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关系的研究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前景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前景肿瘤微环境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生存、增殖和转移的重要基础。
肿瘤微环境包含了许多因素,如周围细胞、基质成分、血管系统、免疫细胞和一系列生长因子等。
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微环境中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肿瘤的发展、转移和治疗。
研究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可以探索肿瘤发展机制和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1、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免疫响应在肿瘤微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很多实验发现,肿瘤发展过程中免疫细胞的失调对肿瘤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肿瘤可以通过释放各种免疫抑制物质来破坏免疫细胞的生命周期,从而抑制免疫系统对肿瘤的反应,增加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另外,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外基质组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肿瘤细胞能够改变周围的细胞外基质,使其更加适合肿瘤细胞生长。
一些肿瘤细胞通过分泌胶原酶等酶类分解基质的肌肉纤维、弹性、纤维连接蛋白等组分,这使得肿瘤细胞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同时,肿瘤细胞分泌的矩阵金属蛋白酶也可以使周围的血管组织变得不稳定,导致血管渗漏。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也是肿瘤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具有异常数目、结构和功能。
与正常的血管不同,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漏水,血管壁薄弱,容易断裂,对肿瘤增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肿瘤微环境与其治疗前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目前的治疗手段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
免疫治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和细胞外基质的靶向治疗,这些治疗手段旨在控制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从而控制肿瘤的发展。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受到广泛研究的方法之一。
它是指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肿瘤进行治疗。
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力,人体免疫系统的适应性也可以帮助消除肿瘤的残留部分,从而减少肿瘤复发的可能性。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是一种针对肿瘤微环境中血管的治疗方法,通过靶向周围的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上皮细胞等来减少血管生成,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
目前已经有许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被研发,如阿维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舒尼替尼等。
肿瘤微环境帮助肿瘤逃逸的例子

肿瘤微环境帮助肿瘤逃逸的例子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生物和化学环境,包括细胞、血管、纤维基质和细胞外基质等。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肿瘤微环境如何帮助肿瘤逃逸,以及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一、肿瘤微环境的概念与作用肿瘤微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物环境,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包括肿瘤细胞、免疫细胞、间质细胞等。
肿瘤微环境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营养、氧气和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肿瘤微环境还能抑制免疫监视和免疫应答,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清除。
二、肿瘤逃逸的原因及机制肿瘤逃逸是指肿瘤细胞在体内扩散和转移,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过程。
肿瘤逃逸的原因主要包括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微环境和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改变自身表面抗原、分泌抑制性分子、诱导免疫抑制细胞等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和清除。
三、肿瘤微环境如何帮助肿瘤逃逸肿瘤微环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肿瘤逃逸:1.分泌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2.缺氧环境: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环境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缺氧环境促使肿瘤细胞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生长提供营养和氧气。
3.免疫抑制环境: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细胞和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4.纤维基质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纤维基质和细胞外基质改变,有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四、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新血管的形成,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生长。
2.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和分子,增强免疫监视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
