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595

规格:100T/96S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100mL×1瓶,室温保存。

试剂一:自备。实验前一天,取一个玻璃瓶,按照正庚烷:无水甲醇:氯仿=24:1:25的比例配置(自备),盖紧后混匀,室温保存。

试剂二:液体6mL×1瓶,室温保存。

试剂三:粉剂×2瓶,4℃保存。临用前在试剂瓶中加入13mL无水乙醇,充分溶解,4℃可保存一周。

标准品:粉剂×1瓶,10mg棕榈酸,室温保存。临用前把试剂转移到10mL玻璃瓶中,加入7.8mL氯仿充分溶解,即为5μmol/mL的棕榈酸标准溶液。

产品说明:

FFA既是脂肪水解的产物,又是脂肪合成的底物。血清中FFA的浓度与脂类代谢、糖代谢、内分泌功能有关。

FFA与铜离子结合形成脂肪酸铜盐,并溶于氯仿;利用铜试剂法测定铜离子含量,即可推算出游离脂肪酸含量。

自备仪器和用品:

研钵、冰、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枪、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一个25 mL玻璃瓶、一个15mL玻璃瓶、正庚烷、无水甲醇、氯仿(三氯甲烷)、无水乙醇和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样品中FFA提取:

1、血清中FFA测定:将所取血液,室温静置1h后,于4℃离心机3500rpm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置

第1页,共3页

于-20℃冰箱保存,待测

2、组织中FFA含量测定: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用吸水纸吸取表面水分,称取约0.1g,加入1mL 提取液,匀浆后,8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冰上待测。

二、测定:

1.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到550nm,无水乙醇调零。

2.试剂二在37℃水浴中预热30min以上。

3.标准品的稀释:将标准品用氯仿稀释成1、0.8、0.6、0.4、0.2、0.1、0.05μmol/mL。

4.按下表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相应试剂

对照管测定管空白管标准管蒸馏水(μL)10

样本(μL)10

氯仿(μL)10

标准品(μL)10

试剂一(μL)100

试剂二(μL)40

充分振荡10min后,3000rpm,离心10min

上层溶液(μL)50

试剂三(μL)200

充分振荡2min后,静置15min,取0.2mL于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在550nm下测吸光值,分别记为A对照管、A测定管、A空白管、A标准管。(对照管和空白管各只做一管)

三、FFA含量计算:

1.标准曲线的绘制: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x轴,以ΔA标准(ΔA=A标准管-A空白管)为y轴,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方程y=kx+b。将ΔA(ΔA=A测定管-A对照管)带入方程得到x。

2.血清FFA含量

FFA含量(μmol/L)=1000x

第2页,共3页

3.组织FFA含量

(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

FFA含量(μmol/mg prot)=x×V样总÷(Cpr×V样总)=x÷Cpr

(2)按样本鲜重计算

FFA含量(μmol/g鲜重)=x×V样总÷W

V样总:上清液总体积,1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W:样品鲜重,g。1000:单位换算系数,1L=1000mL。注意事项:

1.试剂三配制应尽量晚配,可在操作到加入试剂二时,再配制试剂三。

2.必须保证每管的震荡频率及时间一致。

3.尽量在30min内完成测量。

4.上层溶液不可以直接加入到96孔板内,并且测完后要密封好再丢弃。

5.因所用试剂多数为有机溶剂,同一支吸头多次吸取会造成体积不准确,建议更换吸头。

第3页,共3页

脂肪酸值的测定

脂肪酸值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脂肪酸溶于有机溶剂,通常利用无水乙醇来萃取样品中的脂肪酸,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从而求得脂肪酸值。 二、仪器和试剂 1.试剂 0.01mol/L KOH或(NaOH)乙醇 -(95%)溶液;先配置约0.5 mol/L KOH,标定,然后用移液管移取10ml,用95%乙醇稀释至500ml. 无水乙醇 95%乙醇 1g/100ml酚酞乙醇溶液:1.0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溶液中。 2.仪器 具口磨口塞锥形瓶 150ml 、25ml比色管、10ml移液管、50ml移液管、微量袖滴定管、表面皿、感量0.01g天平、漏斗、电动振荡器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80g,粉碎,95%粉碎试样通过0.45mm孔径筛。 2.浸出,取试样10g±0.01g于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ml无水乙醇,加塞,振荡几秒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电动振荡器振荡10min,将锥形瓶倾斜静置数分钟,让试样粉粒沉降在一角。 3.过滤:小心地倾析尽可能多的上清液于铺在玻璃漏斗上的多折滤纸中,用表面皿盖在漏斗上,以减少蒸发,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25ml比色管准确收集滤液25ml。 4.滴定:将25ml滤液移入锥形瓶中,用50ml无二氧化碳蒸镏水分三次洗涤比色管,将洗涤液一并倒入锥形瓶中,加几滴酚酞批示剂,立即用0.01mol/LKOH-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0.5min内不消失为止,记下所耗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V O)。 四、结果计算 脂肪酸值按公式计算 50 100 X(脂肪酸值)=(V1- V0)c×56.1×× 25 m(100-M) 式中:X----每100g干样所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mg V1----滴定试样用去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ml V0----滴定25ml酚酞乙醇溶液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 50----浸泡试样用无水乙醇的体积,ml 25----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ml c-----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56.1---1ml浓度为1mol/L的碱液相当KOH的质量,mg M-----试样水分百分率,%(测定小麦粉、玉米粉脂肪酸值时按湿基计算,不必减去水分) 100----换算为100g试样质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为每100g干样所耗氢氧化钾不超过2m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五、注意事项 1.粉碎后的样品要尽快测定,否则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 2.浸出液色过深,滴定终点不好观察时,改用四折滤纸,在滤纸锥头内放入约0.5g 粉未活性碳,慢慢注入浸出液,边脱色边过滤。或改用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指示剂,

