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复习提纲 浙教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

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

7。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 ),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

15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

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

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

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β=α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

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视镜、化装镜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反射现象)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

凸面镜凹面镜

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8、光的折射定律:

①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γ < α)

④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γ > α)

α

α

γ

γ

αβ

【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

第六节眼和视觉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 :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 :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 :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 :透镜到像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规律(P30)

① ②

α γ

β

空气 水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中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期中复习 https://www.360docs.net/doc/df1916284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 1.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感觉,分别由感官眼、耳、鼻、舌和皮肤感受。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 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触觉最敏感(盲人阅读盲文),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3. 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嗅觉中枢容易疲劳),从而形成嗅觉。 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听觉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构成),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注意:不是辣)。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后的综合感觉。舌对甜味最敏感是舌尖,苦味最敏感是舌根,酸味最敏感是舌两侧中间部,咸味最敏感是舌两侧的前部。 5、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固体、液体、气体均可发声;声音传播的条件: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速度由慢到快)中传播。15℃时,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米/秒,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无介质)。声音的传播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1℃,每秒传播距离增加0.6米。 7、耳可分为: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耳蜗为听觉感受器。 8、 P12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 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不同的人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dB)振幅越小、距离越远,响度越小。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觉是不同的。 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的影响。 11、防止噪音的途径: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传播途径、防止进入耳朵。 12、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3、光线(光通过的路线和方向):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 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 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 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 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4、完全变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 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6、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7、动物的生命周期:由生长时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 第二节:走向成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⑸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⑷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 熟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 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科学》第二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1、感觉世界 ①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②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 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 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 ⑦嗅觉的特点:(4点) 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 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 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 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 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 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 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④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3、耳和听觉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 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前庭: 内耳半规管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章复习提纲 浙教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 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 7。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 ),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 15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 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 混合而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精子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 2、女孩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 3、青春期的变化 (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如男: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青春期最大的变化)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的标志: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3)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如心脏收缩力增强、肺通气量增大、脑调节功能增强 4、衰老和死亡: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是生命终止的主要特征、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三节:动物的生长时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和卵细胞 ⑴许多新生命(比如婴儿)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 ⑶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有尾巴,能够移动。和卵细胞属于 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的主要功能:产生,分泌雄性激素。一个健康成年男性一天可产生上亿个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组成。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怀胎: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挪动到子宫后,颠末数次盘据逐渐构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盘据。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首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胚胎经由过程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挤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哺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野生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第二节:走向成熟 1、人的一生的发展期间:婴幼儿期—少年期—芳华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的两个快速生长时期 2、女孩芳华期普通为11-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 3、芳华期的变化 (1)身体外边的变化:身高体重的迅速增加和第二性征的出现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比方男:声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人类的新生命和其他一般动物一样,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人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产生的。 3、人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是由人的睾丸、卵巢产生的。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它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精子的形状像蝌蚪,外形可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精子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长度约为 0.05 毫米。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卵的外形像球形,直径约为0.1毫米。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4、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受精。 5、受精卵形成后,一面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一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并附着在子宫壁上,即怀孕了,也称妊辰。 6、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1)植入子宫前的早期胚胎发育需要的营养来自卵中的卵黄。 (2)植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相联系。 (3)胎盘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 (4)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再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所以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5)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连的,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 (6)胎盘在子宫内被羊水包围,可以使胚胎免受震荡,对胚胎有保护作用。 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280天),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8、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分娩,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9、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含有抗病物质,因此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动物的生命周期 1.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组成动物的生命周期。 2.动物的寿命。 动物经历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 3.动物延续种族的方法。 包括人类、青蛙、蝗虫等动物,其延续种族的方法是生殖。生殖使动物的种族不随个体的死亡而灭绝。 4.人类、青蛙、蝗虫等的生长发育过程。 (1)人类: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胚胎期一胎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儿童期一青春期一中年期一老年期。 (2)青蛙: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很大变化的发育类型。 (3)蝗虫: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若虫一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

