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带蒂皮瓣的护理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手术的护理

(一)任意型皮瓣
• 1.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 (1)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推 进皮瓣) (2)旋转皮瓣 (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术
• 2.邻位皮瓣 • 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
瓣)
(二)轴型皮瓣
• 1.一般轴型皮瓣 • 2.岛状皮瓣 • 3.肌皮瓣 • 4.游离皮瓣(又称吻合血管的皮瓣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手 术的护理
一、皮瓣的定义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 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
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 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 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 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 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 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 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 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 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 后则不需要断蒂。
二、用途或适应证
• 由于皮瓣自身有血液供应,同时又有 皮下脂肪待优点,因而它的用途也就不 同于游离皮片,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
(一)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
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
陈旧性创伤。对有深部组织(肌腱、大
血管、神经)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
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
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
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
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
• (二)器官再造 如鼻、唇、眼睑、 眉毛、耳、阴茎、手指的再造皆以皮瓣 为基础,再配合其他支持组织(如软骨、 骨、筋膜等)的移植。
• (三)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 如面颊部洞穿性缺损,除制作衬里外 亦常需要具有丰富血运的皮瓣覆盖。此 外鼻梁、上腭等处的洞穿性缺损,阴道 膀胱瘘或直肠瘘的修复亦须按照洞穿性 缺损的治疗原则施行手术,包括衬里组 织和覆盖组织两部分。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的护理

六、远处皮瓣
▪ (一)直接皮瓣:创面缺损较大,局部无足够的皮肤转移修复时 ,可于身体其它合适部位设计一皮瓣直接转移到缺损部位以 修复创面(图1-71)使皮瓣完全愈合后,蒂部经过血运阻断试验
,再将其切断修整。例如手部皮肤撕脱伤合并肌腱断裂或神经损伤时 ,当修复肌腱神经后,应在腹部身体其它合适部位,设计一直接皮瓣
• 1、一般护理:
•
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应保持在25~
28 ℃,相对湿度50 %。局部用60W烤灯持续照射保温一
周,与皮瓣距离30-40cm,保持局部温度恒定,避免烫伤。
病室定时通风,禁止吸烟与饮酒,以防血管痉挛。
• 2、体位放置:
•
手术后去枕平卧6h,清醒后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需绝
对卧床1周。以多头胸带固定患肢于胸前或腹上,并以
▪ 2.术后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外,需要密切 注意皮瓣血运的变化并预防感染。
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的发展,除游离皮 瓣外,尚有游离复合皮瓣、游离肌皮瓣、肌 骨皮瓣等。若用于恢复运动功能 的肌瓣或 肌皮瓣转移则应吻合运动神经。
八、轴型皮瓣
轴型皮瓣是利用含有知名动脉(及其伴行 静脉)供养范围的皮肤组织或皮肤肌肉组 织,带血管蒂移植至邻近或远处,达到修复 目的。 它具有血供丰富,成活好,操作较易,便于推 广等优点。常用的有:颞动脉轴型皮瓣,筋 膜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皮瓣,侧胸皮 瓣,前臂皮瓣,髂腰部皮瓣,足背皮瓣,跖内 侧皮瓣及各种逆行皮瓣,筋膜皮瓣等.
般以60度为宜。两个三角瓣也可以根据需要作成一大
一小。在疤痕较长或局部为狭长部位,也可以作连续
几对三角形皮瓣,以解除挛缩。同一段距离,作单Z (一对)转移不及多Z(多对)转移延长的效果好.
Z形皮瓣修复颈条索状疤痕挛缩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

带蒂皮瓣转移术护理常规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所附着的皮下组织所形成的组织块。
一般按供区部位命名,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掌背皮瓣。
常见的有轴型皮瓣(皮瓣供区有轴心动静脉通过显微外科技术与受区血管吻合建立循环系统,如游离股前外侧皮瓣)、非轴型皮瓣(不含轴心血管,移位时需保留一定的皮肤蒂,如腹部皮瓣)。
带蒂皮瓣是带有皮下组织和脂肪的皮肤,移植时必须有一部分与供皮区相连,相连皮肤称为蒂。
皮瓣移植后暂时有蒂部血运供给营养,使受皮的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断开完成皮瓣移植。
带蒂皮瓣转移术适用于肢体创面深部组织外漏、拇指脱套伤、游离植皮、手指再造等。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手术后被动体位时间久难受,生活绝对不能自理,要有心理准备。
2.协助做好各种检查,肝、肾功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测定。
3.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卧床需要,劝其戒烟。
4.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 1d备皮,包括受区与供区皮肤,手术晨用 75%乙醇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5.术前1d,做血型测定、备血,完成常规药物的敏感试验。
6.手术晨按医嘱使用术前用药。
7.术后病室的准备,患者术后应安置在安静、清洁、通风的病室。
室温保持在25 ℃左右,若在炎热的夏季,最好放置在距窗户近的床位,因通风较好,易使伤口干燥,不至于因局部出汗、潮湿引起伤口感染及皮肤接触面溃烂,凡腋下、手指间皮肤面互相接触处要用锦垫纱布隔开。
二、术后护理:(一)协助生活护理。
(二)局部观察局部烤灯照射14d左右,烤灯距患肢皮瓣距离为30~40厘米,每小时观察皮温、肤色、充盈及有无出血点一次,并与健侧对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三)术后皮瓣的观察尤为重要,应从固定、渗血、温度及血运几方面进行,皮瓣固定包扎过紧,可压迫皮瓣影响血运,故如有过松或过紧应及时调整;皮瓣渗血属异常情况时,有少量渗血时,可用沙袋压迫止血,如有大量渗血易使皮瓣变硬,压迫而致皮瓣坏死,应立即进行结扎处理;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术后6 h~8 h即应查看伤口血运,特别是术后1 d~2 d最重要;查看时要看皮瓣远端缝合部位有无蒂部反折、扭转、受压等,观察皮瓣皮肤的颜色、温度、返红试验、皮肤的弹性,如皮肤颜色红润,皮温正常,返红试验好,按之有弹性,说明血运好;如皮肤颜色苍白或青紫、皮温低、伤口敷料有渗出或异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腹部带蒂皮瓣术后并发大出血的护理

