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案例分析

任务型教学案例分析
任务型教学案例分析

Lecture 1

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点评与示例

一.案例与评析:留言

(一)案例

在学完本单元的打用语之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两人小组口笔头练习打。可先提供一些打的内容让他们操练,然后放手让他们自由练习。下面提供两组情景及参考答案。

学生分成两人1组,1人扮演打者,另1人扮演接者。练习结束,两人还可以交换角色。

情景1 贝贝打找佳佳,佳佳的同学接的,说佳佳不在,问其是否留言。贝贝说待佳佳回来后,给她打。

A: Hello! May I speak to Jia Jia?

B: I’m sorry. He is not here at the moment. Can I take a message?

A: Yes, please. Could you tell him that Bei Bei called and ask him to call me back? He knows the number.

B: Yes, all right. I’ll do that.

A: Thank you very much. Goodbye.

B: Goodbye.

情景2 两位学生以真实XX打,一人请另一人看电影,另一人答应。

A: Hello! May I speak to …?

B: Speaking.

A: Oh, hello, … This is … How are you?

B: Just fine, thank you. And you?

A: I’m all right. I have two tickets for a new film.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see the film with me tonight?

B: Yes.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calling. 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A: Let’s meet … See you then.

(二)评析

1.优点

1)本案例设置2个情景,描述得清楚、具体。情景真实,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案例是根据语言功能“留言”和“邀请人看电影”而设计的教学活动,符合任务型教学原则,即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情。

3)案例的设计能够将语言功能与语言点相结合,提供对话示例。

4)此案例的设计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2.不足

1)任务的描述和指令不够具体,没有描述任务实施的步骤,缺少任务准备

阶段中的“热身”、任务实施和任务后的讲评3个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了解本案例设计者的意图,有可能像讲课文那样,先将对话示例用投影仪或电脑显示在银屏上,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这样就容易变为近似于机械的操练。

2)虽然本案例能够设置较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学会打交际用语,以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但似乎忽略了对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即认知能力的培养。根据笔者的经历,有时打,恰好大人不在家由孩子接听,往往说了一声“不在”就把放下了。这种情况有时大人接听也偶尔发生。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任务热身阶段先布置一个“开动脑筋”任务:

例1

假如一天晚上,你的父母吃过晚饭后出去散步,你一人做功课。这时铃响了,你去接。来的人找你的母亲。想一想你该说些什么?

根据此情景布置学生4-5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教师讲评,然后再布置下一个任务,如上述案例中的情景1和情景2所示。

从上面例1的讨论中还揭示了一个问题,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3.建议

本案例的设计对于初三学生略显容易,适于安排在初一下或初二上,因为初一上册Unit 5, Lesson 19课文就有打的对话,当然比较简单。

二.X例:接听

针对上述案例存在的问题,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个案例,作为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X例。

(一)任务接听

(二)适用级别3-4级(相当初中一、二年级, JEFC Books 1,2)

初一上册Unit 5, Lesson 19课文中有打的对话,但对话比较简单。建议本任务安排在初一下册或初二上册的教学过程中。

(三)活动形式课上小组活动

(四)情景设置

1)情景:假如一天晚上,你父母吃过晚饭后出去散步,你1人在家做功课。这时铃响了,你去接。来的人找你的母亲。想一想你该说些什么?

2)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给朋友打有时会碰到下列情况:恰好大人不在家由孩子接听,孩子往往说了一声“不在”就把放下了。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操作步骤

1.布置任务(Task 1)

1)下指令

T: One evening, your parents go out to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 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 at home. Then the telephone is ringing. You go and answer it. Someone wants to speak to your mother.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Please

discuss it in groups, 4 or 5 students in each group. Choose one student from each group to take notes during the discussion, and prepare for a report about your discussion.

2)设计意图

Task 1是任务准备阶段中的热身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为Task 2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准备。

2.小组活动

4-5人1组,每组选1人做笔记,准备汇报小组的讨论情况。

3.汇报演示

讨论后,教师要抽查几个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情况。在听取学生汇报时,教师应边听边将要点写在黑板上,例如:

例1

(仅供参考,注意要节省时间,不必写出完整的句子)

1)(Ask)who?

2)Mother (Father) out.

3)Leave a message?

4)(Ask him/her to) phone later.

5)(Ask for)phone number?Mother(will)phone later.

