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媒体形象优化-85分
定格典型瞬间的把握——谈领导照片的拍摄与选择

第3卷第22期一线视点定格典型瞬间的把握—谈领导照片的拍摄与选择梁臻(浙江日报,浙江杭州310039)摘要:在新闻报道中,照片是不可或缺的新闻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作为重要的新闻事实来补充日报中的文字报道,还可以作为文字报道的解释和说明。
特别是在当地政府主导的重大活动、领导人参与的某些活动中,摄影记者对领导照片的拍摄与选择,更是深思熟虑后的定格,典型瞬间的良好把握,会为日报新闻增添不少色彩,更有利于新闻报道的传播。
基于此,本文对领导照片的拍摄与选择进行简单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报新闻;领导照片;拍摄;选择中图分类号:J4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22-0167-02为领导人拍摄照片,是由多方面的拍摄原因与具体的选择,并非摄影记者以“艺术”的形式进行拍摄,拍摄领导的照片要由一定的艺术性,但也只是锦上添花。
一、心有丘壑,才能让典型瞬间定格做任何事情之间都要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为领导人拍摄照片也是如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为领导人拍摄照片之前,一定要搜集、回顾以往的资料,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思想,这样在现场拍摄照片时才不会显得慌乱,有条不紊地抓住经典瞬间。
在摄影记者接到拍摄领导照片任务时,一定要熟悉并掌握领导人要考查地点的背景情况。
比如,领导人要视察某一企业单位,如果摄影记者对于拍摄的地点比较陌生,可以利用“百度”上网查阅资料,“百度”如若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就很有必要进行实地勘察,设想领导人可能会去的地方,揣测领导人可能在哪些地方长时间驻足,自己站在哪个角度进行拍摄等,这些摄影记者在脑海中都要有一个设想。
预判哪些地方可能首长会与群众有更多互动交流,在头脑中形成拍摄预案,明确重点,拎出亮点,并在拍摄中把握好轻重缓急,做到沉着有数、稳中求好。
甚至当天的天气如何,光线是否充足,光线过强、过弱自己如何处理、需要携带什么样的镜头器材等问题,自己都要有一个明确的预案。
从索契冬奥会看领导人形象的对外传播

从索契冬奥会看领导人形象的对外传播作者:颜小虎来源:《对外传播》2014年第04期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路透社所报道的那样:“这场奥运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普京个人的奥运会,是他赖以施展影响力的一场全球盛事。
”而事情的发展也恰如《芝加哥论坛报》所说:“普京希望通过冬奥会让世界看到崭新的俄罗斯,看到俄罗斯再度崛起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世界大国,重新走上一条赢得世界荣耀的道路。
”在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虽然传播者是国家,是信息的发出者,但国家领导人对外代表国家,其对外活动是媒体报道的焦点,国家领导人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开展外交公关活动能为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实际上,自从普京1999年第一次登上总统职位以来,他就尤其重视自己个人的形象及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始终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影响着俄罗斯国家形象的重塑。
索契冬奥会前后普京的“个人秀”也折射出其重塑国家形象所采用的对外传播策略。
重组官媒,以更大力量传递真实声音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前夕,普京就下令重组国有媒体,合并老牌通讯社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电台,在此基础上组建“今日俄罗斯”国家新闻通讯社,并任命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副总经理德米特里·基谢廖夫执掌新通讯社。
新通讯社的使命是“重构世界对俄罗斯的恰当认知,即一个怀有良好意愿的重要国家”。
其实,早在2005年成立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就是由国家拨款的俄罗斯唯一一个以多语种全天候报道本国和全球新闻的国家电视台。
“今日俄罗斯”新闻频道在报道全球新闻事件时,大力起用当地记者,镜头中鲜有俄罗斯面孔,无形中拉近了与国外受众的距离。
同时,“区别于主流媒体的视角”为受众提供了理解新闻事件的多元思路。
这也使其成为首个获得艾美奖提名的俄罗斯电视频道,打破了国际传播领域西方媒体独大的局面,在西方社会有着较强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升了俄媒的海外影响力。
普京以俄新社和俄罗斯之声两家对外报道经验丰富的国有媒体来组建新国家通讯社,正是看到了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的特殊作用,希望整合现有资源,与西方争夺舆论阵地,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
从危机公关谈政府的形象塑造_穆珂

1.首先是信息发布速度以及公开性的挑战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塑造以西藏3.14事件为例,因为事件的突发性,加上确定事实的真实性、统一口径等需要时间的问题导致政府的信息公布迟缓,这才给国外媒体猜测甚至诬陷中国政府以可乘之机。
假如来自现场的第一时间信息是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的那么可能就不会有假新闻事件严重损毁我国政府形象的事情出现。
其实,国外媒体攻击我国政府“信息不公开”已经不是这几年才出现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之前的危机公关中,政府的行政确实存在类似的严重问题。
