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英语核心素养植根的沃土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1. 引言1.1 意义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in elementary English classroo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irst and foremost, core literacy is the foundation of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providing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to succeed in various aspects of life. Additionally, by nurturing core literacy in English class, students can enhance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 and creativity. This in turn prepares them to tackl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1.2 目的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es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well-rounded set of skills and attributes that will serve them well in all areas of their lives. By focusing on not just academic knowledge, but also on 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ity, and citizenship, teachers can better prepare students for success in the 21st century.2. 正文2.1 核心素养的定义Core competence refers to a set of essential skill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hat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in order to succeed in school and in life. These competencies are not only academic in nature, but also include social, emotional, and practical skill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success.2.2 小学英语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There are various ways in which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Firstly, teachers can incorporate activities that promote communication skill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presentations, and role-playing exercises. By engaging in these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to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 and confidently in English.2.3 实施方法实施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操作步骤,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施。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引言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综合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的技能。

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技能。

确定学习目标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知道他们将在课堂上学到什么。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与英语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相对应。

例如,学习目标可以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阅读技巧等。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了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应该涵盖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听力训练活动,让学生通过听取录音或实际对话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口语对话练习、阅读理解活动和写作练习等,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能力。

鼓励互动和合作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合作项目等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

这样的互动和合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

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通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反馈、书面评语或个别辅导等方式提供指导。

这样的反馈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核心素养。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深入实施英语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教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鼓励互动和合作,并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学生综合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活化英语课堂的“指南针”

核心素养活化英语课堂的“指南针”

2021年1月·第1期(总第665期)作者简介:黄静(1983-),男,江苏姜堰人,一级教师,在职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强调从打好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技能基础出发,强化学生跨文化交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突出“运用英语做事”导向。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终身发展需要”为前提,加强核心素养培养,多给学生自我尝试和主动探索的机会,引领学生在开放化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有利于学生自觉学习和使用英语,提高核心素养。

一、以听说读写为主线,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应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前提下多给学生尝试和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能真正结合自己的认知表达真实的心声,这就要求教师尝试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和倾诉。

例如,在教学“Fit for life”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结合“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的表达主题,引导学生听录音,并让他们思考:What did you listen from the tape?很多学生在听了文本录音后,能够就“How do I think of Aspirin and Penicillin?”“Why do we need Aspirin and Penicillin?”进行主动表达。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积累后,教师可建议学生整体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从“What did you read from the text?”“Why do the people long long ago need Aspirin and Penicillin?”等角度撰写小论文,分析Aspirin 和Penicillin 在人类战胜病魔中的意义。

教师也可建议学生以主题辩论的方式,围绕“The medicines and the healthy”提出自己的意见。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英语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学会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单词和句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采取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和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自由发挥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能够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和成功。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策略,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对于学习任务的理解、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性活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跃性。

也可通过开展一些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和理解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创新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可以设立一些英语角、英文报刊、英文电台等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能力。

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意表达。

合作能力是指学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等活动,让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扮演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合作效果。

拼图阅读在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大猫英语Tiger’sTale教学为例

拼图阅读在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大猫英语Tiger’sTale教学为例

拼图阅读在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大猫英语Tiger’s Tale教学为例摘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分级读物为载体的课外拓展阅读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大猫英语分级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拼图阅读在故事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拼图阅读;故事性绘本;分级阅读一、引言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增强英语思维、增进文化交流,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要将落脚点落在在课堂,将提升落在课外阅读上。

[1]英语分级读物图文结合,文章选材丰富多样,可以作为教材阅读的补充和延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以分级读物为载体的课外拓展阅读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探索。

图片环游、持续默读、故事地图、阅读圈是分级阅读主要的几种教学途径。

[2]本文将以《大猫英语》十级读物Tiger’s Tale为例,分享拼图阅读在分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二、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作为一种合作式阅读模式,拼图阅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文本章节或段落等分成4-6人的若干小组,为“基础组”,同一小组分别安排不同的阅读片段和阅读任务单;第二,相同的阅读片段和阅读任务单的同学组成“专家组”,就阅读任务进行讨论解疑;第三,回归“基础组”进行组内互助,分享和交流观点,完成基于文本整体的阅读任务;第四,通过设计读后输出活动,活跃思维,内化语言。

三、拼图阅读在《大猫英语》Tiger’s Tale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拼图阅读课前准备1.文本解读Tiger’s Tale完整的书本信息给学生带来整书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建构文本概念。

依据“What—Why—How”的语篇研读框架,进行如下文本解读。

[What]:本文讲述热爱听故事的Tiger被滞留在图书馆后,在百无聊赖之际学会阅读,从由平凡到与众不同。

聚焦多元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聚焦多元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聚焦多元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具备良好的英语能
力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
项重要任务。

英语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语言能力和语法知识,还包括跨文化交流能力、创
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素养。

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聚焦多元目标,全
面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注重英语口语的
训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还需要注重阅
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英语原著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能力。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才能算是拥有较好的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还包括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已经成为
一种重要的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国际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学
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让他们
亲自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英语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

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分析和批判信息的能力,提高他
们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立足小学英语课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立足小学英语课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立足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

英语是一门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交流才能真正掌握。

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景对话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技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也是小学英语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文化。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的词汇和语法,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歌曲、英语童话故事、英语电影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传统习俗、饮食文化、节日庆典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角、英语作文或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体会。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增加对英语国家的兴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是小学英语课堂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策略,如:记忆单词的方法、听力理解的技巧、阅读理解的方法等。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翻译练习、听力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学习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

只有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

教师们应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英语核心素养植根的沃土
为了在课程教学层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战略目标,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及将核心素养体系落实到各个学科课程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改革,甚至不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组成部分。