4.布置任务(Task 2)

1)下指令

T: (简要重复Task 1有关情景设置的指令)Now let’s work in pairs. One student will be the caller, that is,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 and the other student is the

receiver, that is, to answer the phone.

2)示X(教师叫1个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演示,使全班学生都清楚该怎样做此练习。注意下面的示例仅供教师参考,文字不要给学生。)例2

T: (Suppose I’m your mother’s friend, and now I call her.)

S: (Telephone ringing) Hello?

T: Hello. May I speak to Ms. Chen (Use real name)?

S: Sorry. She is not here at the moment. May I know who is speaking?

T: Zhang Lili (Use real name), your mother’s former classmate. Will she e back soon?

S: Yes, in half an hour or so. She is taking a walk together with my daddy. May I take a message?

T: No, thank you. I’ll call again later.

S: Could you leave your telephone number?

T: Oh, your mother knows it. Thank you. Bye-bye.

S: Bye-bye.

5.语言提示

(教师可以一边下指令或示X,一边给提示,或提前将提示准备好,用投影仪映出。注意不要给汉译。)

caller 打人

receiver 接人

Ms. 女士作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加在妇女或女孩的姓或全名前,例如:Ms.

Doe杜女士;Ms. Jane Doe简·杜女士。此称呼可用与未婚或已婚妇女XX前。

May I know who is speaking? 请问您是谁?(注意这是习惯用语,不要说“Who are you?”, 可以说“Who is speaking?”)

6.小组活动

两人1组,轮换角色。

7.汇报演示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抽查几个组,为全班演示。

8.语言聚焦

教师对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点以及学生在操练时使用的新词语进行归纳解释。

给出该任务的一个X例,如例2,用投影仪映出,对一些语言点解释,然后操练。也可以将课前录制的X例录音放给学生听。

Lecture 2

一.案例与评析:列车时刻表

(一)案例

1.任务:列车时刻表

2.目的:巩固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材料:当地列车时刻表、白纸数X

4.语言技能:Reading and speaking

5.语言知识:

1)询问:Which bus?/What time?/Howlong does it take?/Does it stop on the way?

2)陈述理由,发表见解:I think…/I don’t think…/I’m sure…

提示词语:which bus,what time,how long,from…to…,on the way,ten o’clock,half past eleven,etc.

6.活动形式:两人小组

7.操作过程:

1)教师布置任务(“You want to travel by train.”)并提供一X当地列车时刻表,复印若干份,分发给各小组;

2)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乘哪一班车(是否要转车),并确定车次;

3)各小组轮流报告讨论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旅行计划设计最合理的小组为获胜组。

(二)评析

1.优点

1)两人小组对话的交际方式是互动的。

2)任务的实施步骤描述得比较具体清楚。

3)本案例提供一份表格,便于学生操练。

4)任务的设计与教材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复习时间表达法。

5)任务后评出获胜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不足

1)任务的名称“列车时刻表”不是任务。一个任务与语言的功能相关,即用语言做事情,比如“定火车票”,“打查询列车车次”等。

2)任务不明确,也没有设置情景。“You want to travel by train.”不能算做“任务”,因为一个任务应含有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打订火车票”,那么订票人要给车站或旅行社拨打,或者先查询列车时刻表然后再拨打。如果不知道车站或旅行社的,要先拨打114查询。拨通定票处后,要询问车次,日期时间,何时送票,还要留下等。本案例没有设置情景,“每个小组发一份列车时刻表”不是情景。情景的设置要贴近生活,而且描述要具体,比如“假如你住在XX,正在度暑假,打算和妈妈一起去乌鲁木齐旅游,你现在给一家旅行社打订两X 火车票”。另外,“布置任务”的描述不清楚。还以“订火车票”为例,让全班分组练习,两人一组,小组内一人扮演定票人,一人扮演旅行社服务员。

3)本案例的设计包括任务设计的3个环节,即“任务准备”中的任务布置和词语提示,“任务实施”和“任务后”的奖评获胜小组。但是由于任务不明确,这三个环节形同虚设。

4)本案例的任务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

于,如上所述,任务不明确,此目标很难完成。学生拿着时刻表,问答“去哪?”,“乘哪次车?”,“乘车时间”等。要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的能力,即认知能力,那么设计的任务应有适当的难度,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试举一例:假如学校在XX,让学生查询去要乘座的车次比较容易,从时刻表一查就能查出来。如果查询一个没有直达车的地方,那么此任务就增加了难度,完成此任务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语言技能”项下列有“Reading and speaking”,即英语阅读和说的技能。此任务练“说”,可是训练“阅读技能”令人不解。让学生查阅“当地列车时刻表”,该表肯定是用中文写的,难道是培养中文阅读技能?

