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问题——西班牙车辆座位制造工业公司诉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侵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标准问题——西班牙车辆座位制造工业公司诉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等侵

措 售 的 海 格客 卓 内座 椅 舆 原 告尊 利 言梗 其 近 似 , 犯 了 原 告 十 侵
的 外 馥 言 再 利 罐 ,遂 将 二 公 司 砉 至 北 京 市 第 二 中 极 人 民法 十 斥 院 , 求 判 令 棘 州 金 琵 公 司立 即 停 止 生 麈 、 售 侵 犯 原 告 再 利 蒿 鞘
公 司的 尊 利 吾存 在 以下 差 巽 之 鏖 : 十 主 观 圄部 分 :1 ) 告 尊利 的座 椅 靠 背 和 坐 塾 呈 向笺 弧 (2原
琵 公 司立 即 停 止 鞘 售 侵 犯 原 告 喜 利 罐 的 麈 品 ; 二被 告 遵 带 承 { I 藿 原 告 属 制 止侵 罐而 支 出 的 合 理 萱 用和 本 案 的言 舌 萱 用 。 斥公
座 椅 靠 背 部分 :6 靠 背 侧 祝 固 呈 现 贴 合 人 艘 背 部 生 理 秸 () 耩 的 弧 禄 形 ;7 靠 背 主 税 圄 下 侧 中 部 凹 陷 , () 丽侧 凸 起 ;8 靠 背 ()
後 视 圄上 部 有 “ ” 型 装 官 稼 ;9 … 字 型 装 官 粽 雨 侧 呈 封 稽 V字 f ( )V 6 f 6 祜 耩 , 侧 有 凹 陷 , 装 有 把 手 ; 1 ) 背 後 祝 圄 中 下 部 有 兜 状 右 安 (0 靠
州 金 琵 公 司 酸 言 的 《 笪 编 螽 》 品 明 糸 表 中 的 B 系 列 座 椅 丁 供 崖 f 8 M
外 靓 舆 附 固 相 同 。 楹 比 鲠 , 箍 明 附 固 中 示 的 座 椅 外魏 舆 棘 孩 州 金 靛 公 司 生 崖的 海 格 客 卓 内座 椅 外 馥 相 同。 在 本案 窨理 中 , 章蛹 痤 位 公 司 主 娠 其外 馥彀 言 喜 利 有 三倜 十

专利侵权典型案例

专利侵权典型案例

专利侵权典型案例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

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提起侵权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专利侵权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专利侵权的情况和应对方式。

案例一,公司A生产的电动汽车遭到侵权。

公司A是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他们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电池组装技术,并申请了相关的专利。

然而,不久后,公司B也推出了一款类似的电动汽车,其电池组装技术与公司A的专利技术非常相似。

公司A发现后,决定对公司B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公司A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了公司B的电池组装技术与其专利技术存在明显的相似性,并且公司B并未经过公司A的许可就使用了该技术。

最终,法院判决公司B侵犯了公司A的专利权,要求公司B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并赔偿公司A的损失。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专利侵权的典型情况。

在面对专利侵权时,专利权人需要及时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充分准备充足的证据,以便在诉讼过程中能够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从而获得法院的支持。

另外,对于侵权行为,法院也会给予相应的制裁,例如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这种制裁不仅可以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够起到震慑侵权行为的作用,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总的来说,专利侵权是一个严重的法律问题,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及时、有效地应对侵权行为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够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专利权益,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和商业利益。

希望这个案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专利侵权问题。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当今的科技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专利在保护创新成果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专利侵权行为也屡见不鲜。

以下将分析一起关于专利侵权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专利保护和维权的实际情况。

二、案例概述公司A开发了一种新型汽车零部件,取得了相关专利权,并投放市场销售。

然而,不久后,公司B也推出了类似的汽车零部件并开始销售。

公司A认为公司B的产品侵犯了自己的专利权,并决定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案件分析1.专利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专利权的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在该案例中,公司A所拥有的专利权应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即该新型汽车零部件应该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从而能够获得专利权的保护。

