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煮鸡蛋,教你远离咽喉痛

夏枯草煮鸡蛋,教你远离咽喉痛
夏枯草煮鸡蛋,教你远离咽喉痛

夏枯草煮鸡蛋,教你远离咽喉痛

夏枯草煮鸡蛋,教你远离咽喉痛

中医讲,咽喉为“气之海”。气聚集的地方,阳气也旺,所以西北人有吃羊脖子以补身体的习惯。

咽喉部位气很旺,也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地方,外邪(病菌)对人体侵袭很多时候也是从此道而入。外邪一旦由咽喉部位来侵袭人的身体,身体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调动身体更多的气来到咽喉部位,与外邪抗争,结果往往会是赶走外邪的同时,也让咽喉部位化火而形成咽喉痛。咽喉痛,是气过多积聚,且时间偏长所造成的上火症状。现代人常讲的扁桃体发炎就属于此类。

夏枯草,顾名思义,是冬天生长夏天枯萎的一种中药植物。本草经上讲,夏枯草,气寒,味苦辛,无毒。气寒,是禀受了天冬寒之水气;味苦辛,是禀受了地火金之味(五行相应而言,火为苦味,金为辛味)。

夏枯草,气寒;与咽喉因气聚化火而形成的气热,正好针锋相对,直折气热之上火症状。同时,夏枯草,味苦辛,辛能散结,苦能降火。散结,能将因气聚而形成的郁结化散开来;降火,即能将气热之上火症状快速消散。

因此,广东人为预防上火,常常会在其凉茶中添加夏枯草,来预防因天气炎热、湿热较重等引起的咽喉不适。

夏枯草煮鸡蛋,则是有如茶叶蛋的煮法一般,将鸡蛋在白水中煮熟,然后再将鸡蛋放入用夏枯草煎煮出来的水液中,再次煎煮开只有,敲裂鸡蛋的外壳,让夏枯草汁液慢慢渗透于鸡蛋中。春夏之交开始,人体在尚未咽喉不适等上火症状时,即预防性的食用几日夏枯草煮鸡蛋,基本就能保证一个夏秋都不会出现诸如扁桃腺炎等之类的上火症状了。

根据经验显示,尤其在没有发生扁桃腺炎之类的上火症状前食用几日,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一些曾经习惯于发扁桃腺炎等咽喉不适的小孩,效果更佳,能够预防之后基本不再发

作扁桃腺炎等引起的咽喉不适。对于正在发作扁桃腺炎的咽喉痛等,反而效果不是很显著。

夏枯草煮鸡蛋,属民间验方,但其理分析起来也是极具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它将中药变换成药膳来使用,增益效果的同时,还不难下咽。

夏枯草煮鸡蛋,让我们不再犯怵咽喉痛!

咽喉病效方集

咽喉病效方集 因为咽痛就切除扁桃体?学习耿鉴庭六代效方如何治疗!2017-06-22 中医书友会中医书友会第1372期I导读:咽喉是肺胃之门户也,是人体的天然屏障,而今,因急性扁桃体炎等喉科疾病反复发作,而不得已切除扁桃体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医治疗此种颇有心得。耿氏六代为医,尤善喉科,以其善疗喉痹名噪江南,以下精选喉科常见病的耿老家传方飨读者。(编辑/小谢)?咽喉科诸症内服验方歌诀作者/耿鉴庭咽关红肿疼痛方1.荆防甘桔汤【主治】咽关红肿疼痛(包括悬雍及两框)身发寒热者,或喉蛾红肿,身发寒热者。【处方】荆芥7克防风9克………………………………(主)薄荷5克豆豉10克……………………………(辅)桔梗6克甘草4克枳壳9克…………………(佐)陈萝卜英12克…………………………………(使)【歌诀】寒热咽红先散风荆防薄豉类相从桔甘枳卜清咽嗌表解痰除立见功2.加减银翘散【主治】咽关红肿,发热不恶寒,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脉数者。【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主)薄荷5克豆豉10克………………………………(辅)牛蒡子10克玄参10克……………………………(佐)甘草4克陈萝卜英12克芦根10克………………(使)【歌诀】咽关红肿身但热加减银

翘散煮汤减去原方荆桔竹元参萝卜共煎尝3.藿苏枳桔汤【主治】妊妇咽痛,或喉蛾发作,兼有胸闷呕吐,发热恶寒者,或因恶阻太甚,而致咽喉肿痛者。【处方】广藿香10克白苏梗6克……………………………(主)枳壳9克橘皮7克…………………………………(辅)桔梗6克茯苓10克…………………………………(佐)陈萝卜英12克枇杷叶10克………………………(使)【歌诀】藿苏枳桔药和平橘茯枇杷并卜英妊妇咽疼兼恶阻煎成频呷不须惊4.犀羚榄蚤汤【主治】袭受时邪热毒,咽关红肿疼痛,来势甚重,甚则肿延项外,发高烧,有时神糊,四肢间有抽动,西医以其易于血运感染,谓之败血性咽炎,即中医认为毒散而内攻者。【处方】犀角粉、羚羊角粉各1.5克(冲服)…………………(主)金果榄3克蚤休10克………………………………(辅)金银花、连翘、玄参、麦冬各10克………………(佐)紫草6克人中黄3克板蓝根12克…………………(使)【歌诀】咽关红肿来势重救急拯危防内传榄蚤犀羚玄麦共银翘黄紫板蓝联 喉痛声嘶或失音方1.前桔杏苏汤【主治】风寒突然袭受,喉痛声嘶,咳嗽气较粗,即所谓金实不鸣者。亦治以风寒为主之感冒【处方】信前胡5克白桔梗6克…………………………(主)苦杏仁9克苏叶6克……………………………(辅)蝉衣6克……………………………………………(佐)橘皮6克甘草