NEFA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法)产品说明书

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 法)说明书 【产品名称】通用名称: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 法) 英文名称: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 Assay Kit (Enzymic Method)(NEFA ) 【包装规格】R1:2?60ml 、R2:2?20ml ;R1:2?45ml 、R2:2?15ml ;R1:1?45ml 、R2:1?15ml ; 校准品(选配):1?2ml (1个水平)。 【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临床上主要用于高血脂症、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辅助诊断。 【检验原理】游离脂肪酸和辅酶A 在乙酰辅酶A 合成酶(ACS )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 在乙酰辅酶A 氧化酶(ACOD )的作用下生成H 2O 2,随后通过Trinder ’s 底物在过氧化物酶(POD )的作用下生成有色物质。 【主要组成成分】由试剂R1、R2和校准品组成。试剂R1:乙酰辅酶A 合成酶(ACS )0.8KU/L 、MgCl 2(氯化镁)5mmol/L 、吐温-20 0.1%;试剂R2:乙酰辅酶A 氧化酶(ACOD)20KU/L 、过氧化物酶( POD )30KU/L 、吐温-20 0.1%;校准品:含十六(烷)酸水溶液。校准品可以溯源至北京华宇亿康校准品,注:校准品浓度见每批瓶标示。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不可以互换。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试剂和校准品在2℃~8℃避光条件下保存可以稳定365天。试剂和校准品开瓶后2℃~8℃可稳定15天。备注:生产日期及失效日期见外盒或瓶标签。 【适用仪器】日立7180、奥林巴斯AU680、贝克曼LX-20/DXC800、迈瑞BS-380、朕江T9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样本要求】 1、空腹静脉采血,样本为新鲜的血清样本。 2、样本采集后立即离心分离,并在当日检测,如当日不能检测,冷藏2℃~8℃下可稳定48h ;避免反复冻融。 【检验方法】 (1)双试剂无需配制,直接使用。 (2)试验条件:样本(S ):5 μl 试剂1(R1) :225 μl 试剂2(R2):75 μl 温度:37 ℃ 测定类型:终点法 主波长:546 nm 副波长:700 nm 反应方向:向上 方法:先将样本与R1混合,37 ℃5分钟后加入R2试剂,然后测定加入R2后5分钟的反 应吸光度。 测定空白吸光度(A 1) 测定反应吸光度(A 2) 0 5 10 (反应时间:10min ) 37℃ (3)校准程序:使用配套校准品进行校准,每次更换试剂批次时都应进行校准。校准后,各实验 室要用质控品验证。如果质控结果不在可接受范围值内,则需要进行重新校准。 (4)质量控制程序:选用Randox2、3(HN1530、HE1532)进行质量控制。各实验室建立各自的 质控频率和可接受范围值。当测定结果超出可接受范围时,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 (5)结果的计算 (A 2 - A 1)样本 NEFA (mmol/L )= ———————— × 校准品浓度(mmol/L) (A 2 - A 1)校准品 【参考区间】(0.129~0.769) mmol/L (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依照《医学研

MM FS CNG 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法

MMFSCNG0107 油料 游离脂肪酸 滴定法 MM_FS_CNG_0107 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合于油料中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测,不适用于月桂酸含量较高的油料。 2.原理概要 试样在索氏抽提器中用石油醚作溶剂浸出,所得到的油用碱标准溶液滴定存在游离脂肪酸。 3.主要仪器和试剂 3.1.主要试剂 30~60℃石油醚、乙醚、95%乙醇、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 乙醚、95%乙醇等体积混合液(用前调至中性)。 0.1mol/L 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95%乙醇标准溶液:需在5d 前配制,使用前过滤用苯二甲酸氢钾准确标定。 1%酚酞指示剂:1g/100mL 95%乙醇酚酞指示剂溶液。 石英砂、脱脂棉、沸石。 3.2.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粉碎机、研钵、电热干燥箱(103±2℃)。 索氏抽提器带250mL 接收瓶。 干燥器。 10mL 碱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0.05mL。 滤纸筒:与索氏抽提器适宜规格。 4.过程简述 4.1.样品的制备 分析样品的制备:用四分法从2kg 原始样品中分取出所需样品量,保存于具塞试样瓶中备用。 试验样品的干燥:按(MM_FS_CNG_O106)油料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测定水分含量。如样品水分大于10%,则需将样品干燥至10%以下。 试样的制备:含油量在20%以下的样品用粉碎机粉碎后称取10g 装入滤纸筒内。含油在20%以上的样品称取10g 后按下述方法处理:较大籽粒样品切碎,小籽粒直接用研钵加少量石英砂研后装入滤纸筒中。处理好的试样要立即进行浸出。 4.2.油的浸出: 上述装好样品的滤纸筒口用脱脂棉封好后放入索氏抽提器内,用石油醚在水温约75℃的水浴上抽提4h。回收溶剂。取下已知质量的接收瓶擦干水迹后在103℃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得超过5mg。 4.3.测定: 用100mL 乙醚、95%乙醇等体积混合液洗涤接收瓶。将浸出油全部转移到200mL 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0.1mol/L 碱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持续1min)记下所用体积V 。 5.结果计算 5.1.游离脂肪酸含量按下式计算: 100) -(0001282=)(01×××m m C V %游离脂肪酸含量