6)在“语言知识”项下列有“询问……陈述理由,发表见解……”。这里,“询问、陈述理由、发表见解”不是语言知识,而是语言功能或日常交际用语。

二.X例:询问乘车路线

针对上述案例存在的问题,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个案例,作为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设计X例。

(一)任务询问乘车路线

(二)适用级别3级(相当初中一年级, JEFC Book 1)

建议安排在初一下,Units 17-30的教学过程中。

(三)活动形式课上小组活动

(四)情景设置

(你的学校在XX)假如你打算周末去XX(或XX、XX)旅游,你向同学打听怎样乘车去那里。

任务设计说明:

设置的情景应真实。以上情景是真实的,家在XX,离XX不远,周末去XX 玩1-2天是可行的,而且XX是一个旅游景点。在XX,不少人都去过XX旅游,一些学生跟家长去过那里,因此,“向学生打听”也是真实的情景。

在设计本任务时,要根据学校所在地选择附近的一个旅游景点。假如学校在XX,那么可以选择XX、XX、虎门、番禺、XX等。

(五)操作步骤

1.布置任务

1)下指令

T: Let’s work in groups now, 4 or 5 students in each group. Suppose you are going to Beihai (Haikou, or Yangjiang) at the weekend, you ask your classmates how to go there.

2)示X(教师首先向全班提问,然后从去过XX的学生中选择2位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起演示,使全班学生都清楚该怎样做此练习。注意下面的示例仅供教师参考,文字不要给学生。)

例1

T: Have you been to Beihai?

S1: Yes, several times.

T: What is it like?

S1: It is beautiful. The beach is famous. Many people go there and swim and lie on the sand. White sand. Wonderful.

T: I want to go there at the weekend. How can I go there?

S2: By bus and boat.

T: Which bus shall I take?

S1: No. 2 bus, and get off at the Dock Stop.

T: How long does it take?

S2: About 20 minutes.

T: Is it easy to find the dock?

S2: Yes. You can see the dock building after you get off the bus.

T: Is it long to go to Beihai by ship?

S1: No, about an hour and a half.

T: Thank you very much.

Ss: You’re wele.

3)补充指令(初一学生词汇量有限,示X后补充指令,使学生清楚该怎样做此练习)

T: You see how to do this exercise. You will spend your holiday at the weekend, that is, one or two days. So you cannot go very far. For example, to go to Beihai or Yangjing is OK, but you cannot go to Beijing because it is too far away, and 2 days is not enough. (注意“2 days”看做一个整体,因此动词用单数) Another point. Suppose you want to go to Yangjing, you ask the other students in your group: “Have

you ever been to Yangjing?”And all of them say “NO”. Then you may ask them another question: “Do you know how to go there?”And they all say “NO”, too. If this happens, you should change a place, say, you want to go to Haikou. Are you clear?

2.语言提示

教师可以一边下指令或示X,一边给提示,或提前将提示准备好,用投影仪映出。

beach 海滩

dock 码头,

stop 汽车站

3.小组活动

4-5人1组对话,并轮换角色。1人询问如何乘车,其他人只要知道,均可回答。

4.汇报演示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抽查几个组为全班演示。

5.语言聚焦

教师对与任务相关的语言点归纳解释。

给出该任务的1个X例,如例1,用投影仪映出,对一些语言点解释,然后操练。也可以将课前录制的X例录音放给学生听。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真实地创设各种情境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被广博使用,它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一股清爽的活力,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英语才华的舞台。 现以“My new room”Part B为例来说说我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on,under,behind,near;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s the…?It’s…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frontof是个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词卡、图片、镜子、纸盒、铅笔盒、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日常对话。 2、齐唱:My small bedroom. Step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完成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1、教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事先放有一面镜子。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问:“What’s in my box?”,并引导学生使用thereis/are句式进行回答。

