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油溶剂结晶分离的研究
八角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及其成分分析的开题报告

八角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及其成分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八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八角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消炎等作用。
因此,对八角的成分分析和提取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2.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拟针对八角进行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及其成分分析。
首先,选用不同的萃取方法(如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高温高压萃取等)提取八角中的有效成分,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法进行后续处理。
其次,采用色谱技术(如纯化层析、逆流色谱等)进行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八角酚类化合物。
最后,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质谱、核磁共振等)对纯化后的八角酚类物质进行分析,鉴定其结构,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八角样品中的化合物组成差异。
3.研究意义本次研究将为八角中的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技术提供新的探索和研究思路,为八角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此外,本次研究还将为中草药成分分析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药理学和中药学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4.研究方法(1)八角提取:采用不同的萃取方法(如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高温高压萃取等)提取八角中的有效成分,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选择其中最优的方法进行后续处理。
(2)色谱分离:采用色谱技术(如纯化层析、逆流色谱等)进行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八角酚类化合物。
(3)成分分析: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如质谱、核磁共振等)对纯化后的八角酚类物质进行分析,鉴定其结构,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八角样品中的化合物组成差异。
5.研究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优选出八角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并得到高纯度的八角酚类物质。
同时,还能够鉴定其结构和成分差异,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为八角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报告】小茴香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小茴香实验报告篇一:食品实验报告《畜产品加工工艺学技能训练》训练报告学生姓名:xx学号:xxxxxxx指导教师:xx所在学院:食品学院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XX-5-31一、花色乳加工技能训练报告122、大果粒酸乳加工技能训练报告34篇二:实验十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检识实验十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检识【实验目的】1、熟悉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点滴反应检识方法。
【实验原理】利用挥发油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汽蒸馏的性质进行挥发油的提取。
八角茴香干果中挥发油含量可达5-8%,包括茴香脑,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酸,麝子油醇,黄樟醚和水芹烯等。
其中主要成分茴香脑约占总挥发油的80-90%。
茴香脑为白色结晶,熔点21.4℃,溶于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及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
【实验材料】设备: 薄层色谱装置,细玻棒,毛细滴管药品: 八角茴香挥发油、95%乙醇,三氯化铁溶液,溴酚蓝试液,氨性硝酸银试液,2,4-二硝基苯肼试液,香草醛-浓硫酸试液,碱性高锰酸钾试液。
【实验步骤】1、挥发油薄层板点滴反应取硅胶-CMC-Na薄层板(8cm×12cm)一块,在薄层板上打出格子,点样用的挥发油,均用乙醇稀释成5-10倍的溶液,再用细玻棒(0.5cm)蘸取各种挥发油乙醇溶液,点在横排的每个小方格内,控制样点的大小不要超格(每横排只点一种挥发油)。
再用毛细滴管吸取不同的试剂点在竖排的每个小方格内,控制斑点的大小不要超格(每竖排只点一种试剂),空白对照格也随同各竖排点相同的试剂。
立即观察每一方格内颜色的变化,并初步推测该挥发油可能含有成分的类型。
【注意事项】【实验装置图】【实验结论】【实验注意】篇三:实验八角茴香的水蒸气蒸馏实验八角茴香的水蒸气蒸馏目的要求(1)了解水蒸气蒸馏的原理和意义;(2)初步掌握水蒸气蒸馏装置的安装与操作;(3)学会从八角茴香中分离茴油的方法。
实验原理八角茴香,俗称大料,常用作调味剂,也是一种中药材。
水扩散蒸汽蒸馏提取八角茴香油的工艺研究