2.专利侵权的行为和要件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他人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或进口涉及专利技术的产品或方法。

因此,在判断专利侵权时,需要分析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是否与公司A的专利权保护范围存在重叠。

3.证据收集和侵权行为的确定在进行专利侵权案件的起诉之前,公司A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属于侵权行为。

这包括对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技术比较,以证明其与公司A的专利技术有相似之处。

此外,还需要收集相关销售、生产和市场调研等证据,以说明公司B的侵权行为对公司A造成的经济损失。

4.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如果法院确认公司B的汽车零部件侵犯了公司A的专利权,将可能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以保护专利权人的权益。

这包括要求公司B停止侵权行为,赔偿专利权人的经济损失等。

此外,法院还可能判决公司B承担违约金或继续侵权行为的每日罚款,以强制执行法院的判决。

四、案件结论在这起案件中,公司A依法保护自己的专利权是正确的。

鉴于公司B 的汽车零部件与公司A的专利技术存在相似之处,且公司B未经公司A的许可就开始销售该产品,可以认定公司B的行为属于专利侵权。

同济大二上-专利侵权案例解说

同济大二上-专利侵权案例解说

相反,因被控侵权产品在笔身的整体修长形状、笔身 与握持部分的比例、笔夹的长椭圆形设计、握持部分 的圆点分布设计等与本专利基本相同,消费者容易将 两者进行混淆。因此,应认定被控侵权产品与三菱铅 笔株式会社的专利产品是相近似的外观设计。综上, 二审法院作出如上判决。
(1)法律定义 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 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 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什么行为是外观设计专 利侵权行为?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指控真彩公司、乐 美公司
2003年5月30日,三菱铅 笔株式会社向专利局申请 了一项名称为“圆珠笔” 的外观设计专利,2004年1 月7日获得授权,分类号为 19-06类:用于写字、绘 图、绘画、雕塑、雕刻和 其他工艺技术的材料和器 械。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近年来,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不断增多,例如
2000年好孩子集团指控上海福祥 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外观设计专利 侵权。
2005年,本田指控奇瑞公司外观 设计专利侵权。 最近,白家粉丝正式对中国第四 大方便面企业白象集团恶意仿冒 提起诉讼 ,中国食品界最大专利 侵权官司开打 。
什么是外观设计?
2006年,三菱铅笔株 式会社发现真彩公司、 乐美公司制造、销售的 “真彩尖锋911A”按动 中性笔、“真彩锐锋 3051”中性笔与其设计 极为相似,认为侵犯其 外观设计专利权。于1月 20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判决:驳回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认为,三菱铅笔株式会社的“圆珠笔”的外观设 计专利产品与真彩公司制造的“真彩尖锋911A”按动中 性笔产品和“真彩锐锋3051”中性笔产品属于同类产品。 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的专利产品相比,“真彩尖锋911A” 按动中性笔主要是在笔夹部采用细长的大椭圆环,大椭圆 环上有一小型椭圆板的设计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的专利产 品存在类似因素,但整体观察两者的外观存有较大差别。 两者在按压棒、笔身部、握持部和笔尖部都有不同设计, 即使在存有相似因素的笔夹部也有不同设计。综合以上因 素,被控侵权产品在整体上产生了与专利产品较明显的差 异。故被控侵权产品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的专利产品采用 的是不相同也不相类似的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外观设计是产品的外观形状、纹理、颜色、图案或其组合所具有的新的和原创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

侵权指他人未经授权擅自制造、销售、使用被他人保护的外观设计作品。

下面将介绍两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

案例一:汽车制造公司设计并申请了一款新型轿车的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了授权。

他们的外观设计独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然而,竞争对手未经授权,生产并销售了外观与其设计相似的轿车。

