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表示的意义

合集下载

论意思表示解释

论意思表示解释

论意思表示解释作者:张驰来源:《东方法学》2012年第06期内容摘要:意思表示解释也称法律行为解释,目的在于探究当事人追求预期的私法效果意。

解释的客体应是表示行为,但要理解和判断表示行为的关键意义,使解释结论具有合理性,则应通过解释的辅助手段充分考察各种构成表示内容的附随现象和事实,并合理运用解释方法。

唯有如此,才能在不破坏意思自治的基础上,达到兼顾当事人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关键词:意思表示解释解释目的解释客体解释方法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当事人所为特定行为是否属于意思表示及其表示内容究竟为何等往往会形成疑问。

此类问题的解决就需要通过解释意思表示来理解和判断。

这是因为,“解释”就是“理解意义”的意思,而理解意义是判断的前提。

由此说明解释既是法学工作者最重要任务之一,〔1 〕也是法律人必须学习掌握的能力、技巧和艺术,〔2 〕同时还彰显了法律确定意思表示解释规则的重要性。

但我国民事立法原本对意思表示解释关注较少,在我国《民法通则》中未设明文规定,只是在某些司法解释中略有涉及,以致实务中因解释不当的误判时常出现。

尽管近来合同立法意识到其重要性,已有所改观,在《合同法》中确定了相应解释规则。

〔3 〕但因有关条款规定过于抽象,理论分析又有所欠缺,仍然会使人们产生认识偏差而影响实务的运作。

因此,对意思表示解释规则作相应梳理和分析不容忽视。

本文欲在明确意思表示解释基本特性的前提下,分析讨论意思表示解释客体及其方法运用,以求对我国立法和司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意思表示解释的意义和定位对意思表示解释的准确理解,既关乎其基本属性的认知,也牵涉到意思表示解释的目的及其运作流程的把握,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但要达到准确理解之境界,首先取决于能否对意思表示解释有清晰的理解和定位。

(一)意思表示解释的意义所谓意思表示解释,顾名思义即确定意思表示意义和内容。

同样法律行为解释就是明确法律行为意义和内容,而考虑到法律行为内容就是依其构成要素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定,故不妨将法律行为解释称为意思表示解释。

意思表示瑕疵

意思表示瑕疵

意思表示瑕疵一:意思表示概念及其要素:(一)诸多学说之辨析意思表示是指企图将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于外部。

关于意思表示的构成成分,民法学界有诸多不同的观点。

如德国通说主张,意思表示可分为主观要件及客观要件,前者为内心意思;后者为此项内心意思的外部表示。

在此基础上,德国通说进一步认为:主观要件分为行为意思、表示意识、效果意思。

所谓行为意思,指表意人自觉地从事某项行为(即实施某项外部行为的、有意识的意志),如餐厅里取用食物,在收费停车场的停车,如果是无意识的行为,则不具有行为意思。

如受催眠所为的行为,受物理强制行为等。

所谓表示意识,指行为人认识其行为具有某种法律行为上的意义。

效果意思,是指行为人企图通过表示发生某特定法律效果的意思。

表示意识和效果意思是相区别的。

如,行为人在合同上签字,认识到其签字的行为是表示行为,会产生某种法律效果,则该认识便是表示意识。

如果行为人意图通过合同和相对人产生买卖关系,则该意图便是效果意思;概念图如下:再如,近江幸治在其《民法讲义Ⅰ》中提到:日本意思主义认为,意思表示由效果意思、表示意思(意识)和表示行为三个要素构成。

三个要素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即由“动机”引导而具体形成“效果意思”,并以“表示意思”为媒介进一步实施“表示行为”。

概念图如下:又如,我国民法学者王利明主张“三要素说”,即意思表示由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项要素构成。

目的意思是指明民事行为标的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

其中,目的意思又包括要素、常素及偶素。

要素是指构成某种意思表示所必须具备的意思内容,如买卖合同中的标的。

常素是指行为人作出某种意思表示通常应含有的、内容完全等同的意思要素,如违约责任条款。

偶素指并非某种类型的意思表示必须或当然具有,而是基于当事人的特别意图所确定的意思表示的意思要素。

如约定以蒙古文字拟定合同。

概念图如下:除上述所列观点外,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尚有“五要素说”(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意思、行为意思、表示行为)。

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正文第一章: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概念及二者的区别一:意思表示的概念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之意思的行为。

