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心苷类药物的应用护理

浅谈强心苷类药物的应用护理

摘要::强心苷类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当接近,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执行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强心苷、护理

强心苷(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丙、毒毛花苷)即强心性配糖体,是一

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增加心肌收缩性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心功能不全,此外又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强心苷的用药方法为口服

或静脉注射。

强心苷用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安全范围狭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差距小,

一般治疗剂量约相当于中毒量之60%;用量稍大即可中毒。

1.强心苷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1.1胃肠道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其中食欲减退往往是中毒的最早表现。常与强心苷用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未被纠正、胃肠淤血时的表现酷似,应注

意鉴别。

1.2神经系统表现有头痛、头晕、疲乏、不适、失眠及谵妄等;以及视觉异常如视黄、视绿和视力模糊, 视觉异常是强心苷中毒的特有指征,是中毒先兆,可

作为停药指征。

1.3心脏毒性反应是强心苷中毒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原有心衰症状加重和各型心律失常。1.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

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早期中毒表现,也可发生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

甚至心室纤颤;2.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以1

度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多于中毒早期出现,严重时可发生窦性停搏。心率低于60次/分是停药指征。

1.4意外超量中毒时主要发生传导紊乱,以窦房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最常见。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生心率异常增快或减慢、心律改变,无论是整齐转为

不齐或由不齐变为整齐,均需警锡强心苷中毒,应立即监测心电图。

1.5心脏毒性的另一表现是心功能不全症状恶化、尿量减少、水肿加重。

1.6血清药物浓度测定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强心苷浓度。地高辛治疗血清浓度一般在0.5-

2.0ug/L,>2.0ug/L则有中毒危险,>

3.0ug以上则为中毒;同时须

结合临床和心电图改变加以判断,有报道,测定红细胞中Na+/K+比例也有助于强

心苷中毒诊断。

2.在执行强心苷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2.1用药前的观察与护理。必须测量脉率或心率,成人应不低于每分钟60次

为宜,给药应因人因时而异。

2.2用药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应详细了解和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防止中毒的发生。

2.2.1中毒的防止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随意加用其它药物,避免强心苷类中毒的诱发因素,如精神刺激、感染、尤其是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

肌缺氧等可加大地高辛中毒的危险,发生心律失常。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并

进行紧急处理。

2.2.2中毒的诊断密切观察用药前后病人的反应,警惕中毒先兆的出现,最早出现的是食欲不振,以后有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反应常有头晕、头痛,色视

为重要的中毒先兆。给药后必须测心率,如低于60次分应立即停药,同时进行

心电监护,及早发现心脏中毒症状。若发现心率 <40次分,或心电图提示Ⅲ度AVB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切不可走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提高心率的

药物。当病人心电图提示室性心动过速时,切记不能继续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否

则将有引起室颤的可能.

2.2.3中毒的治疗 1.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者予以补钾,轻者可口服氯化钾,必要

时静脉滴注氯化钾。严重者可首选本妥英钠治疗,也可选择利多卡因;2.对缓慢

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不宜补钾,可用阿托品解救;3.对

危及生命的致死性中毒,应用地高辛抗体的Fab片段治疗,效果显著。

2.2.4用药期间的护理其他注意事项:(1)毒毛花苷K毒性剧烈,,过量可导

致心律失常,用药期间应注意监测心率的变化。(2)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时,应

根据病人肾功能状态适当补钾。(3)静脉注射的药物须稀释后缓慢注射,并同时监

测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4)老年病人、心肌缺血缺氧者、肺源性心脏病着,

重度心力衰竭者、肝肾功能减退者等应慎用或酌情减量。(5)用药期间要随访血钾,根据血钾情况补充钾盐,嘱病人多食含钾多的水果,在治疗过程中切忌静脉注射

钙剂。

2.3用药后的观察与护理. 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强心苷治疗的有效指征为心

功能不全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如心率、心律、呼吸、食欲的改善,体重减轻,尿

量增加,肝脏缩小等。应用强心苷类药物后,心衰症状未减轻反而加重者,应仔

细寻找原因,并向医生报告,采取相应措施。

3应用强心苷类药物禁忌;

3.1绝对禁忌症为:(1)强心苷中毒;(2)强心苷特异质反应。

3.2相对禁忌症为:(1)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时,除非

发生急性肺水肿时可慎用。(2)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洋地黄可导致左室流出

道梗阻加重,若发生了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纤维性颤动,或伴有心

力衰竭时,即可谨慎投以强心苷类制剂。(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若安置人工

起搏器后,心力衰竭仍持续存在,则可投用洋地黄类制剂。(4)预激综合征并

快速心房纤维性颤动者,可促发心室颤动甚或猝死。关于室性心动过速能否应用

洋地黄制剂问题意见尚不一致。若能肯定室性心动过速系心力衰竭的结果,或心

力衰竭由室性心动过速所致而非强心苷制剂所引起,投用强心苷即有指征。

参考文献

[1]杨文欣王树苓,一例地高辛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天津护理》,2017年第5期;

[2]吴香梅陈萍,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全科护理》,2012年第19期;

[3]汤佳弟,强心苷治疗小儿心衰的应用及护理,《健康世界》,2016年第

4期;

