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与启示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与启示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与启示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与启示

摘要:日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尤其是针对高级官僚的独特的下凡制度,对提高行政组织的活力和行政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也有很多弊病,本文希望通过对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发展现状和改革的研究,从中分析出对我国建立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启示

日本国家公务员的退休年龄为60岁,但是为了提高组织活力和行政效率,对中年以后的公务员,政府有一些鼓励提早退休的制度,例如鼓励一些晋升无望的高级官僚到特殊法人、民间企业任职,从而退出公务员队伍。本文将在下面进一步探讨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发展现状和改革,以期能对完善我国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优化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结构,增强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更好地构建服务型政府。

1. 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含义

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是指国家公务员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公务员与国家行政机关解除任用关系

的一种法律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公务员的退出方式包括辞

职、辞退、退休和开除四种方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对

一国的公务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它能够及时地促进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保证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活力和质量,进而构建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2.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发展现状

2.1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

为了使组织成员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新陈代谢,保障职员在规定的年龄之前专心地从事工作,1985年日本制定了退休制度,规定全国普遍实行60岁退休制,并将每年的3月31日定为“定年退休日”,全国各单位都在这一天办理退休手续,更换已到退休年龄的官员职员。

对于退休后的公务员,日本政府给予充分保障,这从公务员的退休保障金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退休保障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国民养老金。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所以公务员同等享有。第二,退休互助工会基金。这笔经费总体上是政府承担15.85%,所在机关承担42.075%,公务员个人承担42.075%。具体数额因每个人的工资标准而定。第三,退休津贴。这笔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税收,退休津贴实行一次性发放。具体标准,国家有专门的法规规定。此外,为了保障退休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日本的人事院每年会开展

一次“退休公务员生活状况调查”,并与私营企业员工的退休待遇进行比较,从中可见日本政府对保障退休公务员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这样做不仅可以免去退出的公务员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避免政府机构臃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调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公务员退出国家公务员系

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有就是日本政府对干部公务员实行的“天神下凡”制度(公务员退休时,经过本人同意,政府人事部门可推荐其进入公营企业、公益团体乃至民营企业再就职),这是日本独特的一种人事制度安排,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拓宽了公务员的退出渠道,并能有效避免政府机构的臃肿。此外,日本还建立了包容的社会文化,整个社会可以合理地看待公务员的正常退出,为公务员的退出打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2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发展现状

从以上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内容中,我们能够看出日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通过丰厚的养老保障金让退出后的公务员免去了后顾之忧,而且,通过再就职制度,极大地拓宽了日本公务员的退出渠道,调动了高级公务员退出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年轻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日本公务员队伍的膨胀,这从日本公务员340万人的数量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虽然日本的公务员退出机制相对完善,但也存在很多弊病,尤其是再就职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权力寻租与腐败。这些再就职的高级公务员通过过去积累的人脉关系为其现在工作的单位谋取私利,滋生了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违背社会公平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他退休后的老人基本没有再就职的机会,但是公务员就可以通过人事部门的推荐实现再就业,另一方面是这些公务员利用过去的公权为这些再就职单位谋取私利,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造成特殊法人机构的臃肿和效率低下。各省厅都把自己掌管的特殊法人作为安插退职官员的去处。特殊法人也需要有一批可安插退职干部和多余人员的公益

法人或子公司等,特殊法人的功能逐渐异化为安插干部的“蓄水池”,致使其组织结构日益膨胀,效率越来越低下。

总之,日本公务员的退出机制,尤其是再就职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促使政府不得不对其进行改革。

3.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改革

对于公务员再就业制度的种种弊端,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以下几点改革:

第一,完善再就业许可制度对于公务员的再就业许可,内阁、人事管理者和人事院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内阁设定公务员再就业的许可标准,人事管理者则根据内阁设定的标准

负责具体的许可活动以及再就业公务员的各种公示活动,而人事院则负责向内阁提出对许可标准的意见和监督人事管

理者的许可活动。②

第二,加强对再就业后的行为规制政府明确规定在营利企业中再就业的公务员,不得与离职前所在省厅的职员有有关该营利企业的许可、补助金、契约等方面的职务上的来往,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违反该项规定的惩罚措施。

