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主讲:胡志军2008.4.28

一. ISO 背景来历

1.什么叫ISO ?

ISO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

2.ISO 什么时间成立,将哪个国家设为总部?

其于1947年成立于瑞士,总部设于日内瓦。

3.ISO 的宗旨:为了促进国际之间发展共同的工业标准。

4.ISO9000:2000是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之国际标准。

5.ISO9001是认证标准(要求),ISO9004是指南(业绩改进)

(2000年12月15日取消ISO9002/ISO9003).

ISO9000标准经过了三次改版,分别是ISO9000:1987、ISO9000:1994、ISO9000:2000. 其中ISO9000:2000版于2000年12月15日发布,改版后适应四大行业

1)硬件(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物品组成的有形产品)

2)软件(由信息、指令、文件或程序组成的一组有智力成分的创造物)

3)流程性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为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和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的结果)

二. ISO 文件系统(金字塔式)

三. ISO 流程图表式

表示动作过程之开始

表示动作过程之判定

表示动作过程之去向

四. ISO9001:2000必须建立文件的六个程序

应建立文件的程序 我司对应的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SOP )

表单记录

一级文件 一级文件 二级文件 三级文件 四级文件

1.文件管制程序(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

2.品质记录管制程序(质量记录管制程序)

3.管理审查程序(管理评审管制程序)

4.内部稽核程序(内部审核管制程序)

5.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6.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纠正预防措施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五.企业为什么推行ISO9000?

1.统一国际间各国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

2.帮助整体产业体制的改善

3.降低质量检验频率及费用

4.客户之要求

5.企业体制之提升

六.推行ISO9000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1.顺应世界潮流,使企业迈向国际化

2.维持市场竞争能力

3.满足客户/合同的要求

4.提高质量管理与技术水平

5.改善管理及优化运作流程

6.建立以体系为主导,而非依靠个人的运作模式

7.通过建立的文件化,减少工作的偏差以及提高效率

七.ISO的精神

1.制度系统须有涵盖性(基本要求)

2.系统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4.说你所写、写你所说、做你所写(说、写、做一致)

5.注重预防,并强调事后纠正能力

6.全体部门机能,而不是单打独斗

7.不断改善提升,循序渐进,持续改善

8.以顾客为中心

八.ISO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ISO培训教材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 1. 0目的(Purpose) 规范公司的管理评审步骤与方法,使公司的管理评审 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达到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 改进。 2.0适用范围(Application Scope) 适用于东莞丰升纸制品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3.0定义(Definition) 3.1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用性 和充分性及公司质量方针的实施和质 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审。 3.2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公司的现状。 3.3充分性: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资源是否考虑 充分完整。 3.4有效性:通过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过程,达到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程度。 4.0职责(Responsibility) 4.1管理评审由副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主导执行。 4.2各职能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评审所需的资料,并进 行评审报告中与本部门相关的改进措施的组织和 实施。 5.0程序(Procedure) 5.1评审通知: 5.1.1 由副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并在管理 评审会议二天前发出《管理评审通知书》,通知书 应包含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及需提 供资料等内容。 5.2 管理评审 5.2.1 管理评审会议应至少每年举行一次,评审质量体系 的运行情况。 5.2.2 由管理者代表召集各部门主管及有关人员召开管 理评审会议,在管理评审会议上对5.4管理评审项 目进行评审。 5.3 临时管理评审 5.3.1 当质量体系发生异常(指公司内环境有重大变化、 重大质量影响的客户投诉)或内(外)审核之后, 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有较大变化影响体系运行,管 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认为有必要召开临时管理评审。 5.3.2 由副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召集各部门主管及有关 人员召开临时管理评审会议,对5.4管理评审项目 进行评审。 5.4 管理评审项目: 5.4.1 质量方针及目标、指标: 1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主讲:胡志军2008.4.28 一. ISO 背景来历 1.什么叫ISO ? ISO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缩写. 2.ISO 什么时间成立,将哪个国家设为总部? 其于1947年成立于瑞士,总部设于日内瓦。 3.ISO 的宗旨:为了促进国际之间发展共同的工业标准。 4.ISO9000:2000是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之国际标准。 5.ISO9001是认证标准(要求),ISO9004是指南(业绩改进) (2000年12月15日取消ISO9002/ISO9003). ISO9000标准经过了三次改版,分别是ISO9000:1987、ISO9000:1994、ISO9000:2000. 其中ISO9000:2000版于2000年12月15日发布,改版后适应四大行业 1)硬件(由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物品组成的有形产品) 2)软件(由信息、指令、文件或程序组成的一组有智力成分的创造物) 3)流程性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化为某一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 4)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求,供方和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的结果) 二. ISO 文件系统(金字塔式) 三. ISO 流程图表式 表示动作过程之开始 表示动作过程之判定 表示动作过程之去向 四. ISO9001:2000必须建立文件的六个程序 应建立文件的程序 我司对应的程序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SOP ) 表单记录 一级文件 一级文件 二级文件 三级文件 四级文件