护理药理学名词解释及药物应用

护理药理学名词解释及药物应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可分为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后者是指机体原有功能减弱. 药物具有双重性,即能预防疾病也能引起疾病. 治疗作用有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造成的红斑狼疮)包括: 副反应;毒性反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 继发反应;三致反应.特异质反应, 副反应: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是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指药物在用要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是原有的疾病没有的症状出现的现象 变态反应的特点是变态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和剂量无关,一般不可预知。 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对药物反应性降低,必须加大剂量到原有的疗效。 耐药性:指长期应用化学药物治疗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治疗指数是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LD50/ED50) 受体的特点包括特异性,灵敏性,可逆性,饱和性和多样性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称为亲和力,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药物产生效应的能力。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不同,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阻断药 药物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首关消除:某些药物由口服药物由消化道给药,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黏膜及肝脏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的现象。 结核性药物的特点:可逆性,暂时性,不能透过血管壁,饱和性,置换性。 代谢药物的器官主要是肝脏。药物主要通过肾排泄。 药酶诱导剂:是指能使药酶活性增强者。凡能增强药酶活性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 药酶抑制剂:是指能使药酶活性降低者。凡能减弱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合成的药物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按恒比消除的药物,停药后约经过5个半衰期,体内药物基本消除。每一种按恒比消除的药物,其半衰期都有固定值 F=A/D×100%(A为进入体循环的药量,D为服药剂量) 传出神经的相关受体根据与之结合的递质不同,主要分为胆碱受体(M受体、N受体、肾上腺素受体(α受体、β受体)、多巴胺受体。

强心苷类药物使用及注意要点

强心苷类药物使用及注意要点 强心苷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有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毛花苷丙(西地兰)和毒毛花苷K。临床上常用的有地高辛和西地兰。 目录 强心苷类药物使用及注意要点 (1) 药理作用 (2) (一)对心脏的作用 (2)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 (三)利尿作用 (2) (四)对血管的作用 (3) 体内过程 (3) 临床应用 (3) 常用给药剂量 (4) 不良反应 (4) 常见不良反应预防 (4) (1)预防洋地黄中毒 (4) (2)不良反应及其表现 (5) 3.中枢系统反应 (5)

药理作用 (一)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强心苷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出入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减慢心率的作用 治疗量的强心苷对正常心率影响较小,但对心率加快及伴有房颤的心功能不全则可显著减慢心率。 3.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治疗剂量下,缩短心室和心房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高浓度下,强心苷可过度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失钾,最大舒张电位减小,使自律性提高。中毒剂量下,强心苷也可增强中枢交感作用。故强心苷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毒剂量的强心苷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强心苷的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作用也与其兴奋脑干副交感神经中枢有关。 (三)利尿作用 强心苷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主要是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此外,强心苷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

强心苷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强心苷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临床应用 强心苷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不同病因所致心力衰竭,其病理生理特征及心肌受损程度不同,强心苷应用的临床效果亦不同。 疗效较好的心力衰竭类型: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脏长期负荷过重、心肌收缩性能受损、心排血量降低,形成低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强心苷通过改善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而呈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疗效较差的心力衰竭类型: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所继发的高心排血量型心力衰竭,应用强心苷治疗疗效较差,应以根除病因为主。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存在肺动脉高压、心肌低氧和能量代谢障碍,尤易引发毒性反应。 不宜使用强心苷的心衰类型:心肌外机械因素,如心包填塞、缩窄性心包炎、严重二尖瓣狭窄所致心力衰竭。这些因素均使左心室舒张期血液充盈度严重受损,强心苷虽加强心肌收缩,亦难以改善心脏功能。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亦应避免使用强心苷。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左心衰竭,强心苷单独使用可能增加心肌氧耗,导致心肌梗死范围扩大,应与降低前负荷的血管扩张药配伍应用。 心律失常:心房纖颤的主要危险在于心房的频数冲动经房室传导系统到达心室,致使心室速率过快、泵血功能受损,甚至诱发心衰,是强心苷临床应用的主要适应证。强心苷延缓房室传导,有效减慢心室率,使心脏泵血功能得到保护。用于心房扑动,可减慢心室率,并促使心房扑动转为窦性心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用速效静注制剂如去乙酰毛苷,通过延长房室结不应期,达到中断折返冲动、终止心动过速的目的[1]。 用法与用量 “全效量-维持量”给药法:为传统的给药方法。先给予全效量(洋地黄化量),待出现充分疗效后再给予保持这一疗效的维持量。 (1)全效量给予:①速给法:在24小时内给足全效量(适于危重病例且2周内未用过长效强心苷者)。选用速效的强心苷:去乙酰毛花苷丙首剂0.4~0.8mg,以葡萄糖注射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注射不少于5分钟),隔2~4小时后可再给予0.2~0.4mg,至达全效量1~1.6mg。或:毒毛花苷K首剂0.25mg,以葡萄糖注射液20~40ml稀释后缓慢静注(不少于5分钟),隔2小时按需给予0.125~0.25mg,至达全效量0.5mg。②缓给法:在2~3天内给足全效