术 后 注 意局 部 制 动与 其 他 部 位 的 体位: 术后
。
够及
否则 后果 不 堪设
,
1 一 3 天 应半 卧位
,
必
,
我们 护 理人 员 对 腹部 带 蒂皮瓣 精心 的护理 才 能保
。
要 时屈膝 卧位 卧
以 后 逐 渐 减少 坡 度 直 至 平
手术 要 进 行 正 确 的 证术 后 安全 度过 近年来 先后 大 出血 压伤 创面
血 药物
.
碘伏猪皮 在烧伤创 面 的应 用及护理
南 通 医学 院 附 属 医 院
,
张
云
碘 伏 猪 皮 系采 用 新 型 灭 菌剂 保 存 的 鲜 猪皮
,
面
用 开孔 碘 伏猪 皮覆 盖 创 面
. 、
,
并 嵌植 自
由于灭 菌 剂
、
(含 碘 伏 ) 具有 长 时 间
,
体皮 片
三
缓 慢 释 放 灭 菌物 质 的特 性 的猪 皮 新 鲜 护创 面 有利
, ,
进手 术室
,
长 的可 在术
,
前 再 检查 消毒 一遍 善包 扎 二 活动 (l )
,
创 面应严 格 清创
.
妥
,
周
出 血原 因通 常是创 面坏死组 织
,
避免污染
,
防止 术 后 并 发 感 染
未 能 切 除 干净 出血
. .
坏 死 血 管 未 能得 到 处 理
毁 坏组织
、
使血 管破裂 出 血
或 者是 术 后 局 部感 染 及术 后 护 理 不 当造 成 腹 部 带 蒂皮 瓣 术后 并 发大 出血 要 能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A src bet eT vsgt tecii b tat jc v :oi et a l — O i n i eh n cln r n fhn nuy wt bo n a u ig o ad i r i adme s j h
疏 导 , 心 解 答 患 者 提 出 的 问 题 , 通 俗 耐 用
d c d i 6 ai t w t h n j r w o u t 4 p t ns i a d i uy h e n e h n
we e a m itd n u h s t .Al p te t r d te i o r o pia 1 l ai n s
期 愈 合 , 功 能 恢 复 满 意 , 得 较 好 的 治 手 取 疗效 果 。 护 理 方 法
关键 词
腹 部 带 蒂 皮 瓣
修复
手 外
伤 护 理
di 1 . 9 9j i n 10 —6 4 . 0 1 o: 0 3 6 /.s . 0 7 s 1x 21.
36. 94 2
本组 患者 6 4例 , 4 男 2例 , 2 女 2例 , 年龄 1 O~5 9岁 , 均 3 . 平 2 8岁 。左 手 3 9 例, 右手 2 。致伤原 因 : 5例 机器 伤 2 6例 ,
患者情况选择使用镇痛药和镇痛方法 , 避
免因疼痛引发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 , 而导
挤压伤 1 , 5例 撕脱伤 1 , 1例 电刨伤 7例 ,
行各 项检查 和准备 工作 , 保证 手 术安 全。
保 持 创 面 包 扎 外 敷 科 清 洁 、 燥 。及 时 更 干
换 消毒雄 及床单位被 服。供瓣 区( 腹部 ) 彻底 清洁 , 证 皮肤完 整 、 破溃 。告知 保 无 患者术前 1周禁 烟 , 讲解 戒 烟 的重要性 , 指导患者训练 术后 制动 体位 , 练翻 身 , 训 健侧 卧位 , 免伤 侧受 压 , 避 保持正 确 的体 位, 训练床 上大 小便 。② 心理 护 理 : 每位 患者对 突发创伤毫无思想准备 , 普遍存在 恐惧 、 焦虑 心理 , 据此 要进 行相应 的心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1
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1 观察皮瓣血运的四个方面
皮温
肤色
肿胀
毛细血管 反应
1 观察皮瓣血运的四个方面
皮温
术后皮瓣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健处 1-2 度,在 33-35 度以上,低至 2731度之间,提示静脉循环障碍,低 至27度以下提示动脉供血不足
1 观察皮瓣血运的四个方面
肤色
术后皮瓣肤色应红润,色泽与健侧相同 或较健侧稍红,若颜色苍白,提示动脉 缺血,若颜色暗红,淤紫,发黑,出现 水泡,则为静脉回流障碍。此时应检查 是否蒂部受压,或是敷料包扎过紧
方法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移植的术后护理
4
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4 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生活 护理
患肢的制动必然会带来生活的不便, 因此,需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如 协助餐前抹手,进食,床上浴,更 换衣物等
心理 护理
身体的创伤加上手部长时间的制动,加上 对预后的担忧,容易造成患者的焦虑、恐 惧情绪,因此,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多巡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战 胜疾病的信心
活动
坐位时,背要伸直,保持腹壁平整
行走时,宜缓慢,预防跌倒,保护患 侧手臂勿受到碰撞,挤压
2 肢体固定的护理
环境
创造舒适的环境,室温不可过高,防 止患者出汗,烦躁,尤其是在睡眠时 会引起手的无意识动作 避免蚊虫叮咬,造成患者不适
2 肢体固定的护理
卫生
当手臂和躯干皮肤之间的棉垫因出汗而潮 湿时,予及时更换 因患者的手固定在腹壁上,掌面往往贴于 腹壁,掌面的卫生容易忽略,而患者和家 属往往比较紧张,不干自行清洁。平时可 将纱布垫在手掌下,用来吸收汗液及伤口 的渗出液,并定时更换。每天用生理盐水 纱布平放于手掌下进行清洁。
腹部皮瓣术后的护理PPT课件

