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张高平叔侄十年归途
监狱线人作祟

监狱线人作祟,安徽叔侄十年冤狱揭秘袁连芳的户籍照片张辉、张高平叔侄俩张辉、张高平叔侄俩,王冬,勾海峰,吴晶晶,这五个人分别来自安徽、东北和杭州,原本沿着各自的生活轨迹运行,并无交集。
但命运之手却将他们捆绑在一起:王冬、吴晶晶作为被害者,已经香消玉殒;勾海峰作为凶手,已经伏法;张辉、张高平叔侄(以下简称“张氏叔侄”),却坐了十年冤狱。
在这五个人的命运纠缠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原本和案情无关的人——袁连芳。
当年,袁连芳指控张辉的“证言”,是除被告人张辉的供述之外,唯一直指张辉杀人的证言,也是张辉、张高平“奸杀案”定案的关键一环。
被遗忘的关键证据案发后仅1个月,被害人——17岁的少女王冬的8个指甲末端,检出混合DNA谱带,可由死者和一名男性的DNA谱带混合形成,但排除张氏叔侄与王冬混合形成的可能性。
遗憾的是,二审法院认为:此证据与本案无关。
2011年11月22日、张氏叔侄已经服刑8年,杭州市公安局再次比对DNA时,发现另一宗案件的罪犯、已经伏法6年的勾海峰是其所有者。
张氏叔侄案是错案3月26日中午,在五名家人的陪同下,张氏叔侄走下法院特派的中巴车,来到杭州某酒店,十多位从安徽歙县老家赶来的亲戚正在门口迎接,张高平笑着和大家打招呼:“其他还好,就是耳朵有一只听不到了。
”侄子张辉跟在后面,只是微笑,一言不发。
在浙江省高院领导的陪同下,张家人显得有些拘谨,只是簇拥着这两位曾经“消失”十年的亲人往里走,谁也不提“那里面”的事情,但依旧有几个家人不断提醒:“先回房间洗个澡!”和老照片对比,十年前27岁、看起来还颇为青涩的张辉,如今已近中年;而1965年出生的张高平,已经老态毕现。
十年前,张辉正谈着女朋友,已经谈婚论嫁;而张高平的妻子则怀着4个月的身孕。
两个“顶梁柱”却在一夜之间成为“奸杀犯”。
分别在新疆的两所监狱关押多年后,两个月前,张氏叔侄被押回浙江省乔司监狱。
这次走下囚车时,他们看到的是希望。
3月20日上午9时,在监狱里一间由教室改装的临时法庭里,张高平忍不住泪眼婆娑——鸣冤十年、拒绝减刑以示清白的他,知道自己终于等来了再审的这一天。
一个曲折而又离奇的故事

2013-03-27周三中国24责编/张扬编辑/洪虹设计/艾姗姗校对/郑维十年前叔侄俩以“强奸致死案”被判死缓和15年徒刑十年后叔侄俩终于洗脱冤屈被宣告无罪一个曲折而又离奇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曲折离奇的故事?2005年,张高平被从浙江押送至4000公里外的新疆石河子监狱服刑。
在众多罪犯中,张高平显得突兀,他不像其他人老实劳动改造,而是整天喊冤,不服管教,见到狱警和驻监检察官,也从不喊自己的囚号。
他成了一个令监狱管理者头疼的对象。
狱情通报会上,监狱方经常要研究他的问题。
监狱管理者劝他遵守纪律,他仍然近乎偏执地坚持“服法但不认罪,劳动拒不减刑”,他抛给监狱管理干部的一句话是:“我不是犯人,我没犯罪,减什么刑?”8年间,他不断地写着自己的申诉材料,不断地重复着一个相同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与判决书认定的事实迥然不同。
2003年5月18日晚,张高平和侄子张辉开着大货车从歙县前往上海。
受人之托,他们让去杭州的女同乡王某搭上了顺风车。
次日上午10时,在杭州西湖区留泗路边的水沟中,王的尸体被发现。
4天后,在王某上车的地方,张高平、张辉落案。
2004年4月21日,杭州中院一审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当年10月19日,浙江高院终审改判主犯张辉死缓、从犯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
杭州中院、浙江高院先后在一、二审判决书上认定:在2003年5月19日凌晨1时30分到达杭州西站后,王某借张高平的手机给朋友打电话要对方过来接她,但朋友要她打的到钱江三桥后再联系。
随后,张辉与张高平共谋,在驾驶室内,张辉实施强奸,张高平帮忙揿住王某的腿脚。
在实施强奸的过程中,张辉掐住王某脖颈,致其死亡。
叔侄俩并不认罪。
张高平在家信中请求家人申诉、伸冤,“我认命,不认罪”,他拒绝背上强奸杀人如此不光彩的罪名。
张高平在监狱里的反常表现,引起了一位驻监检察官的注意。
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检察官在研究了案件材料之后,深感非同小可,开始帮张高平邮寄申诉材料、打电话,希望浙江、杭州的司法机关复查此案。
浙江叔侄冤案

浙江叔侄冤案”国家赔偿数额昨日终于公布昨日,记者从浙江省高院获悉,5月17日,浙江省高院对张辉、张高平再审改判无罪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分别支付张辉、张高平国家赔偿金110.57306万元。