强心苷中毒的防治措施

强心苷中毒的防治措施 强心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治疗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由 于剂量不准确、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原因,可 能会导致强心苷中毒。强心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可能对 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为了预防和治疗强心苷中毒,以下是一些全面 详细的措施: I. 强心苷用药前的评估和选择 1. 患者评估:在给患者使用强心苷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过敏史、肝肾功能等方面。特别注意老年患者和儿童 的个体差异。 2.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强心苷药物。常见的强心 苷包括地高辛、洋地黄素等。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和副作用风险,选 择合适的药物。 II. 强心苷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1. 剂量准确: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用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特 别注意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调整剂量。

2. 监测药物浓度:定期监测强心苷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根据监测结 果调整剂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药物浓度。 3.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强心苷与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 利尿剂等)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强心苷中毒。在使用强心苷时应 特别注意避免这些相互作用。 III. 强心苷中毒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1. 监测患者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觉异常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医生。 2. 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心律 失常。 3. 药物拮抗剂应用:对于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强心 苷拮抗剂,如地高辛抗体片等。 IV. 强心苷中毒的治疗 1. 及时停用强心苷: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用强心苷 药物。

强心苷的合理应用

强心苷的合理应用 洋地黄类药物能减轻心衰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但未能降低心衰患者的病死率,而儿茶酚胺类和磷酸二酯酶类强心剂虽在短期内改善心衰症状,但却使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增加。 一、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使心肌的收缩力增加而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但同时又使衰竭的心脏排 空充分,室腔内残余的血量减少,心脏容积随着减少,室壁张力下降,这又降低了心肌耗氧量,对心衰患者来说心脏的工作效率增加。 2.电生理的影响:治疗剂量的洋地黄略降低了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了房室传导,降低了 心房肌的不应期,而延长了房室结的不应期。而中毒剂量的洋地黄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为冲动形成或传导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创造了条件。 3.自主神经系统效应: 洋地黄可以通过自主神经作用于心肌,具有拟迷走其拟交感的作 用其拟迷走作用使心跳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房异位起博点的自律性降低,心房不应期缩短。洋地黄的拟交感作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大剂量的洋地黄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律失常。 4.对外周血管的作用 : 洋地黄可以使外周阻力增加,,但心衰患者使用洋地黄后心肌收缩 力增强,心排出量增加,故反射性使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小动脉及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因而使心输出量增加。 5.对肾脏的作用: 心衰患者使用洋地黄后尿量增加,可能是心排出量增加使肾血流量增 加,肾小球滤过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下降,这既可使外周阻力下降,又可使尿量增加,尿量增加可能不是洋地黄对肾脏的直接作用。 6.对心率的作用:治疗剂量的洋地黄可以使患者心率下降,其主要机制是洋地黄对迷走 神经的兴奋作用,使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 7.地高辛是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确认的能有效地治疗慢性心衰的洋地黄 制剂。 二、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收缩期功能不全,经其它治疗效果仍不佳者; 2.室上性心动过速; 3.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颤或心房扑动,尤其适应于心衰者。 4.目前认为洋地黄不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洋地黄最好的适应征是心衰合并快速性 房颤。在治疗慢性心衰时地高辛不是首先选择的药物,地高辛应当在使用利尿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疗效仍不满意的情况下联合使用。 三、禁忌症 1.预激综合并室上速,快速性房颤或房扑。 2.室性心动过速;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5.房室传导阻滞; 6.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时发生的肺淤血症状 7.无症状性心莲能不全; 8.单纯性舒张期心功能不全。 四、用药方法 1.目前认为地高辛的治疗安全浓度为0.5-1ng/ml,地高辛的维持浓度由早先的0.25mg/d.

强心苷及抗心律失常药

第十章强心苷和抗心律失常药 概述 1强心药(cardiotonic agents):又名正性肌力药(cardiac inotropes),是指选择性增强心肌收缩力,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它包括强心苷类,儿茶酚胺类,磷酸二酯酶抑制药(PDE-Ⅲ抑制药),钙增敏药及其他类. 概述 2,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类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离子转运,从而纠正心肌电生理紊乱,最终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 第一节强心苷类 1.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是一类临床应用最悠久,具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临床常用的强心苷类主要源于洋地黄(digitalis),故也统称为洋地黄类药. 第一节强心苷类 2. 优点:作用确实,无耐受性,适用于长期治疗. 3. 缺点:药物的治疗指数小,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安全性较差.许多生理异常情况还易促使其发生毒性作用,而且一旦发生中毒,可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 强心苷的种类 临床上应用的强心苷有以下几种: 1,洋地黄毒苷(digitoxin) 2,地高辛(digoxin) 3,毛花苷丙(lanatoside C,cedilanid,西地兰) 强心苷的种类 4,去乙酰毛花苷丙(deslanoside, desacetyllanatosideC cedilanid-D) 5,毒毛花苷K (strophanthin K) 6,毒毛花苷G(strophanthin G,哇巴因ouabain) 强心苷类 地高辛: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灵活的给药途径,其血药浓度测定也在临床普及,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强心苷. 去乙酰毛花苷丙:作用快而短,只能经静脉注射给药,是麻醉期间最常用的强心苷. 体内过程 1. 强心苷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相似,作用性质相同,仅由于侧链不同,导致其药代动力学上的差异. 2. 洋地黄毒苷脂溶性高,吸收好,大多在肝脏代谢后经肾脏排出,也有相当部分经胆道排出而形成肝肠循环,t 长达5-7d,作用维持时间较长,属长效强心苷. 体内过程 3,地高辛属中效强心苷,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相同制剂也可有较大差异,临床应用时需注意调整剂量.地高辛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t 33-36h,肾功能不良者应适当减量. 体内过程 4,毛花苷丙,去乙酰毛花苷丙及毒毛花苷K口服吸收甚少,多需静脉用药,绝大部分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显效快,作用时间短,属短效强心苷. 表10-1 常用强心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强心苷