日产风神蓝鸟汽车说明书用户手册

前言 一、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承蒙您选购本公司的汽车,谨表谢意。 欢迎您加入驾驶本公司车辆的行列。 我们确信,您一定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 本车辆是集中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最先进的技术而制造的,我们为了使各位驾驶员更好地了解本公司车辆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同时为了既能安全、经济驾驶又能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在各车辆上配各了汇集使用注意事项的车辆使用说明手册。 请您在驾驶之前。务必阅读本车辆的使用说明手册,熟悉车辆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果对本车辆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车辆的维修保养等有不明之处时请您向东风NISSAN专营店询问,他们一定会高兴地为您服务。 1、关于起动发动机 1)确实拉紧驻车制动器。确认变速杆是 否在空档的位置(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杆放到 P或N的位置)。为了减少发动机转动时的阻 力,把离合器踩到底后再起动发动机。 2)为延长起动机和蓄电池的寿命,起动 机的连续起动时间请不要超过10秒钟。需要 再次起动时把点火钥匙转回OFF的位置,等 待10秒钟以后再起动。 3)冬季使用车辆时必须预热发动机,当 水温表的指针开始移动时,方可驾驶。

2、关于经济驾驶方法 1)离合器的连接要缓慢,车辆起步要平 稳。在发动机高转速的状态下起步,会使燃 料的消耗量增加,离合器的寿命也会缩短。 2)绝对禁止二档起步。二档起步会给发 动机、离合器、变速器、齿轮等带来不必要 的负荷而加速损坏。 3)为了节省燃料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 命,一档起步以后,请务必按照说明手册所 推荐的车速来进行换挡。比如四档,车速必 须在50公里以上使用;低速(如30公里) 时,若过早换到高速档,发动机会发生爆震。 运行中发生爆震,除了使发动机的动力下降 以外,燃料消耗量也会极端恶化;另外,严 重爆震会成为发生汽缸密封垫冲坏、曲轴瓦 烧接等重大故障的原因;当然,在低速档运 转车辆在推荐速度以上行驶,这也会成为发 动机超速运转而造成轴 瓦、活塞环烧接等的原因, 且在这种情况下燃料消耗 量也必然会增加。 4)关于的内外清洗 车辆使用的燃料,请 参看推荐的燃料/润滑油 表。 汽油车不能使用低标 号汽油,若使用将会显著 缩短发动机寿命。 >$@对于因使用规定以外的燃料及操作不当而发生的故障,本公司将不进行任何保证。>$@

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法)产品技术要求haifeng

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 1.1 产品规格 1.2主要组成成分

注:校准品、质控品具有批间、赋值特异性,具体值详见靶值单。 2.1外观 2.1.1试剂盒标签标识清晰,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3 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4 校准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1.5 质控品:无色或浅黄色澄清液体,目测不得有任何沉淀及絮状悬浮物。2.2 净含量 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 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546nm、副波长700nm、37℃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A≤0.2。 2.4 线性范围 (0.05,3.00)mmol/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

(0.05,1.00]mmol/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0.10mmol/L; (1.00,3.00)mmol/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5分析灵敏度 在产品说明书规定参数设定条件下,测定浓度1.0mmol/L的样本,吸光度变化△A≥0.05。 2.6 精密度 2.6.1批内重复性 CV≤10.0%。 2.6.2 批间差 相对极差R≤10.0%。 2.7 准确度 与已上市产品比对:(0.05,3.00)mmol/L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0;(0.05,1.00]mmol/L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0.10mmol/L; (1.00,3.00)mmol/L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8 校准品 2.8.1 均一性CV≤5.0% 2.8.2 开瓶稳定性:开瓶后3天,相对偏差不超过±10.0%。 2.9 质控品 2.9.1赋值有效性: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9.2 均一性:CV≤5.0%。 2.9.3 开瓶稳定性:开瓶后3天,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10 稳定性

