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归类与例析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归类与例析

作者:江苏省宝应市曹甸高级中学杨学志225803

来源:《中学生物学》2005年第2期

摘要针对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本文对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进行了归类,并就这类题目进行了例析。这类题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实验分析、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实验设计题高中生物

近年来,高中生物学实验设计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题型。这类题目能检测学生的实验分析、思维方式、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类题目一般难度较大,开放程度较高,答案较为灵活。为此我做了以下归类,供同行们参考。

1. 实验设计题归类

1. 1 课本实验重组改进型

例题1 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实验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 设计实验步骤:

①鉴定还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定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为2001年上海高考题。此实验设计步骤是以高二课本“实验一”为蓝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旨在考查学生利用课本实验基础知识对新情境材料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师生往往能从中得到启发,老老实实搞好课本实验的复习和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因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青睐。利用该题可引导学生比较“鉴定还原性糖”与生物课本中的步骤有什么不同、“鉴定淀粉”与化学课本中鉴定淀粉溶液有何不同。

〔答案〕

(2)班氏试剂;革兰氏碘液。

(4)①将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②将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5)(6)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一致(如:观察到有红黄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红黄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果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果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7)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因加热不匀而爆裂。

1.2 实验程序知识完善型

例题2 图1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要观察细菌的子细胞群体的特征,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此菌的菌落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

(3)此菌若为生产疫苗的“工程菌”,则疫苗产量最高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期。

(4)假定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以鉴定这种维生素的类

型。

第一步:将变异菌株接种到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上扩大培养;

第二步:(简要写出以后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细菌能________________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_________的培养基中

的维生素。

〔解析〕

该题既考查与实验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又能考查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来设计实验的能力。这种常用题型将课本知识与实验技能比较好的有机的结合起来,很受师生欢迎。

〔答案〕

(1)固体;大而扁平、边缘呈波状或锯齿状。

(2)温度、pH、氧气。

(3)稳定。

(4)生长;完全。

第二步:配制系列培养基,每种培养基为只添加某一种维生素的“完全培养基”;将扩大培养的变异菌种分别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分析:细菌能正常生长的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维生素,就是该变异菌株不能合成的维生素。

1.3 实验步骤自主设计型

例题3空气中的含菌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为了检测学校生物实验室、教室、校长室、小树林四个地方空气中的含菌情况,请利用所提供条件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1)请用100 mL量筒、4副培养皿、煮沸过的洗碗水设计取样的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4支试管、滴管、0.01%亚甲基蓝溶液设计检测的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所设计的实验检测到的是________细菌的相对数量。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思路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步骤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思考题目中实验材料(试剂)和实验装置的作用;二是不能随意增加实验材料(试剂);三是要充分考虑环境(如温度)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答案〕

(1)①用量筒量取等量的煮沸过的洗碗水分别倒人4副培养皿中。②分别将以上4副培养皿暴露放置于题目所说的4个场所。③静置1-3 d后,同时加盖取回。

(2)①分别取等量放置过的洗碗水放人4支试管中。②在每支试管内滴加5.10滴0.01%亚甲基蓝溶液,将试管置于温暖处。

(3)根据4支试管内洗碗水在相同时间内褪色的程度来判定空气中的含菌量。褪色程度最大的,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对最高;褪色程度最低的,空气中含菌量最低。

(4)好氧性。

1.4 实验结果开放预测型

例题4AB(〕血型的分类是根据红细胞上的一种与血型决定有关的蛋白质(凝集原)有关,而在每个人的血清里又含有相应的蛋白质(凝集素),但每个人的血清中没有与自身红细胞相对抗的凝集素,各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如表1

所示:

表1 各种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之间的关系

红细胞表面的A凝集原只与血清中的抗A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红细胞凝集成团;而B凝集原只与抗B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凝集原和凝集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要对某一个人的血型进行鉴定,现有某人的血液两滴,请根据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预测。

第一步:在一块载玻片的左边的a处滴一滴A型标准血清(相当于A型血人的血清),在载玻片的右边b处滴一滴B型标准血清(相当于B型血人的血清);

第二步:在a,b处各滴一滴该人的血;