若虫:除形体大小和生殖器官未成熟外,其余及成虫相似的幼虫。 (4)蝴蝶:精子+卵子一受精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完全变态发育) 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的起点。 精子及卵子结合生成的受精卵。 2.受精。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场所:输卵管。 3.精子和卵子(卵细胞)的来源。 都是由人类的生殖系统产生,其中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睾丸也产生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产生卵子(卵巢也产生雌性激素)。 4.排卵。 成熟的卵细胞从卵巢中释放出来,进入一侧的输卵管的过程。 5.妊娠期。 从卵细胞受精到胎儿出生之间的一段时间。人类妊娠期约为280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受精卵沿输卵管下行阶段:约4~7天;所需营养来自于卵黄。 (2)胚胎阶段:着床后开始的前8个星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3)胎儿阶段:从第九个星期到出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6.分娩。 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分临产阵缩、生产和胞衣(将胎盘和其他囊膜推出子宫)三个阶段。 走向成熟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共分四个时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期:包括幼儿前期(1—3岁)和学前期(3~6或7岁)。 儿童期:又叫小学年龄期,约6或7~11或12岁。 青春期:约10~20岁。 2.青春期。 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

2023年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修正版

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与动物旳生殖和发育 1、动物和人旳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旳细胞,卵黄为初期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和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精子、卵子旳遗传物质和体细胞不一样) 5、人旳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最重要旳器官为睾丸,重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最重要旳器官为卵巢;卵巢旳重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概每月会排出一种成熟旳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旳场所,也是胚胎开始发育旳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旳重要场所。 6、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旳过程叫做受精。 注意: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种新旳生命体(只有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旳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发育,而胚胎发育旳场所重要在子宫。) 注意:胚胎发育初期旳营养来自卵细胞中旳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7、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互换。胎盘中旳血管与子宫中旳血管是不相通旳(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 旳血液与母体旳血液是分开旳。阻断某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8、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清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旳液体,增进呼吸系统工作 9、初生婴儿重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具有抗病物质. 10、试管婴儿:人工在试管中完毕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毕。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一章(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复习提纲 1、新生命的诞生: ①大多数动物的新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的。 ②精子与卵的结构的比较: 精子卵 结构分头部和尾部,细胞内有(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内有(细胞膜、细胞质(内含卵黄)、 细胞核) 大小约0.05毫米0.1毫米,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形状蝌蚪形,能游动卵圆形,不能游动 ③人的生殖系统: 男性的生殖系统组成: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睾丸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精子。 女性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其中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成年的女性大约每月会排出一个卵细胞。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场所。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中。 说明:人的受精过程是在女性的输卵管中进行的,受精前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无数个,而真正能钻入卵的精子只有一个,最终精子与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后马上进行分裂,这是的养料主要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形成胚胎后,才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 ④胚胎在子宫内发育: 受精卵形成胚胎后,在子宫内发育,这时胚胎与母亲靠胎盘与脐带相联系,胚胎的结构特点是有丰富的血管,母亲血液中的营养和氧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胚胎,胚胎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亲血液,最后由母亲的排泄系统排除体外。由于胚胎外面有羊水包围,这对胚

