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卫生部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的全国157家三级医院...
中国顶尖医院顶尖专科1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简称武警总医院)是一所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现有床位700余张,拥有一支优秀的专家队伍和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疗设备。
设有43个临床医疗学科,其中肝脏移植、移植监护、眼眶病、肿瘤中心、颌面外科等学科居国内领先水平。
2.北京协和医院特色专科:妇产科,整形外科,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
3.北京医院的前身是德国医院,始建于1905年。
现为卫生部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央的干部保健基地,北京医院在老年病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方面成绩显著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心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骨科为我院重点科室4.北京中医院在各型肝炎、风湿病、溃疡病、肾病、脑血管病、银屑病、红斑狼疮、湿疹、周围血管病等的治疗上,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并享有盛誉。
5.北京肿瘤医院医院专长于胃癌、乳腺癌、肺癌、大肠癌、肝癌、食道癌、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开展的胃癌导向手术研究、肺癌耐药逆转治疗、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胃癌综合治疗、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咽淋巴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乳癌早诊及保乳综合治疗、介入治疗、超声射频治疗等众多研究项目均居国内前列或国际先进水平。
给予肿瘤患者全程无痛、根治性综合治疗是医院具有特色的优势之一。
6.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点学科突出,科室结构齐全,医学人才济济,骨科、烧伤医学技术达到世界及国内领先水平7.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防治中心是首都大型综合医院中肿瘤专科设立最早、学科最全的科室,是全国铁路重点学科。
下设四个专业: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和肿瘤内科,还设有乳腺肿瘤中心和靶向治疗中心。
肿瘤中心拥有国内外著名的肿瘤专家,与美国、德国、日本癌症中心合作紧跟世界一流技术,探索肿瘤的无痛、无创治疗,率先在北京市综合医院中设立肿瘤研究所,数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和临床探索,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二百余篇,综合治疗效果全国领先8.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店铺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四川省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忠元、校长范昕建。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校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
学校现有温江、十二桥、高新、人南、汪家拐五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800余亩。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2万余人。
设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民族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体育学院、外语学院等15个学院。
开设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等26个本科专业和17个专科专业,其中,包括全国首批开办的中医学专业(1956年)、全国最早开办的中药学专业(1959年)、七年制中医学专业(1996年)以及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班(1997年)。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研究生导师近4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10人),有99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学校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首届高校教学名师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获得者5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2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3人,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7人,四川省名中医60人,四川省卫生厅及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45人。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26号(教育类399号)提案答复的函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26号(教育类399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9.28•【文号】教高提案〔2021〕132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26号(教育类399号)提案答复的函教高提案〔2021〕132号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高等医学教育资源布局、建立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正如您所说,高等医学教资源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将直接影响着各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整体推进进程。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医学教育资源布局工作,不断优化配置优质高等医学教育资源、推进医学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一、关于统筹谋划高等医学教育协调发展的建议教育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深化医教协同,持续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医学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顶层设计支持中西部医学教育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8〕3号)《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等文件,对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和系统安排,明确提出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能力建设,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大对中西部医学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二是实施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
为解决中西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紧缺的难题,2010年6月,教育部、原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发改社会〔2010〕1198号),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
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3.12•【字号】曲政办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3.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各县(市、县)区人民政府,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曲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3月12日曲靖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市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和省、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推动解决基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一、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1.建设高水平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按照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准,深入推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云南曲靖医院建设。
建成中西医协同发展的肝病、肿瘤、甲状腺诊疗中心,争取建设1个以上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2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组织开展恶性肿瘤、肛肠、肺病3个重大疑难病种中西医临床协作诊疗项目。
积极申报争取纳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和中医药重点实验室项目。
〔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曲靖市中医医院和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具体负责〕2.建设高质量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康复医学概论与简述

不具备康复评定、三期评价、心理治疗、职业指导等 多方面的内涵,只是简单意义上、单纯的运动治疗及 作业治疗,而且治疗技术不一定规范。 3、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障碍,使障碍者回 归社 会,而不是治愈障碍,即障碍是不可能治愈的,所以 康复治疗在疗程上没有时限。 4、康复医学发展20多年来,最大的源动力来自障 碍者的需求。原因主要有四点: ①临床医学水平提高了,许多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 率提高,使免于死亡的残疾人数量明显增多。如脑出
