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

合集下载

法国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灭从革命到独裁再到流亡

法国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灭从革命到独裁再到流亡

法国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覆灭从革命到独裁再到流亡法国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时期之一是拿破仑帝国的崛起和覆灭。

这段时期包含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和最后的流亡。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拿破仑从一个革命英雄变成了一个权力独裁者,最终走向衰落。

1.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起初是为了推翻旧制度、废除特权,推动公正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革命带来了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宪法和国民代表议会的变革,而这些变革为拿破仑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2. 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是拿破仑帝国的奠基人。

作为法国军事天才,他在革命期间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拯救法国的英雄。

拿破仑利用他的军事才能征服了整个欧洲,并于1804年自我加冕为法国皇帝。

他通过中央集权、建立官僚机构和改革法律体系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3. 拿破仑的独裁统治拿破仑的独裁统治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法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建立公立学校、修建道路和桥梁、建立新的法律体系等,为法国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然而,他的统治也带来了战争和冲突,以及对其他国家的侵略行为。

4. 拿破仑的战争与覆灭拿破仑不断发动战争,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征服整个欧洲。

然而,他的军事扩张遇到了许多挫折。

他在俄国战役中遭受了重大失败,导致了他的帝国开始衰落。

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被击败,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5. 拿破仑的流亡生涯与最后的岁月在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

在流亡期间,他回顾了自己的生涯,并写下了《圣赫勒拿笔记》。

他在那里逝世,终年51岁。

6. 拿破仑帝国的遗产尽管拿破仑的帝国覆灭了,但他的执政期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法典、教育改革和行政改革成为现代法国的基础。

拿破仑也被视为现代战争的先驱,他的战略思想和军事理论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

在拿破仑的统治下,法国从一个政治和经济混乱的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然而,他的权力渴望和战争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导语: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1814年3月31日欧洲第6次反法联军进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波旁王朝复辟。

次年3月20日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王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1814年3月31日欧洲第6次反法联军进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波旁王朝复辟。

次年3月20日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不满和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争吵,率军进入巴黎,重新登上皇位俄、英、奥、普出动第七次反法联军,同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法军,拿破仑再次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帝国从此覆灭。

滑铁卢战役位于比利时境内的圣让山,法国人民历来忌讳提到“滑铁卢”,把它视为法兰西民族的耻辱。

直到今天,法国人一般称这次战役为“圣让山战役”。

滑铁卢战役之后,叱咤风云、不可一势的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病死。

人们便把“滑铁卢”作为失败的代名词。

那么,拿破仑这次最后一战究竟败在哪里?拿破仑后来在流放地圣赫勒拿岛总结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时认为,是天气不作美,将领不卖力,最终是命中注定的。

他说:“就算有这一切原因,那场仗本来也是该我赢的。

”笔者以为,这完全是敷衍塞责的搪塞。

事实上,作为这场战役的法军主帅拿破仑,既没知己,也没能知彼,违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

其一,不知晓敌方是由五国组成的、总兵力达82万并且制定了详细作战方案的强大部队;单是在圣让山对峙驻扎的英军10万兵力就大大超过拿破仑带领的7万人,而且英军老早就据守于此,以逸待劳。

其二,不知晓或者小看了敌方统帅无论是英军威灵顿还是普军布吕生活常识分享。

拿破仑战争帝国的崛起与灭亡

拿破仑战争帝国的崛起与灭亡

拿破仑战争帝国的崛起与灭亡拿破仑·波拿巴统治时期被誉为法兰西帝国的黄金时代,他带领法国强国在欧洲大陆上崭露头角。

然而,这个光辉国度最终以战争的陨落而告终。

本文将从拿破仑战争帝国的崛起到灭亡的历程进行探讨,以了解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才华横溢的波拿巴拿破仑的崛起离不开他的才华与野心。

拿破仑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出色的指挥能力和战术眼光。

1799年他发动1800年的布鲁马战役,成功地击败了奥地利军队,成为法国的英雄。

拿破仑于1804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并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他实行了法兰西民法典、兴修基础设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政策,为法国的国力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征服欧洲大陆拿破仑雄心勃勃地开始征服整个欧洲大陆。