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GB 5510—85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中脂肪酸值含量的测定。 1 仪器和用具 1.1 带塞锥形瓶:150 ml; 1.2 量筒; 1.3 移液管; 1.4 微量滴定管; 1.5 表面皿; 1.6 天平:感量0.01 g; 1.7 电动振荡器; 1.8 漏斗等。 2 试剂 2.1 0.01 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95%)溶液:先配制约0.5 N氢氧化钾水溶液,再取20 mL,用95%乙醇稀释至500 ml; 2.2 苯、95%乙醇; 2.3 0.04%酚酞乙醇溶液(0.2 g酚酞溶于500 ml 95%乙醇溶液中)。 3 操作方法 3.1 试样制备:从平均样品中分取样品约80 g,粉碎使90%以上试样通过40目筛。粉碎后试样加在20℃以上室温放置,脂肪酸值会很快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 3.2 浸出:称取试样20±0.01 g(脂肪酸值高于60 mgKOH/100 g时称试样10 g)于200 ml或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苯,加塞摇动几秒钟后,打开塞子放气,再盖紧瓶塞置振荡器振荡30 min(或用手振荡 45 min),取出,将瓶倾斜静置数分钟,使滤液澄清。 3.3 过滤:用快速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25 ml比色管或量筒收集滤液25 ml立即准确调节至刻度。

3.4 滴定:将25 ml滤液移入锥形瓶中,再用原比色管或量筒取25 ml酚酞乙醇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立即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呈现微红色半分钟内不消失为止。记下所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 升数(V1)。 3.5 空白试验:取25 ml酚酞乙醇溶液同3.4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记下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毫升数(V0)。 4 结果计算 脂肪酸值以中和100 g粮食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 脂肪酸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 1── 滴定试样用去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体积,ml; V ──滴定25 ml酚酞乙醇溶液用去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的体积,ml;50──浸泡试样用苯的体积,ml; 25──用于滴定的滤液体积,ml; N──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当量浓度; 56.1──氢氧化钾毫克当量; W──试样重量,g; M──试样水分百分率,%(测定面粉脂肪酸值时按湿基计算,不必减去水分); 100──换算为100 g试样重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脂肪酸值在51以上的不超过5 mg KOH/100 g;在50以下的,不超过3 mg KOH/ 100 g。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注:浸出液色过深,滴定终点不好观察时,改用四折滤纸,在滤纸锥头内放入约0.5 g粉末活性碳,慢慢注入浸出液,边脱色边过滤。或改用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绿色或蓝绿色。

新车主您看过车辆使用说明书吗

新车主您看过车辆使用说明书吗 新老车主近八成以上的人都没有认真看过汽车使用说明书。有的车主甚至开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道备胎放在哪里,这实在是个尴尬的笑话;也有的车主一遇到问题就打电话找4S店求救,不但浪费时间还浪费金钱,其实翻开说明书,很多小故障都可以自己解决。而且不同的车型有很多不同之处,按以往的驾驶习惯来开,不见得正确。因此,找出你的说明书,花点时间仔细阅读,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1、发动机如何预热? 错误观点:点火后等5分钟再起步,等水温升高了再走。 说明书观点:请勿在停车状态下预热发动机,在车外视野良好时要立即起步。这样发动机可更快达到其工作温度,开且有害物质排放更少。 根据一项统计数字显示:引擎机件部分的磨损,超过90%是在冷车发动后3分钟内造成的。正确的热车方法应该是在发动后3U秒兰1分钾后工贻。入木川午、期阴仪’后发动引擎,引擎

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大约要在发动后30s,才会因机油泵浦的运转而将机油运送到引擎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 2、点火后如何起步? 错误观点:在怠速空转时大力轰几脚油门;只要热了车,上路可以随意开。 说明书观点:在发动机处于冷态时要避免高发动机转速、油门全开和加大发动机负荷。 尽管热了车,也要避免马上高转速行驶,正确的方法是保持低车速,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分钟为限,一般保持在2000转1分钟。待引擎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再恢复“个人习惯”开车即可。 3、怎样刹车最科学最安全? 错误观点:下坡全程踩住刹车控制车速。 说明书观点:在驶过较长的陡下坡之前要降低车速,挂入某个较低的挡位或选择某个较低的行驶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并减轻制动器负荷。 下坡时,科学的方法是通过降挡来减速制动,而不是踩刹车。特别要提醒的是,有的有经验驾驶人为了省油,下坡或者下桥时用空挡滑行,而汽车放空挡(或熄火滑行)时,无法给油路或气路加压,汽车将无法正常使用制动。 4、车子积炭怎么处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基础知识: 油脂就是食品的重要组分与营养成分。油脂中脂肪酸组分的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气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采用酯交换法(甲酯化法),图谱解析采用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GC) 就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与定量测定。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 ? 进样口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 ? 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氢气与空气燃烧所生成的火焰产生很少的离子。在氢火焰中,含碳有机物燃烧产生CHO+离子,该离子强度与含量成正比。该检测器检出的就是有机化合物,无机气体及氧化物在该检测器无响应。 当纯净的载气(没有待分离组分)流经检测器时产生稳定的电信号就就是基线。

1——载气(氮气); 2——氢气; 3——压缩空气; 4——减压阀(若采用气体发生器就可不用减压阀); 5——气体净化器(若采用钢瓶高纯气体也可不用净化器); 6——稳压阀及压力表; 7——三通连接头; 8——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前压调节阀及压力表; 10——尾吹气调节阀; 11——氢气调节阀; 12——空气调节阀; 13——流量计(有些仪器不安装流量计); 14——分流/不分流进样口; 15——分流器; 16——隔垫吹扫气调节阀; 17——隔垫吹扫放空口; 18——分流流量控制阀; 19——分流气放空口; 20——毛细管柱; 21——FID检测器; 22——检测器放空出口;

