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德性——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合集下载

卢梭的名词解释

卢梭的名词解释

卢梭的名词解释卢梭的名词解释:探索自然与社会的哲学思想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以其对社会政治与人类本性的思考而闻名,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和现代政治哲学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卢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脉络。

1. 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卢梭对自然状态的理解与众不同。

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是自由的、无政府无约束的。

在这个无政府状态中,人们享有平等的权利与自由,但也面临不稳定和争端。

卢梭认为,社会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的矛盾与不公,但他对社会制度的评价较为批判。

2.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社会契约是卢梭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自愿地放弃一部分自由,以换取社会秩序与稳定。

社会契约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但对卢梭而言,这种契约应该是自由和平等的,不能被滥用和侵犯。

3. 民主(Democracy)卢梭是民主制度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他提出了直接民主的理念。

卢梭认为,真正的民主应该是由人民直接参与决策的形式,而不是代表制度下的间接民主。

他主张人民才是最高权力的持有者,政府应该是人民的代表和执行者,而不是以政治权谋私利的工具。

4. 勃洛涅森(Bourgeois)在卢梭的思想中,勃洛涅森代表社会中的中产阶级,他们是工业化和市民社会的典型代表。

卢梭观察到勃洛涅森对权力和财富的追求,他认为这种追求损害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卢梭对勃洛涅森的批判反映了对现代社会秩序的关切。

5. 教育(Education)卢梭对教育有着独特而深入的见解。

他认为,教育不应仅仅是灌输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个体的道德和心灵。

卢梭主张注重培养人的自由意志、独立思考和公共精神,以培养出自主和负责任的公民。

6. 爱国主义(Patriotism)卢梭强调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体的忠诚应当集中在他们的祖国上。

爱国主义对于社会团结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至关重要,但他也指出,爱国主义不应当成为侵略和排他性的借口。

政治哲学--平等与自由

政治哲学--平等与自由

机会平等

机会平等是近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也是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最具有特色 和最吸引人的成分。 机会平等的基础是人与人在人格尊严和自 尊的平等。

机会平等与能力主导

机会平等与能力主导论密切关联。在机会平等的 前提下,人的所得和社会名望与其才能、业绩和 贡献相对应。
柏拉图曾经设想《理想国》中,偶然因素被排除, 无论男女,能力和努力是决定其社会地位的根据。 现代社会对机会平等的认同和支持,导致一种社 会分层的僵化和恶化现象:完全按能力和业绩, 忽略人性与人格平等,从而引发社会冲突。
平等:现实的考虑



收入与财富 原则上,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政治、法律 和宪法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不能讨价还价 的。 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领域的 不平等的限制不多,两极分化情况愈演愈 烈。社会紧张状况令人担忧。 经济效率原则不能自动解决社会平等问题。
平等:经济解决的方式


在经济收入政策上,体现社会平等原则的 制度安排: 第一、累进所得税; 第二、集体(国家或政府)提供“产品和 服务”。 平等与效率:鱼与熊掌?何者优先? 弗里德曼:效率优先VS罗尔斯:平等优先。
政治哲学中自由是相对于强制而言的政治哲政治哲学中自由是相对于强制而言的政治哲学家关心的不是偶然的行动限制而是政治和其学家关心的不是偶然的行动限制而是政治和其他权威限制个人行动自由的理由或限度也就是他权威限制个人行动自由的理由或限度也就是制度层面上哪些限制个人自由的政策是合法的制度层面上哪些限制个人自由的政策是合法的正当的

边沁 Jeremy Bentham, 2/15/1748- 6/6/1832
边沁 Jeremy Bentham, 2/15/1748- 6/6/1832

密尔与卢梭自由观之比较

密尔与卢梭自由观之比较

密尔与卢梭自由观之比较密尔和卢梭是两位重要的哲学家,他们在政治哲学领域有着不同的自由观。

下面对两位哲学家的自由观进行比较。

一、自由的内涵及起源密尔认为自由是行动的权利,是为了追求个人幸福而存在的,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和行动。

这种自由是基于个人自我决定的。

卢梭则认为自由是一种自然法则,每一个人从出生就有自由的天赋,是社会契约的结果。

在卢梭看来,自由来源于自然,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自由应该得到尊重。

二、自由与权利密尔认为自由不是一种与权利直接相关的概念,权利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而存在的。