第三步: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材料和实验步骤,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提炼及获得结论和联想质疑的能力,要求学生思维要开阔、思路要活泼、答案要开放,便于学生发挥个性特长。

〔答案〕

(1) 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B型;

(2) 如果a;b两处的红细胞都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O型;

(3) 如果a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b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B型;

(4) 如果b处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a处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此人的血型为A型。

1.5 实验思路启发评价型

例题5 为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

(1) 实验目的(略)

(2) 实验材料和用具(略)

(3)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2支试管,编号为A和B,各注人2m L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A试管内加人2m L唾液。

④向2支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⑤将2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水中恒温10min,同时取出2支试管,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4) 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结论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并改正。

〔解析〕

该题型是一种实验纠错评价题,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解释

和分析以及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的能力要求。该题是对课本实验四和实验五的延伸和重要补充。

〔答案〕

实验方法和步骤中的错误:第③步应在B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第④步和第⑤步应作对调,以排除碘液对淀粉分解的影响。结论错误:本实验只能证明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但不能证明具体分解后的产物是什么。

1.6 课题研究探索设计型

例题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时,确定了对“家庭煤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子课题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你认为该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课题研究的两点主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对该课题研究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预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该小组开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如下:取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葱,一盆(编号1)置于阳台,另一盆(编号2)置于厨房煤炉旁,白天给予同样的护理,并进行同样的光照,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结果如表2:

①该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让你完成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你的报告中应含有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课题研究是新教材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制定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方案,并按照计划和方案独立完成或协作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影响的一般方法,了解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形式、结论、研究报告等。该课题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以已知信息出现,降低了题目的难度,同学们可从中领悟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对一些生物学

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并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是《考试大纲》中高考能力考查的高层次要求,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要题型之一。

〔答案〕

(1)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预测、结论、完成时间、报告形式等。

(2) ①学会调查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影响的基本方法(一般方法)。

②了解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3) 煤球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在煤炉旁生长的植物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

(4) ①实验法、观察法;

②家庭煤炉燃烧产生的气体影响植物的生长。

(5) 前言(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原理、意义等)、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

2. 巩固练习

2. 1 请设计一个实验,判断种子胚细胞和胚乳细胞的死活。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料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某生物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这一节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下列所提供的材料、工具制作“生态瓶”,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演示实验。

材料:1 0 00m L玻璃瓶1个,活小虾4-5只,池塘中的绿藻1小团。

工具:石蜡、烧杯、电炉和干净的毛笔。

(1)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2) 某同学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将玻璃瓶冲洗干净,装人约800m l,新鲜干净的河水,再向瓶内放人小虾和绿藻,然后盖上瓶盖。

第二步:将石蜡放人烧杯中,用电炉升温使石蜡熔化,再用毛笔粘取石蜡液把瓶盖口密封好,使之不透气。

第三步:培养观察。

发现这样做的生态瓶中的小虾,生活不久就死亡了。

请回答:①小虾死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想让生态瓶中的小虾和绿藻能够长期生存下去,应该如何对实验步骤进行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2.1 (1)活细胞的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死细胞的细胞膜具全透性。

(2) 玉米种子;刀片;培养皿;红墨水;清水;放大镜。

(3) ①选取10粒大小相同的饱满、粒大的玉米种子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②涨大后将玉米种子用刀片从中线处切开,将其一半放人盛有红墨水的培养皿中浸泡;③一定时间后取出放人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直到漂洗掉浮色为止;④用放大镜观察切片后玉米种子剖面的着色情况。

(4) ①如果胚和胚乳均为红色,则说明二者为死细胞;

②如果胚和胚乳均为无色,则说明二者为活细胞;

③如果胚为红色,胚乳为无色,则说明前者为死细胞后者为活细胞;

④如果胚为无色,胚乳为红色,则说明前者为活细胞后者为死细胞;

2.2 (1 )在生态瓶中,小虾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利用自己和小虾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自身的叶绿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小虾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互相依存。

(2) ①a .生态瓶没有放在光照下;b.生态瓶在阳光下暴晒。

②第三步:将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窗台上;注意不能让生态瓶受到太阳光暴晒,以免水温过高,导致小虾死亡。