比如2002年开始出现的“非典”疫情,当时政府的“信息不公开”使得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国际上成为众矢之的,国际舆论纷纷指责中国政府信息不透明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那一年中国政府的形象达到了历史的冰点。
不同的危机事件,但存在的同样的类似问题都会给政府的形象塑造带来挑战。
2.危机事件对新闻发言人的挑战影响到政府形象的塑造以2011年7.23动车事故为例,铁道部王勇平召开了关于动车追尾的新闻发布会。
王勇平虽然诚恳道歉,但是发布会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对于事故现场掩埋车体的行为,面对公众与媒体的质疑,王勇平竟然以一句“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来搪塞媒体。
这完全不应该是具有危机公关能力的政府培养的合格新闻发言人的表达。
另外从发布会现场的来看,发布会的提问非常无序,铁道部的发言人对于技术上的问题难以回答清楚,而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勇平显得很慌张。
作为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应该从容睿智,让一切为我所用,而他却远没有做到。
这是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挑战,而政府新闻发言人不能应对这种挑战势必就会在媒体面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二)从危机的“聚焦性”来看,危机发生也是政府塑造形象的机遇危机事件本身具有“聚焦性”。
也就是说危机时期,也是全球媒体关注中国的时期,那么就是我们塑造政府形象的机遇时期。
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利用好危机带来的机遇,向全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展现一个有办事效率的政府,有足够危机应变能力的政府,负责任的政府,以人为本的政府,值得信任的政府。
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对外传播的作用——从任正非接受海外媒体采访谈起

16对外传播 2019.08重点话题INTERNA TIONAL COMMUNICA TIONS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华为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一改以前不常在媒体露面的作风,直接走到前台,多次接受海内外知名媒体采访,代表企业发声,正面回应热点问题。
据悉,自1987年华为创办以来,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不超过10次。
自2019年1月任正非接受央视采访公开表示“我一定要让客户理解我们,一定要让18万员工理解我们,团结起来奋斗,渡过这个困难的时期”起,其作为华为企业领导先后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加拿大CTV 新闻台、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旗下CNBC 等的电视专访;并接受《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以及美联社、路透社和彭博社等国际媒体的联合采访。
①任正非的这一做法,不仅帮助华为在国际舆论场中塑造了受认可的企业形象,也为中国企业海外传播树立了新榜样。
对外传播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和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企业对外传播,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以华为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为切入点,探讨企业领导人代表企业形象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对传播方式提出建议。
一、企业领导者进行对外传播的重要性1. 企业形象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进行海外投资、兼并,甚至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负面或有争议的企业形象常常是掣肘企业在海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企业形象一直都是企业宝贵的战略资产,②也是企业争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本前提。
③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企业也参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成为认知国家形象的重要载张 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张晓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体。
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海报为例

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人民日报》
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海报为例
刘曼
【期刊名称】《外语研究》
【年(卷),期】2022(39)4
【摘要】新媒体在智能技术赋能下成为当下重要的传播平台和信息高地。
文章以
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海报为语料,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结合海报的
图像构图分析,考察了主流新媒体在疫情防控海报中使用的多模态隐喻类型、疫情
防控话语特征及其建构的国家形象。
研究发现,中国主流新媒体海报中多用战争隐喻、比赛隐喻及家庭隐喻表征疫情防控话语,这些多模态隐喻发挥不同模态符号的
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了表义过程,构建了正面引导、平衡有度,易于被受众接受和认同