权利与自由共同构成了个人行动中的基本要素,但权利不是自由。

卢梭则认为自由和权利是一样的,自由是基于权利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权利,这些权利必须得到保护,保障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就是保障自由。

密尔认为自由与权力是相互对立的,自由的存在需要一个不受其限制的力量。

政治自由就是对存在不可避免的权力的限制和管理。

卢梭则认为自由和权力是统一的,政治权力应该是由人民赋予的。

政府的权利和国家的权利都只是人民权利的一种表现,政府和国家服务于人依赖于人赋予的权利,而不是反过来。

四、自由的限制密尔认为自由是不受限制的,但没有对其他人形成危害或侵犯其他人的自由。

个体自由的最大限度是受制于其他人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

卢梭则认为自由应该受到社会的限制,个人的自由必须得到保护,但是必须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他认为个人的自由必须服从公共大众的利益,如社会契约所规定的。

五、自由的意义和价值密尔认为自由是进步和幸福的基础,尊重个人自由可以使得社会进步和繁荣。

自由的意义在于保障人们追求其个人目标和理想的自由。

卢梭则认为自由的意义是使人得以从束缚和枷锁中解脱,实现个人的尊严和自主。

自由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个人天赋的权利和尊严。

总的来说,密尔强调个人自由的权利和自我决定,而卢梭则着重强调个人天然赋予的权利和尊严。

密尔更加重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限制,而卢梭则认为个人自由须服从公共利益。

孟德斯鸠和卢梭自由思想的比较

孟德斯鸠和卢梭自由思想的比较

79品 评孟德斯鸠和卢梭自由思想的比较贾英萍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他们都非常重视自由,还为了实现自由提出了具有制度性的见解。

但是,针对自由与平等、法律与自由等方面,两人又有不同的见解。

孟德斯鸠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卢梭所占的立场是社会大众,主要秉承社会公正的理念,代表的是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孟德斯鸠主张崇尚君主、同王权妥协立宪,卢梭主张的是政治权利。

一、针对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有不同见解在孟德斯鸠看来,自由和平等是在悠久的历史之中所形成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性意义。

这种看法和那时自然学派的一般看有所差异。

在政制中发现政治自由在孟德斯鸠看来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所以,人们可以从孟德斯鸠分析的政制中看出自由是如何形成的。

孟德斯鸠将政体分为共和政体、专制政体以及君主政体三种类型。

每一种政体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即性质和原则。

孟德斯鸠肯定地说,共和政体在性质上不是自由的国家,政治自由通常只会出现在国家权力合理使用的政府里。

孟德斯鸠断言那时的实行君主政制的英格兰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政治自由。

在卢梭看来,自由和平等是全部立法体系所要实现的目标,然而平等是自由的前提条件。

通过查看《社会契约论》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两本术中对自由的解释,人们可以看出卢梭在自由和平等这个问题上的思路:由表扬野蛮人的自由在经历了社会的不自由之后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社会自由。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自然的自由、普遍的奴役和不自由、社会的自由三个阶段。

卢梭指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在他看来,人天生具有可完善性,对环境做出反应,导致人类结合为社会并且堕入了专制政府的统治,个体层面的自然状态完全被消解,而一个人一旦进入社会状态,自然状态的自由就不可能存续,80品 评因为社会作为枷锁与自然的自由并不相容,势必导致人们陷入困境之中,但卢梭的目的不是去除枷锁而是将枷锁合法化,即通过约定的自由来代替自然的自由,使这个枷锁不致沦为王权奴役的工具,从而实现社会的自由,保障公意。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康德对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他 律 的思 想 , 且 被 康 德 以 理 论 化 的 形 式 确 定 下 来 。 并 然 而 卢 梭 的 “良 心 ”作 为 一 种 自 然 情 感 , 是 主 观 原 只