从1804年至1812年,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将绝大部分欧洲国家纳入法国的势力范围。

其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是1805年的特拉法加战役,拿破仑在与奥地利和俄罗斯的联军作战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确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此后,拿破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征服行动,他废除了封建特权,实行了一系列先进的法律条文,并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系统,使法国迈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三、霸业的起伏与崩溃然而,拿破仑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失败。

由于其侵略性战争行动,许多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法国,形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率军与联军进行多次大规模战争,包括1809年的维也纳战役和1812年的俄罗斯战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战役是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在此次战役中遭到了英国和普鲁士的联军的彻底击败,结束了他的军事扩张计划。

拿破仑最终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国家恢复了独立,形成了以维也纳体系为代表的新的国际秩序。

法国也重新恢复了君主制,结束了拿破仑时期的共和政体。

四、拿破仑的遗产尽管拿破仑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但他的统治对法国和欧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拿破仑战败

法国拿破仑战败

法国拿破仑战败法国历史上最为著名而又有争议的领袖之一,拿破仑·波拿巴于19世纪初期统治着整个欧洲。

然而,在他闪耀一时的辉煌背后,也隐藏着他最终战败的辛酸故事。

本文将从拿破仑战败的背景、原因以及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拿破仑战败的背景拿破仑夺取政权后,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行动,统一法国并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的绝大部分地区。

他的军队凭借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先进的战术以及强大的士气,频频击败了欧洲各国的军队。

然而,在征服欧洲的道路上,拿破仑遭遇了一次次的反抗和困境。

原因分析1. 对外侵略过度:拿破仑表现出极强的侵略性,试图通过战争来征服更多的领土。

然而,这种过度的扩张使得法国军队在战争中分散了力量,且供应线过长,导致后勤压力剧增。

2. 联盟国的对抗:为了遏制拿破仑的影响力,欧洲各国纷纷组成联盟,以共同对抗法国。

这些联盟国不断形成、瓦解和重组,形成了一系列复杂而错综复杂的同盟关系。

面对这种多方对抗的态势,拿破仑很难取得彻底的胜利。

3. 俄罗斯战役的失败:拿破仑最致命的一次战败发生在俄罗斯战役中。

由于俄国使用了焦土战术,拒绝正面作战,拿破仑的军队陷入了深度的困境。

更加严重的是,军队在撤退途中遭受了严寒的袭击,致使拿破仑在回国后损失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

对法国和欧洲历史的影响1. 资源耗竭:长期的战争使得法国的经济和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国内经济困境以及战火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法国面临着巨大的重建压力。

2. 拿破仑法典的影响:拿破仑制定的《拿破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律体系的基石,对法国及其统治下的领土国家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法典的坚实基础为法国未来的法律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国际秩序的重构:拿破仑的战争不仅改变了法国,也重塑了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

维也纳会议将欧洲各国的势力重新划分,恢复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确立了一系列关于战争、领土问题和外交等方面的原则。

结语拿破仑战败对法国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拿破仑战争

总结: 拿破仑战争

2、不同点:
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
颁布情形
主要矛头
根本目的
重要意义
奠定了英国君 主立宪制度的 理论和法律基 础
表达了天赋人权和主权 在民的思想,提出了建 立民有、民治、民享政 府的伟大构想,对美国 和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 针对封建专制 限制王权,确立 革命结束时颁 统治和天主教 议会权力至上, 巩固资产阶级和 布的 会 新贵族的统治 美国独立战争
总结: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明显的反对外 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基本成果的一面,又有强烈的侵 略扩张和争霸的一面,这也是导致帝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进步性:拿破仑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果实、反对 封建复辟的进步性。如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捍卫了法国 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 主义秩序,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 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局限性:拿破仑战争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 扩张性质到战争后期越来越明显了。当反法同盟的进攻 被打退以后,拿破仑继续发动战争,侵犯欧洲许多国家 的独立,掠夺各国人民的财产,这就有了侵略性。对被 占领地区人民的奴役和掠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这也是导致帝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感悟与认识
(1)从拿破仑的一生认识到: 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抓住机遇是拿破仑 走向了成功。 (2)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 仑的失败。
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 《人权宣言》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表 达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强烈要求,都突出地强调保障人 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权利,反对封建专制政治; ②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都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都有 具有进步意义。 ③自由与平等在资产阶级统治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广大人 民不可能完全享有真正的民主、平等与自由权利。

