1 2 3 4 5 6 7 8 9 销售额Y

4.1

5.3

7.2

9.6

12.9

17.1

23.2

29.5

37.4

考虑对数增长模型ln Y t u αβ=++,试用上表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预测1999该商场皮鞋的销售额。

习题答案

一、问答题

1.答:(1)直接搜索法(Direct Search Method );(2)直接优化法(Direct

Optimization Method );(3)迭代线性化法(Iterative Linearzation Method )。

2.答:(1)

1

β是Y 对X 的弹性,即X 变化1%,Y 变化1β%.

(2)1β表示X 变化1个单位,Y 变化100*1β%.

(3) 1β表示X 变化1%,Y 增加或减少1β/100. 二、计算题

解:回归分析的结果如下:

2

3.2913.74l n

(0.65)

(4.30)

0.7254,18.4913,

0.5524

y t R F D W =-+

-=== 1999年该商场的销售额:

1999 3.2913.74*ln(10) 3.2913.74*2.302628.35y =-+=-+=

第5章

异 方 差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2.更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 ( )

A. 时序数据

B. 修匀数据

C. 横截面数据

D. 年度数据

3.在具体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 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011y

x u x x x x ββ=++

则Var(u)是下列形式中的哪一种?( )

A.2x σ

B. 22

x σ

C. 2

σ

D. 2

log x σ

4. 在异方差性情况下,常用的估计方法是( )

A .一阶差分法 B. 广义差分法 C .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5. 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估计的原因是( )

A.

2

2

()i E u σ

≠ B.

()0()

i j E u u i j ≠≠

C. ()0i i E x u ≠

D. ()0i E u ≠

6. 设

)

()(,2

221i i

i i i i x f u Var u x y σ

σ

ββ==++=,则对原模型变换的正确形式为

( )

012

1

2

2

2

2

2

12..

.()

()

()

()

.

()()()()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y x u B y x u C f x f x f x f x D y f x f x x f x u f x βββββββ=++=

++=

++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异方差是一种随机误差现象

B.异方差产生的原因有设定误差

C.检验异方差的方法有F 检验法

D.修正异方差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

8. 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同方差假定,最小二乘估计是( )

A .无偏的,非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 .无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9. 在检验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Goldfeld-Quandt 方法

B. ARCH 检验法

C. White 检验法

D. DW 检验法

10. 在异方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 )

A.零均值假定成立

B.序列无自相关假定成立

C.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11. 在修正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对原模型变换的方法

C.对模型的对数变换法

D.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方差是样本现象

B.异方差的变化与解释变量的变化有关

C.异方差是总体现象

D.时间序列更易产生异方差

二、多项选择题

1. 如果模型中存在异方差现象,则会引起如下后果( )

A. 参数估计值有偏

B. 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确定

C.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D. 预测精度降低

E. 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

2. Goldfeld-Quandt 检验法的应用条件是( )

A. 将观测值按解释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B. 样本容量尽可能大

C. 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

D. 将排列在中间的约1/4的观测值删除掉 E .除了异方差外,其它假定条件均满足

三、计算题

1.根据某城市1978——1998年人均储蓄(y)与人均收入(x)的数据资料建立了如下回归模型

x y

6843.1521.2187ˆ+-= se=(340.0103)(0.0622)

2

0.9748,

..1065.425,0.2934,733.6066

R S E D W F ====

下面取时间段1978——1985和1991——1998,分别建立两个模型(括号内为t 值), 模型1:

2

2

1

ˆ145.44150.3971(8.7302)

(25.4269)

0.9908,

1372.202

y

x R e

=-+-==∑

模型2:

2

22

ˆ4602.365 1.9525( 5.0660)

(18.4094)

0.9826,

5811189

y

x R e

=-+-==∑

计算F 统计量,即

22

2

1

58111891372.2024234.9370

F e

e

=

==∑∑,对给定的

05.0=α,查F 分布表,得临界值28.4)6,6(05.0=F 。请你继续完成上述工作,并

回答所做的是一项什么工作,其结论是什么?

2. 设消费函数为

01122i i i i Y X X u βββ=+++

式中,i Y 为消费支出,1i X 为个人可支配收入,2i X 为个人的流动资产,i u 为随机误差项,并且

2

2

1()0,

()i i i

E u Var u X σ==(其中2

σ为常数)。试回答以下

问题:

(1)选用适当的变换修正异方差,要求写出变换过程;

(2)写出修正异方差后的参数估计量的表达式。

3. 运用美国1988研究与开发(R&D )支出费用(Y )与不同部门产品销售量(X )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回归模型,并运用Glejser 方法和White 方法检验异方差,由此决定异方差的表现形式并选用适当方法加以修正。结果如下:

2

ˆ192.99440.0319(0.1948)

(3.83)

0.4783,..2759.15,14.6692Y

X R s e F =+===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3.057161 Probability 0.076976 Obs*R-squared

5.212471 Probability

0.073812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08/05 Time: 15:38 Sample: 1 18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219633. 6459811. -0.962820 0.3509 X 229.3496 126.2197 1.817066 0.0892 X^2

