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

意见

近几年来,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示范建设校建设、精品课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和推广,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引领当今和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院成立以来,以钻井、焊接等专业为试点,以“倒推法”即通过对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归纳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了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项目教学法和部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这种模式的要求相差较大。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科学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工作。为此,广大教师必须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和掌握其内涵要求,为全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立和课程开发积累检验。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开发基本步骤:

岗位(群)分析①、职业资格研究②→工作任务③→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⑤→学习情境设计⑥→教学组织设计⑦

可把以上过程归纳为:

职业分析(①、②)→工作过程分析(③、④)→教学设计(⑤、⑥)→教学实施(⑦)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中课程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理念与方向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3、改造教学情境: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4、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展开的、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其中包括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中情境要求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

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要使课程得以有效实施,必须要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五、关于对教师的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不再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核

心任务,而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一,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其二,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也包括学习情景的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其三,教师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因为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门课程了,可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其四,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从上述四点可以看到,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

六、关于课程开发的几点建议和要求: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会已成为新一轮高职院校内涵评估的分水岭。因此,我院要继续加大课程改革建设的力度,以带动专业建设。

1、学院成立专业建设和指导委员会

2、学院要建立激励机制(以科研或项目开发),加大资金投入。(调研、考察、培训、试验实训设施设备)

3、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且需较大投资的工作。因此,要按保证质量、实事求是、研以致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该项工作。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构建课程体系。

第二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

第三步:确定重点或条件相对具备(设备设施、人员)的课程,优先开发(教材、教学设计)

第四步:总结和推广。

4、各系要成立项目组,由系主任为第一负责人,所属教研室全体教师必须参加,要分工明确,完成时间明确。教研室主任要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5、对岗位调研和职业资格的研究是本项工作的起点,是以下工作展开的重要依据,此项工作必须由现场从事技能、技术工作、管理工作人员参加指导和咨询;所调研的单位至少在两家以上(同类单位)。

学习领域即课程设置工作要打破现有模式,按项目要求进行解构和重构,一般设置为15门课程左右(含原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内容不再分理论和实践(含试验、实训),应将两部分融为一体。特殊实训可另设置。

6、时间要求:2010年5月底前要完成整个工作。具体要求见下表:

工作过程导向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姜大源研究员的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第一章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校企合作如果说是办学的模式,工学结合如果是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情况下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我经常说,可以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课程;课程的组合就是专业,教材是没有的,拿教材教书的老师肯定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课程教书的老师才是最有水平的老师。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围绕着课程,而硬件建设也要围绕着课程,所以我们始终把课程看成是教育,包括这一次第一批准备验收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课程在起作用,我们说传统的学科体系,我们现在觉得不对,不是说学科体系不好,而是说它不适合职业教育。 第一节概念解读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什么我们高职认可它了,为什么我们以前做的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CBE能力本位,为什么都没有最终成为我们写进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为什么大家都认可这个东西?这肯定有它的道理。 一、课程开发将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1、职业课程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职业课程的标准叫做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就是我们的标准。但这仅仅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这是一个口语的表达,这不是一个科学化的表达。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不是一个标准。双证融通——是我们所说的标准,我们讲零距离对于我们劳动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部委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中作为我们课程开发的一个支撑平台,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以职业资格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永远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为先有职业才有资格,资格总是滞后于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现在退一万步,我们起码还有职业资格作为我们课程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姓名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题目武科大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综合办主任岗位分析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 2011级人力2班 姓名漏斗户主 指导教师廖宇 2013 年12 月12 日

一、需求分析 (2) (一)课程设计题目 (2)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 (三)课程设计思想 (2) 二、企业背景 (2) (一)企业简介 (3) (二)、面对的问题 (3) 三、工作分析的流程 (3) (一)工作分析的必要性 (3) (二)工作分析的目的 (4)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 (4) (四)、信息的收集 (5) (五)访谈记录表 (5) (六)、问卷调查表 (9) (七)、工作信息的分析 (11) (八)工作分析结果—工作说明书 (13) 四、应用—招聘 (15) (一)招聘广告 (15) (二)招聘结构化问题 (16) (三)人员测评评定表 (18) 五、心得 (20)

