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合集下载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Ⅰ型(即文氏现象或莫氏Ⅰ型)和Ⅱ型(亦称莫氏Ⅱ型)。

(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的心电图如下:①P-R间期 0.21秒(成人)或0.18秒(小儿)。

②P R间期超过相应心率的P-R间期最高值。

③P R间期虽未超过0.20秒,但与以往心电图比较,在心率相似时P-R间期相差>0.03~0.04秒时。

(2)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①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文氏现象或莫氏Ⅰ型)心电图特征:A P-R间期逐渐由短变长,而R-P间期则逐渐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出现长R-R间歇,如此周而复始。

B 长R-R间歇后的R-R间期比其前R-R间期为长。

C 长R-R间歇小于任何短R-R间歇的两倍。

D 基本节律一般为窦性,亦可以是房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或颤动。

E 上述是典型表现。

但在合并心律不齐、隐匿性传导、超常传导等情况时,上述表现不典型,称非典型性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主要表现有:a P-R间期逐渐延长,但R-R 间期不进行性缩短;b 应该脱漏的心动反能下传;c 连续出现二次QRS波群脱漏;D 文氏周期的第一心动P-R间期不缩短。

临床上以典型性文氏现象为多见。

②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如下:A P-P间期规则,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跟随,房室传导比例多呈2∶1或3∶1,亦可呈3∶2或4∶3,偶有5∶4、6∶5或7∶6的。

亦可仅偶尔发生。

B P-R间期固定,可正常或延长。

C 可以出现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即包含QRS波群的P-P间期较不包含QRS波群的P-P 间期为短。

D QRS时限多数正常,亦可增宽。

E 基本节律多数是窦性,亦可以是房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颤动等异位心律。

F 在心房颤动时如心率较慢,R-R间歇长达1.6秒或以上时可考虑为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G 一般将3∶1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原因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原因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哪些
原因
一、概述
患者心房和心室之间出现电激动传导的异常,大家知道生活中很多的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使心脏无法正常的运转,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的朋友更是如此了,其实有很多朋友都想要知道最容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是什么原因?你像是房室传导
阻滞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从而令患者引起引起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就是在心脏电激动所传到的时间里,具体的跟着小编去了解下吧。

二度房事传导阻滞原因?
二、步骤/方法:
1、比如病毒性心肌炎和风湿性以及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感染,首
先一个就是心肌炎症,都会引起这种疾病,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肌炎症的话,是非常容易就会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
2、另外如果患者患有尿毒症和高钾血症,再有就是如果患者出
现迷走神经太过兴奋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疾病,所以平时一定要特别的注意,也有可能会出现时间比较短暂的房室传导阻滞,
3、有可能会引起心率过慢,从而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比如地高
辛和心律平等药物,还有就是患者服用了一些药物,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的话,有很大一部分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会在停药之后会慢慢消失。

三、注意事项:
比如心肌病和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最后大家要说的是如果患者患上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都有可能会导致这种房室传导阻滞疾病的出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积极防治原发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积极防治原发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积极防治原发病
一、概述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疾病大家如果没有经历过,有很多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你像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就是这样的问题,这种疾病应该是比较少见的,但是对于患者的伤害却是非常大的,那么很多朋友就会问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其实大家要先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因,患者出现的症状轻重主要就是看传导阻滞的程度及心室率的快慢,并且这个疾病还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

二、步骤/方法:
1、首先一个就是在大家生活中引起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你像是体内电解质紊乱中的高血钾以及低血钾都是可以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另外风湿性心肌炎的患者也很有可能存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问题。

2、再有就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阻滞部位大多在房室结,都是为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伤害,你像是晕厥和心绞痛,严重的患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而且发展为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还有就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对原发病要积极防治,这样才能使得大家的病情及时控制以及消除,另外还要注意预防这种疾病的诱因,根据阻滞部位及心室率快慢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平时千万不要用洋地黄类药物。

三、注意事项:
最后大家要说的是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心律的不稳定,可突然发生心脏停搏或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患者来说可能就是致命的。