第八章 强心苷 第一节 概述 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 )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对心脏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强心药物。含强心苷的药材主要存在于一些有毒植物中,其中以夹竹桃科、玄参科、百合科、萝摩科、十字花科、桑科、以及卫矛科等植物中最为普遍。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强心苷类药物,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如去乙酰毛花洋地黄苷丙(西地兰cedilanid )、异羟基洋地黄毒苷(狄戈辛digoxin )两者均从玄参科植物毛花洋地黄叶中提取获得;黄夹苷(强心灵)是从夹竹桃科植物黄花夹竹桃果仁中提取得到;铃兰毒苷是从百合科植物铃兰全草中提得的。 强心苷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与节律障碍等疾患。 第二节 结构与分类 一、 强心苷的结构 强心苷的结构由强心苷元(cardiac aglycones )与糖两部分构成的。 强心苷元的类型 根据不饱和内酯环的不同,强心苷元分为两类: 1.甲型强心苷元 C 17侧链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αβ -γ- 内酯 )的称为甲型强心苷元。天然 存在的强心苷类大多属于此种类型,如洋地黄毒苷元。 2.乙型强心苷元 C 17侧链为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αβ,γδ -δ-内酯)的称为乙型强心苷元。属于 这类苷元的强心苷较少,如海葱苷元(scillarenin )。见表13-1 表13-1 强心苷元的结构类型 o OH HO HO OH 1 23 4 5 6 7 8 910 1112 13 14 15 16 1718192021 2223 19181716 15 14 13 12 1110 98 7 6 5 4 3 21 o o 24 23 2221 o 20o o o o 海葱甾烯(乙型) 洋地黄毒苷元 海葱苷元 强心甾烯(甲型) 结 构 类 型 代 表 化 合 物 α α β β γ γ δ

强心苷类药物的应用

浅谈强心苷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摘要]强心苷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广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此外又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在抗肿瘤方面也疗效显著。近年来,随着对该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更全面合理,各类强心苷类新药的不断研发。本文主要介绍强心苷类药物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关键词] 强心苷药理活性心功能抗肿瘤结构机制强心苷(cardiac glycosides) 是一类对心肌有显著兴奋作用的苷类化合物,是临床上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以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此外又可治疗某些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强心苷与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相关,并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1],其中包括肺癌细胞[2]。肺癌分型较多,且已知不同基因类型的肺癌细胞对同种药物产生不同反应,而目前尚缺乏强心苷对不同肺癌类型作用的研究。 1 强心苷的结构及其特点 苷或称甙、配糖体,是一类有机 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醇基或醇样基 团(配基、苷元或甙元)结合于数量 不等的糖分子而构成[3]。若配基中含 固醇核(甾核),其17位碳原子连以一个不饱和内酯环,其3位碳原子与糖分子相连,这种苷即为强心苷。 图一强心苷的结构图强心苷的结构特点:(1)甲型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骨架特征:C17位侧链为五元环的△ba-g不饱和内酯。(2)乙型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骨架特征:C17位侧链为六元环的△ba,dgd-内酯。(3)强心苷类化合物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和存在于强心苷的一些特殊的糖。强心苷里的糖部分均与苷元C3-OH结合形成苷。除有六碳醛糖、6-去氧糖、6-去氧糖甲醚和五碳醛糖外还有仅存在于强心苷中特殊的2,6-二去氧糖,2,6-二去氧糖甲醚。

强心苷中毒防治措施(一)

强心苷中毒防治措施(一) 强心苷中毒防治 强心苷中毒的概述 •强心苷中毒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中毒情况,其中以洋地黄中毒最为常见。 •强心苷中毒可引起心律失常、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以下是对强心苷中毒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的详细说明。 强心苷中毒的预防措施 1.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强心苷类药物应由医生处方,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定期检查血药浓度: –强心苷类药物有较小的治疗窗口,因此定期检查血药浓度,确保在有效而安全的范围内使用。 –检查血药浓度应由医生指导,并定期复查。 3.调整剂量:

–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调整剂量。 –患者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强心苷中毒的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使用药物: –发现患者出现药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强心苷类药物,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建议。 2.寻求医疗救助: –若患者症状较轻,可选择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寻求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若患者症状严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情况。 3.肠道排泄: –在医生指导下,可通过肠道排泄的方法促进药物的排出。 常用方法有口服活性炭或导泻药。 4.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使用相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循用药剂量。 总结 强心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中毒情况,为了预防和处理此类中 毒事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 由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定期检查血药浓度; - 调整剂量时咨询医生; - 发现症状时立即 停止使用药物; - 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建议; - 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肠 道排泄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等措施。 做好强心苷中毒的预防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中毒的发生, 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心苷中毒的监测和教育 1.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医生和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是否出现中毒症状,如心律失常、呕吐、视力模糊等。 –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患者体征和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 –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强心苷中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并强调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强心苷类或洋地黄类的临床用药护理及用药监护