体 现 了 康 德 政 治 自 由 的 法 律 性 , 时 , 德 又 为 其 奠 同 康 定坚 实 的道 德 基 础 。 如果 说 , 谟 唤 醒 了康 德 对 传 休
统 认 识 论 的 批 评 , 么 卢 梭 则 唤 醒 了 康 德 对 人 的 尊 那 重 , 果 说 休 谟 对 康 德 的 理 论 哲 学 产 生 了 实 质 性 影 如 响 , 么 卢 梭 则 对 康 德 的 道 德 哲 学 和 政 治 哲 学 产 生 那 了 决 定 性 影 响 。 在 康 德 的 思 想 中 , 我 们 处 处 可 以 发 “ 现 卢 梭 的 影 子 ,可 以 说 ,没 有 卢 梭 就 没 有
康 德 。’ P ’ 2

种 道德 感 情 , 康 德 为 这 种 道 德 感 情 提 供 了 理论 而
卢梭从 道 德 感 情 出发 , 洛 克 等 古 典 自由理 论 对
证 明 p ) 6
概 念 进 行 修 正 和 发 展 , 不 仅 提 出 自然 自 由 和 社 会 他 自由的概念 , 且 提 出道 德 自由 概 念 : 而 “唯 有 道 德 自 由才 使 人 类 真 正 成 为 自 己 的 主 人 , 为 只 有 欲 望 的 因 冲动便 是 奴 隶 状 态 , 唯 有 服 从 人 们 自己为 自己所 而
某些 政治 主 题 以神 圣 的道 德 尊 严 。在 这 一 点 上 , 康 德源 于卢 梭又 高于卢 梭 , 如 施 特 劳斯 所 言 , 何人 正 任 如 果 他 严 肃 思 考 自 由 主 义 和 民 主 政 治 的 基 础 , 就 他 会 从 中 发 现 在 霍 布 斯 、 克 及 卢 梭 身 上 所 不 具 备 的 洛

卢梭自由思想探析

卢梭自由思想探析

卢梭自由思想探析
刘欣欣
【期刊名称】《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12)005
【摘要】自由思想是卢梭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自由的丧失再到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归复的梯级发展过程。

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刘欣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1.4
【相关文献】
1.从“自然状态”到“人民主权”——卢梭政治自由思想的逻辑建构 [J], 程平
2.论卢梭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影响 [J], 张传辉
3.卢梭的自由思想及现实意义 [J], 刘强;陶林
4.卢梭自由思想及其启示 [J], 方兰欣;吴丹
5.卢梭的自由思想及当代价值 [J], 肖蔓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德与法律:浅析卢梭的治国之道

道德与法律:浅析卢梭的治国之道
增殖父亲之家产 , 而建立 国家之 目的仅为保护个人之 私有财
解《 ~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 《 爱弥J L ) 、 《 新爱 洛伊丝 》 的卢 梭, 但我们很少知道《 论科 学与艺术》 、 《 让 ・ 雅克评判 卢梭 : 对话录》 、 《 论政治经济学》 的卢梭 。卢 梭的书犹 如一座深邃 神秘的迷宫 , 凸显 了其坎坷 曲折 的人生 历程 ; 又宛 如一面棱 角镜 , 折射 出其精神 世界之 多彩 光芒 , 亦彰 显了其思想 境界 之光辉璀璨 。吾人沐浴其 中 , 眼见开阔 , 心怡然 。 在其所有论著 中, 《 论 政治经济学》 也许最容易为人们所 忽视 , 因为《 论政 治经 济学 》 严 格地讲 称不 上卢 梭 的一本专 著, 它仅 是卢梭在 1 7 5 5年 为《 法 兰西 百科全 书》 第 五卷写 的
道路 。 二 、公 意 与 法 律

治 国 与 齐 家
正 如《 论政治经济学》 书名所 示 , 本书所要论述的是政治 经济学 之问题 , 所 以卢 梭开 篇就 阐述 了经 济学之 内涵 , 他把 经济学 区分 为特殊 经济学 ( 即家庭 经济学——治 家) 和一般 经济学 ( 即政治经济学—— 治国) , 旨在 区别治 国与齐家之不 同, 以便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独特原则和管 理方法。
的身心 自然就 比子女强 。然而在 国家里面 , 其所有成员 皆生
[ 中图分类号 ]B 5 6 5 . 2 6
卢梭其人 ( J e a n— J a c q u e s R o u s s e a u 1 7 1 2—1 7 8 8 ) , 可谓 是誉满天下 , 毁满 天下 。爱 之者 高山仰止 , 亲 之慕 之; 恨之者 深恶痛绝 , 唾之弃 之。卢梭 其书 , 亦 可称 是著 作等身 , 涉略甚

