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补钾注意事项——from丁香园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3--4克(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
尽量避免应用肠溶片和缓释片。
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 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
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
补钾量视病情而定,作为预防,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3~4g/d,作为治疗,则为4~6g或更多。
1、尿量必须在30ml/h或每日尿量>700ml以上时,则补钾安全。
肾功能不全时而必须补钾者,应严密监测。
2、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
(血栓性静脉炎)最高允许钾浓度40mmol/l。
3、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忽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
4、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
5、K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
连续几天进行合理补钾治疗后,疗效不满意不稳定者,称为难治性低血钾。
1、适量补镁2、发现和治疗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的原因。
3、发现和治疗肾失钾的原因4、停用利尿剂,治疗吐泻5、可选择应用抑制肾小管排泌钾的药物,如氨苯蝶啶,螺内酯。
但起作用很慢,半衰期很长,使用时要防治高血钾。
6、细胞内缺钾严重加大补钾力度!7、如果应用了上述措施后,仍补钾不满意。
可尝试使用小剂量激素。
具体原理不明。
可能是激素的“允许”左右。
8、周期性低钾麻痹患者虽然血钾很低,但很少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
如果盲目大量补钾,容易造成高钾血症。
此时的治疗重点是维持呼吸肌功能。
停止静脉补钾24h后,血钾大致正常,可改用口服补钾,因血钾达3.5mmol/L,仍表示体内缺钾约10%,一般需补钾4~6d,严重者需10~20d才能使细胞内缺钾逐渐纠正。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述补钾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钾是一种很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低钾血症等疾病。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1. 了解病情:在补钾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低钾血症
的程度、病因等,以确定合适的补钾方式和治疗剂量。
2. 确定补钾方式:补钾可以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行。
对于
轻度低钾血症,可以通过口服补钾盐等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快速补钾。
3. 确定补钾剂量:补钾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血钾浓度、病
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补钾过量或不足造成的不良反应。
4. 注意补钾速度:补钾速度应适中,过快的补钾会引起心律失
常等严重反应,而过慢的补钾会延长治疗时间,影响疗效。
5. 监测血钾浓度:补钾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钾浓度,以避免
补钾过量或不足。
6.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补钾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
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或药效降低。
在进行补钾治疗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7. 注意饮食:患者在补钾期间应避免食用高钾食物,以避免补
钾过量。
同时,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中的钾元素摄入。
- 1 -。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注意事项
1. 无尿一般不补钾,除非血钾明显降低(1日无尿血钾上升0.3mmol/L)。
2. 常规静脉补钾方法是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若氯化钾浓度过高,因输液时静脉疼痛病人常不能接受;若需增加补钾量又不能大量补液时,可同时加31.5%谷氨酸钾(5.5mmol/g)10~20ml 于同一液体中静脉滴入。
3. 补钾速度过快可发生高钾血症,因输入的钾需经过15小时细胞内外才能达到平衡,4小时才能经肾排出,一般补钾速度的限度为40mmol/h;(心脏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凡血钾低于4mmol/L,应再补充高浓度钾溶液,成人可在半小时内滴入氯化钾1.0~1.5g,一般心律失常可以获得纠正。
4. 若遇到缺钾所致的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肠麻痹等严重病情,表示体内缺钾程度太重,补钾量应大,速度也应加快,(外周静脉)极限浓度可提高到1% KCl,但必须有心电图监护观察。
5. 病情严重,又限制补液时,可以在严密监视下,提高浓度达60mmol/L,此时需选用大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心脏手术)术前、术后大量利尿,往往低血钾比较多见,一般应经深静脉补钾,浓度0.3%~3%不等,依据血钾情况而定。
临床补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补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钾是身体必需的矿物质之一,但摄入过多或缺乏都可能会导致肌肉无力、疲劳、心律失常等问题。
以下是临床补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饮食补充法:多吃香蕉、草莓、柑橘类水果、菠菜、西兰花、瘦肉、鸡蛋、牛奶等食物,增加摄入钾的摄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高钾食物不宜过量食用,因为过量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胃肠道出血等风险。
2. 药物补充法:可以通过口服补钾剂、泵剂等方式进行补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补钾剂在剂量和种类上有所不同,使用时需
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要过量使用。
3. 注射钾液体:可以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钾。
需要注意的是,注射钾液体时需要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导,避免因注射
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4.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钾的平衡,但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或进行过于强度的运动,以免导致钾流失过多。
5.注意事项:补钾时需要注意避免摄入高含钾的食物或饮料,避
免过量摄入。
同时,需要避免与钙结合,因为钾与钙会结合形成草酸钙,从而影响补钾效果。
