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合集下载

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

简单机械第1课时杠杆课件---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

阻力臂 L2 阻力F2
动力F1 动力臂 L1
O l1
l2
F2 F1
3.人身上的杠杆 人体的杠杆系统,都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骨—— 一根硬棒; 肌肉收缩——动力的来源; 两根骨之间可以活动的关节——支点; 移动肢体或物体——阻力的来源。
读图
• 寻找手臂上的杠杆
当手拿物体抬 起时找出相应 的杠杆,以及 支点、动力、 阻力。
l2=
F1×l1 = 300N×20cm
F2
200N
=30cm。
课堂小结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称 为杠杆。 2、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4、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如小推车、扳手、羊角锤。 (2)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例如:镊子、筷子等。 (3)等臂杠杆:不省力、不省距离;例如:跷跷板、天平秤。
杠杆类型
力臂关系
两力关系
特点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L1 > L2 L1 < L2 L1 = L2
F1 < F2 F1 > F2 F1 = F2
省力、费距离 费力、省距离 不省力、不省距离
说明: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
的大小。
思考与讨论
赛艇上的桨属于费力杠杆,因为水对桨的阻力的阻力臂大于人手对船 桨的动力的动力臂。
F动=
F阻×L阻 L动
F阻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减小动力的方法: 1、减小阻力臂L阻。 2、增大动力臂L动。
4.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
用来捣谷 的舂
用来在井上 汲水的桔槔
课堂测评
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专题13-1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原卷版)

专题13-1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原卷版)

第十三课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基础知识过关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五要素:①: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②: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用l1表示;⑤阻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用l2表示。

二、杠杆平衡1.内容:杠杆或。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②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3.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表达式:。

三、杠杆的分类杠杆类型力臂关系力的关系特点省力杠杆l1l2F1F2省,距离费力杠杆l1l2F1F2费,距离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也不省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杠杆分类1.(2022•西藏)杠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图所示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铁皮剪B.定滑轮C.钳子D.船桨2.(2022•济南)小强开启饮料时,瓶起子可视为一个杠杆,如图所示。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其工作原理的是()A.B.C.D.3.(2022•淮安)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A.B.C.D.4.(2022•邵阳)某天,“生物”和“物理”两位大师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

“生物”大师伸出健硕的手臂对“物理”大师说:“看,我能提起很重的物体哦(如图)!”“物理”大师竖起大拇指说:“真厉害!其实,你的前臂就是物理学中的一根杠杆。

”以下对于这根杠杆在提起重物的过程中,分析合理的是()A.前臂杠杆的支点O在肘关节处B.肱二头肌给桡骨的力F1是阻力C.重物给前臂的力F2是动力D.前臂是一根省力杠杆5.(2021•河南)如图,工人师傅正在使用一根硬棒撬动石头,使用此硬棒()A.省力且省距离B.省力但费距离C.费力且费距离D.费力但省距离6.(2021•哈尔滨)如图所示,小明用撬棍向上撬石头,由于动力臂阻力臂,所以撬棍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与点评

初中物理《杠杆》说课与点评

作者: 任春[1];李永霞[2]
作者机构: [1]黑河二中;[2]黑河市教研室
出版物刊名: 黑河教育
页码: 25-28页
主题词: 简单机械 物理教科书 九年义务教育 说课内容 初中物理 初级中学 运用知识 培养学生 滑轮 四年制
摘要: 说课内容:《杠杆》,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第十三章《简单机械》的第一节,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简单机械》这章知识跟生产和生活有密切联系,学习这章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而《杠杆》这节课在《简单机械》一章中又是核心和关键,因为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轮。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杠杆.docx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杠杆.docx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课题简单机械—杠杆授课日期及时段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教学目的 2.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及生活中的应用。

3.能用杠杆的原理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1.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重点难点 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3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教学内容【本章知识结构】杠杆种类和特点简单机械知识点归纳及应用:一、杠杆:滑轮组合和特点简单机械和功机械效率功功率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 O表示该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 F1 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 F2 表示。

(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 L1 表示。

(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字母L2 表示。

3、杠杆作图要点:找到两点一线,两点即支点和力的作用点,一线即力的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即力臂。