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名词解释

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名词解释

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名词解释心脏啊,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小工厂,每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

在这个小工厂里,有个很重要的“运输队”,负责把电信号从心房运到心室,这样心脏才能有节奏地跳动,就像工厂里的传送带,得稳稳当当把货物传送到指定位置,心脏才能正常运转。

这其中呢,房室传导系统就像是运输队里的关键路线。

而二度 1 型房室传导阻滞,就好比是这条运输路线上出了点小状况。

正常情况下,心房的电信号能顺利地传到心室,就像快递员能一路顺畅地把包裹送到收件人手里。

但在二度1 型房室传导阻滞时,这信号的传递就像快递员在送货路上遇到了一些小坎坷,不是那么顺畅了。

具体咋回事呢?就是心房的电信号往心室传的时候,会越传越慢,就像跑步的人越跑越没力气,脚步越来越沉重。

有时候呢,甚至有个别的信号就传丢了,没送到心室。

这可不得了,就像快递丢了,收件人收不到东西,心脏的跳动节奏就被打乱了。

心室可能会漏跳一拍,这时候人可能就会感觉心里忽悠一下,像坐电梯突然失重了一样。

我听说有个大爷,身体一直还不错,就是最近总觉得心慌慌的。

去医院一检查,就是这个二度1 型房室传导阻滞。

这大爷就纳闷了,自己平时能吃能睡的,咋就心脏出问题了呢?其实啊,这毛病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有时候是心脏自己累了,就像一台机器长时间运转,零件有点磨损。

也可能是身体里的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心脏血管有点堵,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工作,就像工厂的供电线路出了问题,影响了传送带的运行。

那得了这个二度1 型房室传导阻滞该咋办呢?这就得看情况了。

要是症状比较轻,就像小感冒,可能不需要太特殊的治疗,多休息休息,别太累着心脏,就像让劳累的工人多睡会儿觉,说不定就能慢慢恢复。

但要是症状比较严重,比如经常头晕、眼前发黑,那就得像对待大病一样重视起来了。

医生可能会给开一些药,这些药就像是给心脏的运输队派来的小助手,帮助电信号能更好地传递。

我有个朋友的亲戚,也是得了这个病。

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不就是心脏偶尔跳得不太对嘛。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症是临床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房室传导阻滞也是很重要的考点。

掌握好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题。

针对这个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首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P-R间期表现为:A.正常B.大于0.20秒C.消失D.逐渐延长E.逐渐缩短1.【答案】B。

可以看出,考察房室传导阻滞的时候,基本的考查形式就是这样,题目中会提出一个分型的心电表现,然后让你做出选择。

我们下面展开说一下房室传导阻滞的知识点。

【定义】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

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有所不同。

【分类】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电激动传导速度减慢,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超过0.20s,但是每个心房激动都能传导至心室。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I型(文氏或称莫氏I型)和II型(莫氏II型)。

二度I 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类型,是指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到有一个心房的激动不能传递到心室。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的激动突然阻滞不能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有间期性脱漏。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全部的心房激动都不能传导至心室,其特征为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且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临床表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通常无症状。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无症状,如有症状多为心悸或是心搏暂停的感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其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等,如并发心力衰竭时会有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

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标准

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标准

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标准1. 引言1.1 概述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异常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心房和心室之间传导的延迟或中断。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不能有效地将电信号从上心房传输到下心室,导致心跳不规律或缓慢。

而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中部分心搏和电信号无法通过房室节点传递到下一个节点。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具有隐匿型特征,即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心电图也没有明确显示该类阻滞存在。

因此,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这种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对于预防患者发生严重后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综合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探讨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

首先将介绍该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电生理特征,随后将分析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意义。

接着,将综述目前已有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心电图诊断标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最后,本文还将研究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特点分析、心电图表现比较以及年龄和性别相关性分析。

通过详细探讨以上内容,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此外,在总结主要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还将提出对目前诊断水平不足之处的改进方向,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不断完善诊断标准及相关技术手段,我们有望提高对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早期发现率,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策略。

