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的基础知识大全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版

ISO9000:2000培训教材

ISO简介

ISO标准变更

ISO9001:2000八大理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二月

第一章质量管理发展史

一、绪言

当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后,质量管理就产生了。

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营造商为某人造一所房屋,由于他建得不牢固,结果房屋倒塌,使房主身亡,那么这位营造商将被处死’。

在我国,甲骨文卜辞中的“司空”,“司工”,就是商王朝任命的专门管理手工业产的官司吏。《周礼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秦始皇兵马俑的“物勒工名”等,都反映我国古代管理的状况。

但直到期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不适合大工业生产,随著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后,现代的质量管理才逐渐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变革,见以下简图:

质量管理发展简图

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可靠性

统计质量管理

检验员

工长检验

操作者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质量检验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则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创立了“泰勒制度”。

泰勒(1856—1915),出生于律师家庭,18岁考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以继承父业,但中途因眼疾,神经性头痛辍学。1878—1890钢铁厂,1890—1893总经理,1893—1898咨询师,研究院(强调专业化,即从主观向规范化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工厂管理》,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听证会。

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试验(21磅),工人减少500—140,日工作量增加12.5—47.5,单位工资增加1.15—1.85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因而需要有“专职检验”这一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多数企业普遍设置了专职的检验(QC)部门,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制定了产品检验制度,添置了必备的检验仪器,用一定的检验手段负责全企业的产品检验工作,因而又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企业执行检验的职责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继而转移到专职的检验人员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由检验员把关,加强了生产者的责任心,减少了社会上不良品的流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只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即依靠检验手段挑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而已,管理的作用薄弱。

这种“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保护出厂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事后把关型的管理,不能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出了质量问题又可能推诿责任,随著生产规模的放大,其缺陷越来越突出。比如:

1)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2)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

3)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

落检验花时

效率低合格品

三统计质量控制阶段(40—60年代)

统计质量控制形成于20世纪的30年代。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休哈特应用数理统计提出了SPC(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其目的是预防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产生,从理论上实现了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向事前预防的转变。1931年休哈特出版了《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专著,1929年,同一实验室的道奇和蔼米格提出了统计抽样检验原理和抽检表。他们是最早把数理统计引入质量管理领域的三位学者,但由于当时的美国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上述成果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保证军火生产的质量,美国国防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统计质量控制的专门研究,制定了“战时质量管理标准”,强制要求生产军需品的各军工企业推行统计质量控制,保证并改善了军工产品的质量,效果显著。战后又把它推广到民用工业中,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于是全世界纷纷效仿,50年代达到高峰。

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可以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在方式上,责任者也从专职检验员转移到专职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标志著事后检验的观念转变为预防质量事故的预防观念。但由于过分强调数理统计,使员工感到深奥,误以为“质量控制是工程师的事,与自己无关”,从而限制了这些方法的进一步推广。50年代后,由于美国当时的国际竞争压力较小,上述方法在美国又逐渐消失,直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日本的质量管理所起的巨大作用,又一次引起了对统计质量控制的重视,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发达国家掀起了大力推行SPC的热潮。

四全面质量管理阶段(60年代后)

1全面质量管理的产生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至今仍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蓍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注重其性能,而且增加了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求;同时,随蓍“保护消费利益”运动的兴起,随蓍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国都很重视“产品责任”和“产品保证”问题,20世纪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中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突出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在生产和企业中广泛应用系统分析的概念,把质量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的菲根堡姆,1961年,他发表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书强调质量职能应由全体人员承担,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产生,形成的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统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企业全员参加,从全过程的各项工作研究质量问题,它的方法,手段更丰富,从而把产品质

量真正管理起来。60年代以后,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创新并不断完善提高,特别是日本,提出了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

1.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

青蛙实验:把青蛙投入滚烫的水中,青蛙立即跳出来,把青蛙放入常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青蛙感觉到热想跳出来时,却跳不出来。

2.把过去的以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

3.以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全部门参与,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作业的全过程都有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样”

1全员参加

把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上至经理,下至工人,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加质量管理,为此,一是要做好全员的质量教育,二是要明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责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如质量圈活动(QCC)等。

2产品或服务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

要把产品质量有关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体系,为此,一要有预防为主,不断改进思想,二要有为顾客为用户为工序服务的思想。

---------下工序就是顾客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企业就是企业管理层次都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如质量方针的制订,中层管理则实施领导层的质量决策,执行各处的质量职能,下层管理则要求每个员工都按标准,按规定程序进行生产或作业。

4采用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并不否定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的做法,而是把它们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加以对待,全面质量管理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强调遵循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强调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如数理统计,网络计划,价值工程,工业工程,系统工程,运筹学。

---------用数据说话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为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五21世纪的质量管理

1994年美国质量专家在美国质量大会上提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因此,进入21世纪,质量管理呈现下列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1、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的竞争范围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的责任问题。制定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以促进国际技术经济合作,消除技术贸易壁垒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同的需要。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的ISO9000族标准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它标志着现代质量管理向着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新高度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

