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失眠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失眠。

针灸治疗失眠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及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1. 诊断: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诊断。

中医诊断失眠通常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睡眠质量、入睡困难、多梦、失眠原因等方面的情况。

2. 穴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针灸师会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太冲穴、心印穴、足三里穴等。

这些穴位位于身体各个部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平衡人体气血、调节心理疏导、促进睡眠的效果。

3. 清洁和消毒:在进行针灸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皮肤以及针灸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通常使用75%的医用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而针具则要经过高温蒸汽消毒。

4. 针灸操作: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使用细针来刺激相应的穴位。

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的体位和穴位的深浅选择刺入针的深度。

刺入后,针灸师会以某种节律进行扭转或推拿针托,以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的刺激时间为15-30分钟。

5. 保持舒适:针灸治疗过程中,针灸师会让患者保持放松和舒适的状态。

这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床上用品、软垫、低音乐等来实现。

此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轻松的呼吸。

6. 辅助疗法:除了针灸治疗外,中医还常常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比如,常用的草药煎剂可以通过调理人体气血来增强治疗效果。

同时,一些放松技巧,如呼吸训练、冥想、音乐疗法等,也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7. 定期治疗:针灸治疗失眠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疗程,每次治疗间隔一周左右,以及时调整疗程和针灸穴位。

治疗的疗程长度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通常为4-10周。

在治疗结束后,还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诊,以维持治疗效果。

总之,针灸治疗失眠主要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来改善睡眠质量。

针灸课件:治疗失眠的穴位选择和注意事项

针灸课件:治疗失眠的穴位选择和注意事项
针灸课件:治疗失眠的穴 位选择和注意事项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浅或频繁醒来的情况,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不良影 响。本课件介绍治疗失眠的穴位选择和注意事项。
失眠的定义和影响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浅或频繁醒来的情况。长期失眠会导致身体疲惫、 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生活品质。
失眠的常见原因
失眠的常见原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以及不良的睡眠习惯针灸医生具备相关资 质和经验,避免风险。
3 定期治疗
按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坚 持一定疗程,效果更佳。
针灸治疗失眠的疗程和效果
1
疗程1
一周进行3次针灸治疗,持续4周。
疗程2
2
一周进行2次针灸治疗,持续8周。
3
疗程3
一周进行1次针灸治疗,持续1 2 周。
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持续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失眠症状。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的平衡和自 愈能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
手太阴肺经
太白穴、少商穴、太渊穴
足三阳经
阳陵泉穴、阳交穴、风池穴
头部穴位
百会穴、神庭穴、安眠穴
针灸治疗失眠的注意事项
1 就诊前告知医生
与医生详细沟通,告知自 身状况和用药情况,遵从 医嘱。
结语和总结
针灸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遵守注意事项,可以帮 助人们恢复良好的睡眠。

针灸能否治疗失眠症状

针灸能否治疗失眠症状

针灸能否治疗失眠症状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失眠已经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困扰。

当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显著时,人们往往会寻求传统医学的帮助,其中针灸就是备受关注的一种选择。

那么,针灸究竟能否治疗失眠症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产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心理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身体疾病等。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休息模式;而熬夜、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喝咖啡或茶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干扰睡眠节律。

此外,某些疾病如疼痛、呼吸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同样可能导致失眠。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恢复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在治疗失眠方面,针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其一,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分泌,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与睡眠的调节密切相关。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能够抑制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使大脑从紧张状态逐渐放松下来,为入睡创造有利条件。

其二,针灸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

中医认为,气血不畅是导致许多疾病的根源,失眠也不例外。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滋养身体各个脏腑组织。

当身体得到充分的滋养和修复,其整体功能得到提升,包括睡眠质量也会相应改善。

其三,针灸还能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现代生活中的压力和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又会影响睡眠。

针灸可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内分泌调节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改善睡眠状况。

那么,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如何呢?众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针灸对于失眠症状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于轻度到中度的失眠患者,针灸往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如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深度等。

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

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

医药健闻顽固性失眠的针灸治疗顾德燕 (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重庆 402360)现代生活节奏快,长期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常常令人心力交瘁,进而出现失眠,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很多失眠患者会想尽各种办法缓解,如服用助眠药物,短期效果好,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依赖性,且药效会逐渐减弱;还有的喜欢用酒精麻醉自己,不仅起不到助眠效果,还伤肝伤胃。

