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代谢与冠心病的关系
脂代谢的概念

脂代谢的概念脂代谢是人体内脂类物质的合成、分解及利用的过程。
脂类物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和结构组分的重要来源。
脂代谢不仅关系到人体的能量平衡和生物合成,还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脂代谢主要包括脂类物质的合成、分解和利用三个方面。
脂类物质的合成是指人体通过摄取食物中的脂质,再经过消化吸收、运输和合成作用,将其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脂类物质,如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
脂类物质的分解是指人体通过脂分解酶将脂类物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供能使用。
脂类物质的利用则是指人体通过氧化代谢将脂类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在细胞内进行能量产生,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
脂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生物化学反应。
首先,在消化系统中,脂类物质在胃和小肠中经过乳化、酶解和吸收作用,变为游离脂类物质,然后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再被肝脏转运和代谢。
在肝脏中,脂类物质被合成、分解和运输到其他组织和器官,满足全身的需求。
在脂类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脂肪酸和甘油经过一系列的反应,通过酮体合成、胆固醇合成和磷脂合成等途径,最终合成出人体需要的各种脂类物质。
在脂类物质的分解过程中,脂分解酶将脂肪酸从甘油上剥离出来,然后通过β氧化和三羧酸循环进行氧化代谢。
脂类物质的利用主要发生在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通过脂肪酸在线粒体内的氧化代谢产生三磷酸腺苷(ATP),进一步供给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使用。
脂代谢的紊乱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
例如,脂代谢异常可导致高脂血症,即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升高,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脂代谢异常还可能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增加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此外,脂代谢紊乱还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发育异常。
为了维持脂代谢的平衡,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来改善脂代谢的紊乱。
首先,合理控制膳食中脂类物质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对血脂升高的影响。
老年人血脂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

年龄较欧美 国家推迟 1 0年左右 。儿 童时 期 高 密 度脂 蛋 白胆 固 醇 ( ih hg
d n i i o rt i c o e tr l HDL— e st l p oen h l seo , y p
于男性 , 女性绝经后 T C水平较同年 龄男性 高。低 密度脂 蛋 白. 固醇 胆
(o e sy l orti—hl tr , 1 d ni i po nc o s o w t p e ee l
力 下降 , 同时 机 体 L L受 体 活 性 也 D
所谓 缺血性 心 脑血管 病 系指冠
24 7
09 l
月笫 2 4卷第 4期
F t eirAu u t2 0. l 2 No 4 mc G r t a g s 01 V0 _ 4. .
.
老 年 人 血 脂 代 谢 异 常 与 心 脑 .t 疾 病 t 管 a
赵水 平
[ 中图分类号 ] R5 9 8 [ 文献标识码 】 A d i1 .99 ji n 10 -18 2 1 .4 O4 o:0 3 6 /. s.0 39 9 .0 0 0 .O s
有 关 。在 女 性 直 至 6 0—7 0岁 以后 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其作用
c 水平通 常较 高 , ) 进入 青春期 后 , 男
H LC稍见下 降 , D— 其平 均 H LC水 强 度与 西 方 人 群 相 同。此 外 , 国 D- 我 平 则持续 高 于男性 。血 清三 酰 甘油 人群 血清 T C水 平增 高 不 仅 增 加冠 达 到 了 1 % , 口的 老 龄化 问题 将 l 人 (f lcr eT 在成年期 均呈 持续 心病 发病 危 险 , 增加 缺 血性 脑 卒 tgyei ,G) i d 也 很 快成 为 中国 面临 的前 所 未有 的新 性 上升趋势 , 在男性 中 5 6 但 0~ 0岁 中的发病 危 险 4。 。 挑战, 而血 脂 异 常 是 老 年 人 心 血 管 时, 开始 下 降 ;而 在 女性 中则 >7 0 为 了更为 恰 当地反 映血脂 异 常 疾病 的重要 危 险 因 素 之一 , 何 防 如 岁方 见下降 。 对我 国人 群 的潜 在 危 害 , 内学 者 国 治 老年 人 的血脂 异常 已成 为社会 及 血脂 水 平随 年龄 变化 的机制 尚 提 出采 用 “ 血 性 心 脑 血 管 病 ” 缺 危 医生 面临 的重 要 问题 。 不 十分 清楚 , 能 与 老 年人 自身 代 险 , 反 映 血脂 水 平 异 常 及 其 他 心 可 来 1 老年 人易 患血脂 异 常 谢 的特 点 有 关 。 随着 年 龄 的增 长 , 脑血 管病 主要危 险 因素 的综合 致病