2、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由制造向设计和售后服务两侧延伸。售后服务的质量和产品质量同等重要,必须以顾客为导向,不断加改进使顾客满意,甚至进一步使顾客忠诚。

此外,服务贸易以远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质量运动在未来的发展中的重点将从制造业转移到教育,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3、美国质量专家克劳斯比提出,质量就是一次成功,即零缺陷,零缺陷活动是以消除工作缺陷为目的,为此,企业逐渐发展出6SIGMA(δ)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质量提高是由整条供应链来共同保证的,要求企业必须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资源,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合作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坚持互利的原则。

4、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迫使人人们重新审视全面质量管理,人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质量观。

5、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使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软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为保证并提高软件质量,软件企业通过贯彻ISO9000族标准或进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强调实施软件工程,采取在软件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实行标准化,加强软件配置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等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在21世纪,各组织更加强调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通常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形成以互联网,自动控制等技术支撑的生产网络,同时,21世纪的质量管理观念应逐渐转化为组织的质量文化,质量方针也应从持续改进转化为持续创新。

六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处于单纯的质量检验阶段。

1978年,在机械工业系统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979年,成立了全国性质量管理群众团体----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在原国家经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有组织的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1981年,申请参加了ISO/TC176,成为O成员(观察国)。

1985年,原国家经委颁发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普遍推广。

1987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颁布,质量管理活动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1987年,原国家标准局组织成立了“质量保证标准化特别工作小组”,并确定以等效采用的原则将ISO9000系列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1988年12月10日,正式发布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系列标准(GB/T10300.1—10300.5—87)

1989年8月1日,正式实施GB/T10300系列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1989年12月2日,国家标准监督局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推出GB/T19000系列国家标准(于93年1月实施)

1994年12月24日,原国家技术监督等同采用94版ISO9000系列标准,推出GB/T19000系列国家标准(于95年6月30日实施)。

2000年12月2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等同采用2000版ISO9000系列国家标准,推出GB/T19000系列国家标准(2001年6月1日实施)

2001年4月,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将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认证认可和标准化工作。同时成立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统一管理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和标准化工作。

第二章国际标准化组织

一、ISO的成立背景

1、ISO的含义: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2、ISO的成立日期

1947年2月23日

3、ISO的成立背景

20世纪初,随着国际贸易发展和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对各国的标准进行协调统一要求越来越强烈。

1921年,比利时、加拿大、荷兰、挪威、英国和美国等七国达成了一个定期交流情报的协议。

1928年,成立了国家标准机构国际联合会,通常称为国际标准化协会(ISA),当时主要是为了协调和促进各国标准的统一,研究标准化的有关原则。

30年代后期,受到了正在酝酿的战争的威胁,部分国家退出了ISA。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标准化工作一度中断,到1942年,ISA正式停止工作。

二战期间,人们对开展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的要求更迫切。当时,由于国家之间连最简单的螺母各螺钉等都不通用,因而给盟军的武器供给和维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欧洲的其它战场,用于美国装备的备件都需从美国运来,在关键的时刻,给战斗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二战后,各国开始恢复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和占领国际市场,开始了激烈竞争。当时,英国、法国、瑞士等国家都感到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无论产品质量、科学技术还是经济实力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于是,都要求尽快成立权威性的国际机构,制订国际标准作为仲裁的依据,以协调各国标准的差异对贸易造成的影响。

1946年月10月,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意大利、印度、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巴勒斯坦、波兰、南非、瑞典、瑞士、英国、美国、苏联、南斯拉夫等25个国家的46名代表在伦敦开会,决定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并起草了章程。

至于1947年2月,ISO章程得到了15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的批准,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美国著名的标准化活动家霍华德·孔利(Horward Coonley)为第一任主席,25个国家为ISO创始国。

二、ISO的相关知识

1、ISO会址

ISO的会址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2、ISO的使用语言

ISO使用英、法、俄三种语言。

3、ISO的成员情况

ISO是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标准化团体,为联合国的甲级咨询机构,至1996年底,有118个成员,其中正式成员85个、通讯成员24个、联合成员9个;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可接纳为成员,无成员团体的国家,可申请登记为通讯成员或联络成员。

我国于1978年成立国家标准总局,同年重新加入ISO。1988年7月改组成立国家技术监督局。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88年月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于1989年4月1日实施

三、ISO的理事国情况

ISO成立时有11个理事国,分别主席国及其它10个国家担任,中、美、英、法、苏任期5年,其它3年选举一次,理事会每年召开会议一次。

后来,理事国发展为18个,通过选举产生,任期3年,1979年9月11日第11届ISO 会议上,德、英、法、美、日、苏六国获永久理事国待遇。目前,我国已连任四届理事国。

四、ISO的技术组织

ISO的技术工作由各技术组织承担,按专业性质设立委员会TC(Technical Committee)各个TC又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技术委员会SC(Sub-Committee)。

TC、SC成员为参加成员(P成员)和观察成员(O成员),各技术组织按任务设立工作组WG(Working Group)。

至1996年底,ISO成立了212个TC。我国1993年底于P成员身参加了1013个技术工作组(WG),并承担其中6个(TC)的秘书处工作。目前,ISO有600多个SC,2000多个WG,每个工作日在世界各地召开12-15个技术会议。