2、猜完后,教师拿着mirror放进盒子,问:“Where is the mirror?”,引导学生回答:“It’s in the box.”,然后把mirror放在盒子上面和下面,再问,再答,复习学过的方位词:on、under。 3、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说:Look ! 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仿说。 4、教师利用文具呈现near的位置关系,并提问:Whereisthe……?引导学生用It’s near……来回答。 5、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over, behind, in front of。教学时注意on与over,near与behind、in front of的比较。 6、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图,教师根据图中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如:“Where is the trash bin?”,让学生回答。 Step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Task1:学生同桌把学习用品摆放出例外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如:“Where is the……? It’s……”,可先由教师做示范,学生们齐答,后让学生同桌练习。Task2:教师发指令,学生做相应动作。如:“Put your book behindthe chair. Put your pencil over your pencil-box. Put your pencil on yourpencil-box.”,发指令时注意几个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Task3: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Let’sfindout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物品摆放的不当之处,并用there be结构作简单表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时间够的话,可让学生说说应该放在哪。 Task4:四人小组取出信封里有关家具图片和白纸,将图片贴在白纸上,设计自己的卧室。 Step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1、各小组派一代表介绍自己的卧室:Look, This is my room . Thereis a trash bin in front of the closet. There is……

课程与教学论案例分析

第三模块学习/专题一学习理论的新进展/学习活动 第六节新近的学习理论 案例分析 考试题: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 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学习Internet课程后的应用水平。 试题样例: (考生电子邮件帐号、收件人1、收件人2的邮件地址均由监考老师给出。) 你是一个刚从某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听说新华通讯社(中国)正在招聘新记者,新华社正是你理想的工作单位。请你通过INTERNET完成下列工作: 一、通过适当方式,在因特网上查找到新华社的网站,并通过其导航系统找到新华社总编的介绍网页,将总编的照片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下,文件名为网1.jpg(扩展名与原图片文件相同);再以纯文本的形式保存总编的简介,文件名为网2.txt。(本小题19分) 二、通过FTP从https://www.360docs.net/doc/c55575811.html,的某一个文件夹下下载一个名为coolthings.arj的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下,此文件为《应聘注意事项》,请你用适当的方式将其解压,解压后的文件存放在考生文件夹下。(本小题16分) 三、通过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向新华社总编室(收件人1)及人事处(收件人2)同时发出一封应聘意向信。要求如下:(本小题31分) 1、设置自己的收发邮件的帐号; 2、邮件主题为:你的准考证号-姓名(如考生李菲,本次准考证号为110503241008,则邮件的主题为:110503241001-李菲); 3、正文说明你的基本情况,并表明你愿意应聘驻外记者一职,不少于80字; 4、选用一种信纸; 5、信尾有你的签名及写信日期; 6、将素材文件夹下的相片.jpg作为邮件附件同时发送。 四、制作一组宣传自己形象及证明自己能力的网页,为节省时间,我们已经将你的有关材料存放在素材文件夹下,请你选用。(本小题34分)

任务型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8)

任务型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 8)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 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我认为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采取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英语教学观”,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一条“开放”与“搞活”之路。本人认为教师必须转变另一观念——由以本为本向以用为本转变。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应当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例如当今流行的email(电子邮件),surf on the internet(网上冲浪)等。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就是让英语真正“活“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工具作用。 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与“搞活”恰恰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实践,促进了英语教学目的的实现。然而,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怎样改革才能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更能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仍然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懈探索和实践。 初中英语七年级unit 8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反意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是这一课也是这一单元的重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个中心任务——用反意疑问句谈论不同季节的天气。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对本课进行了整合,正如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而且程晓棠教授说过,好的任务型活动应该具有系列性,即在同一个话题下开展不同的活动,下一个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结果中产生。经重新整合过的教学内容,更好的体现了任务与任务之间环环相连,所有的活动始终围绕大的中心任务展开。我想通过展示以下不同的教学活动过程来谈一下我的课后思考与启示。 Theme: Dates, months and seasons Function: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seasons Structure: Tag questions Main and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form tag questions and answer them Teaching aids: recorder and computer aids Teaching aim: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weather by using tag questions Teaching process: Step 1. Leading-in Daily report (A story about polar bears) Step 2. Pre-task 1.Talk (Make up dialogues about their favourite seasons) / Report (The seasons in

