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听力高危因素及判断法方法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

有关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
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0.1‰—0.3‰。
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生率高达22.6%。
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筛查,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对听力障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残疾,使聋儿聋而不哑。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对象:(一)筛查对象:1、出生72-120小时(3-5天内)进行初次筛查。
2、出生时在医院未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次筛查未通过的。
3、3岁以下婴幼儿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
①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监护时间超过24小时。
②有听力障碍家族史③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弓形体引起宫内感染。
④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⑤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⑥患高胆红素血症。
⑦使用过耳毒性药物。
⑧患细菌性脑膜炎⑨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4分。
⑩使用人工呼吸机超过5天。
⑾临床怀疑存在与听力障碍或感觉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综合症。
(二)诊断对象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应于出生3个月、6个月进行二次诊断。
三.筛查、诊断方法1、筛查:采用耳声发射法(TEOAE)2、诊断:筛查或复查未通过者,经耳声发射(TEOAE、OPOAE)、脑干诱发电位等听力学及相关检查进行确诊和提出处理意见。
四.筛查结果1、“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说明您孩子的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听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此要继续关注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发育情况。
2、“未通过”――表示在您孩子的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测试时环境噪音过大(噪音大于30dB),或婴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或存在中耳病变,因此需要复查。
同时患儿父母要留心观察患儿的听性行为(对声音的反应)。
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流程图(漳州市医院耳鼻喉咽科宣2005-12)。
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干扰因素及应对措施

浅谈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干扰因素及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68-01新生儿听力障碍是新生儿期可筛查的几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
婴幼儿期听力障碍会导致语言发育障碍,进而影响智力、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助听器的使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实施,听力障碍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
因此,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障碍、早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尤其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新生儿听力筛查易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问题,影响听力筛查的准确率,也影响到工作效率。
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分析影响浅谈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率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1初检年龄正常新生儿初检年龄与结果呈明显负相关,初检月龄越大,阳性结果越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出生后 24小时进行听力筛查,“假阳性”发生率最高。
但由于产妇住院天数短,而听力筛查初筛工作要在院内完成,故对自然分娩的婴儿安排在 48h 后测试或出院前 1d测试,尽量避免在生后 24小时进行筛查。
2耳道分泌物目前认为新生儿中耳积液.耳道羊水. 分泌物阻塞等使中耳传音障碍及耳道阻塞等,可能是造成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测试前要用棉签擦拭婴儿耳道后再进行测试。
尤其对42天复查的婴儿注意清洁耳道,选戴合适的耳塞。
3听力筛查时应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有研究显示,存在健康问题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明显低于健康组。
表明健康状态对听力有影响。
如本研究中有头颈部产伤、唇腭裂、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婴儿通过率较正常儿低,这些婴儿所患疾病虽不属于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但必定会给机体带来暂时的影响,尤其是功能精细、耗能大的内耳外毛细胞会有暂时的功能低下,不能通过听力初筛。
随着生长发育、身体的康复和功能的调整会逐渐恢复。
这里特别提到中度高胆红素血症,血中胆红素浓度虽未达换血指标,但因个体差异和神经细胞敏感性不同,对听力的影响不可忽视。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应设在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中,配 有专职人员及相应设备和设施。
• 诊治机构
应设置在具有较强耳鼻咽喉科学和听力学技术水 平的医疗机构中,配备从事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 的专职人员及设备和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指定.
