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合集下载

开放互动的世界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开放互动的世界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设计莆田中山中学吴蓉蓉【授课内容】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的变化,学会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能够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会,也能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关注国家安全。

二、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看待世界变化给国家和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优秀的外来文化,提高鉴别能力。

三、知识目标:了解当今世界的特征知道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重点】当今世界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正确面对多样的文化。

【教学过程】【视频导入】播放视频:人民日报制作的RAP超轻粘土《一带一路》师:通过视频,我们有没有发现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的目的是什么?生:思考并回答习语过渡:“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彼此要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做黄金法则用起来,大家一起做有来有往的邻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板书)【设计意图】初步感知“一带一路”理念,深化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通过观看视频,有利于探究活动一新旧丝绸之路的对比的探究。

【整体感知】学生制作本框题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整体感知本框知识点。

老师观察学生预习的情况,请一位学生进行板演。

师: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三个环节来了解本框的知识。

一、丝路精神的传承之路二、互利共赢的商贸之路三、民心相通的人文之路习语过渡:“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唱,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奏。

【探究活动一】丝路精神的传承之路设问:请从交往范围、交通设施、交往频率等方面比较古代丝绸之路与21世纪“一带一路”的异同点生:小组讨论并归纳小结:当今世界的特征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素材,让学生对今天的世界形成初步的整体认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新教材)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第1课时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既要有文化自信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欣赏和共享各民族文化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当前世界是开放、发展和紧密联系的,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懂的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文化的多样性。

难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我们正确的做法。

【教法学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探究式导入同学们好,澳大利亚的游客通过网络预订中国的宾馆,世界各地直播米兰时装周的精彩表演,我国运动员在里约热内卢的比赛中获得金牌……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那么,当今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开放互动的世界。

方式二:开门见山导入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世界很大也很小,你对我们的世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开放互动的世界。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1)当今世界是什么样子的?(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3)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是什么?(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做?(5)如何正确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三、探究平台探究(一)共同的家园1、图说世界,对照图片,学生简述。

2、根据课本由学生表演爱心故事:为孩子找水杯。

3、学生分组讨论:当今世界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开放、发展、紧密联系。

教师小结:如今的世界,国家间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世界的发展速度也前所未有,全球各地的人们联系越来越密切。

探究(二)放眼全球经济1、师生共同见证一双鞋子的旅行。

师生共同讨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作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促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与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与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开放互动的世界教案与反思(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开放意识和全球意识,既要有文化自信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欣赏和共享各民族文化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当前世界是开放、发展和紧密联系的,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懂的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文化的多样性。

难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我们正确的做法。

教法学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导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探究式导入同学们好,澳大利亚的游客通过网络预订中国的宾馆,世界各地直播米兰时装周的精彩表演,我国运动员在里约热内卢的比赛中获得金牌……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那么,当今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开放互动的世界。

方式二:开门见山导入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世界很大也很小,你对我们的世界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开放互动的世界。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1)当今世界是什么样子的?(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什么?(3)经济全球化的作用是什么?(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该如何做?(5)如何正确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三、探究平台探究(一)共同的家园1、图说世界,对照图片,学生简述。

2、根据课本由学生表演爱心故事:为孩子找水杯。

3、学生分组讨论:当今世界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开放、发展、紧密联系。

教师小结:如今的世界,国家间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世界的发展速度也前所未有,全球各地的人们联系越来越密切。

探究(二)放眼全球经济1、师生共同见证一双鞋子的旅行。

师生共同讨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作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促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师生互动 有一家制造圣诞装饰品的中国工厂。其产品远销欧 美,往年圣诞节前,大量的订单纷至沓来,工厂根早就 为完成订单加班主产…… 师生互动:帮助厂长想办法
1.从学生生活出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备课 本课涉及国际问题,离学生生活较远,怎样才能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成为备课中的难点。从具体到 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何不先从 学生生活入手、从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来突破这难点呢 比如,在讲全球化中,我先让学生举例子,我们平时可 以看见或买到哪些国家的产品学生可以举出很多,这其 实就是全球化的表现。这种呈现方式由简单到复杂、由 课例研究综 具体到抽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 述 高了。 2.课堂传递的是正能量 整节课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视频作为导入,通过 举例子和列数据,让学生感受到“带一路”给中国和世 界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整堂课 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3.在问题的设置上,开放性程度较高,学生在回答 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程度不够,这对教师
危,增强忧患意识,关注国家安全。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文化的多样性。
难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我们正确的做
法。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多
样文化带给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等
方面的各种好处,从而激发人们热爱共同家园、珍惜今
天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了解的资
还有待提高。
本课的内容从以前的关注国内转入国际,与学生日
常生活联系不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运用图片、视
频等贴近生活、贴近热点的材料加入教学,通过引导、
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学设计