“意思”是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心意图,而“表示”是指将内心意图表示于外部的行为【1】。

二:法律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核心,以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换言之,法律行为是以发生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它是实现私法自治的工具。

法律行为是民法中最为核心的制度之一。

三: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相辅相成。

尽管如此,但二者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只有正确区分它们,才能更好的了解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它们的区别如下:第一,意思表示是一方的意思表示,若是双方或多方的意思表示,则会构成双方或者多方的法律行为。

所以,从概念来比较,法律行为包含范围更加广泛。

第二,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不同。

在意思表示中成立要件一般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和标的,这三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

但是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除当事人意思表示之外,还有可能存在法定的或者约定的特殊成立要件。

第三,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成立时间不同。

意思表示的成立时间通常以意思表示的发出时间为准,而对于法律行为来说,若是单方法律行为,原则上以意思表示做出或到达为成立标准;如果是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则以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为成立标准。

第四,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生效不同。

意思表示发生效力后,并不一定产生法律行为的效力,能否产生法律行为的效力,还要看该意思表示是否符合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

第五,法律行为的解释与意思表示的解释是不同的。

意思表示的解释以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目的。

它注重的是意思的真实性,而法律行为的解释不一定强调意思的真实。

第二章: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一:意思瑕疵的概念意思表示瑕疵,在我国,被称为意思表示不真实。

即行为人表示要追求的某种民事后果并非其内心真正希望出现的后果。

数字代表的意思大全

数字代表的意思大全

数字代表的意思大全大家好,小乐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

很多人还不知道数字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数字代表的爱情含义1、二个字:71亲你、20爱你、58午安(晚安)、98早好、79情人;2、三个字:729去喝酒、756辛苦了、721亲爱的、456是我啦、546我输了、356上网了、510我依你(我已来)、765去跳舞、360想念你、809保龄球、520我爱你、530我想你、740气死你、886拜拜了、078你去吧、501我愿意、987对不起、095你找我、234爱相随、246笨死了、537我生气、918加油吧、065原谅我、098你走吧、147一世情、200爱你哦、282饿不饿、230爱上你、300想你哦、310先依你、440谢谢你、514无意思、555呜呜呜、587我抱歉、706起来吧、825别爱我、865别惹我、898分手吧、860不留你、920好爱你、056你哭了、085你别哭、646乐死了(累死了)、094你找死、945告诉我、940告诉你(就是你);3、四个字:7319天长地久、7086七零八落、1314一生一世、4457速速回机、1573一往情深、3399长长久久、1920永久爱你、0437你是神经、3456相思无用、5460我想念你、8050抱你吻你、0748你去死吧、9950久久吻你、0837你别生气、5646无聊死了、5196我要走了、0376你生气了、3166拜拜(日语拜拜的意思)、8006不理你了、5871我不介意、0457你是我妻、1414意思意思、1711一心一意、2037为你伤心、2627爱来爱去、3731真心真意、4980只有为你、5260我暗恋你、5630我很想你、5366我想聊聊、5790我去找你、5170我要娶你、6120懒得理你、7731心心相印、8013伴你一生、8074把你气死、8384不三不8176八格耶路、9213钟爱一生、5118我已到达、8783不见不散、7610快乐一点、5994我有急事、5406我是你的、0456你是我的、2073为你伤心;4、五个字:07868你吃饱了吧、76868去溜达溜达、73807情深怕缘浅、59420我就是爱你、70626请你留下来、04551你是我唯32069想爱你很久、08056你不理我了、20863爱你到来生、25184爱了一辈子、20170爱你一千年、51020我依然爱你、04535你是否想我、52406我爱死你啦、04527你是我爱妻、53406我想死你啦、04517你是我氧气、53719我深情依旧、02825你爱不爱我、53770我想亲亲你、02746你恶心死了、53880我想抱抱你、06537你惹我生气、20999爱你久久久、51095我要你嫁我、70345请你相信我、32012想念你的爱、74839其实不想走、82475被爱是幸福、25910爱我久一点、04250你是二百35925想我就爱我、51396我要睡觉了、07382你欺善怕恶、20609爱你到永久、25965爱我就留我、30920想你就爱你、44062谢谢你的爱、52094我爱你到死、52406我爱死你了、53980我想揍扁你、53789我心情不好、55646我无聊死了、54920我始终爱你、57410我心属于你、57350我只在乎你、57386我去上班了、77543猜猜我是谁、70885请你帮帮我、85941帮我告诉他、93110好想见见你、59240我最爱是你、58940我不告诉你、70776情人节快乐、01767你一定要去、37965心情好了没、07916你吃错药了、05139你不要睡觉、59866我受不了了、09475你解释清楚、57520吾妻我爱你、74536其实我想留、54074我是你妻子;5、六个字:737420今生今世爱你、259695爱我就了解我、369958神啊救救我吧、584520我发誓我爱你、775885亲亲我抱抱我、510170我一定要娶你、732016今生爱你一人、246437爱是如此神奇、827474被爱才是幸福、591025我只要你爱我、045692你是我的最爱、259758爱我就娶我吧、517680我一定要追你、518206我已不爱你、518420我一辈子爱你、540086我是你女朋友、543720我是真心爱你、813176不要在一起了、940194告诉你一件事、902535就你爱我想我、836706别睡了起来吧、810956不要来找我了、584074我不是你妻子、589058我不做你老婆、440295谢谢你爱过我、907753叫你去吃午餐、556520我不能不爱你;二、数字谐音音译大全6、0——代表圆满、完美、无尽;1——代表唯你、起点;2——代表爱、两人世界。