一、需求分析 (一)课程设计题目 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在武科大城市学院的应用 (二)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使学生在掌握工作分析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分析问卷的设计制作以及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实验要求: ⑴熟练使用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工具; ⑵掌握工作分析的工作流程设计的基本操作; ⑶掌握工作分析的基础性方法运用; ⑷掌握设计并编制职位说明书的方法; ⑸掌握工作分析在定编定员、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想 收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后勤集团的组织结构相关资料绘制组织结构图进行分析,确定进行工作分析的必要性;然后,设计访谈提纲、调查问卷等对组织岗位进行调查,编制职位说明书:最后将编制的职位说明书在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录用、培训计划、绩效管理、薪酬设计等方面投入应用。 二、企业背景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06146045.html, 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作者:何舒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4期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背景的教学改革是当前社会的需要,符合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7-02 引言 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学会某种职业技能并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学校、学院的目的是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它的核心在于职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开发不仅是职业教育改革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进行开发是职业教育不断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1.从学科系统化到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职业类课程的发展方向 学科系统化课程不适合职业类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定位,课程需要改革。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就要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工作。然而,学科课程中的内容和任务与行业中的工作岗位联系不紧密、不明确,这样会造成学生就业能力不够,到新的工作岗位要有较长的适应时间。所以,职业教育中的课程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它不同于以学科边界进行课程设置,并按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选择和组织内容的学科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能整体建构职业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过去学科系统化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它们是分散的,对应职业中岗位的需要,学生不能马上把它们整体应用起来。学生在学校中没有学习到如何整体应用知识和能力,甚至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某些能力,学生没有学过。例如:厨师要制作一道美味佳肴,只知道用什么主料和配料及调味品是不行的,同时还要知道它们的用量和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更重要的还要知道各种材料的下锅顺序及烹调时间和火候,才能做出色香味俱佳的一道菜;从以上例子可知,要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方法、知识、能力,经验和保证措施

最新实习-工作分析课程设计

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级 2009—2010第二学期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新宏昌重工业集团大区经理工作分析小组成员:成员—张艺蓝学号:021******* 刘伟伟学号:0812080209 刘岩021******* 杨婷婷0812080221 严志玮0812080118 (小组成员按姓氏排列) 目录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3) 一、企业背景: (3) 二、存在的问题: (3) 大区经理工作分析的流程 (4) 一、工作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4) 二,工作信息的收集 (5) 三、工作信息的分析 (17) 四、工作分析的结果 (19) 大区经理工作说明书 (20) 应用及反馈总结 (22) 一、工作说明书的使用培训 (23) 二、工作说明书在绩效方面的反馈 (23) 三、启发与总结 (24)