法国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法国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法国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与衰落19世纪初期,法国拿破仑战争成为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

在这一战争中,法国军队在拿破仑一世的带领下迅猛崛起,并建造起拿破仑帝国。

然而,这个帝国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拿破仑也沉寂于历史长河。

本文将从拿破仑帝国的崛起和衰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崛起法国拿破仑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的崛起。

在拿破仑一世的领导下,法国军队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连战连捷。

在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18布里马”军事政变,随后开创了颠覆性的军事战略,一举扫平了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

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为他赢得了众多胜利。

他通过改革军事制度,建立了庞大而高效的军事机构,加强了军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他注重技术革新,积极推进军事科技的发展,使法国军队武器装备先进,战斗能力极强。

拿破仑帝国的崛起也与法国内部的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法国大革命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

拿破仑的政权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为法国社会的重建提供了机会。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法典的颁布、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公共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法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衰落然而,拿破仑帝国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最终走向衰落。

拿破仑的野心和扩张主义导致了他的不断军事冒险,和其他国家的不断战争。

随着扩张区域的增加,拿破仑帝国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

此外,他的统治方法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的不满。

组织实施的大陆封锁政策,限制了欧洲其他国家与英国的贸易,引发了众多国家的不满和反抗。

这种封锁政策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拿破仑一世的兵败滑铁卢,他被迫退位,并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帝国的衰落还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影响。

虽然拿破仑的军事实力令人艳羡,但其他欧洲国家也不断进步并寻找对抗法国的方法。

在俄国远征战中,拿破仑在寒冷的俄罗斯大地遭遇了惨重的失败,这成为了帝国衰落的重要契机。

此后,拿破仑的对手们联合起来,粉碎了他的帝国梦想。

结语法国拿破仑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也是拿破仑帝国崛起与衰落的见证。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覆灭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覆灭

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覆灭滑铁卢之战:拿破仑的覆灭滑铁卢之战是欧洲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决战,也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覆灭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与英国与普鲁士联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虽然战局曾一度对拿破仑有利,但最终他的军队被击败,在滑铁卢遭到重创,使得他的帝国梦想破产。

本文将详细讨论滑铁卢之战的背景、战役进程以及对拿破仑的影响。

一、背景滑铁卢之战发生在1815年6月18日,地点位于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地区。

背景可以追溯到拿破仑的流亡期间。

在被推翻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并在1814年逃离该岛回到法国。

拿破仑在法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随后发动“百日王朝”,重掌政权并希望重振法兰西帝国。

然而,拿破仑的活动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

英国、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形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联合起来对抗拿破仑的法军。

为了阻止拿破仑的侵略行为,这些国家派遣军队组成联军,迅速聚集在比利时与法国交界的滑铁卢附近。

二、战役进程滑铁卢之战的战役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1. 早期冲突到达滑铁卢的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面对英国与普鲁士联军,展开了早期的冲突。

在拉萨斯河上,法军成功阻止了普军先锋部队的进攻,并强行将普军击败。

2. 晚间军事行动在战役的前夜,英军与普军指挥官威灵顿公爵与布吕歇尔元帅商讨了次日战斗的计划。

威灵顿准备采取防御姿态,布吕歇尔则计划以攻击为主。

然而,由于天候不利,正式的进攻时间被推迟到次日早晨。

3. 激烈的正面交锋次日早晨,法军以冲锋的方式猛攻英军阵地。

拿破仑希望能够迅速打破威灵顿的防线并获得胜利。

然而,英军所处的位置极为有利,战略布局坚固,并且准备充分。

在激烈的正面交锋中,法军虽然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未能打破威灵顿的阵地。

4. 法军对普军的偏离与此同时,布吕歇尔元帅率领的法军对普鲁士联军进行攻击。

由于普军的指挥混乱以及一些偶然的因素,法军打破了普军的阵线,令普鲁士军队陷入了混乱状态。

5. 拿破仑的致命错误拿破仑在战役中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拿破仑帝国崩溃原因探究