这一指向价值观建设的教育改革必将深度影响中国教育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

核心素养无论是关键能力,还是必备品格,都是整个教育、各个学科的共同目标。

英语课程具有英语学科学习内容的百科全书特性,这使英语课程具有发展每一核心素养的可能。

不过由于学科教育的现实,以及各学科的自身优势,各学科可以聚焦核心素养体系中的一些素养。

正在研制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学科厘定了四项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或将成为各个学段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成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修订的基础。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需要一个基本环节,即需要探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为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可能,因为只有可以落实为课堂教学实践,方可能真正成为英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笔者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在中小学英语课堂的诸多有效传承与新进尝试,应有助于英语课堂成为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

在语用知识传授与整合式学习中发展语言能力
作为语言类学科,英语学科首当其冲的核心素养便是语言能力,即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具体表现为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获得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英语教育在我国具有至少150多年的历史(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办学),由此积累了我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发展的大量成功的实践方法,也显现出一些显著问题。

基于对语言能力内涵的理解可知,一切有助于显著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均应继承运用,如通过诵读帮助记忆,通过情境理解学习词汇,通过比较学习语句结构等;当然,一切不利于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则均应摒弃或革新。

既然是改革,尤其是深化改革,当然不是单纯地继承传统、修正错误,更包括新的发展,因为只有新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改革,深化改革。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内涵中,新增了篇章知识、语用知识等语言知识内涵。

篇章知识与语用知识包含什么、如何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或许结合课文分析篇章知识、语用知识,将成为把握其内涵的基础。

基于课文进行篇章知识、语用知识向篇章能力、语用能力的转化,亦将成为核心素养时代英语课堂的新常
态。

整合式学习路径等学习方式成为语言能力的重要新内涵。

在整合式学习中,整合什么、如何整合,课堂如何整合、教学与评价考试如何整合,需要探索,基于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的整合,基于素养、能力、品格、知识的整合,基于学业、职业、生活、兴趣的整合,基于课堂内外学习的整合,基于常规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整合等等,应成为整合式学习不可或缺的路径。

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品格
英语作为外国语文课程,显然必须包括文化内涵以及在文化内涵中蕴含的品格,具体包括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

这要求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建构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2001年伊始的课程改革,使英语学科积累了十多年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领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诸多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这些乃是核心素养时代英语学科发展文化品格的基础,值得传承。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品格,自然不只是已有的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的组合,而必然包含彰显深化改革核心的新的发展。

基于文化品格的内涵,在英语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
学生认知中外优秀文化的内涵,哪些内涵在英语教育中更为有效,如何进行基础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价值观教育,如何发展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等,均可通过英语课堂教学加以实践。

如基于绘本阅读、批判性阅读建构价值与意义,基于跨文化主题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建构文化异同比较的意识与能力等,通过传播中国优秀文化项目实践而深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价值认同、发展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等,或将成为核心素养时代的英语课堂的新可能。

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外语学习显著有助于促进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发展。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2001年以来的英语课程改革的最为显著的发展,乃是将思维品质作为外语教育的显性目标加以规定,从而在本质上丰富外语教育的目标体系,更加彰显了英语课程的语文课程特性,也进一步彰显了英语课程促进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包括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多元思维能力。

基于思维品质本身内涵的阐释,英语课堂实践需要明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征,尤其是不同学段的学生的阶段性的认知规律与特性;明确英语课程有助于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维度,确定相关
思维品质发展的空间与路径,大胆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中,以有效的方式,促进这些思维品质发展;明确英语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相关思维能力,同时明确多元思维能力的内涵、发展价值、英语教学发展多元思维的方式等,在教学中实践多元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已有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展这些思维品质的最为便捷的方式,乃是通过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而实现,这不仅包括教师自己提出问题,也包括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尤其是对诸多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经久传承的经典故事的提问。

如对于Wolf!(狼来了)这个学生非常熟知的故事的问题设计,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y did villagers help the boy at the boy’s first and second cry?(村民们为什么在男孩第一和第二次呼喊时帮助男孩?)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villagers did not believe the bo y at last,telling a lie or telling too many lies?(什么原因导致村民最后不再相信男孩,是撒一个谎?还是撒太多谎?)What do you think that the boy’s parents might do if they appeared in the story?(你认为如果故事中出现男孩的父母,他们可能做什么?)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the villagers,the boy and his parents?(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村民、男孩和他的父
母?)以此引导学生批判性地理解故事,同时自己提出问题。

不仅这些问题本身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而且最后一问可以发展学生自己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自主发展。

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英语学习策略是2001年以来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发展为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监控和管理学习过程,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2001年以来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教学实践,为学习能力发展形成丰富的有效积淀。

深度总结有效学习策略发展的实践,探究英语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的具体内涵、有效发展方式,将促进作为英语学科素养的学习能力的课堂实践。

不过,在电子竞技成为国家战略之后的今天,在互联网+、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正在成为学生生活必需品的今天,对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显然需要更多的时代特征,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网络游戏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都有着更多的课堂实践的可能,比如诸多互联网教育机构以电子游戏的方式开展语法、词汇学习的有效尝试,以及国外基于大型角色扮演游戏开
展英语学习的成功案例,都是核心素养时代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值得尝试的课堂可能。

以上只是案例,借以说明在课堂实践中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诸多可能。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的落实,也是因学生不同而丰富万象的。

当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切课堂实践的可能,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所以,英语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基础,乃是英语教师自身的素养,因为英语教师具有核心素养的深度、广度,将决定英语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成效。

当英语课程明确规定和诠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英语教师深度把握核心素养及其实践可能之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将成为英语课堂实践可能的新常态。

若如此,英语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或可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