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竿容易弯
《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所传达的乐观、坚韧的精神内涵。
2. 学会演唱并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用恰当的动作表达歌曲的节奏感。
3.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演唱歌曲,感受和理解歌曲中的精神内涵。
2.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歌曲节奏,创编恰当的动作,以及在合作中展示歌曲。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竹竿、打击乐器等),以便在教学中应用。
2. 挑选并选取合适的歌曲进行表演,同时做好相关背景音乐准备。
二、教学步骤:1. 开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所选歌曲的基本背景和意义,并简要说明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2. 练习阶段:让学生分组,分别练习歌曲中的不同部分,并适时给予指导。
3. 表演阶段: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合作效果,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营建出良好的表演氛围。
4. 结束阶段:对表演进行点评,总结经验,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合作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总之,合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和不息改进中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多加实践和运用这种合作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进步。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教室常规:师生问好。
2. 律动:跳竹竿舞。
设计意图:以跳竹竿舞律动为引子,创设一种欢快、愉悦的教室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让学生们很快地融入到了音乐教室中。
(二)新课导入1. 欣赏《最炫民族风》视频。
2. 分享跳竹竿舞的视频和图片。
3. 讲解并欣赏本课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和展示跳竹竿舞的相关图片视频,使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一民族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教学1. 学唱歌曲旋律:学生分组接龙跟钢琴旋律学唱歌曲旋律。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上一句是啥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上一句是啥
上一句是:一个篱笆三个桩。
谚语全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翻译】:人齐心协力,泰山都能移得动,一只脚走不成路,一个手掌拍不响。
比喻做事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要靠大家的力量。
水多船就高,才多火就旺,三个普通的人的智慧加起来可以挺一个诸葛亮,一块砖头砌不成强,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个篱笆有三个桩子,一个好汉有三个帮手,一根竹竿容易折断,三根麻绳不容易扯断。
一朵花独绽,也构不成春景,只有百花齐放,才能代表春天。
给我们的启示:我们要团结一致,,人多力量大,孤立的人干不成大事。
音乐课《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设计

音乐课《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设计音乐课《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设计教材页码:24教学内容:学唱合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高声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能用明亮和谐的声音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和谐的声音演唱,《一根竹竿容易弯》,从中感受湖南民歌风格特点。
2、从音乐活动中感受领悟“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准备:音乐带和琴教学过程:一、问候组织教学二、导入演示折断一根筷子和不能折断众多筷子的实验,让学生感受众人力量大的道理。
三、感受歌曲特点1、同学们除了刚才的试验能众人力量大的道理,还有不少能表现众人力量为主题的'歌曲,一起来听听吧!2、聆听感受乐曲请大家欣赏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3、听完歌曲谈谈你对歌词有什么特别的感受?4、归纳方言韵味,找到歌曲中的方言,5、聆听了解歌曲的方言特点,并可学唱6、再听,说说曲调特点——湖南7、说说,唱唱你喜欢的歌句。
8、学唱主旋律轻声跟唱歌词,感受湖南民歌特点9、观察曲谱找找湖南民歌主要由哪些音组成?10、跟琴唱曲谱,解决难唱的曲谱11、随琴完整唱歌词共同探讨情感的处理四、教师小结: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五年级合唱歌曲的教学比较难。
结合学生们上课的合唱情况来看,效果不容乐观。
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大白声”、喊叫、二声部训练困难等现象。
如何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呢?我尝试在课堂中侧重合唱知识的渗透。
1、讲解合唱的重要性。
合唱重要的是“合”,这包括团体的合作,声音的和谐之美。
2、让学生简单了解合唱的气息、声音位置、让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比较出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好听的。
然后引导他们体会气息的位置,并让他们采用轻声高位置来找感觉的方法进行慢慢体会。
3、对于二声部的合唱,第一声部的旋律通常是主旋律,旋律比较流畅,好听,易学,易唱,易记。
而第二声部则让学生很是头疼,畏难。
对此,我采取先难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先学第二声部的旋律。
冀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案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地方韵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能积极参与演唱、听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体会到“众人合伙力量强”的内涵,增强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1、歌曲中附点与切分节奏及几个旋律大跳部位的准确演唱。
2、歌曲两声部多种形式的声部合作及声音的和谐。
教学重点:1、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众人合伙力量强”的主题思想。