但张高平叔侄称昨天才知道这个结果,表示很无奈,称不想去拿这笔赔偿,将继续与律师商量。
十年“洗冤录”:曾遭刑讯7天7夜日前,蒙冤十年的叔侄两人接受央视采访称,曾遭到当地警方连续刑讯逼供7天7夜,因为要挨饿罚站蹲马步等等,不得已才承认罪行。
张高平说:“我能活着回来确实不容易。
当时我连续站了七天七夜,(警方)也不给我吃,大概只吃了半盒盒饭。
那七天七夜,不是像这样光站在那里,他还要折磨你啊,不给你睡觉,还要把手铐在背后蹲马步。
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就说我杀人了。
”两人被刑讯逼供折磨得没办法,只好认罪。
张辉回忆,这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袁连芳。
就是这个屡次做伪证、胁迫自己写下了认罪书的人,最后成为了翻案的关键。
张高平叔侄口供究竟是不是遭到刑讯逼供所致?今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对此做出了这样的认定,不能排除公安机关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
相关法律专家介绍对于张辉、张高平叔侄俩冤案的酿成,公、检、法均应负责任。
按照错案追究的相关规定,应该追究各相关责任人。
在无罪释放初,张高平也曾对媒体表示,永不原谅对其进行刑讯逼供的人,并要进行起诉。
面对浙江高院、省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办理该案中非法取证的质疑,3月28日晚,浙江省公安厅表态称,这起错案的发生,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作为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环,是有责任的,深感痛心,对当事人及家属深表歉意,并要求杭州市公安局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该错案中相关执法问题的调查。
但一个多月过去了,浙江省政法委及公检法机关并没有任何有关责任追究的结论向公众通报。
据媒体报道,在杭州的公安系统,不少人对聂海芬抱以同情和肯定态度。
有人就提到,她现在的职务还是大队长,依然在一线工作。
大家想一想聂海芬的这一手段象不象在影片中看到的国民党保密局站长一样毒辣的手段,现在任然在职,难道法律不公专真对这些无能的老百姓吗?听张高平对记者说,(我只是个老百姓。
“二张”冤案平反录

“二张”冤案平反录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3年第10期文/正裕2013 年3月2 0 日上午,在全国押犯规模最大的监狱——浙江乔司监狱,一间教室被布置成临时法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此再审张辉、张高平“两张强奸杀人案”……六天后,当年作出重罪判决的浙江省高级法院宣判:张辉、张高平无罪。
宣判后,浙江高院一位副院长出现在法庭,向二人表示了歉意。
“二张”冤案得以平反,即刻震惊与轰动全国!十年服刑再审2003年5月19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接报,当日上午10时许在西湖区留下镇一水沟内发现一具女尸。
公安机关侦查认定是安徽省歙县张辉、张高平所为。
2004年4月21日,杭州市中院以强奸罪分别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同年10月19日,浙江省高院二审分别改判张辉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15年。
根据张辉父亲张高发的再三申诉,2012年2月27日,浙江省高院立案复查,另行组成合议庭调阅案卷、查看审讯录像,调查核实证据。
复查合议庭几次前往该案被害人安徽老家进行调查,前往新疆提审张辉、张高平,2013年1月将二人换押回杭州监狱,以便进一步提审核查。
浙江省高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确有错误,决定再审。
2013年3月20日,浙江省高院在浙江省乔司监狱对张辉、张高平一案依法进行了不公开开庭审理(因涉及他人隐私)。
3月26日,浙江省高院公开宣判,认为有新的证据证明,本案不能排除系他人作案的可能,原一、二审判决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据此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该案2004年4月杭州中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一审结束后,张辉、张高平“拼命”上诉。