-0.000537

0.000449

-1.194942

0.2507 R-squared 0.289582 Mean dependent var 6767029. Adjusted R-squared 0.194859 S.D. dependent var 14706003 S.E. of regression 13195642 Akaike info criterion 35.77968 Sum squared resid 2.61E+15 Schwarz criterion 35.92808 Log likelihood -319.0171 F-statistic 3.057161 Durbin-Watson stat

1.694572 Prob(F-statistic)

0.076976

2

ˆ 6.443(4.5658)

0.2482e R ==

请问:(1)White 检验判断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2)Glejser 检验判断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 (3)该怎样修正。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 C 3. B 4. D 5. A 6. B 7. C 8. A 9. D 10. D 11. D 12. 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BCE

三、计算题

1.解:该检验为Goldfeld-Quandt 检验,因为F=4334.937>4.28,所以模型存在异方差。 2.解:(1)因为

2

1()i i

f X X =,所以取

111i i

W X =

,用1i W 乘给定模型两端,得

20

12

11111

i

i

i

i

i i i Y X u X X X X βββ=+++

上述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一固定常数,即

2

2

111(

)()i i i

i

u Var Var u X X σ

=

=

(2)根据加权最小二乘法,可得修正异方差后的参数估计式为

***0

1122ˆˆˆY X X βββ=--

()()()()()()()

*

*

*2

*

*

*

*

1112121121

2

*2

*2**1112112ˆ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 y x W x W y x W x x W

x

W

x

W

x x

β-=-∑∑

∑∑∑∑∑

()()()()

()()()

*

*

*2

*

*

*

*

1211111122

2

*2*2**1112112ˆ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

y x W x W y x W x x W

x

W

x

W

x x

β-=-∑∑∑∑∑∑∑

其中

11121***

1

2

111,

,

i

i

i i

i i

i

i i

W X W X W Y X

X

Y

W

W

W

=

=

=

∑∑∑∑∑∑

**

*

*

*

*

111

222i i i i i x X X x X X y Y Y

=-=-=-

3.解:(1)给定0.05α=和自由度为2下,查2

χ分布表,得临界值2 5.991χ=,

而White

统计量2

5.2125nR =,有22

0.05(2)nR χ<,则不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中

不存在异方差。

(2)因为对如下函数形式

2

e βϖ

=

得样本估计式

2

ˆ(4.5658)

0.2482e R ==

由此,可以看出模型中随机误差项有可能存在异方差。

(3

)对异方差的修正,可取权数为1/w =

第6章 自相关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t u 为随机误差项,则一阶线性自相关是指( )

12

11221.cov(,)0()...t s t t t t t t t

t t t A u u t s B u u C u u u D u u ρερρερε----≠≠=+=++=+

2.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A. 0

B. 1

C. 2

D. 4

3.在序列自相关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其原因是( )

A. 无多重共线性假定成立

B. 同方差假定成立

C. 零均值假定成立

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立

4.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定条件的为( )

A.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 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 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 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5.广义差分法是( )的一个特例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广义最小二乘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6.在下列引起序列自相关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变量具有惯性作用

B. 经济行为的滞后性

C. 设定偏误

D. 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7.已知模型的形式为011t t t Y X u ββ=++,在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的时候,测得DW 统计量为0.6453,则广义差分变量是( )

A .11110.6453,0.6453t t t t Y Y X X ----

B .11110.6774,0.6774t t t t Y Y X X ----

C .1111,t t t t Y Y X X ----

D .11110.05,0.05t t t t Y Y X X ----

8.在修正序列自相关的方法中,能修正高阶自相关的方法是( )

A. 利用DW 统计量值求出ˆ

ρ B. Cochrane-Orcutt 法

C. Durbin 两步法

D. 移动平均法

9.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2时,表明( )

A. 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 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 不存在自相关

D. 不能判定

10.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

A.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B. 存在一阶负相关

C. 不存在序列相关

D. 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

11. 在序列自相关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估计的原因是( )

)(.0

)(.)(0)(.)(.2

2

≠≠≠≠≠i i i j i i u E D u x E C j i u u E B u E A σ

12.在DW 检验中,当d 统计量为0时,表明( )

A.存在完全的正自相关

B.存在完全的负自相关

C.不存在自相关

D.不能判定

13.在DW 检验中,存在正自相关的区域是( )

A. 4-l d ﹤d ﹤4

B. 0﹤d ﹤l d

C. u d ﹤d ﹤4-u d

D. l d ﹤d ﹤u d ,4-u d ﹤d ﹤4-l d 14.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无自相关假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有效的 B. 有偏的,非有效的 C .无偏的,非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

15.广义差分法是对(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

1211211

1211211

....(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A y x u B y x u C y x u D y y x x u u ββββρρβρβρρβρβρρ------=++=++=++-=-+-+-

二、多项选择题

1.如果模型中存在序列自相关现象,则有如下后果( )

A. 参数估计值有偏

B. 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不能正确确定

C. 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D. 预测精度降低 E .参数估计值仍是无偏的

2.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是( )