从1972年1月1日起(IEC从1975年1月1日起),ISO的标准改为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出版(以前以推荐标准的形式出版);目前,ISO标准已达11000多个。另一方面,

在1964年,一个国际标准被12个国家采用,1967年已被40多个国家采用,而现在,ISO9000标准已被150多个国家采用。

五、TC176及发展策略

1、成立

1979年,ISO根据英国标准协会的建议批准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对质量管理活动的固有特性进行标准化。

成立过程如下:

1971年CERTICO)

年改组为合格评定委员会(CASCO)

1979年7月建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在原第二工作组基础上)

1987年6月改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

2、目的和任务

“要让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让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到世界各地。”

——专门研究国际质量保证领域内的标准化问题和负责制定质量体系的国际标准。

3、发展策略(2000年展望)

①使人们清楚地理解质量及有关概念、原则;

②ISO9000族标准不应成为质量管理的百科全书;

③减少TC/176以外的组织对质量管理标准的扩充;

④确保ISC9000族标准的完整性,并有助于标准的实施及对结果进行评定;

⑤扩大ISO9000族标准的使用性,与其他技术委员会全作,共同促进管理标准的有效实施。

六、ISO标准的发展历程

1959年

英国品保标准1968年

标准编号

1979年

1987年

2000年

94版

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2000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七、ISO9001:2000版标准的演变过程

1、1997年提出八大管理原则。

2、1997年底工作小组草案第一稿(WD1 )--- 随之修订成WD2 --- WD3

3、1998年9月技术委员会草案第一稿(CD1 )--- 随之修订成CD2

4、1999年11月,标准草案DIS稿。

5、2000年9月14日,标准草案FDIS稿。

6、2000年月12月15号,发布2000版标准。

7、过程的管理方法

PDCA循环(戴明环)

P:PLAN 确定目标﹑并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确定实施对策。

D:DO 执行。

C:CHECK 检查﹑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跟踪。

A:ACTION 总结﹑对有效的方案进行标准化﹑未达目标之方案再次改进。

八、ISO的八大管理理念

ISO9000八大管理原则

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客户导向) 5)系统的管理方法

2)领导的作用 6)持续改善

3)全员参与 7)事实决策

4)过程模式 8)互利式供应商关系

1)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客户﹑组织应了解客户当前和未来的要求﹑满足客户要求﹑并力

争超越客户期望。

※了解客户明确需求和未明确需求﹑并评审客户有关产品的要求。

※确保组织的目标与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相结合。

※确保内部沟通客户的要求和期望。

※测量客户满意度并根据结果采取行动。

※管理好客户财产

相关条文:5.2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7.2.1 产品相关要求评审

7.2.3 客户沟通 7.3.2 设计与开发输入 7.5.4 客户财产

8.2.1 客户满意度

2)领导的作用

※考虑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方向和目标。

※领导者提供必备资源、培训并赋予职权(支持与关怀)。

※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达到目标。

※评价体系运行绩效﹑进行改善。

•相关条文: 5.1 管理者承诺 5.3 质量方针 5.4.1 质量目标

5.4.2 质量管理系统规划 5.6 管理审查

6.0 资源管理

3)全员参与

※让员工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角色(岗位认知)。

※识别自己活动的约束。

※接受所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并解决各种问题。

※根据各自承担的目标评价其业绩。

※寻找机会增强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

※自由的分享知识和经验。

相关条文: 5.5.2 职责和权限 6.2 人力资源 8.4 数据分析

8.5.1 持续改进

4)过程模式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和应用

※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确定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确保获取必要的资源和信息﹑监视和测量。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措施﹑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

过程—确认—资源—目标。

相关条文:全部

5)系统的管理方法

※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确定实施方针、目标的关键活动。

※识别这些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并分析过程间的相互关系。

※按某种方式和规律将这些过程合成一个体系。

※管理由这些过程构成的体系﹑使之协调地运行。

※衡量、评估及持续改善。

相关条文:全部

6)持续改进

※鉴别持续改善的机会。

※规划持续改善的行动。

※监控持续改善成效。

相关条文: 5.1 管理者承诺 5.3 质量承诺

5.6 管理审查 8.5.1 持续改进

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资讯(记录) –分析(报告) –决策。

※决策–验证–有效。

相关条文:7.5.2 生产和服务过程确认 7.5.3 鉴别与追溯

7.6 量测与监控设备管理 8.2.3 过程的监控与量测

8.3 不合格品控制 8.4 资料分析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8)与供应商的互利关系

※慎选供应商–开放、明确沟通管道,

※共同了解客户需求。

※资源共享–规划未来计划–共同改善

相关条文:7.4 采购 8.3 不合格品控制

9)ISO中规定的六大必须程序:

标准中4.2.3 文件控制程序

标准中4.2.4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标准中8.2.2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标准中8.3.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标准中8.5.2 纠正措施程序

标准中8.5.3 预防措施程序

10) 审核可分为:第一方审核(组织内部的审核);第二方审核(客户方对组织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认证机构对组织的审核)。

11) 文件的分类可分为:

体系内的文件(内部文件)和体系外的文件(外来文件)。

体系内的文件(内部文件)可分为:

一阶文件:质量手册二阶文件:程序文件

三阶文件:工作规范/作业指导书/检验内控标准/操作规程。四阶文件:记录表单。

九、ISO9000在推行过程中的基本步骤

一阶段:体系的导入

※宣传条幅/画刊的制作

※动员会议的召开

※现场5S的导入

※组织架构的确定

※质量目标的确定

※职责权限的划分

※设定体系推行过程中的奖罚制度

※I SO小组成员的确定

※部分培训课程的开展等

二阶段:体系的实施

※文件的编写

※目标/方针的贯彻

※人员培训的实施

※计量器具的校验

※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阶段:体系的运行

※各标准各制度的运行

※各程序的运行

※内审/管理评审的运行等

四阶段:认证的申请

※申证认证资料的上报

※申证认证资料的确认

※申请认证资料的修改及补充

五阶段:第三方的认证审核

※迎审前的准备

※第三方现场审核的实施

※审核后不符合项的整改。

十、质量术语和概念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客户满意:客户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管理体系:建立政策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

体系:

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或设施。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基础建设:组织运行所必需的一组设施、设备和服务。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客户: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过程的结果。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合格(符合):满足要求。

不合格(不符合):没有满足要求。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良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使用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和证据的文件。

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客观证据: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资料。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文件数据承载的媒体称之为文件

过程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活动或型态。

十一.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

1)在ISO9001:2000版标准中要求作记录的地方有多少处?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2)在ISO9001:2000版标准中必须形成程序文件的地方有多少处?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3)在ISO9001:2000版标准中要求可以进行删减的条款局限于哪些?

4)文件与记录之间的异同点?

5)在ISO9001:2000版标准中对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要求是什么?

6)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之间的关系?质量目标分解的层别?

7)ISO9000族中的四大核心标准分别是什么?

8)在ISO9001:2000标准中涉及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的法律法规指的是什么?

9)在ISO9001:2000标准中强调PDCA循环,其中的P代表什么?D代表什么?C代表什么?A又代表什么?

10) 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过程中,ISO9001:2000标准中规定管理评审输入的七要素和

输出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11) 资源一般包括哪些方面,在ISO9001:2000标准中资源涉及到了哪些方面?

12) 合同评审的时机?合同评审的内容?特定条件下,合同评审的所采用的方法?

13) 在ISO9001:2000标准中要求哪些地方必须作数据分析?

14) 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

15) 审核的分类,审核组的成员结构?

ISO基础知识(标准)

一、对标准的理解: 1 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 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1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 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 4.2.2 质量手册 4.2.3 文件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4.2.4记录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ISO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 一、质量管理基本术语 1、产品的定义: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1)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别:即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2)硬件是不连续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如零件,元件、建筑物。3)流程性材料是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产品,可以是流体、气体、粒状、块状、交付方式或袋装、罐装、卷面等。 4)软件是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如信息、程序、规则、记录、计算机程序等。 5)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的产生产结果”如:安全性、保密性、礼貌、信用等。 2、过程的概念 定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输入 特征:(依据) 1)任何一个过程都有输入和输出,输出是结果(即形成有形或无形产品)。

2)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 3)过程本必是价值增加的转换,价值的增加来源于投入。 4)为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信息,如输出产品进行检查,评审、验证。 3、程序的概念: 定义:程序是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可形成文件和不形成文件。 内容包括该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职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 4、质量体系的概念: 定义: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用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1)QS与QM的关系,QM需通过质量体系来运作,建立QS并有运作是QM的任务。 2)QS由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组成。 3)其中组织结构是一个组成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4)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设施、技术和方法。

5、质量控制的概念: 含义: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质量要求。 2)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6、质量保证的概念: 定义: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用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交流的活动。 1)质量保证关键词是“信任”这种信任是订货前建立起来的。 2)信任的依据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总是存在两方的情况,即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 3)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需证实,以使顾客具有足够的信任,证实方法:供方合格证,手册、第三方检验报告,其他顾客认定的证据,顾客亲自审核,由第三方进行审核,国家订机构的认证书。 7、质量管理 定义: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1、引言 1.1 本文档旨在介绍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要求和应用。 2、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1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2.1.1 ISO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组规范和要求,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符合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的产品和服务。 2.2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 2.2.1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2.2 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2.2.3 增强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2.2.4 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ISO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3.1 质量方针

3.1.1 定义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 3.2 质量目标 3.2.1 设定具体、可衡量和可追踪的质量目标 3.3 全面质量管理 3.3.1 管理质量相关的所有过程和活动 3.4 质量手册 3.4.1 编制质量手册,包括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过程 3.5 质量程序和记录 3.5.1 建立质量程序和记录,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4、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 4.1 规划阶段 4.1.1 确定组织的质量目标和策略 4.1.2 建立质量团队和指定质量管理代表 4.2 实施阶段 4.2.1 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