企业背景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企业背景: 新宏昌重工集团是一家集专用车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企业。总部位于京、津、唐黄金三角地带的河北省三河市,现有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三河市新宏昌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云南宏昌天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和三河市新宏昌重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五家分公司,集团现有员工近3000名,年产值逾20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机械500强”和“河北省交通运输业10强”企业,现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具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的专用车生产企业,是中国专用车行业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新宏昌重工集团坚持以“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铸就品牌”为企业信条,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使命,坚持“干才、人才、将才、帅才”的用人理念,吸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不断实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和营销创新。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树立了新宏昌重工集团特有的“快乐服务”的服务理念,努力让用户从购买到使用享受一个快乐的过程。 二、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宏昌重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晓冬紧紧围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带领着新宏昌人为“建成中国最大的改装车生产基地,打造中国改装行业第一品牌”而不懈奋斗。 作为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新宏昌这一类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迎接新的挑战,销售部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重要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且销售的成败还影响着企业运行的效率,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新宏昌重工集团把销售部门作为重中之重,市场销售部下设职位的岗位有销售总监、销售经理、销售经理助理、大区经理、办事处经理、店面经理、渠道经理、销售代表、销售统计员等,环环相扣,相互协作。本质上,按照区域的分支机构大区经理是销售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行使该地区的销售职能。在隶属关系上,大区经理对总销售部负责,受销售经理的直接领导和监督。大区经理由销售经理提名并报批后任命,向销售经理报告工作并受其监督。区域分支机构主要从事当地市场的产品销售、网络建设、市场调研、促销等各种市场营销活动,是厂家与当地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但是新宏昌集团的区域分支机构存在以一些问题,大区经理对工作职责缺乏全面了解,导致销售缺乏计划性和策略性,表现在不同地区公司层面反应程度不同,缺乏对区域市场的灵活操作,体制上没有活力,运作模式全国一盘棋,没有针对不同一市场采取不同策略等等。现在就这些问题进行工作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程整体教学设计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学生为本,服务未来工作需要为宗旨。本文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实践入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四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项目化教学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强调行动导向,学习内容来源于工作需要,通过职业技能活动来规划学习项目。从知识储备转向实际应用为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相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信息时代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通过课程教学尝试改革,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活动的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

