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翻译..
浅谈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

浅谈隐喻认知及隐喻翻译作者:林剑萍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7期摘要:对于隐喻的研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传统隐喻研究只是局限于修辞学领域,认为隐喻是语言的一种修饰性的附加成分,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
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断加深。
George Lakoff 和 Mark 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到隐喻无所不在,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观隐喻研究的全面开始。
在研究者看来,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具体语境,还要注意两种不同语言间文化的差异,以免造成失误。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策略一、引言隐喻,产生于人类的语言审美活动并时时表现在语言使用过程中。
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名著《诗学》和《修辞学》中曾说过,隐喻可以使风格有所提高而不流于平凡。
这体现了语言的信息功能与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
然而,隐喻长期以来只是被视为一种“装饰”和“美化”语言的修辞手段。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重新进行认识和解释。
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运用隐喻,几乎每三句话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
Lakoff·G·和Johnson·M认为: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
他们在合著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正式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文拟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二、隐喻的认知性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
从语境角度看概念隐喻及隐喻的翻译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可 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隐喻研 究有着悠久 的历史 ,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隐喻一
有 了新 的认 识 。学 界也 产 生 了大量 从 新 的角 度对 隐 喻 的 研究 ,然 而对语 境 与 隐喻 关 系 的研 究 比较少 。语 境 对概 念 隐 喻的理 解 和 翻译有 着 不 可忽视 的作用 。本 文 试 图从
过程 。鉴于以上理论很多文献 已做过详细的阐述 ,本文
不再 赘述 。
作者俺介 : 唐娴 ( 1 9 8 2 一 ) , 女,讲师,硕士 , 研究方向:语言学 、 翻译
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思想就 是 “ 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 ,也就是说隐喻是概 念之间从源域 向目标域的跨域映射。这种映射关系是基 于人体经验 的映射 。隐喻思维是人类大脑对世界概念化
的一种 认 知过 程 ,并且 是 一 种具 有 系统 性特 征 的概 念化
在 《 我们赖 以生存 的隐喻 》中提出来的 ,使人们对隐喻
第2 6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 月
武
汉
纺
织
大
学
学
报
Vb 1 . 2 6 NO . 5 Oc t . 20l 3
J O U RN A L 0 F W UH A N TEX TI LE U N I V ER SI TY
从语境角度看概念隐喻及 隐 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隐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其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增强文字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在商务交流中,隐喻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增强交流双方的感情共鸣。
在翻译隐喻时,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分析,灵活运用译文技巧,保证原意不变的使译文自然流畅。
本文将从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入手,进行具体的翻译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隐喻,并帮助翻译者更好地应对商务英语翻译难题。
一、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1. Time is money.这是商务英语中一个常见的隐喻,它意味着时间就是金钱,也就是说时间就是价值、财富。
在商务场合中,时间非常宝贵,每一分钟都可能关系到利益的得失。
这个隐喻用来形容时间的宝贵和珍贵,提醒大家合理利用时间,增强工作效率。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这个隐喻源自体育运动中的球类比赛,意思是“轮到你做决定了”,也就是说责任或者决策权在某人手中。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提醒对方该他们做出决定或者行动了,同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压力意味。
3. Break the ice.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它的隐喻意义是“打破僵局”或者“破冰”。
在商务场合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在初始时期的交流,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或者话题来破除尴尬和局促,促进交流和合作。
5. A golden opportunity.这个隐喻指的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意味着一个稀有难得的机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在商务英语中,这个隐喻常用于形容具有潜力和价值的商机,以及需要抓住的发展机遇。
1. “Time is money." 翻译为“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隐喻在华文化中同样有相应的表达:“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就是金钱”。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类似的隐喻表达,同时也可以相应加入例句或者情景来增强表达效果。
2. “The ball is in your court.” 翻译为“现在轮到你了。
《围城》中汉语隐喻英译方法探析

杰 克 ・ 敦 在 《 个 目击 者 的 故 事 》 把 自 己 耳 闻 、 伦 一 中 目 察 的 灾 难 场 面 用 第 一 人 称 , 清 晰 的 时 间 顺 序 、 选 的 细 按 精
辅 音 [] 听 着 这 种 声 音 , 以 联 想 到 火 势 的 凶 猛 , r , f, 可 i f e l f me , a k,e 等 。 选 用 头 韵 发 可 使 语 言 声 情 交 融 , a sf n f d l l 富
从 理 论 到 具 体 方 法 探 讨 隐 喻 的 翻 译 , 蒋 跃 …:柯 平 ¨] 如 、 1、 2 刘 重 德 l] 。 体 而 言 , 们 关 于 隐 喻 翻 译 的 研 究 重 点 是 l 3 等 总 他
l m fa es .