意思表示的解释标准——《民法总则》第142 条评释

意思表示的解释标准——《民法总则》第142 条评释

意思表示的解释标准——《民法总则》第142 条评释作者:朱晓喆来源:《法治研究》 2017年第3期摘要:我国《民法总则》第142 条将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分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和“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并采取不同的解释规则。

前者要侧重相对受领人可理解的意义,后者侧重追求表意人的真意。

本条规定首次在我国民法上统一了意思表示解释规则,并且明确解释意思表示应考量的因素包括:所使用的词句、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

这些因素作为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指引,但这些因素或方法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优先顺序,应依赖当事人和裁判者结合具体情事进行运用和判断。

此外,意思表示解释广义上还包括补充性解释,是对于意思表示或法律行为的漏洞填补。

法律行为补充性解释的目标是查知当事人“假设的规范性意思”。

关键词:意思表示解释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规范性意思意思表示的解释是正确理解与适用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前提。

由于语言文字的多义性,民事主体发出的意思表示,其形式未必真实反映真意,而且从意思表示的受领人角度,还要顾及交易相对人的客观理解。

为此,中国民法典《民法总则》第142 条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这一规则比以往《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发生较大变化,对于我国今后民法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采取法律注释的研究方法,对于该条所规定意思表示解释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意思表示的解释标准。

一、意思表示解释规则:从《合同法》到《民法总则》我国以往民法上没有一般性的关于意思表示或民事法律行为解释的规定。

意义的意思

意义的意思

意义的意思
【拼音】:yì yì
【解释】:意义,与作用和价值相近。

指的是人们为某种行为所能带来的作用和价值,包括人们对意义的认知和人生的一种认识。

1、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价值;作用。

3、内容。

4、美名,声誉
【造句】:
1、对于一个需要未雨绸缪的事情,拖延毫无意义。

2、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3、不要走两个极端:一个是随意画,失去了艺术应有的社会意义;一个是装腔作势、摆架子,感情不真诚。

4、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5、生命的意义在于尽情享受看到别人快乐而产生的喜悦。

6、当金钱的罪恶弥漫了大地,利欲的风雨遮盖了天地,人们才意识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此时修养已蜷缩在世界的一隅,等待着世人的醒悟与拯救。

7、某种意义上讲,或许是画蛇添足,但纯粹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六根六尘。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的关系

意思表示构成要素与法律行为构成要素的关系摘要: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二者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构成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但在有些情况下意思表示不一定真实,或不一定有意思表示。

关键词: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构成要素意思表示在民法中是个特定的概念,即指行为人将其内在的进行某种法律行为的意志,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

按照《民法总则草案》第126条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构成要素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但在有些情况下意思表示不一定真实,或不一定有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1通说认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分为目的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三项,其中的前两项为意思表示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说明了成立意思表示所应具有的意思内容,而最后一项主要体现了意思表示的客观的构成要素。

(一)目的意思目的意思,目的意思是法律行为的具体内容的意思要素,它是意思表示成立的根基,不具备目的意思表示或目的意思不完备的,或目的意思本身就具有矛盾性的表示行为,就不构成法律行为。

按照传统的理论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以其法律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要素、常素和偶素。

而要素是构成意思表示所必需具备的目的意思内容,大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要素为特定的法律行为特别内容与一般内容的统一,是理解不同种类的法律行为具有不同种类的要求的关键。

