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供应商品质体系现场审核评审表(供应商审核表)

供应商评审表审核表单

供应商评审表审核表单 背景 供应商评审表是企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决定是否采取委外采购措施。不同企业的供应商评审表可能略有不同,但都具有以下相同的构成要素: 1.采购组织或部门名称; 2.供应商名称和地址; 3.供应商类型(例如,制造商、批发商或经销商); 4.供应商的历史记录(例如,过去三年的信用记录、销售数 据等); 5.评分系统(例如,对供应商能力、费用及其它方面进行评 分); 6.采购者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7.批准意见和签名。 虽然供应商评审表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供应商的综合情况,但不同的企业对供应商的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审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 审核表单 1. 采购组织或部门名称 此处填写进行审核的采购组织或部门名称。

2. 供应商名称和地址 此处填写需审核的供应商名称和地址。 3. 供应商类型 此处填写需审核的供应商类型,例如,制造商、批发商或经销商等。 4. 供应商的历史记录 此处填写供应商的历史记录。应当包括过去三年的信用记录、销售 数据、过程控制数据等信息。 5. 评分系统 此处填写采用的评分系统,并列出各项评分指标及其权重。 5.1 供应商能力评分(占比30%) 评分指标: •产品质量(占比10%); •可靠性(占比10%); •交货期(占比10%)。 5.2 费用评分(占比30%) 评分指标: •单价(占比15%); •分配的利润(占比10%); •运输成本(占比5%)。

5.3 其它评分(占比40%) 评分指标: •成本效益(占比20%); •投资回报(占比10%); •技术领先(占比10%)。 6. 采购者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此处填写采购者的部门意见及建议,包括前期与供应商沟通和对供应商的实地考察情况。 7. 批准意见和签名 此处填写审核人的批准意见和签名,包括审核意见、审核日期和签名。 总结 本文介绍了供应商评审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并提供了一份具体的审核表单示例。在实践中,需根据企业对供应商的具体要求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并对审核表单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评估和审核,企业才能选择到优质的供应商,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格供应商评审表完整

合格供应商评审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四川众兴华业市政照明工程 合格供应商评审表 供应商名称 联系人供应商编号 供应产品类别主要供应产品 序号评定内容 1.企业性质国营□合资(股份□私营□个体□ 2.企业占地规模200平方米以下口 200-1000平方米口 1000平方米以上口 3.质量体系□A、ISO140001 □ B、ISO900O或QS9000;□ C、未通过体系认证得 4.执行标准能执行标准□无标生产□ 5.企业注册资金三百万以上口一百万以上三百万以下口五十万以下口 6.生产方式流水作业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7.设计能力自行设计□能设计简单产品□不能设计□ 8.售后服务能力专业售后团队□兼职售后团队□无售后团队□ 9.企业年资十年以上口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口三年以下口 10.企业人资条件500-1000人口 100-500人口 0-100人口 11.企业业绩年营业额1000万以上口年100-1000万口年100万以下口 12.货运方式需方自提口供方送货口供方通过第三方发运口序号评审鉴定 1. 提供产品质量优□良□一般□ 2. 垫资能力优□良□一般□ 3. 售后服务及时优□良□一般□ 4. 生产能力超过历年最高销售量□基本满足□不满足□ 5. 按时交货情况较好□一般□较差□ 6. 评审结果优□良□一般□ 质检部评审意见:质量情况:优□良□一般□评审人:年月日供应部评审意见: 按照评审标准,对供应商资质、生产能力以及提供产品质量等进行评定,该供应商基本 ( 符合 / 不符合 ) 我公司合格供应商的要求,建议该供应商 ( 列入 / 不列入 ) 我公司《合格供应商档案》中。 评审人:评审人:供应部部长:年月日 评审结论: 同意将该供应商 ( 列为 / 不列为) 我公司合格供应商。 总经理:年月日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 供应商名称: 工厂名称: 工厂地址: 供货产品: 审核人员: 陪同人员: 审核日期:

一、审核内容: 1)供应商基本情况和体系运行情况 基本情况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 GMP 证书药包材注册证(包材适用) 体 系质量体系 认 证食品体系 情 况环境体系 其他 体系名称有效期 综合评价较好待完善较差 2)生产管理 是否企业的生产环境是否适合生产,如果对环境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企业是否进行控制? 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和交叉污染? 生产工具、产品摆放是否整齐有序,地面是否清洁,通风设施、消防设施是 否完好? 仓储区内是否有“三防” (防鼠防虫防蝇)设施 所有的生产操作是否均有经过批准且是现行版本的操作规程?

生产记录填写是否规范? 生产设备是否定期清洗保养? 车间生产人员卫生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综合评价较好待完善较差 3)质量管理 是否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质量部门是否与生产部门相互独立? 是否有足够具有资质的人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是否具有经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按此名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产品检验是否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在审核表后附质量标准) 所有的检验操作是否均有经过批准且是现行版本的操作规程? 检验记录填写是否规范? 是否制定相应的文件以明确不合格品的处理程序? 是否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是否有最近三年上级主管部门抽查检验报告? 主要检验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检定/校准? 综合评价较好待完善较差 二、主要不符合问题及改善建议: 序号主要不符合问题改善建议整改期限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中,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采购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整体运营效率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符合要求,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严谨的评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的作用、编制步骤以及填写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供应商质量管理。 一、评审表的作用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表主要用于评估供应商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过评审表,采购企业可以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发现潜在问题并促使供应商进行改进,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 二、评审表的编制步骤 1、明确评审目的和范围:在编制评审表之前,首先要明确评审的目的和范围,例如评审的侧重点、涉及的部门和过程等。 2、收集关键词:收集与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关键词,如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等。 3、编制评审项目:根据收集的关键词,列出评审项目,明确每个项

目的评审内容和方法。 4、设计评审表格:根据评审项目,设计评审表格,包括评审项目、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分标准等。 5、确定评审周期: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和历史表现,确定合适的评审周期。 三、评审表的填写注意事项 1、确保数据准确:在填写评审表时,要确保提供的数据准确无误。如有需要,可以附上相应的证据或文件。 2、详细记录问题:在填写评审表时,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原因和影响等。 3、提出改进建议:在填写评审表时,要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帮助供应商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注重客观公正:在填写评审表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人为干预。 5、及时反馈结果:在完成评审后,要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以便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四、评审表的排版和格式要求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是为了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而制定的工具。通过现场审查,可以确保供应商符合质量和合规要求,并为采购组织提供可靠的合作伙伴。这份表格旨在收集与供应商现场审核相关的必要信息,以便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 在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供应商现场审核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供应商进行现场检查,采购组织可以深入了解供应商的设施、生产流程、质量管理体系等重要信息,从而更好地评估供应商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此外,供应商现场审核表还可以作为供应商选择和合同谈判的依据。通过收集详细的现场审核数据,采购组织可以比较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差异,为合作伙伴选择提供依据,并在合同谈判中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望。 综上所述,供应商现场审核表是为了保证供应商符合质量和合规要求而设计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提供供应商的全面信息,还能够为采购组织的决策和合作伙伴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供应商基本信息: 供应商名称:记录供应商的全名或公司名称。 供应商编号:分配给供应商的唯一标识符。 供应商地址:记录供应商的详细地址。 供应商资质: 营业执照号码:提供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号码。 注册资本:记录供应商注册资本的金额。 成立日期:记录供应商成立的日期。 产品和服务: 供应产品/服务:列出供应商提供的具体产品或服务。 产品/服务描述:描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性能。 产品/服务批准或认证:记录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批准或认证 情况。 质量管理体系: ISO认证:记录供应商是否获得ISO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描述:描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 设备和设施: 主要设备清单:列出供应商所拥有的主要设备清单。 生产设备维护记录:记录供应商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的记录。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完整版)