直译法适合翻译英汉两种语言中完全对应的隐喻。
它 可 以 保 留 源 语 言 中 隐 喻 的 民 族 、 化 色 彩 , 助 目 的 文 帮
以 小 说 《围城 》 其 英 译 版 为 范 本 , 过 分 析 译 者 英 译 汉 及 通
语 隐 喻 的 具 体 实 例 .探 讨 了 汉 语 隐 喻 英 译 的 三 种 常 用 方 法 和 技 巧 . 出翻 译 方 法 的 选 择 取 决 于 文 本 类 型 、 际 情 指 交
景 和读 者 的 需 求 。 关 键 词 :隐喻 翻译 《 城》 围
文 小 说 中 汉 语 隐 喻 的 翻 译 。 中 文 小 说 中 蕴 藏 了 丰 富 的 隐 喻 语 例 , 中钱 钟 书 先 生 的 《 城 》 典 型 的 例 子 。 文 试 其 围 是 本 以 钱 钟 书 (0 1 《 城 》 及 Ja n l 2 0 )围 Ⅲ e n eKel Nah nK. o y& t a Ma ( 0 3 的 英 译 本 (e n eKel 20 ) Jan l y& N t a . o 2 0 ) 一 ah n K Ma ,0 3
隐喻的认知和翻译

接 和 婉 转 等 特 点 为 增 强 语 言 的修 辞 效 果 提 供 了可 能 。 在 翻译 实 践 中 , 喻 的 理 解 和 应 用 是 建 立 在 原 语 作 者 和 目标 隐 读 者 之 间 共 享 概 念 的基 础 上 的 ,也 就 是 说 他 们 必 须 对 隐 喻 有 共 同 的认 知 。 隐 喻 的 本 质 就 是 用 一 种 事 物 理 解 和 体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3期 2 O 年 5 月 06浙 江 树 人 大 学 学报
J OURNAL O HE I F Z J ANG S REN UN VE I Y HU I RS T
Vo . No 3 1 6, .
Ma 0 y20 6
( ) i uny 生命 就 是 一 次旅 游 。 1 Lf i a ore.( es j )
般 来 讲 , 喻有 三个 基 本 特 征 : 隐
1隐喻有三个 必 不 可少 的条 件 : 体 、 体 和喻 义 。 、 主 喻 主 体 (eo) 喻 体 所 依 附 的 对 象 , 体 ( ei e 指 用 于 t r指 n 喻 vh l) c 比喻 形 象 的 术 语 , 喻义 (rud 指 主 体 与 喻 体 之 间 所 共 有 gon ) 的相似之处。一般情况下 , 隐喻 中 的 主题 是人 们 较 为 熟 悉 的 事物 , 喻 的理 解 过 程 通 常是 将 事 物 的 特征 映射 到 本 体 隐 上 , 喻 是 以 喻 体 和 本 体 之 间 的相 似 性 作 为意 义 转 移 的 基 隐 础 的 。 隐喻 意 义 是 喻 体 的 部 分 特 征 向 本 体 转 移 的 结 果 。
验 另 一 种 事 物 。 ( aef 18 2 ) 以 隐 喻 要 涉 及 两 个 L k o 90[ ] 所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浅谈隐喻及其翻译策略隐喻在英语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在英语翻译中对隐喻有更好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翻译效果。
文中对隐喻进行了解读,同时对隐喻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翻译失真的情况发生。
标签:隐喻;翻译;策略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在西方人们很早地对其进行了研究,它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文化交流中,它具有很强的语言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
同时,隐喻的翻译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忠于原文的思想和风格,又能让人很好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讲究一定的策略。
隐喻的翻译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深刻理解原文当中的隐喻手法,又要恰当美妙地在译文中体现,这样才能忠实地表达原文作者的风格和思想,同时又能让读者觉得浅显易懂。
1. 隐喻的定义牛津字典对隐喻定义为: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点,把某事物或名称恰当地转嫁到另一事物或名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法》中给隐喻的实质就是一种借代。
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人们借助一种事物思考和感受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是一种认知模式。
2. 隐喻的分类2.1 修辞隐喻。
如果从修辞角度来定义隐喻,那么隐喻只是一种修辞工具,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并强调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这种传统的修辞隐喻理论虽然有不足和缺陷之处,但是却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为一种研究隐喻现象的重要视角,它也为后来新的隱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参照物。
2.2 认知隐喻。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件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件事物。
人类的概念系统主要是隐喻性的,人们日常的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都是隐喻性的。
他们将隐喻看作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
认知隐喻引入了一个相对较新的视角来研究认识世界。
2.3 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由Haliday提出,他指出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也是一种相互转换,是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外一种语法手段,其产生的基础是范畴转换。
隐喻的翻译策略

摘
要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 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翻 译策略 包括 :转 隐喻 为隐喻、转 隐喻 为明