水扩散蒸汽蒸馏提取八角茴香油的工艺研究黄强;李伟光;刘雄民;谢霜;赖芳;岳芯吟【摘要】Hydro-diffusion distillation was used to extract volatile oil. 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materi-al granularity and steam flow on the yield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of volatile oil extract was as follows:extraction time is 3 h,material granularity is 0. 32 cm and steam flow is 3 500 mL. Under thiscondition,the volatile oil yield was 7. 20%.%采用水扩散蒸汽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考察提取时间、原料粒径以及蒸汽量对得油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八角茴香油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 h,粒径0.32 cm,蒸汽量3500 mL。
在此条件下,八角茴香油得率7.20%。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3页(P1109-1110,1129)【关键词】八角茴香油;八角茴香;水扩散蒸汽蒸馏【作者】黄强;李伟光;刘雄民;谢霜;赖芳;岳芯吟【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4+.2;TQ644.16八角又称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是中国特产辛香料和中药,广西是其主要产地之一。
茴油高效分离茴脑新技术研究

茴油高效分离茴脑新技术研究陆顺忠;李秋庭;黎贵卿;关继华;丘华;李娜【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09(035)008【摘要】研究了从八角茴油中分离高纯度茴脑的生产工艺,探讨了冷冻结晶及精馏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冷冻结晶、离心分离从八角茴油中分离茴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次数1次,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20 h,晶体破碎度为20目,由此得到的反式茴脑的纯度达96.4%,得率为96.8%.对冷冻结晶得到的茴脑粗品进行减压精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回流比10:7,精馏温度塔釜140℃,真空度666.61 Pa,精馏茴脑纯度达99.8%,得率为97.3%.最终茴脑产品纯度达到99.8%,得率为94.1%.【总页数】4页(P183-186)【作者】陆顺忠;李秋庭;黎贵卿;关继华;丘华;李娜【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生物转化液中的反式茴脑、茴香醛和茴香酸 [J], 粟桂娇;刘雄民;陈敏;李伟光;马丽2.反式茴脑生物合成茴香酸体系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研究 [J], 卢智泉;刘雄民;朱丽芳;张磊;孙儒瑞;唐婷范;孙松3.八角茴油提纯茴脑技术 [J], 钟昌勇;陈海燕;刘虹4.脑康Ⅱ号联合茴拉西坦胶囊治疗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J], 刘妍;黄小波;魏翠柏;王宁群;陈玉静;吴犀翎5.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痰瘀交阻证的临床研究[J], 朱黎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制与鉴定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制与鉴定八角茴香是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舶上茴香、舶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
功效为温阳,散寒,理气。
中医用于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此外还作为调味品。
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是八角茴香油,为挥发油。
总挥发油含量约为5%。
挥发油中主要是茴香脑,为总挥发油的80%~90%。
此外尚有少量甲基胡椒粉、茴香醛和茴香酸等。
一、主要成分物理性质1、茴香脑白色晶体,mp:21.4℃,化学名:1-丙烯基-4-甲氧基苯,分子式:C10H12O,分子量:148.2,沸点: 235.3℃,nD20: 1.5591。
略有甜味和强烈的茴香气味。
溶于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二硫化碳,几乎不溶于水。
2、茴香醛无色或淡黄色液体,遇冷时能固化。
熔点(℃):2.5,沸点(℃):249.5。
折射率:1.5710- 1.5740(20℃)。
在水中溶解度为0.3%,微溶于丙二醇、甘油。
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以l:7溶于50%乙醇。
溶于2体积60%乙醇中,与油质香料能互溶。
有特殊香气。
3、甲基胡椒酚是一种挥发油,沸点215~216℃(101.32kPa),96℃(1.60kPa):密度(15℃)0.9775g/cm3,折射率1.523。
4、茴香酸沸点275~280℃,熔点184℃。
可溶于水。
二、实验目的1. 学习从八角中提取八角茴香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八角油的一般性质2. 掌握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提取法3. 进一步熟悉固-液萃取等的基本操作三、实验原理挥发油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馏出,但不溶于水或极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可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四、实验流程八角茴香50g水蒸气蒸馏提取2h水油混合物(弃去)晶体(茴香脑)萃取碱水层稀HCl NaSO4脱水溶液低温振摇3乙醚层浓缩茴香酸乙醚层浓缩甲基胡椒酚乙醚层水层浓缩茴香醛鉴识:定性反应,TLC。