第三,削减再就业公务员的收入针对再就业公务员重复领取退休金、聚敛钱财的弊病,政府大幅度削减公务员的退休金,将公务员的退休金一律降低14.9%,平均削减金额为402.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6万元)。而且,再就业后的工资通过综合考虑公务员、特殊法人职员以及民营企业职员的工资水平来适当削减。

第四,公务员再就业信息的公开化根据内阁的规定,各省厅要将本省厅科长、规划官以上的离职者离职后两年内的再就职情况进行公开,包括再就业者的姓名、离职时的官职、再就业处的名称及业务内容、再就职的职务等。而且规定各省厅每年要进行一次公示,内阁再汇总各省厅的公示情况,这就有利于内阁对各省厅的再就职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日本新一轮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对公务员

退出机制的改革,对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影响。

4. 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相对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对同是东亚国家的中

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拓宽公务员的退出渠道

像日本一样,中国也可以鼓励公务员提早退休,让那些年龄较大、经验丰富但晋升无望的公务员通过人事部的推荐到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一方面可以提高组织的活力和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机构臃肿。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当前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短期政绩工程

的现象,因为向上晋升的公务员职位远远少于参与晋升竞争的公务员的数量,很多公务员在晋升失败后只能退出公务员队伍,所以受到个人利益的驱使,很多人只能一味地追求形象工程,而完全不顾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要以日本为鉴,我国要加大对公务员再就职的监督力度,防止权力寻租与腐败现象的发生。

4.2 加强对退休公务员的养老保障

日本退休公务员的养老保障金由国民养老金、退休互助工会基金和退休津贴构成,并且这些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而我国虽然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八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九条中提到了国家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各项待遇,但是法律规定具有模糊性,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公务员退休后所应享受的福

利待遇,所以,我国应向日本学习,依法对公务员的退出进行管理,将法律条文明确化。而且,应该足够重视退休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像日本一样每年对退休公务员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并和私营企业退休职员的退休待遇进行对比,让公务员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放心退出,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当前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4.3 对退出的公务员进行再就业培训

很多西方国家都对退出后的公务员进行人力资源培训,以便让他们顺利实现再就业,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未来延迟人们的退休年龄可能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国要大力重视对退出的公务员进行人力资源再开发,以便让他们能更好地胜任新的职位,这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养老负担,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公务员的个人价值,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

4.4 营造公务员退出的良好社会环境

像日本一样,我国也应该建立包容的社会文化,通过政府加大对服务型政府的宣传力度以及说明公务员是正常的

退出,来消除社会对公务员退出的误解,从而打造公务员退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这也会使退出的公务员避免遭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感觉到当官时和不当官时人们对他的巨大反差。

此外,公务员个人也应该到了退休年龄时积极主动地退

出国家公务员队伍,从而让位于那些比自己年轻而又有能力的人,让他们更好地为民众服务,提高组织的活力和行政效率。

5. 结论

日本相对完善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对我国构建良好的公务员退出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相信通过对日本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学习,我国也能逐步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公务员退出制度,从而实现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优化我国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内部结构,提高我国公务员的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活力和行政效率,更好地构建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注释:

①杜创国. 日本公务员退职机制研究[J]. 日本研究,2013,01:84-88.

②牛杰. 新世纪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及其启示[D].山

东大学,2009,p25 .

参考文献:

[1]杜创国. 日本公务员退职机制研究[J]. 日本研究,2013(1):84-88.

[2]陶陶. 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9.

[3]张春艳.我国公务员身份退出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牛杰.新世纪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及其启示[D].山东大学,2009.