夏枯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综述

【摘要】夏枯草主要有效化学成分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准确快捷的测定其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夏枯草;有效成分 夏枯草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1],其含量直接影响夏枯草质量。为此,本人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借鉴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如下: 1 高效液相法(HPLC法) 贾晓斌等[2]采用HPLC 法测定夏枯草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采用色谱柱为Allti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 mL/min,柱温30 ℃。结果芦丁、槲皮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49~0.2380 mg/ml ( r = 0.9999)、0.0019~0.0306mg/ml ( r = 0.9998);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1.15% 、1.13%(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RSD值分别为1.60% 、1.73%(n=6),表明此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RSD分别为1.13% 、0.61% ,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基本稳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 ( RSD = 0.83%)、101.18% ( RSD = 0.83%)。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法) 刘伟等[3为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采用胶束毛细管电动法测定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 张兰珍等[4]为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夏枯草不同部位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采用SHIMADZUVP- ODS柱( 4.6mm×250mm,5μm ),以乙腈-甲醇-水-醋酸铵( 69:16:15:1)为流动相,流速1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熊果酸、齐墩果酸进样量分别在0.780~6.240μg及0756~6.0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熊果酸、齐墩果酸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2% ( RSD= 0.69% )和99.1% ( RSD=1.2% )。 4 薄层色谱法(TLC法) 李培毅等[5]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其加样回收测定熊果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2%( RSD=2.14%)。白洁等[6]为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采用薄层扫描法。以环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以540nm作为测定波长,700nm作为参比波长,狭缝大小: 2.0mm×0.2mm,得到熊果酸在0.314~1.5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 = 1.86%。 5 分光光度法 黄海燕等[7]采用分光光度法选择550nm 作为测定波长测定样品中总皂苷含量。总皂苷在26.95~94.31g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冀新花等[8]为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6 讨论 综上所述,对夏枯草有效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的含量测定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可见光光度法,相比较而言,视实验条件合理选择测定方法,为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可以选两种以上的测定方法对比测定将会使结果更有说服力,这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刘伟,崔永霞,陈志红,等. HPCE 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迷迭香酸含量[J]. 中医学报,2011,26(159):964 [2] 贾晓斌,刘光敏,封亮,等. HPLC测定夏枯草中的芦丁和槲皮素[J].华西药学杂志,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16T17:12:07.5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金金[导读] 熊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王金金 (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11-01 【摘要】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是传统中药之一,味辛、苦,性寒,有降糖、降压、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及活血化瘀等功效。由于其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夏枯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其药效物质基础,我们对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开展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目的研究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中乙酸乙酯萃取浸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分析分离方法选用硅胶(200-300目),流动相为各种比例的氯仿-甲醇。结果得到四种化合物。结论夏枯草果穗部位的水提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熊果酸,3, 4-二羟基苯甲酸,3, 4-二羟基苯乙烯酸。 【关键词】夏枯草水提物化学成分熊果酸。 实验部分 1 提取与分离 夏枯草(P.vulgaris L.)