的疫情防控话语,建构了人民至上、团结抗疫、可信可敬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刘曼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新媒体语境下国家领导人形象多模态建构研究\r——以时政微视频《人民领袖》
为例2.新新媒体语境下国家领导人形象多模态建构的场域解读
——以时政微视频《人民领袖》为例3.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特征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4.新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特征研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为例5.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官方新媒体运营策略——以某高校二级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领导的演讲艺术

领导者言语表达艺术——演讲篇(1)闻闸中国教育电视台播音指导、教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当干部怎么讲话?也就是领导者、管理者言语表达艺术。
领导者、管理者,当干部讲话有两个种类:一个种类是演讲,就是一个人单方向的对很多人说比较长的话,单向的传播就是演讲。
第二个类型就是谈话,谈话首先是工作讨论,以一个单位内部还有一个单位小部门之间工作讨论,这个单位跟那个单位,这个部门跟那个部门的工作协商,工作讨论谈话,如果远一点的就是谈判了。
还有上下级谈话,上级找下级个别谈话先去找上级个别谈话,上级找下级表现有批评、有部署、有指示,下级找上级有请示、有汇报,有组织的请求,我所在组织的请求也有个人向上级的请求。
还有就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我们大家走路的时候,坐车的时候,我们吃饭的时候我们的谈话,那种谈话是非正式的,但是有时候非正式谈话对正式谈话有推动作用。
我们领导干部在这些场合下的谈话貌似闲谈,很多情况下都跟工作有关,主要是这两个种类,我们这一次讲的就是演讲。
一、演讲的概念(一)演讲与讲演我们先从概念说,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两个词来表达它,一个词叫演讲,一个词叫讲演,这两个词很有意思,就是颠倒一下,这两个词是同义词,颠倒一下是同义词,在现代汉语当中,还有积累、累积,代替、替代,就有这三组,其它的颠倒一下过来不是同义词了,水流、流水,打击、击打,办法、法办都不是同义词,就只有这三组是。
而这三组,演讲,这一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演讲、讲演,大家心里的感觉不一样。
比如演讲是伴随的伙伴词汇,前5个都是表演艺术的词,演戏、演练、演员、演奏、演技,这样的表达就是我们感觉到那不是演表演吗?到第二行前两个词演义,《三国演义》虚构的长篇小说演习说他的训练不是打仗都是假的,只有演化、演说、演示,还有一个词演变是人类和自然界活动的真实表达。
至于表演后面所有的词都是表演艺术的词,所以说到演讲,我们大家最直接的感觉那就是表演,那都是假的,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所以我们大家就有一种距离的感觉,隔膜的感觉,不接受的感觉,甚至内心深处有隐隐排斥的感觉,这很正常,如果说我们说在讲演就发现不是这样了。
2023年医德医风自我评价小结 医德医风自我评价(通用8篇)

2023年医德医风自我评价小结医德医风自我评价(通用8篇)近年来,在少数医务人员出现的重医术医技、轻医德医风、服务意识淡薄、甚至收“红包”和要回扣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生”的形象,也加重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解决的难度。
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还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环境出发,以人为本,优化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医院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的需要,设计一定的奖励措施,控制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行为朝着某一方向前进的制度和过程。
它具有极强的导向性。
奖励什么?怎样奖励?谁来决定这种奖励?单从医院的局部利益着眼,还是在考虑医院利益的同时更注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需要?其答案是不一样的。
纵观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的激励机制,考虑前者居多而考虑后者甚少。
诚然,医院的基本职责和业务工作就是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靠医技低劣的“庸医”是办不好医院的;医院的`发展也要靠取得经济效益,长期亏损的医院将无法生存。
因此,激励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医技水平,合理合法增加经济效益是完全必要的。
事实上,这在目前各医院的激励机制中普遍得到了重视,还做了相应的量化。
我们提倡的“优化”,并不是要去掉这些激励内容,而是要增加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提高其在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分量。
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
要确立优化激励的内容并不难。
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公平、公正。
而公平、公正的实现,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
综合目前一些医院的做法,实行量化考核加综合考评再加公众参与的办法,比较切实可行。
首先,对能够量化的内容要尽量量化,便于操作。