任务型教学案例

现在我以《新标准英语》Where' s the rabbit?为例。本课着重教授方位: It' s in/on/under the hat.如果单纯地教介词,则显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因此,我在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任务: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做个游戏,看看准是最棒的小魔术师,并进行猜谜活动,比比谁最聪明。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纠住了。接着教师先当魔术师。T-OK,boys and girls. I' m a magician , look. What' s this?教师手上拿一个.袋子,等学生回答It' s a bag后,教师把双手放背后,悄悄地将rabbit放入袋子里,然后让学生猜What' s in the bag?从而引出新单词rabbit 。接着教师开始变戏法了。Look carefully. Where's the rabbit?教师反复的重复问句,并不断变戏法,然后自问自答,让学生在听觉上熟悉Where' s the rabbit?接着教师说:现在你们是魔术师了,我们看看谁是最棒的小魔术师。谁能问倒老师谁赢。这时学生各个跃跃欲试。通过此游戏,他们可大大操练Where' s the…?的句型。同时教师的回答也很重要。教师的答句为下个游戏做了铺垫,同时教师的“I don' t know.”更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他们会想:“哇,连老师也被我考倒了。”这样,他们会更积极投入学习中。接着进行猜谜活动,比比谁最聪明。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相信在学生大量听力的基础上, 学生能较好完成游戏。这两样任务,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开始的任务不能太难,应尽量基

实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最新文档

实行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文献标识码:A 一、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 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满足真实生活中的社会交际需要,而任务教学法正符合专业英语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点,因为利用任务教学法可以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不断培养和拓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一)任务前的准备 要想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学生就必须要达到知识目标的要求。教师给出任务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完成,应当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前的一些准备。还要注意把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追切需要。 (二)提出任务 在提出任务时,应当注意任务不能太大。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当是学生已经掌握的,难点不能太多。通常在针对低年段学生时,任务的要求要非常明确,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去做。而在针对高年段的学生时,教师只需要对结果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例如

任务型教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课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提要]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各项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以此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关键词] 阅读的重要性、任务型教学、阅读教学 阅读是获取知识、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语言知识、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文化等。高考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贯穿了整个试卷的始终,占了试卷分值的大头。阅读也在各类语言水平考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抄、背,缺乏足够的积极思考、发问、质疑等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失去了英语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上述传统阅读教学形式必须改革。在教学中,应“改变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教学活动应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明确各阶段学习的任务目标,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习和实践,实施培养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何谓任务呢?“所谓‘任务’指的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任务型学习强调‘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并体验如何用语言做事或解决问题、处理矛盾,促进英语学习。”任务型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一般来说,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用经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四个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梯度递进的明确任务。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学习。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按照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的规律,把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科学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一、感知教材——导入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有关圣诞节的一些常识及单词merry, decorate,put up, angel, 2.学习需求:how to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speaking,writing and readi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Lin Tao要在England去度假, Jim要Lin Tao帮助他装饰圣诞树,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 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 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 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 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并且怎么样装饰圣诞树。 3.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tape-recorder , a Christmas card, a Christmas tree the small blackboard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 Step1.Pre-task 1.Warming-up exercises 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 2.Play the guessing games. 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 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 过程调整与评析1: 这节课本身在圣诞节前夕,唱圣诞歌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主动给老师作介绍,介绍他们各自的朋友,为后面创设 情景作好铺垫。 Step2.While-task 1.Presentation 1 Now the teacher has a lot of friends there. Show the picture of Christmas Day and a box(many presents in it). Give the friends presents.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案例 重庆市第二十五中学吴量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版的Go For It在我区广泛使用,给师生双方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扮演各种角色。所有的内容都是学生周围的人和事情,扮演起来非常熟悉,很容易地把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 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把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设计课堂上的“任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正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这些模拟“任务”的能力。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learning by doing”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即布置“一个既新颖有趣而又熟悉任务”。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并掌握、应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都是以单词的记背、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为重点;教师“唱独角”,多是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结果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应试教育”的旧观点让我们一