A. 对模型进行对数变换

B. 加权最小二乘法

C. 数据的结合

D. 广义差分法

E. 增加样本容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

B. 广义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

C. 广义最小二乘法是广义差分法的特殊情况

D. 广义差分法是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

E. 普通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

F.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普通最小二乘法的特殊情况

4.在DW 检验中,存在不能判定的区域是( )

A. 0﹤d ﹤l d

B. u d ﹤d ﹤4-u d

C. l d ﹤d ﹤u d

D. 4-u d ﹤d ﹤4-l d

E. 4-l d ﹤d ﹤4

5.检验序列自相关的方法是( )

A. F 检验法

B. White 检验法

C. 图形法

D. ARCH 检验法

E .DW 检验法

F . Goldfeld-Quandt 检验法

三、判断题

1.D-W 检验中的D-W 值在0到4之间,数值越小说明模型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程度越小,数值越大说明模型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程度越大。

四.问答题

1.根据某地区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y 和居民收入x 的样本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拟合效果见图。

16

22

1

ˆ27.91230.3524(14.9343)(64.0728)

0.9966,22.0506,0.6800,4122.531

i i y

x R e D W F ==+====∑-2

-10123100

120140160

18020086

88

90

92

9496

98

00

由所给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在16,.05n α==的条件下,查D-W 表得临界值分别为 1.106, 1.371l u d d ==,

试判断模型中是否存在自相关;

(2)如果模型存在自相关,求出相关系数ˆρ

,并利用广义差分变换写出无自相关的广义差分模型。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B 5.B 6.D 7.B 8.C 9.C 10.D 11.B 12.A 13.B 14.C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 2.BD 3.BCF 4.CD 5.CE

三、判断题

1.答:错误。 DW 的取值在0到4之间,当DW 落在最左边(0l d d <<)以及最右边(44l d d -<<)时,分别为一阶正自相关和一阶负自相关;当落在中间(4u u d d d <<-)时,为不存在自相关区域;其次为两个不能判定区域。

四、问答题

1.答:(1)因为DW=0.68<1.106,所以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正的自相关。

(2)由DW=0.68,计算得ρˆ=0.66(ˆ1/2

d ρ=-),所以广义差分表达式为

112110.660.34(0.66)0.66t t t t t t y y x x u u ββ----=+-+-

第7章 多重共线性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⒈计量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B 】 A 总量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平均数据 D 相对数据 ⒉横截面数据是指【 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⒊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 ⒋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⒌回归分析中定义【 B 】 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二、填空题 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学和_经济学_三者的结合。

⒉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联立方程组模型,时间序列分 析三大支柱。 ⒊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理论(或假说)陈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修正、预测和政策分析。 ⒋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⒌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有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恒 等关系。 三、简答题 ⒈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计量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实证研究,包括预测、检验等多方面的工作。计量经济学是一种定量分析,是以解释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密切联系,如数据收集和处理、参数估计、计量分析方法设计,以及参数估计值、模型和预测结果可靠性和可信程度分析判断等。可以说,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贯穿计量经济分析过程,而且现代统计学本身也与计量经济学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统计学也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经济问题的数字化特征和结论,也有对经济参数的估计和分析,也进行经济趋势的预测,并利用各种统计量对分析预测的结论进行判断和检验等,统计学的这些内容与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都很相似。反过来,计量经济学也经常使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数据、选择变量和检验相关结论,统计分析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基础之一。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计量经济学是问题导向和以经济模型为核心的,而统计学则是以经济数据为核心,且常常是数据导向的。典型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从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先建立经济模型,参数估计、判断、调整和预测分析等都是以模型为基础和出发点;典型的统计学研究则并不一定需要从具体明确的问题出发,虽然也有一些目标,但可以是模糊不明确的。虽然统计学并不排斥经济理论和模型,有时也会利用它们,但统计学通常

计量经济学答案南开大学张晓峒

计量经济学答案第二单元课后第六题答案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05/13 Time: 00:07 Sample: 1985 2019 Included observations: 14 Variable Coeffi cient Std. Error t-Stati stic Prob. C12596. 271244.56 7 10.1210 1 0.0000 GDP26.954 154.12030 6.54179 2 0.0000 R-squared0.7810 02 Mean dependent var 20198. 57 Adjusted R-squared 0.7627 52 S.D. dependent var 3512.4 87 S.E. of regression 1710.8 6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858 95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17.950 24

Log likelihood -123.0 126 F-statistic42.795 05 Durbin-Watson stat 0.8599 98Prob(F-statisti c) 0.0000 28 obs Y GDP 198518249161.69 198618525171.07 198718400184.07 198816693194.75 198915543197.86 199015929208.55 199118308221.06 199217522246.92 199321640276.8 199423783316.38 199524040363.52 199624133415.51 201925090465.78 201924505509.1 第七题 1第三单元课后第三题答案

