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阅读指导课
《柳林风声》导读课设计

《柳林风声》导读课设计前汇校区胡晓洁内容简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柳树林中的动物们的故事。
柳树林中老练的獾,他虽然很少露面,却在树林里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本性敦厚、善良的河鼠他愿意与朋友分享他的所有,而且极富同情心。
鼹鼠是一个任劳任怨愿意帮助人并且肯动脑筋的家伙,他总是悄悄的为大伙做事,而且总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傲慢的癞蛤蟆靠着富裕的祖传家产,挥霍浪费,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
最后,在他的三个好朋友帮助下他把家产夺了回来,癞蛤蟆也不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了,变得十分谦逊。
当我们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萦绕在柳林丛中的友谊和温情,感受到这本童话所营造出来的温馨的家的氛围。
导读构思:童话故事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文学样式。
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应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发积极的情感,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方式中理解文本内容,通过抓住描写小动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来理解小动物本身的特点。
并从它们身上,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明白做人的道理。
同时,通过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柳林风声》的阅读兴趣,知道,一个希望优秀的学生,应该去亲近文学。
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老师的导读,让学生了解有关《柳林风声》这本书的相关知识,了解四个小动物鲜明的个性。
激发学生对这部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
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1、播放《摇篮曲》2、听着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谈)3、过渡:有一位父亲,他哄孩子的方式不是唱摇篮曲,而是自己创编一个个有关小动物的故事给儿子听。
即使当他出差在外,他也会用写信的方式继续给儿子讲睡前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介绍作家——格雷厄姆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1859年出年于苏格兰的爱丁堡。
自幼父母双亡,依靠祖母生活。
因生计艰难,中学毕业就缀学了,20岁时做了一名银行小职员。
柳林风声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柳林风声》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柳林风声》是“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段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之一,是一本趣味性很浓的儿童故事书。
故事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
但在鼹鼠、河鼠和獾的帮助下,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
从此,蛤蟆在朋友们的感动下,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教学目标⑴简介作者及来历,故事主要人物和概况。
⑵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⑶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重点: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准备:PPT、贴图、学生阅读卡教学过程:一、引用名人,激趣导入同学们,1908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曾对一本书作出预言:该书注定为那种令人莞尔一笑,爱不释手,一读再读以致书角卷皱的书。
这本书不仅深受广大孩子们的喜欢,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本书,一口气就连读了三遍,是什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呢?现在,这本书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就是英国儿童文学作家格雷厄姆写的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柳林风声》。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柳树间,去听风和树的细雨。
课件出示:《柳林风声》书图二、简介作者,浏览目录师: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本课外书在手时,首先除了想看书的题目和内容外,还应该关注书本的哪些信息呢?(作者、目录、前言等相关内容)1、简介作者课件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
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梳理出《柳林风声》中两条故事线索上的主要情节,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2.围绕“友情”“家园”等话题,通过品析相关语段,交流细节,感悟角色之间的友爱与温情,体会“家园”的意义,并能联结生活,由读懂角色的内心到认识自己的内心。
二、教学过程(一)梳理情节,交流感受1.我们都知道,《柳林风声》中实际有两条故事线索。
一条线是讲河鼠、鼹鼠、獾在大河及两岸的田野里的游历,而另一条线是讲蟾蜍的各种荒诞冒险故事,比如,他如何被抓坐牢,如何逃了出来。
这两条线互相交融,直到最后,几个朋友一起帮蟾蜍夺回蟾宫。