另外,补钾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以免影响补钾效果。
补钾时需要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补钾方法,控制
剂量和种类,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
同时,应该避免过量摄入钾,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低钾血症补钾注意事项

低钾血症补钾注意事项1.注意:①以上补充的量为正常进食的情况下,需要额外补充的量;②当患者无法进食时,肾脏依然会排钾,此种情况还需要加上每日生理补钾量,即氯化钾6g;③以上补充的量均为氯化钾的量,而不是钾离子的量。
2.口服补钾口服补钾安全简单易行,正常情况下肠道吸收率可达90%,一班轻型低钾血症的患者可以口服补钾。
不良反应:对消化道具有刺激作用,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
在空腹、剂量较大及原有胃肠道疾病者更易发生。
用法用量:①可选择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1-2 包,3 次/日。
②氯化钾缓释片 1 g 口服,3 次/日。
氯化钾缓释片能够明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使钾缓慢释放以稳定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注意氯化钾缓释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
③10% 氯化钾注射液10-20 ml(1-2g氯化钾)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3 次/日。
但原则上不推荐注射液口服,以免造成剂型的浪费。
④以上药物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
⑤除了药物补钾外,患者也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无花果、土豆等。
3.静脉补钾静脉补钾,可及时快速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但需注意,①静脉补钾需较大的补液量,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对出入量有要求的患者需注意,如心衰的患者;②由于药物刺激性,可能导致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
用法用量:①临床一半15 ml 10% 氯化钾注射液+ GS/NS 500 ml,静脉滴注。
②先用NS,因为葡萄糖溶液可刺激胰岛素释放,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因此纠正低钾血症时,宜选择盐水做溶媒;如血钾已基本正常,则用GS,这可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
③静脉滴注时,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超过0.3%,这是由于心跳骤停与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钾离子浓度成正相关。
4.静脉泵补钾微泵静脉补钾速度均匀,药量准确,能保持最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可以减少补液量。
这种方法是抢救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最佳途径。
补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

补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补钾是指通过摄入富含钾的食物或者口服药物来增加体内钾离子的浓度,以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补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非常重要,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选择适合的补钾方法:可以通过摄入钾含量较高的食物来补钾,如香蕉、土豆、豆类、核桃等。
此外,还可以选择口服含钾药物,如氯化钾片、枸橼酸钾颗粒等。
对于严重低钾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钾来进行补钾。
选择补钾方法时应根据个体情况以及具体情况而定。
2.严格控制补钾的剂量:补钾时应根据体内钾离子的浓度以及个体情况来确定所需的补钾剂量。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补钾的目的,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因此,在补钾时需要根据医嘱或者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以确保补钾的安全与有效。
3.谨慎对待高钾血症患者:对于高钾血症患者,补钾应更加慎重。
在补钾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严密监测血钾水平。
如果出现高钾血症的症状(如心律失常、肌无力等),应立即停止补钾,并及时通知医生以寻求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4.考虑补钙同时补钾:由于钾离子与钙离子之间有相互影响的关系,补钾时也需要考虑补钙。
特别是在使用氯化钾等高浓度补钾药物时,可能会增加钙离子的排泄。
因此,在补钾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补充足够的钙,以维持钙钾平衡。
5.细致观察补钾效果:在开始补钾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补钾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稳定,说明补钾有效。
如果在补钾后仍出现明显不适或症状加重,需要及时调整补钾的剂量或者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6.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除了通过口服药物补钾,补充富含钾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均衡摄入各类食物,并合理搭配富含钾的食物,有助于维持体内钾离子的稳定水平。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原则及注意事项
静脉补钾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纠正人体内钾离子缺乏的情况。
在进行静脉补钾时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静脉补钾的原则如下:
1. 确定补钾的适宜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体重、性别、病情等,确定补钾的适宜剂量。
一般情况下,每次补钾量应不超过40mmol。
2. 选择适宜的钾盐。
目前常用的钾盐有氯化钾、醋酸钾和柠檬酸钾等。
选择钾盐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肾功能,避免出现肾毒性反应。
3. 控制补钾速度。
补钾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补钾速度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
特别是在老年人、肾功能受损或心功能不全等患者中,补钾速度应更慢。
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如下:
1. 监测补钾的效果。
补钾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钾水平变化,及时调整补钾剂量和速度。
2. 避免补钾过量。
过量补钾可能导致心脏停搏等严重并发症,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钾水平,及时停止补钾。