高中生物遗传实验设计及解题方法归纳(超实用)

, 遗传实验设计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二、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 三、基因位置的确定 四、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判断 五、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判断 . 一、显、隐性性状判断 1、相同性状个体杂交:(使用条件:一个自然繁殖的种群中,显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相等) (1)实验设计:选多对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杂交(植物则自交)。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所选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若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且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则所选亲本性状为隐性。 例 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 与 a 控制。在 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 随机选出 1 头无 角公牛和 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 1 头小牛。在 6 头小牛中,3 头有角, 3 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7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 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 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例 1;答案:(1)不能确定。(2 分)①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 Aa,6 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 aa ,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 1/2,6 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5 分)②假设有角为显性,则 公牛的基因型为 aa,6 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 AA 和 Aa 。AA 的后代均为有角。 Aa 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 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 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 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 A a 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 3 头, 那么 6 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 3 头无角小牛,3 头有角小牛。 分)综合上述分析, 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1 分)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 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 隐性。(6 分) 2、根据亲代与子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直接推测

2019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学案(含答案及解析,用) - 副本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一、实验题按能力要求可划分为四大题型: (1)实验分析题型; (2)实验方案的纠错或完善题型; (3)实验设计题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4)实验有关的综合类题型。

三、对照原则、控制变量原、平行重复原则及预实验的意义 1、对照原则:排除实验操作等误差,排除食物、溶剂等影响,说明实验结果单纯由于某个实验条件的不同(即自变量)产生。通过对比,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2、控制变量(单一变量或等量、随机、均分)原则:排除环境因素(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偶然性,提高实验正确率。 3、平行重复原则:取多个或重复实验求平均值,排除实验材料个体差异或实验操作等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误差。 4、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四、实验结果记录表格和图形(曲线图、柱形图)模式 结果分析及结论:指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有什么具体关系。即若…(结果),则…(结论)。 特别注意:不论是表格,还是曲线图、柱形图,都需要有标题(即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表或图)。 1、1个自变量 1)1个自变量,1个或多个因变量 实验组别 1 2 3 4 5 … 自变量(根据题确定) 对照组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实验组4 … 因变量(根据题确定)因变量1 因变量2 因变量3 … 如: 曲线图如(柱形图略):实验组别 1 2 3 4 5 汞溶液浓度(mg/L)0 5 10 25 50 发芽种子的平均数(单位) 幼苗的平均根长(单位) 自变量 因变量

2)1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多个平行或重复实验 实验组别 1 2 3 4 5 … 自变量(根据题确定) 对照组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实验组4 … 平行或重 复组(根据题确定)1 2 3 … 平均值 (因变量单位/自变 量单位) 如: NAA浓度 (ppm) 每根枝条的生根数量 枝条编号 2 2.5 3 3.5 4 4. 5 5 5.5 6 第1枝条 第2枝条 第3枝条 第4枝条 第5枝条 每一枝条平均生根数量(条) 曲线图如(柱形图略): (自变量) (因变量)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归类与例析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归类与例析 作者:江苏省宝应市曹甸高级中学杨学志225803 来源:《中学生物学》2005年第2期 摘要针对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特点,本文对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进行了归类,并就这类题目进行了例析。这类题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实验分析、思维方式、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实验设计题高中生物 近年来,高中生物学实验设计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题型。这类题目能检测学生的实验分析、思维方式、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类题目一般难度较大,开放程度较高,答案较为灵活。为此我做了以下归类,供同行们参考。 1. 实验设计题归类 1. 1 课本实验重组改进型 例题1 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实验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 设计实验步骤: ①鉴定还原性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定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为2001年上海高考题。此实验设计步骤是以高二课本“实验一”为蓝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旨在考查学生利用课本实验基础知识对新情境材料的分析和探究能力。师生往往能从中得到启发,老老实实搞好课本实验的复习和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因而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青睐。利用该题可引导学生比较“鉴定还原性糖”与生物课本中的步骤有什么不同、“鉴定淀粉”与化学课本中鉴定淀粉溶液有何不同。 〔答案〕 (2)班氏试剂;革兰氏碘液。 (4)①将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②将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5)(6)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一致(如:观察到有红黄色,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红黄色,说明没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果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果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7)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因加热不匀而爆裂。 1.2 实验程序知识完善型 例题2 图1为细菌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要观察细菌的子细胞群体的特征,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此菌的菌落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为__________。 (3)此菌若为生产疫苗的“工程菌”,则疫苗产量最高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期。 (4)假定在细菌培养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不能合成某种维生素的营养缺陷型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以鉴定这种维生素的类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10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验设计与探究(含答案解析)

