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父母的爱》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学重难点: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准备: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格言或漫画。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感受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以“父母的爱是_____(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
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
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已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片段,发表见解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1.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3.“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放学后好好跟自己的父母相处,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把自己对父母之间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习作)

父母的爱东津新区王河小学马毕勤习作内容:《父母的爱》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园地五中的习作题,习作要求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乐于交流父母爱自己的事。
2、拓宽思路,能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并把这件事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在习作实践中,引导学生把事例写具体。
4、鼓励学生交流自己文章的精彩之处,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1、搜集描写人物的词语。
2、回忆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
2、赛读词语。
二、图片妙引,尝试表达1、欣赏温馨图画。
2、用上积累的词语,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内容。
3、揭示课题。
(板书:父母的爱)三、拓展思路,尽情表达1、学生小组内交流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
2、全班交流。
(1)小组代表上台交流,教师适时引导:爸爸或妈妈当时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脸上有什么表现?你心里是怎么想的?(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合作把事情经过说清楚。
3、拓展范围在生活中父母时刻牵挂着你们,在学习上父母又是怎么要求你们的?有一种特殊的爱,表面看起来父母在批评你们,实际上那也是爱的表现,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四、提笔习作,爱心流淌(1)学生把自己讲述的故事用一段话写下来。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习作评讲,彰显自我1、片段赏析(1)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
(投影仪展示学生习作)(2)对照习作要求,(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尽量把感人的地方写出来;爸爸或妈妈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脸上有什么表现。
)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3)现场修改学生写的片段。
教师引导:段→词→句→段2、学生自改口述要求:像老师一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写得好的词句,在你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用“?”标出,然后同桌在一起互相补充修改。
3、总结三分文章七分改,越改越精彩。
我们上学期已经开始学写整篇作文,回家后把这个片段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给故事加上题目和开头、结尾,一起享受那家中特有的爱。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

父母的爱作文教案第一章:理解父母的爱1.1 引入话题:讨论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1.2 讲解父母的爱:解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为我们付出很多,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
1.3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一些感人的故事或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的爱。
1.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2 讲解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和照顾,如做饭、洗衣、陪读等。
2.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
2.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第三章:父母的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3.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3.2 讲解成长过程:解释父母的爱给予我们安全感、自信和勇气,帮助我们成长和发展。
3.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3.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利用父母的爱来面对困难和挑战。
第四章:父母的爱对我们的影响4.1 引入话题:讨论父母的爱对我们的影响。
4.2 讲解影响:解释父母的爱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价值观和人生观。
4.3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对他们个人性格和价值观的具体影响。
4.4 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将父母的爱转化为积极的人生动力。
第五章:写作练习:父母的爱5.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将父母的爱写作成一篇文章。
5.2 讲解写作技巧:解释如何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运用感人的描述和具体的例子来表达父母的爱。
5.3 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写作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文章。
5.4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六章:欣赏父母的爱6.1 引入话题:讨论如何欣赏和珍惜父母的爱。
6.2 讲解欣赏:解释通过尊重、感激和理解来欣赏父母的爱。
《父母之爱》 教学设计3篇

《父母之爱》教学设计3篇《父母之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扣紧课文,交流感受1、利用课文切入话题。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读了《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父爱之舟》这三篇课文,也许大家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读了本组的一些收获吧。
2、交流阅读感受。
以“父母的爱是xxxxx(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地交流阅读感受。
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表达见解。
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已的阅读感受。
二、讲述故事,表达想法师讲述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父母包办,使孩子养成了娇气、丢三落四的毛病。
第二个故事:在爸爸妈正确引导下,他变得勇敢起来。
第三个故事:妈妈经常对他说,外面坏人很多。
结果养成了他畏首畏尾的毛病。
1、导入。
“是啊,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
请大家阅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读了三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3、交流。
教师可让学生先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最后,选派有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1、导入。
“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2、讲述。
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3、评说。
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1、讲故事,求沟通。
回家以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作文《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3、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
4、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学重点重点: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习作的训练,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教学难点难点:把人物动作语言行动表现出来,在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书面的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目标1、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2、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学重点:习作训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1、播放课件(当你还小的时候,他们……)2、他们指谁,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3、此刻,你最想和爸爸妈妈说什么?谈话导入。