以上是本文“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概述2.1 电生理特征:隐匿型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异常,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延迟或阻滞。

在这种类型的传导阻滞中,心脏传导组织具有两种典型的电生理特征。

首先,该病变可表现为房室结内第二类房室传导延迟或阻滞。

这意味着在心脏搏动过程中,部分冲动从心房经过房室结时会出现延迟或发生阻挡,然后再次到达心室。

因此,整个心脏搏动的节奏发生了改变。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引发什么疾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引发什么疾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会引发
什么疾病
一、概述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有很多的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比如现在很多的年轻朋友来讲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就是房室传导阻滞疾病。

通常来说,当大家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它主要的症状就是会出现一些疲劳,头痛头晕,没有力气,而且还会发生些心功能不全的现象,如果说听诊的时候就会听到心律不齐。

下面某同事给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一些并发症吧!
二、步骤/方法:
1、首先,他对于这个房室传导阻滞这种疾病来讲它分成三个程度,第一个就是一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第二个就是二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第三个就是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2、那么在就是如果发生这种疾病的话,如果不去医院接受检查
和治疗的话,它就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它就会引起一些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有的时候还会导致大家死亡的现象,还会引起一些甲状腺功能亢进。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了。

3、那么最后就是当大家在发生这种疾病的时候,她是一个非常
危险的疾病,如果说不及时治疗的话,它就会引起室颤或者是会发生一些早搏,有的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心动过速,经常会让人感觉一些没
有力气胸闷恐慌,烦躁不安的症状。

三、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某同事为大家分析这些,这是老肖的,这是能够帮助到大家到大家在发生一些因为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室颤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大家一定要进行一些抢救的工作了,而且对她的抢救一定要争分夺秒。

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指的是心脏的房室传导过程出现异常,导致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电生理检查、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综合分析来确定诊断。

本文将为您介绍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

根据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速度减慢,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又分为二度Ⅰ型和二度Ⅱ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是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了解房室传导阻滞的分类可以有助于后续的鉴别诊断。

其次,我们需要通过心电图来鉴别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是诊断心脏疾病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心电图上,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而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则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异常。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逐搏传导,即P波逐渐延长直至未能通过,QRS波群消失。

而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则表现为部分P 波未能通过,QRS波群消失。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完全性阻滞,即P波与QRS波群之间没有关联。

通过对心电图的细致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

除了心电图,电生理检查也是鉴别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手段。

电生理检查是通过在患者心脏内部放置导管,通过测量电信号的传导速度和阻滞程度来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和程度。

电生理检查通常在心电图无法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在进行房室传导阻滞鉴别诊断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注意与其他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鉴别。

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类似,如窦房传导阻滞、室房传导阻滞等。

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其他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