水俣病案例分析

实习三环境污染案例讨论 【目的要求】熟悉环境污染案例的调查分析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所致公害事件的危害性及防治。 【案例】水俣病公害事件 【资料1】水俣湾位于日本九州岛西侧不知火海东岸。水俣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市镇,人口大约10万。 1956年4月,一名5岁11个月的女孩被送到水俣工厂附属医院就诊,其主要症状为脑障碍: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谵语等。在以后的五周内,病儿的妹妹和近邻中的四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1956年5月1日,该院院长向水俣市卫生当局作了报告,说“发生了一种不能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因这些人的症状和当地猫发生的“舞蹈病”症状相似,又因病因不明,故当地人称这为“猫舞蹈病”或“奇病”。 经过工厂附属医院、市卫生当局、市医院及当地医师会的调查,发现儿童及成年人中都有病例发生,初步调查共发现了30例患者,其中一部分自1953年就已发病并多数住在渔村。过去对这些患者的诊断不一,有的被诊断为乙型脑炎,有的被诊断为酒精中毒、梅毒、先天性运动失调及其它。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问题讨论1] 1.为什么当时会判定在人群中流行的病为传染病?(因患者发病时期正赶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期,且呈地方性和聚集性,故判定为一种传染病。) 2.要找出引起本事件的原因,应作哪些调查?(应做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请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调查目的:寻找该病的致病因素,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疾病前的状态,并证实病因,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消除污染源,改造环境,控制并消除疾病的发展。调查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现况研究,获得病因线索后,再选用群组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 调查内容:水俣湾环境污染源调查及环境监测;人群患病情况调查;致病因素的调查及实验证实。具体方法:1、选择病例:医院病例、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新发病例、死亡病例;2、对人群进行询问,了解其饮食、劳作等习惯与情况;3、对患病及暴露人群、暴露环境中的表现出病态的生物,如鱼鸟猫等进行监测,如体液、组织中的有害物质浓度;4、人群中患病率的测量,人群及动物机体功能的测量;5、水俣湾一带水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2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样手段收集水资源信息,学会对水资源进行监测,根据有关数据判断水污染状况。 2.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水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3.能够将自己对水资源的认识,通过适当的方法传递给他人,并影响他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正确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观。 2.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关注我国水污染发展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污染的类型、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难点] 水污染的防治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人类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饱尝环境污染带来的苦果:横流的污水、弥漫的烟雾、成堆的垃圾……怎样还地球以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和如茵的草地…… 【板书】第四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播放图片】播放黄河水污染、滇池蓝藻爆发、渤海赤潮等图片 【板书】第一节水污染及其防治 【案例展示】案例1——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

公务员退出正常化才正常.

公务员退出正常化才正常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深化体制机制制度改革首先必须推进干部人事改革。也就是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这是继1993年10月1日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2006年1月1日实施《公务员法》以来,规范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而且是从退出机制入手。其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这是作为未来五年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建设。 当今世界,有官僚制的国家无不因官僚制而陷于各种各样的困局。一方面,政府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公务人员来充任,这既是完成政治、行政任务与职责的需要,又是维系政治稳定和政府正常运转的需要;另一方面,官僚制却常常成为现代国家成长的障碍物与绊脚石。简言之,现代国家的难题在于,它确实有赖大量官僚才能正常运转,可是,越来越多的官僚却日益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桎梏。 为了赢得选举或者赢取考官的欢心,人们常常会在事先做出诸多承诺,可是一旦胜选或者进入官僚体系之后,这些美丽的承诺往往成为昨日黄花式的不负责任的谎言。而且,对官僚们的考核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意义多于实质内容的走过场。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国家行政机关持续膨胀,加之对于终身制的常任官僚又不能轻易解聘或者辞退,官僚机构已然成为一个相当庞大、强而有力、不负责任、富于扩张的特殊机构;现代国家的发展及其责任向社会、经济领域不断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益强大的官僚机构的成长,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使得官僚制的退出机制问题成为一个日益彰显且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问题。 对官僚制的批判尚有,官僚们往往耐不住寂寞,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与腐败、与堕落结为连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由官僚负责制定、执行的规制的机会,他们就难免会想方设法、直接地或者变相地为其亲信、家属、利益集团等谋取特别益处。官僚们的权力触角越长,涉及的官僚人数越多,官僚们腐败的机会也就越大。官僚制导致诸多腐败问题,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既成事实。区别只是在于其程度的轻重、形式的新旧、手段的不同而已。在第三世界国家,担任公务员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可以攫取大量钱财、赢得显赫地位、彰显过人权势、积累深厚人脉。 就当下中国而言,无论是就普通公务人员而言,还是就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公务员腐败,权力蜕化,已然成为我们一个无法回避、而且是相当令人痛心疾首的现实问题。前腐后继、带病提升、群体腐败、高官腐败、国际腐败等日益成为影响公务员形象、危及党国存亡的警示性难题。我们如何应对,我们能否积极有效应对,将成为公务员腐败能否有效遏制的关键所在。