2004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分别改判张辉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张高平有期徒刑十五年。
随后,二人被送往新疆服刑。
在服刑期间,张高平一直为自己的案子申诉,他的申诉书足足可以装满一麻袋。
浙江冤狱警察

浙江“冤狱警察”浙江“神探”聂海芬令张高平与侄子张辉因涉强奸致死案蒙冤入狱10年。
引起网友热议!今天,安安和你一起关注十年冤狱的背后!李伟民律师:为民播报:今日喜闻,公民张辉、张高平因为“强奸致死案”蒙冤服刑已近10年,近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宣判张辉、张高平无罪。
3月28日,浙江省公安厅向张辉、张高平及家属赔礼道歉,并表示要调查公安在案件中的相关执法问题。
冤假错案得以纠正,正义得以伸张。
开启全国冤假错案翻案的新篇章。
央视新闻:【张高平:永不原谅对我刑讯逼供的人!】张高平与侄子张辉因涉强奸致死案蒙冤入狱10年。
终于洗净冤屈的张高平说,自己想过原谅刑讯逼供的人,但做不到,要起诉。
“在没任何证据前提下,断定我们涉罪,我永远不会原谅他们。
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来办。
”南都深度:【南都记者对话张高平:永不原谅对我刑讯逼供的人】法律终还他们正义,虽然已迟到10年。
3月26日,浙江省高院以再审程序对10年前杭州发生的“5 .19强奸致死案”进行审理,因证据不足,被告张高平、张辉叔侄俩被宣告无罪。
南都首席记者姜英爽赴黄山与张高平对话,后者称“要起诉对我刑讯逼供的人”。
@假行僧往事:【聂海芬,女,1965年生,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
全国三八红旗手。
2000年以来,聂海芬主办及牵头主办的杭州市区重特大案件350余起,一审判处死刑的300余起。
经手装订的案卷材料可以装满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
她审核的预审案件,移送起诉后无一起冤假错案】百度词条是否需要修改一下了?@无可奈何ing爱游泳:“在杭州政法界,流传着“三大女杀手”之说。
公安局预审大队的女队长、检察院批捕处的女处长、法院刑庭的女庭长,这三名女性的工作可以将一个嫌疑犯处以死刑。
杭州公安局预审大队聂海芬队长在三大女杀手中以漂亮和温柔著称。
”这个是不是告诉我们女人只要沾染了不受约束的权力就会变态得无以复加?!@长沙律师刘大状:【如何看待张高平、张辉十年冤狱当年预审女警官聂海芬?】据百度: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预审大队长,全国“三八”红旗手。
检察官忆“浙江张氏叔侄冤案”翻案细节

检察官忆“浙江张氏叔侄冤案”翻案细节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24期见到张高平的第一面就给张飚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其他的服刑人员都会喊报告,但张高平说,我不喊报告,我不是罪犯,我是被冤枉的。
张飚调阅了相关档案材料,发现张高平案细节存在疑点、判决难以成立,很可能是一起錯案……张高平、张辉是“张氏叔侄案”中的叔侄俩。
他们被指控于2003年在杭州奸杀一名未成年的女孩,10年后的2013年,经过浙江省高院再审,改判无罪。
案件平反的背后,有一位“关键人物”——检察官张飚。
“你不要放弃,我也不会放弃”张飚是新疆石河子检察院派驻当地监狱的驻监所检察官。
“张氏叔侄案”中的叔叔张高平被判死缓,在新疆石河子监狱服刑。
在狱中,张飚和这起案件产生了交集。
2007年,见到张高平的第一面就给张飚留下了与众不同的印象:其他的服刑人员都会喊报告检察官,我是某某,因为什么事情被判刑多少年。
但张高平说,我不喊报告,我不是罪犯,我是被冤枉的,说完便当场痛哭流涕。
张飚调阅了相关档案材料,发现张高平案关键证据有重大缺陷,案情细节存在疑点、判决难以成立,很可能是一起错案……一次又一次向有关单位发函查找关键证人,一次又一次申请调取关键证据,年复一年,张飚先后5次将张高平的申诉材料、询问笔录和案件调查情况转交到浙江省司法机关。
他对张高平说:“你不要放弃,我也不会放弃。
”直到2010年,他给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写了一封。
在信中,张飚详细汇报了张高平叔侄强奸杀人案的案情和石河子市检察院对此案的看法。
这封信引起了高度重视,司法机关启动了再审程序。
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撤销该案原审判决,宣告张高平、张辉无罪。
那天,张高平给张飚打来电话,两个人在电话里都哭了。
张高平说一定要再到石河子去当面感谢他。