4、杠杆平衡及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就称为杠杆平衡。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二、杠杆的分类——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动力臂 L1>L2 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省力费距离例: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动力臂 L1< L2 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费力但省距离例:筷子,镊子,钓鱼竿,理发剪刀3、等臂杠杆动力臂L1=L2阻力臂动力=阻力特点: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例:天平三、杠杆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中,怎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它属于哪类杠杆呢?【方法】第一步,找出找到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

物理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知识点

物理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知识点

物理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知识点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那可是无处不在,就拿简单机械和杠杆原理来说吧,它们可帮了咱们不少忙,也带来了不少有趣的事儿。

先来说说简单机械,像滑轮、斜面这些东西,可能平时咱们都没怎么留意,但它们可真是默默发挥着大作用。

比如说滑轮吧,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滑轮,那些建筑工人要把重重的材料吊到高楼上去,得多费劲啊!还有斜面,每次咱们走在那种有坡度的路上,其实就是在利用斜面的原理。

你看,简单机械是不是就在咱们身边,只是咱们没太在意罢了。

接下来重点讲讲杠杆原理,这可太有意思啦!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家想要挪动一个特别重的大箱子。

那箱子死沉死沉的,我一开始使了吃奶的劲儿去推它、拉它,可它就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纹丝不动。

就在我累得气喘吁吁,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杠杆原理。

我在家里到处找啊,终于找到了一根长长的木棍。

我把木棍的一端插进箱子底下,然后找了一块石头当作支点。

嘿,你猜怎么着?当我用力压下木棍的另一端时,那原本一动不动的大箱子,居然开始慢慢地挪动了!当时我那个兴奋劲儿啊,就别提了!我继续加力,一点一点地,箱子终于被我挪到了我想要的位置。

这过程中,我可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杠杆的神奇力量。

通过这次经历,我对杠杆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你看,杠杆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我的那根木棍,动力臂比阻力臂长了不少,所以就能用比较小的力,撬动那个重重的箱子。

而且啊,杠杆原理可不只是能用来挪箱子。

比如说咱们常见的跷跷板,不也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嘛。

还有那种老式的秤,称东西的时候,也是依靠杠杆的平衡来得出重量的。

再想想,钳子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咱们用钳子剪东西的时候,手握住的地方是动力作用点,而夹住东西的那一头就是阻力作用点。

因为动力臂长,阻力臂短,所以咱们轻轻一用力,就能剪断那些硬邦邦的东西。

还有开瓶器,也是个典型的杠杆。

开瓶的时候,手握住的地方用力,通过长长的动力臂,把瓶盖撬起来,多轻松!在生活里,杠杆原理真的是无处不在。

简单机械杠杆

简单机械杠杆

简单机械杠杆
机械杠杆是一种把小力量转换为大力量的器件,可以起到放大实际力的作用。

它是包括铰接杆和把手组成的简单机械结构,杆和把手的距离相当长,形成多级键杆结构,被称为杠杆系统。

本文讨论的是简单机械杠杆,它主要由杆和把手组成,其特点是把手处于杆的一端,另一端为负荷,简单杠杆系统的运动原理不难推导,可以说是常见的四象限运动。

简单机械杠杆的运动原理是:处于杆的一端的把手处作用的力叫做作用力,另一端的负荷受到的拉力叫做受力。

把手和负荷间的距离叫做杆长度,负荷重量叫做重量。

简单杠杆的运动规律可以用下式表示:
$$F_{text{作用力}} = frac{Lcdot F_{text{受力}}}{L+l}$$ 其中,$L$和$l$ 分别为杆长度和把手处距离负荷的距离。

由上式可以看出,把负荷与把手之间的距离越短,把手处的作用力越大。

因此,机械杠杆适合用来放大小的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由于杠杆系统的把手处作用力与负荷处受力之间存在物理比例关系,当把手处作用力发生变化时,负荷处受力也会改变,从而实现线性调节。

- 1 -。

简单机械:杠杆的力学原理

简单机械:杠杆的力学原理

简单机械:杠杆的力学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

杠杆的力学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即力矩的平衡。

在杠杆上,力矩的平衡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其中,力1和力2分别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臂1和力臂2分别是力1和力2与支点的距离。