其次,房室传导阻滞还可能与其他心脏病并存,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面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辅助检查
最后心房激动终于落在房室结的绝对不应期中,而不能下传心 室,发生一次漏搏。在漏搏的长间歇中,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又 有所恢复,这样周而复始。每一文氏周期可以固定,也可以不 固定。固定与否和房室传导比例有关,即P波和下传的QRS波的 比例,可用数字表示。如3∶2阻滞。表示每3个P波有2个下传, 1个脱漏。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是3∶2,但可见到任何(X 1): X的比例,例如4∶3、5∶4、6∶5或7∶6等。有人采用希氏束 电图和心房起搏等方法观察,在自然发生的文氏型阻滞3∶2传 导时。
其他辅助检查
心房扑动(F波)呈2∶1和4∶1交替传导时。大多系A型交替性文 氏周期所致,应注意鉴别。b.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表现为房室传导系统的上部(近端)呈文氏型传导阻滞;下部 (远端)呈2∶1阻滞。因为发生文氏周期末尾的一个P波受阻,激 动打乱了2∶1阻滞的规律性,从而使文氏周期终止于2个受阻 的P波,即B型交替性文氏周期表现在房室结区为文氏周期传导, 下部(结希区或希氏束远端)为2∶1传导。房室结的文氏传导公 式为: X=n-1的房室关系,其下传为2∶1传导,故有X=(n-1)∶2的 规律。
其他辅助检查
b.可能由于超常期传导所致。E.心搏脱漏后的P-R间期不缩短的 文氏现象: 通常在两个不同部位同时存在着二度阻滞。远端部位发生阻 滞时,近端部位持续存在着文氏型传导。在另一部分病例,可 以用这个被阻滞(未传至心室)的P波在房室交接区内发生的隐匿 性传导来解释。F.交替性文氏周期: 大多数交替性文氏周期发生在房室结,存在上下两个阻滞区。 交替性文氏周期的心电图有两种类型。a.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病因
出现时间短暂,多于1周内消失。二度Ⅰ型不常发生于前间壁 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表明是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 易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外,风湿热可有不同程度的房 室传导阻滞,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心肌炎、心肌病等也 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病因 药物 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均可发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但它们更易发生二度Ⅰ型房室 传导阻滞)。
概述
其特征是一个心房激动突然不能下传,其前并无P-R间期延长。 在发生心搏脱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是恒定的, 即P波突然受阻不能下传以及无文氏现象存在,这是Ⅱ型不同 于Ⅰ型的主要区别点。
流行病学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健康人,尤其见于运动及睡眠 时,这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其预后良好。然而,有 一项研究表明,16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婴儿,有7例发 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中72% 发生在房室结,9%发生在希氏束,19%发生在束支。
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的部位中20%发生在希氏束,80%发生在 束支,很少发生在房室结。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是永久性的,易 发展成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至少有2/3的患者存在双束支 甚至三束支病变,病人发展到高度房室阻滞而需植入起搏器的 发生率不明确,与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有关。
流行病学
有一项研究表明,15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9例 之前已有束支阻滞,其中6例在6个月之内出现了晕厥并植入了 起搏器,另3例由于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植入了起搏器。 有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窄QRS波的病人资料很有限,但我 们已观察到有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心脏阻滞。
病因
但阻滞大多为暂时性的、可逆的。很少发展为永久性慢性房室 传导阻滞。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二度房室传导阻二度房室传 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10%。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前 壁心肌梗死,其发生率为1%~2%。多在发病后72h内出现。阻 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扩张型心肌病二度传导阻滞者约占4%。 其他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黏液性水肿、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症等均可 见到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表现为房室传导系统的上部(近端)呈2∶1阻滞,下部(远端)呈 文氏型传导(图4)。
其他辅助检查
由于文氏周期末尾一个受阻P(或F)波的前、后,各有一个受阻 于上部的P(或F)波,便连续发生3个受阻的P(或F)波,即A型交替 性文氏周期表现在房室结上部(房结区)为2∶1传导阻滞,房室 结区为文氏型周期。传导公式为X=(n∶2)-1,或n/2-1。X为 心室搏动数,n为文氏周期内下传和未下传的心房搏动数之和。 因为房室结上部(房结区)为2∶1传导,则形成X=n∶2的房室比 例;下部为文氏周期传导而再脱漏一次,形成X=(n∶2)-1的房 室比例,最终由3个连续未下传的心房激动终止该文氏周期。
其他辅助检查