果穗部位的水提浸膏1公斤用水混悬,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位8g和正丁醇部位70g。 乙酸乙酯部位浸膏8g,硅胶(200-300目)拌样。硅胶柱层析,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经反复分离纯化,其中X-5,6经过薄层层析法得到。分别得到化合物1~6。鉴定得出4个含有化合物1-十八醇(1),熊果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3, 4-二羟基苯乙烯酸(4)。化合物2,白色粉末,易溶于氯仿和吡啶,10%H2SO4乙醇溶液显紫红色,ESI-MS m/z: 455 [M-H]-,结合13C NMR推断化合物2分子式为C30H48O3。在其氢谱上显示出七个角甲基信号(δ1.09,0.99, 0.96, 0.94, 0.86, 0.80, 0.78),一个烯氢质子信号δ: 5.26 (1H, t, J=3.6Hz)。在碳谱中,共显示出30个碳信号,其中显示出有2个烯碳δ 138.0, 126.0,1个羰基碳信号181.3,且有1个碳信号位于60~90ppm区间。结合以上信息推测该化合物为一三萜酸。 1H-NMR (CDCl3, 500MHz) δ:5.26(1H, t,J=3.6Hz,H-12),3.20(1H,dd,J=11.0,5.5Hz, H-3),1.09 (3H,s), 0.99(3H,s), 0.96 (3H, d, J=7.5Hz, H-30),0.94(3H,s), 0.86(3H,d,J=6.5Hz),0.80,0.78 (each 3H, s). 13C-NMR (CDCl3, 125 MHz) δ: 38.7(C-1), 27.3 (C-2), 79.0 (C-3), 38.8 (C-4), 55.4 (C-5), 18.3 (C-6), 33.1 (C-7), 39.6 (C-8), 47.7 (C-9), 36.7 (C-10), 23.6 (C-11), 126.0 (C-12), 138.0 (C-13), 42.1 (C-14), 30.6 (C-15), 24.2 (C-16), 48.0 (C-17), 52.8 (C-18), 38.9 (C-19), 39.1 (C-20), 33.0 (C-21), 37.1 (C-22), 28.1 (C-23), 15.4 (C-24), 15.5 (C-25), 16.9 (C-26), 23.3 (C-27), 181.3 (C-28), 17.1 (C-29), 21.0 (C-30)。以上数据与文献[41]报道的化合物熊果酸数据一致, 鉴定化合物2为熊果酸。 2 药理药效 熊果酸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熊果酸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功能,因而被广泛地用作医药和化妆品原料。 2.1 保肝,抗肝炎作用 熊果酸临床表现有显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血清转氨酶、消退黄疽、增进食欲、抗纤维化和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效果稳定的特点。 2.2 抗肿瘤作用 熊果酸还对多种致癌、促癌物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熊果酸能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能使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着提高,能抑制人舌鳞癌细胞株TSCCa 细胞增殖,对TSCCa细胞的半数生长的抑制剂量约为12.5 μmol·L-1,在24h内表现为一定的量效关系;原位杂交显示熊果酸对TSCCa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抑制核转录因子的原位表达有关。体内试验证明熊果酸可以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说明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广泛,熊果酸极有可能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2.3 抗氧化 熊果酸是一个较强的抗氧化剂。有实验表明熊果酸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5-脂氧化酶、环氧化酶活性,阻止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生成,这可能是熊果酸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原因。Subbaramaiah等研究表明熊果酸能抑制人乳腺上皮细胞中的环氧化酶的转录,也由此抑制前列腺素生成。 2.4 抗菌、抗炎及抗病毒 Tapondjou等通过醋酸扭体实验和热板法实验证实,熊果酸和羟基熊果酸有类似的抗炎抑菌作用。熊果酸能分别抑制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超氧化物的产生。将熊果酸和fMLP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熊果酸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由fMLP诱导的45 ku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熊果酸还具有杀锥虫活性,在2g·L的浓度下孵育2h后,克氏锥虫鞭毛体的活动被完全抑制。 2.5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的作用 熊果酸可以降低家兔和大鼠血胆固醇(44%)和B-脂蛋白水平(50%),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熊果酸能改善血脂异常引起的肝肾阴虚、耳鸣、口干、少寝、烦躁易怒、肢麻怕冷、便结等症,血脂疗效总有效率为 95%。 2.6 镇静、安定作用 熊果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安定与降温作用 3 结论 说明夏枯草的主要成分熊果酸抗肿瘤作用广泛,极有可能成为低毒有效的新型抗癌药物。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慢性咽喉炎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慢性咽喉炎药方 咽喉炎,中医称喉痹,是一种十分常见又令人讨厌的疾病,虽然不很严重,但咽喉不舒服的感觉时轻时重,容易反复。往往到处求医,经常看大夫(看医生),药费倒是用了不少,就是难以根治。 还有些患者,出现咽喉不舒服的感觉虽然时间不长,但很担心是某些严重疾病,小地方的医院条件不如大城市的好,不远千里赴省城求医,教授问了一下,看了一下,很快得出诊断,与小地方的医生诊断一个样,还是咽喉炎,这可能吗? 1、咽喉炎有些什么症状? 人们通常所说的“咽喉炎”实际上是指咽部的炎症。医学上将“咽部”人为地划分为三部份:张口可看的咽喉部位因与口腔相连通,故称“口咽”部;口咽部往上与鼻腔相连通的地方称“鼻咽”部;口咽部往下与喉部相连通的地方称“喉咽”部。 咽喉炎以口咽部的炎症为主,向下可波及喉咽部,若向上波及鼻咽部,或只出现鼻咽部的炎症时,也可称“鼻咽炎”,亦属“咽喉炎”的范畴咽喉炎的症状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地说吧,就是“咽喉不舒服”。怎么不舒服,有时也很难说清楚、说明白、说准确。复杂地说吧,不同的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症状,有的症状多,有的症状少;