2、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的艺术处理与表现。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1、课前五分钟练习,为唱歌做好准备。
2、拍手游戏,模仿教师的节奏,分组依次加入,并请同学用一句俗语表达出游戏里所蕴含的道理。
二、欣赏歌曲,感受特点:1、第一次聆听,初步感受歌曲师: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和演唱的声音是怎样的?生:聆听歌曲,初步感受。
2、再次聆听,了解歌词方言特点师:请你找出能表现出湖南地方特色的歌词。
并找一找歌曲中出现最多的音是那些?生: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湖南歌曲的地方特色。
3、听赏。
何纪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弯》师:有一首歌正唱出了这个道理。
请听《一根竹竿容易弯》。
边听边想: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从哪一点听出来的?生:……师总结: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
歌曲内容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多么重要。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
学生了解并认识歌唱家何继光。
师:找出你喜欢的乐句跟随演唱,看看谁能唱出地方特色。
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自己喜欢的乐句。
三、新课学习1、听赏与学唱歌曲主旋律循环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学生视唱曲谱(师用键盘伴奏)。
(唱之前出示1 2 3 4 5 6 7七个音符)。
师:(唱完后答)最多的是6 1 3 ,没有4 7两个音。
师总结:这首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由6、1、2、3、5五个音组成,骨干音为6、1、3。
(3)唱单声部歌词。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我们的音乐天地《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课题】《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自选歌曲【教材分析】“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根竹竿容易弯》这课选自原湘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现湘艺版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我们的音乐天地选唱歌曲和六年级上册乡土教材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由原来的两声部合唱改为学唱湖南民歌。
通过学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韵味,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目标】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和谐明亮、有力的声音唱会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韵味。
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深刻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和谐明亮、有力的声音唱会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韵味。
【教学设计亮点】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歌曲。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以唱歌课为主的综合课【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感受湖南民歌的韵味,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准备】钢琴、PPT、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聊一聊端午节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生:....)看来同学们对生活非常的留心,说到赛龙舟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今年道县端午节《赛龙舟》的视频。
请大家注意观察队员们划龙舟的动作是怎样的?(带着学生划动作)……谁来模仿下划龙舟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咳哟咳哟非常好!每支队伍要想取得胜利,队员们应该怎样做呢?....是的,只要大家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就能取得胜利,团结-就是力量!二、拍一拍——感受“众人合伙力量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节奏游戏,一同来感受下团结的力量。
先听老师拍一拍....(1,2,1起。
)(注意在老师拍的时候,请大家认真看,注意听,不要发出声音),能不能拍的更整齐些?……非常好,我们把划龙舟的号子加进来。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一根竹竿容易弯》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一根竹竿容易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根竹竿容易弯》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竹竿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歌词,教育学生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歌曲旋律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乐理知识掌握不牢固,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集体合作意识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合作演唱,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树立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
2.教学难点:音高准确性,节奏的稳定性和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把握音高和节奏。
3.运用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4.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感受音乐的快乐。
2.新课教授: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和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
3.示范演唱:教师进行歌曲示范,讲解音高、节奏等方面的要点。