3.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特定分子和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4.联合治疗:结合多种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肿瘤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是人类医学的难点之一。
在当今医学研究的范畴中,肿瘤细胞代谢和肿瘤微环境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点。
肿瘤细胞代谢和微环境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肿瘤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肿瘤细胞代谢肿瘤细胞代谢是指肿瘤细胞生长和代谢活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在正常组织中,细胞的代谢可以在需氧或不需氧气气体参与的情况下进行。
而在肿瘤细胞中,代谢通路受到了改变,细胞受到了位置和状态的影响。
肿瘤细胞代谢具有过量的葡萄糖摄入、崩解和酵解等特征。
同时,大多数肿瘤细胞都存在有缺陷的线粒体,因此无法利用氧气进行氧化磷酸化反应,能量主要依靠糖酵解进行产生。
而糖代谢的不同路径也会影响肿瘤细胞生长。
如糖酵解路径由苹果酸去三羧酸循环变为丙酮酸产生ATP,由此支持细胞代谢和生长。
由于肿瘤细胞呈现代谢转变,因此开展代谢研究已经成为肿瘤生物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通过研究这些生物分子的通路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可以阐明肿瘤组织中的代谢方式,从而开展新的治疗方法。
二、肿瘤微环境肿瘤细胞生长的环境就是肿瘤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基质和分子。
肿瘤细胞和其周围的细胞之间能形成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包括细胞本身,以及细胞外基质、内皮细胞以及免疫细胞等。
这些组成肿瘤微环境的因子,不仅影响了肿瘤细胞的生存,还会影响其生长、迁移和转移。
肿瘤的微环境包括支持组织和肿瘤创建的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其它成分等。
组织含有的支持性细胞包括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肿瘤的组成成分包括细胞外基质、损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和腺体以及其他组织等。
每个组成成分都至关重要,使得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条件形成肿瘤微环境。
研究人员也已经开始关注肿瘤微环境中的多样性。
由于组等内支持组织细胞类型、血管、胶原质等参与肿瘤发展,因此微环境的研究非常重要。
了解肿瘤微环境对于肿瘤的形成、分裂、增殖以及转移等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信号分子、基质以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形成对于肿瘤的奇异特性、进展和治疗响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树突状细胞(DC)。
这些细胞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抗体的分泌和细胞介导作用来消除真正的肿瘤细胞。
而巨噬细胞则通过吞噬和消化肿瘤细胞,DC则通过递呈肿瘤抗原来获取T淋巴细胞的反应力。
NK细胞则可以杀死没有适当MHC表达的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在未经治疗的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被肿瘤所解禁或抑制,由于某些免疫逃逸机制或介导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的缺失,这些免疫细胞可能被肿瘤所调节或转化并且低下其抗肿瘤反应性。
此外,肿瘤还可以通过分泌多种它们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化学信使等),这些分子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程序或者启动放大炎症程序,或者直接攻击免疫细胞,从而帮助肿瘤逃避免疫识别和生长。
然而,新兴的免疫治疗(例如肿瘤免疫疗法和传统化学疗法等)被广泛认为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体的肿瘤免疫学又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种条件下,免疫治疗的疗效会好过在另外一些条件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微环境。
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推动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和战略发展。
二、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因子浓度实验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如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terleukin-1 (IL-1), 和interleukin-6 (IL-6) 等,对于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
肿瘤微环境研究方法

肿瘤微环境研究方法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基质和分子等环境因素,它们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反应。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对于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方法。
1.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肿瘤微环境研究的基础。
通过细胞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用于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细胞培养的方法包括原代培养、细胞系培养和三维培养等。
2. 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是肿瘤微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小鼠、大鼠等动物模型,可以模拟肿瘤在体内的生长、转移和治疗反应,研究肿瘤微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动物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动物品种、肿瘤类型、移植方式等因素。
3. 组织切片
组织切片是肿瘤微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组织切片,可以观察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布和相互作用,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和变化。
组织切片的制备需要注意组织的固定、切片的厚度和染色等因素。
