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教案40篇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教案40篇《大班科学活动天气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天气教案40篇!(1)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云一、教学目标:1、使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

2、使幼儿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

3、培养幼儿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多变的云》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三、教学准备: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四、教学过程: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天上的云※教师:请你们看看现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云会不会移动?怎样移动?(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云的位置移动等变化)想一想,云为什么会移动?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教师:云会不会变成其它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如下雨前的乌云,阴天的云,傍晚时的云彩等等。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3、借助幼儿用书画面帮助幼儿认识云的多变性。

※教师:这幅图上的云像什么?你们见过吗?分别说说这些云像什么?4、讨论云会变成什么。

“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变成的)5、活动延伸: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活动反思:幼儿到了大班好奇心明显增强,他们喜欢在生活中发现,在玩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在设计《多变的云》这节活动时,注重“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自然想象,用浅显易懂的实验呈现给幼儿,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对云的形成认识还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过活动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保护他们这份积极探索的热情,就已经达到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了。

雾霾现象探秘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雾霾现象探秘 (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雾霾现象探秘(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全国通用教学内容:本课以“雾霾现象探秘”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雾霾的定义、形成原因、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防治措施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雾霾现象的成因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与分享的素养。

教学难点:1. 雾霾成因的复杂性,涉及大气化学、气象学等多个领域。

2. 防治措施的多样性,需要引导学生辩证思考。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资料、相关文献。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查阅资料的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雾霾天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雾霾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出课题。

2. 新课导入:讲解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雾霾成因及防治措施,分享交流。

4.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雾霾治理的成功案例,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6. 课后实践: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雾霾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板书设计:雾霾现象探秘一、雾霾的定义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源2. 气象条件三、雾霾的危害1. 环境影响2. 健康影响四、雾霾的防治措施1. 政策法规2. 技术手段3. 公众参与作业设计:1. 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雾霾情况,提出改善建议。

2. 以“我为蓝天保卫战献一策”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辩证思考,关注雾霾问题的复杂性。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后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雾霾的防治措施”。

大班社会不方便的天气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不方便的天气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不方便的天气教案反思天气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现象,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生活和工作。

在社会中,有些天气条件并不适宜人们的活动,因为它们会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危险。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这些天气进行深入研究和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天气条件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强他们的个人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本教案以大班社会不方便的天气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和符号化等方式,提高他们对天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主生活能力。

教案选取了四种常见的不适合出行和活动的天气条件,分别是雾霾天气、暴风雨天气、大雪天气和高温天气。

一、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指大气中有大量粉尘颗粒物和有害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空气能见度降低的气象现象。

这种天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较大影响。

因此,雾霾天气下,人们应当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注意戴口罩,保护好眼睛和皮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的雾霾天气状况,进行讨论和思考。

可以展示一些雾霾天气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使学生对雾霾天气有更直观的认识。

然后,请学生描述在雾霾天气下,他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和情景模拟。

二、暴风雨天气暴风雨天气指风力达到七级以上并有降水的天气现象。

在暴风雨天气下,风力不仅会对建筑物和植物等造成破坏,还会对人的出行和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危险。

因此,在暴风雨天气下,人们应当尽量减少外出活动,远离高大的建筑物和树木,并注意保暖和防护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实际的暴风雨天气状况,进行讨论和思考。

可以向学生解释暴风雨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危害,让学生了解台风、龙卷风等暴风雨的概念和特点。

然后,请学生描述在暴风雨天气下,他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和情景模拟。

三、大雪天气大雪天气是指降雪量达到一定程度,给出行和交通带来困难的天气现象。

在大雪天气下,道路结冰和积雪会给人的出行和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危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雾霾》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雾霾》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雾霾》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地球》,具体内容为第十章节“空气与天气”中的“雾霾”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雾霾的定义、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雾霾的概念,知道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雾霾的成因和危害。

重点:雾霾的概念、防治措施及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雾霾天气的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雾霾天气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雾霾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通过PPT展示,让幼儿观察雾霾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环保问题。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雾霾天气中保护自己,如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等。

