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贵州柒黔民族文化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介绍

合集下载

2018-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料-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8-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料-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8-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料-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呢?贵州有多少个少数名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资料,欢迎阅读,喜欢你就拐走吧~ 【侗族萨玛节】侗家人的祭萨涵盖了母性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

“萨”是侗族人民普遍祭拜的始祖母,是婆婆,是女性的意思。

祭品中最重要的是鱼,其次是油茶,祭祀的主要是妇女,油茶是侗乡最著名的食品,也是女性最喜欢的食品,妇女们在萨坛前一边打油茶,一边唱颂萨神歌,其乐融融。

【土家族摆手节】摆手节,被誉为土家族的“狂欢节”。

分布湘西、鄂西、川东以南和黔东北等地,一两百万土家族同胞届时都要举行隆重庆典,尽兴狂欢。

它不仅是土家族歌舞艺术的大汇演,也是该民族历史、风俗和文化的再现。

【水族端节】端节”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欢庆丰收、祭祀祖先、聚会亲友、预祝来年丰产的年节。

“端”者为年末岁首之两端,水族历法,以农历九月为岁首,农历八月为岁末(除这点外,水历与农历一样),年末岁首正值谷熟时节,即为“端节”的时间。

水族赛马只在端节举行,是端节最有吸引力的节日。

水族传统习俗,在端节(亥日)吃过早饭后,男女老少便一起涌向端坡,观看端坡赛马。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以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送崇除邪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时间基本上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白天,人们杀猪宰羊祭土地神、火神等诸神,艳服盛装欢聚游乐,谈情说爱,并表演民间歌舞,举行对歌、斗牛、赛马、摔跤、拔河、荡秋千等活动。

夜晚,男女老少手持火把,游行在村寨田间。

然后燃起篝火,举行晚会,饮酒载歌载舞,尽欢而散。

【仡佬族吃新节】。

贵州风俗——精选推荐

贵州风俗——精选推荐

贵州风俗
1、节日风俗: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

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

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

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贵阳风俗民情

贵阳风俗民情

贵阳民族风俗贵阳•民族风俗贵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民族节日、集会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

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常使游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能感受到黔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六月六“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邀约相会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

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

“六月六”的缘起,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花开锦绣、香飘长天的青山秀水图。

魔王见此宝图,顿起贼心,前来抢夺。

姑娘和众乡亲苦战七天七夜,终因力量悬殊,六月初六这天,眼看宝图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将图抛向空中,宝图即化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气死化为一堆乱石,沉入花溪河底。

此后,为了纪念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们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六月六”歌节。

布依族拦门酒远方的客人将至,布依寨子里的年轻布依姑娘们已穿戴好华丽的服饰,等待在寨子的门口。

举行布依寨独特而又盛大的欢迎仪式--拦门酒。

拦门酒是布依族人自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牛角,那样布依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给你灌上第二杯拦门酒。

许多号称海量的朋友就是因为不明其中原因,而还未进寨门便一觉睡过时间,错过了布依寨做客的好机会,拦门酒之名也因此而来。

四月八“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贵阳的风俗

贵阳的风俗

贵阳的风俗跳地戏贵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地民族节日内容丰富,各具特色。

苗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民族节日,为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提供了极佳的机会。

在民族节日、集会期间及农闲时节,农村要开展演地戏、跳芦笙舞、赛歌、赛马、斗牛等饶有情趣、极富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体育活动。

而那乡间寨上民族情趣极浓的婚俗、酒规、葬礼,也会使游人大开眼界。

如果你有幸参加这些民族节日的话,一定会感受到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

六月六“六月六”是贵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贵阳市及邻县成千上万的布依族群众便要集于风景秀丽的花溪河畔,穿密林,绕花间,乘游船,吹木叶,唱山歌,尽情欢度佳节。

男女借机向意中人表达爱慕之情。

“六月六”的缘起,有这么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布依族姑娘绣了一幅花开锦绣、香飘长天的青山秀水图。