强心苷类或洋地黄类的临床用药护理及 用药监护 摘要:本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个多世纪,对其临床疗效曾有反复争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不少学者认为本类药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无明显益处,仅适用于CHF合并房性心律失 常的患者。80年代后的一些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本类药物能缓解CHF 患者的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强心苷类;洋地黄类;用药护理;用药监护 本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个多世纪,对其临床疗效曾有反复争议。20世 纪60年代和70年代有不少学者认为本类药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无明显益处,仅适用于CHF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80 年代后的一些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本类药物能缓解CHF患者的症状、 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1 临床用药护理 1.1 护理评估 (1)健康史的评估:对洋地黄类药物过敏;肾功能不全(可影响药物的排泄);室性心动过速或颤动;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特发性肥厚性主动 脉瓣下狭窄(IHSS);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高钙、低钾或低镁);怀孕或哺 乳期妇女(药物对于胎儿或新生儿存在副作用)。 (2)体格检查:用药前应检查一般状况和任何一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评估 体重、皮肤颜色、皮损;感(表)情、定向性、反射;脉搏、血压、灌注、心脏听诊;呼吸;腹部体检,如肠鸣音。 (3)实验室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

1.2 护理问题 (1)心排血量改变:与心功能有关。 (2)体液丢失:与利尿有关。 (3)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心排血量改变有关。 (4)气体交换改变:与心排血量改变有关。 (5)特定知识缺乏:药物治疗。 1.3 计划与实施 (1)为尽快取得治疗效果,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负荷量。 (2)服药前监测心率1 min,以观察有无副作用。若成人心率<60次/min或婴儿<90次/min,则暂停服药,1 h后再次检查心率。若心率仍然<60次/ min(成人)或<90次/min(婴儿),则记录心率,暂停服药并告知医生。 (3)监测心跳的频率和节律,以便发现心律失常和药物中毒的早期表现。 (4)仔细核对药物的剂量、剂型。地高辛的安全用药范围非常小,用药不当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 (5)仔细核对患儿的用药剂量,因为儿童更容易出现地高辛中毒。服药前应进行第二次核对。 (6)静脉用药应按规定进行稀释,并即刻使用,避免药物降解。 (7)静脉注射时,缓慢推注(>5 min),以免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8)避免肌内注射。 (9)安排患者每日定时测量体重,以监测有无体液潴留和心衰。 (10)吃饭或服用抗酸剂时不要服药,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强心苷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又称强心甙或强心配糖体,那你知道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强心苷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 强心苷由于增强心肌收缩性,使心排出量增加,从而改善动脉系统供血状况;由于心排空完全,舒张期延长,使回心血量增多,静脉压下降,从而解除静脉系统淤血症状。慢性心功能不全对强心苷的反应取决于心肌的功能状况及心力衰竭的病因,在疗效上差距很大。 (1)强心苷对伴有心房扑动、颤动的心功能不全疗效最好。 (2)对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负担过重(如高血压)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 (3)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心力衰竭疗效较差,因为这些疾病主要由于心肌收缩所需能量的产生或贮存发生障碍,强心苷对此很难奏效。 (4)对肺源性心脏病、活动性心肌炎以及严重心肌损害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也较差,因为这些情况下,心肌伴有严重缺氧,能量产生有障碍。 (5)对机械性阻塞如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强心苷疗效很差或无效,因为这些情况主要矛盾是心室舒张受到限制,心收缩力虽可增加,但心排出量仍少,不能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应进行手术治疗。 (6)对急性心力衰竭或伴有肺水肿的患者,宜选用作用迅速的毒毛花苷K或毛花苷C静脉注射。待病情稳定后改用口服地高辛维持。 心律失常 强心苷抑制房室传导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心房纤颤即心房肌发生细弱而不规则纤维颤动,每分钟频率达400~600次,其主要危害在手发生心房过多的冲动经传导系统到达心室,引起心室频率过快,降低心室排血功能。强心苷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的冲动由心房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改善心室泵血功能,但对多数患者并不能消除房颤。 (2)心房扑动系快速而规则的心房异位节律,每分钟250~300次,频率虽较心房颤动少,但心房过快的冲动易传到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强心苷能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使扑动转变为颤动,而颤动时的兴奋冲动较扑动为弱,易被强心苷抑制房室传导作用阻滞,故可使心室频率减慢,强心苷对有无心力衰竭存在的心房扑动都是最有效的药物。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注强心苷常常有效,可能是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心房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来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强心苷有诱发心室颤动的危险,因此室性心动过速禁用强心苷。 用药方法 强心苷的用药方法为口服或静脉注射。按其作用的快慢分为两类: 1、慢作用类。作用开始慢,在体内代谢及排泄亦慢,作用时间长。本类均为口服药,包括洋地黄叶末、洋地黄毒苷等。 2、快作用类。作用开始快,在体内代谢及排泄亦快,作用时间短。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时。静脉注射或口服。本类药包括地高辛、毛花苷C、毒毛旋花子苷、羊角拗苷、铃兰毒苷、福寿草等 强心苷类药物的使用分类 强心苷对不同原因引起的CHF,在对症治疗的效果上却有很大差别。 1、它对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所引起者通过改善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因而疗效良好。 2、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亢及维生素 B1缺乏症的CHF则疗效较差,因这些情况下,心肌能量生产已有障碍,而强心甙又不能改进能量的生产。对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活动性心肌炎如风湿活