方法来源: 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游离脂肪酸含量不大于2%的油脂样品的脂肪酸含量测定。 2、原理 样品中的脂肪酸经过适当的前处理(甲酯化)后,进样,样品在汽化室被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下,汽化的样品随载气通过色谱柱,由于样品中组分与固定相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不同而被逐一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到达检测器(detceter)时经检测口的相应处理(如FID 的火焰离子化),产生可检测的信号。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归一化法确定不同脂肪酸的百分含量。 3、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石油醚:沸程30℃~60℃。 3、2甲醇(CH3OH):色谱纯。 3、3正庚烷[CH3(CH2)5CH3]:色谱纯。 3、4无水硫酸钠(Na2SO4)。 3、5异辛烷[(CH3)2CHCH2C(CH3)3]:色谱纯。 3、6硫酸氢钠(NaHSO4)。 3、7氢氧化钾(KOH)。 3、8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mol/L):将13、1g氢氧化钾溶于100mL无水甲醇中,可轻微加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即得澄清溶液,有效期3个月。 3、9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取出适量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移至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稀释定容,贮存于-10℃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0单个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将单个脂肪酸甲酯分别从安瓿瓶中取出转移到10mL容量瓶中,用正庚烷冲洗安瓿瓶,再用正庚烷定容,分别得到不同脂肪酸甲酯的单标溶液,贮存于-10 ℃以下冰箱,有效期3个月。 3、11丙酮:色谱纯。 5、仪器与设备 5、1实验室用组织粉碎机或研磨机。 5、2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 5、3毛细管色谱柱:聚二氰丙基硅氧烷强极性固定相,柱长100m,内径0、25mm,膜厚0、2μm。

游离脂肪酸NEFA检测的临床意义

游离脂肪酸N E F A检测 的临床意义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游离脂肪酸(NEFA)检测的临床意义 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临床上的应用: 一、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 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高浓度NEFA能引起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粘度升高,血管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壁纤维蛋白原沉积,对肝素有拮抗作用。高纤维蛋白原常促使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纤溶活性降低,使动脉向着粥样硬化方向发展,原有的粥样硬化加重。 2.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肌对游离脂肪酸的利用明显增加,并可动员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使血浆游离Ca2+浓度降低,并使氧化磷酸化解偶联,诱发心率失常。 3.与缺血心肌收缩力的关系高浓度NEFA可加重缺血心脏泵功能的损害。有氧条件下NEFA 不改变心肌的收缩功能,而在低氧、缺氧条件下则可降低其收缩力,增加其静息张力,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甚至还会引起心肌挛缩。 二、游离脂肪酸与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也称X综合征(XSyndrome)、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ResistanceSyndrome,IRS),它包括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代谢及生理紊乱,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脂代谢紊

车辆使用说明

车辆使用 1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办公用车的申请、调度及使用 2控制目标 2.1确保公司车辆使用均为办公所需,而且具有合理化与规范化 2.2确保为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提供及时、完善的用车服务 3主要控制点 3.1部门用车应该根据车辆的标准经部门经理、主管副总或总经理的的审批 3.2办公室主任根据用车规定审批部门签批的车辆使用申请 3.3车辆使用人在用车之后需要在用车登记单上签署车辆服务反馈 4特定政策 4.1鼓励各部门业务用车提前48小时进行预定,但是不得晚于用车前24小时 4.2部门使用公司车辆,应该支付相应费用,小车费用计算方法:基本成本(公里数× 单价)+紧急定车附加费,车辆单价由财务部负责计算 4.3车辆的折旧费、司机工资、修理费、保险费、养路费、汽油费等成本打入车辆租借 费用,折合成每公里单价,向各用车单位收取(具体单价示例见附表) 4.4用车部门自己承担使用车辆而产生的过路过桥费、出车津贴、停车费等费用 4.5对于紧急用车,可由公司领导、办公室主任电话通知车队队长派车,事后补办相关 手续,但是应该支付一定的紧急定车附加费 4.6对于紧急用车,若办公室主任无法及时审核车辆使用申请表,可授权他人

4.7紧急定车附加费用计算如下:r临时定车在原有单价的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的紧急 附加费,比例如下:提前12小时--3%,提前8小时--6%,提前4小时--10%,提前2小时--15%,提前1小时--20%,提前30分钟--25%,提前15分钟--30% 4.8一般用车由车队队长根据用车标准安排车型种类,有特殊要求的应经办公室主任审 批在车辆使用申请表上注明 4.9车辆使用人根据工作需要,确需改变目标和路线的要事先向办公室主任申请,同意 后方可实施 4.10夜间确保至少有一辆车,为两公司的生产服务,须做到随叫随到 4.11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公用车交由集团公司一并管理 5车辆使用流程C-15-05-001

