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酯化方法

合集下载

脂肪酸酯化方法

脂肪酸酯化方法

脂肪酸极性很强,是一种热敏性物质,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聚合、脱羧、裂解等副反应。

直接进行分析,柱温很高,高温固定相难以选择,色谱峰易拖尾,保留时间不重复,有时有假峰出现等。

对脂肪酸的色谱分析,一般都需要进行前处理。

C5以下的脂肪酸可先转变为乙酯、丙酯或苯甲酯,C6以上的脂肪酸可先转变为甲酯,这样除可降低脂肪酸的极性外,还有利于选择固定相和色谱分析操作。

甲酯化方法:
取500mg脂肪酸样品于酯化烧瓶中,加入7mL BF3甲醇溶液(14%BF3甲醇溶液),装上冷凝器,沸腾2分钟后,从冷凝器上部加入5mL己烷,再沸腾1min,停止加热,将酯化瓶取下,加入氯化钠饱和溶液至己烷达到瓶口,取出约1mL己烷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钠,取上层液体直接注入色谱仪。

当样品中有C6及C8脂肪酸时,按上述方法酯化后,加入5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盖上瓶塞,振动20次,放置1min后,分离出上层己烷液,在下层中加入5mL己烷,同上操作。

合并己烷溶液,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取己烷溶液直接注入色谱仪。

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方法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蓖麻油快速甲酯化方法及其脂肪酸含量分析
关键词 薄层色谱 脂肪酸 蓖麻油酸 蓖麻油 中图分类号 : TQ64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0174 (2009) 06 - 0052 - 04
蓖麻 ( Ricinus communis L . ) 属大戟科蓖麻属一年 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 (大豆 、 棉花 、花生 、向日葵 、菜籽 、芝麻 、椰子仁 、棕仁 、亚麻 籽 、蓖麻籽) 之一[1] 。
取适量不同条件下蓖麻油甲酯化后的产品 (以 蓖麻油及蓖麻油酸甲酯作对照) ,点于薄层板上 ,以 正己烷 - 丙酮 - 乙酸 (90∶10∶1) 为展开剂 ,展开 、取 出 、晾干 ,放入盛有碘和石英砂混合物的显色缸中显 色 1 min (出现米黄色斑点) ,取出拍照并分析其甲酯 化结果 。 1. 4. 5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分别称取 60 、70 、80 、90 、100 、110 mg 的蓖麻油于 6 支 10 mL 的具塞试管中 ,各加入 2 mL 正己烷 - 乙 醚溶液 (4∶1) 充分振摇 ,使蓖麻油完全溶解 ,分别加 入 0. 2 mL 0. 5 mol/ L 的 KOH - CH3OH 溶液 ,室温下 充分振摇 2 min ,再加入 4 mL 蒸馏水 ,充分振摇后静 置至溶液分为两层 (约 10 min) ,上层清液用于薄层色 谱分析 。 1. 4. 4 薄层色谱 ( TLC) 方法
来源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北京 北京 北京 河北 河北 云南 云南 吉林 缅甸 缅甸 缅甸
百粒重/ g 38. 47 ±0. 39 21. 42 ±0. 43 37. 59 ±0. 52 30. 99 ±0. 18 44. 33 ±0. 47 29. 16 ±0. 39 37. 67 ±0. 67 26. 07 ±0. 54 42. 94 ±0. 71 52. 08 ±0. 44 36. 10 ±0. 60 34. 84 ±0. 11 42. 73 ±0. 43 36. 58 ±0. 29 33. 28 ±0. 14 34. 18 ±0. 23 32. 51 ±0. 18 27. 40 ±0. 24 34. 42 ±0. 39 35. 43 ±0. 32 26. 57 ±0. 55 26. 55 ±0. 15 28. 17 ±0. 38 28. 47 ±0. 52 29. 58 ±0. 34 33. 06 ±0. 64 38. 12 ±0. 49 27. 50 ±0. 47 40. 45 ±0. 41 33. 65 ±0. 39 28. 65 ±0. 54 27. 80 ±0. 66 51. 77 ±0. 61 28. 37 ±0. 34 44. 49 ±0. 32 39. 91 ±0. 71 35. 63 ±0. 16 86. 77 ±0. 93 51. 00 ±0. 24 36. 08 ±0. 60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原理是通过酸催化下,醇和酸酐(或酸酯)反应生成酯和水。

这种反应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生产香精、染料、涂料、塑料等化工产品,也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香料酯等生物质能源产品。

甲酯化反应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酸酐(或酸酯)的酸解和醇的亲核加成。

首先,酸酐(或酸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酸解,生成酸根离子和酸酐的共轭酸。

然后,醇的氧原子通过亲核加成攻击酸酐的羰基碳,形成中间过渡态,最终生成酯和水。

在甲酯化反应中,酸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酸可以提供质子,使酸酐(或
酸酯)易于发生酸解;同时,酸还可以促进醇的亲核加成,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氯化铁等无机酸,以及甲酸、苯甲酸等有机酸。