(2)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家庭的环保措施。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例题:如何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解答:减少排放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天空。

(2)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环保标语。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雾霾的概念、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

六、板书设计1. 雾霾2. 内容:(1)雾霾的定义(2)雾霾的成因(3)雾霾的危害(4)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环保行动内容:请幼儿结合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家庭的一项环保措施。

2. 答案示例:我们家采用了绿色出行的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尾气排放,为减少雾霾天气做出贡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实践情景引入等方式,让幼儿对雾霾天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大班防雾霾教案

幼儿园大班防雾霾教案

幼儿园大班防雾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雾霾的危害和形成原因。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如何在雾霾天气中保护自己。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减少雾霾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幼儿理解雾霾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教会幼儿在雾霾天气中正确的防护方法。

2、难点(1)如何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幼儿解释雾霾的形成原因。

(2)引导幼儿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素材,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雾霾的现象和危害。

2、讲解法: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讲解雾霾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组织幼儿讨论在雾霾天气中的感受和应对方法,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有关雾霾的图片、视频资料。

2、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1)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蓝天白云的视频,让幼儿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2)然后播放一段雾霾天气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对比,提问幼儿看到了什么不同,引出“雾霾”的话题。

2、认识雾霾(1)展示雾霾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雾霾的样子,引导幼儿描述雾霾的特点,如“灰蒙蒙的”“看不清远处的东西”等。

(2)观看一个简单的科普视频,用动画的形式向幼儿解释雾霾的形成原因,如汽车尾气排放、工厂废气排放、烧煤取暖等。

3、雾霾的危害(1)展示一些因雾霾导致人们生病的图片,如咳嗽、呼吸道感染等,让幼儿了解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讲述雾霾对植物、动物和环境的影响,比如植物生长受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等,让幼儿明白雾霾不仅影响人类,也影响整个生态环境。

4、防雾霾的方法(1)组织幼儿讨论在雾霾天气中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2)根据幼儿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告诉幼儿在雾霾天气要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戴上口罩;回到室内要及时洗手、洗脸、漱口;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等。

(3)现场展示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并让幼儿自己尝试佩戴。

(4)介绍一些减少雾霾的方法,如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节约能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防霾安全教育教案(3篇)

幼儿园防霾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雾霾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2. 培养幼儿在雾霾天气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爱护环境。

教学重点:1. 幼儿对雾霾的认识。

2. 幼儿在雾霾天气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雾霾相关知识PPT或图片。

2. 雾霾天气下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围巾等)。

3. 教学互动游戏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幼儿展示雾霾天气下的景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为什么天空会这么灰蒙蒙的?二、讲解雾霾知识1. 教师讲解雾霾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提问:雾霾天气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危害?三、自我保护方法1. 教师讲解在雾霾天气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a.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b.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减少接触雾霾。

c. 室内开启空气净化器,保持空气流通。

2. 教师展示雾霾天气下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围巾等,并讲解使用方法。

3.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雾霾天气下的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如何保护自己。

四、互动游戏1. 教师准备一些与雾霾相关的游戏道具,如“雾霾来了”卡片、“雾霾防护知识问答”等。

2.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a. “雾霾来了”卡片游戏:教师随机抽取卡片,幼儿根据卡片内容回答问题。

b. “雾霾防护知识问答”游戏:教师提问,幼儿抢答。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雾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提高家庭环保意识。

3.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延伸:1. 家园合作: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雾霾天气下的健康状况,引导家长做好防护措施。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环保设施,了解环保知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保护环境教案(精选14篇)

大班科学保护环境教案(精选14篇)

大班科学保护环境教案大班科学保护环境教案(精选14篇)大班科学保护环境教案篇1活动课背景:近日,雾霾天气逐渐加重,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校园里那些雾霾天还在室外活动的孩子们来说,这次队活课就是为了让他们了解雾霾的危害,知道怎样应对雾霾天气,并且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活动课目的:通过此次队活课,了解雾霾天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掌握基本的预防方法,激励学生自觉的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赶走雾霾天气。