4.2.2 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程序和记录 4.2.3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内部审核 4.3 检查和改进阶段 4.3.1 进行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活动 4.3.2 执行内部和外部审核 4.3.3 确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1 认证机构 5.1.1 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 5.1.2 提交认证申请并进行评估 5.2 认证过程 5.2.1 准备认证文件和资料 5.2.2 进行初次认证审核 5.2.3 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5.2.4 进行再认证或监督审核 6、附件 附件2:ISO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 1、什么是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英文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2、ISO9000的精神是什么? ISO9000精神是: (1)制度须有涵盖性; (2)制度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3)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3、ISO9000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ISO9000的预期目标是: (1)定义质量责任,提供质量管理体系; (2)定义顾客的需求是关键,确保顾客满意;(3)将事后品管改善为事前品管; (4)确保体系的适合性和有效性。 4、推行ISO有什么作用: 推行ISO作用: (1)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市场占有率; (2)满足顾客需求,增加利润; (3)强化体制,增强员工士气。

5、质量(品质)的定义: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 质量的标准是符合要求; 质量的控制手段是预防; 质量的控制目标是零缺陷。 6、质量管理(即品质管理)的八项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的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的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7、ISO文件分类及区别: 1)一阶文件:质量手册(含组织宗旨、目标和方向以及组织结构——纲要) 2)二阶文件:程序文件(讲述部门间运作程序);3)三阶文件:作业指导(讲述某项具体操作); 4)四阶文件:质量记录(提供证据);

8、质量方针: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严格执行; 提高品质; 客户满意! 9、质量目标: 1)生产部:产品不良率≤5%,(不良品数/生产总数*100%);2)生产部:计划达成率≥90%,(实际生产数/总计划数*100%); 3)生产部:交货准时率≥99%,(准时交货批数/订单批数*100%); 4)采购部:合格批次/总批次*100%≥95%,{厂商品质达成率(进货合格率)公司} 5)采购部:厂商交期达成率≥95%,(按期交货次数/交货总次数*100%); 6)行政部:员工培训合格率≥95%,(合格人数/培训总人数*100%) 7)研发部:图纸一次性正确率≥99%,(合格图纸数/图纸总数*100%); 8)仓库:物料盘点准确率100%,(盘点人实际盘点数/监盘人盘点数*100%);

iso基础知识培训

iso基础知识培训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标准化组织之一,ISO的标准在国际贸易、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ISO基础知识培训为题,介绍ISO的起源、标准分类以及其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一、ISO的起源 ISO成立于1947年,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它的前身是国际联盟标准化委员会,起初的目标是推广国际标准化,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协调发展。随着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技术交流日益增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因此ISO应运而生。 二、ISO的标准分类 ISO的标准覆盖了各个领域,从产品标准到管理标准,以及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ISO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产品标准 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交付等环节进行规范的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各种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材料等。产品标准的制定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2. 管理标准

ISO的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织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其中,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最为广泛应用的管理标准,它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需求。 3.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关注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了如何管理和改善环境性能的指导。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最为有名的环境标准之一,它要求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4. 能源标准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ISO开始制定能源管理标准来指导组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ISO 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建立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5.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ISO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安全标准之一。 三、ISO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ISO标准的实施对企业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ISO的基础知识大全

ISO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1版 ISO9000:2000培训教材 ISO简介 ISO标准变更 ISO9001:2000八大理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广东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二月