感染表现为皮瓣周围红肿、疼痛、分 泌物增多等症状。对于感染,应及时 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伤口 清洁干燥,避免进一步感染。
处理方法
总结词
针对腹部皮瓣手术后的并发症,处理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等。
VS
详细描述
对于皮瓣颜色改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 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等方法;对于皮瓣 坏死,应及时清创、换药或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感染,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 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在术后护理方面, 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 和外界刺激,定期回医院复查。
04 腹部皮瓣手术的前期准备 及术中护理配合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为患者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 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 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
皮肤准备
清洁腹部皮肤,剃除毛发,保持皮肤 干燥、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皮瓣坏死
总结词
皮瓣坏死是腹部皮瓣手术后的严重并 发症,通常是由于血液循环障碍、感 染等原因导致。
详细描述
皮瓣坏死表现为皮瓣组织失去弹性、 质地变硬、颜色变黑等,严重时可出 现溃疡和坏死组织。对于皮瓣坏死, 应及时清创、换药,必要时进行手术 治疗。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腹部皮瓣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可能由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 不当等原因引起。
02
03
04
皮瓣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 温度、肿胀等情况,及时发现
异常并通知医生处理。
血液循环监测
定期检查皮瓣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 温等指标,确保皮瓣成活。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48例护理

腹 部 带 蒂皮 瓣修 复 手部 软 组 织缺 损 4 8例 护 理
福 建 省 医科 大学 附 属 协 和 医 院 骨 科 ( 州 3 0 0 ) 何 福 5 0 1
征象 。
症 的发 生 , 早期 、正 确 的功 能 锻 炼 可 提 高 其 治 疗 效 果 。
参 考 文 献
1 杜 凡 ,郑 叶缤 .激 光椎 间盘 减 压 治 疗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3 实 用 J.
放 射学 杂 志 ,2 0 , 1 2 :1 6 1 7 0 2 8( ) 0 0 . 2 王 晓 宁 ,侯 树 勋 ,吴 闻 又 ,等 . 射 频 消 融 髓 核 成 形 术 治 疗 颈 椎
体 酸 痛麻 木 、 活动 、肌 力等 方 面 , 以便 术 后 作 对 照 ,为 术 后 评估 提供 依据 。 2 1 5 手 术 体 位 洲练 :根 据 手 术 和 病 情 的 需 要 ,指 导 术 中 ..
幅度 弯腰 ,注 意 腰 部 保 护 ;注 意 预 防 各 种 诱 因 ,防 寒 ,防
华 放射 学 杂 志 , 1 9 ,9 ( ) 9 . 99 8 :5 0
4 吕立 珍 .髓 核 化 学 溶 解 疗 法 治 疗 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 的护 理 [] 齐 J.
鲁 护理 杂 志 , 1 9 ,5 ( ) 4 99 5 :2 .
功 能 锻 炼 ,采 用 三 点 、 四点 、五 点 支 撑 法 ,锻炼 时 间 由 短 到
长 ,活 动 范 围 由小 到 大 ,动 作 由轻 到 重 ,根 据 患 者 的 病 情 、
耐 受 程 度 循 序 渐 进 ,持 之 以 恒 ,以 不 增 加 疲 劳 及 疼 痛 为 宜 。
5 李 展振 ,龙 亨 围 ,祝 海 炳 ,等 . 经 皮 穿 刺 髓 核 成 形 术 治 疗 腰 椎 间盘 突 出症 初 步 I临 床 报 道 [ ] 骨 与 关 节 损 伤 杂 志 ,20 ,7 J.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