药物应用护理

药物应用护理 1、临床常用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进行“神经安定镇痛术”。 2、吗啡急性中毒三大表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针尖样瞳孔, 三大抢救措施是人工呼吸、吸氧、静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3、哌替啶的临床应用包括急性锐痛、麻醉前给药、人工冬眠、心源性哮喘。 4、中枢兴奋药根据其主要作用部位不同分为三类主要兴奋大脑皮质药、呼吸兴奋药、促脑 功能恢复药。 5、冬眠合剂药物组成是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6、吗啡临床应用于镇痛、心源性哮喘。 1、高血压药物中首剂效应是哌唑嗪的不良反应,为避免此不良反应第一次给药可在睡前。 2、硝酸甘油扩张小静脉可以减轻心脏前负荷,扩张小动脉可减轻心脏后负荷,降低心肌耗 氧量。 3、抗心绞痛药物原理:一是降低心肌耗氧量,二是增加心肌供血供氧。 4、排钾利尿药是指呋塞米和氢氯塞嗪,保钾利尿药是指螺内酯和氨苯蝶啶。 5、呋塞米的主要临床用途是急性肺水肿、急性肾衰竭、加速毒物排出。 6、强心苷的作用包括(心脏)正性肌力作用、负性频率、负性传导。 7、氢氯塞嗪的作用包括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抗利尿作用。 1、联合用药的目的达到多种治疗目的、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防止耐受性和耐药性的 发生。 2、写出对应的特性拮抗药:吗啡——纳洛酮;肝素——鱼精蛋白; 地西泮(强心苷)——氟马西尼。 3、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4、强心苷的停药指征是心率<60次/分、视觉障碍。 5、对RNA和DNA病毒均有效的广谱抗病毒药是利巴韦林。 6、写出下列药物的给药时间:氢氧化铝——饭后1小时和睡前;枸橼酸铋钾——餐前; 催眠药——睡前。 1、药物依赖性可分为心理依赖、生理依赖二种。 2、毛果芸香碱直接激动M受体,主要治疗眼部疾病。 3、防治腰麻引起的低血压常用麻黄碱,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 4、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水杨酸反应,为加速排泄可静注NaHCO3。 5、轻、中度心源性水肿宜选氢氯塞嗪,肝硬化腹水宜选用螺内酯。 6、仅在体内抗凝的是华法林,能溶解新鲜血栓的是链激酶。 7、大剂量碘剂可用于甲亢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 8、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 9、下列不良反应由哪种抗菌药物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乙胺丁醇; 二重感染——四环素类(或氯霉素)。

护理学基础示范课口服给药法教案

护理学基础示范课口服给药法教案课程名称:口服给药法 授课场所:xx级中专护理xx班 授课类型:理实一体 授课时数:1 授课时间:47 班级人数:未提及 教材分析:本章节是基础护理学的一部分,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手段,也是护士资格证考试中的考点。本教材体系、内容、呈现形式立足临床,非常适用于我校护理学专业学生。本章节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会新的知识点,更要培养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情操。

学生情况分析:xx级中专护理专业的同学们十七岁左右,研究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对实训内容比较感兴趣,但对理论知识欠佳。设计了理论融于实践的课堂,把需要研究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让同学们在动手的同时也动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安全用药有效指导,熟悉哪些病人不宜口服给药,能独立解决护考难题。 过程与方法:学会正确给药,做到严格查对,解释合理,过程完整无差错。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工作惯、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安全执业的基础,增强爱伤观念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正确给药的方法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特殊药物用药指导,规范配药的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未提及。 口服药物,水杯,吸管,药杯,纸巾等。 3.执行 1)确认病人身份,核对医嘱。 2)让病人坐起或半坐位,保持头部微仰。 3)将药物放入药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4)将药杯递给病人,提醒病人慢慢喝药水。 5)如有需要,可使用吸管或口腔护理器帮助病人服药。 6)观察病人服药情况,记录用药时间及剂量。 4.总结 1)检查病人口腔及咽喉是否有药物残留。 2)记录病人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3)及时向医生汇报病人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改写: 口服给药法是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有效,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口服给药前,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病情、年龄、性别、体重、用药史、过敏史、治疗情况和肝肾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的意识情况、合作程度、对治疗的态度以及是否存在吞咽困难、呕吐、口腔和食管疾患等问题。在准备