生活疾病-冠心病饮食宜忌

冠心病饮食宜忌【导读】说起冠心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老年人群比较高发。
因为冠心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生活方式病”。
冠心病如果不及时发现治疗,很可能危及生病。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冠心病饮食宜忌。
冠心病饮食宜忌步入中老年后,尤其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有流传说法,说冠心病是中老年的“魔咒”。
由此可见冠心病的“地位”。
冠心病的发展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冠心病人尤其要注意饮食。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饮食宜忌。
先介绍适宜冠心病人饮食的食物。
冠心病患者需要低脂饮食,减少摄入的饱和脂肪酸总量,控制胆固醇的量。
控制糖、盐的摄入。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量。
另外要多吃一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海产品等。
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多喝水,以免身体脱水,血液浓度变大。
再说一下冠心病饮食禁忌。
首先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忌油腻,不要用动物油,少吃或者不吃高油高脂肪的食物。
其次,冠心病患者要忌吃冷饮,尤其是气温高的时候。
夏天温度高的情况下突然吃冷饮,可能造成血管收缩,引发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
最后,冠心病患者还要戒除烟酒。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冠心病早已不仅仅是“老年病”,冠心病的发生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
引起冠心病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1、年龄和性别因素。
有研究发现,40岁后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40岁以前高。
男女性冠心病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2、血脂因素。
很多冠心病的发生都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低密度胆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风险越大。
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血管变窄,血液运输收到阻碍,同时血液里边氧气供应不足,容易引发胸闷胸痛、血管破裂等心血管疾病。
4、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冠心病 的危 险因素 日益受 到重 视 , 献[ ] 文 1报道 , 糖尿病
患者发生冠心病 的危 险性是正 常人 群的 2 4倍 。0 8 %死 - 7 %~ 0
回旋支 (C 和右冠状 动脉 ( C ) L X) R A 中至少有 1 内径 狭窄> 支
5O% 。
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或伴 随症 。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患者发 生冠 , 的危 险因素之一[。我们通 过对冠心病合并 2型糖 i f 病 尿病 患者的血 脂水平和冠状 动脉造影结果进 行分析 , 现报告
3 许学受 . 手册 . 上海 : 肺科 3版,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9 6 18,
5 宋文 虎, 肖成志 , 宋礼章 , . 等 结核病 学进展, 北京 : 明 日报 出 光 版社 .9 5 19.
6 高三友 , 伍学 强 , 王国斌 , 卷曲霉素治疗 复治菌肺结核远期 等. 疗效 观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0 ,4 1 :O 4 . 2 4 2 ( )4 - 1 0
4 郝 阳. 国结 核病防治 概况 与今后 工作 设想冲 华结 核和呼吸 我
杂志 ,0 4 2 ( )4 3 3. 2 0 ,7 7 :3 4
( 稿 日期 :0 6 0 — 8 收 20 ~ 9 2 )
冠 心 病合 并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的脂代 谢及 其 冠 状 动脉 病 变 特 点分 析
冠 状动脉病 变分 型. 将病变分 为 A B C3型[。 、 、
l 统计学 方法 - 3
1 研究对象 : 0 年 1 . 1 2 3 0 月至 20 年 l 月在我院住院的冠 05 2
心病患者 14例 , 6 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 ( M) D 组和非
各参数以 互 表示 。 组间率 的比较应用 检验 , 计量资料
冠心病由八种原因所导致 八个细节让你早发现【热门下载】

冠心病由八种原因所导致八个细节让你早发现【热门下载】
本文内容非常有参考的价值,如果对您有所帮助,请打赏,谢谢!