甲酯化反应的选择性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和反应条件。

一般来说,较强的酸催
化剂和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酸酐(或酸酯)的酸解,从而生成更多的酯产物;而较强的亲核试剂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醇的亲核加成,从而生成更多的醚产物。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对产物的选择性控制。

甲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原理简单清晰,应用广泛。

通过深
入理解甲酯化的原理,可以为化工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新型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探索甲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控制策略,为化工生产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甲酯化

甲酯化

一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5g,加入约25m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0.1mol/L pH=4.0)涡旋混匀,离心(4℃10000r/min)10min,弃去上清液。

重复洗涤3次,回收菌团;二PLFA提取1、向收集菌团中加入19ml提取液(缓冲液:甲醇:氯仿4:5:10),溶解后转移到三角瓶中(转移时一定要转移完全,技巧用缓冲液和甲醇溶解,用氯仿洗涤),避光条件下震荡萃取2h(室温200r/min),注意瓶口要密封(先用保鲜膜封住,然后再用铝箔纸);2、向角瓶中再加入混合液10ml(氯仿:柠檬酸缓冲液1:1 V:V),摇匀静置过夜;3、将混合液全部至分液漏斗中(可补加适量氯仿,以利于分层)充分混匀,收集下层有机相于试管中,氮气吹干(40±1)℃。

4、向试管中加入适量(3ml左右)氯仿溶解提取物(可分两次加入),然后将混合液转入经活化(3ml氯仿)的硅胶小柱内,分别用6ml(3+3)氯仿、丙酮、甲醇依次洗脱(洗脱速度3滴/秒),收集甲醇相,氮气吹干;三甲酯化1、向试管中加入1ml甲苯:甲醇(1:1 v/v),0.2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37±1)℃】水浴保温30min;2、加入0.6mol/L乙酸溶液调节pH,加入定量标准品(19:0);3、加入正己烷和蒸馏水各2ml,涡旋混匀,将有机相转入洁净EP管中,(40±1)℃恒温,氮气吹干。

(进样测定或是4℃保存)GC-MS检测条件:用配备TR-5MS(30.0m*320um*0.25um)的Trace GC Ultra DSQⅡ检测。

色谱条件:进口温度250℃,分流比10:1;载气(He)流速1mol/L;起始柱温:40℃,保持5mim;再以5℃/min升至200℃,保持10min;质谱条件:质谱(EI)电子强度70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35-400amu;溶剂延迟时间2min。

关于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简化

关于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简化
1 原理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和甲酯化, 生成脂肪酸甲酯。
2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用试剂均为 分析纯,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一级水。 2.1 试剂
氢氧化钾 KOH;无水甲醇 CH3OH(色 谱纯);无水硫酸钠(Na2SO4);正庚 烷 CH3(CH2)5CH3)(色谱纯)。 2.2 试剂配制
继续回流 2 min,用少量水冲洗回流冷 凝器,停止加热后,从水浴上取下烧 瓶,迅速冷却到室温。之后准确加入 10 ~ 30 mL 的正庚烷,振摇 2 min, 再加入饱和氯化钠水溶液,静置分层 后吸取上层正庚烷提取液约 5 mL,至 25 mL 试管中,加入大约 3 ~ 5 g 无水 硫酸钠,振摇 1 min,静置 5 min,吸 取上层溶液到进样瓶中上气相色谱仪测 定 [2]。整个过程,从碱性条件中皂化到 甲酯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不但需要的 试剂和仪器较多,而且检验周期也长。
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2 mol/L):
将 13.1 g 氢氧化钾溶于 100 mL 无水 甲醇中,可轻微加热,加入无水硫酸 钠干燥,过滤,即得澄清溶液。 2.3 材料
花生油。
3 仪器和设备
漩涡振荡器;电子天平(感量 0.1 mg);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 检测器(FID));毛细管色谱柱(聚二 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 100 m,内径 0.25 mm,膜厚 0.2 μm)。
图 1 脂肪酸气相色谱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 .GB/T1534-2003 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花生油 [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 .GB 5009.168-2016 食 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S]. 北京 : 国家标准出版社 ,2016.

简易碱法甲酯化

简易碱法甲酯化

简易碱法甲酯化
1、仪器:
(1)10ml带塞磨口试管;
(2)5ml移液管(最小刻度0.1ml);
(3)0.2ml移液管;
(4)小型离心机
2、试剂:
(1)正己烷,色谱纯;
(2)0.5M的甲醇钠(不需标定):1.15g钠溶于100ml甲醇中(甲醇的含水量不得超过0.5%<m/m>);
(3)无水硫酸钠
3、操作方法:
20mg左右得油样溶于2.5ml得正己烷中(试管中),加入0.1ml 得0.5M甲醇钠溶液,室温下轻摇5分钟,然后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静置1小时后于2000~3000rpm下离心2~3分钟,上层清液可用于GLC分析。

4、注解
(1)油样量不必准确称取;
(2)本试验也可省略离心分离一步,放置1小时后,直接取上层清液,进行GLC分析即可;
(3)本方法不适用于含特殊脂肪酸的油脂,同时不适用于脂肪酸的甲酯化,适用于含杂少,酸价低的油脂。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原理
甲酯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常用于合成酯类化合物。