然后从母体内产出。 ⑤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⑥婴儿出生后的大声啼哭:为了使肺部充满空气,从而启动呼吸运动。 ⑦母乳喂养的好处是:母乳营养丰富,且其中还含有抗病物质。 2、走向成熟: ①人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②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度时期。女孩子年龄一般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子比女孩子晚2年左右。 ③青春期人体变化表现在:①外形上的变化②生殖器官的变化③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 ④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人在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有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⑤男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⑥青春期的身心健康包括:①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 说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自我控制能力叫弱。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制能力 ⑦衰老与死亡: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它 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的停止活动,其中大脑死亡是死亡的主要标志。 3、动物的生长时期 ①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这些生长时期 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得以延续。 ②青蛙的不同生长时期顺序: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③青蛙与蝌蚪的比较: 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 蝌蚪水中尾游泳鳃 成蛙水中或陆地四肢游泳或跳跃肺和皮肤 ④变态发育:像青蛙那样,动物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 ⑤蝗虫的生命周期:卵、若虫(幼虫)、成虫。 ⑥不完全变态发育:像蝗虫、螳螂、蟋蟀等这样,一生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发育类型。 ⑦蝴蝶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⑧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类型。一般很多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如蚊子、苍蝇、蝴蝶、蜜蜂等 ⑨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影响动物生命周期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和敌害等生活环 境的变化。 ⑩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有性生殖:通过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 ①动物的生殖方式分为 无性生殖:不通过精、卵细胞结合,直接产生新个体生殖方式 体外受精:青蛙和鱼类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新)

七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新)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 性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 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 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 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 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P81)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 质上是种有性生殖)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 还含有抗病物质。 羊水的作用?新生儿出生为何会哭? 第二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P83)。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 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1、动物的生殖方式:

第一章新生命的诞生知识点梳理—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

知识点 第一章新生命的诞生 一、新生命的诞生 1.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睾丸(男性主要生殖器官,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分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阴茎(内有尿道,排出精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2)女性:卵巢(女性主要生殖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胎儿产出、月经流出的通道) 2.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新生命的起点)的过程 (1)精子→男性生殖细胞(每天排上亿个):很小(约长0.05mm)、蝌蚪状、有尾能游动 (2)卵细胞→女性生殖细胞(每月排1 个):人体最大细胞(直径约0.1mm)、球状、细胞质内营养丰富,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注意:①受精卵内含有来自父母双亲的遗传物质;②接近卵细胞的精子有许多,但只有一个能进入;3.妊娠: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 4.胚胎发育(受精卵形成胚胎后,在子宫内继续发育):

过程 ①第2 周:出现羊膜,逐渐充满羊水(减少震动,保护作用)。 ②第3 周:出现胎盘(内含丰富血管):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③第9 周:初具人形,从此到第38 周前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 ④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约在母体内孕育9 个多月(约280 天,38 周);注意: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5.营养 ①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 ②进入子宫后,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注意: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能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某些化学物质仍能通过(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6.分娩和养育 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 过程:宫颈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注意: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养育: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二、走向成熟 1.生命周期:胚胎期、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2.两个迅速生长的时期:幼儿期、青春期 3.生理特征:第一性征:两性在生殖结构方面的差异(出生就能表现) 第二性征:青春期后显现的、除生殖结构外的差异

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提纲(浙教版新)

七年级下复习提纲(总) 第一章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 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 中完成。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 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当食物进入口腔, 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6、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 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 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 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青春期: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人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第一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成年期:体重身高逐渐停止增长,各个器官发育成熟,体能高峰期 16、女孩青春期一般11岁至17岁,男孩比女孩晚2年左右; 17、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出生就有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才出现(依靠性激素才能维持,阉割后消失) 男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长出胡须,喉结增大,声音低沉; 女孩比较典型的青春期第二性征:骨盆变大,乳房增大,声音变尖; 18、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标志:遗精和月经 19、月经: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大约每一个月有1个成熟的卵从卵巢中排出。如果卵没有受精,就会引起子宫出血,这 就是月经,即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出现月经。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一般在10~16岁,周期约为28~30天。月经周期与卵巢排卵周期一样,但不同时 20、遗精:进入青春期的,男孩睾丸已经能产生精子,因此有时在睡梦中会排出精液,这种现象叫遗精。即男孩生殖器官成熟的 标志是出现遗精。 21、衰老: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 22、延缓衰老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生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适当运动锻炼等。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复习(整理版) 七年级下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新生命的诞生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 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 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 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

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 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9个多月(约 280 天,38周), 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 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 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 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 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 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 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第二节、走向成熟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