目前,对于冠心病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还没有一个比较具体合理的解释。
大多数人都认为冠心病的产生和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等这些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
下面就由小编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了解导致冠心病原因都有哪些呢。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
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
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内脂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子 。F k hr …利 用差异 显示方 法对人 体皮下 脂肪 和 内 u uaa等 结 合胰 岛素受体 (R , I ) 促进成 骨细胞 葡萄糖 摄取 , 刺激 成骨
al R, 与 19 94年 在 淋 巴 细胞 中发 现 的前 B细 胞 克 隆 增 强 因 子 制。D h 等也证实 内脂素通过激活 I 促进外周单个核细胞 分泌 I- L8和 T Fa 增 加 T P1细 胞 基 质 金 属 蛋 白 酶 N —, H一 ( B F 基 因的 5 端非 编码 区序 列及 蛋 白质结 构一致 , 名 PE ) 命
为内脂 素( ian 。内脂 素可与胰 岛素受体 结合模 拟 胰岛 v ft ) s i 素作用 , 与胰岛素抵抗 、 糖尿病 、 心血管疾病 及炎症性 疾病密 切相关 , 它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 长细胞寿命 , 延 同时在 细胞质
中具 有 尼 克酰 胺 磷 酸核 糖 转 移 酶 特 性 。
%左右… , 因此 , 与胰 岛 内脂 素基 因位于 染 色体 7 2 . q 2 1和 7 3 . 3之 间 , q13 长 时 内脂素水 平只有血浆胰 岛素水平 3 素相 比, 内脂素对血糖 的作用是有限的 。 3 . 1k , 含 1 7 4 b包 2个外显子和 l 个 内含 子。内脂素基 因的5 0 . 端包 含近 、 端 两个 片 段 , 端 片段 缺 乏 T T 远 近 A A盒及 以 A 2 3内脂素与炎症反应 内脂素可以诱 导外周 血单 核细胞 中 T FK T Fo、 P9 I一 、L6 I一0等 炎 症 因 子 的 表 盒, 远端片段含有一些调控元件的结合 位点和糖皮 质激素反 N —B、N —LMM - 、L8 I-、L 1 达 。T F仅和 I- N一 L6等水平增加反过 来刺激 内脂素 的分泌 应元件( R S , G E ) 这些 调控 元件对 细胞 因子转 录 的激 活起着 , FK T F 、 MP9 I 8 I-、L1 L 重要的作用 。编码 内脂素 的 c N D A全长 2 36k , . 7 b 内脂素 增加 J 血 内脂素 与 N —B、N 一 M 一 、 一 、L6 I一0 水平呈正相关 。O i k 等 经过 多元 回归 分析发 现血 内脂 素 的m N R A有 3个转录产物 , 分别长 20k 、. b和 4 0k 。 . b2 4k . b
脂蛋白a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脂蛋白a浓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对脂蛋白a浓度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病例4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脂蛋白a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统计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的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并且在冠心病组中冠脉狭窄支数不同,脂蛋白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对脂蛋白a水平进行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以及病情评估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标签:脂蛋白a;冠心病;诊断;关系临床上冠心病(CHD)属于发病率和病死率均相对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目前为止对其病因还不是十分的明确。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诱发CHD发病的危险因素相对繁多,其中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性别、年龄、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为目前CHD的公认传统危险因素。
然而有一部分患者在对以上危险因素予以控制的亲提下依旧会发生冠心病,且发生率不低,约有半数的CHD患者的发生以及发展并无法用以上传统危险因素进行解释以及预测。
脂蛋白a属于一种大分子脂蛋白,其为的CHD独立危险因子。
目前诸多前瞻性以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脂蛋白a同CHD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脂蛋白a浓度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展开脂蛋白a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所有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冠心病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1~78岁,平均(59.3±13.6)岁;单支病变者13例,双支病变者24例,多支病变6例;健康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0~79岁,平均(60.1±14.2)岁。
冠心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冠心病是什么?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和程度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不同。
病因: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二、冠心病早期症状有哪些?临床状症: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
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发作的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前兆,所以一旦发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三、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代谢与冠心病的关系
学院:药学院 班级:140821 学号:140821076 姓名:陈宇龙
脂质代谢异常是血脂和脂蛋白代谢异常的总称。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过高会在动
脉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继而形成血栓。血中高浓度的胆固醇不但能直接
损害动脉内皮,使内皮细胞肿胀、剥落,而且能促进脂质通过受损部位侵入动脉
内膜及中层使其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心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
疾病,我们的古人对这种疾病有着非常深入的认识,在《黄帝内经》里面就有关
于“心痛”的描述,比如“心病者,胸中痛”以及“心痛甚,血脂中的胆固醇是人
体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上,平低,清除胆固醇的能力就差,就有可能导致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由此可
见,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导致冠心病的元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冠
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冠心病也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
降低有很强的独立相关性。
[number]参考文献
[1]张岩,马红,黄群。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临
床内科杂志》, 2004, 20(12):634-635
[2]李震,韩纪举。冠心病患者脂代谢与凝血功能关系的临床分析。《泰山医学
院学报》, 2007, 28(5):351-353
[3]李晓红,王德全,张秀英。脂代谢异常与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滨
州医学院学报》, 2003, 26(06):432-433
[4]廖新平,张才仁。脂质代谢失常与冠心病的关系。《湖北医学院学报》, 1983(2)
[5]季洪赞,龚维忠,杨继红,李琳。老年人糖耐量低减的冠心病与β细胞功能及
脂代谢的关系。《心脏杂志》, 2004, 13(6):448-449
[6]杨子江,郑文。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关系探讨。《临床医
学》, 2002(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