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及时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便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最准确的数据,笔者对我校2012级10个北京教学班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03份,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反映出以下问题: 1.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差距大 受九年义务教育计算机教育不平衡和学生家庭计算机使用习惯偏向娱乐性为主的影响,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经过对图1 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统计计算机使用操作的熟练度统计调查,能够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学生占到了37.78%(包括“熟练”和“非常熟练”两项),而5.7%的学生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见图1)。经过对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使用情况统计,63.23%的学生会使用Word 进行文字编辑,41.31%的学生会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而不会使用的也占到了9.32%,如此大的差距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2.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经统计,操作计算机用来上网聊天和打游戏的比例占到了84.81%,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不感兴趣的占到36.42%,这也说明一个现实的问题:职业学校学生没有升学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价值工程 0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课程被开发出来。然而,这些课程的利用率和在课堂上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 高职课程改革是从学科系统化教学向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很多教师不适应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式,效果甚至不如传统教学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本身不愿做出大的转变,对“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了解的很少,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在狠抓课程改革的同时,忽略了与课程改革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走的基本的路。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方法时也就有着不同的选择。很多学校在选取教学方法时,多选用一刀切的方法,比如很多工科院校会让所有的教师都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做法很呆板,起到的效果往往是教案发生了变化,而教学还是老样子。熟悉各类“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选取不同教学方法实现不同的目标,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给教学改革注入活力。下面我就最常见的“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分成两大类做下介绍。 1针对课程宏观面的教学方法 1.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培训与课堂教学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共同承担一个项目,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和理解综合复杂的工作情境。此方法适用于实践性的工作任务,要有工作设备和工具。学生要参与计划与实施过程,能够积累真实的工作经验。 项目教学法的步骤为:(一)项目起草和目标制定; (二)学生独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确定工作步骤,教师 对工作计划提出意见;(三)实施;(四)成果展示报告;(五)评估。 1.2角色扮演法学生作为演员扮演一个真实的角色,在扮演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反馈自己或别人所扮演的角色。此方法适合具有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的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社会经验,提高应变能力。 角色扮演法步骤为:(一)准备阶段,学生们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规则和目标;(二)引导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情境,学生分配角色;(三)加工准备,分析角色间的关系和任务;(四)扮演,参与者进入角色演出;(五)走出角色;(六)讨论,教师、演员和观察者客观的讨论角色扮演的过程和经验。 1.3案例学习法学生通过对一个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并对比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案例学习法的步骤为:(一)面对问题,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来自实践的案例;(二)收集信息并评价;(三)探索,学生独立探索出多个解决方案;(四)结果,讨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选择出最佳方案;(五)讨论,小组间讨论,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最终方案;(六)评价,由教师对各小组方案进行评价。 1.4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是职业培训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引导文是由教师制定的书面任务,它包括了任务介绍、引导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通过引导文学生应独立地完成行动导向学习任务。 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为:(一)信息,学生按照引导文 中的引导问题和引言,借助辅助工具(教科书,专业报刊等) 收集并加工重要信息;(二)计划,每个学生与小组成员共同思考工作步骤, 所需辅助材料和工具;(三)决策,小组讨论,听取教师意见,修改并优化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四)实—————————————————————— —作者简介:杜俊贤(1980-),男,山东泰安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 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系统工程专业; 王连桂(1981-),女,山东滨州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中的各类教学法解读 The Explan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杜俊贤DU Jun-xian ;王连桂WANG Lian-gui ;王宁WANG Ning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烟台265500) (Yanta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Yantai 265500,China )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逐渐深入,教学法的改革也越来越迫切,在此对教学方法做了 一下解析,帮助各位多教师加深对各种教学法的理解,并选取与自己所教授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加以应用,真正做到教 学一体。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pedagogy reform is increasingly urgent.This paper resolved the teaching method to help more teacher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a variety of pedagogy,and selec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s,and apply them in the classroom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法;课程开发Key words: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pedagog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36-02 ·236·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癫痫大发作的临床护生带教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癫痫大发作的临床护生带教 发表时间:2012-07-23T11:31:49.0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丽 [导读] 护生实习带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王丽(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淄博 255200) 护生实习带教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传统的带教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缺乏完整性,内容空泛,无法在需要时或在新的情境中迁移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将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完全依照临床工作中的流程进行教学设计[1]。这种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好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现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方法运用于“癫痫大发作抢救流程”的带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用在我科室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实习护士60名,均为山东万杰医学院2008年入学的本科班护士,统一参加国家高考,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两组实习护士入学时成绩、已修课程的成绩、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2.1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学课程设置和目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抢救技能。实验组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带教模式,现以癫痫大发作的抢救流程为例介绍如下:(1)癫痫大发作抢救流程是体位处置→吸氧→呼吸道处理→静脉通路建立用药和肌肉用药→安全护理→环境护理→记录。将教材知识依据工作过程进行合理整合,将相关知识和能力进行融会贯通,设计出教学思路及时间安排。在学习“癫痫”之前,学生在刚进入临床病房实习之前,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护理基本操作培训,具备了一定的基础。(2)模拟一例癫痫大发作病例,带教老师给出护理实践指南①评估和观察要点②操作要点③家属指导要点其余要求同学自己学习书本,观看多媒体,查看文献资料后自己总汇。整理出详细的操作步骤,然后演示操作。没5人一组,一人演示病人,两人演示抢救护士,2人演示换着家属。5人角色轮流转换。每抢救完一次,抢救护士都要汇报病例,做总结,记录。回答家属的问题,并对家属和患者做健康指导。带教老师现场不做评价,只做监督和操作知识点的考核。老师最后做点评和总结。 1.2.2 评价方法成绩由操作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两部分。实际操作考核分为5个必须完成的要点:①卧位的正确处理;②吸氧的正确处理;③气道开放的正确处理;④负压吸引器的准备和口鼻分泌物的正确处理;⑤静脉通路的开放,每个要点10分,共50分。另外操作具有整体节奏感和现场急救感,操作的熟练程度给予加分制度,满分为10分。操作中增加患者尿失禁,作为附加题。满分10分。实践操作总共70分;理论考核满分50分。由老师出卷,涉及疾病的病因,用药,健康教育,以及注意事项。 2.结果 两组成绩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 提高学生的能力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明显的高于对照班(P<0.01),实践考核也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 0.01)。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给学生进行完整流程的示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工作过程,并尝试解决问题。充分利用了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资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2,3]。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加强,团队合作更加有效,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4] 。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不再依赖教师,而是习惯性地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查找资料,这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花费的时间会稍多一些,整个流程掌握慢一些,但是一旦掌握之后,不容易忘记,并且应变能力增强[5]。让学生在让学生在模拟工作情境中边护理患者、边学习知识,增加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职业能力。 3.2 教师方面发挥“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教学资源,包括临床护理案例、教学项目与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突出了以岗位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参考文献 [1] 刘丽华.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3):345—346. [2] 郎玉玲,安秋月,梁宇,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101—102. [3] 任海静,李丽英.《基础护理学》态度目标教学模式的探索[J].护理实与研究,2010,7(4):90—92. [4] 陈晓燕,顾仿亚,项春燕,等.临床护理教育实施护理程序的培养及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102— 103. [5] 郭春红,曹枫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在静脉输液法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 112-114.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 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依我国情况来看,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科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高职《门店规划与运营》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主要适用于连锁店的选址、销售、理货、收银、防损、客服及店长等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而设置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从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设计、考核评价措施几个方面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门店规划;门店运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15-0222-03 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的革不断发展,以工作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项目改革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在《关于在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