有时症状多,有时症状少;有时症状重,有时症状轻。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这些症状: (1)咽喉干燥感。根据各人的感觉不同,有的感到很干燥,但多数人只感到轻微的干燥。此种情况与咽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充感神经偏亢)有关。因为干燥,有的人想时不时地喝点水湿润一下喉咙,也有的人并不想喝水,或者喝水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2)咽喉疼痛感。多因炎症刺激所致。咽喉疼痛感也因人而异,有的人疼痛轻,有的人疼痛重。但在多数情况下,急性发作时疼痛较明显,不是急性发作时疼痛较轻微。有些人偏于一侧咽喉痛,有些人偏于某一个部位痛,也有些人只说感到咽喉痛,并不能指出具体部位。但是,医生对偏于某一个固定部位疼痛的患者,往往会检查得更为全面而仔细,以排除其他疾病(参见后文)。 (3)咽喉异物感。与炎症刺激,或淋巴滤泡增生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咽喉异物感,就是指咽喉里面如有什么东西卡着、粘着、贴着似的。是什么东西呢,在很多患者都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有些人说,象“有痰粘着”,象“蚂蚁爬”,象“火烧”,有“热气上冲”,象“吃了辣椒一样辣”的感觉,以及还有其他的感觉,等等。这种感觉,越是注意到它,就越是明显;工作一紧张,思想一轻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在咽喉的毛病时,也好象并没有什么。但如果是在进食食物时出现吞咽不顺畅感或梗阻,可能就不是咽喉炎而是其它严重疾病的问题了。

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黔产夏枯草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制备薄层、凝胶、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解析技术辅以理化常数进行测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白桦脂酸(1)、β-谷甾醇(2)、β-香树脂醇(3)、三十烷酸(4)、齐墩果酸(5)、异落叶松脂素(6)、胡萝卜苷(7)。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标签:夏枯草;化学成分;抗结核活性 夏枯草(P.vulgaris Linn)为唇形科(Labiatae)夏枯草属(prunella)多年生草本植物[1]。夏枯草在贵州地区分布广泛,其干燥果穗和全草均可入药,味苦、辛,性寒,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散结、清火、明目、消肿、止痛等功效,传统中归入清热药。夏枯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潜力很强的药物资源[2]。本人目前已初步确定夏枯草粗提物具有较强体外抑制结核杆菌活性,本文主要是对夏枯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并为下一步筛选出抗结核活性新成分奠定基础。从夏枯草75%乙醇提取物浸膏的石油醚层经过经各种分离材料反复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液分离,波谱和理化性质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白桦脂酸(1)、β-谷甾醇(2)、β-香树脂醇(3)、三十烷酸(4)、齐墩果酸(5)、异落叶松脂素(6)、胡萝卜苷(7),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结核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核磁共振波谱仪(美国Varian公司):INOV A 400 MHz;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HP 6890-5975C 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HP1100 MSD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德国Brucker公司):Brucker Vector 27 FT-IR型;旋光仪(日本Spectroscopic公司):Horiba SEPA-300;XT-2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反相硅胶RP-18(德国Merck 公司);薄层聚酰胺薄膜(台州四甲生化塑料厂);硅胶H、薄层色谱用硅胶GF254、柱层析硅胶(200~300目、300~400目)(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提取和分离所用的有机溶剂均为工业级经重蒸处理,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材料实验所用药材采集于贵州省龙里县,由贵阳中医学院陈德媛教授鉴定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夏枯草(P.vulgaris Linn.)的全草,标本保存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2 提取与分离 干燥的夏枯草全草约10 kg,粉碎后用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5 h后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得总浸膏,加入水溶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浓缩得石油醚层(约50 g)、乙酸乙酯得浸膏层(约180 g),

十六个方剂治百病(特选材料)

十六个方剂治百病 “汪阿姨,你诊治疾病一般是从哪里入手?” “我这一种是家庭简易治疗,上不了台面的,你不要当真。”汪阿姨客气地说。 “汪阿姨,中医就是从单方与简易疗法发展起来的,只要有效,就是宝贝,请不要客气了。” “我父亲叫我先掌握住十六个方剂与相对应的病症,”汪阿姨说,“然后了解常用的六十来种中药的适应症,其实十六个方剂的中药组成就差不多就有六十多味了。在这样的方、药、病、症的基础上,就可以加减变化了。” 想不到医理深奥,几万首方剂,几千种药物的中医药学也可以以如此简易的形式去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 “汪阿姨,你常用的是哪几个方剂?” “我掌握的十六个方剂是:桂枝汤、小柴胡汤、香苏饮、三仁汤、五苓散、平胃散、当归芍药散、二陈汤、小建中汤、甘草泻心汤、四逆汤、香连丸、左金丸、藿香正气丸、甘露消毒丹、金匮肾气丸。” “汪阿姨,你是如何使用桂枝汤的?” “我用桂枝汤(1)治疗伤风感冒效果很好,”汪阿姨说,“普通人的伤风感冒一般加葛根;身体结实的人要加麻黄;咽喉痛加生石膏、桔梗;咳嗽气喘加杏仁;对于平时形寒肢冷,体弱多病的人要加附子。” “汪阿姨,病人伤风感冒有发热,体温升高的时候,你也是这样使用吗?”