题型10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实验设计与探究 1.实验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设计:电刺激图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2.动物生理学实验的3个设计角度 (1)依自变量,确定实验组别,并进行编号。对于2组或2组以上要进行编号,编号可以是1、2、3号等,也可以是甲、乙、丙等。 (2)依无关变量,控制实验条件。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3)依因变量,确定实验的检测指标,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一、选择题 1.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流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下列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刺激c、a点中间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完好 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C.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受损 D.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答案】C 【解析】如果刺激c、a点中间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完好,A正确;如果用a 刺激神经,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受损,B正确;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受损或骨骼肌受损,C错误;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D正确。 2.研究人员通过在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以期证明胰岛素能够通过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需要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胰岛素进行对照实验 B.实验中需要测定加试剂前后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 C.预期本实验结果是胰岛素处理组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明显 D.本实验过程中最好使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较高的水平 【答案】D 【解析】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胰岛素的有无,因此需要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胰岛素进行对照实验,A 正确;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因此实验中需要测定加试剂前后大鼠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B正确;C、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胰岛素能够通过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因此胰岛素处理的实验组的大鼠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应该明显降低,C正确;D、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稍低的水平,D错误。 3.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大鼠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实验,材料与方法如下:若干大鼠按实验要求分为2组。 对甲组大鼠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滴注等量的0.9%NaCl溶液,从滴注开始测定2 h 内大鼠的耗氧量并记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预计甲、乙两组大鼠平均耗氧量为甲>乙 B.实验时甲组应选用雌性大鼠,乙组应选用雄性大鼠 C.实验时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 D.本实验的给药方式也可用饲喂法代替静脉注射 【答案】B 【解析】由于甲组大鼠注射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代谢的作用,故甲组耗氧量应大于乙组,A正确;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甲、乙两组应选用同性别大鼠,B错误;每组用多只大鼠可排除因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用饲喂法,D正确。 4.对大鼠切除垂体和胰腺,随后依次进行单独使用生长激素、单独使用胰岛素、同时使用两种激素的处理,

高中生物人教版实验设计解析

实验设计专题 一.考纲要求: 1.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2.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考试范围: 实验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实验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实验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实验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实验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验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12.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实验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实验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标记-重捕法等) 实验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实验18.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等技术) 二.高考实验题方向分析 1.实验题比重在试卷中将继续加大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会考查 3.书本实验必须重视和加强(必做实验和各章节中涉及到的演示或经典实验) 4.实验设计题将重点考验证性实验,适当发散至探究性实验,一般不会考完全的实验设计,最可能考实验设计的补全、评价、改进和纠错。 三.实验复习方法概述: 1.熟记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要点和基本实验试剂的用途。 2.明确科学研究的方法、原则和一般程序 3.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4.明确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思路、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预测结果与分析 5. 将每一章节的相关实验进行实验设计方面的分析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参考含答案