拿破仑帝国崩溃原因探究

题目:拿破仑帝国崩溃原因探究姓名:赵富慧学号: 200602020022 系别:政法系专业:历史本科专业年级班级: 06级指导教师:高国俊2010年 5 月 27 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当时的法国不能承受解放欧洲的任务 (1)(一)法国的经济不能承受解放欧洲的任务 (1)(二)法国人民厌战 (1)二、反法同盟力量的强大和被占领区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2)(一)反法同盟力量的强大 (3)(二)被占领区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3)三、拿破仑低估俄国的实力,错误的发动了对俄战 (3)(一)俄国仍是西方的大国,具有一定实力 (3)(二)拿破仑在对俄战争中的失误 (4)(三)对俄战争失败产生了严重后果 (5)四拿破仑的个人原因 (5)(一)拿破仑不断地进行战争 (6)(二)拿破仑努力向封建正统靠拢 (6)五、拿破仑的亲族离心力大,难以调和 (6)(一)拿破仑的兄弟姐妹身居高位 (6)(二)拿破仑与亲人的矛盾 (6)六、结语 (7)参考文献 (7)拿破仑帝国崩溃原因探究姓名:赵富慧学号:200602020022系别:政法系专业:06级历史本科指导老师:高国俊职称:讲师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原因,文章主要是从国内、国际、远征俄国、拿破仑个人的原因、家族离心力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觉得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拿破仑帝国;崩溃原因;探究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which cause napoleon empire collaps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asons, attacked Russia napoleon's personal reason and his family reason , Finally I felt the collapse of the empire is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various factorsKey words:First French Empire ;Breakdown reasons ;Explore前言从拿破仑称皇帝到兵败滑铁卢,他的庞大帝国只存在了近十年的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拿破仑帝国覆灭的原因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 一个享誉全球的名字,世界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他出身于法国科西嘉岛一户破落贵族的家庭, 一生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神奇经历。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他站在革命营垒一边, 曾几次返回家乡与当地封建王党分子作斗争。

特别是在1793年收复土伦的战役中, 年仅24岁的拿破仑崭露头角, 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由少校被破格提拔为准将, 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

随后, 在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中, 他几经沉浮, 终于脱颖而出, 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夺取了政权, 成为法国政府第一执政, 跃上了权力的顶峰,1802年又宣布为终身第一执政, 最后在1804年12月加冕为皇帝, 并建立了一个威震欧洲大陆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让盛极一时的拿破仑第一帝国覆灭呢?让我们一快探讨一下:第一、对内独裁专治“雾月政变”后, 拿破仑夺取了政权, 成为法国政府第一执政,但是,他对此并不满足, 他希望的是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 做“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为达此目的, 拿破仑不惜违背法国广大人民的意愿, 逐渐疏远和背离革命原则, 越来越屈服于封建王朝的正统主义原则。

1802年又宣布为终身第一执政, 1804年12月加冕为皇帝, 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独裁专制统治最终确立。

其独裁专制统治具体表现在:首先,政治上,在1799年12月25口, 刚夺取政权不久的拿破仑即授意颁布并开始实施新宪法,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 分为元老院、保民院、立法院、参政院,但实际上都受控于拿破仑。

拿破仑拥有提出法案、公布法律、任命各级官吏和决定宣战议和等权力。

由此可见,整个立法权实际受拿破仑一人控制。

行政权名誉上归三位执政所有, 任期10 年,可以任命或罢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军队、法院等部门的所有官吏, 但实际权力也操在拿破仑手中。

为便于集全国大权于一身, 拿破仑成立了以他为首的国务会议, 统管12个部。

在全国则实行郡、县、市的行政建制, 大革命时期所建立的地方自治制度被取消, 各级行政长官由第一执政亲自任命。

司法权被执政府享有, 拿破仑有权任命法官,改组了法院、取消了陪审制度, 设立了司法部主管全国司法事务。

这表明拿破仑独裁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已代替了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人权宣言》中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原则, 法国又重新向君主专制迈进了。