一、机构设置
(二)人员要求
• 筛查人员 (1)具有卫生专业中专以上学历。 (2)接受过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
目录
1
一、机构设置
2
二、机构职责
3
三、技术流程
4
四、质量控制
一、机构设置
(一) 基本要求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新生 儿听力筛查和诊断治疗工作,由新生儿听 力筛查中心或指定其他具有能力的医疗机 构承担听力障碍诊治工作。
一 、 机构设置
(一) 基本要求
• 诊治机构
应负责经听力学诊断仍为可疑的患儿进行追 访,对确诊听力障碍的患儿每半年至少复 诊一次。
(四)随访
• 各地应制定追踪随访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 并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要求。妇幼保健 机构应协助诊治机构共同完成对确诊患儿 的随访,并做好各项资料登记保存,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辖区内儿童的听力 监测及保健。
发射仪和/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仪进行测试。
(二)诊断
• 复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应在出生3个月内进行 诊断,诊断为听力障碍者应在出生6个月内 复诊。
• 筛查未通过的NICU患儿应直接转诊到听力 障碍诊治机构进行确诊和随访。
(二)诊断
• 听力诊断应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交叉印证, 确定听力障碍程度和性质。疑有其它缺陷 或全身疾病患儿,指导其到相关科室就诊; 疑有遗传因素致听力障碍,到具备条件的 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遗传学咨询。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听力障碍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对nicu高危新生儿听力进行初筛,于出生后第42天应用teoae+脑干诱发电位(abr)进行复筛,3月龄abr检查,6月龄abr再确诊。
结果:共筛查226例,初筛未通过率为6.63%,复筛未通过率为4.37%。
高危因素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低体重儿。
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teoae+abr是一种适宜的筛查模式,从孕期保健抓起,做好产前检查,产时的妥善处理,以及发生新生儿的特殊情况时要积极有效地处理和治疗,尽早发现听力异常儿童进行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听力筛查;高危因素;耳声发射【中图分类号】r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01-02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听力损失者中,大约50%具有听损伤的高危因素,其中75%是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病房48小时以上患病或不良状态的新生儿[1]。
nicu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5%[2]。
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育,不但影响个人和家庭,而且累及社会。
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时间不确定、发病类型多样,听神经瘤,进行性和迟发性听力损失的风险也比较高[3]。
本文对22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自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确诊患儿。
本组226例,男性122例女性104例。
高胆红素血症8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4例,早产体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作为筛查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的重要内容已逐渐全面开展,已经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范畴。
正常的听力是学习语言的前提,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常有语言发育落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下问题,重度听力障碍可成为聋哑人。
婴幼儿常见的耳聋类型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婴幼儿常见的耳聋类型及相应的护理方法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觉问题。
耳聋可以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和社交发展,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耳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常见的耳聋类型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1. 先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是指婴幼儿在出生时就患上的耳聋。
这种耳聋可以是遗传的,也可以是由妈妈在妊娠期间感染某些疾病所致。
先天性耳聋的护理方法包括:- 早期筛查:所有新生儿都应进行听力筛查,以便尽早发现耳聋。
常用的方法包括自动听力筛查和脑干听觉反应测试。
- 早期干预:如果确诊为耳聋,婴幼儿应尽早接受干预治疗。