4.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肿瘤微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PCR、Western blot、ELISA等技术,可以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子表达和变化,研究肿瘤微环境的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RNA/DNA的提取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肿瘤微环境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细胞培养、动物模型、组织切片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揭示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变化和影响因素,为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肿瘤的微环境》课件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治疗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抑制信号,激 活免疫细胞的攻击能力。
细胞免疫治疗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和扩增 后回输到患者体内,以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疫苗
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 预防或延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细胞学方法
细胞培养
将肿瘤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培养,用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 殖和分化等特性。
细胞共培养
将肿瘤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共同培养,模拟肿瘤细胞在体内的生长环境,研究 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的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方法
基因表达分析
利用基因芯片或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了解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学特 征。
肿瘤微环境的信号转导途径
01
MAPK信号转导途径
MAPK信号转导途径是肿瘤微环境中 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它可以影 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02
PI3K/Akt信号转导 途径
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是肿瘤微环境 中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它可以 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03
JAK/STAT信号转导 途径
营养物质供应与代谢产物排除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为肿瘤提供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对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肿瘤发展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袭与重塑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酶类等物质对周围组织进行侵袭,同时重塑微环境以利于自 身的生长和扩散。
血管生成与血液供应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诱导新血管生成,以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影响肿瘤微 环境的血液供应。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边的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环境,它对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影响非常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肿瘤的微环境,研究其内在的规律和机制。
本文将从肿瘤微环境的概念、特点、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肿瘤微环境的概念肿瘤微环境是指包括肿瘤细胞、支持细胞和非细胞成分在内的细胞组成的环境。
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成分,占据绝对优势。
支持细胞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非细胞成分包括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生长因子、激素、酶等。
二、肿瘤微环境的特点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包括复杂性、异质性、动态性和交流性。
1、复杂性肿瘤微环境由多个不同种类的细胞和分子组成,其中每个成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这就导致了肿瘤的微环境十分复杂。
2、异质性不同类型的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着异质性。
不同的肿瘤类型、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生长阶段,都可能导致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
3、动态性肿瘤微环境不断随着肿瘤的生长和演变而发生变化。
外界因素,如化疗药物、辐照等也会影响微环境的变化。
4、交流性肿瘤微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反应,这些反应对肿瘤的生长和形态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三、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方法研究肿瘤微环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可以利用人造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的发生和演变机制,如三维细胞球体培养等。
2、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肿瘤微环境,用于评价候选药物的疗效和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性等。
3、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肿瘤细胞或动物模型中对微环境相关基因进行操控,研究其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和肿瘤生长的影响。