4.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5.集体演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唱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能唱出湖南民歌的韵味。
2、能用明亮、有力的声音和谐地进行两声部合唱。
3、主动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体会“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深刻体会“众人合伙力量强”的道理。
2、指导学生和谐均衡地演唱好两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教学准备:课件、手风琴教学过程:一、拍手活动1、X X X X ︱2、提出问题:掌声有什么变化?谁能用一句话描述蕴含的道理?。
二、歌曲学习1、欣赏何纪光演唱的《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其实,这几句话是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的歌词。
我国著名湖南籍歌唱家何纪光(课件出示何纪光的照片及名字)就曾经演唱过这首歌,他的演唱风格独特、韵味十足,并且运用了湖南方言。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吧!师:哪几个字是用湖南方言演唱的?(扯脱难、竹竿等)2、集体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涵。
师:这首歌告诉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团结一心就能取得胜利等等。
3、学唱歌曲低声部①播放低声部范唱,出示低声部歌谱。
②师带唱一遍,力求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
③跟着琴演唱一次。
④师对演唱声音提出要求:有力、有气息控制。
⑤师生合作演唱。
4、学唱歌曲高声部①出示高声部歌谱,跟老师轻声演唱。
②强调歌曲中衬词的演唱。
③学生跟琴演唱歌曲。
④两声部合唱。
5、学习轮唱部分①学生随乐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教师加入轮唱,引入轮唱的学习。
②介绍“轮唱”的演唱特点,强调“轮唱”的演唱方式(强调重音,不要抢拍)③学生尝试演唱。
④师生讨论“轮唱”的结束方式。
⑤完整演唱轮唱部分。
三、完整演唱歌曲1、屏示歌曲完整歌谱。
2、介绍合唱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3、学生分声部完整演唱歌曲。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合唱是要靠团体的协作才能唱好的,还要注意声部之间互相倾听。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5.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 (3)

2、 小调: 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 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曲调性强、 旋律流畅、婉转曲折
3、 劳动号子: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 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 的实际功用。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叫。
湖北民歌
a 正月里是新年哪 咿哟喂, 妹娃子要拜年哪 呵喂, 金那银儿锁 银那银儿锁, 那阳雀叫呀么搔着鹦哥 啊搔着鹦 哥
b 二月里是春风哪 咿呦喂, 妹娃子要探亲哪 呵喂, 金那银儿锁 银那银儿锁, 那阳雀叫呀么搔着鹦哥 哎搔着 鹦哥
(白)妹娃要过河 哪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你嘛
(白)妹娃要过河 哪个来推我同点:
曲调性强、旋 律流畅、婉转 曲折、感情细 腻。
演唱形式:独 唱
体裁:小调
不同点:
第一首《茉莉花》
没有使用方言演 唱。
第二首《茉莉花》 使用了当地方言 演唱,富有浓郁 的地方乡土气息。
小河淌水
捎公你把舵搬哪 妹娃我上了船 啊哟喂座 啊哟喂座 将阿妹推过河哟 呵喂
捎公你把舵搬哪 妹娃我上了船 啊哟喂座 啊哟喂座 将阿妹推过河哟 呵喂
原汁原味民歌 独唱、对唱、说白 节奏、旋律、速度 湖北方言
找一找: 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下一页)
湖北民歌
a 正月里是新年哪 咿哟喂, 妹娃子要拜年哪 呵喂, 金那银儿锁 银那银儿锁, 那阳雀叫呀么搔着鹦哥 啊搔着鹦 哥
猛虎 落在 平阳 地 , 蛟龙 无水 困沙滩。 (哇)(呀)(啊)(哟嗬) (啊)(呀)
梭了 一支 郎当 郎当 一支 ,不怕力小怕孤单 , (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竹竿容易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能学会演唱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并参加一个声部,与另一个声部明亮、和谐地进行合唱,从中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二、能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和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
教学难点:
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CAI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拍手游戏:模仿教师的节奏,先集体模仿,然后分三组依次加入,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并请同学用一句俗语表达出游戏里所蕴含的道理。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说的很好!除了游戏,很多歌曲也是以“众人合伙力量强”为主题的。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位歌唱家就曾演唱过这样的歌曲,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谁?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引入新课,既有新鲜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并且在力度变化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众人合伙力量强的道理。
)
二、欣赏歌曲,感受特点。
1、(出示课件)了解湖南歌唱家何纪光。
2、(课件:播放歌曲)第一次聆听,初步感受歌曲。
师:何纪光先生一生中演唱过各种歌曲五百余首,除了刚才介绍的成名曲外,还演唱过许多有特色的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就是其中一首,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
1)聆听歌曲范唱。
2)学生谈谈对歌词的整体感受。
师:歌曲听完了,你觉得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别之处?(用了地方方言衬词衬句多)
3、再次聆听,了解歌词方言特点。
师:对,这首歌曲演唱时使用了湖南方言。
哪些地方用了方言?或者说哪个字是用方言唱的?请你再仔细听一遍!