强心苷用途

强心苷用途 强心苷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其主要成分是强心甙类化合物,主要有毛地黄苷和毛花苷。 强心苷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也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以下是对其用途的详细解释: 1. 心力衰竭:强心苷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并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脏无法将血液以足够的量排出体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疲倦、气短、水肿等症状。强心苷的应用可以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减轻症状。 2.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发生异常,导致血液反流或瓣膜狭窄。强心苷可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脏负荷,减少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3. 冠心病:冠心病指的是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等病变。强心苷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供血情况,从而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 4. 心律失常:强心苷可以调整心脏的节律,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如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强心苷通过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强心苷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通常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伴随症状等。在使用强心苷时,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肾脏功能、电解质水平等,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 强心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副作用包括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头晕、视觉模糊等。长期使用强心苷可能会出现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同时,因为强心苷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素氮、肌酐、心电图等指标,避免药物过量或长时间使用。 总之,强心苷作为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它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在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然而,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监测,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急诊常用药物及护理

急诊常用药物及护理 一、生命支持抢救药 肾上腺素 适应症: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 药理: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小剂量扩张微小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大剂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供血供氧。 常用制剂:注射剂:1ml(1mg)。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常用剂量:1.过敏性休克:皮下或肌注0.3~0.5mg 2.心跳骤停:静脉推注0.5~1mg,心三联: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mg+ 异丙嗪1mg(急诊常用肾上腺素2支) 3.支气管哮喘:皮下注射0.2~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 小时。必要时可重复注射。 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震颤、尿储留。 多巴胺 适应症:各种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小剂量使肠系膜及肾、脑及冠状动脉扩张,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利尿剂合用);中等剂量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血压上 升;大剂量使用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常用制剂:注射剂:2ml(20mg)。80~24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8~10滴/min,也可以根据病情调整滴速。 注意点:1.禁止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配伍。 2.避免药物漏出血管外,可导致组织坏死。 3.长期静脉注射病人可能会发生手足末梢坏死。 4.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循环衰竭,若尿量<30ml/h。应立即报告医生 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痛。 6.避免静脉外渗,一旦出现外渗,立即用酚妥拉明1支加NS20ml进行 局封。 二、抗心律失常药 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丙) 适应症:急性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 药理:快速强心苷类药物。 常用剂量:注射剂:2ml(0.4mg)。根据医嘱0.2~0.4mg稀释后缓慢推注,极量:1~1.6mg/d 护理要点:1.禁用于洋地黄过敏、洋地黄中毒、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急性心肌炎、心梗等病人。 2.静注时应缓慢推注,时间大于5分钟。 3.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 滞。 4.洋地黄中度:胃肠道反应,心率不齐,黄视、绿视。

药物应用复习

护理班药物应用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 2.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3.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甚至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4。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5。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6.变态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是少数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7.耐受性:是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方可恢复反应。 8.耐药性:一般是指细菌与抗菌药多次反复接触后,对该药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该药的疗效降低或失效。 9。药物依赖性:是指某些药物连续应用后,患者对药物产生主观和客观上需要强迫性连续用药的现象,包括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应制止滥用麻醉性药物和精神类药物现象. 10。常用量:临床为使药物疗效可靠而安全,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极量小的量,称为常用量。 11.极量:是指出现最大治疗作用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量。 12。治疗指数:是指药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即TI=LD50/ED50,此值越大一般表示药物越安全。 13.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药物相对浓度或剂量称效价强度。 14.受体激动剂:是指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15.药酶抑制剂:凡能抑制肝药酶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西咪替丁等。 16。首过消除:是指经过胃肠道吸收的药物,首次经过小肠黏膜和肝脏时,部分被该处的药酶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17.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如利福平、红霉素)随胆汁流入肠腔后可在肠腔内被重新吸收入血,形成肝肠循环。18。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9.稳态血药浓度:当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称为稳态血药浓度。20。一级消除动力学:又称恒比消除,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按恒定的比例进行消除。 21。生物利用度:是指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的百分率。 22.表观分布容积:假如体内药物是分布均匀的,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药物待分布达平衡时,按测得的血药浓度计算应占有的体液容积称为表面分布容积。 23。配伍禁忌:一般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制剂在给药前或给药过程中发生直接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药物效应的改变,这种药物相互作用常称为配伍禁忌。 24。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外形与真药相像。 25。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α受体阻断药可能会选择性的与α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其本身不激动或很少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却能妨碍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及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α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它们能将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 26.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7。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系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28.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趁机在体内大量生长繁殖,引起新的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问答题 1.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用哪两类药物解毒?为什么? 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重点药物观察要点(附抢救药物)

目录之宇文皓月创作 一、强心苷类药 二、血管扩张剂 三、抗高血压药 四、抗心律失常药 五、利尿药 六、脱水药 七、抗凝药 八、生长抑素 九、止血药 十、胰岛素 十一、拟肾上腺素 十二、抗胆碱药 十三、呼吸兴奋剂 十四、麻醉性镇痛药 十五、解热镇痛抗炎药 十六、抗恶性肿瘤药 十七、免疫抑制剂 十八、糖皮质激素类药 十九、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二十、硫酸镁 二十一、缩宫素