魔王见此宝图,顿起贼心,前来抢夺。

姑娘和众乡亲苦战七天七夜,终因力量悬殊,六月初六这天,眼看宝图就要落入魔王手中,姑娘急中生智,将图抛向空中,宝图即化为花溪的青山秀水,魔王被气死化为一堆乱石,沉入花溪河底。

此后,为了纪念这位造就花溪秀美山川的布依姑娘,每年六月初六,人们汇集于花溪河畔,载歌载舞,以表敬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名扬省内外的“六月六”歌节。

四月八“四月八”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各地节日内容不尽相同,其中,规模最为宏大、场面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贵阳市苗族的“四月八”庆祝活动。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贵阳市及邻县的苗族群众都要身着民族盛装,云集贵阳市中心喷水池一带。

他们吹响芦笙、箫笛,唱着山歌,跳着苗家舞蹈,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

“四月八”的由来传说甚多,主要是为凭吊“四月八”葬于今喷水池一带的古代苗族英雄,辈辈相传,而成习俗。

如今,贵阳的“四月八”已成为贵阳及其附近苗、布依、侗、壮、水、仡佬、汉等民族共同狂欢的节日,成为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典。

黔东南最浓重的节日苗寨鼓藏节,错过就要等十三年才能看到的盛况

黔东南最浓重的节日苗寨鼓藏节,错过就要等十三年才能看到的盛况

黔东南最浓重的节日苗寨鼓藏节,错过就要等十三年才能看到的盛况黔东南最浓重的节日苗族鼓藏节,贵州省雷山县传统祭祀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苗寨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

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己存在。

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

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全县的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起源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说的是人类祖先姜央过鼓藏节是为了祭祀创世的蝴蝶妈妈。

传说蝴蝶妈妈是枫树生出来的,所以苗族崇拜枫树。

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枫树心里,用枫树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

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枫树和蝴蝶妈妈。

鼓藏节就是祭祀神枫树和蝴蝶妈妈。

传说传说一这种古老的祭祖礼仪在苗族的创世歌里有所记录,因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记录方式。

歌词叙述说枫树是万物的生命树,这生命树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后,树根变成泥鳅,树干变成铜鼓,树枝变做鹊鸽,树心里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了十二个蛋,成为十二个蛋的妈妈。

蝴蝶妈妈孵蛋三年,孵化了十一个,包括雷公、鬼神、龙蛇、虎豹、豺狼、拥耶(最早的男人)、妮耶(最早的女人)等人、鬼、神、兽。

但剩下的一个蛋经过三年的孵化后依然是一个蛋。

蝴蝶妈妈只好请暴风帮忙,暴风把蛋刮下山崖,蛋壳破裂,钻出一头小牛。

小牛怨恨蝴蝶妈妈没有亲自孵下它,把蝴蝶妈妈气死。

拥耶、妮耶用牛耕地种田,但就是从未有过好收成。

鬼神告诉拥耶、妮耶:因为大鼓牛气死了蝴蝶妈妈,所以才不叫牛耕地的田园长出好庄稼。

只有把大鼓牛杀掉,祭拜蝴蝶妈妈才能求得庄稼的丰收。

拥耶、妮耶宰牛祭拜蝴蝶妈妈,立刻迎来大丰收。

这是“鼓藏节”由来的一种传说。

[1]传说二远古的苗家有两姐妹,美丽善良、勤劳聪慧,姐姐叫“贲”(苗语:花),妹妹叫“鲠”(苗语:虫)。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份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水族等18个民族。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仡佬族吃新节"吃新节"是贵州各地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有少数地区在农历六月初六。

节日这天,家家买肉打酒,杀鸡宰羊,并从地里摘些早熟的稻谷、王米作新米饭,再以釭豆、毛豆等做菜祭祀祖先。

然后全家围坐,饮酒言欢,吃新米饭,叫做"吃新"。

在贵州仡佬族中流传这样一则神话,说谷种是狗随仡佬族祖先到天上去取谷种,由于祖先的被天神扣押,狗不得已,只有用自己的尾巴悄悄把谷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谷种种植。