出示朱德庸的《绝对小孩》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的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创设情境.出示话题:1、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2、你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
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4、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5、教师建议: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6、教师归纳(1)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2)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
(板书:按顺序写具体)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作文 父母的爱 教案(详细)

《父母的爱》习作指导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内容1.同学们,通过第六单元几篇课文,相信大家对父母的爱一定有了更深的体会吧!此次习作我们就是以“父母的爱”为主题来写。
2.读习作要求3.小结:可以是写与父母之间的事情,可以是给他们的建议,也可以写写自己的心里话。
4.父母的爱是那样的平凡又是那样的伟大!今天我们就用语言文字来传达父母之爱。
二、感受父母之爱,选定习作素材1.讲述故事,感受伟大(1)首先来看看这个真实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小结:孩子的生还,是妈妈在生与死的瞬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此时的爱是用生命来换取希望。
这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爱。
2.视频唤情,感受平凡(1)父母的爱还融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很多平凡的小事情我们都已经淡忘,接下来看一段视频,来唤醒我们沉睡的记忆,感受父母平凡的爱。
(2)结合视频内容,学生谈感受。
(3)刚才孩子们谈到的就是儿时一些温馨的画面,如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你眼中的父母又是怎样的呢?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还是严格的要求呢?……(出示单元导读内容)3.学生谈选材,谈事情。
4.出示图片小结:每天我们回到家,爸爸妈妈会陪在我们的身边,耐心地教我们完成作业,此时的父爱就是陪伴。
下雨时,妈妈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妈妈那浑身湿透的衣服,那弓着背奋力蹬车的背影,这就是母爱。
生病时,爸爸抱着我,在病房静静地等候,他那日日夜夜地呵护,已化作浓浓的爱。
厨房里、油烟中有你忙碌的身影,你把对我们的爱都融进了那一盘盘香喷喷的饭菜里。
父母的爱还是那一把倾斜的雨伞,在雨天里为我们撑起了一方晴空。
三、学习写作方法,表达父母之爱1.出示单元课文题目,学生谈印象深刻的父母之爱。
2.这些爱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父母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的。
3.出示课文片段,学习写法(1)分别出示《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慈母情深》(2)你体会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父母之爱的?4.小结:从本单元课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都是用一个故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把情感表达出来的。
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教学设计第一篇:五年级作文:“父母的爱”教学设计《父母的爱》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口语交际·习作六》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父母的爱”的亲情作文。
针对当前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
不知道如何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想抒发的情感的状况,我进行了一堂亲情作文指导课。
让学生体悟母爱,真挚交流,学会感恩。
教学目标:1、明确写作要求,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2、激发学生兴趣,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体会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合的内容,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几道小测试,引入课题。
二、感受父母的爱。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几组图片。
(出示课件)三、说父母的爱。
师:那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是什么呢?什么事情令你不能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能理解自己,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1、请举出一件具体的事例,前后位同学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运用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互相评议一下,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话题3、指名发言。
(选出三位代表发言。
)师:要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住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感而发,只有真实才会感人。
所以选材一定要做到,以小见大,表达真情实感。
4、师生评议:交流时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
(选父母各一例。
)(这种严厉的爱看似不近人情,但它给你带来的将是一生的财富。
这样的爱虽然像暴风骤雨一样无情,却能去除我们的惰性。
这种爱你用心体会得到了。
)四、指导习作。
1、学习习作要求。
(出示课件)2、习作方法。
(出示课件)五、学生练习习作。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各抒己见。
二、抓住细节描述(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切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一、抓住细节描述表达真情实感。
二、学会搜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进程:一、导入:画外音:小孩,当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刻,教了你很多很多东西。
教你慢慢用汤勺,用筷子,教你洗脸,梳头发,擤鼻涕,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教你读拼音,认汉字,这些和你在一路的点点滴滴,是何等令我忘怀!小孩们,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必然也会让你想起点什么吧?(生自由发言)二:师生交流,激发情感。
是啊!从你诞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心就为你牵动着。
你的每一点每一滴的成长,都饱含着父母的心血。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父母都给了你哪些爱?打开你经历的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讲说吧!提示:能够从以下方面来讲:当我胃口不行不想用饭时,妈妈(爸爸)当我登山爬不动时,妈妈(爸爸)当我不想学习时,妈妈(爸爸)当我时,妈妈(爸爸)此刻,请同窗们把你想到的父母关爱你的小事浓缩成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句子,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
教师相信每一个词语背后必然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得让大伙儿都能感动呢?那么,下面就让咱们来学习第十课《父母之爱》请同窗们打开讲义P61,我想学习以后大伙儿必然会有答案的。
四:范文指南,为写铺垫。
1、读好词,用好词。
(1)每一个词语齐读两遍。
(2)读不准的字和不睬解的词提出来。
(3)师解答mùxīn yù和睦温馨富裕和睦:彼此和好的相处。
语重心长:话语深刻有力,情深意长。
井井有序:有层次,有秩序。
2、记好句,用好句。
(1)自由放声读这四个句子。
不熟悉的字也能够提出来。
(2)说说你喜爱哪个句子?什么缘故?(同窗们各抒己见)3、范文阅读雨伞撑起爱的天空(1)一生读,其他同窗纠错。
而且试探: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达父母之爱?开头(1—3):抒情式开头中间(4—7):爸爸为我撑伞结尾(8):抒情总结法(2)大伙儿再阅读范文,,划分层次结构,画出动作、神情、心理描述的句子,并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父母关爱你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
2、抓住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表达真情实感。
3、体会父母的爱,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
1、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2、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播放,诱发亲情
1师:同学们,父亲、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述父母爱的故事。
(板书:父母的爱)
2 出示课件一
话外音:
孩子,当你很小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教了你很多很多的东西。
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
教你系鞋带,扣扣子,
教你梳头发,擤鼻涕,
教你读拼音,认汉字,
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令我忘怀!