最新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班级:化本162 姓名:秦芳婕 学号:2016019025 题目: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内容: 1.简介日本水俣病事件 2.日本水俣病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形成原因 3.日本水俣病灾害灾情分析 4.日本水俣病事件影响后果

5.日本水俣病事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格式要求:A4纸打印 封皮:题目,班级,姓名,学号 内容:标题小四黑体,内容五号宋体 字数:3000以上

1.简介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2.日本水俣病灾害的发生过程及形成原因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时这种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目录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1)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1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财经 2011-11-18) (3)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4)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5)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8)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9)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12)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13)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13)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5)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世界博览 2011-01-19) (17)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19)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20) 日本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22) 认识日本的“中流社会”(瞭望 2007年14期) (25) 日本产学研合作情况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小松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山东大学 2011-12-01)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互设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广播网 2011-02-05) (28) 日本Universe株式会社考察杨凌合作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2010-05-31) (28) 早稻田大学与省环保技校合作以日本产学研模式助日企落地(南方日报 2010-03-12) (29) 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科学时报 2009-11-12) (30) 日本产学研环境访问团考察龙泉市(龙泉市招商引资办公室 2009-06-17) (3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参加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日本新华侨报 2008-10-24) (34)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 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与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特征,这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为适应现实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环境,日本提出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具有变企业之间的单向关系为双向互动关系、变“制造中心”为“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特征。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水俣病事件的启示

水俣病事件的启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人们健康为代价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随后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这个公司又开始生产氯乙烯。长期以来,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发现也有人患有这种病。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或变形、视觉丧失,严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的氮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硫酸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然而,这个“先驱产业”的肆意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在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的过程中,要使用含汞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死亡。水俣湾由于常年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这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的体内,甲基汞被人的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器官。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水俣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迄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日本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泛滥成灾。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环境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水俣病引发的诉讼旷日持久,时至今日依然没完没了。 从日本水俣病事件发生的时代,与中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有不少相类似之处,因此,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发生、处理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斗争和博弈,对中国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即: 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作为后工业化发展的国家,目前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要从战略思考的层面在战略规划的层面下功夫,否则我们也会重走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少老路,即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代价并不符合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 我国要走以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耗的降低必然使得环境污染问题迎刃而解。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我国应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力求工业设计、制造以及管理的最优化。同时,通过对各种生活和消费过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和调节,也可以达到降低各种资源消耗的目的。此外,绿色制造技术以及循环经济概念的大力推广,对于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努力营造一个节约型的社会。这既是由于我们面临着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更是对于我们子孙后代和世界全人类高度负责的一种必然选择。 真正做到消除污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的是全社会范围内所有公民的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政府是这一过程中的最有利推手,只有政府能够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力行污染治理的措施,有效顺利的保障社会范围内公众意识的唤醒, 我们的美好愿望才可以实现,绿色生活才能真正的在这个星球上被推崇。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常 杪1,杨 亮1,王世汶2,松原乔1 (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管理与政策教研所,北京 100084; 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 要: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积极改善环境质量,目前在环保治理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带动了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日本环保产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扩张期、稳步发展期、转型期,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文章分析了近年来日本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的新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其产业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为快速发展的我国环保产业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环保产业;日本;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6)01-0060-06 日本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日本目前定义的环境产业所包括的范围广泛,相当于我国的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业。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气候变化对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四大领域。日本由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自于政府投入,虽然国内没有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公司,但环保装备制造业非常发达。本文以环保产业中的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重点,解析了日本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旨在为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日本的环保产业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分水岭为2000年前后。1 2000年前的日本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末的工业源污染集中治理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生活源污染集中治理与提标改造阶段;2000年以来大规模集中建设期结束后的综合环境质量改善阶段。日本环保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为推动日本环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1.1 工业污染集中治理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是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要需求的“公害对策阶段”。此期间日本迎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从6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经历了以“四大公害病”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为应对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政府加速环境立法,加大了环保投入,推进产业 注:本文由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流域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及效益评估”(2014ZX07510) 资助。 感谢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开放基金(No.GCZX20150004)对本文的支持。