《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树立全球观念和开放心态,对经济全球化抱有积极的心态,主动了解世界和关心世界,愿意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国际事务。

2、道德修养:通过学习掌握和提高参与国际活动、国际事务的能力,积极融入日益紧密的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责任意识:知道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影响,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教师准备:自制PPT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主题——“China Travel”何以戳中流量密码?播放“China Travel”视频近一段时间,外国人来华旅游体验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不但外国网友爱看,中国网友也在“追更”,俨然已是“流量担当”。

“China Travel”,成为新晋的网络热词。

一群人生地不熟的外国人China Travel,一句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city不city?”,为何能戳中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双向奔赴”的巨大流量背后,还藏着哪些我们熟视无睹的认知?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秘吧!二、新知讲解:环节一:“China Travel”——砥定开放的时代方向感1、国际上刮起一股“来中国走走看看”的魅力旋风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通过“72/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签发口岸签证68.6万证次,同比上升267.9%,为在华外国人办理停留居留证件38.8万人次,同比增长2.4%。

2、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13年:上海、杭州、南京获批实施72小时免签政策;2016年1月进一步延长至144小时●2019年:厦门、青岛、武汉、成都、昆明也加入了144小时过境免签“朋友圈”●2023年11月:144小时过境免签已覆盖54国,京、津、沪等20个城市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2024年7月15日: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再扩大,总计增至37个提问:我国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给老外开放 72/144 小时免签?3、实乃一举数得之妙策今年1月至6月,网联平台“外卡内绑”业务累计服务境外超200万用户;交易笔数3738.18万笔,同比增长6.65倍;交易金额54.17亿元,同比增长8.03倍。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教案设计
课题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学生出勤记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多样文化带给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等各种好处,从而激发人民热爱共同家园、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能力目标
能结合自身体会和了解的资料认识世界,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正确对待不文化。
教师点拨:世界在变小我们的生活圈子在变大这是一个开放互动的世界需要我们守护。
3、出示自主学习任务
4、自主检测
5、阅读课本P4探究与分享
6、出示图片“一辆车的生产”
7、出示图片“鄂尔多斯羊绒衫”
小结: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8、PPT出示材料
点拨经济全球化的利
点拨经济全球化的弊
9、PPT出示图片
教师点拨
10、PPT出示材料
巩固与训练
温故知新,加强记忆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自主梳理本课相关知识
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了解共同家园的特点
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通过分析两则材料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体会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刻理解面对文化差异我们该如何做。
习题设置
完成对应的练习册或学案的习题
6、观看图片说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7、你如何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并购买它们?
8、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回答对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P6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思考并回答对应问题
9、结合图片,请你说一说你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理解
10、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回答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11、观看视频并回答对应问题;结合课本谈谈如何面对多样文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1《开放互动的世界》精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1《开放互动的世界》精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1.1开放互动的世界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当今世界的特征及影响。

2.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及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3.知道共享多样文化的原因、文化冲突的原因及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能力目标1.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理解。

2.辩证认识文化多样性。

3.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人类共同家园特征和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理解、拥护和支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对外开放政策。

2.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必要性的认识,既要树立竞争意识,也要树立居安思危、忧患和风险意识。

3.面对多样化的文化,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树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观念。

重点如何实现中国梦难点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同住地球村二、共同的家园1、时事速递观看、感受阅读、思考引用地球村视频,激发学习兴趣,引出关键主题。

通过时事会议,引导学生分析领导人讲话,从中感受当前世界发展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第1课时 开放互动的世界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的变化,学会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能够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会,也能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关注国家安全。

能力目标:能够辩证地看待世界变化给国家和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优秀的外来文化,提高鉴别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材分析(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4、材料分析:文化差异思考:中外文化交流是否会有碰撞(差异)?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发挥哪些影响? 5、知识归纳: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同住地球村》教学反思开放互动的世界教学反思本框从世界发展趋势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分别梳理清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及影响。

帮助学生认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学会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关注国家安全。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外来优秀文化的态度。

初三学生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辨意识。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看到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具体表现,也能够感受到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影响。

但学生对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认识还不够清晰,不能正确理解国际竞争与合作之间的关系,风险意识较弱。

同时一部分学生对于外来文化存在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态度,对于外来文化优劣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