活动课准备:(1)搜集有关雾霾天气的图片和新闻:(2)准备歌曲《地球你好吗》活动课程序:一、整队、报告人数二、岀旗、敬礼三、唱队歌四、宣布活动开始,进行活动主持人:同学们,大家看一看窗外,你们能看见离我们不到三百米的高速公路上有没有车吗?(答:看不清楚。

)为什么呢?(答:有雾。

)是的,不过这不叫雾,它应该叫雾霾。

那大家知道不知道什么是雾霾呢?雾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雾霾天气怎么进行自我保护呢?怎样减少雾霾呢?(一)了解雾霾1、出示雾霾天气图片,介绍什么是雾霾。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身处雾霾的切身体会。

(看不清周围的景物,感觉哪里都是灰蒙蒙的;路上跑的车上有很多灰,看起来很脏;洗头、换衣服的次数变多了……)(二)雾霾的危害(1)出示新闻图片(上海某座大楼在雾霾天“消失”:地铁里戴防毒面具的人:雾霾中,明明是白天,街上的车灯却都打开了。

)并找同学谈谈感受。

(2)讨论: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与实际分组讨论,雾霾天气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伤害。

(3)主持人小结:雾霾不仅会影响交通安全,最重要的是它直接危害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它会让我们的嗓子不舒服,会传播很多病毒和细菌等等。

(三)如何应对雾霾天气(1)小组讨论。

(2)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

(3)播放视频,请学生选择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4)总结:应对雾霾的七大方法。

①避免雾天晨练。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注意身体的感受和反应,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5聚焦雾霾|辽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1.5聚焦雾霾|辽师大版
教学设计
课题
聚焦雾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2、掌握行、列的插入与删除;
3、学会表格的简单调整与编辑。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单元格的合并与拆分、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
学生演示
用任务的方式进行讲解,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求知欲望,多一些学习兴趣,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成功经验。
自由创作
发散创新
接下来请同学结合教材的37页“拓展员”的内容,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善我们的表格,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创作出来的作品最好!并且找出你在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作品,然后在小组内评议,推选出优秀作品,准备展示。)
完成任务
1、自主探究。
2、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找出做的好的同学来演示。
4、小结:同学们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插入、删除行与列的方法。
任务三:表格的调整与编辑
既然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那老师也想大显身手一下了。(屏幕广播)
提出任务:谁来说一说老师设置的效果跟我们设置的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说的很准确
学生们相互评价,选出优秀作品
通过创作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
展示作品
激发情感
组织演示创作的作品
组织学生互评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合并与拆分单元格的方法,以及插入、删除行与列。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调整出了美观的表格。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中,用你们灵巧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天气教案【篇一:雾霾教案】雾霾hazetortor rasellus-2015年3月26日?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讨论,网上查资料的方法,了解雾霾的成因和构成,并且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素养,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 情感目标:通过对雾霾的学习和了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教学环节:1. 对于雾霾的引入大家一定对雾霾都很熟悉,那么我们平时都和雾霾打哪些交道呢?请同学举例回答。

2.互动环节首先,分成四人小组交流,霾是什么?(雾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雾霾的构成)综合答案进行回答,可以用手机搜索介绍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

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

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造成原因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形成;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

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

3.小组发言4.给出一个《穹顶之下》的柴静给出的回答5.布置下节课的作业,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形成一份解决方案。

【篇二: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正稿)】“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太谷县杏林小学乔建姝教学内容:六年级安全课教材第四单元应对自然灾害第16课《雾霾天气的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雾霾,了解雾霾的危害。

2.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3.让学生初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教学难点:同重点。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教学准备: ppt教学过程:一、调查了解:1.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会听到“雾霾”这个词,那么什么是“雾霾”天气呢?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教师:现在我们来看气象学上是怎么定义“雾霾”的。

幻灯片出示“雾霾”的定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2.教师提问:谁知道“雾霾”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回答。

教师幻灯片出示“雾霾”形成的原因:当气温低,大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水汽凝结形成“雾”。