“一般感冒发热,”汪阿姨说,“体温升高的时候,只要有恶风恶寒就可以用。如果病人口苦得厉害,就要加柴胡、黄芩;如果口干得厉害,就要加生石膏。真的超过40℃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医院里去,以防万一。但是给我治过的人当中,还没有人因为感冒发热而去医院的。” “汪阿姨,你是如何去学会与掌握这些方剂的?” “这几个方子药物组成很简单,”汪阿姨说,“如香连丸、左金丸只有两味药,最多的藿香正气丸也只有十四味药,记住它们不难,做成卡片五、六天就记住了。使用时最初只要记住每个方子的辨证要点,慢慢地就能熟能生巧了。” “汪阿姨,请你举例说几个方子的辨证要点好吗?” “好的,”汪阿姨说,“我这个是土办法,给自己使用的,不过效果很好。譬如我使用五苓散(2)就是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病症:一个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当归芍药散(3)就是抓住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香苏饮(4)的辨证目标是:饭后胃脘胀而不痛,口淡胃冷加高良姜,瘦弱的人加党参、大枣;左金丸(5)就是抓住口苦、头痛、吐酸,只要三个症状里有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可以使用了;香连丸(6)抓住突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三个症状,并且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就是说,病症一出现就马上服药效果最好,等到第二天服药效果就差多了,所以我家里这几种中成药是终年必备的。” 后来我才慢慢地体会到,汪阿姨使用香连丸与左金丸的经验真的是非常宝贵。在我从医的生涯中,有不知多少口苦的偏头痛病人,头痛发作时

18种治疗咽喉炎中药处方

2018G1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治疗感冒、发烧 柴胡10g 割根15g 桔梗10g 姜活10g 白芷10g 黄芩6g 苍耳子10g 半夏10g 大青叶15g 板蓝根15g 银召各10g 射干10g 石膏30g 浙贝10g 杏仁6g 鱼腥草10g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中医治疗药方 1.急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草河车、玄参各10克,桔梗、牛蒡子各6克,甘草5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急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崩大碗、灯笼草、野菊花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急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青黛、硼砂、石膏各90克,冰片30克,雄黄15克,麝香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混匀。外喷于患处。 4.慢性咽炎中药方1 【药方】大青叶15克,生地黄、玄参、沙参各12克,麦门冬、山茱萸肉、牡丹皮、茯苓、炒僵蚕各9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5.慢性咽炎中药方2 【药方】茯苓12克,牛蒡子12克,白术、陈皮、半夏、香附、喜小茴香、乌药、桔梗、射干、山豆根、知母各10克,广木香6克,甘草3克 咽干严重者改小茴香为佛手15克,去木香加天花粉12克;失眠加夜交藤30克;舌质红去小茴香、乌药,加牡丹皮15克;胃脘痛者加延胡索12克;当咽部异物感消失后,用乌梅肉,每日10克煎汁,加白糖适量当茶冲服,可根治此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6.慢性咽炎奇效中药方3 【药方】薄荷9克,麦门冬、桔梗各6克 【用法】上药作茶叶冲开水,频频少量含咽,日一剂,冲淡为止。 食疗方 中医认为,咽喉为肺之门户,肺肾之阴上滋于咽,方能言,肺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虚火上冲,熏蒸咽喉所致慢性咽炎,其症为口干舌燥、咽痒、肿痛、咳嗽多痰或干咳无痰。 柚子鸡 【主料】雄鸡1000克。鸡性温,味甘,功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多种维生素等,对病后有良好的滋补作用,能补虚强身,提高免疫能力。 柚子1000克。柚子性寒、味甘、酸。功能下气消痰、健胃消食、消肿止痛、利咽消炎。研究表明柚子中含有胰岛素成分,能减低血糖,保护心血管。 【配料】葱段、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步骤】(1)将宰杀好的去毛去内脏雄鸡洗净,柚子去皮洗净,放进鸡腹中。 (2)将锅置于火上,放入整只鸡,加入葱、姜、料酒、精盐和适量清水,用打火煮开,再用小火,待鸡肉熟烂时点上味精调味,美味的柚子鸡便可食用了。 【食谱特点】有健脾养胃、清热化痰的作用。 【营养分析】(1)适用于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2)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及肥胖者宜常食柚子。 (3)该食谱对患痢疾、黄疸、肝火或肝阳亢盛所致的头痛、头晕、烦躁、便秘等不宜。 地黄橄榄膏 【配方】地黄100克,檀香橄榄150克,蜂蜜适量。