第一章质量管理发展史 一、绪言 当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后,质量管理就产生了。 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营造商为某人造一所房屋,由于他建得不牢固,结果房屋倒塌,使房主身亡,那么这位营造商将被处死’。 在我国,甲骨文卜辞中的“司空”,“司工”,就是商王朝任命的专门管理手工业产的官司吏。《周礼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秦始皇兵马俑的“物勒工名”等,都反映我国古代管理的状况。 但直到期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不适合大工业生产,随著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后,现代的质量管理才逐渐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变革,见以下简图: 质量管理发展简图 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可靠性 统计质量管理 检验员 工长检验 操作者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 质量检验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则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创立了“泰勒制度”。 泰勒(1856—1915),出生于律师家庭,18岁考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以继承父业,但中途因眼疾,神经性头痛辍学。1878—1890钢铁厂,1890—1893总经理,1893—1898咨询师,研究院(强调专业化,即从主观向规范化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工厂管理》,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听证会。 伯利恒钢铁厂搬运生铁试验(21磅),工人减少500—140,日工作量增加12.5—47.5,单位工资增加1.15—1.85 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因而需要有“专职检验”这一环节。与此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约从20世纪初开始,大多数企业普遍设置了专职的检验(QC)部门,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检验人员,制定了产品检验制度,添置了必备的检验仪器,用一定的检验手段负责全企业的产品检验工作,因而又被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企业执行检验的职责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继而转移到专职的检验人员身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由检验员把关,加强了生产者的责任心,减少了社会上不良品的流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只限于产品质量的检验,即依靠检验手段挑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品进行统计而已,管理的作用薄弱。 这种“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保护出厂产品质量和用户利益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事后把关型的管理,不能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出了质量问题又可能推诿责任,随著生产规模的放大,其缺陷越来越突出。比如: 1)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 2)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 3)它要求对成品进行100%的检验,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往往难以实现。 落检验花时 效率低合格品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一、ISO简介 1、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2、ISO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综合考虑各行业组织要求的基础上,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并逐渐完善整个标准族。 3、1994年:ISO 9000/1/2/3/4(俗称94版)。2000年:标准改版(现称2000版),是现行版本。 4、ISO9000是目前唯一具备弹性的国际通用标准,不限制行业、国家、文化。 二、推行ISO9000作用 改善组织运作,节省成本是ISO9000的最大作用。 1、内在方面 1)由[人治]转为[法治]的管理新机制。 2)强化各个系统、流程、作业的有效性和标准化,不因人员流动造成损失并可训练新 进人员快速上线作业。 3) 着重持续改善及预防在先的精神。 4)经由企业自我审核体系的实行,形成PDCA良性循环,不断改善企业缺失。 2、外在方面 1)以客户为导向,提升客户信赖度及满意度。 2)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可开发新市场。 3)满足客户要求、减少同业竞争压力,提升及塑造企业最佳形象。 三、质量的涵义 1、持续改进顾客满意――这种持续的顾客满意是在组织承诺持续改进其效率和有效性的情况下,通过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来实现。从意义上说,质量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ISO 1.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中文全称:国际标准化组织。 3.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即各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 二、ISO组织的成立 1.成立时间:1947年2月23日,总部在瑞士日内瓦。 三、ISO组织的发展史 1.1959年:美国军用质量大纲——MIL-Q-9858A; 2.1979年:英国BS、美国ANSI、加拿大CAN、法国NFX50—110体系标准; 3.1980年:成立技术委员会ISO/TC76; 4.1987年:颁布ISO9000系列标准; 5.1994年:第一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84版); 6.2000年:第二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2000版); 7.2008年:第三次改版——ISO9000族标准(2008版)。 四、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1.ISO9000族标准是由若干个核心标准和支持性标准构成的一系列标准规范. 2.核心标准: a)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3.支持性标准和文件: a)ISO10001: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行为规范指南 b)ISO10002: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处理投诉指南 c)ISO10003:质量管理顾客满意组织外部争议解决指南 d)ISO10005 :质量管理质量计划指南 e)ISO10006: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指南 f)ISO10007:质量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指南 g)ISO10012:质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h)ISO/TR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 i)ISO10014:质量管理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 j)ISO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 k)ISO/TR10017:ISO9001:2000统计技术指南

ISO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基本知识 ISO 是“国际原则化组织”旳英语简称。其全称是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 是世界上最大旳国际原则化组织。它成立于 1947 年 2 月 23 日,它旳前身是 1928 年成立旳“国际原则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 ISA)。她与IEC 都比较大。 IEC 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 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旳国际原则化组织。 IEC 重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旳原则化活动。而 ISO 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旳所有其她领域旳原则化活动。 ISO 旳宗旨是“在世界上增进原则化及其有关活动旳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旳国际互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伙。” ISO 既有 117 个成员,涉及 117 个国家和地区。 ISO 旳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旳“全体大会”,其寻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旳日内瓦。 ISO9000 族原则(简称 ISO9000),是指由国际原则化组织(ISO)中旳 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发布旳所有国际原则,也是国内推荐采用旳国标。该原则是合用于世界上多种行业对多种质量活动进行控制旳国际通用准则,其“9000”是一种族原则旳概念,它涉及三套模式原则,即“9001”、“9002”、“9003”分别针对不同行业,覆盖面也不同样。

ISO9000 族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旳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旳基本规定,也是公司进行质量管理旳基本规定。按 ISO9000 族原则建立旳质量体系能发挥公司质量管理旳实际功能,同步也为顾客和第三方承认打好基本,提供承认。 该原则族可协助组织建立、实行并有效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旳规定或者指南。它不受具体旳行业或者经济部门旳限制,可广泛合用于多种类型和规模旳组织,在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增进互相理解和信任。 ISO9000 族原则涉及如下一组密切有关旳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原则,并等同转化为国标 (一) GB/T19000- idt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和术语》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 涉及: 8 项质量管理原则 12 项质量管理体系基本 80 个术语和定义 (该原则是 ISO9000 族原则旳基本) ISO9000 族原则涉及如下一组密切有关旳质量管理体系核心原则,并等同转化为国标 (二) GB/T19001- idt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用于证明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规定和合用法规规定旳产品旳能力,目旳在于增进顾客满意。这一原则是最核心原则,是认证审核旳根据和其他原则旳基本。 (该原则是我们重要贯彻旳原则)