其次,实行医德考评制度,是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治本措施,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文明医院的有效手段,是优化激励机制的重要之举。
第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8公关关系常用术语

公共关系行业产品标准术语(中英文对照表)Account assistant 客户助理Account executive 业务员Account manager 客户经理Account supervisor 客户主管Affiliate marketing 联盟营销Checks and balances 权力制衡Consensus 共识Corporate image 企业形象Crisis management 危机管理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业社会责任External marketing 外部营销IRO Investor relations officer 投资者关系专员Malpractice 玩忽职守MarCom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营销传播Merchandize (用广告等方式)推销Moral dilemma 道德困境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非政府组织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 非盈利组织PR public relations 公关Press release 新闻稿Product rebranding 产品品牌重塑Product recall 产品召回Public interest 公众利益Public scrutiny 公众监督Punitive fines 惩罚性罚款Reputational damage 名誉损伤Statutory obligation 法定义务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1.媒体关系MediaRelations2.媒体研究/Mediastudy3.媒体传播策略/Mediacommunicationsstrategy4.消费者触媒习惯/Consumers'Mediabehavioranalysis5.媒体关系评估/Mediarelationsevaluation6.媒体传播计划/Mediaplanning7.媒体关系管理/Mediarelationsmanagement8.媒体监测/Mediamonitoring9.传播绩效评估/Mediacommunicationsevaluation10.软文投放/AdvertorialPitching11.新闻发布/Pressrelease12.专访安排/Interviewarrangement13.稿件撰写/Pressmaterialsdrafting14.新闻剪报/Newsclipping15.活动管理EventManagement16.活动策略规划/Eventstrategy17.活动计划/Eventplanning18.活动管理/Eventmanagement19.活动绩效评估/Eventevaluation20.现场执行/On-siteexecution21.视觉创意/Visual&creative22.设计制作/Designing&Producing23.营销传播MarketingCommunications24.营销传播研究/Marketingcommunicationsstudy25.消费者调查/Consumersurveys26.营销传播规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sstrategy27.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communicationsplanning28.营销传播管理/Marketingcommunicationsmanagement29.传播绩效评估/Communicationsevaluation30.新产品上市/Newproductlaunch31.巡展活动/Roadshow32.促销活动/SalesPromotion33.企业传播CorporateCommunications34.企业传播规划/Corporatecommunicationsstrategy35.企业传播计划/Corporatecommunicationsplanning36.企业传播管理/Corporatecommunicationsmanagement37.传播绩效评估/Communicationsevaluation38.出版物制作/Publishing39.网站制作/websiteproducing40.内部传播InternalCommunications41.内部沟通体系/Internalcommunicationssystem42.员工意见调查/EmployeeSurvey43.内部传播规划/Internalcommunicationsstrategy44.内部活动计划/Internalcommunicationsinitiativeplanning45.内部传播计划/Internalcommunicationsplanning46.内部关系管理/Internalrelationsmanagement47.传播绩效评估/Communicationsevaluation48.内部活动/Internalevent49.团队建设/Teambuilding50.内联网建设/Intranetbuilding51.内刊制作/In-housejournal52.网络公关DigitalPR53.网络媒体研究/Digitalmediastudy54.网络受众分析/Digitalaudienceanalysis55.网络公关规划/DigitalPRstrategy56.网络传播计划/Digitalcommunicationsplanning57.网络媒体管理/Digitalmediamanagement58.网络舆情监测/Digitalmonitoring59.网媒绩效评估/Mediacommunicationsevaluation60.博客管理/Blogmanagement61.论坛管理/BBSmanagement62.S N S传播/Socialnetworksystemcommunications63.IM传播/InstantMessagecommunications64.搜索引擎优化/Searchenginesoptimizing65.网站设计/Webdesigning66.声誉管理ReputationManagement67.公关环境研究/PRcircumstancestudy68.企业公民政策/Corporatecitizenshippolicy69.领导人形象管理/CEOreputationmanagement70.企业新闻制度/Pressreleasemanagementsystem71.