早期干预包括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听力辅助设备,以及语言康复训练。
2. 听力感受性耳聋听力感受性耳聋是指由于内耳或听神经的问题导致的耳聋。
这种耳聋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性的。
听力感受性耳聋的护理方法包括:- 避免噪音:婴幼儿对噪音非常敏感,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增加听力受损的风险。
因此,要尽量避免让婴幼儿接触过多的噪音。
- 定期听力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提供良好的听觉刺激:通过给婴幼儿提供丰富的声音刺激,如音乐、儿歌等,可以促进听觉发展。
3. 混合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是指同时存在传导性和感受性耳聋的情况。
这种耳聋可能由于中耳和内耳的问题导致。
混合性耳聋的护理方法包括:- 手术治疗:如果耳聋由中耳问题引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人工鼓膜植入等。
- 听力辅助设备:对于感受性耳聋的部分,可以使用助听器等听力辅助设备来改善听力。
-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婴幼儿语言发育受影响的,可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
4. 中耳炎引起的耳聋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部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
中耳炎引起的耳聋的护理方法包括:- 及时治疗中耳炎:一旦发现婴幼儿出现中耳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 避免二次感染:中耳炎治愈后,要避免再次感染,保持耳朵的清洁和干燥。
新生儿早期听力筛查障碍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AABR) 测 试 , 可 早 发 现 , 早 诊 断 , 可 弥 补 TEOAE的不足 。 (3)新生儿 听力损伤 的高危 因 素 :美 国 Joint Committee on Infant Hearing 2000年 报道以下 因素为高危因素 :① 出生 一28d (新生儿 期)②感音神经性耳聋家族史③宫 内感染④耳和 颅面部异常⑤高胆红素血症 (需换血者)⑥ 出生 体重 <1 500克⑦细菌性脑膜炎⑧新生儿窒息⑨呼 吸窘迫综合征⑩ 机械通气 >10d,另外 尚有 :应用 耳毒 性药 物 (如 氨基糖 甙类) >5d或 与速 尿联 合 应 用 ;有与耳聋有关 的综合征 的临床表现 (如 Down 综合征 ,Waardenburg综合征)等等。
Wald test:从 表 2多 因 素 分 析 发 现 :孕 龄 ,孕 期 母 亲 发热与新生儿 听力 障碍有相关性 (Wala test)
讨 论 (1)新生儿 听力筛查的意义 :听力 障碍是人类最 常见 的出生缺 陷 ,也是最 主要 的致 残原因之一 ,我国有 100多万聋儿 ,且每年 以 2— 4万 的速 度增 加 。20% ~30%的d,Jl ̄听力 减 退 发生 在 婴幼 儿期 。 1个聋 哑儿 一 生对 社会 带 来 的负 担约 为 3O 50万元人民币 ,而发现 1个聋哑儿的代价 是 12 000元 ;新 生儿 听力 筛查 只需 4O~8O元 。故 进行新生儿 听力筛查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听力筛 查研究情况 ,国外 :中度 以上双耳听力障碍发生 率为 1%v~3%e;国内 :发生率为 2.5%0~9%0,住 院 高危 新 生 儿 3% ~22.6% , 目前 我 国 已 有 浙 江 , 上海 ,北京等发达省市 已普遍进行新生儿听力筛 查 ,云 南 省 尚未 系 统 开 展 。 目前 我 院 已开 展 常 规 筛 查 。 (2) 新生 儿 听 力筛 查 的 时机 及测 试 :我 院 采用 的是 出生 3~7d内进行 ,与文献报道 的最佳 时 间一 致 【lJ,可 减 少 因 新 生 儿 中 耳 积 液 、耳 道 羊 水 、分泌物阻塞等因素造成 中耳传音 障碍 而造成 的假 阳性 率增 高[2】,我们采用 的是听觉 脑干反应
如何判断婴幼儿的耳部疾病

如何判断婴幼儿的耳部疾病婴幼儿是家庭中最宝贵的一员,他们的健康对于家长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然而,婴幼儿由于年龄小、沟通能力有限,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
特别是在耳部疾病方面,诊断和治疗更是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婴幼儿耳部疾病,并探讨如何判断和识别这些疾病。
1. 中耳炎中耳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耳部疾病之一。
它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导致中耳内的炎症和积液。
婴幼儿患有中耳炎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频繁地拉耳朵或摸耳朵- 哭闹不安- 发烧- 听力下降- 食欲不振如果婴幼儿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生通常会通过检查耳朵和听力测试来确定是否患有中耳炎。
2. 耳聋耳聋是指听力受损或完全丧失的状况。
在婴幼儿中,耳聋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因素引起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婴幼儿存在听力问题的迹象:- 不对声音作出反应,如不会转头寻找声音的来源- 不会模仿语音或声音- 不会发出声音,如不会哭泣或咿咿呀呀地说话- 严重延迟语言发展如果家长怀疑婴幼儿存在听力问题,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听力测试。
例如,轻轻拍打手掌或发出突然的声音,观察婴幼儿是否对此作出反应。
如果存在疑虑,应及早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听力评估。