ISO基本知识

ISO基本知识 1.何为ISO?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为了因应趋势并能符合各界需求,ISO标准化组织基本是五年一修改,十年一改版的例行性工作。ISO(1)是国际通行证;(2)是质量许可证。。 稽核的过程分为四大阶段与四小阶段: 四大阶段:1>计划阶段;2>准备阶段;3>执行阶段;4>报告与追踪阶段。 四小阶段:1>开始会议;2>查验;3>准备会议;4>结束会议。 2.ISO的由来:1>质量保证之发展(五个阶段); 2>由操作员控制的质量; 3>由工长控制的质量; 4>由检验员控制的质量; 5>以统计学控制的质量; 6>全面质量控制或质量保证和管理。 3.品质是如何来的?1>品质是检验出来的; 2>品质是生产出来的; 3>品质是设计出来的; 4>品质是管理出来的; 5>品质是习惯出来的。 4.ISO9000的精神:1>全员参与; 2>制度要有涵盖性; 3>制度合理化,具有说服力 4>以证据证明按制度实施; 5>说、写、做一致; 6>建立以顾客导向为主的管理系统; 7>充分强调PDCA流程管理模式; 8>着重持续改善预防在先的精神; 9>着重于人力资源有效规划,从选才、育才、用才皆需搭配上系统需求; 10>强化各系统作业的有效性; 11>强调预防措施重于矫正。 预防:针对潜在的不良进行分析,提出相对行动阻止不良的发生。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作用; 3>全民参与; 4>过程方法; 5>系统的管理方法;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决策方法; 8>互利的供商关系。 6.文件化程序(不可遗漏): 4.2.3文件管制 4.2.4品质记录的管制; 8.2.2内部品质稽核; 8.3不合格品管制; 8.5.2矫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7.ISO文件结构(QMS)四阶文件:一阶文件品质手册; 二阶文件程序书; 三阶文件作业指导书; 四阶文件表单记录。 8.三阶文件包括:1>作业指导书2,>操作指导书,3>作业流程图,4>QC工程图,5>检验规范,、6>检验标准,7>校验标准,8>BOM表。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国际标准化机构,总部 位于瑞士的日内瓦。它由各个成员国的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每个成员国 有一个代表。通过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ISO的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推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IS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当时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A)成立。后来,ISA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合并,成为现在的ISO。ISO现在拥有164 个成员国,覆盖了几乎所有大型和中型经济体,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接 受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作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工作涉及各个领域。最常见的是 ISO9000系列标准,这是一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用于确保组织提 供一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持续改进。这些标准通常被组织 用作向客户和合作伙伴证明其质量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的依据。 为了确保标准的制定过程是公正、透明和高质量的,ISO采用了一套 严格的流程。标准由专门的技术委员会(TC)负责制定,该委员会由专家 组成,他们代表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学术界。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ISO鼓励广泛参与,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 用性。 ISO标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合作。通过遵循ISO标准,组 织可以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ISO标准还有助于降低组织的成本,提高效率,并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

总之,ISO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制定和推广一系列标准,为各个领域的组织提供了指导和认可的标准。ISO标准不仅有助于组 织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和合作,推 动可持续发展。通过遵循ISO标准,组织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并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ISO基本知识

第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ISO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quot;ISO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第二什么叫ISO9000 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 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是"国际标准"。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 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除了有规范的名称之外,还有编号,编号的格式是: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别是某一个标准的编号。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ISO Logo ISO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ISO一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SAC)。 ISO9001:2008主要特性总结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写、做、错、做)(说到的-做到的记录) ⏹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④、四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法规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⑥、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⑦、六个文件:ISO9000:2008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定: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⑧、八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 方互利的关系。 推行ISO9001的好处: 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顾客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二、获得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四、在产品质量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五、有利于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产品互信平台) 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稳定经营运作,减少因人员流失造成的技术或质量波动。(文件化、标准化) 七、提高企业形象。 ISO基础知识 ISO Logo ISO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ISO一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中国是ISO的正式成员,代表中国的组织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SAC)。 ISO9001:2008主要特性总结 ⏹①、一个精髓:说、写、做一致;(写、做、错、做)(说到的-做到的记录) ⏹②、一个中心:以顾客为中心 ⏹③、两个基本点:顾客满意和持续改进; ⏹④、四个特性: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法规性。 ⏹⑤、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⑥、五大模块:(1个总过程,4个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 ⏹⑦、六个文件:ISO9000:2008版标准明确提出的6个程序文件必须制定: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⑧、八大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依据、与供 方互利的关系。 推行ISO9001的好处: 内部可强化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外部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具体内容如下: 一、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顾客信心,扩大市场份额。 二、获得国际贸易绿卡——“通行证”,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三、节省了第二方审核的精力和费用。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基础知识介绍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 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它的目标是推动国际标 准化,为国际贸易和合作提供共同的技术和管理标准。ISO的成立旨在提 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信心和 保障。 IS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当时,世界各国意识到标准化的重 要性,以促进贸易和合作。于是,23个国家的标准化机构成立了“国际 标准化联合会”,作为国际标准化的机构。后来,该组织改名为国际标准 化组织(ISO)。ISO在全球拥有ISO成员组织,目前有163个国家和地 区的成员加入。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产品、服务、管理体系、 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在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 通过多层级的讨论、审查和投票过程得出,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ISO国际标准的应用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企业 而言,遵循国际标准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国际标准也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客户的信 任和认可。对消费者而言,购买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获得更高 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国际标准来了解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ISO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国际标准。ISO标 准的制定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提出标准需求,根据市场需求、 技术发展和社会变化等因素确定制定标准的需求。然后是组织及制定标准,