但张飚回答,你来一趟要花不少钱,不要来了,不必来……为张高平奔波5年的张飚此时已经退休,最高检“破格”授予了他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他在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改革先锋”。
张辉张高平十年冤案:对于司法机关审查制度违法的思考

张辉张高平十年冤案:对于司法机关审查制度违法的思考作者:吴琛来源:《商情》2014年第35期【摘要】被告张辉张高平在2003年5月因奸杀案被错误逮捕,在监狱里开始了近十年的无辜服刑。
直至2013年3月26日,经过几番努力申诉和侦查,法院依法再审公开宣判,张辉张高平叔侄被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因适用法律错误,无罪释放。
对于两人的遭遇,我们在同情的同时,也在质疑处理这起冤案的公、检、法各部门侦查能力和公正性。
这迟来的正义,不仅是张辉张高平的正义,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捍卫的权利。
【关键词】冤案;严刑逼供;申诉无果;立案复查;司法公正一、案情简介2003年5月18日晚9时许,被害人王某经他人介绍搭乘张辉、张高平驾驶送货去上海的皖J-11260解放牌货车。
次日凌晨到达杭州后,王某与张氏叔侄分别。
但当日清早,王某即被人杀害,而后尸体被抛至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留泗路东穆坞村路段的路边溪沟。
警方将目标锁定为叔侄二人。
2003年5月19日深夜,张辉张高平叔侄俩作为一起奸杀案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来在仅凭两份被逼写出的口供,在犯罪时间对不上、地点指不清、连受害人指甲里的DNA都属于第三者的情况下,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两人关入监牢。
期间被严刑逼供承认罪行。
经多次审判,张辉张高平两人于2004年10月19日分别被判死缓和有期徒刑15年,两人被关于新疆两所监狱。
服刑期间,张高平多次提出申诉,但均无结果。
张辉在狱中则由死缓减至十五年。
经努力,2013年3月20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不公开开庭审理。
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公开宣判。
再审庭审查明,公安机关审讯张辉、张高平的笔录和录像及相关证据证明,侦查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存在对犯罪嫌疑人不在规定的羁押场所关押、审讯的情形,再审还查明,本案中确实存在从同监犯获取及印证原审被告人有罪供述等侦查程序和行为不规范、不合法的情形,法院决定撤销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法律冤假错案的经典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冤假错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些案件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
本文将以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为例,探讨这一经典法律冤假错案的成因、过程及反思。
一、案件背景2003年5月,安徽省蚌埠市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受害者为一名女大学生。
经过侦查,警方将张辉、张高平叔侄二人列为嫌疑人。
2003年12月,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判处张辉死刑,张高平无期徒刑。
2004年12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2005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张辉死刑。
然而,在执行死刑前,张辉、张高平叔侄均坚称自己无罪。
2005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认为原审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依法再审。
200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此案。
二、案件过程2005年7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张辉、张高平叔侄“叔侄冤案”进行再审。