快速诊断试剂盒化学反应原理

快速检测试剂盒化学反应原理 1.硫氰酸钠: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水溶液呈中性, 遇铁盐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遇亚铁盐不反应,与硫酸生成黄色的硫酸氰钠,与钴盐作用生成深蓝色的硫氰化钴,与银盐或铜盐作用生成白色的硫氰化银或黑色的硫氰化铜沉淀,在空气中易潮解。 2.液体石蜡:即矿物油,珍珠大米的检测方法:取大米于样品杯中一半体积,加入70℃以 上的热水至样品杯近满处,用洁净牙签轻轻搅动30秒以上,静置片刻使溶液温度降低到50℃以下(固体石蜡的熔点为50~65℃),如果样品中掺有石蜡,液面上会出现细微的油珠,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液体石蜡的油珠会聚集加大,固体石蜡的油珠会结成白色片状物浮于液面上。 3.工业碱:一般指(碳酸钠)、工业烧碱(氢氧化钠)、工业重碱(碳酸氢钠)。碳酸钠也 被称为纯碱。碱性溶液遇到酚蓝试剂变成紫红色,碳酸钠与钙的可溶性盐生成沉淀,而氢氧化钠或者碳酸氢钠遇到钙的可溶性盐则不会发生沉淀。 4.甲醇:工业酒精,甲醇经氧化试剂氧化后形成甲醛,甲醛可与品红-亚硫酸作用生成蓝紫 色化合物。(氧化剂配制:高锰酸钾-磷酸溶液,混合后不容易保存,所以分开配制逐一添加。品红-亚硫酸溶液:混合后不易保存,同样是分开配制逐一添加。亚硫酸为亚硫酸钠与盐酸配制所得,可百度。) 5.甲醛: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 后,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 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SO2 对测定存在干扰(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控制,且醛类、烯类化合物及NO2等对测定有干扰。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副品红法原理是在甲醛存在下,亚硫酸根离子与副品红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检测限为50μg/L。本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敏,其它醛和酚不干扰测定;缺点是褪色快,灵敏度不高,易受温度影响,使用了有毒的汞试剂。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3-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 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该方法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对乙酰丙酮法、MBTH法及副品红法干扰严重的六胺对此测定方法无干扰,因此,该法是测定树脂交联过程释放甲醛的有效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为0.01mg/m3,较适宜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测;缺点是颜色随时间逐渐加深,要求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在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550nm测定,Co2+、Cu2+干扰测定。溴酸钾-次甲基蓝法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可促进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反应,降低体系吸光度的特点来快速测定甲醛含量。次甲基蓝在6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H2SO4介质中加入KBrO3能使其吸收峰微降,而再加入甲醛后,其吸光度会显著下降,△A降低与甲醛浓度成正比。银-Ferrozine法原理为水合氧化银能氧化甲醛并被还原为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Fe2+与菲洛嗪(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 6.溴酸钾:见附页。 7.硫酸镁:络合滴定法取供试品适量,加水溶解,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乙二胺四醋酸钠 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紫红色转变为纯蓝色。每1mL乙二胺四醋酸钠滴定液

测定方法-游离脂肪酸

2.1.4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2.141 试剂 乙醇-乙醚混合溶液:无水乙醚与95沱醚1:1(V)混合,每100mL溶剂加入0.3mL酚酞指示剂 0.1M KOH标准溶液:称取5.8gKOH溶于1000mL新沸冷却蒸馏水中,摇匀,按下 法标定其摩尔浓度。称取在125 C烘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0.8608g ,精确至0.0002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以50mL蒸馏水溶解, 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上述KOH容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 验,KOH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 G— (V V。)0.2042 式中:G—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 V —KOH容液用量,mL V 。一空白试验KOH溶液的用量,mL 0.2042 —每mo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计算结果:M KOH二0.86080.0942 (44.85 0.10) 0.2042 1獅酞指示剂:1g酚酞溶于100mL95乙醇中 2.1.4.2 仪器 250mL锥形瓶,25mL滴定管分析天平 2.2.5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测定⑴: 精确称取样品5.0g,置于锥形瓶中,用水浴微热熔融,加入预先中和的乙醚、乙醇混合液50mL使之溶解,加入1%酚酞5滴,然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至呈粉红色,10s 内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液的毫升数。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以油酸计)为

m 式中FFA 游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 V-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282-油酸的摩尔质量(g/mol ) m 样品质量(g ) 2.1.5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2.1.5.1 试齐I 」 40%中性甲醛:40mL 甲醛溶于60mL 蒸馏水中,用1mol/L NaOH 调pH 为8.1 0.1%百里酚酞:0.1g 百里酚酞溶于90mL 乙醇,加水至100mL 0.1M NaOH B 准溶液:称取110gNaOH 溶于100mL 无CO 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 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量取5.1m 上层清液,用无CO 的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称取0.75g 于105-110 C 烘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无 CO 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配好的NaOH 底至溶液呈粉红色, 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实验。NaOH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 M NaOH m 1000 (V 1 V 2)M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 质量, g V 1 —NaOH 体积,mL V 2 —空白试验消耗NaO 啲体积, mL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204.22g/mol 计算结果: M NaOH =—— 0.7512 1000 — =0.11026 (33.41 0.05) 204.22 FFA V C 282 1000 100