1.文件管制程序(文件与资料管制程序) 2.品质记录管制程序(质量记录管制程序) 3.管理审查程序(管理评审管制程序) 4.内部稽核程序(内部审核管制程序) 5.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 6.纠正预防措施程序(纠正预防措施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五.企业为什么推行ISO9000? 1.统一国际间各国的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标准 2.帮助整体产业体制的改善 3.降低质量检验频率及费用 4.客户之要求 5.企业体制之提升 六.推行ISO9000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1.顺应世界潮流,使企业迈向国际化 2.维持市场竞争能力 3.满足客户/合同的要求 4.提高质量管理与技术水平 5.改善管理及优化运作流程 6.建立以体系为主导,而非依靠个人的运作模式 7.通过建立的文件化,减少工作的偏差以及提高效率 七.ISO的精神 1.制度系统须有涵盖性(基本要求) 2.系统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4.说你所写、写你所说、做你所写(说、写、做一致) 5.注重预防,并强调事后纠正能力 6.全体部门机能,而不是单打独斗 7.不断改善提升,循序渐进,持续改善 8.以顾客为中心 八.ISO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ISO基本知识培训教材

第一部分: 一.什么是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其成立于1947年2月23号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二.ISO宗旨: 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于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往,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三.ISO的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要有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成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四.认证: 用公正科学的方法依据标准,由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不受双方经济利益支配的第三方,对卖方的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监督和评价。 五.如何做好记录: 完整清晰易识别 记录——指对所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六.记录的作用: 1.用以证实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规定的要求。 2.是确保追溯产品质量依据. 3.是分析不合格原因, 信息 承载媒体 文件有 程序文件:提供如何完成某项活动或过程的信息的最基本文件。 八.形成文件六个程序: 1.文件控制 2.记录控制 3.不合格品控制 4.内审 5.纠正措施 6.预防措施 九.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以客户为中心 2.领导的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互利的供方关系

十.质量管理之四化: 文件化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 十一。内部沟通五种常见的方式: 1.各种会议 2.公告/通知 3.宣传标语/报纸 4.文件传递/信箱 5.电脑邮件 十二、如何使用纠正/预防措施? 本司有编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文件,以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其发生或再发生。具体步骤: A.评审不合格 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C.判定具体便于实施的措施(考虑利益、成本、风险之间的关系) D.对措施审核 E.实施跟踪记录措施执行情况 F.效果验证。 十三、不合格的分类: 1.产品的不合格为不合格品。 2.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合格为不合格项。 3.顾客投诉虽为不合格品的一部分。 但源于公司对顾客的关注同时将其列为单独一项。 十四、为什么要实施ISO: 1.为了适应国际化大趋势。 2.为了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3.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4.为了提高公司市场的竞争力。 十五、实施ISO9001对员工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1.熟悉并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2.熟悉所在部门的职能。 3.明确本部的责任及权力。 4.清楚本人工作所能依据的权力。 5.熟练掌握工作技能。

ISO的基础知识大全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版 ISO9000:2000培训教材 ISO简介 ISO标准变更 ISO9001:2000八大理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二月