2006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试题A

经济学院本科生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 、判断题(本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 多重共线性(但不是完全的共线性)不会影响参数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但会导致估计量的非有效性。( ) 2. 当模型中存在异方差时,加权最小二乘(WLS )估计量具有有效性,因此WLS 估计量的方差小于OLS 估计量的方差。( ) 3. 如果一个原假设(null hypothesis )不被拒绝,它就是真实的。( ) 4. 模型中没有常数项时,对于m 个类别的定性变量可以引入m 个虚拟变量。( ) 5. 如果一个方程不可识别,2SLS 是不适用的。( )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1. 下列关于可决系数R 2的陈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可决系数总是介于0到1之间。 B .调整的可决系数可能会小于0。 C .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a+b x + u 中,可决系数即是x 与y 相关系数的平方。 D .可决系数体现了解释变量解释被解释变量的程度。 2. 在线性回归模型中,下列关于样本回归线的陈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解释变量的均值与被解释变量的均值肯定落在回归线上。 B .残差的均值总是为0。 C .被解释变量的均值肯定等于其拟合值的均值。 D .每个解释变量与残差的乘积和都为0。 3. 下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AR 模型的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B .MA 模型的偏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C .对于一个时间序列,其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必定有一个是拖尾的。 D .在MA(q)模型中,冲击项对观测变量的影响只会持续q 期。 4. 检验如下命题:失业率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模型形式为:dinf=a+b*unem + u ,其中dinf 表示通货膨胀率的差分变量,unem 表示失业率。给定5%的检验水平,根据如下估计结果判断下面哪

南开大学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章绪论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面板数据 D. 原始数据 2.同一时间、不同单位按同一统计指标排列的观测数据称为()A.原始数据 B.截面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面板数据 3.用计量经济学研究问题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A.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建立模型、模型修定、模型应用B.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经济预测 C.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估计参数、预测检验 D.建立模型、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用 4.下列哪一个模型是计量经济模型( )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型 C.包含随机变量的经济数学模型 D.模糊数学模型 二、问答题 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3.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二、问答题 1.答: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

其应用的科学 2.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个: (1) 结构分析。指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定量的度量。 (2) 预测未来。指应用已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求因变量未来一段时期的预测 值。 (3) 政策评价。指通过计量经济模型仿真各种政策的执行效果,对不同的政 策进行比较和选择。 3.答:计量经济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两个分支: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应用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方法应用于经济理论的特殊分支,即应用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变量。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习 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小二乘法是指( ) A. 使()∑ =-n t t t Y Y 1ˆ达到最小值 B. 使ˆm in i i Y Y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ˆ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ˆ ∑=-n t t t Y 达到最小值 2.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样本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 A. 01i i i Y X u ββ=++ B. 01ˆˆˆi i i Y X e ββ=++ C . 01ˆˆˆi i Y X ββ=+ D. ()01i i E Y X ββ=+ 3.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 01ˆˆi i i Y X e β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0 =∑i e B .0 ),(≠i i e X COV C .Y Y =ˆ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4.对样本的相关系数γ,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 γ越接近0, 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B. γ 越接近1,X 与Y 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 C. 11γ-≤≤

计量经济学 张晓峒 第三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数量经济学复习试题 一.对于模型:n i X Y i i i ,,1 =++=εβα 从10个观测值中计算出; 20,200,26,40,822=====∑∑∑∑∑i i i i i i Y X X Y X Y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求出模型中α和β的OLS 估计量; (2)当10=x 时,计算y 的预测值。 (3) 求出模型的2 R ,并作出解释; (4)对模型总体作出检验; (5)对模型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二.根据我国1978——2000年的财政收入Y 和国内生产总值X 的统计资料,可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 ˆ516.64770.0898t t Y X =+ (1) (2.5199) (0.005272) 2 R =0.9609,E S .=731.2086,F =516.3338,W D .=0.2174 1、 模型(1)斜率项是显著的吗?它有什么经济意义已知(048.2)28(025.0=t ) 2、检验该模型的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 (已知在23,1%,5===n k α条件下,489.1,352.1==U L d d ) 3、如果存在自相关,请您用广义差分法来消除自相关问题。 4、根据下面的信息,检验回归方程(1)的误差项是否存在异方差。如果存在异方差的话,请写出异方差的形式 。表1:此表为Eviews 输出结果。