夏枯草的药理作用和研究进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26 -146- 达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2010,30(4):728-730. [20]朱顺星,刘云,刘春,等.健儿强身膏治疗豚鼠哮喘模型的实验观察[J].交通医学,2009,23(l):9-11. [21]朱顺星,刘云,刘春,等.健儿强身膏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l):l-4. [22]Bateman ED, Boushey HA, Bousquet J, et al. Can guideline defined asthma control be achieved? The 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 Study[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170(8):836-844. [23]吴银根,方泓.中医膏方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6-28. 基金项目: 河南省省属科研单位社会公益项目预研专项资金(编号:1603576)。 作者简介: 吴文先(1974-),河南新县人,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70410056(修回:2017-09-12) 夏枯草的药理作用和研究进展 A review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Xiakucao 孙 宬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26-0146- 【摘要】夏枯草为临床常用中药,在“散结消肿”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药理作用涉及降糖、降压、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近年来由于其明显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日益受重视,本文对夏枯草近年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概述,并对以后的研究进展作一下展望和讨论。 【关键词】夏枯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展望 【Abstract】Xiaokucao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effects of Sanjie Xiaozhong, includes triterpenoids, steroids, flavonoids, coumarins and so 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e hypoglycemic, antihypertensive, anti-inflammatory, anti-bacterial, anti-virus, anti-tumor etc. In recent years, Xiaokucao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 obvious antiviral and antitumor ac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Xiaokucao were summarized, and a prospect and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research progress was made. 【Keywords】Xiaokucao;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Prospect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26.072 中国药典收载的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我国主产于湖南、安徽、浙江、江苏,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1]夏枯草主要含有三萜及其苷类、甾醇及其苷类、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挥发油及糖类等成分,药理作用涉及降糖、降压、抗炎、抗菌、抗过敏及抗病毒等作用。在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夏枯草就被作为果蔬直接食用,发展至今夏枯草已作为一味药食皆宜的佳品,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日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现将近年来夏枯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化学成分的研究 1.1 三萜类化合物 夏枯草属植物中含有多种三萜类成分,主要为齐墩果烷型、乌索烷型和羽扇烷型三萜。迄今为止共分离得到了28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三萜皂苷元20个,呈游离状态,皂苷8个,呈结合状态。不同的三萜化合物其13CNMR波谱在骨架 类型、取代类型及位置等方面均具有其特征性[3]。这些三萜类化合物在夏枯草中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最高,夏枯草的药理作用与这些成分有明显的相关性。 1.2 甾醇类化合物 孟正木等[4]从夏枯草属植物果穗、茎、叶等部位分离出8个甾醇类化合物。其中4个呈游离状态,即β-谷甾醇,豆甾醇-7-烯醇、α-菠甾醇、Ducosterol;4个为葡萄糖苷,即α-菠甾醇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豆甾醇基-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7-enylgl-β-D-ucopyranoside(22E,20S,24S)-stigmast-7,22-diene-3-ene。王祝举等[3]还检测出一种新的吡喃葡糖苷化合物,命名为夏枯草皂苷B。 1.3 黄酮类 夏枯草除含有芦丁、芸香苷、金丝桃苷成分外[5],俄国学者还分得3个黄酮素化合物:木樨草素、异荭草素(Homoorinetin)和木犀草甙。[6]另有报道其含有槲皮素,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4] 。 1.4 香豆素类

治疗咽喉疾病处方用药浅谈

治疗咽喉疾病处方用药浅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咽喉疾病六味汤半夏厚朴汤中药养阴清肺汤 咽喉病尤其是慢性咽喉病(慢喉痹)在临床上较常见,虽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其以多样的不适感觉给患者精神造成较大的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在这方面则有较大的优势。笔者临证运用一些古方治疗本病积累了少许经验,现以六味汤、半夏厚朴汤、养阴清肺汤为例介绍如下。 1 六味汤 本方出自清代喉科专著《喉科秘旨》,由桔梗、薄荷、荆芥、防风、僵蚕、甘草6味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乳蛾、喉痹、音哑、喉风、喉痈等喉科疾病。本方药少而精,药效专一,具有驱风散邪、利咽消肿之功效。在临床运用中灵活加减,多能取得理想效果;另外,在治疗咽喉病中,该方多可与其他方剂合并加减使用,实为治疗咽喉疾病的基本方剂。 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病初期,风邪上犯清窍,证见咽痛、声嘶、咳嗽有痰或无痰等,检查见局部黏膜红肿不甚,

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弦或浮滑。根据兼证加减:声嘶者,选加木蝴蝶、蝉蜕;咽喉疼痛重者,加牛蒡子、黄芩;咳嗽者,加杏仁、前胡;痰多者,加黄芩、浙贝母等。 案例1:患者,男,25岁,因咽喉痛2 d于2005年5月10日就诊。患者诉咽喉痛,偶有咳嗽,无痰。检查见咽喉黏膜红但不甚,两侧扁桃体轻度充血,舌红,苔薄黄,脉浮。诊断:急性喉痹(风热袭肺)。治以疏风散邪、清利咽喉。拟六味汤加减:荆芥10 g,防风10 g,桔梗10 g,薄荷6 g,僵蚕10 g,蝉蜕10 g,玄参15 g,甘草6 g,牛蒡子10 g。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复诊,诉症状基本消失,但感咽喉微干,检查咽喉黏膜无明显充血,舌红,苔薄,脉弦。大邪已去,尚有余热。治以滋阴清肺利咽喉。上方去牛蒡子、蝉蜕,加南沙参、生地黄。续服3剂而愈。 2 半夏厚朴汤 本方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生姜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由痰气互结咽喉、肺胃宣降失调所致的梅核气,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功效。方中半夏辛温苦燥,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辛苦温,行气开郁,助半夏散结降逆,两药一化痰结、一行气滞;茯苓健脾渗湿,助半夏化痰,与半夏合用,为燥湿化痰之要药;生姜可助半夏和胃;紫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可助厚朴行气宽胸,行通郁结之气。全方辛苦合用,辛开苦降,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以该方为基础,在临床上主要治疗慢喉痹,咽喉部有异物感。证见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慢性咽炎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方剂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是中医辩证论治思想的基本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所在。据病情加减用药,也可利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消除其毒副作用,相比之下方剂的毒副作用比西药弱。现收集24剂中药药方,供咽炎患者参考选用。 1、丹栀射郁汤:牡丹花瓣(须单辩红色、无花改用丹皮)6克,栀子花(连蒂用,无花改用栀子)9克,射干10克、黄郁金10克、枇杷叶3大片(刷去毛、包扎)、甘草4克、赤茯苓10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必须服二煎、初服时难于下咽,可边漱边咽或勉强下咽,咽下一、二口,即可顺利通过。主治喉痹。 2、加味增液汤:生地、白芍各20克,元参、麦冬各15克,沙参、贝母、蝉衣各10克,胖大海、薄荷各6克,加水浸泡煎煮取汁饮用。早、晚各1次。 3、开音利咽汤:胖大海3—4枚,放小砂锅内,加清水300毫升,煎煮10分钟,待皮裂肉出时,去皮核。加金银花、菊花、麦冬各10克,再煎5分钟。日服2—3次,饮时连汤带胖大海肉含服慢咽。 4、清热利咽汤:木蝴蝶10克、青果12克、金果兰15