一、强心苷类药物 (一)经常使用药物: 长效:洋地黄毒苷 中效:地高辛 短效: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二)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强心苷治疗平安范围小,治疗量接近中毒量。 1.胃肠道反应: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疲倦、失眠、谵妄等,还 可见视觉障碍如黄视、绿视、食物模糊等。 3.心脏反应:主要表示为各种心律失常,多见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等。 (三)观察要点: 1.每次给药前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若心率<60次/分停 用。 2.认真听取患者主诉,询问有无不适反应。 3.密切注意血钾的变更,若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处理,弥补 钾盐,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停用排钾类利尿剂,随访血钾。 4.口服地高辛禁与牛奶混合服用。西地兰不克不及与钙剂、肾 上腺素同用。

二、血管扩张剂 (一)经常使用药物 1.直接扩张血管:硝酸甘油、硝普钠 2.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尼莫地平、氨氯地平(络活喜)、左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地尔硫卓(恬尔心) 3.α受体阻断剂:哌唑嗪、特拉唑嗪(高特灵、马沙尼)、乌拉地尔(亚宁定) 4.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依苏)、贝那普利、赖诺普利(信赖安、捷赐瑞)、吲哚普利(雅思达)、福辛普利(蒙诺) (二)不良反应 1.头痛: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剂量过大可引起剧烈头痛。 2.低血压反应:表示为眩晕、恶心、呕吐、虚弱、出汗、心悸、惨白和虚脱。尤其在直立、制动患者。 3.过敏反应:晕厥、面红、药疹和剥脱性皮炎。 (三)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血压变更,根据血压变更调节滴速。 2.注意患者心率和尿量的变更。 3.对头痛、头晕的患者,让患者卧床,并嘱其缓慢改变体位,以防跌倒。 三、抗高血压药

护理数值汇总-紧急护理汇总

留观室留观时间一般为:3—7天(※)。 病室中两床之间的距离为:不少于1m(※)。 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音强度为:35—40dB(※※)。 病室的温度和湿度(※※※):一般病室适宜的温度为18—22℃;婴儿室、手术室、产房等,室温调至22—24℃为宜。病室相对湿度为50%—60%为宜。 温度与湿度 1、温度: 中暑病人灌肠溶液的温度为:4℃。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 足月儿、手术室、产房病室的温度为:22—24℃。 中暑病人病室的温度为:20—25℃。早产儿病室的温度为:24—26℃。 新生儿沐浴时病室的温度为:26—28℃鼻饲液的温度为:38—42℃ 通常情况下灌肠液的温度为:39—41摄氏度。床上洗头的水温为:40—45℃。 肛门坐浴的水温为:43—46℃。温水擦浴的水温为:50—52℃。热水袋的温度为:60—70℃2、湿度:病室相对湿度为:50%—60%,甲醛熏蒸时相对湿度为:70%—80%。 病室每次通风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 移床旁椅至尾正中,距床尾约15cm,放用物于床旁椅上。 橡胶单铺在床中部时,上端距离床头:45—50cm(※※) 病人出院后,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等该如何消毒: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 ;压力103—107kPa,温度

121—126℃,保持20—30分钟。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参数:压力205kPa,温度132℃,保持4—5分钟(※) 灭菌包装不宜过大、过紧,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大小不超过30c m×30cm×25cm,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不超过30c m×30cm×50cm。 臭氧照射消毒后多长时间人员方可进入:30分钟(※)。 空气消毒时常用消毒剂的用量(※);①纯乳酸:0.12ml/m3,加等量水;②食醋:5—10ml/m3,加水1—2倍。 传染病病人排泄物的消毒方法为:5份排泄物加1份含氯消毒剂(2%戊二醛浸泡)搅拌,放置2—6小时。 有效期 1、铺好的无菌盘和一次性口罩有效期为4小时。 2、开启后的无菌包,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 3、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 消毒液液面需浸没轴节以上2—3cm或或镊子1/2处。 开启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 打开后的无菌包有效期为:24小时(※)。 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床上洗发的水温调节为:40—45℃(※) 淋浴和盆浴的水温调节为:40—45℃。 病人淋浴的时间为:饭后1小时。 盆浴的禁忌症为:妊娠7个月以上的孕妇(※※)。 床上擦浴的水温为:50—52℃(※)。 一般清晨2—6小时体温最低,下午2—8小时体温最高,变化范围在0.5—1℃之间。 对高热患者进行体温观察,正确的是:每隔4小时测体温1次。 低蛋白饮食:成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40g以下,病情需要时可减至每日20—30g/d。 低脂肪饮食:成人脂肪摄入量低于50g/d,肝、胆、胰腺病人低于40g/d,尤其避免动物脂肪的摄入。 低盐饮食:成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2g/d。 低胆固醇饮食:成人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mg/d, 要素饮食的原则:温度保持在38—40℃之间。滴数40—60滴/分。最快不宜超过150ml/h。潜血试验饮食:试验前3天禁食肉类、动物血、肝脏、含铁剂药物及绿色蔬菜 成人鼻饲管插入胃内的长度一般为:45—55cm。 为昏迷病人插管时,当胃管插至10—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冷疗的时间: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性效应。 乙醇擦浴时,当体温降至多少,应取下头部冰袋:39℃。 对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调至:50℃以内。 红外线灯:移动红外线灯头至照射部位斜上方或侧方,一般灯距离为30—50cm,以病人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 热水坐浴:水温 多尿:指24 少尿:指24 克等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