实施。”明确指明了专业课程建设理念,指明了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然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于1998年由上海商学院率先创办,至今不超过十七年的历史。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创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作为该院的首批重点专业暨中央财政拨款建设的专业,应如何将本专业开办得更好?笔者认为,应着力建设好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真正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 一、工作任务分析 《2010年中国连锁业人力资源发展报告》显示,由于行业发展加快而人才培育机制存在不足,连锁经营行业面临着人才荒。高职院校门店规划与运营这门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主要适用于连锁店的选址、销售、理货、收银、防损、客服及店长等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而设置的。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之本,创造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环境,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技能,从事经营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门店规划与运营这门核心课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连锁经营原理,后续课程有连锁企业信息分析、连锁企业推销技巧等。本课程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代表的研究

工作设计说明书

工作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 目的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本次工作分析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学习再明确了工作分析的原则、内容、工作分析的流程、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设计与评价、工作分析的结果以及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安排了此次课程设计。通过此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工作分析的理论知识,检验工作分析学习的效果,锻炼和提高社会调研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小企业在工作分析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1.2意义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1)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2)工作分析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提供了明确的标准; 3)工作分析为人员的培训开发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4)工作分析为科学的绩效管理提供了帮助; 5)工作分析为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政策奠定了基础; 2、工作分析为组织职能的实现奠定基础 1)通过工作分析,有助于员工本人反省和审查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行为,以帮助员工自觉主动地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圆满实现职位对于组织的贡献; 2)在工作分析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地了解组织经营的各个重要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从而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真正上升到战略地位; 3)借助于工作分析,组织的最高经营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人目前所做的工作,可以发现职位之间的职责交叉和职责空缺现象,并通过职位及时调整,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 二企业存在设计工作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一个重要起点,也是现代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石,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模块都要以工作分析作为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职位分析,才能为职位设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乃至组织结构诊断等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往往不像在大企业中那样顺理成章,而是会遇到在相对成熟的大企业中不存在或者是表现不那么明显的很多问题,这就使得在中小企业中实施工作分析工作,可能要比在大企业中遭遇更多的难题, 2.1工作分析在招聘与录用中的问题 2.1.1.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不到位 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在部门设置的时候并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而是由办公室或行政部等部门兼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其日常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没有行使到人力资源管理应尽的职责。 2.1.2 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对人员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他们而言,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涵和开发思路的基础上.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路径与步骤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内涵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职业能力是由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得到的。所以,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归结于工作过程。根据法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劳耐尔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学专家的研究,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周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巾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课程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巾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思路 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习者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这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普通教育课程的不同。课程标准开发宏观流程为: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从微观上讲,具体的流程首先是市场调研,经过专业定位与岗位(群)论证、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职业能力分析、知识领域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和分析、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资料的编制和教学资源建没等环节,最后形成完整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过程足学科体系工程的解构和行动体系课程的重构过程。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与企业实践密切联系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统一的教学项目。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路径与步骤 (一)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筛选,即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要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 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 这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样本中有三分之二代表现实的工作岗位,三分之一代表未来的工作岗位. 工作任务分析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