第一章质量管理发展史 一、绪言 当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后,质量管理就产生了。 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营造商为某人造一所房屋,由于他建得不牢固,结果房屋倒塌,使房主身亡,那么这位营造商将被处死’。 在我国,甲骨文卜辞中的“司空”,“司工”,就是商王朝任命的专门管理手工业产的官司吏。《周礼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秦始皇兵马俑的“物勒工名”等,都反映我国古代管理的状况。 但直到期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不适合大工业生产,随著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后,现代的质量管理才逐渐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变革,见以下简图: 质量管理发展简图 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可靠性 统计质量管理 检验员 工长检验 操作者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质量检验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则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创立了“泰勒制度”。 泰勒(1856—1915),出生于律师家庭,18岁考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以继承父业,但中途因眼疾,神经性头痛辍学。1878—1890钢铁厂,1890—1893总经理,1893—1898咨询师,研究院(强调专业化,即从主观向规范化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工厂管理》,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听证会。 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试验(21磅),工人减少500—140,日工作量增加12.5—47.5,单位工资增加1.15—1.85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因而需要有“专职检验”这一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多数企业普遍设置了专职的检验(QC)部门,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制定了产品检验制度,添置了必备的检验仪器,用一定的检验手段负责全企业的产品检验工作,因而又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企业执行检验的职责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继而转移到专职的检验人员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由检验员把关,加强了生产者的责任心,减少了社会上不良品的流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只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即依靠检验手段挑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而已,管理的作用薄弱。 这种“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保护出厂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事后把关型的管理,不能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出了质量问题又可能推诿责任,随著生产规模的放大,其缺陷越来越突出。比如: 1)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2)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 3)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 落检验花时 效率低合格品

ISO14001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14001环境管理基础知识与基本要求 目录 1. ISO14001基础知识 1.1 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标准 1.2 ISO14001的产生 1.3 ISO14001关注的焦点 1.4 ISO14001的管理核心 1.5 ISO14001的基础 1.6 两个重要的名词 1.7 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 1.8 企业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产生的效应 1.9 ISO14001:2004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间关系 2. 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对全体员工的基本要求 2.1 废弃物管理 2.2 能源资源管理 2.3 应急准备与响应 2.4 消防安全知识 2.5 废水废气噪音治理知识 3. 公司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介绍 3.1 环境方针 3.2 环境目标指标 4.环境因素培训

1.1 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是指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系列国际标准,在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主要依据ISO14001并参考ISO14004。 ◆ISO14001:2004 GB/T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_规范及使用指南 ◆ISO14004:2004 GB/T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_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指南 1.2 ISO14001的产生 ●ISO14001:1996是ISO在1996年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 准,它是第一版.第二版的英文版于2004年十一月公布。 1.3 ISO14001关注的焦点: ●预防污染 ●节约资源 ●树立环保理念 1.4 ISO14001的管理核心: 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 1.5 ISO14001的基础 ●ISO14001的基础: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 1.6 两个重要的名词: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1.7 企业中可能存在的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 1、废水(生产、生活) 2、废气

ISO基础知识标准

ISO 9000基础知识DSG员工培训教材 一~~对标准的理解: 1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一组织一顾客 本标准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b)质量手册;制所需的文件;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4.2.2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 制。 4.2.4记录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 重要性;d)进行管理评审; b)制定质量方针;e)确保资源的获得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5.3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iso信息安全培训教材

iso信息安全培训教材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是一个制定国际标准的非政府组织。信息安全,指的是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破坏和泄露的可能性的技术、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总称。在网络时代,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进行ISO信息安全培训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第一部分: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是指在社会、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政策和管理措施,保障信息系统及其相关资源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和鉴别性。具体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第二部分:ISO信息安全标准介绍 ISO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标准,用于指导组织实施和管理信息安全。最著名的标准是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法来管理信息安全。 第三部分:ISO信息安全培训的目标 进行ISO信息安全培训的目标是提高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场景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时也为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和合规性提供支持。 第四部分:ISO信息安全培训内容

1.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的威胁和风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充分 认识到信息安全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 2. ISO/IEC 27001标准培训:介绍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的核心理念、要求和指南,使参与者能够深入理解该标准并应用于实 际工作中。 3. 信息安全技术培训:介绍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入侵 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学习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参与者了解和应对不 同的信息安全威胁。 4. 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介绍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通过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参与者能够更好地组织、规划和实施信 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部分:培训方法与工具 ISO信息安全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面对面培训、在 线培训、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和工具可以有 效提高培训效果。 第六部分:培训评估与后续跟进 进行ISO信息安全培训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跟进 培训参与者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评估和跟进,可以进一步改进培训 内容和方法,提高培训的实际价值。 结语:

iso14001安全培训教材

iso14001安全培训教材 ISO 14001安全培训教材 ISO 14001是一种国际标准,用于规范环境管理体系。它为组织提供了实施环境保护策略和目标的框架,可以帮助组织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了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ISO 14001标准,本教材提供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培训内容。 一、概述 ISO 14001标准是一种管理工具,用于帮助组织在其活动中控制和管理环境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该标准强调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确保组织在环境方面的持续改进。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 1. 领导承诺和环境政策 - 领导者应对环境保护持有承诺,并制定明确的环境政策。 - 环境政策应包含组织在环境方面的目标和承诺。 2. 与相关方的沟通 - 组织应与相关方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政府监管部门。 - 沟通的目的是分享环境信息,解决问题,并促进合作。 3. 环境方面的风险评估