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的比较及启示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 经济预测分析 第 17 期 国家信息中心2015年5月25日中国当前与日本80年代对外投资 的比较及启示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 版图中不断升级的过程。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外 部环境与当时的日本具有一定相似性,比较这两个时期中 日经济的发展,对加快我国对外投资步伐、推动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正进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阶段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由资本净输入国变为资本净输出国。 1、对外贸易难以继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国对外贸易的世界份额快速提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外向性提高,贸易顺差逐年增加,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我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经济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13年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当前,我国外贸已进入低增长的新常态,进出口规模占GDP比重在2006年达到63%的高点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参见图1)从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看,外贸将难以继续发挥以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巨额的贸易顺差既造成了中国外汇储备额的迅猛增长,也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更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开始实施,活跃的海外投资日渐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形成新的增长潜力。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 中国出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口占GDP比重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 图1 中国进出口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2、对外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大规模净资本流入,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背景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含重金属元素汞)排放到水俣湾中。 原因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汞也称水银,是我们常用的温度表里显示多少度的银白色金属,它是一种剧毒的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汞对于生物的毒性不仅取决于它的浓度,而且与汞的化学形态以及生物本身的特征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汞是通过海洋生物体表(皮肤和鳃)的渗透或摄含汞的食物进入体内的。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造成的危害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乌、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事后思考 水俣病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这些,在1956年确认日本氮肥公司的排污为病源之后,日本政府毫无作为,以至于该公司肆无忌惮地继续排污12年,直到1968年为止。后来,46名受害者联合向日本最高法院起诉日本政府在水俣病事件中的无作为,并在2004年获得胜诉。法院判决认为日本政府在1956年知道水俣病病因后应当立即责令污染企业停止侵害,但直到12年后政府才做出决定,为此,日本政府应当对未能及时做出决定而导致水俣病伤害范围扩大而承担行政责任。 日本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速发展,但由于没有环境保护措施,工业污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白雪洁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摘要:从高速经济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虽然其通常意义上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呈现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独特性,这些特征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未来适应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日本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塑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力量既有来自于产业自身的内部力量,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等外部推动力量。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化又贯穿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整个过程,简言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实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从其战后的经济发展开始,就以顺畅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多个产业发展的“奇迹”,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也持续了数十年。但到20世纪80年代,在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却没能继续以往的成功而一度陷入泡沫经济的漩涡之中。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一方面承受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阵痛,一方面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十余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培养等。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0063)。 作者简介:白雪洁(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中文名日本水俣病事件外文名 Japan minamata disease events 病因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等 目录 1 事件回放 2 事件解析 ? 罪魁祸首 ? 进入途径 ? 致命剂量 ? 遗传性 3 污染治理阶段 4 水俣污染及其治理的文献综述 5 事后反思

事件回放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1]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1]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症状如上。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1] “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 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OOH)、