索氏提取器的实验资料

摘要:本文采用微量法,比较了95%乙醇和丙酮两种溶剂对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影响。
关键词:八角;八角茴香脑;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Chemical laboratory简称M.L)是近二十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化学实验技术,它是绿色化学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微型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节省仪器,药品,而且操作安全,携带方便,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受到了化学工作者日益广泛的重视,如何使微型实验在这个领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是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产的芳香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
广西是我国八角茴香的主要产区,产量占全国的85%,占世界的70%,八角茴香树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
八角茴香和八角茴香油是人们喜用的优良食品调料,八角茴香油具有大茴香辛香香气。
八角茴香油除了用作调味辛香料外,在食品工业、酿造工业、饮料业、日用化妆品和制药行业中均有广泛的用途。
目前,国内外生产八角茴香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传统有机溶剂提取,超临界CO2 流体提取等工艺。
工艺不同,八角茴香油的产量与质量不同。
本文采用微量法,分别比较了95%乙醇和丙酮两种溶剂对八角茴香油的提取率的影响。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药品微型化学实验仪器一套(云南大学研制)、JD300-3多功能电子天平。
八角(购于桂林市)、95%乙醇(C.P.)、丙酮(C.P.)、石油醚(A.R.)。
1.2实验原理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即八角茴香脑,约占80%—90%,还有大茴香基甲酮、大茴香醛、甲基黑椒酚、二戊烯等[1]。
其中八角茴香脑的分子式为C10H12O,分子量为148.20,其结构式为:八角茴香油具有清而辛香香气,味甜。
而大茴香脑是无色至淡黄色液体,低温时凝固,为白色结晶,常温时是液体,有特殊香气,能溶解于2—3倍的95%乙醇以及丙酮,与水几乎不溶。
八角茴香挥发油的提取与_环糊精包合研究

关键词 :八角茴香 ; 挥发油 ; 提取 ; 环糊精 ;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 R284.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121528 (2010) 0220316203
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 l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产于我国 ,为常用中药 ,具有温阳散寒 、 理气止痛的功效 [1 ] 。八角茴香油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 其中挥发油具有抑菌作用 [2 ] ,但制备 、储存时不稳定 ,容易挥 发损失 。为了克服剂量不易控制 、携带不便 、稳定性差等缺
表 1
浸泡时间考察结果
浸泡时间 / h 提取油 /mL
0. 5 1. 55
1. 0 1. 62
1. 5 1. 63
2. 0 1. 63
由上表可见 ,浸泡时间在 1 h以上 ,提取的油量基本稳 定 ,因而最佳浸泡时间定为 1. 0 h。
2. 1. 1. 2 加水倍量考察 取八角茴香 20 g,共 4份 ,分别加
4. 666 67
24
50. 666 67
31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年 2月 第 32卷 第 2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 edicine
显著性 有 无 无
F0. 05 ( 2, 2 ) = 19. 0 F0. 01 ( 2, 2 ) = 99. 0 P ≤0. 05 有显著性差 异。
表 10
八角茴香油转移率方差分析表
误差来源 A B C
八角中茴香油与莽草酸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9ꎬ51(2) :69-75 doi:10.6054 / j.jscnun.2019028
八角中茴香油与莽草酸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吕 琪1 ꎬ 张耀元1ꎬ2 ꎬ 倪 贺1 ꎬ 李海航1ꎬ2∗
(1.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ꎬ 广州 510631ꎻ 2. 华南师范大学脑科学与康复医学研究院ꎬ 广州 510631)
摘要:研究了用柱层析提取法从八角中提取、分离、纯化和制备高品质茴香油和高纯度莽草酸的方法. 干燥的八角 粉末过 250 ~ 850 μm 筛ꎬ用 85%乙醇柱层析提取法提取ꎬ收集相当于材料干质量 2.4 倍体积的提取液ꎬ茴香油和莽 草酸的提取率均超过 93.0%. 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ꎬ分离油相和水相. 油相经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精制成高品质 茴香油ꎬ总回收率为 93.2%ꎬ得率为 6.6%ꎻ水相经减压蒸干ꎬ用乙醇和石油醚处理除去杂质后ꎬ用乙醇结晶ꎬ得到纯 度大于 99.0%的莽草酸ꎬ总回收率为 73.3%ꎬ得率为 5.8%. 关键词:八角ꎻ 茴香油ꎻ 莽草酸ꎻ 柱层析提取法ꎻ 分离纯化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463(2019)02-0069-07