企业信息监测/CorporateInformationmonitoring72.领导人活动安排/CEO’sactivitiesarrangement73.投资者关系InvestorRelations74.投资者关系研究/Investorrelationsstudy75.投资者沟通体系/IRcommunicationssystem76.投资者关系规划/Investorrelationsstrategy77.投资者沟通计划/IRcommunicationsplanning78.定期信息披露/Informationdisclosure79.沟通绩效评估/Communicationsevaluation80.I P O传播/IPOcommunications81.路演/Roadshow82.年报制作Annualreportsproducing83.股东大会/Shareholdersconference84.公共事务PublicAffairs85.政府版图研究/Governmentchartstudy86.政策决策研究/Policy&decision-makingstudy87.政府关系规划/Governmentrelationsstrategy88.社区关系规划/Communityrelationsstrategy89.政府关系管理/Governmentrelationsmanagement90.社区项目管理/Communityprojectmanagement91.利益团体沟通管理/Stakeholderscommunicationsmanagement92.公益赞助/Sponsorship93.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94.危机管理体系/Crisismanagementsystem95.危机管理手册/Crisismanagementmanual96.危机模拟培训/Simulatedcrisistraining97.危机预警监测/Mediamonitoring98.危机对策方案/Crisismanagementsolution99.危机评估/Crisisevaluation100.危机处理/Crisismanagementexecu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 ( 共 18 小题,总分: 40 分)
1. 借助( ),可以将政府部门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的传播到公众,与
其保持最大限度的沟通。
A.记者招待会
B.传播媒介
C.政府监测
D.政府发布会
2. 我国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构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制度。
A.媒体发言人
B.舆论发言人
C.网络新闻发言人
D.公众发言人
3. 本讲认为,政府赢得公众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个人效益最大化
B.政绩优先
C.尊重公众
D.互惠互利
4. 本讲认为,媒体形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 )。
A.有管理的决心
B.有正确的理念
C.有有效的手段
D.有明确的目标
5. 本讲认为,在媒体环境的几个构成要素中,(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政
府的评价。
A.政绩
B.福利
C.传播
D.以上都不对
6. 在新媒体环境下,领导人媒体形象在具有收益的同时,也( )。
A.不具有任何风险
B.具有一定的媒体风险
C.视具体情况而定
D.以上都不对
7. 本讲认为,政府在当前媒体形象管理的过程中起( )作用。
A.主导
B.辅助
C.带头
D.以上都不对
8. 本讲认为,在媒体环境下,传播的最终目的是( )。
A.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B.政治稳定
C.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D.社会安定团结
二、多选 ( 共 9 小题,总分: 20 分)
9. 本讲认为,网络沟通具有( )的优点。
A.快速
B.便捷
C.有效
D.受众多
10. 本讲认为,媒体环境的要素包括( )。
A.政府
B.公众
C.舆论
D.传播
11. 本讲认为,政府形象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 )。
A.对政府所提供的产品的评价信息
B.对政府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评价信息
C.对公务员服务水平的评价信息
D.对政府自身相关方面的评价信息
12. 本讲认为,加强政府组织成员的媒体教育培训包括( )。
A.开阔政府成员的视野
B.提升政府成员的媒体意识
C.提高政府成员的媒体要求
D.提高政府成员的教育水平
13. 有效协调媒体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
A.媒体细分
B.媒体性质
C.需求分析
D.对策设计
14. 本讲认为,形象传播的功能包括( )。
A.告知公众
B.扩大影响
C.矫正形象
D.树立形象
15. 政府领导人主动运用媒介形象,具有( )的价值。
A.强大的动员力量
B.模范带头作用
C.有效的沟通效果
D.
16. 本讲认为,政府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对象包括( )。
A.公民
B.直接面对的公众
C.外国居民
D.公务员
三、判断 ( 共 18 小题,总分: 40 分)
17. 现阶段,领导人媒体形象不受社会和大众的监督和评价。
正确
错误
18. 领导者出色的媒介形象,可以同属下和公众产生直接的沟通作用、拥有强大
的动员力量和显著的示范效应。
正确
错误
19. 社会形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报道出来就形成了
媒体形象。
正确
错误
20. 领导人媒体形象同国家形象、民族形象没有直接关系。
正确
错误
21. 在媒体环境下,领导人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以及政府部门如何进行形象管
理显得尤为重要。
正确
错误
22. 本讲认为,本讲拆迁案例中的房屋之所以没有被强拆的原因是媒体监督的介
入。
正确
错误
23. 本讲认为,一般舆论对于政府的关注方向主要集中于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成
效。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