法律行为成立必须具有特定种类的要素,民法又允许行为人根据其要素类型的要求具体明确其要素的内容。

要素必须具有意思内容,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加以确定,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法律规定或强制性的要求,就没有必要要求行为人以意思表示加以确认,那么其之外的法律关系和内容也许就没有实际意义。

要素1候晓丹,论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效力,当代法学论坛.要求确定明确,是成立具体法律行为的基本条件。

对要素的规定,各国民法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要素不完整、不具备,那么意思表示将不会成立,而且在以后任何情况下也没有补救的可能性。

试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试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

试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作者:钟杭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08期摘要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体系的基石,而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本质和核心。

它是法律行为制度的精华所在。

因此,理清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意思表示,仅仅进行纯概念层面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先从意思表示的概念入手,从而分析意思表示其构成要素。

通过分析其构成要素深入到更为深层次的法律理解问题,即法律的说服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掘法律概念其背后的司法实践功能。

关键词意思表示行为价值表示认识外部的效果意思内部的效果意思作者简介:钟杭,华东政法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法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061-02我国的民法主要包括原则、规则、概念这三个部分,它们组成了民法的庞大体系。

这几部分中的意思表示是民法的核心部分,在整个民法学科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地位。

这是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基础,也是体现法律核心价值的部分。

因此,对这部分进行深刻地分析,并弄清其中的结构等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意思表示的内涵和意义在讨论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意思表示的内涵和意义。

在我国,大部分民法学者都是这样理解的:在他们看来,意思表示指的就是行为人通过外部活动把自己的内在意思表现出来。

我国台湾的大多数学者也都赞成这一说法。

在郑玉波看来,意思表示的意思就是表达意思的人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通过行为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

意思表示一定是受到法律的束缚的。

它通常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要反映出表意人的内心想法。

表意人也许并不喜欢进行法律行为,但他们都愿意通过这样的法律行为来满足自己权利和义务,所以表意人无论怎样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二就是意思表示还包含了某种外在的表示行为。

表示行为是客观存在的。

若一个人没有用一定的行外来表达他的内心想法,那他的想法就不会被外人所了解,也就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了。

二、对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的争论什么是意思表示的构成要素呢?其实就是指的意思表示要具备基本的客观事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思表示的意义
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没有意思表示则没有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

是民事法律行为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
意思表示是私法自治的核心也是民法的基础。民法之所以为民法就在于它是以私法
自治为基本理念,始终以保障当事人在私法范畴内享有不为法律所禁止的设立、变
更、终止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自由为其目的。而私法自治是民法之基本指导原则,
而法律行为是达成私法自治之手段。民事法律行为不仅在民法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还是实现私法自治的手段,这些都是基于以意思表示为核心。
意思自治是法律行为形成的基础。法律行为之基本要义在于表意人得依其意思表示
而发生一定私法上之效果.。然而,意思表示并不等于法律行为.有的情况下一个意
思表示即可成立法律行为,但大多数情况下,仅有一个意思表示并不能成立法律行
为,需要两个或多个意思表示才能产生法律行为;有些法律行为事人意思表示一致
外律行为与意思表示,还必须交付实物或履行某种特殊行为,才能成立。
意思表示可以调动民事法律行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行为人合法的意思表
示并保障其民事法律行为的实现,必然会促进交易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而且使民
法在保护平等主体间各类合法的交易关系及其权益的基础上,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
最基本的规则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
发展和健全。
意思表示真实在主观上符合民法的私法自治的原则,在客观上兼顾了当事人双方利
益公平。一方面,尊重并依法保障了行为人意思表示的自由及其个人权益最大化的
实现,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即行为人的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及社
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法律上的公平价值。然而,效率与
公平虽然都是民法的追求价值,却常常发生冲突, 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效率
即鼓励意思表示频繁发生,这样很可能造成法律行为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去平衡,
甚至无效率或负效率的出现。
意思表示的意义
意思表示有助于区分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集中体现了当事人的

意思表示,没有意思表示则不足以成为民事法律行为,。然而,事实行为完全不以
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是依照法律规定而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并非是以行
为人对某种法律后果有内在追求的意志。因此,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事
实行为的根本特征。
总而言之,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是对民法基本精神及
理念的独特诠释,真实而合法的意思表示所体现出的权利和义务的公开、公正、透
明和平等一致,是法治实现的要求和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