通过专家组织制定标准的草案,并经过多次的讨论和修改形成最终的标准。接下来是标准审查和投票,国际标准草案将通过ISO成员国的审查和投票 程序来确认。最后是发布和实施标准,通过ISO的刊物发布标准,并鼓励 各国采纳和实施。 ISO国际标准的应用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标准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标准化还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通过国际 标准的应用,各国能够协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之,ISO国际标准是全球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通 过制定和应用国际标准,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国际标准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带动经济增 长和持续发展。因此,了解和遵循ISO国际标准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 具有重要意义。

ISO基础知识

ISO基础知识 1。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1946年成立,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是一个非官方性的组织。 ISO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敲定品质保证的要求规范,编写ISO标准。1986年完成ISO9000标准的制定,1987年颁布,经过1994版,2000 版的改版.ISO9000规范要求所有的标准每5年就要进行一次审查、改版 2 。ISO精神:写你所做,做你所写,记录你所做,纠正其错误 3.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一)组织依存于顾客 (1)因顾客是组织产品的接受者和最终检验者 (2)顾客的反馈和意见是组织进行质量改进的依据 (二)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需求 (三)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二,领导的作用 (一)确定组织的宗旨,发展规划战略方向 (二)规划组织的结构职位分配和协调 训练、指导、协助和增加群体的能力,提供空间,让下属能够在责任感的驱使下执行其任务. (三)创造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激励鼓舞、表彰贡献三全员参与 (一)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 (二)在推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组织应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三)处理好人员的配备和人员的激励两个管理职能

(四) 提高全员素质,教育训练、跨单位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 四 过程方法: (一) 识别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 (二) 确定相互关联的过程之间的接口(有效的内部沟通,职责分清主辅) (三) 对这些过程加强组织和管理工作--四大板块运作流程 五 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系统的发展.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 (一)确定组织架构 (二)确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三)加强内部沟通 (五) 定期改进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目标 六 持续改进 (一) 识别改进的机会 (二) 制定措施计划 (三) 实施措施计划 (四) 评价效果 (五) 巩固改进成果

ISO质量体系基础知识

ISO质量体系基础知识 什么是ISO质量体系? ISO质量体系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组标准,用于管理组织的质量体系,并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ISO质量体系包括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一系列标准,其中ISO 9001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标准之一。 ISO 9001标准的内容 ISO 9001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组织应当采取的质量管理要求和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组织建立、实施、维护和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要求。 管理责任 要求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和效果负责,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和计划提供资源和支持。 资源管理 要求组织管理资源,包括人、设施、设备和资金等,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实现质量目标。 产品实现 要求组织执行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制造、交付和服务过程,并采取措施控制过程的质量。 测量、分析和改进 要求组织制定和实施测量、分析和改进计划,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并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SO质量体系的作用 ISO质量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以下目标: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组织能够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要求,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市场竞争力。 提高效率和效益 通过优化流程和管理资源,组织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ISO质量体系认证是挂牌招牌,能够让客户和市场对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信任和好感,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高组织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能够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如何实现ISO质量体系? 要实现ISO质量体系,组织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确定认证标准 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认证标准,例如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需要根据认证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维护和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进行内部审核 组织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发现和纠正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进行第三方审核 组织需要通过第三方审核机构审核,以获得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ISO质量体系是管理组织的质量体系的一组标准,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组

摄影ISO感光度知识:ISO感光度的基础知识

摄影ISO感光度知识:ISO感光度的基础知 识 ISO感光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相机传感器对光线敏感的程度。在合适的光线情况下,ISO感光度越高,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也就越高;相反,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ISO感光度越低,影像的质量和亮度也会明显受到影响。这篇文章将介绍ISO感光度的基础知识,包括ISO值的定义、不同ISO值对影像的影响以及相机设置中的ISO选项。 一、ISO值的定义 ISO值是一个表示相机传感器对光线敏感度的数字,一般来说,ISO值越高代表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也越高。ISO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摄影胶片时代,当时的摄影爱好者们通过更换感光度更高的胶片来提高照片的亮度和细节,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现代数码相机的ISO值区间通常从100到6400不等,有些高端相机甚至支持12800以及更高的ISO值。

二、不同ISO值对影像的影响 1.低ISO值(100-400) 在良好的光线环境下,选择较低的ISO值可以获得相对高质量的 影像效果。拍摄出来的照片会呈现出细节丰富、噪点较少、曝光准确 并且色彩还原度高的特点。低ISO值的缺点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相 机很难正常工作。如果相机设置的ISO值太低,照片的亮度会不足、 过度暗淡且缺少细节。 2.中等ISO值(800-1600) 相对于低ISO值,中等ISO值的照片会更加明亮。这是由于相机 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更高,捕捉到的光线数量也更多。然而,与此 同时,照片会因为噪点的存在而失去一部分细节并且颗粒度更大。即 使相机设置得很有技巧,使用中等ISO值仍然会影响照片的色彩还原度,使得照片看起来不太真实。 3.高ISO值(3200-6400) 在极度光线暗淡的环境下,选择高ISO值可以让摄像机更加敏感,从而捕捉到更多的光线。然而,这种设置也会导致照片出现较多噪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