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精讲深剖含解析2

合集下载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讲义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讲义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2.配平步骤3.步骤示例H 2S +HNO 3―→S ↓+NO ↑+H 2O第一步:标变价,H 2S -2+HN +5O 3―→S 0↓+N +2O ↑+H 2O第二步:列得失, H 2S -2+ HN +5O 3失去↓2e -↓得到(5-2)e -S 0N +2O ↑第三步:求总数,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H 2S -2+ HN +5O 3 失去2e -×3↓ ↓得到3e -×2S 0N +2O ↑故H 2S 的化学计量数为3,HNO 3的化学计量数为2。

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

3H 2S +2HNO 3===3S ↓+2NO ↑+4H 2O第五步: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O 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

1.正向配平类(1)4HCl(浓)+1MnO 2=====△1Cl 2↑+1MnCl 2+2H 2O (2)5KI +1KIO 3+3H 2SO 4===3I 2+3K 2SO 4+3H 2O (3)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2.逆向配平类(1)3S +6KOH=====△2K 2S +1K 2SO 3+3H 2O (2)2P 4+9KOH +3H 2O===3K 3PO 4+5PH 3 (3)2Cl 2+2Ca(OH)2===1CaCl 2+1Ca(ClO)2+2H 2O 3.缺项配平类(1)3ClO -+2Fe(OH)3+4OH -===3Cl -+2FeO 2-4+5H 2O(2)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3)某高温还原法制备新型陶瓷氮化铝(AlN)的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Al 2O 3、C 、N 2、AlN 、CO 。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是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Cl2。

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2_mol,HCl显示的性质是还原性和酸性。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4.元素化合价的判断正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其前提是确定物质中各元素(特别是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先标出熟悉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则,求解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借助化合价口诀来记忆: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说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2)近几年高考中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5.(1)常见的氧化剂6.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请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题点练通]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2)NO2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4)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5)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CO等还原性气体()(6)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7)NaHCO3+H2===HCOONa+H2O的反应中,NaHCO3被氧化()(8)Na2O2与水的反应中,水是还原剂()答案:(1)×(2)√(3)×(4)√(5)×(6)√(7)×(8)×2.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数目表示正确的是()解析:选D A 项中转移电子数目错误,应为e -;B 项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为Cl 2,且转移电子数目为5e -;C 项中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时不标“得失”。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高效演练含解析2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2.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高效演练含解析2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1、科学家发现了利用泪液来检测糖尿病的方法,其原理是用氯金酸钠(NaAuCl4)溶液与溶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60nm),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C.检测时,NaAuCl4发生氧化反应D.纳米金单质颗粒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A.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Na为+1价,Cl为-1价,则氯金酸钠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氯金酸钠变为金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纳米金单质颗粒直径为20nm~60nm,分散在水中所得的分散系为胶体,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2、已知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K2Cr2O7 + 14HCl== 2KCl + 2CrCl3 + 3Cl2+ 7H2O。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K2Cr2O7②还原性:Cl->Cr3+③每生成1molCl2,电子转移为6mol④CrCl3是氧化产物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答案】A【解析】在K2Cr2O7 +14HCl== 2KCl+ 2CrCl3 +3Cl2+7H2O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氯元素被氧化,铬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K2Cr2O7是氧化剂,对应的产物CrCl3是还原产物,根据方程式可知: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每生成3molCl2,反应转移6 mol电子;①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氧化剂是K2Cr2O7,故①正确;②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因此还原性: Cl->Cr3+,故②正确;③化学反应中每生成3Cl2,电子转移为6mol,每生成1molCl2,电子转移为2mol,故③错误;④化学方程式分析判断CrCl3是还原产物,故④错误。

【化学】2020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2020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氧化还原反应

【关键字】化学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了解氧化复原反应的本质。

了解常见的氧化复原反应。

掌握常见氧化复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氧化复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知识梳理]一、氧化复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二、氧化复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有关概念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作复原剂,本身具有复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应)氧(作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例如: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氧化产物是Cl2,复原剂是HCl,复原产物是 MnCl2;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__mol,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__mol。

2.氧化复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三、氧化复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单线桥法===复原产物+氧化产物请用单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稀)===3Cu(NO3)2+2NO↑+4H2O。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

例如:2.常见复原剂常见复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

例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其中:Fe2+、SO主要表现复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7·高考全国卷Ⅱ,8B)2.4 g 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 )(2)(2016·高考全国卷Ⅲ,7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所以可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2.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