庄子与卢梭的自由哲学之比较

庄子与卢梭的自由哲学之比较

庄子与卢梭的自由哲学之比较摘要:庄子和卢梭都从社会现状入手,阐述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其目的在于回归个体的自然人性。

但两人在论述获得自由的途径和手段上,以及对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上却截然不同,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的、消极的“绝智去欲”的自然状态;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的、积极的建立“社会契约”的法制社会。

关键词:自由观逍遥游社会契约自由一直是人类内心深处最迫切的愿望,它与人类同生同在,关于自由问题的探讨是哲学中永恒的话题。

最早提出自由思想的人是中国的思想家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追求自由也是庄子哲学中反复申述的一个主要命题,庄子哲学之所以得到后人的不断探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自由问题的人,此后对自由的关注成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极富个性的一位思想家,其绚丽璨然的文采、激情奔狂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思想武器,至今仍有着撼人心魄的魅力。

庄子和卢梭虽然生活的时代和所处地域相差甚远,但他们却思考着同一个困扰人类的问题:自由人性。

自由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卢梭社会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把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庄子与近代西方的哲学家卢梭做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一、自由观提出的社会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庄子的声音最为独特惊人,他并不像其他各家那样提出各自治理社会的方案,如“礼”、“仁”、“兼爱”、“非攻”等等主张,而是以人本身为出发点,对社会文明进行反思。

庄子认为:自由人性的沦丧是从社会文明的产生开始的,文明观念各不相同,但人性受到伤害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庄子云:“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

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庄子·骈拇》)庄子因此呼吁人应当摒弃文明的栓桔,回到自己的自然本性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与德性——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 亲爱的朋友,您好,此文档为我站的宣传信息,若需查看部分资料或者购买此套资料,请联系我们的客服或登陆我们的网站--3A学习网万分感谢您对我站的关注与支持!!!
/****************************************************************************/
ion.TheauthorthinksthatROusseau,lastwork“角eSOlitaly随从er含Reveries,,ProvidesuswiththePictureof
Philos0Pher’sexistenceThecoreofPhiIOsoPher,sexistenceisthelifeofcontemPlation,andRousseauc 幼realizehisnatureandbeenclosedwiththemost
heavenlinessincontemPlatinn,whichisbasedontheseParati0nbetweenbodyandsPiritandrootedinsPirit.Andinthiscase,thought,sfoundationrelieson
self,cognitio 幻.ItisdifferemftomthePsychologlcalcognitionfOrthatitamountstotheexistentialinteghtyoftheselfan dthewhole.
AsathinkingattemPt,thisinterpretationisfarawayfrOmitsPurpose,andthissituationcomPelstheauthortogOonrackinghisbralnstoaPProachtheroadof thinkingandwalkonit.
WO川5
Freedom巧rtue
Amou卜ProPrePrimitiveManCivilizedManGeneralwillSelf-Iove
引言
人们总是渴望同那些性灵相通者交往。

在这种自由交往中,人们可以期待发现并实现真正的自我。

我也同样被这种渴望所吸引。

我之所以能在思想中与卢梭
相遇,首先是命运之神的眷顾,即能走向思想之路为我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其次,这种相遇完全在自己关注的问题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进行。

我时常在自己的生存
活动中追问自身与类的意义问题,它们不时纠缠着我的心灵:我们的生活是否具有真理性或者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我们应该在何种生存方式中实现自身的意
义,我们应该信守何种人生原则方是正当的?或许我的问题完全出自自身的生存J清绪,但我试图在阅读思想家们的思想时能够时刻警\n图。

从整体上来看,近代中国对卢梭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以为卢梭的主权在民及
社会契约能够为当时危机重重的中国提供救世良方,这种解释以邹容和马均武为代表;第二种解释尽管赞同卢梭政治理论,但认为它不能切中并完全解决中国的
现实问题,而仅仅将它作为论证自己政治主张的从属材料,这派人以刘师培为代表;第三种则对卢梭政治理论采取否定态度,认为它不但没有历史依据而且缺乏
现实依据,根本就无助于解决中国的问题,这种解释以严复为代表。