RE 为模型(1)中残差的平方 5、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解决异方差问题,在这里,你建议使用什么方法修正模型?如何修正(要求写出修正后的模型)? 三、设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总体模型为 t t t t t RGDP r P M εβββ+++=)ln()ln()ln( 210 其中M 为广义货币需求量,P 为物价水平,r 为利率,RGDP 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假定根据 容量为n =19的样本,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如下样本回归模型; 1 .09 .0) 3() 13()ln(54.0)ln(26.003.0)ln( 2==++-=DW R e RGDP r P M t t t t t 其中括号内的数值为系数估计的t 统计值,t e 为残差。 (1)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著性; (3)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四、计量经济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是研究对古典模型假定违背的经济计量问题,通常包括异方差性问题、序列相关问题、多重共线性问题、解释变量的随机性问题等等。请回答:(30分) 1)异方差性的含义是什么?产生异方差的原因是什么? 2)模型产生异方差问题时将有什么危害? 3)叙述戈德非尔特—夸特(Goldfeld —Quandt )检验的过程 4)若异方差形式为i i X u E 22)(σ=,试写出解决此异方差问题的方法。 五、已知消费模型:t y =10αα+t x 1+2αt x 2+t μ 其中:t y =消费支出;t x 1=个人可支配收入;t x 2=消费者的流动资产; 0)(=t E μ; 212)(t t x V σμ=(其中2σ为常数) 。请进行适当变换以消除异方差,并给出消除异方差后模型参数估计量的表达式(10分)。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汇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⒈计量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B 】 A 总量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平均数据 D 相对数据 ⒉横截面数据是指【 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⒊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 ⒋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⒌回归分析中定义【 B 】 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二、填空题 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学和_经济学_三者的结合。 ⒉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联立方程组模型,时间序列分 析三大支柱。 ⒊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理论(或假说)陈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修正、预测和政策分析。 ⒋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⒌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有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恒等 关系。 三、简答题 ⒈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计量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实证研究,包括预测、检验等多方面的工作。计量经济学是一种定量分析,是以解释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密切联系,如数据收集和处理、参数估计、计量分析方法设计,以及参数估计值、模型和预测结果可靠性和可信程度分析判断等。可以说,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贯穿计量经济分析过程,而且现代统计学本身也与计量经济学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统计学也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经济问题的数字化特征和结论,也有对经济参数的估计和分析,也进行经济趋势的预测,并利用各种统计量对分

2008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试题

经济学院本科生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本大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选择题 1.下面哪个假定保证了线性模型y = X β + u 的OLS 估计量的无偏性。(A )(3分) A .X 与u 不相关。 B .u 是同方差的。 C .u 无序列相关。 D .矩阵X 是满秩的。 2.下列对于自相关问题的表述,哪个是不正确的。(B ) (3分) A .Durbin-Watson 检验只用于检验一阶自相关。 B .BG (Breusch-Godfrey )统计量只用于检验高阶自相关。 C .一阶自相关系数可以通过ρ =1- DW/2进行估计。 D .DW 检验不适用于模型中存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解释变量的情形。 3.下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 ) (3分) A .AR 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B .MA 过程的偏自相关函数呈拖尾特征。 C .对于一个时间序列,其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必定有一个是截尾的。 D .在MA(q)过程中,白噪声项对该随机过程的影响只会持续q 期。 4.估计生产函数模型log (Y ) = β0 + β1 log (K ) + β2 log (L ) + u 。检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 即β1 + β2 = 1。根据如下模型回归结果,利用F 统计量进行检验。 (3分) F 统计量(计算过程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为(D )。 A . 318.35 B .262.34 C .23.32 D .14.95 D 。95.1422/78.078.031.1=-。

计量经济学 张晓峒 第三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四章 一、练习题 (一)简答题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试说明在证明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无偏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哪些基本假设起了作用?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区别? 3、某地区通过一个样本容量为722的调查数据得到劳动力受教育的一个回归方程为 fedu medu sibs edu 210.0131.0094.036.10++-= R 2=0.214 式中,edu 为劳动力受教育年数,sibs 为该劳动力家庭中兄弟姐妹的个数,medu 与fedu 分别为母亲与父亲受到教育的年数。问 (1)若medu 与fedu 保持不变,为了使预测的受教育水平减少一年,需要sibs 增加多少? (2)请对medu 的系数给予适当的解释。 (3)如果两个劳动力都没有兄弟姐妹,但其中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2年,另一个的父母受教育的年数为16年,则两人受教育的年数预期相差多少? 4、以企业研发支出(R&D )占销售额的比重为被解释变量(Y ),以企业销售额(X1)与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为解释变量,一个有32容量的样本企业的估计结果如下: 099 .0)046.0() 22.0() 37.1(05.0)log(32.0472.022 1=++=R X X Y 其中括号中为系数估计值的标准差。 (1)解释log(X1)的系数。如果X1增加10%,估计Y 会变化多少个百分点?这在经济上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吗? (2)针对R&D 强度随销售额的增加而提高这一备择假设,检验它不虽X1而变化的假设。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上进行这个检验。 (3)利润占销售额的比重X2对R&D 强度Y 是否在统计上有显著的影响? 5、什么是正规方程组?分别用非矩阵形式和矩阵形式写出模型: i ki k i i i u x x x y +++++=ββββ 22110,n i ,,2,1 =的正规方程组,及其推导过程。 6、假设要求你建立一个计量经济模型来说明在学校跑道上慢跑一英里或一英里以上的人数,以便决定是否修建第二条跑道以满足所有的锻炼者。你通过整个学年收集数据,得到两个可能的解释性方程: 方程A :3215.10.10.150.125ˆX X X Y +--= 75.02 =R 方程B :4217.35.50.140.123ˆX X X Y -+-= 73.02 =R 其中:Y ——某天慢跑者的人数