- 组织应对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环境影响评估、危险物质管理和环境管理计划等。 4. 目标和计划的设定 - 组织应设定环境方面的目标和计划,以实现持续改进。 - 目标和计划应具体、可衡量,并与组织的环境政策相一致。 5. 资源和能力的管理 - 组织应分配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实现其环境目标。 - 资源可以包括人力资源、财务预算以及设备和技术支持等。 6. 环境绩效评估 - 组织应定期评估其环境绩效,并记录相关数据。 - 绩效评估的目的是确定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 7. 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 组织应接受外部审核,并进行定期的内部管理评审。 - 审核和评审的目的是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三、培训内容

ISO 4001:2004版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隆騰科技電腦廠 培 訓 教 材 教材名稱:ISO4001:2004 環境管理體系(基本常識篇-) 培訓課時:1.0H 制定單位:QAII全體品管 核準:制定人:黃麗

ISO 4001:2004版環境管理體系(基本常識)簡稱: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EMS簡介: 一、標準產生的背景 ●生物污染:病毒、真菌、細菌、寄生蟲 ●化學污染:農藥、重金屬、添加劑 ●物理污染:噪音、放射、電磁、熱 ●危害生命:急性中毒、慢性危害、遠期危害 二、標準推行的情況 1、中國1997年成立了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証指導委員會,28個部 門為委員單位,如環保局、技術監督局、經貿委等。 三、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1、環境保護法 ●我國主要環境保護法律法規78個 ●我國參加的國際環境公約28個 2、環境法律8項制度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三同時制度

●征收排污費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申報登記制度 ●環境保護許可証制度 3.1、環境因素(一) 環境因素影響的7個方面指:1大氯排放;2水體排放;3廢物管理; 4土地管理;5社區和相關方;6原料和自然資源;7其它地方性問 題 環境因素(二) 進行環境影響評估時,應考慮以下狀態: ●正常操作狀態 ●不正常操作狀態(停止、啟動及夜間作業時等) ●緊急狀況 ●相關方影響(客戶、供應商、鄰居、政府機構、綠色團體)及要求 環境因素(三) ●識別環境因素要考慮的“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 四、當今世界的三大主題:和平、發展、環境保護;讓綠色充滿世界。 本公司環境方針:

●符合法規,預防污染 ●珍惜資源,減小廢棄 ●持續改進,保護環境 RoHS&WEEE指令 一、WEEE指令 ●全稱: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Directive ,2002/96/EC ●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2002/96/EC 二、RoHS指令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RoHS) Directive 2002/95/EC. ●限制电子电器产品中的某些有害物质(2002/95/EC) 四、本公司RoHS指令要求及應用 1.所限制的有毒物质及其危害: ◆重金属: –Lead 铅---危害 ●头痛头晕便祕慢性疲劳,贫血 ●口有金属味、呕吐、便秘或腹泻、血压升高

ISO9001标准培训教材

ISO9001:2008标准培训讲义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发展和现状 1.标准的定义 ●ISO/TC176委员会制定 ●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与产品标准的异同,产品标准有国标、部标(行业标准)、企标 2.标准的产生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军火工业的飞快发展,使一些国家政府认识到(武器)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采购军品时不但提出对产品特性的要求,而且提出了对供应商质量保证的要求,即要求对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1959年美国防部颁布MIL-Q-9858〈质量大纲要求〉,要求对(设计、制造、 加工、装配、检验和试验、维护、装箱、贮存、安装)充分保证质量。 ●美国防部同时发布MIL-Q-45208A〈检验系统要求〉,规定了对制造商进行评 定的质量保证标准。 ●1971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发布了ASME-III-NA4000〈锅炉与压 力容器质量保证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发布了ASNI-N45.2〈核电站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70~80年代英、美、法、德、加拿大等国陆续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的质量管 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为了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消除各国标准不统一带来的障碍, 诞生了ISO9000系列标准。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于1947年成立,中国于1978年9月正式加入ISO组织。 3.标准族的内容介绍和发展 1987年版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标准〈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1994年版ISO9000系列标准 6项国际标准 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 为了使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模(中小企业)各种类型(服务业、软件业)的组织,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编辑: 2005年4月15日