高空作业车使用说明书

高空作业车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湖北楚胜汽车高空作业车以东风小霸王、江铃五十铃、福田奥铃、东风140、东风145 系列等底盘(也可采用其他车辆改装),全回转三折臂式液压多功能工程作业车,它能将工作人员平稳,安全的送到14-20 米的高空作业,进行维修、安装、清洗、摄影、造船、化工、电力、剪枝、更换路灯及其他工程抢修作业。该车的主臂上还设有起重结构,故该车的使用领域较宽。 该车驾驶室外型美观,内部舒适,可载(座)3-6 人,整车外形尺寸小于国内同类产品,整车移动方便,能适合狭窄的地段,小街小巷作业。该车的上臂、下臂、回转和起重液压系统均为独特无级调速系统,具有节能和动作灵活,平稳安全可靠的特点。该车的支腿分单独、可调,能实现整车在平路上调平。该车液压和电器控制系统均设有各种限位装置及发动机紧急熄火装置。能在操作人操作失误,出现故障自动切断电源或紧急停止发动机,及时停止危险动作,确保安全可靠。该车电动操作系统均采用防水开关,避免了开关易进水,锈蚀漏电的问题,工作斗采用管状工作斗,外形美观,在工作斗和转台实行双位置操作,使用方便,维修简便,安全可靠。 二、结构简图(如图1):

三、操作步骤 步骤1.根据如下指示牌先伸出后横,然后伸出后左右脚及前左右脚,如图2: 步骤2.按住上述操作指示牌的“升臂操作”换向阀向里推,然后准备操作各臂; 步骤3.操作各臂时分为站臂操作和吊栏操作

步骤4.操作各臂时最先升小臂举升一定角度,如图3: 步骤5.然后将二臂举升一定角度,如图4: 步骤6.再将大臂举升一定角度,如图5: 步骤7.将小臂油缸伸出到最大高度,如图6: 步骤8.接着再将二臂举升一定角度,如图7:

游离脂肪酸(NEFA)测定试剂盒(ACS-ACOD酶法)产品技术要求百奥泰康

游离脂肪酸(NEFA)测定试剂盒(ACS-ACOD酶法)适用范围: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浓度。 1.1产品规格 1.2 组成成分 1.2.1 试剂组成 试剂1:磷酸盐缓冲液(pH=7.0) 50mmol/L;

辅酶A 0.5mmol/L; ATP 3 mmol/L; 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 ) 0.4KU/L; )2mmol/L; 氯化镁(MgCl 2 偶联终点比色法结合成份(Trinder结合成份)0.5g/L; 表面活性剂和稳定 剂<1%; 试剂2:磷酸盐缓冲液(pH=7.0) 50mmol/L; 乙酰辅酶 A 氧化酶(ACOD )30KU/L; 过氧化物酶(POD ) 45KU/L; 4-氨基安替比林(4AAP) 1.5g/L; 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1% 1.2.2 校准品的组成 单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50mM 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添加十六烷酸纯品,稳定剂<0.5%;定值范围:0.8-1.2mmol/L。 1.2.3质控品的组成 两个水平的液体质控品,在牛血清(20g/L)中加入十六烷酸纯品,添加的牛血清的比例为5%-10%,稳定剂<0.5%;目标浓度范围:低水平(0.30-0.60)mmol/L,高水平(0.80-1.20)mmol/L。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试剂2:黄色澄清液体。

校准品: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3。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0.5mmol/L时,吸光度差值的绝对值在0.01-0.2范围内。 2.5 线性 在(0,3.0]mmol/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应≥0.995;在(0,1.2] mol/L 时绝对偏差不超过0.18mmol/L;在(1.2,3.0]mmol/L范围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6 精密度 变异系数CV应≤6%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极差应≤10%。 2.8 准确度 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0%-110%。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靶值范围内。 2.10校准品溯源性要求

干扰物试剂盒

商品号/79370 干扰物检查A PLUS Interference Check.A Plus 说明干扰物检查A PLUS试剂盒是用于检测胆红素(游离型、结合型)、溶血、乳糜等物质对检查结果影响程度的干扰物检查用的专用试剂盒。 制品成分 1、胆红素*F(游离型)--------------2mL*1 2、胆红素*F(空白)---------------2mL*1 3、胆红素*C(结合型)--------------2mL*1 4、胆红素*C(空白)---------------2mL*1 5、溶血血红蛋白----------------2mL*1 6、溶血血红蛋白(空白)------------2mL*1 7、乳糜--------------------2mL*1 8、乳糜(空白)----------------2mL*1 使用方法 各瓶用精制水2mL溶解,当天使用。(根据所需添加浓度不同,精制水量不同) 操作方法 1、溶解后的样本(干扰物质)1.0ml和事先准备好的混合血清9.0ml混合制成样本A 2、溶解后的样本(空白)1.0ml和事先准备好的混合血清9.1ml混合制成样本B 3、样本A和样本B按以下表格配制稀释系列 对照 1/10 2/10 3/10 4/10 5/10 6/10样本A----0.10.20.30.40.50.6 样本B 1.00.90.80.70.60.50.4 7/10 8/10 9/101 样本A0.70.80.9 1.0 样本B0.30.20.1---- 4、对以上稀释系列进行检测 组成 1、胆红素*F(游离型)T-BIL# 牛蛋白 3.2g/dL Tris.缓冲液 Ph8.5100mmol/L 2、胆红素*F(空白)牛蛋白 3.2g/dL Tris.缓冲液 Ph8.5100mmol/L 3、胆红素*C(结合型)T-BIL/D-BIL# 牛蛋白 4.0g/dL Tris.缓冲液 Ph8.020mmol/L 4、胆红素*C(空白)牛蛋白 4.0g/dL Tris.缓冲液 Ph8.020mmol/L 5、溶血血红蛋白溶血血红蛋白# 蔗糖10g/dL

