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例 (教师版)新
重症肌无力患者病例汇报PPT课件

.-
23
时间 科室
病例简介
EN
PN
4.26 康复科 鼻饲流质饮食
电解质补液
5.1 NICU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125g
375g
糖电解质补液、18-氨基酸注射液、 水溶/脂溶维生素
5.23 神经内科 EN
电解质补液、18-氨基酸注射液
备注 偶有烧心,大便1~2次/d
5.27 ICU
5.27-5.30家属送
.-
32
目前对血糖控制的观点
危重病人应避免高血糖的发生,当 血糖>10mmol/L时,胰岛素强化治疗
危重病人血糖血糖维持7.8~10mmol/L 可降低低血糖风险,改善预后
.-
33
.-
34
.-
18
相关血清抗体的检测
1.骨骼肌AChR抗体: 为诊断MG的特异性抗体,50%~60%的单纯眼肌型MG患者血中可检测到
AChR抗体;85%~90%的全身型MG患者血中可检测到AChR抗体,结合肌无 力病史,如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则可以确立MG诊断。如检测结果为阴性,不能 排除MG诊断。 2.MuSK抗体: 在部分AChR抗体阴性的全身型MG患者血中可检测到抗MuSK抗体,其余患者 可能存在抗LRP 4抗体以及某些神经肌肉接头未知抗原的其他抗体,或因抗体 水平和(或)亲和力过低而无法被现有技术手段检测到。抗MuSK抗体阳性率欧 美国家患者较亚洲国家患者高。 3.抗横纹肌抗体: 包括抗titin抗体、抗RyR抗体等。此类抗体在伴有胸腺瘤、病情较重的晚发型 MG或对常规治疗不敏感的MG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但对MG诊断无直接帮助, 可以作为提示和筛查胸腺瘤的标志物。抗横纹肌抗体阳性则可能提示MG患者 伴有胸腺肿瘤。
重症肌无力危象个案

p 基础护理
高危项目 分值 级别
压疮
10分 高危
泌尿系感染
10分 高危
非计划拔管
14分 高危
窒息误吸
12分 高危
VTE
6分 极高危
自理能力
重度依赖
针对高危因素,落实护理措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B 患者出现MGC,血气分析PCO2115mmHg。→气体交换受损
病 重
护理目标:保持气道通畅;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
重症肌无力Osserman临床分型
药物反 应好, 预后好
药物反应差,预后差
重症肌无力危象(MGC)
MG患者在某种诱因下急骤发生 呼吸肌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正常换气 功能的危急状态。
病死率可达15.4%-50%。
常见诱因
强烈精神刺激、感染、停药、 劳累、分娩、手术(胸腺切除术) 等。
感染为MGC发生最重要的诱 因[1]。
AChR抗体滴度检测
血 清 中 AChR抗 体 浓 度 : >85%全 身 肌 无力明显升高;眼肌型升高不明显
胸腺CT、MRI检查 胸 腺 增 生 或 肥 大
甲功五项
5%MG患 者 甲 状 腺 功 能 亢 进 , T3T4升 高 , 部分患者抗核抗体和甲状腺抗体阳性
单纤维肌电图
疲劳实验
下蹲
眨眼
50次
清除MG患者血浆中 n AChR抗 体 、 补 体 n免 疫 复 合 物
血浆置换
胆碱酯酶抑制剂: 溴吡斯的明和溴新
斯的明,都应餐前30 分钟服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n 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泼尼松 n 冲击法和小剂量递增法
MG药物治疗
禁用慎用药物: n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新霉素、多粘菌素等 n 奎宁、奎尼宁 n 吗啡、安定、苯巴比妥、
重症肌无力高校版.ppt