原汽车制造公司发现后提起了侵权诉讼。

在此案中,原汽车制造公司拥有合法的外观设计专利权,竞争对手的行为属于未经授权的生产销售,构成了侵权行为。

法院通过审理认定了侵权事实,并判决竞争对手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汽车制造公司的经济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二:家具公司设计并申请了一款新型沙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了授权。

该沙发的外观设计独特,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家具商未经授权,开始生产并销售与其外观设计相似的沙发。

原家具公司提起了侵权诉讼。

在此案中,原家具公司拥有合法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家具商的行为构成了未经授权的生产销售,侵犯了原外观设计专利的权益。

法院判决家具商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家具公司的损失,并承担违法责任。

综上所述,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件中,原告需要证明自己拥有合法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证明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即未经授权的生产销售。

法院将根据证据认定侵权事实,并依法判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并对侵权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是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也能够有效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

外观专利侵权指导案例解析咱今儿个就来唠唠外观专利侵权那些事儿,通过一些案例把这事儿给整明白喽。

一、“神似”的杯子案例。

有这么一个案子,原告设计了一款超级酷炫的杯子。

这杯子的外观那是相当独特,杯身是流线型的,就像那种超跑的车身线条一样,而且杯把是个弯曲的造型,上面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纹理,像是树叶的脉络。

被告呢,也推出了一款杯子。

猛一看,哟呵,和原告的杯子简直就是孪生兄弟啊。

杯身的流线形状几乎一模一样,杯把虽然纹理有点小差别,但是整体弯曲的感觉和形状那也是高度相似。

这时候,原告就不干了,告被告外观专利侵权。

法院咋看的呢?法院首先看整体的视觉效果。

这就好比你看两个人,虽然有些小细节不一样,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这就有问题了。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购买杯子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被告的杯子当成是原告的杯子。

因为咱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主要就是看个大概的样子,谁会拿着放大镜去看那些特别细微的差别啊。

所以,最后法院判定被告侵权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外观专利侵权可不光是看那些小细节,整体的感觉相似那可不行,就像你不能抄袭别人的整体创意,稍微改改边边角角就当成自己的新东西。

二、奇特的灯具案例。

再讲一个灯具的案子。

原告设计的灯具是那种很有艺术感的,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花瓣是用特殊的玻璃材料做的,灯光一亮起来,那效果就像花朵在闪闪发光一样。

而且灯具的底座是个圆形的,上面还有一些独特的雕刻,像是古老的图腾。

被告的灯具呢,也是花朵造型。

不过被告说,我的花瓣数量和你的不一样啊,我的底座雕刻虽然也是圆形的,但是图案和你的图腾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但是啊,法院看的是整体的视觉印象。

这个灯具在正常使用的时候,大家看过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朵花在发光。

消费者不会去数花瓣的数量,也不会特别仔细地去对比底座的雕刻图案。

整体上,被告的灯具和原告的灯具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相似,就像两个差不多模样的花朵在那亮着。

所以呢,法院还是判定被告侵权了。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专利侵权案例分析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专利保护范围内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利用专利方法的行为。

专利侵权案例在商业社会中时有发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些典型的专利侵权案例,以期引起对专利保护的重视和警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案例。

甲公司设计了一款独特的产品外观,并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

不久,乙公司推出了一款外观与甲公司产品极为相似的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甲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乙公司的产品确实侵犯了甲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发明专利侵权的案例。

某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机械装置,申请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不久,另一家竞争对手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机械装置,并在市场上大肆销售。

原公司发现后,立即向法院起诉,指控对方侵犯了其发明专利权。

经过诉讼,法院认定对方公司的产品确实实施了原公司的发明专利技术,判决对方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原公司的损失。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专利方法侵权的案例。

甲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工艺方法,并获得了专利保护。

不久,乙公司未经许可就开始使用了甲公司的专利方法进行生产。

甲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经过审理,法院认定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对甲公司专利方法的侵权,判决乙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甲公司损失。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专利侵权案件的处理过程,以及侵权行为对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失。