其原理基于醇和酸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酯的反应机制。

在甲酯化反应中,首先醇的羟基上的负电荷攻击酸酐中的羰基碳,生成中间体酯酸酐。

随后,该中间体经过质子化形成了酸酐养体,同时释放出一个甲醇分子。

最后,甲醇负电离进行迁移和还原,生成最终产物甲酯。

甲酯化反应的速度和产率受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的影响。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无机酸(如硫酸、磷酸)和有机酸(如甲酸、丁酸)。

温度、压力、溶剂和反应时间等因素也会对甲酯化反应的效果产生影响。

甲酯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在食品工业中,甲酯化反应被用于合成食品香精;在化妆品工业中,甲酯化反应则用于合成香水和护肤品等产品。

此外,甲酯化反应还是一些文化艺术品如油画和雕塑制作中使用的重要工艺。

通过控制甲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能够得到具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酯类化合物。

脂肪酸甲酯化和定量分析方法

脂肪酸甲酯化和定量分析方法

脂肪酸甲酯化和定量分析方法三氟化硼甲酯化法1 试剂BF3-甲醇溶液正己烷2 两步法(1)苯—石油醚(1:1)1ml溶解脂肪,加14%BF3-甲醇溶液2ml,水浴100℃,维持35min(主要甲酯化PC、PE、PI等),水浴前需充氮气保护(2)取出,加入2ml苯+2ml甲醇(主要融解胆固醇酯,游离脂肪酸),继续加热35min,同样需充氮气保护3 提取脂肪酸甲酯1~2ml正己烷,加蒸馏水平衡离心管重。

充分振荡后离心,重复两次。

3000转/min, 10min 4 加内标及浓缩加入内标物(0.1g脂肪+0.3ml内标物),旋转蒸发浓缩样品。

注意:(1)1ml试剂融解4~16mg脂肪,本试验中最大体积6ml,脂肪不超过0.1g (2)水浴甲酯化时,特富龙管不能倾斜(否则会丢失甲醇,增加BF3浓度,从而破坏PUFA)(3)加热时间过长,将导致PUFA被破坏(4)适用于脂肪和冷冻干燥样品的分析参考文献:Morrison W R and Smith L M, 1964 j.lipid research 5:600-608酸法更适合于游离脂肪酸的分析1%硫酸-甲醇酯化法此方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和脂肪及水分含量较高的样品进行直接分析(寇秀颖于国萍2005 脂肪和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 26(2):46~48)1 称取油脂或脂肪酸50mg,加入1%硫酸-甲醇2ml于80℃水浴60min2 冷却后加入2ml正己烷,再加蒸馏水5ml,离心,后取出上清夜,再用1ml正己烷重复提取脂肪酸甲酯,再次离心,后合并上清夜,待测。

3 加内标及浓缩加入内标物0.2~0.3ml(10mg/ml,0.1g脂肪加内标0.3ml),旋转蒸发至1ml左右2.5mol硫酸-甲醇化法称取油脂或脂肪酸50mg,加入2.5mol/L硫酸-甲醇1.0ml,于70℃水浴30min,加入2ml正己烷提取甲酯化产物,取出上清液,再次加入1ml正己烷洗涤,上清夜合并后待测参考文献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酯化方法
1、精炼纯种油
取油样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1:1)石油醚:乙醚2mL,振摇,再加入0.4mol/L KOH-甲醇溶液1mL,振摇,放置30min,注水至瓶颈,等待分层,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2、饲料(参考《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测定》第13卷增刊)
首先,提出粗脂肪。

然后,取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1:1)石油醚:乙醚2mL,振摇,再加入0.4mol/L KOH-甲醇溶液1mL,振摇,放置30min,注饱和盐水至瓶颈,等待分层,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3、磷脂
取样品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2mL,振摇溶解,再加入0.4mol/L KOH-甲醇溶液1mL,振摇,放置30min,注饱和盐水至瓶颈,等待分层,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4、溶血磷脂
第一种方法:取样品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2mL,振摇溶解,再加入0.4mol/L KOH-甲醇溶液1mL,振摇,放置30min,注饱和盐水至瓶颈,等待分层,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第二种方法:取样品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0.5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4mL,70℃水浴10min,趁热加入14%三氟化硼甲醇溶液5mL,70℃水浴10min,趁热加入正己烷2mL,取出容量瓶,加入适量饱和盐水,振摇,继续加入至瓶颈,静置分层。

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警告:1、三氟化硼有毒,试验必须在通风厨进行,且带上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穿大白褂。

2、玻璃器具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

5、鱼油
取油样100~250mg左右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2mL,振摇,再加入0.4mol/L KOH-甲醇溶液2mL,振摇,放置30min,注饱和盐水至瓶颈,等待分层,取上清液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微量进样针取1ul上机测试。

注:
1、0.5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将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甲醇中。

该溶液存放长时间时,会形成少量白色的碳酸钠沉淀,但不会影响甲酯的制备。

2、油样若凝固,可水浴加热,使其流动性较好,再进行称样。

甲酯化过程中也可稍微低温水浴,以防凝固降低甲酯化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