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受到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

在此,为大家介绍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

顽固性失眠的概述顽固性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特点是患者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轻者出现入睡困难,或易醒且不能继续入睡,或出现时睡时醒,严重时彻夜不眠。

很多失眠患者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治疗,如有的服用助眠药物,虽然短期效果非常好,但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依赖性,且药效会逐渐减弱;有的想饮酒助眠,反而更加会破坏睡眠,并加重不良情绪。

中医学博大精深,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奇招。

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虽然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但通常短期效果显著,长期效果不佳,导致症状反复。

中医针灸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有助于促进大脑自我调节功能的恢复,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国内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在于,挑选一些可以安神养颜、辅助睡眠的穴位进行针灸。

除了治疗失眠外,还能够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打通身体的经络。

平衡阴阳是通过对神门、内关、三阴交三个穴位进行针灸,调节脾胃功能及身体阴阳,既可以缓解失眠症状,还能够安神养颜。

疏通经络是通过对上述三个穴位进行针灸,可以调节身体五脏的平衡,使原本拥堵的经络得到改善,让气血更加通畅,进而提高睡眠质量。

年轻人精力旺盛,偶尔失眠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长期熬夜则会出现精56医药健闻神萎靡的现象。

中老年人的精力远没有年轻人旺盛,即使偶尔失眠,也容易令人心烦意乱,第二天始终无法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更不要说经常失眠,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其他疾病。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神经功能: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平衡和调和。

失眠常常和神经系统紊乱有关,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活动,缓解紧张情绪和不安,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2. 改善睡眠质量:针灸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促进褪黑素的分泌,增加睡眠质量。

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生物钟和睡眠的激素,在针灸治疗中,可以帮助调整人体的生物节律,促进入睡和睡眠的深度。

3. 缓解身体不适: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舒缓身体的不适感,如肩颈疼痛、头痛等,这些不适感常常会干扰入睡和睡眠质量,针灸可以通过缓解这些身体不适,改善失眠症状。

4. 调整心理状态:针灸可以调节身心平衡,增加对抗压力的能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针灸治疗过程中的放松效果和与针灸师的交流也可以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慢性、复杂的失眠症状,可能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此外,针灸治疗失眠应该由专业的针
灸师进行操作,合理选取针灸穴位,遵循安全和卫生原则。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
针灸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失眠的方法,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
1. 首先,确定针灸治疗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位于头顶最高点处)、心脾穴(位于手臂内侧肘部)、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等。

2. 准备一套干净的针具,包括针头和针管。

3. 患者舒适地躺在平坦的床上,放松身体。

4. 根据针灸师的指引,准确插入相应的穴位。

一般来说,针头应该与皮肤平行插入,不要斜刺或过深。

5. 插入后,针灸师可能会轻轻旋转针头,或者进行轻微的针刺操作,以促进疏通气血和舒缓肌肉。

6. 针刺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期间可以让患者休息、放松、闭目等。

7. 针刺结束后,患者需要慢慢从平躺的姿势中坐起,避免突然站立导致眩晕或头晕。

针灸治疗失眠的具体操作方法会因个体差异和针灸师的专业判断而有所差异。


接受针灸治疗前,最好与专业的针灸师咨询,了解更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失眠的温针灸治疗

失眠的温针灸治疗

失眠的温针灸治疗失眠是指一种以经常无法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通常表现为无法入睡或长时间保持睡眠,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因此,导致睡眠不足,也称为入睡和睡眠维持障碍。

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早起和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或频率短、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差。

失眠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个人因素、身体原因、环境原因、情绪因素等。

先前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失眠患者是由植物神经障碍引起的。

温针灸是艾灸中最常见和最流行的治疗方法,主要与针灸配合使用。

它主要适用于一些需要留针和艾灸的疾病。

一般是将温针刺入百会、足三里等穴位后,再同时进行艾灸,双管齐下,更好地展现防病治病的效果。

一、温针灸的概念温针灸又称温针、针柄灸,是艾灸与针灸的结合。

丝状针刺穿后,在针的末端加一根艾棒,燃烧艾棒的热量通过针体传导到人体,刺激人体穴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这种方法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但其方法不详。