克、桔梗12克、双花30克、连壳15克、黄苓17克、黄莲6克、牛子10克、公英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 5、薄荷饮:薄荷5克、牛蒡子12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6、罗汉果饮:罗汉果30克、柿饼15克。水煎服,每日1次。 7、半夏厚朴:半夏20克、厚朴9克、苏叶6克、茯苓6克、生姜15克。水煎服、早中晚饭后服。 8、猫爪草沙参汤:猫爪草15—30克,沙参、麦冬各15—20克,浙贝母、杏仁、玄参、丹皮各15克,桔梗12克、鳖甲20—30克。每日1剂,水煎后分二次服。 9、丹参括萎汤:丹参35克、括萎30克、云苓15克、生姜9克,苏叶、川朴各10克,桔叶3片。每日1剂,水煎服。 10、神仙活命汤:胆草6克、元参24克、马兜铃9克、板蓝根9克、生石膏15克、白芍9克、黄柏5克、生甘草3克、生地30克、瓜蒌9克、生枝子6克。温火水煎,一日三剂。 11、生麦汤:生地60克、麦冬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12、玄参花粉汤:玄参、花粉、麦冬、赤芍、竹茹、石

咽炎特效药方

咽炎特效药方 金银花15克、桔梗2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青果15克,用1000克水煮开后,再用温火熬制45分钟,过滤后的药汤中加入蜂蜜,分三次服用,连服5--6天即可,此方对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应由医生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对症治疗可以选用中成药,如利咽灵、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时配合泡茶饮: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慢性咽炎的药物治疗 西医一般注重局部用药,如:嗽口药,用2%棚酸溶液,3%盐水和1:5000呋喃西林溶液反复嗽口,或者用2%碘甘油、5%强蛋白银液途于咽壁,或用碘含片、杜米芬、薄荷等含于口腔内等,有一定缓解症状之功能。局部对症治疗也可以选用中成药,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等。 中医治疗本病着重于治本,按辩证分型法用药,疗效较好。一般用药为:阴虚火炎型者,用养阴清肺汤加味(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贝粉、丹皮、桑叶等);痰阻血瘀型者,用消瘰丸加味(玄参,牡蛎、川贝、生地、麦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阴虚津枯型者,用生脉饮加味(白晒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剂,频频润咽服之。 临床经典治疗方法:用康复新液滴于咽喉部,每次l0~l5滴,每日4次。康复新滴咽喉部可加速粘膜组织修复,改善咽喉部血液循环及抗炎作用。内外合治,可起到加速炎症消退,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作用。 饮食调理:利咽茶饮:双花、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治疗慢性咽炎的偏方 处方一: 麦冬15克,桔梗15克,胖大海10克,甘草10克,板蓝根20克,山豆根15克,蜂蜜50克。 将上述中药(除蜂蜜外)用1千毫升的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煎煮30分钟,将药汁倒入盛有蜂蜜的杯子里分3次服用。也可将煎好的药汁与蜂蜜混合装入保温杯中,代茶水慢慢饮服。每天1剂,7天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此方有养阴清热、润咽止痛之功效。适宜于慢性咽炎,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干燥、声音嘶哑者。 处方二: 玄参10克,麦冬10克,金银花6克,板兰根10克,石斛10克,桔梗10克,蜂蜜50克。上药(除蜂蜜外)共放药罐中,加水1500毫升,煎煮至剩500毫升左右,滤去药渣,将药液倒入保温杯中,兑入蜂蜜溶化即可,代茶水频频饮用,每天一剂。 说明:此方有养阴清热,利咽止痛的功效,适宜于慢性咽炎患者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疼痛,干痒音哑,口舌干燥或伴有呛咳者。 处方三:

-中医辩治疗慢性咽喉炎

中医辩证论治治疗慢性咽喉炎 阅读:50492010-07-11 14:47 标签:杂谈 慢性咽喉炎是常见病、多发病,虽不太重,但病程长,不易治愈,但中医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很好。 慢性咽喉炎是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可为弥漫性, 或主要限于鼻咽部、口咽部或喉咽部。其病理因素多因急性咽炎而引起,弥漫性者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份,局限性者多伴有扁桃体或邻近组织的炎症改变,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鼻与鼻窦疾病所致的长期经口呼吸,来自鼻部或下呼吸道炎症分泌物的长期刺激,扁桃体的慢性炎症,烟酒过度,或嗜食辛辣厚味、高温干燥食品、扬 尘和高温的工作环境,或长期的化学物质及有害气体等,亦为主要致病因素。 、病因病机 慢性咽喉炎属于祖国医学之喉痹”有“证”范畴。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指出: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之滞而不通之义”《丹溪心法.六郁》中又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情志波动,失其常度,则气机郁滞,气郁日久不愈,由气及血, 变生多端,可引起多种症状,故有六郁”之说。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喉炎的发生是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逐渐引起气血失调、郁怒伤 肝、肝失调达、气机不畅、气滞痰凝、气郁日久可化火伤阴, 阴虚则津液涸涩不能濡润咽 喉,或因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咽失所养。若肝郁及脾,或思滤太过,,均可使脾失健 运,蕴湿生痰,导致气滞痰郁,或湿浊久停,痰湿郁结生热化火伤阴。若日久伤脾、生化乏源,则气血不足、

若累及于肾,肾阴不足则阴虚火旺。六淫。0后未及时清除病邪,或过多服用寒 凉滋腻之剂伤及正气,如《调经论》中说: 失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 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二、症状及特征慢性咽喉炎的主要症状大致相似。一般都有咽部不适,主要症状为:咽喉部有异物感,发痒或干痛、灼热、咽喉部有粘痰样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 有的常有粘稠的分泌物附于咽后壁不易清除,夜间尤甚,吭吭”有声,意欲清除而后快,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甚至恶心,有的颈部有紧束感。 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色红或暗红,并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有的咽喉部粘膜增厚,或腭弓和软腭弓边缘增厚,咽后壁有大小不一的颗粒状淋巴滤泡,有的还有扩张的小血管。若感冒或熬夜过多或饮食过于辛辣油腻, 症状更为明显。 三、辩证论治慢性咽喉炎初病大多有气滞、痰湿、湿热等属实证,后期因久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如日久伤神,阴虚火旺、脾肺气虚等均属虚证。 中医将慢性咽炎分为虚实两证,实证有气郁化火、肝气郁结、气滞痰结、痰气瘀阻隔等;虚者有阴虚火旺、肺胃阴虚、肝肾阴虚、脾肺气虚、脾胃虚弱等。 笔者在临床中理论联系实际,将慢性咽喉炎归纳为四型: 1、湿热瘀阻型 临床表现有咽中似有物梗阻、粘痰样感、颈部有紧束感、口渴不欲饮; 检查:咽后壁有大小不一的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有扩张的小血管,有的扁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简介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全网发布:2012-07-07 12:04 发表者:苗相波(访问人次:36643) 治疗咽喉炎常用中成药介绍(一) 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常用的中成药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种,医院常用的处方药品种较少,一般药店非处方药品种较多。非处方药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方便但有时难以对症,况且有时药店的店员或促销员推荐的药物由于利益驱动难免合适。患者应该在选择药物前详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仔细对照选择和自己病情合适的药物。因此,我将收集到有关治疗咽喉炎的常用中成药资料汇集成册,希望对患者及医生有所参考。 非处方药(OTC): 一、清咽片 【药品名称】清咽片 【药物组成】桔梗、寒水石、薄荷、诃子(去核)、甘草、乌梅(去核)、青黛、硼砂(煅)、冰片。辅料为 【性状】本品为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绿色;味苦凉。 【作用类别】本品为咽喉病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用于声哑失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 孕妇忌服。 2. 忌食烟、酒、辛辣、油腻食物。 3. 肺脾气虚者,其表现为声嘶日久,逐渐加重,语音低微,倦怠乏力不宜服用。 4. 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发热较重,或热度持续不减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5.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 一般症状在服药三天内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渐高等其他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7.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8.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9.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条件】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二、复方瓜子金颗粒 【处方】瓜子金 90g 大青叶 210g 野菊花 120g 海金沙 150g 白花蛇舌草 150g 紫花地丁 120g 【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4~1.28(7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3份,糊精1.25份及乙 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10g,加水20ml,搅拌,滤过,滤液置试管中激烈振摇,出 现持久泡沫15分钟内不消失。 (2)取本品10g,研细,加甲醇20ml,浸渍2小时,并时时振摇,滤过,取滤液5 ml置试管中,加镁粉适量,再滴加浓盐酸3~4滴,振摇,溶液呈现橙红色。 【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C)。 【功能与主治】利咽清热,散结止痛,祛痰止咳。用于风热症的急性咽炎、痰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