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临床15 例探讨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临床15 例探讨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临床15 例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5 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导致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总结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预防方法。

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腹泻、低蛋白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肠道感染、肠梗阻、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分期等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保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保持引流管通畅、全面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服用抗生素预感肠道感染、服用生长抑素促进吻合口瘘愈合。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多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等保守治疗,在围术期保持肠道的洁净、进行精细化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止血、放置引流管、术中进行保护性肠造口及术后定期扩肛等预防措施可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中图分类号…R7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68-01直肠癌是指在齿状线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之间的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性分化的恶性消化道肿瘤。

直肠癌距肛缘的距离如不足7cm,癌变病灶处于腹膜返折以下称为低位直肠癌[1]。

对于低位直肠癌的根治性治疗往往采取保肛术治疗,切除癌变组织、癌旁组织及癌变区域的淋巴结。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在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围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出血、肠道感染、肠系膜粘连、大小便失禁及吻合口瘘对保肛术的疗效造成极大影响。

为进一步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水平,本研究将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治疗的15 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 例、女性患者7 例;年龄范围34.6~66.9 岁、平均年龄(55.2±5.6)岁;病程范围0.6~2.8 年、平均病程(0.8±0.3)年;保肛术后腹泻11 例、低蛋白血症10 例、高血压8 例、高脂血症7 例、高血糖11 例、肠道感染6 例、肠梗阻5、肿瘤直径>4cm 有12例、肿瘤直径<4cm 有3 例;肿瘤病理分期处于Ⅰ期有1 例、Ⅱ期2例、Ⅲ期5 例、Ⅴ期7 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行保肛术前均经过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无严重的组织器官功能缺陷疾病,符合保肛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本院进行此次医学专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悉导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来为后续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可靠参考。

方法:本次医学专项研究自2020年3月开始,直至2022年3月结束,此次医学专项研究共持续两年。

期间共有138例于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均会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的半年内,持续对患者进行探访,收集患者白蛋白水平、肿瘤分化类型等多项数据,依照这些数据对比发生吻合口瘘患者与未发生患者的数据差异,最终判定吻合口瘘发生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结果:当此次医学专项研究期满后,通过整理分析两年期间内所有患者产生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此次专项研究中,共有15例患者伴发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87%。

通过对比各项数据可以看出,伴发吻合口瘘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普遍偏低,且肿瘤下缘位置与肛缘距离十分接近。

结论:依照本次医学专项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白蛋白水平低、肿瘤下缘位置与肛缘距离接近,均为导致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关键因素,可以将此作为关键参考指标,用以制定相针对性干预措施。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因素引言:我国在2020年-2021年间内,每年罹患直肠癌的患者人数大约在60万例左右,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已经由早年间单一的化疗治疗方式,转化为由手术主导,放化疗等手段为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这样的转变使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不断拔高,尤其是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后,因手术产生的炎症反应与肠壁水肿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观。

但是,尽管治疗效果有了显著的改观,但术后并发展已然是医学界公认的疑难杂症,而吻合口瘘就是直肠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一旦患者术后伴发吻合口瘘,患者进行二次手术的概率将大幅提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而若能够根据吻合口瘘的发生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案,则能有效的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具保障。

故此,我院特展开此次医学专项研究,企图获悉伴发吻合口瘘的关键因素,研究报告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常规资料本次医学专项研究自2020年3月开始,直至2022年3月结束,医学专项研究时间为两年整。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出现的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

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

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

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 05)。

11例患者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HA手术),8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平均为10~15 d。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

正确判断吻合口漏的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as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anastomotic leakage cases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were from March 1996 to April 2006 in our hospit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trospectivel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through presacral double-cavity tube and operation were used in patients respectively. Results: 11 patients were found anastomotic leakage in 348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cases (incidence rate was 3.2%). Sex and size of tumor were related to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P<0.05), while age , anastomotic technique and histology type of tumor were not related to leakage. The 11 patients were all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 (3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and others use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ll patients could be discharged at an average of 10~15 d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occurred. Conclusion: Satisfying provision before operation and perfect anastomotic technology play key roles in preventing anastomotic leakage, correct judgement and valid method are premise of cure.Irrigation and drainage through presacral double-cavity tube is a simple,safe and less suffering method to treat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Key words] Rectum cancer; Anastomotic leakage; Drainage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引进并在临床上的实施,双吻合器的应用,以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一方面使得更低位的直肠癌患者肛门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增加,同时吻合口漏发生后的病情发展也更趋复杂化、多样化。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04年9月~2012年6月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107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根据肿瘤距肛缘的距离即上段≥8 cm和下段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手术均严格执行TME手术规范。