❖药物治疗
1、抗胆碱酯酶药物:使Ach存活延长, 对症药物,改善临床症状
2、肾上腺皮质激素:针对发病机制。 冲击疗法。强的松:隔日顿服,采用 小剂量递增或大剂量递减
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 呤、环孢素A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3.其他: 遗传因素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 体抗体(80~90%患 者可检测到AchR抗 体)
❖ 胸腺作用:“肌样细胞” (80%患者胸腺肥大, 10~20%有胸腺瘤)
❖ 遗传因素:个体的遗 传易感性
病理
❖ 肌纤维本身变化不 明显
❖ N—M接头:突触后 膜皱褶丧失或减少, 简单化,突触间隙 加宽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神经病学教研室 罗曼
概念
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 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 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 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和 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减轻。
神经-肌肉接头结构
❖突触前膜:即运动神经末梢突入 肌纤维的部分 ❖突触间隙:为突触前膜与突触后 膜之间约20~70nm宽之间隙 ❖突触后膜:为肌膜的终板
致重症肌无力危象 ❖ 一般腱反射不受影响,感觉正常 ❖ 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 病程特点:起病隐袭,病程波动,缓解复发交替
Osserman分型
Ⅰ型:眼肌型(15—20%) ⅡA型:轻度全身型(30%),波及眼肌、四肢肌 ⅡB型:中度全身型(25%),四肢肌和延髓肌明显
受累,无危象 Ⅲ型:急性重症型(15%),症状危重,在数周内达
病例讨论——重症肌无力 ppt课件

(2) Ⅱ型(全身型):有一组以上肌群受累,主要累及四肢,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好。
ⅡA 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伴或不伴眼外肌受累,通常无咀嚼、吞
咽和构音障碍,生活能自理。
ⅡB 型(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伴或不伴眼外肌受累,通常有咀嚼、吞
咽和构音困难,自理生活困难。
(3) Ⅲ型(重度激进型):起病急、进展快,发病数周或数个月内累及咽喉肌,半年内
临近绝经期时,重症肌无力可突然加重,可能需要更大剂
量的溴吡啶斯的明或免疫抑制剂。
22
2020/11/24
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
一、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溴吡斯的明是最常用 的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改善临床症状,是所有 类型MG 的一线用药,其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一 般可配合其他免疫抑制药物联合治疗。溴吡斯的 明片的推荐剂量为90-720mg/天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6.6秒,纤维蛋白原5.03g/L。
床旁胸部B超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未定位。
10
2020/11/24
初始治疗方案
药品名称
剂 量 给药途径及频次
溴吡斯的明片
60mg
溴吡斯的明片
90mg
胰岛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肠内营养乳剂(TP)
60iu 60ml 1500ml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0.9%氯化钠注射液
病情危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期间须严密 观察病情变化, 因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10 d内可导致 肌无力症状一过性加重并有可能促发肌无力危象。
方法:甲泼尼松1000 mg/ d 静脉注射3 d,然后改为 500 mg/ d 静脉注射2 d,或地塞米松10~ 20mg/ d 静 脉注射1 周,冲击治疗后改为醋酸泼尼松1 mg /(kg·d) 晨顿服。症状缓解后,维持4~ 16 周后逐渐减量,每 2~ 4 周减5~ 10 mg,至20 mg 后每4~ 8 周减5 mg, 直至隔日服用最低有效剂量。
重症肌无力

病例介绍:
•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神经内科护士陈锦慧,能级N1级,今天在马 丹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一起学习51床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下 面我来汇报一下病例:患者季凤关女性,78岁, 主因“左眼睑下 垂5年,呼吸困难3天”入院。 • 初步诊断:重症肌无力。 • 生命体征:患者入科时T36.5℃,P65次/分,R22次/分 BP143/76mmHg • 专科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3.0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 力5级。 •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口服“氨氯地平”降压治疗, 自诉有冠心病病史,口服中药治疗。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口服“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自诉有 冠 心病病史,口服中药治疗。 患者5年前出现左眼睑下垂,晨起时不明显,午后明显加重,无 视物成双,无四肢无力,无吞咽困难,无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 至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自诉完善新斯的明试验等检查后,明确 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之后长期口服“溴吡斯的明 60mg tid”治 疗,平素控制可,1周前出现感冒,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 咳少许白痰,无发热,无头痛等不适,自服“阿莫西林”,症状 有所减轻,3天前夜间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咽部紧 缩感,持续数小时可好转,白天无明显呼吸困难不适,今晨再次 出现呼吸困难后,症状持续无缓解,且较前加重 .
二、基础护理
1、安置患者于清洁、安静的病房,以利充分休息,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防废用综合征,活动以省力 和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抬高 床头,及时吸痰,彻底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为避免过劳,护理人员应协 助病人做好做洗漱、进食、穿衣、个人卫生 等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二、病因病理
1. 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本病发病主要是突触后乙酰 胆碱受体发生的病变所致。
重症肌无力教学演示课件