三、实验设计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 改正:(1)蒸馏水/河水/自来水改为河水,(2)不同改为相同,(3)投入后加等量。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2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而1、3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失活。 ②若2玻璃缸内蝌蚪发育最快,3玻璃缸内次之,1玻璃缸最慢,说明高温使甲状腺制剂活性降低。 ③若2、3玻璃缸内蝌蚪发育状况相同,而1玻璃缸内较慢,说明高温未影响甲状腺制剂活性。 2. (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三只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1mL新鲜唾液。 (2)第二步:分别向1、2、3号试管中注入1mL盐酸溶液,NaOH溶液,1mL清水。(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后将试管下部浸入装有_ 35℃温水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4)第四步:10min后取出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5)实验结果分析:1、2号试管变蓝,淀粉未被分解,因为过酸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唾液淀粉酶 3、 方法步骤: 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A、B两组培养皿中。 ②将A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B组置于黑暗环境中。 ③将A、B两组置于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种子的萌发情。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①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也萌发(或答发芽率差异不显著),该种植物的种子萌发不受光的影响。 ②有光组萌发,无光组不萌发(或答有光组发芽率高于无光组,差异显著),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有光级不萌发,无光组萌发(或答无光组发芽率高于有光组,差异显著),光抑制该种植物种子的萌发。 4、 步骤2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步骤3 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3)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液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②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液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③如果蒸馏水和蔗糖液中的气孔都开放或关闭,说明气孔的开放或关闭与吸水或失水无关。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5、(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X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称竞争。 (2)X细菌周围的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最可能是X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了能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 (3)为验证(2)中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补充相关的实验步骤及结果: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第二步:在甲培养基上接种X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将X细菌除去;乙培养基上不接种X细菌

高中生物常考实验题型总结

高中生物常考实验题型总结 生物实验的考查是高中生物考试的重头戏,同学们需要掌握考试常考的实验题型。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常考实验题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常考实验补充题型 该类题一般给出了具体材料和条件,要求补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操作的部分步骤,并预期结果、分析原因。学生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理解本质,对作提示的过程、实验步骤要认真分析,理解领会题的设计思路,在遵循实验原则的前提下,去分析实验原则有关的如对照组实验、重要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在此基础上完善补充。 例1.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为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松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为了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震颤的原因,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来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中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等。 (2)实验步骤: ①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利血平”可耗尽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而缺

高中生物遗传学实验设计考点归类例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实验设计考点归类例析 考点1: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 例1(2005全国卷Ⅰ)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综合分析、推理能力的开放性实验题型。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要鉴定有角与无角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可通过杂交的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加以分析确定(植物还可以通过自交的方法)。 (1) 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按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计算,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所以6个组合后代合计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 A和Aa。A 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很可能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的情况。综合上述分析,此杂交结果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也就是说,杂交亲本中没有“无角性状”,而后代出现了“无角性状”,即无中生有,则可以确定有角(或亲本性状)为显性,无角(或新性状)为隐性;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即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有角为隐性,无角为显性。但如果从牛群中选择2对或几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能不能判断有角一定为隐性性状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全部纯合显性的几对有角牛杂交或几对纯合显性有角牛与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没有出现性状分离。由此看来,许多考生解这类题型时由于没有特别注意“一对、几对”和“多对”的区别、“限制性群体”和“自由群体”的区别,造成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答案见上述分析,第2问还可以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得到另一答案。 考点2:纯合体、杂合体鉴定的实验设计 例2 3支度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性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性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显性基因用B表示)。 [解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X B Y(红眼)、X b Y(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三种:X B X B (红眼)、X B X b(红眼)、X b X b(白眼),雌果蝇和雄果蝇可直接通过观察成体第二性征的差别来鉴定。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唯有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 B X B和X B X b两种基因型)需要鉴别。可以直接用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若后代有白眼果蝇,说明该红眼雌果蝇是杂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全为红眼果蝇,说明该红眼果蝇是纯合体,基因型为X B X B。至此,设计的实验方案也就出来了。 答案:先根据第二性征鉴别四支试管内果蝇的性别,若为红眼雄性果蝇,则该试管内果蝇基因型为X B Y,再用白眼雄性果蝇分别与另两管的红眼雌性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则该管中果蝇的基 因型为X B X b;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该管中果蝇的基因型为X B X B。 考点3:根据某一性状辨别生物雌雄的实验设计 例3(2001年上海高考变式题)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实验,单就颜色便能鉴别雏蝇的雌雄。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雌果蝇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果蝇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