现在,我们把这两条线索梳理一下,说说动物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2. 全班共同梳理情节(根据之前的学习单)——▲鼹鼠的经历(点击可看大图)▲蟾蜍的两次历险(点击可看大图)3.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情节是哪个?这个故事中有没有很打动你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情节,引导学生唤醒对故事内容的回忆以及查遗补缺,帮助大多数孩子建立对本书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记忆链条。
(二)聊“友情”1.书中像这样相互帮助度过难关的情节很多,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来听听。
2.你现在对“友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吗?【设计意图】围绕“友情”,特别关注一些细节,让他们对友情的理解有更深的体会。
(三)聊“家园”:气息与召唤1.看了这本书,每个读者首先感受到它是在讲友情的故事,这当然没有错,可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讲述家园的故事。
鼹鼠、河鼠、獾、蟾蜍都有自己的家,作者用非常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他们的家。
请你快速默读以上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一下它们的家,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的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将家的特点与每个动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也为后面的关于家园的讨论作了铺垫。
2.在动物们心目中,家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对自己的家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跟老师配合朗读,并说说这是谁的心声?▲河鼠的心声▲獾的心声3.除了这样直接表达自己对家的爱,书中还写到了动物们感受到“家”的气息和家的召唤。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梳理出《柳林风声》中两条故事线索上的主要情节,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2.围绕“友情”“家园”等话题,通过品析相关语段,交流细节,感悟角色之间的友爱与温情,体会“家园”的意义,并能联结生活,由读懂角色的内心到认识自己的内心。
二、教学过程(一)梳理情节,交流感受1.我们都知道,《柳林风声》中实际有两条故事线索。
一条线是讲河鼠、鼹鼠、獾在大河及两岸的田野里的游历,而另一条线是讲蟾蜍的各种荒诞冒险故事,比如,他如何被抓坐牢,如何逃了出来。
这两条线互相交融,直到最后,几个朋友一起帮蟾蜍夺回蟾宫。
现在,我们把这两条线索梳理一下,说说动物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2. 全班共同梳理情节(根据之前的学习单)——▲鼹鼠的经历(点击可看大图)▲蟾蜍的两次历险(点击可看大图)3.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情节是哪个?这个故事中有没有很打动你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情节,引导学生唤醒对故事内容的回忆以及查遗补缺,帮助大多数孩子建立对本书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记忆链条。
(二)聊“友情”1.书中像这样相互帮助度过难关的情节很多,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来听听。
2.你现在对“友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吗?【设计意图】围绕“友情”,特别关注一些细节,让他们对友情的理解有更深的体会。
(三)聊“家园”:气息与召唤1.看了这本书,每个读者首先感受到它是在讲友情的故事,这当然没有错,可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讲述家园的故事。
鼹鼠、河鼠、獾、蟾蜍都有自己的家,作者用非常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他们的家。
请你快速默读以上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一下它们的家,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的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将家的特点与每个动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也为后面的关于家园的讨论作了铺垫。
2.在动物们心目中,家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对自己的家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跟老师配合朗读,并说说这是谁的心声?▲河鼠的心声▲獾的心声3.除了这样直接表达自己对家的爱,书中还写到了动物们感受到“家”的气息和家的召唤。
柳林风声推进课教案

《柳林风声》推进课课教学设计黔西县第九小学刘进教学目标:1、通过推进课,检查学生阅读进度。
2、通过导读,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如何更快更有效的进行阅读。
3、通过“友情”这一主题引导,初步指导学生对友情作认识。
教学准备:书教学准备:《柳林风声》推进课课PPT《友情是不离不弃》教学过程:一、导入1.询问孩子们阅读进度,对阅读进度作了解。
2.导入板书:友情是不离不弃。
3.交流友情的重要性。
二、新授1.再读封面,深层认识人物。
2. 继续谈本书的国际影响?3.猜角色:ppt出示相关对主要人物描写的段落,学生猜人物。
4.继续认识书中主要人物,学生说任务形象。
5.简介书前半部分内容(PPT展示,填空方式)。
6.精彩内容分享,主要对蟾蜍的性格特点分析,目标不明确,改变性大,五分钟热度。
(1)、蟾蜍爱快艇;(2)、蟾蜍爱篷车;(3)、蟾蜍爱骑车。
学生交流蟾蜍的性格特点,明白其性格变化之快。
7.出示坏消息:(1)、盗车入狱;(2)、归来蟾蜍皇宫被占。
(3)、交流,蟾蜍狱中的表现,蟾蜍听到坏消息后的反应。
8.感受友情的可贵。
在蟾蜍见异思迁的这个过程中,朋友们是如何做的?9.交流书中对景色描写部分,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10.推荐不同版本的《柳林风声》。