其次,经济上,拿破仑将财政管理权集中到中央,下令取消地方政府分配与征收直接税的权力,设立直接税行政总署,各省设分署。

同时,国家直接派税收人员到各省、大区、市镇执行税收任务。

此外,还改革币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拿破仑通过这些措施来控制国家的财权。

第三,在思想文化方面,拿破仑政权为镇压人民运动,严格控制舆论, 建立了苛刻的书报检查制度。

拿破仑为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不断为教会增加开支, 连普通中学也要有天主教的驻校神甫。

他不准人们议论政治, 下令取消了法兰西学院政治与伦理学部。

在书籍和戏剧、学校中, 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者一概不准提及, 并疯狂迫害政治犯,把大批不满独裁专制统治的政治犯送进疯人院加以折磨。

第四,拿破仑在大力加强中央集权专治统治的同时, 建立了一支直属于自己的近卫军和巴黎警察总监, 在全国布置了一套组织严密的警察系统和与之并存的宪兵队, 他们遍布全国各地, 到处监视人民, 随时随地把人民的言行上报中央。

同时在军队中,进行大清洗。

法国自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 虽在一定程度上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 但资产阶级经过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专政、热月党的统治, 并没有结束大革命以来的动荡局面。

拿破仑在夺取政权、稳定了国内局势后并没有放弃军事独裁专制, 而是积极推行独裁专制统治, 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彻底垮台。

二、背离革命,与旧制度妥协随着独裁专制权力的日益膨胀, 拿破仑走上了与旧制度妥协的道路, 他像一般的封建专制君主一样极力将自己打扮成君权神授的正统皇帝。

他效仿封建时代的等级官衔制, 对各部大臣、元老、议员、大主教等实行分封,并形成了忠于自己的帝国新的贵族集团。

此外拿破仑委派专人, 仿照波旁王朝的旧制, 制定了长达800多页的宫廷朝仪规章, 一整套繁缛的宫廷礼仪和豪华排场在拿破仑的宫中堂而皇之的登台亮相。

大革命时期流行的三色帽微和旗帜,以及“公民”的称谓早已废弃, 而大革命前绅士贵族们的长丝袜和带扣子的鞋又被当作了时髦。

不仅如此,拿破仑还大行家天下式的分封, 他的兄弟姊妹、妹夫等亲族被册封为亲王、国王、公主等,分别统治着西班牙、荷兰、威斯特法利亚、那不勒斯、北部意大利等。

他们的宫中生活穷奢极欲,极尽奢华,丝毫不亚于大革命前的波旁王朝宫廷。

为了使自己处处像正统皇帝的样子, 1810 年4月, 拿破仑娶了欧洲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女大公、奥皇之女玛丽·路易丝为妻, 从亲缘上看, 他就成了在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的内侄女婿,“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 拿破仑将自己降到一般君王的水平,拜倒在正统主义面前,其结果是伤害了法兰西民族的感情,既脱离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又不能见容于那些传统的封建君主。

拿破仑的复辟行为毫无疑问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这也与其第一帝国的灭亡有着密切联系。

三、对外战争(1)对外战争的长期性从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夺取了政权,到1815年,二次退位,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几乎从未停止过对外战争,我们暂且不论战争的性质,就其持续的时间来看,由于连年战争,军费不断增加,拿破仑不仅要求资产阶级交纳不断增加的税收,而且要他们保证供应军事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军服、运输工具等,直接触犯了资产阶级现有的切身利益。

此外,大量征兵使资产阶级失去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更使人民特别是农民痛苦不堪。

这一切使得拿破仑政权的国内社会基础日渐缩小,不满情绪愈益增多。

(2)战略战术的失误盲目地推行“大陆封锁政策”,产生重要的弊端。

大陆封锁意味着大陆和海洋的包围和反包围,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这场经济战争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大陆封锁初期,确实给英国的经济带来困难。

但必须注意到,英国那时正在进行工业革命,是欧洲最先进的工业国。

除了欧洲大陆以外,英国尚拥有美洲、非洲和南亚等广大殖民地的丰富资源和市场。

封锁期间,英国的总收入仍不断增加。

1805 年为10300万英镑;1811年增加到13100万英镑;1814年达到16300万英镑。

而法国,大革命后仍是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市场狭小,原料缺乏。

这就使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失去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尽管拿破仑战争开头气势汹汹,但战争延伸下去,由于经济缺乏后劲,使战争显得虚弱无力。