“吃新节”是以祭祀祖先和自然神为主要特征的节日,主要通过祈神、娱神,来达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愿。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瑶族盘王节“盘王节”是一个祭祀性节日,以“还盘王愿”和“度戒”为主要内容。

“还盘王愿”是祭祀盘王,祈祷盘王的庇佑:“度戒”是瑶族男子举行的一个成人洗礼仪式(有的地方包括妇女)。

“盘王节”主要在信奉盘王自称“尤勉”的“盘瑶”的流传,以贵州榕江塔石地区的瑶族“盘王节”规模较大,有4000余人。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布依族六月六每年农历“六月六”,布依族的中老年妇女把家里用过的衣笼垫被等物,全部挑到河边、塘边、沟边等清流水之处洗净和沐浴,因为这天是龙的洗澡日,将龙洗过澡的水来洗各种污物和人身上的污垢,可避邪安康。

晚上,中老年男女歌师歌手聚集于寨中,举行对歌赛活动,一唱一喝,一起一落,大显身手,歌声不断,每每通宵达旦,一连数日,气氛热烈,蔚为壮观。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苗年节苗年节,是苗族人过的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

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

贵州节日习俗

贵州节日习俗

生产性节日
生产性节日
开秧门,是第一个生产性节日,流行于黔 东南苗族地区,“开秧门”是统一插秧的 号令,“开秧门”后,一律不准再吹芦笙, 且要把芦笙的管,眼堵塞好,不使之漏气, 直到“吃新节”时才开禁
吃新节,(农历六至八月),普遍流行于 贵州各民族,通常是在水稻打苞抽穗时进 行。人们在“吃新节”象征性地采摘少许 新穗,剥壳煮进饭里
祭祀祖先——苗族“吃鼓藏”(牯藏节) 时间:一般为13年一次,有的地方7年举行 一次,有的地方则9年,间隔年数皆为单数 苗族大多不设祖宗牌位,他们刳木为鼓, 两端蒙牛皮,作为祖宗灵魂居处的象征, 亦称祖鼓 鼓因地区不同有单、双鼓之分 单鼓:以牛背皮蒙一端为公鼓面,牛腹皮 蒙一端为母鼓面 双鼓:以靠根部一段制成公鼓,梢段为母 鼓
祭祀自然物——祭山节
黔西北许多苗族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祭山 节” 节日要封寨 主祭人把酒、肉、饭等祭食放在的地上, 宰公鸡一只,以其血淋洒小山包,以血鸡 毛贴树干上,然后持酒举香,绕树祷告 水族、彝族、布依族也有祭山节 祭山节的忌讳:不准动土、不准说不吉利 的话、严禁串寨
祭祀自然物——祭树节
黔中一带苗族的跳月或跳花等竖立在节日场中心的花杆几乎都是送子神灵节日后花杆要送归主寨然后将其抬到寨中不育夫妇家或者锯为几段分送几家三都县水族的苏喜宁节农历腊月水历四月丑日被称为水族的妇幼节开秧门是第一个生产性节日流行于黔东南苗族地区开秧门是统一插秧的号令开秧门后一律不准再吹芦笙且要把芦笙的管眼堵塞好不使之漏气直到吃新节时才开禁吃新节农历六至八月普遍流行于贵州各民族通常是在水稻打苞抽穗时进行
交际性节日——非择偶的爱情节日
射花节(射背牌)农历三月三或四月八进 行 情人节 从江县小黄乡侗族的节日
交际性节日——寨际联谊性节日

关于贵州的风俗

关于贵州的风俗

关于贵州的风俗贵州地处中国中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彩的省份。

这里的风俗独具特色,深受游客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贵州的风俗文化,包括传统民俗、节日习俗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

一、传统民俗1.苗族银饰苗族是贵州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善于制作银饰,银饰是苗族女性的重要装饰品。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包括耳环、项链、手镯、腰带等,每一种银饰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寓意。