这种方法兴盛于明代,明代高武《针灸聚影》和杨纪周《针灸大成》中大概这样描述:“法以白芷为圆饼于穴位上,灸于针套上,多为有效……这种方法适用于山区的穷人和经络受风寒影响的人群,或有效,但只是温针通风。

”在现代,早已不用药饼承艾,方法也有了许多改进。

它的适应症不仅限于治疗风湿、麻痹等感冒寒性类疾病,还可以治疗痛风、便稀、骨关节病、腹痛、腹泻等各种疾病。

二、温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一)物品准备:治疗板,丝状针,艾绒或艾棒(2cm), 75%酒精,2%碘,酒精灯,棉签,厚布,剪刀。

(二)操作方法:1、为患者讲解治疗物品,让病人平躺或半躺,放松全身肌肉,暴露针刺部位,其他部位注意保暖。

2、为皮肤做好消毒后,选取百会、内关、三阴角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

3、用镇静、补益、泻法取气,然后在针柄上插入一段约2厘米长的艾卷引燃艾灸,加热30分钟,使热量沿针体以局部温热和患者耐受的程度传导至穴位。

4、艾绒烧尽后,换锥体再针刺,可持续疚2 ~ 5壮。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失眠改善睡眠质量失眠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失眠,并得到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

一、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的。

针灸作为中医的特殊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其中,针刺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获得放松和舒缓的效果。

二、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针灸治疗失眠主要依据中医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针灸穴位进行刺激。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神庭、心兪、足三里等等。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1. 针刺治疗:通过将细针插入特定的穴位,促进气血的运行和调整脏腑功能。

针刺的具体方法因人而异,通常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 艾灸治疗:将艾条点燃后,对患者的特定穴位进行熏灸刺激。

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入睡。

3. 按压治疗:通过指压或推拿等手法,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以舒缓紧张的神经和肌肉,改善失眠症状。

三、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中医针灸治疗失眠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疗效,很多临床实践和研究成果支持了这一观点。

一项对针灸治疗失眠的系统研究发现,在五个临床试验中,针灸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醒后反应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另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也证实了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并发现其改善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失眠不仅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还可以减轻患者的情绪不良和焦虑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针灸能够调节体内的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系统,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四、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除了中医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还有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对针灸改善睡眠质量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浅谈针灸治疗失眠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失眠[1]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眠”。

临床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在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中医认为本病[2]的病位在于心。

凡思虑忧愁,操劳太过,损伤心脾,气血虚弱,心神失养;或者房劳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或脾胃不和,湿盛生痰,痰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或抑郁恼怒,肝火上扰,心神不宁等均可导致失眠。

失眠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西医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出现的不寐,亦可参照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

在治疗上,中医针灸配合方药[3]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是现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效果著显,副作用小,大大缓解失眠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步入正常轨道。

现就近5年来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张蕊等[4]为了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失眠的临床疗效,将55名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予针刺公孙、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四神聪,结果显示经过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36%。

治疗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针刺治疗后,患者PQSI的总分及各成份的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经t检验,P<0.05,差异显著。

提示针刺对改善失眠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

周章玲等[5]为了观察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将符合纳入标准、源于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其中脱落4例,最终头穴透刺组纳入32例,常规针刺组纳入34例。

头穴透刺组给予头穴透刺法,而常规针刺组则给予一般针刺疗法。

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主要结局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和睡眠结构各成分的变化。

结果显示头穴透刺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3.5%(P<0.05)。

头穴透刺法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刺法(P<0.05,P<0.01)。

头穴透刺法能明显增加睡眠总时间和深睡期时间,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提示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主要体现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

郑萍等[6]为了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将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46例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20d后对比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提示针刺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胡雨华等[7]为了观察针刺调理任督二脉治疗失眠症与常规针刺的疗效。

采用单盲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40例,以常规辨证论治取穴。

任脉组40例(阴虚证),督脉组40例(阳虚组),以任督二脉为主取穴。

结果显示针刺调理任督二脉和常规针刺皆能改善患者睡眠状况,任督二脉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复发率低于常规组。

提示针刺调理任督二脉治疗失眠症,可以从整体着眼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使阳入于阴,而目自暝,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李滋平[8]为了观察针刺百会、神庭穴为主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将155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采用针刺百会、神庭为主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舒乐安定治疗。

12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81%,对照组为57.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提示针刺百会、神庭穴为主,是治疗失眠症最理想的方法。