在商业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同时,对于拥有专利的企业来说,也要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及时发现侵权行为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推动创新发展。

专利侵权案例的分析对我们加深对专利保护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外观设计专利权举例说明

外观设计专利权举例说明

外观设计专利权举例说明外观设计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主要保护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装饰性设计。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 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汽车作为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外观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制造商为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经常对汽车的外观进行特别设计。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辨识度,还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的美感和好感。

一家汽车制造商开发了一款全新的SUV车型,该车型采用了独特的流线型车身设计和时尚的前脸造型。

为了保护其设计的独特性,该制造商通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了对该车型外观设计的独占权。

这意味着其他竞争对手在该专利有效期内不能制造和销售外观与该车型相似的汽车。

2. 电子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电子产品在现代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外观设计往往是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鉴于电子产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各家制造商都努力通过外观设计来打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形象。

例如,一家手机制造商通过对手机的外观进行精心设计,使其采用了全面屏幕设计,取消了传统手机的物理按键,并采用了曲面玻璃背板等创新设计。

为了确保其设计的独特性,该制造商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了对该手机外观设计的独占权。

这意味着其他竞争对手不得在该专利有效期内制造和销售外观与该手机相似的产品。

3. 家具外观设计专利家具作为居家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其外观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通常会考虑其美观性、实用性和舒适度等因素。

一家家具制造商推出了一款创新的沙发设计,该设计采用了独特的线条和颜色搭配,为消费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为保护其设计的独特性,该制造商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了对该沙发外观设计的独占权。

其他竞争对手在该专利有效期内不能制造和销售外观与该沙发相似的家具。

4. 餐具外观设计专利除了大件家具,小到餐具也可以通过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其独特的外观造型和装饰性设计。

一家餐具制造商针对传统餐具进行了改良设计,推出了一款独特的餐具系列,该系列餐具采用了简约而时尚的造型设计,符合现代人追求简洁和个性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购买商品时除了注重其质量和性能外,外形的美观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外观设计给工业产品生产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显著。

而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国内外汽车企业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行为也显著加强。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汽车行业出现的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例的分析,结合审判实际,对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知识产权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
一、前言
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2016年前11月份,中国国内乘用车共销售2167.81万辆,同比增长15.57%。

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5.12万辆,同比增长20.1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8%,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64%。

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的增长,除了国家政策推动外,离不开各大自主品牌对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把握,越来越多的山寨版保时捷,山寨版捷豹路虎,山寨版大众等车型生产上市,消费者花低上几倍的价钱,就可以享受豪华车外观内饰带来的感官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了刺激了生产厂商的模仿积极性,而随着模仿行为越来越离谱,越来越嚣张,被模仿的车企也开始了外观设计专利保卫战。

2003年9月,本田株式会社认为双环股份公司2003年9月开始制造、销售的双环LAIBAO.S-RV汽车侵害了该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于随后多次向双环股份公司及各经销商发具警告函,指控双环股份公司产品侵犯其专
利权,要求立即停止侵权。

2016年4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终审判决驳回本田高达3.5亿元的索赔请求;而在双环反诉本田侵权案中,法院判定本田赔偿人民币1.600万元。

距离该案完结,时间已过去12年之久。

大众汽车公司于2012年在巴西圣保罗车展中推出“Taigun”概念车,同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注册外观设计。

2013年,江苏金湖欧陆汽车有限公司在中国提出名称为“汽车(SUV)”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

大众汽车公司随后发现金湖欧陆汽车有限公司申报的这款小型SUV 与大众Taigun概念车十分接近,仅在局部细节上有所改动。

2014年,大众汽车公司启动无效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外观设计专利无效,经过专利复审委员会经审理后,宣告欧陆汽车该专利权全部无效。