工作分析实验

实验一工作分析与职位说明书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与实战,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团队的协作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位分析技术和方法,学会职位说明书的编写与运用。 二、预备知识 1.不同类型组织的组织架构; 2.组织职位的性质; 3.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及其关联; 4.工作分析的通用方法和综合方法; 5.职位说明书的结构和常见体例。 三、实验内容 1.分析不同性质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 2.构思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并制定工作分析程序; 3.利用工作分析方法搜集职位信息; 4.团队协作对职位工作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5.对职位的工作内容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分类; 6.撰写职位说明书,包括不同层级的职位。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 1.表1-1工作分析计划; 2.表1-2工作分析的具体项目及要点; 3.表1-3工作日志表; 4.表1-4工作分析观察提纲; 5.工作分析调查问卷;

6.工作分析面谈样本: 7.表1-5职位信息分类汇总表; 8.职位说明书范例(一); 9.职位说明书范例(二)。 以上均为纸质材料或电子文档,一般要求每人一份。 五、实验程序和步骤 1.教师讲授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 2.教师发放实验材料; 3.教师进行工作分析小组安排; 4.根据市场环境对模拟企业进行组织结构的构建,并对各个工作分析小组成员进行职务分工; 5.根据不同职位的性质选择与之对应的工作分析方法并展开分析; 6.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和汇总; 7.编写各层级职位的职位说明书并加以完善。 六、实验考核方法 1.实验内容:在完成实验后,考核学生填写的信息是否充分、完整,是否反映了该职位的实际工作职责与任职资格,所采取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 2.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实验问题的解决对策等主要内容,根据报告的撰写质量进行考核。 七、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 如何理解工作分析在人力管理职能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2.你认为工作分析过程中在收集信息的环节可能会有哪些遗漏?应该如何克服? 3.如何对收集到的工作职位信息的准确性进行评判,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八、附录 (一)工作分析计划 表1-1 工作分析计划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摘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职业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最终都是通过课程体现出来,因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校课程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四种模式的特点,并针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着重论述了它区别于其他模式的独特内涵和工作流程,以及目前在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学习性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分析;学习情境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整合了理论与实践,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 纵观国内外,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大致包括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职业分析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等模式。 1.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这是我国传统的至今仍普遍使用的课程开发方法。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本科为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许多课程开发事实上都是从高校相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编成压缩教材。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时甚至是脱节的,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2.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即针对现有职业,按照学习理论和人的发展规律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从普通教育移植过来的素质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其学习内容与职业活动联系不够紧密,可以说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提供的只是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如近年来流行的“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就属于这种课程开发模式。 3.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模式。美国和澳大利亚实行的DACUM法,最为典型。此法在我国被称为CBE课程模式。CBE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但由于没有理清能力组合与工作过程间的关系,在工作分析后的“教学分析”过程中,往往又回到学科系统化的老路上。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对应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及工作特征、目标岗位实践 专家职业成长历程、BAG课程开发法,考虑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及教学条件,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到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和扬弃BAG课程开发法,对职业工作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换配置学习领域,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不再是按照学科及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而是根据职业领域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性和相关性来构建课程体系界定课程内容,根据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来排列课程。课程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反映某一职业(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内涵,用一句话概括可以理解为“遵循职业成长规律,体现发展性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和职业成长提供一个框架”。 一、广泛开展专业调研,准确进行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一是设计表格与问卷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需求状况分析,及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分析专业所面对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导向;二是紧紧围绕规划部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跟踪区域产业发展;三是明确本专业相应本科层次、中职层次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区别本科、中职专业定位,准确定位适合高职教育类型的专业培养目标(如图所示)。 二、深入分析职业领域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1.调研分析目标岗位(群)工作过程,确定职业领域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目标岗位确定后,调研和分析对应职业领域的工作逻辑,即目标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哪一种逻辑线索展开的,常见的工作逻辑有产品、工作对象、工作过程、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等。工作逻辑或工作特征是后续的调查发展性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确定及其课程排序等步骤的基础。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项目名称:南阳理工学院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李倩 班级:12软工移动2班 学生名单:

目录 一绪论 (1) 1系统简介 (1) 2设计目的 (1) 3设计内容 (1) 二需求分析 (2) 1. 系统目标 (2) 信息系统目标 (2) 目标说明 (2) 2 系统结构 (2) 信息系统需求结构 (2) 需求结构的说明 (3) 3 功能用例模型 (3) 4 系统性能需求 (7) 三系统分析 (7) 1 创建类图的步骤 (7) 2 系统类图 (8) 3 序列图和协作图 (10) 4 活动图 (18)

四系统设计 (21) 1 逻辑体系结构设计 (21) 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2) 概念模型设计 (22) 逻辑模型设计 (22) 3.系统流程图 (24) 五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25) 六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27) 七输入输出设计 (31) 八系统界面设计 (31) 九总结 (33) 十小组分工 (34)

一绪论 1系统简介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设计目的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或及时升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本设计是对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便在后续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更好的控制总体进度,系统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在校的学生。 3设计内容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本设计主要解决与学生信息管理相关的问题,设计一个功能齐全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的增删查改以及学生选课及课程的增删查改、学生成绩的录入和对学生成绩的分析等主要功能。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减速器拆装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全真+仿真”的工作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机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减速器拆装评价激励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了较大区别,因此学校及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机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重要 意义。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教学(模拟)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工作任务,亦区别于常规的趣味性任务,是把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组织,形成具有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

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暗线。下面以装拆zdy型减速器为例,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课例剖析 1.项目名称 拆装zdy型减速器 2.项目背景分析 减速器拆装在传统教学中略有涉及,通常先由老师讲解拆装要点,接着示范操作,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习减速器拆装对机械基础的学习有很大助益。 减速器拆装是继学习轴及轴系零件、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之后的综合应用。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运用和实际演练,又为深入学习机械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通过研究学习,不但要解决理论问题,还必须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和探究能力。 3.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设备:减速器拆装多媒体软件、任务书(实训报告)与引导文、机械设计手册每小组一本、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每小组一台拆卸及测量工具:活动扳手,螺丝起、木锤、游标卡尺、钢尺、内外卡钳等工具。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2011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邹劲松(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是核心,而专业建设的的关键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这关系到 学生学什么的根本问题,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是否上得去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学结合式的新型教材建设进行了阐述。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core,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system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this relationship to students learn what of the basic problem,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to go to the root of the on whether this paper,the work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proces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rking process,based o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type of "combin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培养模式key words :process The cours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Training mode 作者简介:邹劲松(1975-),男,重庆市梁平人,讲师,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工学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8.5【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58-02目前,高等工程职业教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存在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工学结合特色不明显,实训实习基地功能单一,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适应性差等问题[1]。其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在专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工作过程与培养过程的关系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是其模式创新的核心问题。2007年教育部主导的第三次课改要求采用德国不来梅大学Felix Rauner 教授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设计方法”来进行课程设计。现将用人单位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的工作过程与学校培养过程关系通过图1展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高职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课程的本质属性,因此高职教育课程的核心载体就是工作任务,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中的“工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反映出的工作对象、内容和要求,它是工作与学习的任务,是反映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而不是脱离具体工作过程的点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一些高职院校依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原有的课程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产生了课程开发的回(图2)。 归现象,主要原因是对工作任务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工作任务分析笼统,没有对工作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工作任务之间缺乏应有的逻辑关系。 典型工作任务一般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它不是具体的工作环节,而是在一个复杂的任务领域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步骤;其次完成该任务的方式和结果具有大的开放性[2]。 课程系统包括课程的产生源、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平台建设和课程评价设计四个阶段。课程的产生源是基于企业实际生产一线,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大程度是依赖课程的产生源,接着形成完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