3. 预防钾盐注射相关的不良反应。
静脉注射钾盐可能引起静脉内炎症、局部疼痛、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应注意预防和处理。
总之,静脉补钾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需要遵守一些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进行。
补钾、钠原则注意事项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一、补钾公式:血钾正常范围:血清钾3.5—5.5mmol/l 尿钾 25-125mmol/24小时(期望值—实测值)×体重(kg)×0.3/1.34 得到的数值就是所需10% kcl的毫升数补钾换算:每克kcl=13.4mmol/l. 即20mmol/l kcl=10%kcl 15ml临床补钾:常按10%氯化钾每日1~3ml(100~300mg)/kg补充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1、补钾的注意事项一、口服安全,凡能口服者应不用或少用静脉途径补钾。
二、对无尿和少尿的病人不补钾,应先恢复血容量和促使排尿,待尿量超过30ml/h后,才能经静脉补钾。
3、静脉补钾,每500ml液体中含钾不超过1.5g、成人滴速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绝对禁止将10%氯化钾作静脉推注。
三、总量要控制,每天补钾要准确计算,对一般禁食病人无其他额外损失时,10%氯化钾30ml为宜。
四、严重缺钾者,不宜超过6~8克/天。
五、补钾最好用生理盐水,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否则可能会使血清钾更低。
※尿量是最重要的。
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尿量30ml/h以上)2、血钾接近正常以后补钾以口服为主,静脉为辅。
口服10%的 KCL溶液吸收好,而且安全,所以低钾患者能够口服补钾的尽量选择口服!口服补钾:10%的KCL,每次10ml,每日3-4次。
可以加入到橙汁中改善口感,宜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高浓度的钾对对胃黏膜的刺激造成胃黏膜糜烂出血。
10%枸橼酸钾(100ml/瓶,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20-30ml tid。
不建议口服补达秀,因补达秀补钾较KCL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钾
在补钾界除了「见尿补钾」这一大原则,还有着「补钾3、6、9」的传说。
指的是轻度缺钾(3.0-3.5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3 g;中度缺钾(2.5-3.0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6 g;重度缺钾(<2.5 mmol/L)一天额外补充氯化钾9 g。
注意,这里说的是额外,也就是说如果病人无法进食,还要记得加上每日生理补钾量即加上氯化钾6 g。
原发病,要纠正
积极寻找低血钾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简单概括起来,低血钾的原因无非「低摄、高排、内转移」三个方面。
低摄:由于钾离子「不吃也排」的特性,摄入不足必定会导致低钾。
高排:持续的腹泻、呕吐、胃肠减压等导致大量钾的丢失,同时,低钾血症还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并发结果。
除此之外,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顺铂或两性霉素B 等药物也可导致低钾。
(细胞)内转移:一般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补充胰岛素后可迅速出现严重低钾血症,尤其是合并有酮症酸中毒时。
补钾方法,如何选择?
初级阶段——口服补钾
口服补钾可以说是直接、最安全且简单易行,在肠道吸收率可达90%。
一般来说对于轻型低钾血症的患者,预防性用药都可以选择口服补钾。
但口服补钾也有不足之处:对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服用后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及出血。
所以也需要注意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的病史。
用法
1. 可选择枸橼酸钾,温开水冲服,每次1-2 包,3 次/ 日。
2. 氯化钾缓释片1 g 口服,3 次/ 日。
氯化钾缓释片能够明显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且使钾缓慢释放以稳定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
3. 10% 氯化钾注射液10-20 ml 配以牛奶、果汁,温水稀释后口服,3 次/ 日。
但原则上不推荐注射液口服,以免造成剂型的浪费。
且以上药物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
除了药物补钾外,患者也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无花果、土豆等。
中级阶段——静脉补钾
口服补钾掌握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补钾的中级阶段:静脉补钾,可及时快速纠正低钾血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静脉补钾需同时加大补液量,这可能会增加心脏负荷,且由于药物刺激性,可能导致静脉炎及疼痛的发生。
用法
15 ml 10% 氯化钾注射液+ GS/NS 500 ml,静脉滴注。
先用NS,如血钾已基本正常,则用GS,这可有助于预防高钾血症。
「千分之三记心间」即静脉滴注时,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超过0.3%,这是由于心跳骤停与单位时间内流经心脏钾离子浓度成正相关。
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氯化钾的浓度而不是钾离子浓度,在临床应用时,一般500 ml 液体中最多加入15 ml 10% KCl 即可。
高级阶段——输液泵补钾
微泵静脉补钾速度均匀,药量准确,能保持最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可以减少补液量。
说到补液量,一定想到心功能不全。
所以这种方法是抢救心功能不全,合并严重低钾血症的最佳途径。
但缺点是引起高钾血症风险最大,随之的注意事项也较多。
其中一个大家都疏忽的地方是,一定要注意选择质量好点的输液泵,否则万一一下泵入过多氯化钾,可引起心脏骤停。
用法
输液泵补钾的方法也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级:10% KCl 15 ml 微量泵加入35 ml 液体,小于8 ml/h,优点安全,大静脉即可,补液量小,但补钾量不多。
第二级:药物配置和用量同第一级不变,泵入速度提升为8-20 ml/h,相对还是比较安全。
同时提高了补钾速度,但对血管的刺激性加大,故一般需要中心静脉,必要时心电监护。
第三级:10% KCl 30 ml 微量泵加入20 ml 液体,10-50 ml/h 泵入。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氯化钾已达到0.74 g/h-3 g/h(极量),必须进行心电监护,每小时测血气,每小时测电解质,准备相关抢救药品备用。
补钾界的终极秘籍
没错,其实还有最后一个级别,这也是本篇文章的最终秘籍(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哦!)
其实就是10% KCl 原液经中心静脉手工缓慢推注。
这时除了需要心电监护、除颤器、抢救药品保驾以外,还需要极强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
历史上成功的人屈指可数,而如果能达到这个级别,可谓是补钾界的武林至尊,基本就可以流芳于世了!
最后,通过一张图小结一下,补钾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