味追求升学率,这种观点压得师生都喘不过气。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老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转变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对于这个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理论,我也有一些困惑和不适应:我从小接受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何尽快适应新旧理论的过渡?如何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语言运用的能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驾驭任务性教学法? 作为对任务性教学理论的探索,我曾经承担了一次渝中区进修学院课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公开课。我对Unit 5 How was your weekend?的设计如下: 首先,我在本单元中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的教学。 课前:(展示幻灯片1)为活跃气氛及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一起唱节奏较快的英文歌:Sha la la。(在Sha la la这部分重复的时候拍手。) Step1 值日生做值日报告 值日生首先介绍她如何度过上周末(She bought a new T-shirt in Jiefangbei.)。然后我就她的短文向全班提问:What did she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she buy the T-shirt? When did she buy the T-shirt? 在这个环节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又很自然地复习了一般过去时态。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 新课程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上的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的新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教学背景: 本课为冀教版七年级下Unit6 Lesson47 Two season or Four?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描述四季及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通过四季不同景物的呈现,让学生运用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at is you favourite season? Why? Because…句型进行交际。体会加拿大独特的气候特点。在第二部分安排了一首四季歌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描述天气和月份的词语,也曾接触过spring, winter, fall这些单词。采用呈现四季不同的景物图片来展开教学,使学生不知不觉参与到描述四季的活动中来。句型What do you like to do? Why? Beacause…此前已多次接触,设置任务很容易。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谈论四季,能运用于描述季节及季节的特征,并运用所学句型谈论不同季节的活动。设置任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等方式,来实现目标任务。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促进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综合运用语言的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Some cards with months written on them pictures with different season scenerry A tape recorder,a microphone 五、教学过程: Greeting and Social English 1.Sing“The months song”. 2.Greeting. T: Good morning,class! How are you? Review the months and the weather Team guessing game. Students choose a card with a month and give the information bit and bit to the others.Guess which month it is. S1: It is very cold.There is much snow. S2: November. S1: No.Christmas Day is coming this month. S2: December

任务型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任务型语言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课题:Junior English Book 1 Lesson55 Whose sweater is it?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有关衣服的名称sweater, coat, blouse, trousers etc. 2.学习需求:asking about the ownship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acting and readi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围绕丢失物品,在警察局的LOST AND FOUND OFFICE找到物品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并对前一阶段所学的衣物进行适当的复习;难点是灵活运用所学的代词,并加以扩展。 (四)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衣服),但后被小偷盗走,经过警察们的协助,在LOST AND FOUND OFFICE处拿回礼物。 3.课程资源:the text (JEFC, Lesson55), small blackboard, pictures of clothes 4.教学准备(教具、媒体、学生):pictures, small blackboard, the students in Class 1 Grade 1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过程调整、评析: Step1.Pre-task 1.Warming-up exercises Show the small blackboard while sing the song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Tell them the Christmas Day is coming. Friends will give presents with each other. 2.Play the guessing games Let the students introduce their friends to the new teacher. Let the teacher guess their good friends.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考任务一(2)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①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要求学生完成800字左右的评析)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组织过程中,究竟应当如何体现出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这样的学科性质特征? 1、提供鲜活学习素材,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事实上,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较为单纯。教师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情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心里话,有利于形成真实有效的课堂。新课伊始,有意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段:一幅幅乱、吵……的情形导入新课。此时,教师只是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很高兴,有的小朋友很不高兴?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大家都高兴?接下来你们应该怎么做?想一想,然后老师可能会怎么做?紧接着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继续播放第二遍录像,并提出小组讨论及利用自己身边可利用的资源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等学生汇报后,水到渠成将平均数的概念呈现在大家面前。在应用部分,又利用多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中获得发展、提升。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课堂上充分以学生为主,多给学生提供机会。教学中有意设计“观看录像”这一特殊情境,并进行了两次观看,以此促进学生自然建立起“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大家都高兴?”的心理倾向。紧接着,学生尝试“将多的积木往少的地方放”、“细纱线的一头对其并捏紧,然后准备将长的部分剪下来”的想法乃至放弃,教师只是提出:现在你可以自己来判断一下,原来的猜测对吗?如果有错,主要是什么地方错了?为什么会错?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能更快的解决问题呢?最后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并没有直接通过“移多补少”或“先求和再平均”的思维活动,而是建立在学生原有表象的基础之上,通过尝试、验证、分析、归纳等数学学习活动为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平均数”的意义得到了自然而然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断去思考、探索、讨论,在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了真实有效的课堂。 3、设计有效练习,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指导结构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仅依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把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更紧密地融为一体。当然,仅仅从正面角度凸显平均数的意义,显然还不够充分、丰富、饱满。于是,教师还有意识地设计了一系列的跟进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知识以及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执教者还进行课后观察。这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各个侧面丰富了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深化了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渗透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个案分析