3.再出示课件二<校门口接着孩子>图,一边让学生看,师一边描述画面内容。
4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一定也会让你想起点什么吧?(生自由发言)
5是啊,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心就为你牵动着。
你的每一点每一滴的
成长,都饱含着父母的心血。
父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零零碎碎的小事中,慢慢地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看似繁琐,实际是艰巨的。
那么在你的生活中,父母都给了你哪些爱?打开你的记忆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来说说吧!
6出示课件三
当我胃口不好不想吃饭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爬山爬不动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不想学习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______时,妈妈(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你们看,父母的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呢?
二.感悟方法,诉说亲情
1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想到的父母关爱你的小事浓缩成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
2 师:老师相信每个词语背后一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得上大家都能感动呢?(生自由发言)
3 师:一篇文章要想把它写的有血有肉,就要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真情实感)
4(多媒体展示习作要求: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抓住细节描写;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
5 师:同学们心中有了故事,也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会儿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讲讲词语背后的故事。
先把你的词语背后的故事先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同坐交流)
6 师: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看她说的这件事是否感人,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指名学生汇报,师相机引导并且板书: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三、展示范文,为写铺垫
师:那么老师在准备上这节课之前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篇关于我母亲的作文,我想请同学欣赏一下,(课件五)
我终于理解了妈妈。
我一向讨厌和妈妈去超市,要不是不让你买零食、文具,就是卡着钱买东西。
所以,每次从超市回来,我都闷闷不乐,不快极了。
终于,我再也忍不住这种待遇了,一场战争便爆发了。
我大声抗议:“我凭什么不能买零食和文具!为什么?”妈妈站在一边,默默不语,心里像是在想什么。
从那以后,我的待遇还是没有变化。
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去超市,也再不理会妈妈这样的“小气鬼”了。
我心里想,妈妈为什么这么“小气”,难道以后我连超市也去不了了吗?以后会怎么样?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让我买零食了,买了很多很多,都是很好吃的饼干、糖果、薯片、巧克力……但醒来却什么都没有。
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
我想去买文具,但妈妈却说:“你铅笔盒里不是有的吗?铅笔、橡皮,都快满出来了!你的钱没处花啊!”我嘟着嘴,生气地说:“我买的是自动铅笔。
班上所有的人差不多都用了那种笔,我为什么不能用?”“你就是只能用铅笔!”不知怎么,我觉得妈妈今天的火气特别大。
我们路过食品区,我口水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我趁妈妈在和一位阿姨说话的时候,悄悄地拐进薯片区,拿来一袋薯片,又悄悄地走到妈妈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薯片扔进了筐内。
妈妈竞然没有发觉到!我得意洋洋。
但是,当付款的时候,我就蔫了,那包薯片完好地躺在筐里。
我脸都红了,羞愧极了!妈妈把薯片往我这边一扔,说:“放回去!你还要不要买那个……”我看妈妈的眼神,就让我不得不同意。
有一次,学校里要举行剪纸比赛。
我的剪刀不灵活,要重买,但妈妈死活不让我买。
我一下呆了,说:“妈妈,比赛!”“你拿家里的那把吧!”…
一天下午放学,我看见课桌上有一套书《世界名著》,我把书翻过来一看,一千多元。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我太对不起妈妈了!
四师巡视,生自由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