二、外观设计专利案例分析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颜色做出别出心裁的改变,使其更具美感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作为专利保护对象之一,其和适用性专利要求完全不同,它需要对产品的形状及色彩做出一定的要求,要求结合起来适用于工业应用[1]。

上述两个案例中,暂且抛开振兴民族工业的主观意见,单纯从外观设计专利角度分析,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定被告自主品牌车型侵犯了原告合资品牌车型的外观设计专利权?而这点也是汽车外观设计专利案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第一个案例中,关于双环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法院认为,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主要从汽车的主视图、侧视图及后视图三个方面对其所要购买的汽车进行视察,其他角度看到的涉案产品不属于消费者平时应该容易注意的地方,不作为比对的范围。

经过对涉案产品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主要技术特征进行比对,法院认定在整体视察及细部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构成近视,涉案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因此河北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都驳回了本田的上诉请求。

在第二个案例中,由于欧陆汽车“复制”痕迹太过明显,专利复审委员会经审理后认定金湖欧陆汽车有限公司的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的规定,宣告该专利权全部无效。

被控侵权产品落入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实质要求。

因为,即使被控侵权人有未经权利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而制造、销售、进口与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同类产品的行为,但如果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没有落入权利人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仍不构成侵权。

被控侵权产品外观设计与外观设计专利的比对,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的难点。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将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与权利人获得专利的外观设计进行观察比较,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否与权利人获得专利的外观设计相同或者相近似,从而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侵权。

三、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从上述两个案例中,笔者认为,在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上,还是存在以下2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1.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采取初审制,通常不进行检索,由于审查不采用实审制,这种规定在授权的过程中并没有程序上的保障,造成通过简单模仿、简单拼凑就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现象出现可能,这就导致很多被侵权公司疏忽而出现的漏网之鱼,而模仿行为也屡禁不鲜;
2.依照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进行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时,应当将被控侵权产品或其照片与专利授权文件中的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进行比对。

而在实践中,相近似的外观设计的认定仅通过图片或照片往往十分困难。

四、针对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保护问题的建议
1.加强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申请审查
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申请和审查方面,建议参考美国在外观设计的保护制度[2],首先在申请文件上面,美国要求递交说明书和图片,说明书需包括
图片的说明和一项权利要求,从内容看,图片说明类似于中国外观设计简要说明中关于设计要点的说明,美国专利局还需要递交产品的线条图,拍摄的照片或CAD图即使被接受,后期美国专利局也有可能要求提交产品外观的线条图;而在审查方面,美国对于外观设计进行实质审查,审查员会检索相关和相似分类下的对比文件来评定该外观设计的新颖性和非显而易见性。

2.完善判定依据和判定方法
在相近似的外观设计认定方面,目前普遍采用的是设计要部比较法,关于设计要部在外观设计相近似判断中的作用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设计要部相同或相近似,不论产品的其他部分是否相同或相近似,均应当认定是相同或相近似的外观设计。

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设计要部相同或相近似,且设计要部是产品外观的主要部分或者虽不是产品外观的主要部分但产品的整体外观相同或相近似时,才能认定为相近似的外观设计;如果设计要部在产品整体外观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不足以影响产品整体外观的辨认,不应当认定为相近似的外观设计。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因为是否引起普通消费者混淆、误认,是由两种产品的整体外观决定的,而是否构成设计要部取决于该外观设计与公知在先设计的区别亦即外观设计的独创性,并不取决于该设计部分在整个产品外观中占据的分量[3]。

五、结论
中国汽车产业的兴起,不仅给国家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将国家工业形象推广到了全世界,汽车产业不仅仅要销量,要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创新,要自主研发,总是靠一味的模仿是不可能达到像德国大众,美国通用,日本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的地位的,只有积淀创新,才能让中国品牌在世界的舞台上立下万里长城。

参考文献:
[1]冯小青:专利侵权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2]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法帮网: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初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