拿破仑无视法国经济力量大大落后于英国这一客观事实,强行推行大陆封锁政策,这是拿破仑战略失误之处。

此外,“大陆封锁体系”内部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撇开其他的不谈,就各国的利益而言,“大陆封锁体系”损害了各参加国的实际利益,这是导致体系内部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

在僵持状态中,体系内各参加国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各参加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

英国的海上封锁使法国和欧洲大陆的海港一片死寂,原料不足和市场萎缩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法国及其同盟国的工厂企业相继倒闭。

英国进口粮食、工业原料和出口工业品,受到大陆的欢迎,各国的走私活动非常活跃,无法禁止,最终导致体系的崩溃。

对西班牙和俄国的战争是拿破仑的又一战略失误。

对于1810年2月,悍然出兵西班牙,使拿破仑帝国长期陷入西班牙民族主义运动的泥潭而不能自拔,1812年,入侵俄国让帝国大军消耗殆尽,使拿破仑政权元气大伤。

拿破仑急需一些时间去“从事建设”,但欧洲敌国已不再容许他去的喘息的机会。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形成,双方在莱比锡会战,拿破仑战败,突围返回巴黎,此后,拿破仑第一帝国盛极而衰,最终走向覆灭。

(3)后期战争性质的转变及带来的影响拿破仑前期的对外战争主要任务在于巩固稳定大革命成果,所以在挫败反法同盟的围攻和干涉中连连得手,战则必胜。

众所周知,掠夺、争霸、扩张是资产阶级的本性和需要,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战争必然打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如果说,前期战争,资产阶级政策的基础在于维护大革命成果,那么随着外来威胁的解除,特别是提尔西特条约签订后,大资产阶级欢欣鼓舞,他们被一时的胜利所陶醉,因而不满足于现有成就而跃跃欲试于对外扩张,希望通过继续战争,独霸欧洲。

这时的资产阶级政治发生转向,逐渐向霸权掠夺方面转化,因此拿破仑战争后期是为此服务的。

随着战争进程的不断发展,显示出新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拿破仑采取一系列政策,无力完成掠夺争霸的任务且逐渐损害资产阶级现有利益;另一方面,导致了全欧洲的与法对抗。

当争霸、掠夺成为其政治的主旋律后,拿破仑一步步地用“专制制度破坏了人民的自由, 用战争侵犯了各国的独立”, 以致侵犯了各民族的利益, 激起了他们的不满, 招来了全欧洲的敌意,长期地争霸、掠夺、压迫、奴役,唤起了欧洲其它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使得欧洲其它各国人民陆续起来反抗拿破仑帝国,最终将自己推向覆灭的边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拿破仑帝国覆灭有其必然性,可以说是拿破仑缔造了第一帝国,同时也是拿破仑毁灭了第一帝国。

纵观拿破仑帝国的兴衰,留给我们思考的太多、反思的太多。

当今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超级大国,在二战后形成的两极体系中,就是一极,通过冷战的较量,美国迫使另一极——苏联解体,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可谓辉煌。

但大家是否注意到,当今美国的某些政策措施好像在重蹈拿破仑帝国的覆辙,当然在对内政策上,因为美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民主传统,不可能建立起集权专制,但在对外政策上,美国无疑在重蹈覆辙,当年的拿破仑就以“拯救欧洲人民,传播民主、自由”为借口,让第一帝国的铁骑任意肆虐欧洲,长期地掠夺、压迫、奴役,唤起了欧洲其它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最终让盛极一时的第一帝国走向覆灭。

而当今的美国竟也如出一辙,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疯狂地向海外派兵,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出兵占领阿富汗,以查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联合英国等国,出兵攻打伊拉克,近些年,又对伊朗进行威胁,并进行制裁。

美国的种种行为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甚至连自己的盟友也越来越反感。

如此种种,是否在重蹈拿破仑帝国的覆辙。

最近的次带危机让美国大为烦恼,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救市,或许美国能摆脱经济危机,但其对外政策不变,毫无疑问,美国定会走向衰亡。

2008年,奥巴马成功竞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是否会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调整,美国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