3.能够利用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4.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得到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4)还原剂(被氧化):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对应的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高考化学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解析及练习题含答案(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与“失”,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重要的氧化剂一般有以下几类:(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Br2、O2等。

(2)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MnO2等。

(3)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4)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等。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3-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3-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含答案)

考向 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典例 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Sn2++2Fe3+===2Fe2++Sn4+。由此 可以确定 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速求解。例如:
,则 Cu 失去电
子的物质的量_等__于___H2O2 得电子的物质的量,忽略 HNO3 参与 反应过程。
基础测评
1.(2018 年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 应无.关.的是( )。
A
B
实验
NaOH溶液滴 入FeSO4溶液 中
石蕊溶液滴 入氯水中
产生白色沉 溶液变红, 现象 淀,随后变 随后迅速褪
(2)单线桥法 请标出 MnO2 与浓酸盐的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某些 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如:
Cl- SO2 NO或NO2 Mn2+ Fe2+或Fe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只有__氧__化__性__,如 Fe3+、 H2SO4、KMnO4 等;最低价态——只有_还__原__性___,如金属单质、 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___氧__化__性___又有__还__原__性__,如
Fe2+、S、Cl2、SO23-、H2O2 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反应原理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___氧__化__产__物_____ 还原性:还原剂>__还__原__产__物______

2020年全国卷理综化学高考试题 含解析(新课标Ⅲ卷)

2020年全国卷理综化学高考试题 含解析(新课标Ⅲ卷)
B.反应过程中正极生成大量的OH-使正极区pH升高,负极消耗OH-使负极区OH-浓度减小pH降低,B错误;
C.根据分析,电池的总反应为4VB2+11O2+20OH-+6H2O=8 +4 ,C正确;
D.电池中,电子由VB2电极经负载流向复合碳电极,电流流向与电子流向相反,则电流流向为复合碳电极→负载→VB2电极→KOH溶液→复合碳电极,D正确;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则
A.Na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Y<Z,A选项错误;B.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Na>Cl>N>H,B选项错误;C.N元素的含氧酸不一定全是强酸,如HNO2为弱酸,C选项错误;D.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D选项正确;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______________。
C.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 2H2O+O2↑,C选项错误;
D.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ˉ=H2O,D选项错误;
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 真题透析 第3讲 等效平衡(精讲深剖)(含解析)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 真题透析 第3讲 等效平衡(精讲深剖)(含解析)

第3讲等效平衡真题速递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的浓度体系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甲容器内的平衡与乙容器内平衡是等效平衡, 所以平衡时NH3的浓度相等,即c1=c2,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移,所以丙中氨气的浓度大于乙中氨气浓度的二倍,即c3>2c2,即c3>2c1,A错误;B.乙中开始投入2molNH3,则甲与乙是等效的,甲与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故a+b=92.4,B正确;C.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反应起始时2P2=P3,由于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2P2>P3,C错误;D.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所以丙中氨的转化率比乙小,因为,所以,D错误。

2.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即为等效平衡,CO的体积分数为x,由此可知A、D中CO的体积分数为x;B中相当于加入2 mol CO和2 mol H2O(g),即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再加1 mol CO,所以CO体积分数大于x;C相当于加入0.9 mol CO和1.9 mol H2O(g),即相当于在0.9 mol CO和1.8 mol H2O(g)的基础上(与原平衡等效)再加入0.1 mol H2O(g),所以CO的体积分数小于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配平1.(2019全国Ⅱ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 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解析】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2. (2019北京)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答案】B【解析】A.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FeCl3+Fe=2FeCl2,此过程中Fe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A不符合题意;B.MgCl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过量的NaOH溶液可用HCl除去HCl+NaOH=NaCl+H2O ,此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C.部分氯气与H2O 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反应过程中氯元素化合价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C不符合题意;D.NO2 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反应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到了氧化还原法应,故D不符合题意3. (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答案】C【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4.(2017北京)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SO42-,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正确;B、SO2与H2S在溶液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H2SiO3,D正确。

答案选C。

5.(2017课标Ⅲ)(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 2O 3+Na 2CO 3+NaNO 3−−−→高温Na 2CrO 4+ Fe 2O 3+CO 2+ NaNO 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 2O 3与NaNO 3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 使之变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 2Cr 2O 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 2Cr 2O 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m 1 kg 铬铁矿粉(含Cr 2O 3 40%)制备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 m 2 kg ,产率为_____________。