2.侗族歌舞侗族是贵州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歌舞文化。

侗族歌舞形式多样,有舞龙、舞狮、木偶戏、花灯戏等。

这些歌舞表达了侗族人民对生活、自然、祖先等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3.布依族蜡染布依族是贵州的另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善于制作蜡染布。

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其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染色和蜡涂抹,最终形成图案。

蜡染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节日习俗1.苗年苗年是苗族传统的新年节日,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间举行。

苗年期间,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铜鼓、唱苗歌等。

此外,苗族人民还会进行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

2.侗族花山节花山节是侗族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八至十五之间举行。

花山节期间,侗族人民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打花灯、唱侗歌等。

此外,花山节还有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

3.龙舟节龙舟节是贵州传统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之际举行。

龙舟节期间,人们会进行龙舟比赛、吃粽子、赛艇等活动。

此外,还有燃放艾草、挂菖蒲、贴五色丝等传统习俗。

三、饮食文化1.酸汤鱼酸汤鱼是贵州的传统美食,以鱼肉和酸汤为主要原料,口感酸辣爽口,非常开胃。

酸汤鱼的做法复杂,需要选用新鲜的鱼肉和各种调料,烹饪时间也较长。

2.酸菜鱼酸菜鱼是贵州的另一道传统美食,也是一道酸辣口味的菜肴。

酸菜鱼以鱼肉和酸菜为主要原料,口感鲜美,有利于开胃消食。

酸菜鱼的做法相对简单,适合家庭烹饪。

3.酸辣粉酸辣粉是贵州的传统小吃,以面粉和各种调料为主要原料,口感酸辣爽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条】贵州柒黔民族文化之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介绍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

世居地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满、白、蒙古、羌、毛南和土家等。

少数民族节日很多是出自于民间传说故事,各少数民族人民为纪念本民族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了本民族的节日。

苗族
贵州部分地区少数民族主要节日表
日期(农历)节日名称民族地点活动内容
一月初四至十五根今布依镇宁县黄果树文艺演出、赶表(谈情说爱)、吹唢呐
一月初九跳场苗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跳芦笙
一月十一至十五芦笙会苗凯里市舟溪各寨跳芦笙、对歌、斗牛
一月十五地戏节布依贵阳市花溪区大赛演唱地戏
一月十六至十八芦笙会苗凯里市舟溪乡芦笙堂跳芦笙、敲木鼓、斗牛赛马二月首亥日翻鼓节苗凯里市青曼乡晴郎村敲木鼓、敲铜鼓、吹芦笙
三月初三三月三侗镇远县报京乡对歌、跳芦笙、讨篮子(男女青年定情)
三月十五至十六姊妹饭节苗台江县吃姊妹饭、踩鼓舞、吹芦笙三月十九至二十一芦笙节苗凯里市旁海区跳芦笙、斗牛、赛马
四月初八四月八苗贵阳市喷水池吹芦笙、对歌、跳舞
四月初八四月八苗黄平县飞云崖、松桃县等吹芦笙、对歌、跳舞
五月初五龙舟节苗、侗镇远县城关赛龙舟
六月初六六月六布依贵阳市花溪区赛歌、赶歌会
六月初六踩歌堂苗镇远县金堡乡对歌、赶歌会
六月中卯日跑马节苗凯里市挂丁对歌、赛马
六月第二卯日吃新节苗凯里市旁海区乡村吃新米、庆丰收
六月十九爬坡节苗凯里市香炉山跳芦笙、对歌、游方
六月二十一查白歌节布依兴义市查白乡对歌、弹月琴、跳舞、赶表七月十三七月半苗凯里市城郊跳芦笙、斗牛、赛马
七月第二卯日七月半(吃
新)
苗凯里市舟溪、青曼吃新米、集会
七月二十一芦笙节苗凯里市旁海区吹芦笙、赛马、对歌
九月初九重阳节苗凯里市青曼吹芦笙、斗牛、赛马
十月第一寅日苗年苗凯里市挂丁、舟溪吹芦笙、斗牛、敲铜鼓、赛马十月亥日(水历岁端节水三都、独山、都匀祭祖、赛马
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