3. 外耳道感染外耳道感染是指外耳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婴幼儿患有外耳道感染的症状:- 耳朵疼痛或不适- 耳道红肿和肿胀- 分泌物或脓液排出- 婴幼儿可能会频繁地揉搓或抓挠耳朵如果家长怀疑婴幼儿患有外耳道感染,应及时就医。
医生通常会检查耳朵,并根据症状和体征来确定是否患有外耳道感染。
4. 先天性耳畸形先天性耳畸形是指婴幼儿出生时就存在的耳朵结构异常。
这些畸形可能影响听力和外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 小耳畸形:耳朵较小或形状异常- 耳廓畸形:耳廓不对称或形状异常- 外耳道闭锁:外耳道没有开口或异常狭窄如果婴幼儿出生时耳朵有明显的异常,家长应及早咨询医生。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1)

EHDI ) ” , 提出 E HD I 的 目标 是 “ 为 了能 够使 耳 聋 或 者 听力 障碍 的婴儿最 终 获得最 大 程度 的语 言能力 和 读写能力” , 并 拓展 为“ 开 发 并 达 到 他 们 的 最 大 潜 力” , 为此, 相继 发布 了“ 早 期 听力检 测 和干 预项 目原 则 和指 导方 针” 2 0 0 0年 和 2 0 0 7年形 势报 告 ( 以下 简 称“ 形式 报告 ” ) 。在 我 国 , 2 0 0 4年卫 生部 颁 发 了《 新 生 儿听 力筛 查技术 规 范 》 , 2 0 1 0年 又修 订 为《 新 生 儿 听 力筛查 技 术 规 范 ( 2 0 1 0年 版 ) 》 。在美 国 的 “ 形 势 报告 ” 及 我 国卫生 部颁 发 的《 新 生儿 听力 筛查技 术 规 范》 中都 明确 规定 新 生 儿 听力 筛 查 的原 则 是 所 有 婴 儿应 该在 出生 后 1个 月 之 内 ( 我 国是 4 2天 ) 进 行 听
【 中图 分 类 号 1 R 7 6 4 . 0 4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章编号1 1 0 0 6 —7 2 9 9 ( 2 0 1 3 ) 0 2 —0 2 0 9 —0 2
经过 2 O多 年 的发展 历程 , 我 国新生 儿 听力筛 查 工 作 已进入 深化 和 全 面 推进 阶段 , 开 始在 全 国范 围 内普遍 推行 。 目前各 地新 生儿 听力 筛查 未通 过 的转 诊 患儿 大幅 度上 升 , 如 何对 转 诊 患儿 ( 尤其是小于 3
时, 应 怀 疑是 否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起 听力 损 失 的综 合 征 。导 致 先 天 性永 久性 传 导性 听力 损失 并伴 有颅 面异 常 的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聋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重要的,现今由于区分先天性耳聋和后天获得性耳聋还有困难,因此婴幼儿可以发生语言发育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与家庭、社会有效沟通,影响学习成绩。
医生必须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儿童并进行干预。
先天性耳聋有可能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一些高危因素可以用来发现处于耳聋危险中的儿童。
所有儿童应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父母亲发现儿童有听力方面的问题时应该做完全的听力学评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李琦
耳聋高危因素的观察,家族史的详细了解,可以早期发现耳聋并大大改善儿童语言能力的发育。
美国新生儿联合委员会提出以下高危因素对于生后到2个月的婴儿的听力障碍发现是有帮助的。
出生到28天
1、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尤其是先天性耳聋的家族史
2、母亲发生和感音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宫内感染(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梅毒等)
3、伴有耳和其他的颅面畸形
4、需要交换输血的高胆红素血症
5、出生体重<1500g
6、细菌性脑膜炎
7、阿氏评分低(5分钟0-3分,10分钟0-6分)
8、呼吸性窘迫(如胎粪吸引术导致)
9、机械换气>10天
10、耳毒性药物(庆大霉素等)使用超过5天或联合使用髓袢利尿剂
11、体格检查有综合征性耳聋的表现(唐氏综合征,瓦尔敦堡综合征)
29天到24个月
1、父母发现婴儿听力、言语语言发育迟缓
2、出生到28天存在任何一项或几项新生儿高危因素
3、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分泌性中耳炎至少3个月
4、伴有颞骨骨折的头部外伤
5、和感音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儿童期感染性疾病(脑膜炎、腮腺炎、麻疹等)
6、神经变性疾病(如亨特综合征)或脱髓鞘疾病(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以下是婴儿言语语言发育过程中的特征,缺少这些特征或特征异常要考虑进行听力学评估
出生到3个月
1、对大的声音有吃惊的表情
2、声音可以唤醒
3、对声音有眨眼或眼睛睁大
3到4个月
1、对于母亲的声音显得安静
2、对新鲜的声音停止玩耍开始倾听
3、对于不在视野中的声音寻找发生源
6到9个月
1、享受音乐玩具
2、可以对应音调变化发含糊不清的声音
3、可以喊“妈妈”
12到15个月
1、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可以说“不”
2、可以做一些简单的要求动
3、使用3到5个表达词汇
4、模仿一些声音
18到24个月
1、知道身体的各个部分
2、使用2个词的短语表达(最少20-50个词汇量)
3、对于陌生人50%的语言能听懂
到36个月
1、使用4到5个词的简单句表达意思(可以有约500个词汇量)
2、对陌生人80%的话语可以听懂
3、理解一些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