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个案分析 一、概念: 任务型教学就意味着语言的交际性,是一种课堂语言的延续,所谓的任务也就是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解决实际任务,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 二、案例分析: 课题:Junior English Book 1 Lesson55 Whose sweater is it? (一)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有关衣服的名称sweater, coat, blouse, trousers etc. 2、学习需求:asking about the ownship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listening,speaking,acting and reading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不断地操练,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用英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围绕丢失物品,在警察局的LOST AND FOUND OFFICE找到物品这一情境,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并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乃快乐之本。 (三)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学习名词性物主代词,并对前一阶段所学的衣物进行适当的复习;难点是灵活运用所学的代词,并加以扩展。 (四)教学策略: 1、分析教法、学法:通过任务型教学,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给学生创设最生活化的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资源最大化,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英语化世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用中学”的教学原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2、情境形式:圣诞节快到了,朋友之间互送礼物(衣服),但后被小偷盗走,经过警察们的协助,在LOST AND FOUND OFFICE处拿回礼物。 3、课程资源:the text (JEFC, Lesson55), small blackboard, pictures of

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比较

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比较 一、任务型教学与“3P”教学法概述 1、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在此基础上,纽南(Nunan,1989)对交际任务设计模式的研究以及威莉斯(Willis, 1996)对任务型学习框架的分析,进一步深化了任务型教学的内涵。随后,人们提出了交互假设、交际效度理论、任务型学习的方法论与社会文化观。这些研究丰富了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使任务型教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在对于任务的定义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但综观各个学者对于任务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任务必须涉及情景、目标、活动、结果、意义、评价六个部分的内容。首先,任务型教学倡导真实的语言情景的创设,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产生真实的交际需要;其次,任务要有一定的目标,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再次,任何任务都必须以活动的形式进行,它是在同伴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第四,任何任务的最终都要形成一定的产品,即结果,以检测学生们在学习中的效果;第五,任何任务都必须有意义,否则就是对语言的机械训练;最后,对于结果的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对学生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一种激励。 威莉斯的任务型学习框架分为三个阶段: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任务的类型分为六种:列举型(listing)、排序与分类(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comparing)、问题解决型(problem solving)、交流个人经历型(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造型(creative tasks)。 2、“3P”教学法 “3P”教学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下的产物。“3P”教学法把语言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演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果(production)。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呈现和操练让学生掌握,然后再让学生在控制或半控制之下进行假设交际,从而达到语言的输出,形成学习成果。在“3P”教学法中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知识层面上的,而并非是真实的生活交际需要。所以它是一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递的过程,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其真正的学习需要。 二、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的关系 任务型教学法和“3P”教学法一样都属于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分支。Howatt(1984)把交际法分为“弱版(weak versions)”和“强版(strong versions)”两大派。弱版交际法以著名的3P课程(PPP lesson)为代表,强版交际法则形成了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代表的TBL课程。 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学习步骤分为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3P”教学法的演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成果(production)刚好是个相反的过程。在常规的

英语任务型活动教学案例

英语任务型活动教学案 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英语任务型活动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I’d like some noodles 二.设计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和“创造”中给学生自主权。同时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广泛的合作与沟通,必要时进行指导和点拨。 三.活动类型: 模拟交际,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 四.活动目的: 通过做饺子,模拟订餐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加强学生对would like 句型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给学生自由想象,创造的空间,增强主体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增进学生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五.活动方式: 小组活动,角色扮演 六.活动过程: 1. 引出话题,提出任务——开house of dumplings(出示一张dumplings 图片)t:what’s this ss:it’s a dumpling t: do you like dumplings ss:yes. t: i want to open a house of dumplings板书(house of dumplings)near our school ,can you help me ss:yes. 2买馅料(购买开dumplings的辅料,呈现一幅超市的图片)