归类例析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

归类例析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解题思路吕爱民 【专题名称】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 【专题号】G382 【复印期号】2010年10期 【原文出处】《生物学教学》(沪)2010年5期第47,51页 【作者简介】吕爱民,湖北省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总校一中校区(433300)。 【关键词】EEUU 遗传内容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遗传知识的考查题型多以实验设计和分析题的形式出现。现将高中生物学遗传实验设计的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归纳如下。 一、相对性状中显性、隐性关系确定 1.解题思路一:杂交法 用多对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即性状甲(?)×性状乙(?)、性状乙(?)×性状甲(?)。如果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进行正交和反交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细胞质遗传。 例1: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试验,试图说明“豌豆植株的高茎性状对矮茎性状呈显性”。 (1)材料和用具:纯种高茎豌豆、纯种矮茎豌豆、剪刀、毛笔。 (2)步骤:?用剪刀去掉纯种高茎豌豆花中的雄蕊;?用毛笔蘸取矮茎豌豆花中的花粉,并涂到纯种高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 (3)结果:将此高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4)结论: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呈显性。专家认为,仅用以上实验步骤还不足 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步骤和预期结果。 步骤:?。?。 预期结果:。 答案:步骤:?用剪刀去掉纯种矮茎豌豆中的雄蕊;?用毛笔蘸取高茎豌豆花中的 花粉,并涂到纯种矮茎豌豆花中雌蕊的柱头上。预期结果:将此矮茎豌豆植株上所结种子种下,所得植株全部为高茎。 2.解题思路二:自交法 用多对具有同一种表现型的两个亲本杂交,即性状甲×性状甲。如果F1出现性状乙,说明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如果F1全为性状甲,则甲是隐性性状。 例2:(2005年全国理综卷)为了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 答案: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 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的适用条件:杂交法只适用于已知个体为纯合子,如果不知道所给亲本是否为纯合子时,只能用自交法来判断显性或隐性关系。 二、纯合子、杂合子鉴定 1.解题思路一:自交法如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 2.解题思路二:测交法 如果测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

高中生物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例析遗传设计题的基本类型及解题方法 一、判断基因的位置 1、判断基因在细胞质还是在细胞核 对真核生物来说,既有细胞质基因,又有细胞核基因,而细胞核基因又有两个位置,分别在性(X和Y)染色体上和常染色体上,确定基因的位置是判断遗传方式的一个环节,是解答遗传题的基础。 解题方法:常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 【例1】玉米为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绿茎和紫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现以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控制绿茎和紫茎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 实验思路:将纯种绿茎和纯种紫茎玉米作为亲本,雌雄花序分别套袋,然后相互授粉进行杂交(或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正交:绿茎♀×紫茎♂,反交:紫茎♀×绿茎♂),获得F1种子,第二年分别种植两个杂交组合的F1种子,然后观察并记录F1植株茎的颜色。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相同,均为绿茎或紫茎,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 ②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绿茎,反交后代为紫茎(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例2】实验室有三个不同的纯种果蝇突变品系a、b、c,均由某纯种野生型果蝇突变而来。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a、b、c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解析: 实验思路:分别用突变型a、b、c和野生型果蝇做一个正交、反交实验,然后观察和记录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见下表: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常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野生型,反交后代为突变型(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③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另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表现一个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X染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第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或第二个杂交组合的雌性子代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小结: (1)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为一种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的是母本性状,则为细胞质遗传。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为一种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则为细胞质遗传; ③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表现相同性 状,另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表现一个性状(为显性性 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细胞核遗传中的伴X染色体遗传。 2、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 【例3】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 白眼。实验室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要用一次 ..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则交配亲本的表现型为。

高中生物 专题9 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典例剖析 新人教版必修1

典例剖析(第一部分专题九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 【例1】 (2008广东高考,2) 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 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 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解析: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可以看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液泡中的细胞液通过原生质层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相反则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随着细胞的失水,液泡逐渐缩小。外界溶液浓度越高,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高浓度的NaCl、化肥等均可引起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 点评:理解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以及成熟植物细胞为什么会是一个渗透系统,并要明确,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例2】 (2009江苏高考,4) 做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用鸡血而不用猪血的原因是() A.鸡血的价格比猪血的价格低 B.猪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 C.鸡血不凝固,猪血会凝固 D.用鸡血提取DNA比用猪血提取操作简便 解析: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生物实验材料的选择原则一是容易获得,二是实验现象明显。做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实验材料不选猪血是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而鸟类、爬行类等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实验现象明显。 答案:B 【例3】 (2008江苏高考,19)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