公务员制度论文

公务员制度论文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内容摘要 我国的公务员进口管理主要包括公务员的选拔、考核等内容;出口管理则包括辞职、辞退、退休的管理等,但其在具体推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严重影响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本文针对我国公务员的进、出口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字:公务员制度;进口管理;出口管理 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公务人员的操作,因此公务人员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行政运行效率。只有不断地输入高质量的公务人员,才能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反之,素质低劣的公务人员势必造成行政的低能甚至引起政治紊乱,国力衰竭。所以,公务员的选拔,即公务员的进口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务员的出口管理亦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不可缺少的环节,关系到行政机关的生机、活力和效率,但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建设相当滞后,出口不畅已经成为公务员管理的瓶颈,严重制约了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健全公务员的退出机制也是我国公务员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公务员进口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公务员招考的现状 1.积极方面 (1)凡进必考的录用制度,凡调必考的调任制度全面展开。 在公务员的进口管理方面,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择优录用。从1994年起人事部与中央组织部连续6次组织了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了省直机关公务员招考工作,普遍实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2)竞争激励的内在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在职务晋升上,采用竞争上岗,在选贤任能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中能够脱颖而出。 2.消极的方面 (1)公务员招考实行考试制度,但考试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通过笔试考试,易于测评可以量化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对于应考者的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等难于量化的部分没有精确的测定办法。通过此种考核办法选拔的公务员往往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摘要】主导产业的衰退往往会导致地区经济陷入发展困境,长远来看,培育新兴产业是振兴衰退地区经济的根本途径。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结合区位优势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经济重新崛起。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给我国衰退地区的产业转型,尤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产业衰退产业转型启示 战后的日本为了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目标,在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了不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都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例如需求萎缩、资源枯竭、替代产品的出现和比较优势发生转移等,原有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成为衰退产业。曾经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产业,如钢铁、煤炭、石油化学、造船等,由于发展环境的变化先后步入衰退产业之列。主导产业的衰退不仅会导致失业问题,而且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使产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本文以战后日本九州地区主导产业的衰退及其转型为案例,分析其替代产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九州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对我国衰退地区产业转型,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借鉴意义。 一、战后日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本文以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变化为主要依据来概括九州地区经济发展的兴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九州地区就发展成为以钢铁、煤炭、化工、造船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基地。战后,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集中发展煤炭、电力和钢铁等几个基础工业。50年代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日本经济恢复的需要,促使日本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不断上升,九州地区的经济因此得到迅速恢复,到1960年九州工业产值在日本工业中的比重已占4%。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重心由“经济恢复”转向“经济振兴”,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转为扶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原材料产业逐步让位于新兴的加工业。这一时期,日本政府逐渐弱化对九州钢铁工业的支持;同时,日本的能源结构由“煤主油辅”变为“油主煤辅”,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池田内阁于1961年7月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

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

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 现状及完善对策 公务员退出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出口”环节搞活对公务员的管理,增强公务员队伍生机与活力、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手段与制度构造。目前,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应包括退休、辞职、辞退与开除四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的有效运用,激活对公务员的管理。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和人事行政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缺陷日益凸现出来。健全公务员的退出机制,促进公务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保证公务员队伍的优化与精干,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务员制度创新的重点。 一、我国公务员退出的机制的现状及弊端 (一)现有的公务员退出制度的类型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退出机制主要由公务员的退休、辞职、辞退与开除制度构成。 1、退休 公务员的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因丧失工作能力而根据法律规定办理手续,离开工作岗位,享受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的行为。我国公务员的退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愿退休;一种是强制退休。所谓自愿退休又称提前退休,

是指公务员达到一定年龄,或者有一定工作年限,可以自愿申请退休。所谓强制退休又称命令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退休条件时,无论自愿与否,必须依法办理退休手续,离开原工作岗位。《公务员法》没有对强制退休做出年龄规定。这一退休方式能够有效地消除公务员达到退休年龄,因留恋职权、待遇或出于心理上的原因而不退出的情形,防止公务员队伍的老化,确保行政工作效率。《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各项待遇。 2、辞职 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公务员依照法定条件、方式和程序,主动申请终止其与国家行政机关之间的任用关系的行为。辞职是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是公务员自主择业权的实现途径。公务员是否辞职,由公务员本人自行决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非法侵犯。对于公务员辞职的条件,《公务员法》规定了肯定性条件和限制性条件。肯定性条件是公务员本人不愿意或不适宜继续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就可以向其所在行政机关提出辞职,经任免机关批准后,离开国家行政机关。限制性条件是对肯定性条件的限制和补充,只有在符合肯定性条件又不违反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公务员才可以辞职。公务员辞职后,两年内到与原机关有隶属关系的企业或者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任职,须经原任免机关批准。 3、辞退