2针刺配合其他方法治疗失眠王伟明等[9]为了观察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的疗效。

选择失眠症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0例,治疗组予以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对照组予以内服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因子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等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减分率明显。

提示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运用PSQI评估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帅文玉等[10]为了观察利用针灸法和耳穴压丸法等非药物疗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通过毫针及耳穴压丸加失眠护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共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

结果显示28位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应用本文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6位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和改善,有效率达到92.3%。

提示将针灸法及耳穴压丸法与失眠护理并用,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有明显的疗效,同时避免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在非药物疗法中显示了相当的优越性。

林忆平等[11]为了观察针刺配合灸关元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作用。

将7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艾灸关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针刺配合艾灸关元治疗老年失眠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张鸿雁等[12]为了评价调安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

选2009—2010年到我院门诊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5例,给与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125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8周内在停止使用镇静、催眠、调节植物神经药的情况下,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痛、失眠、多梦、焦虑、急躁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提示调安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效果显著,短期内无明显副作用。

3其他方法治疗失眠王俊等[13]为了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有效方法。

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

疗程均为4周。

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提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

王雷芳[14]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氯硝西泮口服,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加服加味奔豚汤,同时予以针灸、推拿疗法,音乐疗法,以及传统体育疗法。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

丁亚山[15]为了对小剂量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穴位针灸综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进行研究。

将150例偏头痛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第二组为治疗A组,进行单纯小剂量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第三组为治疗B组,实施小剂量星状神经阻滞联合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穴位针灸综合治疗。

结果显示治疗A、B两组在控制疼痛、改善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

尤其是第三组治疗B组,在提高偏头痛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延长复发间期方面,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以及对患者伴随症状,如顽固性失眠、妇女痛经的改善方面较治疗A组也有明显的优势。

提示小剂量星状神经阻滞、中药桃红四物汤、穴位针灸综合治疗[16]偏头痛有效更安全,起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作用。

4小结与展望失眠[17]属于心神病变,不仅要重视治疗方法,更要重视精神调摄和讲究睡眠质量,这才具有实际的预防意义。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变从来。

”积极进行心理情志调节,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抑郁、惊恐、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精神舒畅,尽量以放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睡眠,反而能较好地入睡。

针灸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18],相对于西药它副作用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疗程长,在今后治疗过程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其次,目前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多采用综合疗法,缺乏标准方案[19]。

再者目前临床报道较多,有必要按照循证医学随机对照试验的要求,严格开展多中心验证,进行技术规范化研究,以便临床推广,为更多患者所接受,近早减轻失眠患者的痛苦[20]。

5参考文献[1]邹德运,安凤华,刘丽君.巧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失眠症120例[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65):37- 38.[2]马伯艳,张福利,周景华.温胆汤的睡眠改善作用与失眠人鼠脑中胆囊收缩素表达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5):45-47.[3]黄蹈,陈青峰.百合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证的随机单盲对照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15-16.[4]张蕊, 刘瑜, 贾伟,申军. 针灸治疗失眠55例.陕西中医,2010,31(10):1384-1385[5]周章玲, 石现, 李绍旦,关玲. 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2):126-130[6]郑萍. 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32-633[7]胡雨华,李国徽. 针刺调理任督二脉治疗失眠症40例. 陕西中医,2009,30(11):1519-1520[8]李滋平.针刺百会、神庭穴为主治疗失眠症110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38-39[8]裴瑜, 王伟明. 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29-631[10]帅文玉, 赵亮, 康颖倩. 毫针及耳穴压丸加失眠护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的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2010-2011[11]林忆平, 刘海静, 祁静. 针刺配合灸关元治疗老年人失眠41例的疗效观察.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04):22-23[12]张鸿雁,秦淑娟, 吕婧. 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2010,16(25):149-150[13]王俊,姜劲峰, 王玲玲. 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2006,26(05):328-330[14]王雷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44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46-47[15]丁亚山.小剂量星状神经节阻滞辅以中医药、穴位针灸综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3-25[16]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3.[17]王锐超,刘虹.针刺治疗失眠症7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3):42. [18]沈蓉蓉.腹针结合耳针治疗失眠症32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8):37. [19]徐丽伟.失眠证治心悟[J].吉林中医药,2007,27(2):15.[20]梁毅然,孟宪伟.针罐、延长留针时间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