’严复认为卢梭所津津
乐道的完善政治制度不但不能在现实历史中实现,即便能够在现实生
活中实现,也只会对国家和民众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不过是以感情蛊惑人心,以玄想虚构为根本特征的幻想产物,根本没有考虑人类真实的现实历史。

“然而执是推行,将果为人伦之福利驭?……抑其深极,所害者不仅富贵之家,乃贫贱者所蒙乃尤烈。

.,.…自此论之出,垂二百年,不传暴烈之子,亦有仁义之人,愤世法之不
平,闺民生之况瘁,奉若金科玉律,以为果足以救世,一误再误,不能自还。

……卢梭之说,其所以误人者,以其动于感情,悬意虚造,而不详诸人类历史之事实。

”’
严复的卢梭理解不仅受当时政治情境的影响,而且受自己生活经历的束缚,所了解的只是卢梭政治哲学的片断,因此这种理解不免显得蝙狭,缺乏合乎思想
本身的依据。

在历史上,卢梭确实因法国大革命而声名大噪,他也因此关联而备受人们曲解。

人们认为,法国大革命似乎就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世俗表达。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们很快轻易将卢梭打扮成现代民主社会的民主(平等)的思想大师。


们无法为此种论释提供更为详尽的学理根据。

这是功利主义与现实主义者惯用的诊释方法,它在根本原则上就违背了卢梭的意图:实现自由德性的人生才是目的
所在。

这种淦释似乎遗忘了思想的意义不能完全以经验成败作为自身的准绳。

思想家的思想不能等同于经验的操作,\n权是不可转让和不可分割的。

……经
过了200多年的社会契约说的理论,直到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问世,才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尽管卢梭在书中描述的民主制模式不是我们今天在法国等西方国家所见到的代议制或议会制。

”4 由此可见,尽管李先生给予卢梭完整政制很高的评介,但主要还从现实政治
角度来进行考察,因而依旧没有摆脱政治一思想效用的淦释方式。

卢梭思想的核心问题向来是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卢梭研究
主要从其文学路径展开,其次是政治理论,但也有主张卢梭政治神学的学者存在。

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崇明先生新近撰写“卢梭社会理论的宗教渊源
初探”一文,指出卢梭“社会思想”的核心是神义论思想并从整体上对之进行了设释。

“宗教对卢梭而言,不仅是其个人生命的意义支撑,而且是其社会理论的建构资源。

神义论足其全部思想的核心.因为他视人之自然之善和自然自由为上帝正义的根本体现,从而将这些信念设定为个体生命的依托和思想体系的基础。

首先展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警醒现代人发现自我之分裂与异化,其次为不得不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寻觅能带来幸福的自然存在,或使其通过良心获得道德自由成为真正的人,最后颠覆现代社会建立公意国家,使个体成为公民,实现公民自由.”“
无可否认,宗教问题的确在卢梭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远不能与卢梭对社会的关注,对人之为人的自由德性的关注相提并论。

因而这种诊释将卢梭的思
想的部分内容获得了不应有的地位。

当然,也有学者将卢梭置于整个思想史中来探讨的,如张汝伦先生就曾将卢梭思想置于整个西方历史哲学的框架内来确定卢
梭思想的位置,并给予卢梭思想以很高的评价。

“卢梭是第一个看到社会发展负面因素的人,后来浪漫派在这点上可说都是他的传人。

卢校在一个普遇相信理性和进步的时代看到了事物的反面,仅此一点就足见其
/****************************************************************************/
3A学习网------专业提供交通土木专业论文、体育专业论文、教育专业论文、法律专业论文、计算机专业论文、美学专业论文、宗教学专业论文、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刑事法专业论文、伦理学专业论文、科技技术与哲学专业论文、管理类专业论文、传
播学专业论文、汉语学文学专业论文、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论文、工商管理专业论文、国际贸易学专业论文、机械模具专业论文、文学专业论文、生物专业论文、物理专业论文、数学专业论文、材料化工专业论文、外国语专业论文、艺术专业论文、经济方面专业论文本文档为3A学习网宣传资料,如需全套资料,请上网站选择,我们的网站是-----3A学习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