高中语文 作文素材之时评例文 如何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如何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 据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的《国家公务员局2020年下半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昔日被视为“铁饭碗”的公务员将建立正常退出机制;此前还有消息说,公务员辞职辞退相关规定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 什么是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当然是相对“不正常”而言,这大概需借助当今社会通用的价值标准以及思维方法予以理解和辨析:无论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亦无论职位高低、身份贵贱,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客观理由,都有其可以考量的社会价值。假如一个人不能很好地胜任其岗位乃至尸位素餐,他立马就应该退出,因为一旦容忍不胜任、“不作为”现象,也就意味着该岗位的应有功能将无法正常发挥,社会价值将很难实现。而多个此种状态岗位以及职业人的存在,不仅导致社会运行整体效率的严重下降,还会制造一系列的不公平。眼下的事实却是:很多公务员只要没违法乱纪,即使能力弱、表现差、身体精力不济、工作受延误、群众不满意,一般也难以及时退出。 其实,“退出机制”可谓天经地义,实际上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体的新陈代谢、生物界的优胜劣汰、一种生态系统的自求平衡,还是各种运转着的系统自动的能量转换和吐故纳新,都离不开“退出”二字。没有“退”便没有“进”,没有旧的被淘汰便没有新的补充进来。人类社会无疑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按说也需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和一些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一种纯自发、自动、自然的状态,而后者是一种理性的、有思考有设计的、有人为干预因素的状态;前者没有价值判断、道德判断,而后者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可谓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回归;而一个不具备正常退出机制的公务员队伍,或许也很难维护一种正常、合理的运转状态。 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一般都会自觉建立员工的正常退出机制。道理很简单,在所有权明晰、利益主体明确的制度和体制前提下,利益动机决定了企业必须算计人力资源成本,必须关注每一岗位、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转和运行效率,因为岗位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员工价值最大化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最重要的基础。而政府公务员似乎不同:有的时候,明摆着某个岗位功能发挥不正常、岗位上的人不胜任,往往也能被容忍甚至熟视无睹。究其原因,此乃利益主体缺位使然:公务员由财政俸养,而财政资金来自纳税人,故任何一个公务员岗位都可被视为纳税人为获取特定的公共服务而设立,其一切费用则全部由纳税人埋单。将纳税人的外延扩大一些便是全体公众,所有公务员都是被百姓花钱雇来的公仆,假如不胜任、不积极的公仆不能正常被淘汰,百姓才是最大的受损、受害者。眼下关键的问题在于,真正的利益主体即公众无权决定公务员选拔、评价、监督和正常退出,而并非利益主体但却拥有权力的人却对公务员岗位功能的发挥是否正常缺乏关切和关注,甚至情愿当“和事佬”,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想得罪人。 假如是一个私人企业、家族企业,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受迁就、受照顾而在企业内谋一个自己并不胜任的职位、岗位,因为老板有权、有情由做出这样的牺牲,起码并不直接违反公平原则,倒还罢了。最不应该被迁就、受照顾的则是公务员,因为在自然人角色关系上公务员与百姓非亲非故,任何一个公务员岗位的不正常运行乃至虚设,都是公众不情愿、不知情状态下的白白埋单。正由于公务员队伍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对它提出了比其它社会群体更高的质量要求,而维护其高质量、高素质和充分活力的唯一途径是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随时将不优秀、不称职者清退出去,及时将社会上的优秀分子补充进来。而公务员队伍缺乏正常退出机制,不仅仅会使队伍活力下降,而且难免导致大量的因人设岗、因人设事,最终形成队伍臃肿、百姓负担沉重的局面。 诚然,公务员无法正常退出,或许与计划经济年代的历史遗留有关,然而那毕竟已成过去。建立公务员的正常退出机制,亦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的阻力、矛盾可想而知。但这毕