重症肌无力涉及神经科、免疫科、胸 外科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 协作诊疗模式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 用,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专业的诊 疗服务。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 展,远程医疗和智能辅助诊疗将在重 症肌无力的诊疗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 台获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而智 能辅助诊疗系统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快 速、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
地域分布
重症肌无力在全球范围内 均有分布,但发病率存在 地域差异,一般欧美国家 发病率较高。
遗传因素
重症肌无力具有一定的家 族聚集性,约10%的患者 有家族史。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 轻。患者可能出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肌肉的不同,重症肌无力可分为眼肌型、延髓肌型和全身型 等。其中眼肌型最为常见,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延髓肌型表现为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全身型表现为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波动性肌肉无力、易疲 劳等症状,休息或使用胆碱酯酶
药物治疗策略及选择
01
胆碱酯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减少乙酰胆碱的水解,改善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传
递,增加肌力。常用药物包括溴吡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等。
02
免疫抑制剂
通过抑制异常免疫应答,减少抗体生成,降低肌肉接头处的免疫损伤。
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等。
03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通过调节免疫功能,中和自身抗体,减轻肌肉接头处的免疫损伤。适用
病例分析:重症肌无力病例分析

治疗原则: 伴胸腺瘤者行胸腺切除 已做 不伴胸腺瘤者行症状治疗 症状减轻者采取对症治疗 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未缓解时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 已使用 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则加短程免疫治疗
初始治疗方案
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监护、吸痰护理、氧气吸入、心电监测等
用药目的
免疫治疗 抗感染 抑酸 祛痰 升压
用抑酸剂,减轻H+对胃黏膜的损害,但同时又引起胃内环境的碱化,
PH值升高,胃酸杀菌能力减弱,反流入呼吸道。 结合该患者:本患者亦使用抑酸剂-泮托拉唑钠粉针。
治疗日志
2013-08-28(D8)
病情: ✓ 患者已脱机4天,无呼吸困难,痰多,无发热; ✓ 双眼眨眼疲劳试验阴性,四肢肌力正常; ✓ 血常规:WBC 12.9×109/L(14.6) GR% 82.3%(85.5%) 处置: ✓ 家属及本人强烈要求拔除气管插管,告知家属拔除气管插管
突然出现血氧下降到测不 出,血压下降至86/50mmHg; 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急诊, 并收入神经内科。
2012.8
2013.4
13.8.14
13.8.20
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睑下垂,上 抬无力,“晨轻暮重”,在当地 医院未诊断重症肌无力。
出现吞咽苦难,四肢无力较前加重, 此时诊断为“重症肌无力、肺内感染”, 给予激素及抗感染治疗;
重症肌无力系列案 1--4