(完整)计量经济学课后习习习题答案汇总,DOC,推荐文档

欢迎共阅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⒈计量经济研究中常用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B】 A总量数据B横截面数据 C A B C D C D A A B C D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二、填空题 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学和_经济学_三者的结合。 ⒉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形成了包括单方程回归分析,联立方程组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三大支柱。 ⒊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理论(或假说)陈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修正、预测和政策分析。 ⒋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⒌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有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和恒等关系。 三、简答题 ⒈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计量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实证研究,包括预测、检验等多方面的工作。计量经济学 估计值、 而统计 先 能够对分析、研究和预测更广泛的经济问题起重要作用。计量经济学从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出发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过程,也是对经济理论证实或证伪的过程。这些是以处理数据为主,与经济理论关系比较松散统计学研究不能比拟的功能,也是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区别。 ⒉经济数据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经济数据是计量经济分析的材料。经济数据是通过对经济变量进行观测和统计,从现实经济和经济历史中得到的,反映经济活动水平的数字特征。从本质上说,经济数据都是由相关的经济规律

【精品文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期末开卷试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2年第一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开卷试题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系别:__________ 考分:__________ 一、1978-2000年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销售收入(Y ,元)与人均年度消费支出(CONS , 元)的样本数据、一元线性回归结果如下所示:(共30分) Dependent Variable: LNCON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14/02 Time: 10:04 Sample: 1978 200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________ 0.064931 -3.193690 0.0044 LnY 1.050893 0.008858 _______ 0.0000 R-squared 0.998510 Mean dependent var 7.430699 Adjusted R-squared S.D. dependent var 1.021834 S.E.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6.336402 Sum squared resid 0.034224 Schwarz criterion -6.237663 Log likelihood 42.23303 F-statistic 14074.12 Durbin-Watson stat 0.842771 Prob(F-statistic) 0.00000 1 .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数字(共4处)(计算过程中保留4位小数)(8分) 2.根据输出结果,写出回归模型的表达式。(5分) 3.给定检验水平α=0.05,检验上述回归模型的临界值t 0.025=_______,F 0.05=_______; 并说明估计参数与回归模型是否显著?(6分) 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2000 40006000 8000 C O N S Y

计量经济学答案-南开大学---张晓峒

计量经济学答案 第二单元课后第六题答案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05/13 Time: 00:07 Sample: 1985 1998 C 12596.27 1244.567 10.12101 0.0000 R-squared 0.781002 Mean dependent var 20168.57 Adjusted R-squared 0.762752 S.D. dependent var 3512.487 S.E. of regression 1710.86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85895 Sum squared resid 35124719 Schwarz criterion 17.95024 Log likelihood -123.0126 F-statistic 42.79505 obs Y GDP 1985 18249 161.69 1986 18525 171.07 1987 18400 184.07 1988 16693 194.75 1989 15543 197.86 1990 15929 208.55 1991 18308 221.06 1992 17522 246.92 1993 21640 276.8 1994 23783 316.38 1995 24040 363.52 1996 24133 415.51 1997 25090 465.78 1998 24505 509.1

第七题

1第三单元课后第三题答案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4/03/13 Time: 17:41 Sample: 1 18 Variable Coefficie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27108 4815 30.333755 688 0.26 0.7 X1 104.1584 6. 16.245446 6.e-11

《计量经济学》考试题(含部分答案)

《计量经济学》考试题(含部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双对数模型 μββ++=X Y ln ln ln 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A.Y 关于X 的增长率 B.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弹性 D.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 2、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多元线性回归方 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 )1/n /.--k RSS k ESS A ()( ) /1)1/(.2 2k n R k R B ---()( ) 1/R 1)k -n /.2 2--k R C ()(( )()(k n TSS k ESS D --/1/. 3、 回归模型中具有异方差性时,仍用OLS 估计模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参数估计值是无偏非有效的 B. 参数估计量仍具有最小方差性 C. 常用F 检验失效 D. 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4、利用德宾h 检验自回归模型扰动项的自相关性时,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德宾h 检验只适用一阶自回归模型 B. 德宾h 检验适用任意阶的自回归模型 C. 德宾h 统计量渐进服从t 分布 D. 德宾h 检验可以用于小样本问题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是() A. n B. n-1 C. n-k D. 1 6、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A. 0 B. 1 C. 2 D. 4 7、更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 ( ) A. 时序数据 B. 修匀数据 C. 横截面数据 D. 年度数据 8、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 μβββ+++=r Y M 210,又设∧ ∧21ββ、分别是1β 、2β的估计值,则根据经济理论,一般来说(A ) A. ∧ 1β应为正值,∧2β应为负值 B. ∧1β应为正值,∧ 2β应为正值 C.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负值 D. ∧1β应为负值,∧ 2β应为正值 9、以下选项中,正确地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j i Cov A j i ≠≠,0),(.μμ j i Cov B j i ≠=,0),(.μμ

2020智慧树,知到《计量经济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计量经济学》(南开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判断题: 残差是样本的随机误差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2、判断题: 回归模型能够对现实做出完全准确的描述。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错】 3、判断题: 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是只针对于参数而言的。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4、判断题:

是非线性模型。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5、判断题: 异方差的假定不会影响最小二乘估计量的一致性。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 选项: A: B:

C: D: 答案: 【 】 2、单选题: 当估计一个商品的数量需求是否与价格呈线性关系的需求函数时,你应该: 选项: A:不需要考虑其它的解释变量。 B:假设随机误差项平均地来说为0。 C:允许价格受其它的因素影响。 D: 不包括常数项因为商品的价格不会是零。 答案: 【假设随机误差项平均地来说为0。】 3、单选题: 异方差意味着

选项: A:模型不能自动假设为同方差。 B:被观测的个体有不同的偏好。 C: 经济个体不全都是理性的。 D: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 答案: 【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 4、单选题: 以下关于最小二乘法,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 【】 5、单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选项: A:模型的解释变量解释力度越强,R2就越高。

B:如果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C: 一元回归方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D:存在异方差时,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答案: 【存在异方差时,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6、单选题: 如果你计算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超过标准正态分布的临界值,你可以 选项: A:得出结论,实际值是非常接近的回归直线 B: 拒绝零假设 C:安全地假设,你的回归结果是显著的 D: 拒绝误差项为同方差的原假设 答案: 【拒绝零假设】 7、单选题: 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的构造: 选项: A:依赖于相应分布的临界值 B:用做双侧检验的临界值,然而单侧检验只要1.96 C:是相同的 D:因为单侧检验的临界值是 1.645,但是双侧检验的临界值是1.96(在5%的显著水平下)所以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是不同的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期中练习题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 A .使∑=-n t t t Y Y 1)ˆ(∑=-n t t t Y Y 1到达最小值 C. 使 ∑=-n t t t Y Y 1 2 ) (∑=-n t t t Y Y 1 2)ˆ(到达最小值 2、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 Y 对人均收入 X 的回归模型为 ˆln 2.00.75ln i i Y X =+,这说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 〔 〕 A. 0.75 B. 0.75% C. 2 D. 7.5% 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F 统计量与可决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为( ) A.)1/()1()/(R 2 2---=k R k n F B. )/(1)-(k )R 1/(R 22k n F --= C. )/()1(22k n R R F --= D. ) 1()1/(22R k R F --= 6、二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TSS=RSS+ESS 。则 RSS 的自由度为〔 〕 9、已知五个解释变量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 8002=∑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误 差项μ的方差估计量2 ˆσ 为〔 〕 A.33.33 B.40 C.38.09 D. 20 1、经典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以下哪些假定是正确的〔 〕 A.0)E(u i = B. 2 i )V ar(u i σ= C. 0)u E(u j i ≠ i u 不相关 E. i u ~),0(2i N σ 2、对于二元样本回归模型i i i i e X X Y +++=2211ˆˆˆββα,以下各式成立的有〔 〕 A.0 =∑i e B. 0 1=∑i i X e C. 0 2=∑i i X e D. =∑i i Y e E. 21=∑i i X X 4、能够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 〕 A.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 B. t 检验与F 检验综合判断法 C. DW 检验法 D.ARCH 检验法 E.辅助回归法

计量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开大学

第一章测试 1.残差是样本的随机误差项。 A:对 B:错 答案:A 2.回归模型能够对现实做出完全准确的描述。 A:对 B:错 答案:B 3.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是只针对于参数而言的。 A:对 B:错 答案:A 4.是非线性模型。 A:错 B:对 答案:A 5.异方差的假定不会影响最小二乘估计量的一致性。 A:错 B:对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A: B: C: D: 答案:A 2.当估计一个商品的数量需求是否与价格呈线性关系的需求函数时,你应 该: A:允许价格受其它的因素影响。 B: 不包括常数项因为商品的价格不会是零。 C:不需要考虑其它的解释变量。 D:假设随机误差项平均地来说为0。 答案:D 3.异方差意味着 A:模型不能自动假设为同方差。 B: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不是常数。 C: 经济个体不全都是理性的。

D:被观测的个体有不同的偏好。 答案:B 4.以下关于最小二乘法,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B: 一元回归方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 C:模型的解释变量解释力度越强,R2就越高。 D:存在异方差时,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效。 答案:D 6.如果你计算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超过标准正态分布的临界值,你可以 A: 拒绝误差项为同方差的原假设 B: 拒绝零假设 C:得出结论,实际值是非常接近的回归直线 D:安全地假设,你的回归结果是显著的 答案:B 7.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的构造: A:是相同的 B:因为单侧检验的临界值是1.645,但是双侧检验的临界值是1.96(在5%的显著水平下)所以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t统计量是不同的 C:用做双侧检验的临界值,然而单侧检验只要1.96 D:依赖于相应分布的临界值 答案:A 8.左侧检验的P值 A: B: C: D: 答案:D 9.回归模型中的单个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t统计量可以通过用回归系数除以 1.96来计算。 A:对 B:错 答案:B 10.如果你计算的t统计量的绝对值超过标准正态分布的临界值,你可以得出结 论,实际值是非常接近的回归直线吗? A:对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19页)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dǎo lùn) 一、单项选择题 ⒈计量(jìliàng)经济研究中常用(chánɡ yònɡ)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yī lèi)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B 】 A 总量数据 B 横截面数据 C平均数据 D 相对数据 ⒉横截面数据是指【 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⒊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 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 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 ⒋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⒌回归分析中定义【 B 】 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二、填空题 ⒈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理论,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学和_经济学_三者的结合。