三、总结安排1. 国庆期间完成阅读2.读书笔记自由完成。
3.制作人物卡片。
板书设计:《柳林风声》友情不离不弃蟾蜍爱好广泛五分钟热度。
《柳林风声》导读课教学设计

尝试,成长的必经之路《柳林风声》导读课设计教材简介异想天开的蟾蜍,架车远游却狼狈而归,后来因为迷恋上汽车而锒铛入狱。
任何难题,到了老成持重的獾那里,似乎都可以迎刃而解。
鼹鼠和河鼠一起,在寻找河獭失踪的儿子小胖时,听到了一种神秘的声音和召唤,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蛤蟆越狱而逃,生命一次次受到威胁,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黄鼠狼们占领的家园。
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作者,了解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概况。
2.通过设置悬念、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等形式,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初步感知故事及人物形象。
3.通过导读活动,学习阅读整本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从“尝试”开始1.故事从尝试开始,你有没有特别向往的,特别希望尝试的事?2.今天老师介绍个一本有关尝试的故事。
介绍故事影响①美国总统曾把这本书一口气连读了三遍。
②1908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曾对一本书作出预言:该书注定为那种令人莞尔一笑,爱不释手,一读再读以致书角卷皱的书。
③《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在哈利·波特当中,赫奇帕奇的象征獾也是以书里憨厚的獾先生为原型的。
二、阅读封面:你得到哪些信息?1、作者格雷厄姆有一个6岁的儿子,成天缠着爸爸讲故事。
爸爸是个狂热的自然爱好者,喜欢研究山林、河流,还有大自然里的各种动物。
于是他为孩子讲了一个会说人话的动物的故事,他的儿子听着听着就着了迷。
他嚷着不要去夏令营,于是爸爸答应在他离开后,每天写信继续来讲这个故事,他才同意去。
后来人们把他的书信整理出来,就有了这本书。
2、翻译、绘者、出版社信息3、人物大揭秘4、猜测:这可能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三、阅读目录,激发兴趣1、阅读目录,说说你感兴趣的内容:十二章就是十二个小故事,个个精彩。
2、从目录来看,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蟾蜍)四、蟾蜍先生的尝试1、教师讲述蟾蜍先生的试试经历:帆船——马车——汽车(1)“早先,他只喜欢玩帆船”“后来帆船玩腻了,又喜欢上平底船。
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推进阅读教学设计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一、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背景柳林风声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拥有浓郁的文化底蕴,独特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在柳林风声地区的学生阅读能力相对较弱,这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推进阅读教学设计成为了当地教育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阅读速度和阅读兴趣,为他们的学业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法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准备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文学作品、科普文章、新闻报道等。
通过不同类型和主题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视野。
2. 有效的阅读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如提问、预测、概括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读文本,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柳林风声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比如,在柳林风声的户外景区设置读书角,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四、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1. 阅读任务的设置: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有趣且实用的阅读任务。
比如,在柳林风声地区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并参加对作品的讨论和分享。
2. 合作学习的应用:柳林风声推进阅读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帮助,提高阅读效果。
3. 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颖的方法,如音乐欣赏、艺术展示等。
这些活动可以结合阅读,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指导课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材分析《柳林风声》是“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段学生阅读推荐书目之一,是一本趣味性很浓的儿童故事书。
故事主要描写了一只癞蛤蟆靠祖传家产过活, 挥霍浪费,追求新鲜事物,结果上当受骗,锒铛入狱,家业被坏人抢走了。
但在鼹鼠、河鼠和獾的帮助下,智斗黄鼠狼,把家业夺了回来。
从此,蛤蟆在朋友们的感动下,改掉了胡乱挥霍的坏毛病,成为了一只好蛤蟆。
教学目标⑴简介作者及童话来历、目录、主要人物等概况。
⑵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⑶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重点:通过“猜”“赏”“悟”等方法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形象,欣赏柳林四季优美风光,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创设愉悦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近书中的人物,走近书中营造的温情世界,感悟浓浓的朋友之谊。