高中生物第五章第2-3节《ATP与细胞呼吸》实验设计题考点例析新人教版必修1

《ATP与细胞呼吸》实验设计题考 点例析 考点1.探究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例1.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ATP还是葡萄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假设你是该研究性小组的成员,请做出你的假设,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⑴你的假设 是: 。 ⑵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新鲜的骨骼肌标本、ATP溶液、葡萄糖溶液、电极、滴管等。 ②实验步骤: ⑶根据你的假设和设计的实验方案,预期的实验现象 是。 ⑷请根据实验过程中可能得到的实验现象,对自己的假设作出评价。 【参考答案】⑴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⑵a.取两个新鲜的骨骼肌标本,分别标记A、B;b.给A、B骨骼肌分别施加适宜的电刺激,直至骨骼肌不再收缩;c.给A标本滴加适宜的ATP溶液,给B标本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d.给A、B标本同时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观察是否收缩;e.在B标本上再滴加适宜的ATP,然后施加适宜的电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⑶A标本肌肉收缩;滴加葡萄糖时,B标本肌肉不收缩,但再次滴加ATP后B标本肌肉收缩⑷若现象同上,说明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考点2.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例2.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根据图回答: ⑴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去除。利用甲、乙试管来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以探知酵母菌是否进行______呼吸,其化学反应式 是。 ⑵在利用丙、丁试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石蜡油密封酵母菌和葡萄糖液,目的是防止进入反应混合液,从而为实验提供无氧条件。 ⑶此装置能否用于探究乳酸菌的呼吸方 式。 ⑷请根据以上实验装置,预期可能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 ;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类型和解答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类型和解答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类型和解答 实验试题主要包括三种题型: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及改进、实验设计题。一、实验分析题实验分析题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从实验取材、药品试剂、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解答有关内容。 1.实验取材分析 实验试题主要包括三种题型:实验分析题、实验评价及改进、实验设计题。 一、实验分析题 实验分析题就是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从实验取材、药品试剂、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解答有关内容。 1.实验取材分析: 选择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实验分析时取材的分析往往是实验试题的内容之一。例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可溶性还原糖和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生长素的研究实验、甲状腺激素的有关实验中,都必须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 [例题1] 是否可以用植物的叶肉细胞作为材料鉴定可溶性糖。 2.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实验分析时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例如: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3.步骤及操作的分析: (1)是否漏做某个实验步骤;(2)操作步骤是否颠倒;(3)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4.结果、预测及分析: (1)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即实验结果的分析) 这类题目理论知识一般是以高中生物教材上的有关理论为知识背景,但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往往是书本外的,题目的情境设置很新颖。但只要撩开新情境的面纱,抓住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结果,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题1] 在淀粉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冲浸淀粉一琼脂小块,其结果记录于下表。 实验结果记录 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对圆点A和B的颜色变化的解释是___________。 (2)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一致,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圆点E应呈现_______色,其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装置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①__;②__。 [例题2](02新课程理综11分)“水往低处流”,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水银的容器中。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 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实验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的认识? 答案:实验一说明: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拉