⒉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yǐ jing)形成了包括单方程回归(huíguī)分析,联立 方程(lián lì fānɡ chénɡ)组模型,时间序列(xùliè)分析三大支柱。 ⒊经典计量经济学的最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 计量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理论(或假说)陈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收集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修正、预测和政策分 析。 ⒋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⒌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有不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影响关 系和恒等关系。 三、简答题 ⒈什么是计量经济学?它与统计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计量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进行数量实证研究,包括预测、检验等多方面的工作。计量经济学是一种定量分析,是以解释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密切联系,如数据收集和处理、参数估计、计量分析方法设计,以及参数估计值、模型和预测结果可靠性和可信程度分析判断等。可以说,统计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贯穿计量经济分析过程,而且现代统计学本身也与计量经济学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统计学也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经济问题的数字化特征和结论,也有对经济参数的估计和分析,也进行经济趋势的预测,并利用各种统计量对分析预测的结论进行判断和检验等,统计学的这些内容与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都很相似。反过来,计量经济学也经常使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数据、选择变量和检验相关结论,统计分析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基础之一。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的根本区别在于,计量经济学是问题导向和以经济模型为核心的,而统计学则是以经济数据为核心,且常常是数据导向的。典型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从具体经济问题出发,先建立经济模型,参数估计、判断、调整和预测分析等都是以模型为基础和出发点;典型的统计学研究则并不一定需要从具体明确的问题出发,虽然也有一些目标,但可以是模糊不明确的。虽然统计学并不排斥经济理论和模型,有时也会利用它们,但统计学通常不一定需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 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 一、判断正误 1.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时,回归分析是唯一可用的分析方法。( ) 2.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 3.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 -1)。( ) 4.当我们说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显着的,意思是说它显着地异于0。( ) 5.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和(ESS )与回归平方和(RSS )之和,其 中残差平方和(E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 ) 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 检验和t 检验是一致的。( ) 7.当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往往会低估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 ) 8.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 自相关。( ) 9.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会对回归模型的正确建立和统计推断带来严重后果。( ) 10...DW 检验只能检验一阶自相关。( ) 二、单选题 1.样本回归函数(方程)的表达式为( )。 A .i Y =01i i X u ββ++ B .(/)i E Y X =01i X ββ+ C .i Y =01ˆˆi i X e ββ++ D .ˆi Y =01ˆˆi X ββ+ 2.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 )。

A .随机干扰项 B .残差 C .i Y 的离差 D .ˆi Y 的离差 3.在总体回归方程(/) E Y X =01X ββ+中,1β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4.可决系数2R 是指( )。 A .剩余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 B .总离差平方和占回归平方和的比重 C .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 D .回归平方和占剩余平方和的比重 5.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2i e ∑=800,估计用的样本容量为24,则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估计量为( )。 A . B .40 C . D . 6.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不包括截距项),n 为样本容量,ESS 为残差平方和,RSS 为回归平方和。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着性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 A .F = RSS TSS B .F =/(1)RSS k ESS n k --

计量经济学分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3、虚变量数据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序列称为 ( ) A 、横截面数据 B 、虚变量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平行数据 2、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 ) A 、时效性 B 、一致性 C 、广泛性 D 、系统性 3、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 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哪一条原则。 ( ) A 、一致性 B 、准确性 C 、可比性 D 、完整性 4、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什么检验? (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模型的预测检验 5、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 ) A 、i C (消费)5000.8i I =+(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i P +(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200.75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 0.65i K =(资本)0.4i L (劳动) 6、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 012M Y r βββμ=+++, 1 ˆβ 和2 ˆβ分别为1 β、2 β的估计值,根据经济理论有 ( ) A 、1ˆβ应为正值,2ˆβ应为负值 B 、1ˆβ应为正值,2 ˆβ应为正值

C 、1ˆβ应为负值,2ˆβ应为负值 D 、1ˆβ应为负值,2ˆβ应为正值 三、填空题 1、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 因果关系 、 相互影响关系 最重要,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点。 2、从观察单位和时点的角度看,经济数据可分为 时间序列数据 、 截面数据 、 面板数据 。 3、根据包含的方程的数量以及是否反映经济变量与时间变量的关系,经济模型可分为 时间序列模型 、 单方程模型 、 联立方程模型 。 四、简答题 1、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的联系是什么? 2、 模型的检验包括哪几个方面?具体含义是什么? 五、计算分析题 1、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 (1)t S =112.0+0.12t R ,其中t S 为第t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单位:亿元),t R 为第t 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单位:亿元)。 (2)1t S -=4432.0+0.30t R ,其中1t S -为第t-1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单位:亿元),t R 为第t 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单位:亿元)。 2、 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8300.00.24 1.12t t t RS RI IV =-+ 其中,t RS 为第t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t RI 为第t 年居民收入总额(单位:亿元)(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t IV 为第t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单位:亿元)。 3、 下列设定的计量经济模型是否合理?为什么? (1)301 i i i GDP GDP ββμ==+ ⋅+∑ 其中,i GDP (i=1,2,3)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μ为随机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