切除范围远端肠管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均≥2 cm,近端肠管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15 cm,术后病理证实两端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直视下电刀锐性分离,根据直肠游离程度、骨盆大小、肠管口径不同而选用不同方式离断肠管,用闭合器或切割缝合器处理远端肠管,远端肠管两角常规间断缝合2~4针,近端肠管用荷包钳处理,再根据肠管口径而选用不同规格的管状吻合器行结直肠端-端吻合,吻合口常规间断加缝6~8针,检查吻合口无张力,血循环良好,创面无活动性出血,予以0.45%低渗盐水1 000 mL加5-FU 1.0 g局部冲洗,关闭盆腔腹膜,根据吻合口高低行盆腔(盆腔腹膜内侧)和骶前(盆腔腹膜外侧)分别留置自制双管引流。

对于术中发现肠壁水肿明显、低位吻合口加强缝合困难者、有严重合并症等情况,予以预防性回肠末段造瘘。

术后常规抗感染,肠外高营养支持5~7 d,纠正贫血、低蛋白等治疗措施,留置胃管3~5 d,肠功能恢复后予以拔除,引流管根据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以及是否有吻合口漏的发生而决定拔管时间,若术后恢复顺利,引流管7~10 d拔除。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0 cm,遂立即行回肠末段双口造瘘术,术后12 d拔除引流管,3个月后行肠镜检查漏口已愈合而行回肠末段造瘘还纳术。

本组无死亡病例。

由表1可见,吻合口漏发生情况与患者年龄、有无合并症、肠梗阻及吻合口位置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吻合口漏是直肠癌行Dixon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缘故及防治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缘故及防治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缘故及防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缘故、诊断、处置及防治方法。

方式:回忆性分析2003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6例%),14例予以全身营养支持、局部冲洗引流、抗生素等非手术医治,另2例再次手术,均获治愈。

结论:年龄、患者情形、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及肠道预备等是吻合口愈合的阻碍因素。

初期诊断、合理的医治方法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术·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radical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and preservation of anal sphincter.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20 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ne 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 from 2003 to 2020,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mong the 220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as %(16 patients).14 case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were heal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cluded nutritional support, catheter drainage of abscesses and the use of antibiotics. The other 2 patients were healed by secondary operation.Conclusions:Age, general condition, anastomotic location, operative technique and bowel preparation ar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Ear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re the crucial to heal anastomotic leakage.【KEY WORDS】 Rectal neoplasms·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astomotic leakage吻合口瘘是直肠癌保肛术后最为严峻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

腹腔镜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漏72例临床研究

腹腔镜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漏72例临床研究

腹腔镜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漏72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的吻合口漏的预防进行分析探究。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进行腹腔镜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中出现吻合口漏的患者有8例,所占比例是11.11%,其中,6例进行保守治疗,2例进行再次手术腹腔冲洗引流,横结肠预防性造瘘处理,治疗后均痊愈;吻合口漏出现的原因与糖尿病、肿瘤大小、术前营养情况、是否出现肿瘤性梗阻等有关(P<0.05);与年龄、高血压病、性别以及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因素无关(P>0.05)。

结论:在进行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时,要结合吻合口漏的产生因素对其进行及早预防,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将双吻合器应用在保肛术中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吻合口漏。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双吻合器;吻合口漏;预防The Laparoscopic double anus preserving for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leakage in 72 cases of clinical research[Abstract] Objective:prevention of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with 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for postoperative anal anastomotic leakage are analyzed. Method: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6 were 72 cases from our hospital patients with 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of laparoscopic anus preserving operation for rectal cancer,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after the end of surgery all patients,anastomotic leakage occurred in 8 patients,the proportion is 11.11%,among them,6 case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2 cases of reoperation for peritoneal lavage and drainage,prevention of colon fistula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were cured;causes of anastomotic leakage occurred with diabetes,tumor size,preoperative nutritional status,whether there is obstruction of tumor related(P < 0.05);and age,hypertension,pathological type and other factors unrelated to sex and tumor(P > 0.05). Conclusion:in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with anastomotic leakage causes early on the prevention of,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treatment measures,the 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 in anus preserving surgery can prevent anastomotic leakage in a certain extent.[Keywords] laparoscopy;rectal cancer;anus preserving operation;double stapling;anastomotic leakage;prevention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与完善,直肠癌一般均可行保肛治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S O NG We i u P E NG We i j i a n g G A 0 Z h i c h e n g D e p a r t me n t o f 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X i n j i n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i n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Xi  ̄i n 6 1 1 4 3 0 , C h i n a
d o m i n a l r a d i c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f D i x o n ) . M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 i பைடு நூலகம் f o r m a t i o n o f 1 0 7 p a t i e n t s h a v i n g r e c e i v e d t h e t r a n s —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B a s e d o n t h e d i s t a n c e f r o m t u mo r t o a n a l v e r g e . n a me l y u p p e r s e g me n t≥ 8 c m a n d l o we r s e g me n t< 8
c m,t h e p a t i e n t s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h i g h a n t e io r r r e s e c t i o n g r o u p wi t h 4 7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h e l o w a n t e r i o r r e s e c t i o n g r o u p wi t h 6 0 p a t i e n t s . T h e s u r g i c a l c l i n i c a l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wa s o b s e r v e d .Re s u l t s Of t h e 1 0 7 p a t i e n t s ,1 1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文档资料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文档资料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
1
定义
• (1)结肠一直肠吻合处、结肠一肛管吻合处 肠壁完整性的缺失,造成肠腔内外空间的 相通。
• (2) 吻合口附近的盆腔脓肿也视为吻合口漏。
国际直肠癌研究小组 (ISREC) ; 2009
2
流行病学
• 国外文献报道l% - 19% • 国内文献5%-10% • 池畔回顾2000 年-2012 年 931 例直肠癌保肛手术
患者的临床资料,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 4.51% (42/931)。 • 我科2013年-2014年
3
危险因素 术前
4
危险因素
• 术中: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吻合口位置 吻合口张力 吻合口血运 其他:主刀技术 吻合器械
5
危险因素 •术后
6
危险因素
• 争议
腹腔镜 vs 开腹
7
欧洲 COLORⅡ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腹腔镜组与 开腹手术组分别为 12.58% (58/461) 和 10.42%(25/2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
• 盆腔感染?
典型
12
吻合口漏分级
• A 级:术后常无特殊临床症状及体征,仅可能在造口闭
合前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漏,可能导致造口闭合延迟,对 术后治疗无影响。
• B 级:患者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或较局限,这类
患者仅需抗感染及局部引流治疗。
• C 级:患者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和其他腹腔感染的临床表
现,严重者可出现粪性腹膜炎,常需急诊手术干预。
8
Meta分析中,腹腔镜组吻合口漏 发生率为 7.6%,而开腹手术组 为 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诊治的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传统引流袋治疗,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征的恢复状况和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7.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吻合口漏的愈合,改善患者病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标签: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漏;持续负压引流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保肛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术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可直接影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疾病复发情况和肿瘤相关的生存情况[1-3]。