重症肌无力系列案1--4谦和太极/s/articlelist_1490252455_3_1.html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一)刘洋下面开始介绍一些我治疗的重症肌无力的案例。
所介绍的病案,都是我的学生侍诊时记录的,信息难免不全,但基本内容是准确的,尤其在药物方面,没有任何修饰加工,供同道指教,病友参考。
郝左,5岁。
住址:内蒙古包头市。
初诊时间:2006-10-16。
主诉:双眼睑下垂,或交替下垂,斜视、复视两月余。
北京儿童医院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并住院治疗。
现已出院,口服激素强的松20mg/日,溴吡新斯的明60mg/ 1次/日。
双眼睑经常交替下垂,眼球运动不完全,体格偏瘦,大便干燥,2-3日一行。
平素食欲差,挑食,偏食。
舌质紫暗,有瘀点。
处方:生炙黄芪各20,赤芍12,川芎6,威灵仙15,荆芥穗12,藁本10,炒白术10,山药15,炙鸡内金10,柴胡6,当归10,炙甘草10,大枣3枚,生姜2片,21剂,水煎服。
日1剂。
时间:2006-11-20。
病孩未到,其父诉:服用上药后,眼睑已经不下垂了,头发变得较以前黑。
但偶尔出现对眼,大便现一日一行,稍干。
仍食欲差。
嘱激素开始减量。
处方:生炙黄芪各20,赤芍12,川芎6,威灵仙15,荆芥穗12,藁本10,炒白术10,山药15,炙鸡内金10,柴胡6,当归10,芦根12,桂枝6,紫河车4,炙甘草10,大枣3枚,生姜2片。
28付,水煎服。
日1剂。
时间:2006-12-18。
来人代诊,病情稳步改善中。
处方:生炙黄芪各25,白芍40,川芎6,威灵仙15,防风10,藁本10,山药20,天麻6,桂枝6,紫河车4,芦根20,当归12,草决明10,制胆星4,炙甘草10。
28付,水煎服。
日1剂。
时间:2007-1-7。
来人代诊,病情稳步改善,嘱激素减完,2周后如病情无反复,减斯的明量。
处方:生炙黄芪各20,赤芍12,川芎6,威灵仙15,荆芥穗12,藁本10,炒白术10,山药15,炙鸡内金10,柴胡6,当归10,炙甘草10,大枣3枚,生姜2片,芦根12,桂枝6,紫河车4,炒麦芽15,焦山楂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双上睑下垂2月,四肢力弱伴吞咽困难1月”收入院。
问题1:作为接诊医生,得到上述患者主诉,你进一步问诊什么内容?
(期望学生问出MG 的特点:全身骨骼肌受累+易疲劳性,和呼吸肌受累的症状)(5分钟)
现病史:患者2月前滑雪后出现双侧上眼睑下垂,抬起费力,下午及晚上明显,清晨较轻,未重视。
1月余前出现双手拧钥匙费力,双上臂抬举费力,上楼梯费力,伴咀嚼费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讲话费力,讲话多时声音越来越低。
上述症状在疲劳时加重,休息后可略减轻。
急来我院就诊。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基本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体健,否认病前上感、腹泻、发热等病史。
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问题2:总结本病例特点,你考虑什么诊断?支持的证据是什么?(至少要考虑3个以上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
神经系统检查:T 36.5°C,P 72次/分,R 18次/分,BP 120/80mmHg ;
神清,轻度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睑裂4mm,右侧睑裂6mm,双眼内收差,未及复视及眼震。
双侧鼻唇沟等深,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伸舌居中。
双侧转颈IV,耸肩IV,抬头力IV。
双上肢近端肌力IV级,远端V-级,双下肢肌力V级,四肢肌容积饱满,四肢肌张力偏低,四肢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
共济稳准,感觉无异常。
问题3:定位诊断?(5分钟)
问题4:重新思考定性诊断?(3分钟)
问题5:请你开出辅助检查单。
为什么要开这些辅助检查?(2分钟)
辅助检查:
上睑疲劳试验阳性;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突触前膜1.09(正常值1.1),突触后膜1.23(正常值1.1);
动脉血气分析:正常;
胸部CT:前纵膈2×4cm低密度影,增强不均匀增强;
重频电刺激:右面神经低频(5Hz)波幅递减(5分钟)。
肺窗平扫纵隔窗平扫纵隔窗增强
讲解MG概述、机制和临床表现。
(15分钟)
第一学时结束(休息10分钟,看《过把瘾》)
第二学时前10分钟讲解MG诊断和鉴别诊断。
问题6:总结患者的诊断要点,临床分型。
(5分钟)
第二学时第2个10分钟,讲解MG的治疗原则。
问题7:请给本患者开处方。
(5分钟)
住院第5天,患者外出检查时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胸闷憋气。
问题8:此时考虑患者出现了什么情况,应该做什么检查?(5分钟)
T 38°C,P 102次/分,R 30次/分,BP 140/80mmHg;
端坐位,淡漠,不语,口唇紫绀,呼吸三凹征,双肺低可闻及少许干湿性落音;立即心电血压监护,吸氧,开放静脉通路……..
急查动脉血气分析:PH7.21,PaO250mmHg,PaCO270mmHg,SaO270%;
问题9:此时应该怎么办?(5分钟)
第二学时的后10分钟讲解危象的鉴别及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