本课内容较多,且内容也从以前的关注国内转入国际,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运用图片、视频等贴近生活、贴近热点的材料加入教学,通过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有精心设计了几个随堂检测题巩固本课重点内容,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本课内容涉及面广,教学时应适当对学生进行爰国主义教育。

复杂多变的关系教学反思本框为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在感受世界的变化,学会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世界局势,知道国家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同时在前一课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基础上,引领学生关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理清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带来的影响,树立全球观念。

明白当今世界,国家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明确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初三学生通过之前的知识积累已经基本掌握当前世界格局已由美苏两极格局转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也清楚当前各国都在谋求合作与发展,也能感受到我国的发展进步和不断壮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姓名郭永丽单位名称桂林市第十七中学填写时间2020.6.11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册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
怎样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
难点名称
怎样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填写示例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
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交为
复杂,学生容易出错。

难点教学方法填写示例
1.通过XX直观演示算理XX
2.XX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正确对待多样的文化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下面对文化的多样性进行分析(1)世界文化是由不
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的多样性主要
通过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表现现出来.(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我们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应遵循的原则是: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小结
以下为语文学科《长相思》教学设计案样例。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年×月×日学科语文年级/册五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
课题名称第七单元 21《长相思》
难点名称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导入1.如果用一个词表达你读完这首词的感受,你想到了哪个词?(艰难、悲壮、思乡、危险、豪迈、思念)
2.指名学生朗读(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理解诗句。

(1)从哪一句词中读出了这种感受?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①作者此时身处何地?
②想象:这边是故园,那边是榆关,中间隔着“山一程,水一程”,你想到了哪个词?(跋山涉水)故园的人思念亲人,榆关的人走过了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将士们走过“山一程,水一程”,越走越远,思念越走越长。

身在故园的人“遥望这山一程,水一程”,牵挂前方的亲人。

③由晚上的“千帐灯”想到了什么?
故园人的牵挂,榆关人的思念
跋山涉水的艰难
身向榆关的豪迈,壮观。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①“更”在古代分为五更,每更大约2小时,风一更,雪一更,更更交替,体会边关环境的恶劣。

②借助注释理解“聒碎”, 体会“聒碎乡心梦不成”实为“聒碎乡心梦难成”,就是因为那份思念。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上阕“一程一程”、下阕“一更一更”对仗应和,“一”虽为数字之首,却有连绵不绝之意,实为“一程一程又一程”,“ 一更一更又一更”。

④“故园无此声”
想象:身在征途的将士们此时会想些什么?故园的亲人又会想些什么?难道故园真的无此声吗?故园的人看到风雪也会想念远在塞外的亲人。

将士们思念故园的宁静,山水分隔的只是距离,但却隔不开牵挂思念的心。

⑤指导朗读:读出风雪的肆虐、读出将士难以入睡、读出对家人的思念。

“山一程,水一程”隔不断思念的心,“风一更,雪一更”吹不散思乡的情。

难怪作者长相思。

齐读。

那就让这风雪带去故园的人对将士们的牵挂和思念吧。

此时,身在榆关外的将士们,他们也让这风这雪带去自己对故园人的思念和怀念。

⑥如果将这首词定格成一幅幅画面,当你的耳畔响起这样的声音,你的眼前会出现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刻。

配乐朗读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4.提到“思乡”,在古诗词中,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句也有很多,有一些特定的“景”或者“物”都可以和思乡联系起来,比如:
(指名回答)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么多古诗词当中,有明月寓相思,有书信寓相思,还有佳节寓相思。

在纳兰性德这首《长相思》当中,他的相思又寓托在哪里呢?
纳兰性德,他生在关内,长在关内,在这个初春的季节,他去塞外,冰雪未消,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那么的荒凉,寂寞。

难怪他会思念。

寒冷的帐外,帐内的点点灯光应该是最温暖的,这一暖一寒,更让纳兰性德和无数将士们心里想着故园。

带着这份思念,带着这份想念,一起走进《长相思》。

在纳兰性德的笔下,他将思乡之情寓于风雪之中,将这份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牵挂写在这首长相思中。

配乐朗读。

小结
当一个人的身和他的内心相统一的时候,我们叫做“身心合一”,而此时的纳兰性德,一生跟康熙皇帝出巡无数次,他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征途,所以这种离别是不得不忍的离别,这种跋山涉水是不得不进行了山一程,水一程,这种听风沐雪也是他不得不的。

那当他的身和心分开的时候,此时,纳兰性德的身在哪里?心在哪里?(身在征途、心系故园)
全班配乐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