八角( Illicium verus Hook) 又名八角茴香ꎬ为木 兰科八角属木本植物ꎬ其果实为一种聚合果ꎬ气味芳 香ꎬ富含茴香油与莽草酸. 我国是八角的主产地ꎬ八 角资源十分丰富. 八角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和中药 材ꎬ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和云南等地区[1] . 莽草酸 (3ꎬ4ꎬ5-三羟基-1-环己烯-1-羧酸) 是合成抗流感 药物“ 达菲” 的关键原料ꎬ在八角茴香中的含量很高.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ꎬ莽草酸也具有抗炎、镇痛、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肼一J口8 。: 叠辈 黧 。
八角茴香油溶剂结晶分离的研究 王海鹰刘雄民 李飘英 (广西大学工正 爱 化所 南宁 530004)
1 6“
阳 5
摘要对八角茴香油(anise oil)在三种溶剂中的结晶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掭加 剂对结晶析出的影响,井用溶解度参数理论阐明溶剂的性质与结晶的关系。结果表明:乙 醇、甲醇的结晶分离性能较为理想.而丙酮较差;掭加剂能显著提高结晶产物的收率,但 对结晶产物的纯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如鱼苣垂垫.茔鱼! ,堕型、话6 i .1也考纠
0前言 八角茴香油属于广西的特色资源,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O 以上。 八角茴香油主要成分是反式茴脑(以下简称茴脑),其结构式如右: 茴脑可直接用于香料工业,亦可进一步深加工合成大茴香醛、大茴香 醇等香料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制药工业原料。 目前,有关八角茴香油精制提纯的方法,主要有:1.精馏精制,由于粗油中含杂质组分,性 质相近,沸点差别不大,所以该法难以达到高纯度、高回收率。2.超临界萃取技术分离,李飘英 等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取得一定进展,但离工业化尚有一段距离。3.溶剂结晶法,目前采 用乙醇为溶剂结晶已有研究03,但关于茴香油在不同溶剂中的结晶及存在添加剂时对结晶的 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拟对溶剂结晶法分离八角茴香油中不同溶剂及添加剂的影响, 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根据。
l结晶分离原理 有机物系的固液平衡相图主要分为低共熔型和固体溶液型,其中,固体溶液型仅占8、3 左右 ]。图1为双组分低共熔型的相图,由图可见,只要待分离物系不在低共熔点,在理论上, 通过单级结晶,能获得完全纯态产品,这是精馏等分离方法所不及的。而即使是如图2,固体溶 液型物系,也总可以通过多级重结晶达到纯化的目的。 结晶分离,是以液一固相平衡原理进行分离的,因此其分离基础即表现为熔点之间的差 异。八角茴香油是一种各组分熔点性质相差较大的混合物,如茴脑,熔点为294.3 K,而象柠檬 烯等萜烯的熔点在于260 K以下,相差较远,而且由于晶体具有自范性、备向异性和均匀性,保 证了工业中的晶体产品能具有高的纯度 ]。
2实验方法 2.1实验原料及装置 实验中所使用的八角茴香油来自广西林科所,浓度为82.2 。冷冻结晶温控设备采用HS-
收稿日期:1999 I2—28 修回目期;2000—03—10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4型精密恒温浴槽(控制精度0.1℃)。分析测试采用日本岛津GC一16A气相色谱仪。
圉1低共熔型 F培1 Eutecti ̄formation
2.2实验步骤 整个实验工艺流程如图3。
图3实验沲程图 Fig.3 Flow sheet of experiment
圉2固体溶液型 Fig.2 Solid solu ̄ons formation
首先按一定的投料比配制溶液,置于锥 形瓶中,降温,在待结晶点加入晶种,保持搅 拌,稳定后,以一定降温速率冷却至终温,抽 滤、洗涤,使母液与结晶物分离,最后将结晶 物蒸馏以除去残留溶剂,即得最终产品。
3实验结果及讨论 3.1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投入八角茴香油30 g,降温速率为10℃/h不变,改变溶剂用量,添加
剂量。实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衰1 甲尊、乙醇对结晶的影响 Table l Effect of methanol and ̄Qohol On crystallization
一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Vo1.12 No.4 王海鹰等:八角茴香油溶剂结晶分离的研究 107 注: ——在壤终温下.溶藏投有结晶. NOIe- 一 一№ ̄rys ̄izatlon in sclv ̄nt at preovnt temperature.
3.2结果讨论 由表l、表2可以看出,溶剂甲醇、乙醇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而且彼此差异较小,只是在 添加剂量增大后才比较显著。溶剂丙酮,则明显表现出了极强的溶解性,溶剂量稍一增大,便难 以结晶,而且溶剂量较小时,结晶效果也不理想 其中添加荆易溶于溶剂而难溶于茴脑,显然它 的添加,提高了收率,但对结晶产物纯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物系结晶过程,首先是一个溶质溶解在溶剂的过程。决定相互溶解性质的是溶剂与溶质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也即只有当溶液中的分子间引力K^e超过纯化合物的引力K 和 一时,某化 合物A才能溶解于某溶剂BC ,这种分子间力或相互作用能统称为内聚能,其大小可由内聚能 密度(Coh ̄ive Energy Density.CED)表示,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蒸发热 可用摩尔体积计算: CED=Ev/vM(Cal/cm ) 内聚能密度平方根被Hildebrand定义为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 ”,即: d一(E/V一)“(Cal/cm) 般认为,当溶剂与溶质的溶解度参数 相近时,溶剂对溶质有较好的溶解性 表3给出 了甲醇、乙醇、丙酮、茴脑的有关溶解度参数数据: 裹3溶解度参敷 Table 3 Solubility paraznetex 如 也 甲醇Methanol 14.4。 n.9 7.3 9.2 乙醇Alcohol 12.7’ 9.8 4.9 8.8 丙酮Acetone 9.7 —— 6.1 9.0 茴酮Anethole 9.2—— 1.4 8.5 注: · 致据来自丈献[z].其泉根据文献[1]计算而得. 其中, r——总溶解度参致. 总溶解度参致如的氢键分量,儡极分量 和色散分量,亦称为Hansen参致值. Note. · fromlileralur ̄2,andthe oth ̄s…ca]· ‘ed [iterature 1 w1-ere.6"——the pneral soluN ̄iW parameter. - , ——l-ydrogen洲partial v山 .dipole paniB】 value and dtspe ̄on partial value of如P, also call H㈣pa I