1)聆听歌曲范唱。
2)说一说,学一学。
(“竹竿”“扯脱难”)
3)师生接龙读歌词,要求表现出方言韵味。
4)解读歌词,理解歌曲内涵。
4、第三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曲调特点.
师:除了歌词,这首歌曲的旋律也很有特点,渗入了许多花鼓戏音调的元素,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感受一下。
1)随范唱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2)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唱一唱,看看谁能唱出地方特色。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听觉入手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层层深入了解歌曲,既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的能力,又为歌曲的学唱奠定了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湖南方言的语言特点,为歌曲演唱风格的学习进行铺垫。
)
三、学唱歌曲,体验实践。
1、轻声跟唱歌词,进一步感受湖南民歌特点。
集体随范唱轻声哼唱歌词,引导学生用明亮而婉转的声音哼唱歌曲。
2、学唱曲谱。
1)(出示歌谱)分析湖南民歌的音调特点。
师:找一找,歌曲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些?
让学生随琴唱羽调式音阶。
2)跟琴指拍视唱曲谱。
3)解决曲谱难点。
3、随琴完整地演唱歌词。
师生接龙唱,纠正不足。
4、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感情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最欣赏何纪光先生演唱的哪一句,为什么?并唱一唱。
(梭那一子郎当郎当一子哟”唱得更有韵味)
5、完整投入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听辨中了解湖南民歌的骨干音是“6 1 3 5”几个音,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湖南民歌的特点,又同时熟悉了歌曲的主旋律。
让学生在主动的,有兴趣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歌曲的演唱,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增进师生间的感情,让音乐学习始终保持在愉悦,民主,亲切的课堂氛围中。
四、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1、用合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很棒!大家想想:在我们学过的演唱形式中,还有哪些演唱形式更能表现“众人合伙力量强”的主题呢?
1)集体讨论:用哪种演唱形式更能表现“众人合伙”的场景。
(合唱轮唱)2)师生合作用二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以衬托式的歌声加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声音效果的变化。
3)(出示低声部曲谱)学生随琴指拍视唱曲谱。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上面一句和下面一句的音符节奏有什么特点看谁观察力最好。
为什么只选这两个音?
4)随琴练习唱词。
5)学生用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评价合作效果。
一、教学导入:
了解山西及其民歌:
山西的民歌不仅多, 而且地方色彩十分鲜明。
山西各地的民歌, 在艺术风
格上是很不相同的。
这是由于各自所依附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所造成的。
山西各地民歌品种繁多,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类:1、山歌; 2、号子; 3、小调; 4、秧歌; 5、套曲。
山西民歌代表曲目有:《绣荷包》《闹元宵》《走西口》等。
左权民歌:《杨柳青》、《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
二、欣赏歌曲《桃花红杏花白》
《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地道的山西民歌。
这是一首左权民歌, 由张文秀
编曲。
今天我们欣赏著名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和戴玉强重新演唱的二人对唱《桃花红杏花白》。
三、简介歌曲:
作为当今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领域女高音声部代表性曲目之一的《桃花红 ? 杏花白》 , 由刘麟、王志信编创词曲。
曲作者曾亲自为这首歌曲撰写演唱提示 , 并强调该曲“是根据两首山西民歌组装及发展而成的”, 表演时“首先要把握好山西民歌的风格、味道”。
五、课堂延伸。
(出示视频)欣赏童声合唱《一根竹竿容易弯》。
(设计意图:延伸教学,观看童声合唱,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合唱是要靠团体的协作才能唱好的。
今天,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