第一章重要术语 1.过程 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2.产品 product 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注3: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3.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4.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9184502.html,中国最庞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5.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一.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 1.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Environment)--组织从事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如阳光、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动植物、人群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环境问题--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通常指环境恶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2.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巨大。人类在走向物质文明时代的同时也给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其表现为: 1)生态破坏: ✧森林面积缩小。四川森林覆盖率从明代占60%→解放时30%→80年代18%→现在仅占 12%。 ✧当前,黄河每年断流200天。98年长江洪灾,造成重大损失。 ✧土壤侵蚀与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在全国占38%。 ✧生物物种的消失。 ✧生态平衡破坏。如盲目抽取地下水,引起地表沉降。 2)环境污染: 指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环境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 ✧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气候怪异变化、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增强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酸雨、沙尘暴。 ✧水体污染,鱼虾绝迹。 ✧城市空气污浊。 ✧噪声,电磁波污染。 ✧工业三废。 3)其他方面污染: ✧危险废弃物的不当转移。如核废料。 ✧海洋污染。污染源多,持续性强,扩散广。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1000万吨。 3.人类改善环境而作的斗争 人类在享受文明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严重制约了持续发展。因此,环境与发展己成为全人类,不分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所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1)会议与立法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订了多项国际环境法方面的公约。 我国的立法也己成体系。 a) 建立多种环境保护法律 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消防法等。

ISO 9000培训教材

ISO 9000: 2000版 ︽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 培 训 教 材

一、ISO 9000:2000版概述: 1.改版背景: 1.1 經濟全1经济全球化:要求标准的统一,通用与简化。 1.2 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以顾客为焦点,对市场快速应变。 1。3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要求供需方形成合作竞争关系. 1。4 敏捷制造模式的出现:要求员工知识化,全员参与。 2.2000版标准的主要变化: 2。1 结构作了调整.(把标准集中了,由原来24个缩减到现有5个) 2.2 标准间有了对应关系。(ISO9001与ISO9004相对应,从最基本要求到高标准 要求) 2。3 要求加严了,范围加宽了。(强调领导作用,要求质量策划,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产品) 2。4 突出了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培训) 2.5 强调过程控制.(94版强调要素管理,2000版强调过程控制) 2.6 加强通用性。(统一为ISO9001和ISO9004标准,适用于任何组织) 2.7 提出统一的质量理念。(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 3.2000版的特点、原则与提高: 3.1 2000版偌的五大标准:a.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 b.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 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 ISO 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 e。ISO 19012测量控制系统 3。2 2000版的六大特点:a。编写结构一致化 b。认证模式唯一化(都以ISO9001 模式进行认证) c。突出了八大原则(质量管理体系最基本理念) d 重点明确 .以顾客满意度为质量目标,要求进行测量、监控、 分析 .对管理者要求高而且具体并要求做出承诺 .对人力资源有明确规定 .强调数据分析 .必须持续改进 .重视有效性 e.弱化了装配式,增强了通用性。(适用于任何组织) f。全标准贯穿了PDCA循环 .文件结构按PDCA设置,强调评价和改进 .运用PDCA完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要求 .质量管理过程方法模型体现了PDCA

ISO14000培训教材

ISO14000培训教材 第一节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人类长期依赖于自然界,并且受 自然力的统治。多少万年以来,人类依存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从周围的环境中索 取维系生存的各种要素,并且努力使自己适应所处的客观环境。由于人类社会生 产力水平的低下,向环境的索取也是极为有限的,对环境的污损远远低于环境的 自净和更新能力。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同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向自然 界一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并在同自然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 交换过程中向前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影响自然 的能力在为增强。 (二)严重的环境危机 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的每一项内容,可以说都是由于人们不能善待大自然而 遭到的报复,这种报复的严重性,可以说每一项内容都意味着其后果可能使人类 从地球上消失。 1.全球环境问题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相当复杂的环境危机。而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 有: (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2)臭氧层被破坏 (3)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 (4)海洋污染和海洋保护问题 (5)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与保护问题 (6)生态环境恶化 2.我国的环境状况 除全球性环境问题外,局部区域的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 (1)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2)水体污染情况相当严重 (3)城市垃圾污染日渐突出 二、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第二节 ISO 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和构成 一、组建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 207) (一)TOC 207的成立过程 1991年7月,ISO成立了“环境战略咨询组”(SAGE)。ISO于1992年 10月作出设立TC 207的决定。随后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并着手于ISO 14000系列标准的起草工作。 (二)TC 207的宗旨、职责和业务范围 TC 207宗旨是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并维持生态环境,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ISO13485、ISO9001标准培训教材