b.常见最后1个P-R间期的增量最大。c.R-R间期呈现逐渐延长继 之明显延长(渐长突长)的特点。d.漏搏长间歇短于2个窦性周期 之和。e.漏搏后的第1个R-R间期短于漏搏前的最后1个R-R间期。 C.递增量固定的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 a.开始下传的第1个P-R间期正常,以后的P-R间期虽延长,但 均相等。b.R-R间期相等而固定,直至P波不能下传心室出现漏 搏为止。D.漏搏前P-R间期增量为负值的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 a.漏搏前P-R间期增量为负值致使漏搏前的P-R间期短于漏搏后 的其他下传心搏的P-R间期。
临床表现
房室传导阻滞为3∶2时,心音和脉搏可拟似期前收缩形成的二 联律。2∶1阻滞时则伴有慢而规则的心率。
并发症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出现晕厥、心绞痛,严重者可 出现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
其他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①典型心电图特点: A.P-R间期逐搏延长,直到P波不能下传,发生一次QRS波脱 漏(图1)。 B.P-R间期的递增量逐搏减少。在每个文氏周期中,以第二个 P-R间期的递增量最大,以后逐搏减少。 C.漏搏前的R-R间期逐搏缩短。这与P-R间期的增量逐搏递减有 关。 D.由于心搏脱漏的长间歇含有最短的那个P-R间期,因此长间 歇必然等于或小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间期之和。
病因
电解质紊乱中高血钾(血钾为10~13mmol/L)可引起房室传导阻 滞。低血钾(血钾<2.8mmol/L)也可引起各级房室传导阻滞。风 湿热、风湿性心肌炎患者中约26%可伴有一度和(或)二度房室传 导阻滞,以一度多见。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并不少见。有时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多表明病变广泛。其 他感染如柯萨奇B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伤寒等可使传导系统广 泛或局部受损,一、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发生,受损程 度可轻可重。
病因
近年来发现大约有半数慢性结下性房室传导阻滞并非系动脉硬 化、心肌炎或药物中毒所致,而是两束支或三束支发生非特异 性纤维性变,有时病变可侵及希氏束的分叉处,而房室结和希 氏束很少受到侵及,其原因不清。
发病机制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 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几乎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所以二度Ⅱ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 害形成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几乎完全在希-浦 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 35%,在希氏束下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尚未见到阻滞部 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 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
a.每个文氏周期以一次心室漏搏结束。
其他辅助检查
b.P-R间期的增量一般是先逐步递减,但在漏搏前的增量反而增 加。c.通常第2个及最后1个P-R间期的递增量较大,中间几个P-R 间期的递增量较小。d.R-R间期呈渐短、渐长、再突长的规律变 化。e.漏搏的长间歇短于2个窦性周期之和。f.漏搏后的第1个RR间期短于漏搏前的最后1个R-R间期。变异型文氏现象发生率远 比典型文氏现象发生率高,由于递增量不定,故表现可多样(图 3)。 B.增量型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 a.P-R间期增量逐渐增加,即P-P间期逐渐缩短,随后以心室漏 搏结束,与典型文氏型心电图相反。
其他辅助检查
E.漏搏的长间歇后第一个P-R间期正常或接近正常。 ②对典型心电图特点的详细描述: A.文氏周期的特点: 由于房室结本身是最容易发生递减传导的部位,当房室结的 传导功能减低时,此现象即可出现,每次搏动后房室结都不能 完全恢复。当文氏周期中第1个心房激动下传时,房室结传导 正常或延长;第2个激动恰遇房室结的相对不应期,使P-R间期 比第1个P-R间期要延长些;第3个激动传至房室结时,房室结处 于相对不应期的更晚阶段,使P-R间期更加延长。
其他辅助检查
最终由1个或连续2个未下传心房激动终止文氏周期(图5)。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症状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及心室 率的快慢。阻滞程度轻,所致心室漏搏很少时,对血流动力学 影响不大,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感。如果心室漏搏较多, 导致心率减慢至50次/min以下时,可出现头晕、无力、血压下 降等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体征:
最常见的是在一系列规则的心搏中偶尔出现一次间歇,在间 歇前并无提早搏动。听诊时由于心房和心室关系的变动,第1 心音可强弱不等,心音和脉搏有脱漏。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seco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别名
2度房室阻滞
类别
心血管科/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ICD号
I44.1
概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seco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Ⅱ°AVB)是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中断,即有 心室脱漏现象,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在体表心电图上, 一部分P波后不继有QRS波(心搏脱漏)。1924年莫氏(Mobitz)将二 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亦称二度Ⅰ型和二 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前者亦称文氏现象(Wenckebach’s phenomenon)或文氏周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莫氏Ⅱ 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