高中生物实验题类型

高中生物实验题类型 其实在复习高中生物时重视选择题是应该的,毕竟一道选择题有6分之多,错一道题考生就会心疼好久。但是在复习高中生物时,要将重点放在实验题上,因为实验题才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实验题类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实验题类型 1、观察型实验题: 一般都与教材中的实验密切相关,主要考查操作过程中的原理和技能。如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实验,包括显微镜的操作和使用、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对标本的处理、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条件的控制等。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验的亲手实践,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2、分析型实验题: 从近几年的实验试题在高考中的题型变化来看,命题人借助创设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新情境(但绝不是无根据的编实验,一般都来自编题者的实践或相关教材),着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和分析的能力已成为命题的重要形式之一。 3、评价与设计型实验题: 评价和设计型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说是一个热点,多次在不同地区的试题中出现。设计实验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教材中学习过的实验原理,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原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否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所问的问题设计实验。或者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实验方案中的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部分,包括科学性、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单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结果表达、数据处理和是否能得出正确结论等。 如何巧解高中生物实验题 1)实验目的: 做实验题的第一步就是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这一点题目中一般都会给我们提示,诸如“研究、探究、验证、证明”等字眼后面的叙述往往就是本题将要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分析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分析 一、《考试说明》规定的部分实验归类分析: 1.观察类实验 在此类实验中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玻片标本制作技术等。归类如下: 实验名称观察方 式 观察对 象 显微 镜 玻片标本染色剂生物材料 观察叶绿体 原色观 察叶绿体高倍临时装片无 菠菜叶、黑藻 嫩叶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紫色大 液泡 高倍临时装片无 洋葱 表皮 观察有 丝分裂 染色观 察染色体高倍临时装片 龙胆紫 (醋酸洋红) 洋葱根尖 脂肪的鉴定脂肪高倍切片→临时 装片 苏丹Ⅲ或苏丹 Ⅳ染液 花生种子 观察线粒体线粒体高倍临时装片健那绿人口腔上皮细 胞 2.鉴别类实验 在此类实验中,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成分进行鉴别.针对不同的鉴别对象,采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 实验名称鉴定对 象 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 生物组织中糖类的 鉴定 淀粉碘液蓝色无脱色的叶片 还原糖斐林试剂 砖红 色 需要(加热煮 沸) 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 色的植物组织、尿液、 血浆 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无 豆浆、牛奶、鸡蛋清、 蛋白质类酶 3.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实习、研究性课 题 调查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动物 标志重捕 法

植物样方法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 病 汇总法 调查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污染程度汇总法 此类实验需要对某些生物学现象作出合理化的假设并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如教材中“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等。 探究性生物学实验应当要求学生在明确实验要求、目的的前提下,遵循实验设计“操作方便.程序合理,药品节约.依据现象推测结论”的原则进行设计.一般可分以下几个环节: (1)理论假设的提出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实验的条件即实验变量X。即惟一一个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假设.它常常可以描述为:“当条件X存在时,事件P(实验现象)可能发生;当条件X改变时,若事件P发生,能得出何结论;当事件P不发生.能得出何结论。” (2)设计探究性实验 分五个实验步骤进行: ①实验准备,包括必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药品的准备; ②满足条件X,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 ③条件X改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事件P能否发生,发生的程度如何; ④设计对照实验。 ⑤梳理,实验是否遵循“单一变量”、“平行重复”原则。 (3)观察,记录和结论 仔细观察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做出相应的结论,一般规律是: ①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不能发生(或发生程度改变)。结论是……。 ②若条件X存在,事件P能发生;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③若条件X存在,事件P不能发牛,条件X改变,事件P能发生。结论是……。 二、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区别: 1.概念 (1)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种认知活动。 (2)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实验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

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类解析

高考生物试验试题分类解析 生物试验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分析近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验试题所占比分较大,而且是以考查学生的实力为目标。试验的考查试题材料背景丰富,动作技能、心智技能与创新实力都在考查范围之内。“3+2”考试对试验的考查,已从了解试验原理、明确试验目的、驾驭试验方法与步骤、分析试验现象、得出试验结果逐步过渡到能够依据试验目的,科学设计试验程序,合理利用试验材料,得出科学结论。 依据生物试验试题的考查方式和要求,大致可以把生物学试验试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试验改错或试验改进 解析: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对试验的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试验现象、结果或结论等内容熟识,能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赐予改正。这类试题多为验证性试验,是以生物学中一些经典试验或学生试验为基础而设计,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双基”的考查。 例1:(2001广东、河南高考题)为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试验方案: 该试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1)试验目的(略) (2)试验材料和用具(略) (3)试验方法和步骤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与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平安灯。 ③饥饿肯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育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 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例2: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某同学制订了下列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略) (2)试验材料和用具(略) (3)试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1支试管,注入2浆糊。 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③向试管内加入2唾液。 ④往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 ⑤将试管振荡后放非常钟。取出试管,视察溶液颜色的变更。 (4)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该试验的方法和步骤以与结论有没有错误?假如有,请指出并改正。 例3:植物根系对外界环境中矿质离子的汲取具有选择性。即使同一种盐类,植物对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汲取量也可能不相同。假如汲取同一种盐类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