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日本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及启示 人们常说日本"鹦鹉学舌,剽取仿造","缺乏独创精神",世界技术革新的项目长期与日本无缘.但是,从1962年起,日本选择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此后,日本在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方面渐露锋芒,在照相机,电子表,磁带录像机等产品开发方面称雄世界,到20世纪80年代初,成为与美欧国家并驾齐驱的科技大国,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一,高新技术: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关键 日本国土面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3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小国".除山林,原野,沼泽,湖泊外,砂石土壤取之不尽,其他资源却十分贫乏.按照一般的比较优势理论,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和资金有限的国度内,日本只能发展劳动密集性工业,如纺织业.但二战结束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了大约30年的时间赶超了20年的科学技术差距,创造了全世界15%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日本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它采取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总体来说,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科技体制.一是确立产(指产业)学(指大学)官(指政府科研机构)合作体制.战后日本逐步形成了以民间企业为主,以大学,政府研究机构为辅,以市场经济的竞争活力为主要动力,以政府部门的政策作为引导的富有特色的科技体制.以民间为主体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是日本科技体制最为突出的特点,民间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全国研究开发人员总数的61%,经费占80%左右.二是通过科技政策引导和推进科技发展.日本的科技发展,特别是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连美国也不能与之相比,其关键就在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技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实施"科技立国"战略,加强对科研活动的引导和控制,日本确立了科技体制改革三条原则: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由市场竞争来推动高新技术的开发;遵循科技自身发展的规律,以此来确定科技发展方向和部署科技力量;以政府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领域. 2,重视民间企业技术开发力量.民间企业是日本技术开发活动的主体.这些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追踪世界尖端产业领域的发展动向,迅速开发新产品.在日本,研究开发经费中政府的负担比例仅为21%,其他部分则由民间部门来负担.因此,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民间企业的作用,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企业扩大研究开发投资,发挥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同时,十分重视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日本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的99.4%,职工人数占全国企业的81.4%.中小企业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日本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此,日本政府专门创办了中小企业大学,从事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自动化,微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各地也都建立了各种技术研修制度,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培养那些从事尖端技术开发的骨干技术人员,把技术转移到本地区企业的技术人员以及研究开发型企业所需要的软件人员上.日本人普及教育的程度比较高,1948年日本全国普及初中教育,1976年普及高中教育,目前高中毕业生有40%能升人大学.日本总人口中1/3受过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日本还十分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有1/3的总经理是经过大学培养的科技人员, 40%的企业骨干(车间主任以上)是由大学毕业的科技人员担任的.除了常规的教育外,日本有许多鼓励大学(特别是国有和公立大学)加强同工业合作的计划.科研人员总数为68万人,仅次于美国,

日本环境变化

历史上的八大环境公害时间,日本就占了4个,可见日本曾是一个环境公害大国,而如今,日本却变成一个环境保护大国,国民环保意识强。这种转变是如何做到的? 从环境公害大国到环境保护大国,日本的转变,我觉得最主要原因的不是日本人的天生素质就好、政府很重视,而是因为日本本身是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当日本人过度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后,大自然深深给了他们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太大了,他们感到害怕和敬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 日本二战后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诸多环境公害事件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如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四日市哮喘及痛痛病等等。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经济模式迫使日本面临着资源、能源匮乏以及大量废弃物急待处理的困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日本汲取了以往经济发展中的教训,终于确立了明确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所以政府层面,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在日本的马路上,很难看到垃圾桶、很难看到清扫公,但有一群监察队,他们专门把不法垃圾送回主人家。按照法律,随意丢弃垃圾的人,会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1000万日元的罚款。所以,世界杯比赛后,日本球迷冒雨收的不是垃圾,而是一张纸发单啊。 从教育层面,日本在环境教育方面做的相当出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吸收。20世纪70 年代,日本把环境教育纳入教育体系,80年代后,文部省进一步把环境保护内容渗透到国语、

理工、美术、音乐、保健、道德等课程当中,并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环境教育,这使环境教育成为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日本学校在实施环境教育时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爱护动物、尊重生命。懂得资源的有限性。了解身边的自然状况,进而创造良好环境。正确对待身边的环境问题,自己不成为环境的破坏者。了解自然生态系统,保全并改善环境。以广阔的视角去考虑全球环境问题。”所以在现实中日本学校在环境教育过程中不光传授学生环境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环境意识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例如,日本小学阶段的环境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身边环境的关心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判断的能力,从感知上拉近学生与自然的亲近关系,使他们把自然当成是和自己一样的具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朋友。在日本会经常听见孩子和花草交谈,这并不奇怪,这正是从意识上培养了小学生热爱自然,关心自然的标志。户外实践活动也是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把孩子们直接至身于大自然,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课本上所学的环境知识,并且使孩子们能够从情感和道义上去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日本的学校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让小学生们体验自然,学习各种环境知识。这些小组有动植物采集小组和风土观察小组等,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和教导,使学生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了当地动植物的习性,拉近了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更让人佩服的是,日本还创建“绿色学校”,为专业的环境教育提供场所。日本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