杠杆的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力的平衡问题,例如杠杆的平衡、杠杆的放大和杠杆的缩小等。

一、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1和力2的力矩相等,即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力在杠杆上的力臂较大,那么另一个力在杠杆上的力臂就应该较小,以保持平衡。

例如,当一个人想要将一个重物从地面上抬起时,可以使用一个杠杆来帮助。

他可以将杠杆的一个端点放在地面上,将重物放在杠杆的另一端。

通过调整重物和支点之间的距离,他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从而实现平衡。

二、杠杆的放大杠杆的力学原理还可以用来放大力的作用。

当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使输出力比输入力更大。

例如,当我们使用一个螺丝刀拧紧螺丝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长杠杆来增加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我们需要施加的力更小。

这是因为根据杠杆的力学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当力臂2较大时,力2就会相应地增大。

三、杠杆的缩小与放大相反,杠杆的力学原理也可以用来缩小力的作用。

当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使输出力比输入力更小。

例如,当我们使用一个钳子夹住一个物体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短杠杆来减小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我们需要施加的力更大。

这是因为根据杠杆的力学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当力臂2较小时,力2就会相应地减小。

总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力学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

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实现力的平衡、放大和缩小。

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省力
费距离
省距离
费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随堂练习
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2.要使右图杠杆保持平衡, 最省力的方向是( )

1
B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 ) A. B. C. D.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 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 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
阻力
(阻力的作用线)
o
支点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方向跟杆杠转动方向一致)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方向跟杆杠转动方向相反)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杠 杆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这是最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 。
杠杆的定义
上例中的共同点: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但是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固定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使动力臂和阻力臂同时减小为原来的1/2倍。
比一比做一做
课堂检测
3.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4牛,阻力是12牛,当杠杆平 衡时,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 。
5、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一同学把杠 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后,发现杠杆处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 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 母向______边调,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边调。
B、杠杆不一定都有支点;
C、杠杆的支点可不在杠杆上;
D、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2、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已处于平衡状态,采用下列办 法不能使杠杆继续平衡的是……………………………[ ]
A、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B、对杠杆再施加一个力,使这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中心;
C、使动力和阻力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
6、作图题: 画出下列各图中杠杆的力臂。
F1
F1
O F2
O
F1
F2
F2
比一比做一做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的独立活动量增加, 不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发挥, 而且也从心理上满足了学生想动手做实验 的迫切愿望和教学需要。
归纳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 你对杠杆有
何认识? 为实现中华
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 复兴,从中你受到哪些
启示?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杠杆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பைடு நூலகம்
A、力臂的长短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而与力的方向无关
3、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感知和认识
4、课堂检测——检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5、布置作业——运用已培养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
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
1、什么是杠杆:指导学生用铅笔撬动文具盒的实
验。教师再明确指出:尺子就是一根杠杆。 同学们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实例吗?
2、杠杆平衡条件:设计一个学生课堂探索实验。
重点: 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 力臂的概念 教学关键:
学会画力臂的方法
做好探索性实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1、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目标为导向、
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启发式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课堂教学三为主(学为主体、教为主
导、练为主线)的原则,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规律让学生从中领悟物理现象,理解物理规律。
第十三章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课时
1、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杠杆的概念及杠杆平衡的条件。
(2)内容在中考中的地位:
杠杆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机械,是今后学习滑轮、 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是简单机械的入门 课。
2、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决定了 他们对操作实验和趣味故事感兴趣,并且对 事物的认识开始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过渡。
讨论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主每一位学生在讨论
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 的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2、教具
杠杆、支架、钩码、多媒体课件
重难点突破措施
1、杠杆的概念
1、设计一个随堂小实验:
让学生做用尺子(铅笔)撬动文具盒 的实验。
2、讨论杠杆的特征:
2、力臂的画法
3、归纳:两力、三点、两臂
认知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知道有关杠杆的一些名词术语。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 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实验现 象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1、归纳画力臂的方法 2、巩固练习
3、杠杆平衡条件
设计一个学生分组实验:
1、创设情境,激发实验的动机 2、演示实验,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3、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分组实验,探索
杠杆 平衡的条件。
巩固练习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1、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习动机、 感知教材
2、讲授新课——实施教学手段,突破重难点 培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