ISO13485、ISO9001标准培训教材 - 1 -

目录 第一节ISO9000介绍----------------------------------------4 一、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4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4 三、实施ISO9000的目的和意义----------------------5 四、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8 第二节ISO9000标准基本原理------------------------------9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9 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基础-----------------------------------9 一、质量管理体系方法----------------------------------9 二、过程方法----------------------------------------10 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10 四、文件--------------------------------------------10 五、质量管理体系评价--------------------------------10 六、持续改进-----------------------------------------10 七、统计技术的作用-----------------------------------11 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1 一、质量管理体系模式---------------------------------11 二、总体说明-----------------------------------------12 三、质量管理体系------------------------------------12 第五节全球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13 一、ISO13485:2003是以ISO9001:2000为基础的独立标准-13 二、法规环境下的管理标准------------------------------14 三、ISO13485:2003对文件化程度的要求明显高于ISO9001----14 四、质量管理体系中增加风险管理的内容--------------------14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概论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二、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 三、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四、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 第二节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一、2000版ISO9000族标准及支持性文件 二、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 三、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第三节ISO9001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 一、I SO9001和ISO9004的关系 二、I 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第二章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第一节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二、领导作用 三、全员参与 四、过程方法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六、持续改进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 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 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四、过程方法 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六、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七、文件 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九、持续改进 十、统计技术的作用 十一、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十二、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概论 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生产和发展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生产和发展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政府在采购军品时,不但提出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还对供应厂商提出了质量保证的要求。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尔后,美国国防部制订和发布了一系列的对生立武器和承包商评定的质量保证标准。 70年代初,借鉴军用质量保证标准的成功经验,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和美国机械工程协会(ASME)分别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原子能发电和压力容器生产方面的质量保证标准。 美国军品生产方面的质量保证活动的成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在70年代末先后制订和发布了用于民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供方质量体系的审核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需求。世界各国先后发布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但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障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要。 随着地区化、集团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对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每个组织为了竞争和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努力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了成功地领导和动作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从而使组织获得成功。 顾客要求产品具有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特性。这些需求和期望在部品规范中表述。如果提供产品的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那么,规范本身不能保证产品始终满足顾客的需要。因此,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并以其作为对技术规范中有关产品要求的补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 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使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9000族标准的基础之上。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统一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和概念,并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乞今为止,它已被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并广泛用于工业、经济和政府的管理领域,有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互认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互认制度也在广泛范围内得以建立和实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修订和发展 为了使1987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更加协调和完善,ISO/TC 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于1990年决定对标准进行修订,提出了《90年代国际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国际通称为《2000年展望》),其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了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

基础标准培训教材

ISO9001:标准培训教材 第一节概述 一、相关质量概念 (一)质量含义 什么是质量?(提问)不一样可能会有不一样了解, 如优良程度、适用性、物有所值、符合规范或要求等。ISO9000族标准对“质量” 如此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程度。 注1: 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异来修饰。 注2: “固有”(其反义是“给予”)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原来就有, 尤其是那种永久特征。 围绕“质量”一词, 可作以下说明: (1)组织承诺连续改善其效率和有效性, 并经过满足用户和/ 或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来实现, 所以质量是事业成功关 键。 (2)相关方是指能够在组织成功和业绩中获益个人或团体。 如用户、全部者、职员、供方、银行、集团、合 作伙伴或社会, 相关方对质量产生影响。 (3)要求是指明确, 习惯上隐含或必需需要和期望, 它决定

了质量水平。 (4)对组织来说, 用户能够是内部, 也能够是外部。能够是直接, 也能够是间接。 (5)质量是动态, 需要在连续不停控制之中。 (6)多种评优、评奖活动, 并不能真正反应质量。 (二)质量成本 在美国很多企业常把相当于总营业额15%-20%费用用在测试、检验、更改设计、返工、返修、售后确保、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及其她与质量相关成本上。显而易见, 质量低劣非但不能降低成本, 反而会使企业在事后补救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金钱和精力, 至使成本大大提升。反之, 假如我们在质量管理工作中, 能做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发明优质产品, 那么, 我们将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从而直接降低成本, 这是最明智、最经济做法。 (三)对质量多个错误认识 1 认为质量好就是价格昂贵 认为质量太贵, 负担不起, 这是很多管理层借口。实际上不一样档次产品都有质量好坏之分。从售价上看, 东西贵不一定就是质量好, 真正质量好, 应该成本最低,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并非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