由表3可见,丙酮与茴脑总溶解度参数 值极为相近,因此,丙酮应有较强的溶解性, 这一点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 从溶解度参数 分量分析,丙酮与茴脑的内聚能中,绝大部分 是色散能,丙酮约有64 ,茴脑则高达9O , 所以,丙酮与茴脑各分子间力亦具有较大的 相似性,从而茴脑与丙酮分子间力的作用比 较容易破坏纯组分之间的作用力,使得茴脑 在丙酮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但也正因为如 此,实验中发现,溶液初结晶温度总是低于0 ℃,而且溶剂量稍有增大,便难以使茴香结 晶,这给工业生产带来一定难度,结晶物纯 度、收率也都不理想。 与丙酮相比,甲醇、乙醇的总溶解度参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O8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要远大于茴脑溶解度参数,因此,茴脑在甲醇和乙醇中的溶解度应要小些,即更容易产生结 晶。此外,比较甲醇、乙醇溶解度参数大小,理论上茴脑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也应略小于乙醇。显 然,由表1可见,这些也得到了证明。而且实验中发现,茴脑在两种溶剂中初结晶温度一般在8 lO℃之间,在终温一4℃时,也能保证一定的纯度和收率 由此可知,甲醇、乙醇溶剂结晶分 离八角茴香油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具有实现工业化的意义和科研探索的价值 添加剂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不溶于茴脑而溶于溶剂,因此它的添加,减弱了溶质在溶剂 中的溶剂化性能,直观上则表现为溶质溶解度的降低,从而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大,结晶产物收 率不断提高,如表1所示,在甲醇、乙醇溶剂中,添加剂量从0 g增至4.5 g时,收率几乎增加了 2O 左右。但同时,添加剂也增加了溶液的杂质组分含量,会对结晶产物纯度产生一定的负面 影响。不过,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当其投入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影响并不大,尤其是在乙醇溶梭 中,收率增加2O 的同时,结晶产物纯度只降低了0.4 。因此,如何确定添加剂的投入量,对 于保证结晶产物纯度,提高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添加剂的具体影响效果及其内在的机理 问题,将在另文中报道。
4结论 本文采用三种溶剂对八角茴香油进行结晶分离研究,同时考察添加剂对结晶的影响,其主 要结论如下: 1.溶剂结晶法对八角茴香油有较好的分离特性和分离效果。其中,以采用甲醇或乙醇溶
剂具有应用前景。 2.在结晶过程中,合理加入一定的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茴脑结晶得率。 3.利用溶解度参数理论能合理阐明不同溶剂对结晶的影响。
参考文献 李飘英,邹德正,刘雄民等.超临界技术提取八茴香油的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2,4(1):3O~82 刘雄民.李飘英等.结晶法分离八角茴香油的研究.广西化工,1998,2:6~8 王静康等.熔融结晶过程的新进展.化工进展.1991,1:35~39 丁绪淮.馕道.工业结晶.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 C.RE1CHARDT,有机化学中的溶剂效应.周增垫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荆荣娥.陈欢林.新型分离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Hildebrand J H.胁u tz JM.Regular and Related Solutions.VanNo ̄tmndReinhold,Princeton N-T..1970
STUDY 0N S0LVENT CRYSTALLIZAT10N SEPA R AT10N 0F ANISE 0IL Wang Haiying,Liu Xiongming,Li Piaoying (C,ual,: Uniz ̄',rsity,Nanning 530004)
Ab ̄ffact CIystallization separation of anise off in three—kind solvents,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addi— tive.WaS studied.It WaS concinded that alcohol and methanol had a more better effect than acetone on crystallization separation.Additive Call intensely enhance the yieM of crystallizing product,but with a certain negative influence 011 purity.The relation between crystallization and solvents property WaS de— scribed in theory of solubfllty parameter. Key words Solvent,Crys ̄llization,Anise o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