四、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非常快,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可以有效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使得肿瘤细胞免疫逃避,在这一基础上,科学家们探索出了在肿瘤微环境中激活T淋巴细胞、转移性肝癌的免疫治疗方法等多种新的策略。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则被认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复杂环境,包括浸润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等各种成分。
而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一、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逃避免疫攻击等恶性特征的形成。
同时,肿瘤微环境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提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机制肿瘤微环境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
一方面,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等,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还能够吸引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破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三、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的密切联系。
肿瘤微环境中充满了抑制性因子,使得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能力强。
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就必须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机制进行干预。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如使用PD-1/PD-L1抗体来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和细胞外基质,增加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性,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挑战和前景尽管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针对其中一个因子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免疫治疗在某些患者中并不一定有效,可能会存在耐药性。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认识,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通过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发展出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K细胞
LAK细胞为一类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细胞,被广 泛应用于过继免疫治疗。一些中药如牛膝、黄芪、人参等 多糖成分在一定剂量范围均能增强LAK细胞的增殖能力和 杀伤作用。 IL-2是LAK细胞增殖活化所必须的,有报道显 示,穿心莲内酯具有类IL-2 效应,通过生物放大作用和 稳定细胞膜,增加LAK细胞表型,使其细胞杀伤效应时间 明显延长。TGF-β是由多种肿瘤细胞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 能强烈抑制T 细胞增殖和CTL、LAK、NK、TIL细胞的杀 伤活性,与过继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直接相关。有研究发现 淫羊藿甙可抑制人肺巨细胞腺癌分泌TGF-β ,逆转免疫抑 制作用,增强免疫效应细胞LAK 的杀伤活性,提高过继 免疫治疗效果。
细胞间有间隙,使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的不同,包括形 状异常、出现小孔,另外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运动能力增强, 最后形成有高通透性的血管。
这一变化不利于小分子药物在肿瘤细胞部位积累,很容 易从血管中被清除,但有利于的药物传输系统如纳米颗粒 进入到高通透性的血管中,最后定位到肿瘤细胞处杀死肿 瘤细胞。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基质细胞
比例最大 成纤维细胞
炎症免疫细胞
脂肪细胞
内皮细胞
2 肿瘤微环境
2.2 肿瘤微环境特点:
低O2 pH减低 间质高压 血管高渗透性 炎症反应性
2.2.1 缺氧
2 肿瘤微环境
2 肿瘤微环境
2.2.2 PH减低
生理状态下,正常组织细胞外pH值介于7.2~7.4之间, 然而恶性肿瘤组织细胞外pH.5 炎症性反应
2 肿瘤微环境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3.1 肿瘤细胞与肿瘤基质的信息交流
从宏观上来讲,个体与社会、器官与机体都存在 “cross talk”(交互对话)。 从微观层面来看,细胞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存在信息 的交流。 同样作为机体的异物--肿瘤细胞与周围细胞(肿瘤 微环境)之间也有着密切的信号交互。
2.特征: 无限增生 抗凋亡 浸润 转移 药物抵抗
2 肿瘤微环境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 境,主要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和基 质细胞组成
肿瘤微环境的成分与肿瘤细胞之间存在相 互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和肿瘤细 胞的转移
2 肿瘤微环境
2.1肿瘤微环境(TME),又称肿瘤基质(tumor stroma) 细胞成分由恶性肿瘤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后者包括成纤维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
内容提要
肿瘤生物学定义 肿瘤微环境简介 肿瘤微环境研究主要方向 关于肿瘤微环境重大发现
1 肿瘤生物学特点
1.肿瘤(tumour)定义:是指机体在 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 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 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 也称赘生物(neoplasm)。
在正常情况下,成纤维细胞有助于维持结缔组织的结构 完整性,而且它们在伤口愈合和骨胶原产生中发挥着关键 性作用。这一发现提示着发现一种阻断肿瘤微环境中的这 种治疗反应的方法可能会改善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链接:/biology/cancer/527529.shtml
4 肿瘤微环境研究最新报道
Nature:肿瘤微环境新信号通路 新的研究表明,Hedgehog在癌症中并不直接作用于癌症干
细胞,而是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来诱发癌症。由癌细胞分泌 的Hedgehog配体,在肿瘤表皮细胞中未能激活信号作用, 而是在“基质”(stroma)上发挥作用。
该配体能够促进肿瘤生长,但显然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微 环境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研究成果可能对癌症的治疗具 有积极的意义。可发展以Hedgehog为靶位的药物拮抗剂作 为抗癌治疗药物,这在癌症的临床治疗应用中具有重要意 义。