教学准备:课件、贴图、学生提前一周做阅读准备及阅读笔记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童话,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两张来自《安徒生童话》的两个主人公:一是人物、二是动物,了解童话的特点。
(板书:童话)2.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走近一部童话,它不仅深受广大孩子们的喜欢,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这本书,一口气就连读了三遍,是什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这本书的魅力吧。
出示《柳林风声》,并朗读和板书。
(板书:柳林风声)二、简介作者,浏览目录同学们,当我们拿到一本课外书在手时,首先除了想看书的题目和内容外,还应该关注书本的哪些信息呢?1.简介作者,了解故事的源头交流:【英】肯尼斯·格雷厄姆【著】的含义;认识:这部《柳林风声》就是1907年他写给儿子的一扎信。
2.浏览目录和前言课件出示书的目录。
从目录中,同学们能看出哪些信息呢?三、走进文本,浅尝书香此环节,我安排了阅读“三步曲”,即“猜、赏、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柳林风声》也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最 喜欢的文学作品,在哈利波特当中,赫奇帕奇的 象征獾也是以书里憨厚的獾先生为原型的。
肯 尼 斯
. 格
雷 厄 姆
• 肯尼思•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
• 是英国的银行家。他出生于爱丁堡一个传 统的苏格兰家庭,父亲是律师,却有严重的酗 酒恶习。肯尼思·格雷厄姆的母亲因猩红热病 逝后,外公外婆把他带到乡间抚养长大。他小 时候流连的田野风光,后来成为《柳林风声》 中鼹鼠、河鼠、獾与癞蛤蟆先生结伴畅游的世 界。
• 但他很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 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 1899年,格雷厄姆和埃尔斯佩思·托马斯 (Elspeth Thomson)完婚,但这次婚姻并不美 满。肯尼斯·格雷厄姆结婚后回到童年时代待过 的库克汉姆村。
• 他们唯一的儿子阿拉斯泰尔(Alastair)天生就 有一只眼睛失明,并在短暂的生命中备受病痛折 磨。最终阿拉斯泰尔在他20岁生日的前两天 (1920年5月7日)选择了卧轨自杀,而当时他还 是一名牛津大学的学生 。政府为了表示对格雷 厄姆的尊敬,阿拉斯泰尔的死被官方记录为一次 意外事故。
• 格雷厄姆的倒数第二本书籍与他的成名之作《柳林 中的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之间存 在十年的创作断层。在这十年中,格雷厄姆成为了 一个父亲。他的孩子拥有的任性、倔强个性被移植 到了《柳林中的风声》四大角色之一(大摇大摆的 蛤蟆先生)身上。尽管《柳林中的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大获成功,他却没有继续 创作续集。在他过世后多年,威廉·霍伍德 (William Horwood)于1990年代为小说创作了后 续故事。
格雷厄姆的儿子绰号叫“小老鼠”,他
成天缠着爸爸讲故事。在“小老鼠”六岁的 时候,爸爸给他编了一个以动物为主角的童 话,每天都讲给他听。“小老鼠”听得入了 迷,连到外地过暑假都不肯去。没办法,爸 爸只好答应在他离开后,每天写信继续来讲 这个故事。后来,这厚厚的一扎信就变成了 一本叫做《柳林风声》的书。
• 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癞蛤蟆与他的朋友们的传奇 故事。
• 鼹鼠勤劳朴实、敦厚善良,但有些胆小怕事,有 时会犯糊涂;
• 河鼠聪明宽蟆喜欢冒险,贪慕虚荣,但纯真坦诚、热爱 生活;
• 老獾稳重成熟、正派仗义,偶尔有点儿专横和不 近人情。
• 他们生活在河岸边或野树林里,有乐同享,有难 同当,最后还利用聪明才智战胜了黄鼠狼,夺回 了蛤蟆别墅。
• 英文名称:The Wind in the Willows
• 别名:风语河岸柳、杨柳风 、柳林间的风等
• 《The Wind in the Willows》是英国童话作家格 拉姆(Kenneth Grahame)的经典作品,最初只是 他讲给他绰号小家鼠的小儿子阿拉斯特听的床 边小故事,于1908年出版,从而成为有史以来 最著名的儿童读物之一,和《小王子》、《维 尼熊》一样都是西方小孩子们的床头的“宝贝 书”。
•
• 《The Wind in the Willows》被权威杂志 《逻各斯》评为“一个世纪来改变人们思维和生 活方式”的名作。被英国书店巨Waterstone‘s 誉为“最能代表二十世纪的一百本书”之一! 2003年英国BBC大阅读(BBC Big Read Top21) 上榜图书。《柳林风声》文笔细腻典雅,是地道 的英国散文风格。它对大自然的描写丰富流畅, 而且故事曲折有趣,富含哲理,这部作品被誉为 是英文世界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 故事虽然是讲述给孩子听的,但作家也赋予了 整个童话故事以深厚的内涵,饱含了他对人生的理 解和对大自然的感悟。
• 一方面充满着童话的想像力和虚拟风格,另一方面 故事中却不乏现实生活场景,而且相当生动地表达 了成人社会的行为意识。那些有关人情世相的诙谐 表述,往往隐含着隽永的人生况味,作者将富于童 趣的描述揉入其中,读来自然令人解颐。
• 虽然肯尼思·格雷厄姆的童年充满烦恼,但他 创作出的《柳林风声》的基调却是甜美的。或 许肯尼思·格雷厄姆发现,唯有在这些林间动 物的身上,生命里蛰伏的希望与爱才能萌芽。 柳林间的风声,其实在每颗心上吹拂。
• 他后来进入牛津的圣爱德华中学学习,成 为一位优秀的学生。但当他提出想要进入 牛津大学就读时,被监护人以花费过于高 昂而拒绝。1879年,格雷厄姆开始在英格 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 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
• 不管是书籍还是后来改编的电影,《柳林中的风声》 (The Wind in the Willows)都在当时都曾引起 了轰动,并长久地受到孩子与成人的喜爱。蛤蟆成 为了书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他那种吵吵嚷嚷的个性 同时吸引了孩子与成年人的目光。《柳林中的风声》 于1958年赢得了路易斯·卡罗尔奖(Lewis Carroll Shelf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