4、四大评定 躯体功能评定:肌力、张力、ROM以及综合评定等。 精神功能评定:精神量表评定等。 言语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等。 社会功能评定: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等。 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准 确的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打下牢固的科学 基础。 功能分类及常见的缺陷如下表所示:
四、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
1、一个目标 使残疾者的功能和能力得到恢复,为他们重返家庭 和社会创造基本条件。 2、两种手段 一是功能恢复训练、代偿和适应等手段。 二是辅以必要的药物、手术等手段。 3、三大类疾病及其功能恢复理论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估和处理。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假肢及矫形器的装配 心肺系统疾病:冠心病、慢阻肺的呼吸训练等。
三、康复医学的领域和对象
*康复医学的领域* 1、医学康复:康复是医学上的一个侧面,目的是使 残疾人康复,范围是一切医学领域。 2、教育康复:主要指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如盲人的 盲文,聋哑人的手语。 3、职业康复:残疾者需要重新就业时,要通过对残 疾者的就业能力进行评定,进行就业前训练,根据 训练结果决定就业方式等。 4、社会康复:是研究和协助解决残疾人经过医疗康 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以后重返社会时遇到的一 切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0.10•【文号】•【施行日期】2020.10.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传染病防控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5号建议的答复代表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传染病诊疗相关医务人员培养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委工作职能,现答复如下: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一)关于构建支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卫生课程体系。
1.加强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
将预防医学科业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目录,鼓励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复合型公共卫生医师培训模式。
遴选预防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55个。
2018年,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区、市)启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印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方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试行)》,指导各地遴选培训基地17个,累计招收培训公共卫生医师248人,着力培养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
2.加强传染病防治相关领域拔尖领军人才培养。
我委一直注重传染病科研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探索适合本专项特点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持续支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及传染病专科或综合医院的传染病科室,相关成果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2项,聚集、培养一大批领军骨干人才和青年英才。
通过实施科研专项,一批传染病学医学科学家脱颖而出,共入选两院院士7名,众多科研骨干成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二)关于提高传染病诊疗相关医务人员薪资待遇。
1.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提升我市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根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推动中医药康复服务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康复服务。
二、工作目标到2027年,争创最少一家国家或省级中医康复中心,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康复医疗中心按照相应的建设标准与建设指南提供中医康复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普遍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
全市培养不少于200名中医药康复人才,制定推广不少于20项中医药特色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推动科研技术成果产出转化和中医药特色康复诊疗设备研发。
中医药康复服务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范围得到扩展,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康复服务需求。
三、工作任务(一)构建布局合理的中医药康复服务网络1打造高水平中医康复机构。
依托市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市级中医康复中心,争创国家级或省级中医康复医疗中心。
依托章丘区中医医院、历城区中医医院建设市东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依托长清区中医医院、平阴县中医医院建设市西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依托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市南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依托济阳区中医医院、商河县中医医院建设市北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依托市中医医院、市民族医院、市机关医院建设市中部区域中医康复中心。
支持市民族医院做强中医康复品牌,支持市机关医院做精老干部保健和军休干部中医康复医养。
鼓励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改扩建形式建设中医药特色康复医院或服务区,力争有一所中医特色的康复医院达到三级康复医院要求。
通过五年建设,建成市特色明显、群众体验良好、总体实力领先的高水平中医康复机构集群,发挥中医药康复服务示范引领作用。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配合单位:市残联)2.加强医疗机构康复科建设。
中医药振兴发展八大工程

中医药振兴发展八大工程一、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着力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提供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中医药服务体系“扬优强弱补短”建设。
1.建设目标。
推进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显著提升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2.建设任务。
一是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总体布局中,依托现有资源,择优遴选建设若干国家中医医学中心;支持高水平中医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短缺、转外就医多的地区,依托当地现有资源,院地合作、省部共建,实施若干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二是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强化设备配备,优化完善中医诊疗方案,提升中医临床疗效。
三是以地市级中医医院为重点,建设130个左右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四是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动地方加强中医康复科建设,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布局35个左右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开展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
六是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在县级医院提标扩能项目中,支持脱贫地区、“三区三州”、原中央苏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区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在“三区三州”建设64个中医县域医疗中心。
七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提升中医馆服务能力。
八是实施名医堂工程,按照品牌化、优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建设要求,分层级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名医堂,推动名医团队入驻,服务广大基层群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卫生部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牵头组织的全国
157家三级医院参加历时三年的多中心研究课
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遗传性疾病及部分肿瘤检测的多中心临床应用研究
该课题于年月立题(获得卫生部组织专家组论证通过,
2007年3月获得卫生部教
育司正式批复,纳入 2007年度卫生部科研基金项目管理) 2009年6月课题完成。
课题共计
完成24762总病例,321个课题组参加了课题的全部过程,培养了 600多名分子诊断和分子
病理人才。
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课题的全部探针供应以及技术服务工作,
附表是参加该课题的医院名单,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始临床应用造福广大患者:
》日前通
三年中对157
家医院全部进行了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目前已经服务于 400家以上的三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