在再审过程中,合议庭发现原审案件存在以下问题:1. 原审认定事实不清。
原审法院仅凭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就认定张辉、张高平叔侄实施了强奸杀人犯罪。
然而,在再审过程中,证人证言存在矛盾,且部分证人证言与事实不符。
2. 原审证据不足。
原审法院仅凭被告人供述和证人证言,就认定张辉、张高平叔侄实施了犯罪。
然而,在再审过程中,发现原审证据存在诸多疑点,如DNA鉴定结果与案件事实不符等。
3. 原审程序违法。
原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取证、违法采取强制措施等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2005年8月,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改判张辉、张高平叔侄无罪。
三、案件反思张辉、张高平“叔侄冤案”是一起典型的法律冤假错案,其成因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刻反思:1. 司法观念滞后。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部分法官未能树立正确的司法观念,过分依赖证人证言和被告人供述,导致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 证据审查不严。
原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证据审查不严,导致部分证据存在疑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辉张高平叔侄十年归途
2013年03月28日
来源:东方早报
张高平(左)和张辉乘车返回家乡安徽歙县,心情既期待又忐忑。
②张高平终于见到了分别十年的两个女儿。
③在张辉家的庭院里,乡亲们围绕着张高平,听他讲述这些年来的经历。
④叔侄二人来到张高平父母坟头上香。
图/早报记者张新燕
原标题:十年归途
一夜无眠之后,出狱第二天的张辉、张高平踏上了十年前那段没有完成的回家路。
前来杭州迎接的亲友团接近20人,六辆宝马、奥迪组成的车队风驰电掣,如同迎亲。
十年前,卡车司机张高平带着侄儿张辉,多次往返于皖浙沪之间。
他们接货送货,还会免费捎带过路的同乡邻里。
一次善意的捎带出事之后,他们在返回安徽歙县老家临近家门之际,被公安机关“抓获”,从此开始了高墙内的生活。
180、100、45……叔侄二人数着沿途路牌上的公里数,度过了在车上的两个多小时,直到正午时分,才走进破败的家门。
这次回家的路线,正是当年他们带着被害者王某走过的路,只是方向相反。
路过昌化时,张高平突然对张辉喊道:“这不是当年的那个晚上,我们停下来吃宵夜的地方吗?”
往事历历在目。
那晚他们接受熟人托付,将17岁的王某带至杭州,途经昌化时,女孩到街边买了一包豆腐干。
几天后,杭州公安根据女孩尸体内的豆腐干,推断出了其死亡时间,张辉、张高平随后被认定为嫌犯。
一路上,除了谈起当年的案情和十年经历的酸楚,他们大部分时间是沉默的。
沿途的景致在他们眼中已然“沧海桑田”。
突然,车内的沉默被一串鞭炮的响声震醒,行至安徽歙县城外,张高平当年的同村好友已经早早在等候、“十里相迎”。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经过县城向七川村开进的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小车队都会停下来燃放鞭炮,这是昨晚先行赶回村里的三哥为叔侄二人准备的迎接仪式。
县城里相熟的人见到久别的邻居,都会隔着车门和他们寒暄,更有熟识的女人们禁不住感慨流泪。
更令二人惊异的是,车队开至村口,七川村的乡亲们排成两排,夹道相迎,下车后的叔侄二人被乡亲们围在中间,争相问答。
张高平不断在人群中认出熟悉的面孔,边握手边诉说着冤狱留下的耳鸣、眼花和光秃的头顶。
临近家门,张高平从车上跳了下去,快步迎向十年未见的二哥和一双女儿。
“我终于到家了,这一趟车,我开了十年才开回来。
”十年离愁别绪,一时不知如何说起。
十年前,大女儿张玲初中尚未毕业,小女儿尚在小学三年级。
为了替父申冤,两人曾和大伯一起进京上访。
父亲入狱之后,她们怀孕四个月的继母也改嫁他人,只好由大伯抚养。
张高平说,此后不会再去打扰前妻的生活,但他坚持要寄送一份自己的无罪判决书,好让前妻现在的家人知道,“她当初嫁的男人不是坏人。
”
稍事平静后,二人赶去给张高平的父母上坟。
坟头一缕青烟,他们上香跪拜,向先人报告:我们清白地回家了。
从坟头上开始的“二踢脚”响彻了整个山村,从午后一直持续到傍晚。
为了庆祝他们的归来,亲友们花了两万多元钱购买烟花爆竹,堆满了整整一个房间。
夜幕降临的时刻,焰火映红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