德信诚培训网 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核表 质量能力评估记分表 说明: 本评定标准包括十个章节和十二个附加条款,共115条,每条都有具体的细则。 ☉评定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大小,具体产品、安全及法规项 ☉工厂的实施(特殊情况下,还要评估外协工厂) ☉实施有效性用以下准则评定: 合适:3分可接受:2分不可接受:1分完全不合格:0分 能力水平的评定 能力水平的评定用如下公式计算: ∑X/∑Y*100%

德信诚培训网 其中∑X为评价项目得分和 ∑Y为评价项目总分和 四个等级的划分: 能力水平:优良:≥90分合格:75~89分不合格可接受:60~74分不合格不可接受:<60分

德信诚培训网 目录 1-组织机构------------------------------------------------------------------2 2-工艺------------------------------------------------------------------------3 3-检验的一般手段---------------------------------------------------------5 4-外协件质量---------------------------------------------------------------7 5-生产过程中的质量------------------------------------------------------9 6-成品质量-----------------------------------------------------------------12 7-售后质量-----------------------------------------------------------------14 8-场地—搬运—库存-----------------------------------------------------15 9-人员-----------------------------------------------------------------------17 10-产品开发与可靠性保证-----------------------------------------------18 S1-质量改进------------------------------------------------------------------20 注: 1)最初样件是指用正规工装生产的首批产品; 2)一、二类产品是指由供应商制造的产品,其它产品为三类产品; 标有“*”的项目为重要项。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表(试运行) 注:在我公司准备现场审核前,供应商应尽可能对自身进行评估,将评估后的表单回馈给我公司,供我公司现场审核时参考。 1 / 5

供应商名称审核人员审核日期供应商地址传真 供应产品名称 重要度接待人员职务联系方式 序号检查项目权重评价内容检查内容评分标准 /分值范 围 现场检查实 况记录 得分审核员 1采购基本情况20%产品价格1、与现供应商、市场平均价格比较5产品交货期5付款周期5最小订货量5 2质量体系管理16%质量体系文件 1、检看供应商是否有形成文件的《质量手册》、是否编写标 准要求的程序文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与供应商相适应且能 持续有效的运行 4 质量体系认证 2、供应商是否已通过最新的质量体系认证,并提供有效证书文件 4 记录控制 3、供应商是否对文件进行识别、保存、检索等使其得到有效控制 4 内部审核 4、供应商内部是否进行内部审核,能否为审核提供形式文件的记录 4 3技术水平15%产品设计开发 1、供应商对顾客产品在设计开发阶段是否进行数据分析,并为过程提 供有效记录 4产品开发评审2、是否对设计输出的结果进行评审,并为之提供有效记录4 2 / 5

产品开发验证3、供应商为确保产品符合要求是否依策划安排对设计开发进行确认 4 技术标准4、是否有元整的技术标准及与产品有关的技术资料3 4生产管理18%设备管理 1、查看与产品有关的设备是否有保养、点检记录,现有设备能否满足 产品生产需求 4 标识和可追溯性 2、查看生产现场物料状态、标识是否清晰等4工艺管理 3、有过程控制所需的表达产品特性的文件,如产品标准、作业指导流 程、工艺文件资料 5 4、生产过程中有关作业员能否遵守工艺文件规定5 5质里官理23%供应商管理 1、采购方是否对供应商定期进行审核,并能为审核提供有效依据3 2、采购方内部是否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并明确物料等级 2质量控制 3、检测供应商设备是否定期进行鉴定,有无合格标识,是否在有效期 内,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3 4、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有无检验标准、技术规氾、是否形成品质记 录 5 不合格品控制 5、对供应商不合格品进行区分、标准管理,使不合格品得到识别,确 保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5 纠正预防控制 6、是否对供应商不良问题进行跟踪、验证、确认、落实整改情况 5 3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