喻 、转 换 策略 、加 注 策略 、 转 隐喻 为 直译 。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策略
中图分 类 号 :H35 9 1.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7 - 0 (0 1 0 -160 6 25 9 2 1 ) 300 - 4 2
收 稿 日期 :2 1 . -8 001 2 2
1 、转 隐喻为 隐喻 由于人类 对客 观世 界 的认 知 体验存在 很大程 度 的相似 性 ,不 同 民族 的语 言中会 出现众多 源域与 目 标域 映射相 同的隐 喻 ,当两 种语 言之间在 文化意 象 或认知 方式上重 叠 时 ,可在 目的语 中出现相 同 的喻 体 ,这 种方式被 称为直 译策 略。
一
隐喻
、
da .cc6 k ee 舀 a 腿 妇p0。 ed Hh .s 、rcm、 nl hr 二 、隐喻 的翻译策 略
1 隐喻的定义 . 隐喻也是汉语 修辞格 中的暗 喻 ,即用 甲事 物代 替具 有某种共 同特征或 内在联 系 的 乙事物 ,但 乙事 物通 常不 出现 。 甲事物通常是 具体 的 ,人们较 熟悉 的实 体领 域 ,被称 为 源域 (O FCdm i) 8UC o an ,乙事 物通 常是元形 的 ,人们 不太熟 悉 的抽 象领域 ,被 称 为 目标 域 (agt o a ) t e d m i 。通 过 将 源 域 映 射 到 目 r n 标域上 ,目标域从而得 到理解 。人类 的认知就是用 已知概念来 了解未知概念 。隐 喻是 中介 ,它帮助我 们在来源 于我们切身 的经历 和体 验形成 的概念 的基 础 上获取新 知识 ,理解 和接 触新 事物 。 2 .隐喻 的特征 对 于隐 喻 的 特征 ,王 寅 ( 0 7 做 了全 面 深 20 ) 人 的研 究 ,他 总结 了隐喻韵 十个特 征 :跨学科 性与 普遍性 、体验性与无 意识性 、矛盾性 与统一性 、系 统性 与 限制 性 、新 奇 性 与生 成 性 、创 造 性 与 开 放 性 、程 度性与模糊性 、单 向性 与互 动性 、共时性 与 历时性 、转换 性 与辩 证 性 。蓝 纯 ( 0 5 也 总结 20 ) 了三个 主要 特征 :普遍 性 、认 知性 和系统性 。 3 隐喻的类型 . 从广义上 来说 ,隐 喻 的种 类 有三 种 :有形 的、 无形 的和两者 的结合 。无形 隐 喻是指那些 隐喻创作 是从 一个概念 、一 个主意 、一种 人的状态或 者一种 特质 开始的 ;有形 隐喻是指那 些从 一些视觉 的或是 物质 的属性 出发 直接 获取 的隐喻 ;有 形 的和无形 的 结合是指那 些将视觉 和概念相 互叠 加作为创作 出发 点的 隐喻 。 莱考夫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空 间隐喻和实体 隐 喻。中国学者束定芳将 隐喻分 为根 隐喻和派生 隐喻。 N w ak根据隐 喻性的程度 ,从小 到大将 隐喻分为 : em r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及其具体翻译分析【摘要】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在商务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比喻和隐喻进行沟通可以使信息更加生动形象且有效传达。
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的概念以及在商务英语中的作用,然后详细探讨了商务英语中常见的隐喻,隐喻的翻译技巧和策略,并举例说明了隐喻在商务沟通和写作中的应用。
强调了隐喻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隐喻运用水平的建议,并探讨了隐喻翻译对商务沟通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商务英语中的隐喻,并提高在商务交流中的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促进商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关键词】商务英语、隐喻、翻译分析、作用、翻译技巧、翻译策略、商务沟通、写作运用、重要性、提高水平、沟通影响1. 引言1.1 什么是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借用某种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的比喻方式。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被广泛运用,可以使得文本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
隐喻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息,也可以让文本更加富有启发性和想象力。
通过隐喻,作者可以用一个简明扼要的描述来传达复杂的信息,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商务英语中,隐喻经常用于描述市场情况、企业管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商务信息和情况。
熟练掌握隐喻的运用技巧对于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水平和沟通效果至关重要。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学修辞,更是一种可以帮助传达信息、引导思考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和运用隐喻,可以让商务交流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1.2 商务英语中的隐喻作用在商务英语中,隐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隐喻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表达各种商务概念,使得信息传达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用熟悉的语言和形象来解释和描述抽象的商务概念,让复杂的概念变得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隐喻在商务英语中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的沟通关系。
一些通俗易懂的隐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共鸣,还可以在商务谈判或交流中化解尴尬和疏远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Old Manse” From "Mosses from an Old Manse" by Nathaniel Hawthorne.