相关链接 /newsf/2008-9/2008918164658.htm
4 肿瘤微环境研究最新报道
2013年,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佺教授课题组发现,在 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 贡献。而在肿瘤中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具有肿瘤干细胞性质 的肿瘤细胞具有产生肿瘤并维持肿瘤生长的能力。
缺乏编码MMP9基因的基因工程小鼠体内血管通透性好 ,肿瘤细胞能更好的响应阿霉素。同样,敲除编码趋化因 子受体(CCR2)的基因能够减少髓细胞募集到肿瘤部位 。增加了阿霉素和另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顺铂的药效。
4 肿瘤微环境研究最新报道
4.2 微环境与肿瘤耐药
对于患实体瘤患者而言,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是不可 避免的也是致命性的。科学家小组发现一种关键性因子促 进这种耐药性产生,这种信息可能最终被用来改善治疗方 法的疗效,从而为晚期癌症患者赢取宝贵的时间。
在这项研究中,论文通信作者Peter S. Nelson博士和同事 们发现一类正常的非癌变细胞---成纤维细胞---位于癌症的 微环境中,当接触到化疗药物时,这些细胞遭受DNA损伤 而促进一系列刺激癌症生长的生长因子产生。
3.1.1 成纤维细胞: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在组织基质中占主要地位,产生不同的胶原和纤维连接 蛋白构成组织基底膜。
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和其它一些蛋白酶参与细胞外基质 的重塑,维持组织整体结构,还可以分泌成纤维细胞生长 因子活化RAS-MAP kinase and PI3 kinase/AKT pathways 途 径来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
3.2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肿瘤治疗
近年大量研究发现: 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或是基质细胞所分泌的生 物细胞因子对肿瘤转移以及耐药的形成是一大“帮凶”。
4 肿瘤微环境研究最新报道
4.1微环境与肿瘤的发生与转移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依赖于酸性微环境,癌症的一个标志是癌细胞逃避 细胞凋亡的能力。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自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 促进肿瘤的生存。他们的研究表明,自噬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细胞株适 应低pH值环境非常重要。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发现了一个潜在的自 噬抑制剂来治疗肿瘤,该抑制剂不影响在中性PH环境下的细胞。
1.肿瘤相关吞噬细胞: M1是由干扰素Y(IFN-γ)激活,有促进炎症性的作用(通 过活化NF-κB相关通路),有吞噬和细胞毒作用(可被IL6、IL-4、TGF-b1等抑制)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M2是由IL-4、IL-13激活,促进组织修复、血管形成、产 生细胞因子抑制机体发挥免疫作用,有利于肿瘤的演进。 2.T细胞: 渗透到肿瘤当中成为了免疫耐受性的调控性T细胞(T regulatory leucocytes (Tregs) ) 一方面可以通过产生IL-10和TGF-B抑制Tc细胞和NK细 胞,另一方面通过结合消耗IL-2抑制其他免疫细胞活化来 达到抑制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3.1.3 中药干预肿瘤微环境
T细胞
中药可从多方面改善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抑制状态。研 究表明石见穿多糖可以激活CD4 +T细胞JAK3的表达以及 JAK3/STAT5信号通路,抑制PGE2表达,减轻荷瘤小鼠移 植瘤诱导的CD4+ T细胞凋亡,明显提高CD4+ T细胞在脾脏 和淋巴结中的比例,增加了NK细胞以及CD8+ T细胞的细胞 毒性,并且诱导Thl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和Th2相关细胞因 子的下降 。黄芪多糖在体外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CD4+ CD25+ Treg的生长和增殖,相关机制可能为通过CXCR4/ CXCL12通路阻断SDF-l及其受体,抑制Treg在肿瘤
3.1.3干细胞: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肿瘤干细胞来源: 1.肿瘤突变的定居在正常组织的干细胞 2.肿瘤突变的无法进入后续有丝分裂的正常体细胞 3.从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招募。
间质干细胞: 肿瘤的浸润和MSCs的招募有关,但在微环境中它的作用 尚不是很清楚。
3.1.4血管内皮细胞: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三阴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 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 。托马斯·杰斐逊大学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Renato V. Iozzo 医学博士说:这一最新研究发现最终可能有助于三阴乳腺 癌的临床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关链接:<http://www.bioask.me/html/3896.html>
当今临床研究过分强调肿 瘤的遗传学,预测标志物以 及肿瘤细胞靶向分子的鉴别 ,治疗肿瘤的重点放在了肿 瘤细胞本身,如抑制肿瘤细 胞所固有的黏附和迁移能力, 以至于容易忽略了肿瘤细胞 也有其微环境,但是微环境 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 关,所以从肿瘤微环境入手 治疗肿瘤也是一个重要策略。
3 研究主要集中方向
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非细胞成分包括细胞外基质和分泌到细胞外的分子。肿瘤微
环境是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
2.1.1肿瘤微环境 简介 肿瘤微环境
细胞外基质 基质细胞
2.1.2肿瘤微环境 简介
微环境的作用
支撑细胞 分泌生长因子 分泌细胞因子
2.1.3.基质细胞 分类
莫菲特癌症中心以及南佛罗里达大学和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肿瘤细胞的生存依赖于肿瘤酸性微 环境。他们研究发现酸度对乳腺癌和胰腺癌细胞株的影响自噬在酸性 的微环境的重要性。
相关链接: </jiuzhu/new_detail.aspx?id=8697>
细胞外微环境普遍存在酸化。
2 肿瘤微环境
2.2.3 间质高压
2 肿瘤微环境
2 肿瘤微环境
2.2.4 肿瘤血管高渗透
肿瘤血管就是当肿瘤生长到1mm3时,分泌大量 VEGF,诱使形成专属的肿瘤血管。
这些血管呈奇特的螺旋状且不规则,与人体正常血 管不同,如内皮细胞不完整或缺失、基底膜中断或缺失、 血管分布不均匀、毛细血管间距增大、动静脉短路、间 质内液增多以及血管黏度增加等。
相关链接:</fudannews/2013/0418/3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