“霾”的成因:1)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

2)汽车尾气。

3)工业化生产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

4)燃煤企业排放的大量污染颗粒物。

5)焚烧秸秆。

二、案例分析1.我们知道了“雾霾”形成的原因,那么“雾霾”天气有什么危害呢?请同学们读课本90页的案例:“呼吸门诊爆满不堪‘霾怨’哮喘病人翻番”教师提问:看了这个报道,你有什么想法?你在“雾霾”天气里有什么不舒服的感受?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并回答。

2.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雾霾”天气的危害:1)影响身体健康,会诱发多种疾病:哮喘、气管炎、脑溢血、高血压、结膜炎、咽炎2)影响作业安全3)影响交通安全学生观看并思考三、探究新知1.教师:既然“雾霾”天气危害这么大,那么我们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为减少“雾霾”天气尽自己的一份力。

同时要学会在“雾霾”天气进行自我保护。

请同学们探讨课本91页所提问题。

判断这些做法是否正确?和同学交流原因,并把正确的做法写在横线上。

并汇报.2.教师:好,同学们都判断正确,那么再想一想,遇到“雾霾”天气人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篇三:三年级第15课雾霾天气要防范教案】雾霾天气要防范【教学内容】《生命安全教育》三年级第四单元“自然灾害防范与人防避险” 第15课《雾霾天气要防范》。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了解天气变化对人科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懂得去关注天气的变化。

2.初步培养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1.掌握天气变化的有效防范措施。

2.根据天气变化提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恶劣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知道天气预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的变化,知道遇到坏天气时,提前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和防范。

【教学难点】掌握天气变化的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遭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观察法、谈话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准备】恶劣天气的视频影像及图文资料【教学过程】一、媒体激趣,切入话题1.ppt雾霾图片展示自从2012年年底,“雾霾”这位不速之客经常大摇大摆地在天空中游荡,致使我们人类迫切地发出自心地呼喊:“蓝天去哪儿了?”而且网上还有人戏称,我们现在正处于十面“霾”伏的包围圈子里。

谁来说说,你对雾霾有哪些认识?2.学生畅所欲言。

3.自读课前引言。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与欲望,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引出讨论交流的话题,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交流的热情。

二、了解雾霾,认清危害1.平安童话的理解。

雾霾天气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颗粒物,一旦被人体吸入,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不信,请你那口水狼是最好的范例。

2.引导学生自读童话,指名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雾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雾霾天气对人数生活带来了哪些危害?4.交流反馈,教师梳理信息。

5.学习平安导航。

播放幻灯片或视频大家越往后看可能心情越来越沉重。

原来雾霾的危害这么大,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发生。

每个人都无法幸免,面对这样的危害性天气,我们该怎么办!逃避不是办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去了解它,并且找到应对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进入“平安导航”就一起来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6.呈现平安童谣,理解相关要点。

7.指导熟悉成诵,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在感官上去引导学生认识水平雾霾天气,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建议正确的认知结构,强化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及防范措施的认知。

三、正视现状,寻找对策1.惨重现状,令人深思(可观看视频或图片)我们来看看惨重的现状:一周内近半国土被雾霾覆盖 104个城市重污染。

雾霾天气,表面看是一场天灾,可实际上它是一场人祸。

我们每个人无形不如也成了雾霾的“帮凶”。

(可启发学生说说我们生活当中污染环境的事儿。

)2.模拟场景,现场劝阻:(1)看到别人在焚烧垃圾,你怎么劝说?(2)看到别人在燃放大量的烟花爆竹,你怎么劝说?(3)爸爸坚持要开车接你上下学,你怎么劝说?[设计意图]:设置情境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分析,从本质原因入手,将课内引向课外,将课内所学延伸到实践运用,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生活实际融合起来,小课堂变成大天地,让学生感知环境问题就在我身边,成为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者。

四、活动拓展,学以致用“防范雾霾有招数”雾霾来袭,你会采取什么绿色行动呢?想一想,说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