It is a marvel whence this perfect flower (white pondlily) derives its loveliness and perfume, springing as it does from the black mud over which the river sleeps, and where lurk the slimy eel, all speckled frog, and the mud turtle, whom continual washing cannot cleanse. //It is the very same black mud out of which the yellow lily sucks its obscene life and noisome odor. //Thus we see too in the world, that some persons assimilate only what is ugly and evil from the same moral circumstances which supply good and beautiful results—the fragrance of celestial flowers-to the daily life of others.
隐喻的翻译
句子练习
1. For months , Alan Greenspan ,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 has been saying the economy is sailing into headwinds. (The New York Times , April 12 ,1992) 2. What foreign businessmen find encouraging is that ideology is no longer in the driver’s seat. 3. Sure , Bob , everybody talks about empowerment , but when the rubber hits the road , the bosses demand to have the last word. (Fortune , Mar. 20 ,1995) 4. People consider that what he had played on that occasion was no more than a Judas’s kiss.
原文分析
原文是一段十分精彩的议论。共三句话,103词。托物取 譬,抑扬讽喻,可谓意美;结构紧凑,对照鲜明,可谓形 美。 意美:原文的语义信息,即哪些巧妙的比喻、侃侃的议论 ,通过译者的匠心巧运,几乎全部以最自然的对等形式得 到了保留;
形美: 原文特点:1、用词简朴。多用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常用词,极易上口。 adj. perfect, black, slimy, speckled, very, ugly, evil, good, beautiful; n. loveliness, perfume, odor, fragrance v. derive, lurk, suck, supply 2、句式巧妙。 第一、二句均用强势句型,在结构上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在意义上则体 现了强烈的对比。 第三句中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结构精巧,整个从句以the same moral circumstance 为中心,ugly and evil 与good and beautiful左右对照, assimilate 与supply 上下映衬,some 与others遥相呼应, 形式之美,跃 然纸上。
1.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Alan Greenspan 说,几个月来经济发 展遇到了逆风。(直译) 2.令外商感到鼓舞的是意识形态问题不再左右一切了。(意 译) 3.当然,Bob ,每个人都在谈论放权,但真正开始执行总要等老 板的最后决策。(意译) 4.人们认为他在那个场合的表演不过是犹大之吻, 居心险恶。 (直译加意译)
荷花如此清香可爱,可以说是天下最完美的花, 可是它的根,却长在河底的黑色淤泥中,根浊花 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河底潜伏着滑溜的 泥鳅,斑斑点点的青蛙,满身污秽的乌龟。这些 东西虽然终年在水里过活,身上却永远洗不干净 。//黄色睡莲的香味恶俗,姿态妖媚,它的根也是 生在河底的黑泥里面。//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在同样 不道德的环境之下,有些人能够出污泥而不染, 开出清香的荷花,有些人却受丑恶的熏陶,成了 黄色的睡莲了。--夏济安《古屋杂忆》
译文形美的特点:体现在遣词造句上。 以词而论:灵活运用汉语的四字结构; 以句而论:将原文的长句化作译文的短句,使之“无生硬 拗口之病”,“能郎朗上口”,且“音节和谐” 译者以原文的形美为基础,通过重组句式、调整词序、增 减词语、改变说法等手段进行翻译。 例如:原文句1通过句型加以强调;译文通过增词的方法 加以强调(如此、可以说是、最、不得不说) 译文1、3句也基本保留了原文对仗的特色; 译文最末一句,以其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将原文中的 ”the fragrance of celestial flowers”一分为二,分别译 为“开出清香的荷花”、“成了黄色的睡莲”,从而使该 句成了十分工整的对仗句。
5.她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成年累月地工作着。 6.我若是她,会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 7.遗憾的是,我们当时的呼吁石沉大海。
5.This is how she carries on her work, rain or shine, all the year round. (直译) 6.Were I in her place, it seems to me I should wish the earth to open and swallow me up. (直译) 7.It’s regrettable that our appeal remained a dead letter.( 转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