游离脂肪酸与肿瘤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 游离脂肪酸定义: 游离脂肪酸(NEFA)是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量极少,仅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在血浆中半衰期2~3分钟,主要与血清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组织利用。 游离脂肪酸(NEFA)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等,引起细胞内微器损害,而且能增强细胞因子毒性,在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中起重要作用。 游离脂肪酸在肝脏疾病和癌症中的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代谢综合征的一种重要临床表现,从简单的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直至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表现就是三酰基甘油(TAG)在肝脏的堆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其堆积于肝脏的三酰基甘油60%是游离脂肪酸(NEFA),来源于血浆游离脂肪酸池,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浓度直接决定了进入肝脏的游离脂肪酸的绝对量,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据相关文献,在禁食状态,80%的脂肪酸由脂肪组织生成并释放到血浆游离脂肪酸池中,哪怕在进食状态下,此数值仍达到60%,因此由脂肪组织过度生成的脂肪酸将经由血浆游离脂肪酸池流入肝脏,从而造成三酰基甘油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脏中形成堆积[1]。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作用于肝细胞可致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和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浸润。即使极低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也可改变粘膜的通透性,导致粘膜受损,损伤内皮细胞。因此,血清或肝脏中NEFA浓度略有增加即可损伤肝细胞。 检测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可作为癌症死亡率的独立相关指标(相对风险可达1.66,95% 置信区间1.25,2.21,根据年龄,吸烟史,心率和体质指数调整)[2]。高浓度血浆游离脂肪酸可作为癌症死亡的预示,尤其是在最高浓度的20%患者中,如果是与吸烟或酒精相关癌症中,则其预示性将更为强烈。众所周知,过多饱和脂肪饮食,将导致某些癌症的发生。在禁食状态下,储存的甘油三酯将分解为游离脂肪酸,造成游离脂肪酸在人体中循环流通。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向心性肥胖,系统性的游离脂肪酸循环流通升高,已经被证实可作为某些癌症的风险因子,如胰腺癌,肝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作为这些癌症的常规检测指标[2]。游离脂肪酸可能与癌症诱发和生长相关,但是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关于这方面的解释。 无论如何,在肝脏疾病中检测游离脂肪酸对于监测肝脏疾病进程非常有效,而对于癌症病人检测游离脂肪酸,其强烈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预示性则更加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High Plasma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Are Predictive of Cancer Mortality but No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esults from the Paris Prospective Study, Am J Epidemiol Vol. 153, No. 3, 2001:292-298 [2]Contribution of adipose tissue and de novo lipogenesis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 Clin Invest. 2005;115(5):1139–1142.

玉米中脂肪酸值的测定

玉米中脂肪酸值的测定 Xxxxxx系09级专业:xxx 姓名:xxx 2009210790 摘要:本实验介绍了玉米脂肪酸值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操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终点判定的辅助方法,减少平行试验的误差。 关键词: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实验平行试验试验误差脂肪酸值的测定一直是玉米储存品质判断的重要依据,2006年11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2006),并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规则中将脂肪酸值作为玉米储存品质判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玉米入库及存储过程中,脂肪酸值的测定都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玉米脂肪酸值测定过程中滴定终点变化不敏锐,个体差异大等问题,容易造成平行试验误差较大。我们对该方法进行仔细研究,总结了大量经验,摸索出玉米脂肪酸值测定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及终点判断的辅助方法,大大减少了平行试验的误差。 1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的方法 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玉米中的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计算脂肪酸值。试样制备→试样称取→浸出→过滤→滴定→结果计算。 2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2.1样品的制备 (1)取样要有代表性,分别取混合均匀的样品80~100g。 (2)按GB/T 5507检验样品细度,粉碎样品只能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的锤式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通过CQl筛的应达到95%以上。筛上筛下全部筛分范围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3)在常温下,粉碎后的样品的脂肪酸值会逐渐增加,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测定。如需较长时间存放,应存放在冰箱中,全部过程不得超过24小时。 (4)样品称取时采用百分之一天平即可,称取试样10 g±0.01 g,称量前要混匀样品。用称量纸及角匙称取,注意样品转移时无洒漏。 2.2样品的处理 (1)用50 mL单标线移液管加入50 mL无水乙醇浸泡试样,并置于振荡频率为100次/min的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30min。 (2)振摇后将锥形瓶倾斜静置1~2 min,让试样粉粒沉降在一角。 (3)用中速定性滤纸及短颈玻璃漏斗过滤,小心地倾倒尽可能多的上清液于铺在玻璃漏斗上的多折滤纸中,用表面皿盖在漏斗上,以减少蒸发,弃去最初几滴滤液后,用50 mL比色管收集滤液25 mL以上。 2.3滴定溶液的配置 (1)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必要时应重新标定。 (2)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溶液在常温下(15℃~25℃)的保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当液体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制备。 (3)当稀释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时,所用乙醇应事先调节为中性。 (4)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应在临用前稀释配置。 2.4滴定 (1)样品提取后要尽快完成滴定,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对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