t:first,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uy some are all kinds of things,like,olive,cabbages,onions beef ,chicken ,mutton ,tomotoes,potatoes,mushroom ,pepper,butter,etc what would you llike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结果。通过这个环节的任务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关食物的词汇。 3.制作dumplings首先,教师找两名学生示范如何制作。 t:now everthing is ready ready ,let’s begin to make dumplings板书to buy dumplings示三种型号的饺子,并示范如何询问对方喜爱的饺子) t:we have three kinds of dumplings,small,medium,and large. what size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s:i’d like a small /medium / large dumplings t:what would you like in it s: i’d like beef ,tomotoes and mushroom,please.然后,学生小组活动做本组同学喜爱的dumplings饼。学生边用目标语言询问对方想要的dumplings型号及馅料,边动手制作。最后,展示并汇报本组喜爱的dumplings “we’d like a…dumplings with…”在此项活动职工,教师是参与者,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活动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玩中学”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体参与意识。 4.订购dumplings (小组活动) t: your dumplings look nice ,they must be delicious .can i order one (板书to order dumplings)but how to order it please discuss,then act it out . 小组开始讨论,编订dumplings的对话。然后,每组将自己的订购方式表现出来。通过订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展现了每个人的才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

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分析

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 一、案例分析的原则 案例是描述管理决策或者人们试图解决的管理问题(或管理者、执行官、博士、工程师、会计师等人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执行决策所依赖的周围的环境、事实、意见、偏见等等。案例通常把决策者的观点写出来,案例方法就是把案例作为教学手段,使学员们有机会处在决策者或解决问题的人的境遇。学生们学习书面案例就是要对所采取的行动进行探讨、分析、讨论、作出决策。通过反复的个人分析、与他人讨论、确定问题、找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阐明目标和讨论标准、选择行动办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实施的计划等,学员们就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方法包括案例材料和使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方法,它还对学员们的答案、分析、建议以及决策提供反馈意见。 二、什么是案例分析 一般来说案例有四种类型(威夫林斯,1968年):(1)单个问题;(2)独立的事件;(3)组织问题;(4)上述问题中的有机结合。案例分析可以集中在一个人、一件事或一种情况。因为案例要用于诊断的目的,所以,书面案例包含有关的数据。案例本身不含规范的数据(解决方案及其效果),因为这是学员们在培训中应该做的。案例介绍了发生在一个组织(商业、医院等)内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层面的实际事件,展示实际生活的复杂性。案例作者把与培训有关的经济、技术、社会以及人为因素等内容都写出来。 马尔科姆·麦克内尔认为案例分析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有特定的时间段,用过去时来写,限定一些事件; *有故事发展的叙述结构和向学员(公司、行业、技术等)解释上下文及其细节的说明结构; *有围绕一个问题(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了什么?)的情节结构。 威廉斯(1969年)则认为案例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一个规定的问题和现有的信息(书面案例)、所需的信息、实际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可能的解决方案及效果、最好的措施、处理的结果和防止未来出现类似问题的方法。 好的案例能将事实、人物及贯穿其中的情感都加以详细阐述。它告诉读者形势如何发展,怎样作出决策,从而缩小了有突出特点和行话的商业、职业与学习小组之间的差距。教师为学员提供理论工具,学员的任务就是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的实践中去,判断哪些是有关的内容、找出真正的问题、决定应该做什么、设计出行动计划。 三、开发编写案例 案例分析需要利用讲课、图纸、阅读、讲义、电影或电视以及其它的直接经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课和实际经验等经验学习来补充。培训课程设计应该包括进展速度的变化、平衡输入与输出的顺序。在设计课程时,必须了解整个培训课程所需的时间和完成案例分析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外国语学院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教案 (课程论文) 学号:201421T241 专业:学科教育(英语) 学员姓名:曹丹 任课教员:苏勇

任务型英语教学教案 曹丹201421T241 年级: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 课题名称:Unit2 Colors and Moods 教材选自:人教版新目标英语 一、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颜色与心情”,学习不同种类的颜色及其对人情绪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了色彩与情绪的关系,而本单元阅读部分内容正是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展开的。阅读部分向学生介绍了谈论颜色有助于引出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开始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级增盛镇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一开始就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令人愉快,充满趣味,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同时绝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但由于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方法不佳,学习缺少主动性,这些都给平时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感知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及恰当的学习指导,加上他们对英语学习应给予的更多的关注,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可以达到的。 3.教学目标设计 1)基本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阅读部分所涉及的新单词和词组,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的表达方式及用法方面的固定搭配。 2)能力智力目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并要求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领会主要句子的意思。 3)德育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所了解色彩和情绪的关系的知识思考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并讨论在自己或别人伤心的时候,该如何帮助自己或别人。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来正确使用与课文有关的重要词汇短语? 2)对文章的听读理解能力及获取具体信息的能力 3)对文章快速阅读的能力及阅读对写作的迁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