【答案】(1)2:7 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 2CO 3反应 (2)铁 Al(OH)3(3)小 增大溶液中H +,促进平衡2CrO 42-+2H +Cr 2O 72-+H 2O 正向移动(4)d 复分解反应(5)【解析】(1)FeO·Cr 2O 3是还原剂,完全氧化为Na 2CrO 4和Fe 2O 3,每摩转移7mol 电子,而NaNO 3是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aNO 3,每摩转移2mol 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O·Cr 2O 3和NaNO 3的系数比为2:7;陶瓷在高温下会与Na 2CO 3反应,则熔融时不能使用陶瓷容器;(2)熔块中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后进入滤渣1,则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滤液1中含有AlO 2-、SiO 32-及CrO 42-,调节溶液pH 并过滤后得滤渣2为Al (OH )3;(3)滤液2调节pH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酸性,pH变小;因为溶液中存在2CrO42-+2H+Cr2O72-+H2O,增大溶液中H+浓度,可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溶液中Cr2O72-的浓度;(4)由图示可知,在10℃左右时,得到K2Cr2O7的固体最多,故答案为d;2KCl+Na2Cr2O7=K2Cr2O7↓+2NaCl 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5)样品中Cr2O3的质量为m1×40%Kg,则生成K2Cr2O7的理论质量为m1×40%Kg×,则所得产品的产率为m2K g÷(m1×40%Kg×)×100%=×100%。

考纲解读考点精讲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概念本质: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一类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

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②单线桥法:3.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在反应中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表观上可通过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

一般来说,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只能作为氧化剂;元素处于最低化合价时,只能作还原剂;元素处于中间化合价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⑴常见的氧化剂常见氧化剂的氧化性顺序为:MnO4->Cl2>Fe3+ >Cu2+>H+ >Fe2+ >Zn2+⑵常见的还原剂有常见还原剂的还原性顺序为:S2-(H2S)>SO32- (SO2、H2SO3)>I- >Fe2+ >Br - >Cl-典例1 已知:Cu+Cu2++Cu。

现将Cu2O与稀硫酸混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化剂、还原剂均是Cu2O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H2OC.会得到蓝色溶液D.若硫酸足量会有H2生成【答案】D【解析】A、反应中只有Cu2O中的铜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氧化剂、还原剂均是Cu2O,故A正确;B、Cu2O与稀硫酸混合发生的反应为:Cu2O+2H+═Cu2++Cu+H2O,故B正确;C、反应生成铜离子,所以溶液为蓝色,故C正确;D、反应生成的Cu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没有氢气生成,故D错误。

典例2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撞车时、产生二次碰撞前能够自动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碰撞时发生反应为:10NaN3+2KNO3═K2O+5Na2O+16N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C.每生成16molN2转移30mole﹣D.NaN3中N元素被还原【答案】B【解析】A.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该反应中10molNaN3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N2的物质的量是15mol;2molKNO3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N2的物质的量是1mol,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之比为1:15,故B正确;C.由反应可知,2molKNO3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5-0)=10mol,即每生成16 mol N2转移10 mol电子,故C错误;D.NaN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故D错误。

考点一精练:1、某市自来水厂消毒池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来的用Cl2消毒改为用ClO2为自来水消毒,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KClO3+H2C2O4+H2SO4ClO2↑+K2SO4+CO2↑+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B.ClO2是氧化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 mol电子转移【答案】C【解析】KClO3→ClO2,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即KClO3为氧化剂,ClO2为还原产物,H2C2O4→CO2,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H2C2O4为还原剂,CO2为氧化产物;A、根据上述分析,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故A错误;B、ClO2为还原产物,故B错误;C、H2C2O4在反应中C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C正确;D、1molKClO3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mol×(5-4)=1mol,故D错误。

2、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

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反应中ClO-被还原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反应消耗1mol氧化剂时,转移的电子为2mol【答案】C【解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N2↑+3H2O+3Cl-+2H+;A. 具有氧化性的ClO-为反应物,充当氧化剂,氧化剂被还原,故A正确;B. 由反应3ClO-+2NH4+=N2↑+3H2O+3Cl-+2H+,生成了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B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ClO-和还原剂N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D. 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1价,转移2个电子,即1mol ClO-转移2mol 电子,故D正确。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