为了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治疗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诊治的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传统引流袋治疗和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5月诊治的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患者67例,年龄43~71岁,平均(64.1±12.6)岁,吻合口漏发生时间为2~11 d,平均(5.7±2.3)d,其中,男性36例,女性31例。

患者均符合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以上、腹痛腹胀明显、肛门坠胀感、便血。

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精神疾病、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的患者。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3例患者采用传统引流袋治疗为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吻合口漏发生时间、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仪器为负压吸引器,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完好,设定负压为0.3~0.5 kPa,冲洗液为500 ml生理盐水+160 000 U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液,通过冲洗管给予患者持续冲洗,控制24 h的连续冲洗量为1500~2500 ml,随时观察患者引流液的质和量,要保证患者引流管冲洗量和引流量的平衡,注意引流液浑浊程度和粪渣量,注意调节冲洗速度,待患者的病症改善,大便成形,引流液无浑浊且色清,可终止冲洗和负压引流。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引流袋自然引流,冲洗方法和观察指标同观察组。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经引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明显改善,体温3 d内恢复正常,血象指标在3 d内恢复正常,7~14 d内拔管;②有效:经引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改善较慢,体温4~7 d内恢复正常,血象指标在4~7 d内恢复正常,14~20 d内拔管;③无效:经引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病症无较慢,体温7 d内未恢复正常,血象指标7 d内为恢复正常,20 d以上未拔管。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征恢复状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6,P=0.306>0.05)(表2)。

3 讨论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齿状线至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到38℃以上、腹痛腹胀明显、肛门坠胀感、便血等。

在消化道肿瘤疾病中,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其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直肠癌保肛术。

直肠癌保肛术后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漏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而危及患者生命[4-5]。

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为引流术,其中常用引流术为传统引流袋自然引流和持续负压引流[6-7]。

持续负压引流具有以下诸多优点:冲洗液可以轻易进入,冲洗的引流量很大,可显著减少机体内细菌和毒性物质的吸收,利于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早日愈合,同时可将吻合口漏周围的各种积聚物(组织液、血液、坏死组织、碎屑等)及时清除,充分降低局部及周围的感染,可显著加速吻合口漏的闭合,使用持续负压引流可以防止引流管被坏死的机体组织或粪渣堵塞,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拔管时间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患者的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利于改善临床病症,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与对照组(97.0%)无明显差异,说明传统引流袋自然引流和持续负压引流均是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吻合口漏的愈合,改善患者病症,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 陈仕荣,姚学清,郑仰,等.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4):290-292.
[2] 庄建良,苏子剑,潘群雄,等.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探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3):279-280.
[3] 齐宏,王凤华,赵鹏.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非手术治疗[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5):386-388.
[4] 梁家强,官斌,朱一宁,等.老年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15例临床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4):227-229.
[5] 赵平武,鲍峰,王东,等.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1):826-828.
[6] 孟丽君.应用负压吸引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5):16-18.
[7] 李德祥,邓俊晖,陈超,等.低位三管引流防治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220例[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4):215-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