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共20页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那个很久以前直至如今一直被追问却永远令人疑惑的问题“存在”是什么?,不过是在问“实体”是什么?我们今天认真学习、掌握、评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对哲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产生。

亚里士多的实体论同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直接的关系,是在分析批评理念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日常感觉到的个别事物,“总是变化不居的、具有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矛盾性质,是不真实的” ,只有通过理性所认识的永恒不变的一般事物,才是真实的“绝对存在”。

柏拉图把共同名字表述和界定的,许多可感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完全脱离时间限制的真实事物称为“理念”。

柏拉图还把世界分成两个:一个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的世界,他称之为“可感世界” ,一个是由理念组成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世界,他称之为“可知世界”。

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慕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慕本。

酷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恩师关于理念可以脱离可感个体事物单独存在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指出:理念论的错误在于把“理念”看成脱离可感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

他质问道:抽象的共性怎能单独存在?不能设想在在个别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房屋。

在批评自己老师理念论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经过长期思考和缜密论证创立了实体论。

二、亚里士多德实体论的简要内容。

实体论也被大家习惯地称为本体论或共相论。

亚里士多德在著作中指出:专用名词所指的事物就是实体,而一个形容词或类名词所指的事物就是共相。

例如:太阳、月亮、法国、拿破仑这些专用名词所指的对象都是唯一的,不能适用于其它更多的对象。

象“狗”、“猫”、“人”、这样的通用名词所指的对象,则可以是许多不同的对象,共相问题就是要探讨通用名词所指对象的意义,以及象“白”、“硬”、“圆”等形容词所指对象的意义。

FreeKaoYan论亚里士多德的_实体_学说及其意义

FreeKaoYan论亚里士多德的_实体_学说及其意义

2008年10月 学 术 交 流 Oct.,2008总第175期 第10期 Acade m ic Exchange Serial No.175 No.10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陆杰荣1,牛小侠1,2(1.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沈阳110000;2.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 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在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其实体不仅保留着原子论和理念论否定现实感性而维持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且也注入了经验的成份,并使经验的因素在事物的构成中起基础性作用。

依据“实体”的不同性质实体的指向也发生着改变,在《范畴篇》中,实体分为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前者指个别事物,后者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当对个别事物进行研究时,实体的指向是物质或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以及质料与形式的综合物,归纳起来实体具有四层含义:在范畴上,第一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在原理上和定义上,第一实体是其所是的是;在认识上,普遍可以成为第一实体;在最初因上,神是第一实体。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的意义在于实体的划分蕴含科学与哲学内在的矛盾的分化;实体的指向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研究基调以及综合实体揭示的哲学人性基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本原;质料与形式[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0-0001-04亚里士多德“实体”范畴的提出是古希腊哲学自然发展的逻辑结果。

前苏格拉底哲学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探求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世界万事万物产生、相互之间联系的根源,即万事万物的“始基”,在西方哲学史上,“始基”从“无定形”的水、气、“无限”等到“有定性”的火的逻格斯的“尺度”,这些始基都带有经验世界的因素,所以,巴门尼德把带有物质因素的始基的观点称为“意见”,谈不上真理。

并对上述观点进行抽象,得出了“存在”概念。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I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求学、游学与办学,构成了他单纯而平凡的履历,热爱智慧并播散知识,贯穿着他伟大辉煌的一生。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爱琴海北岸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一生经历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主要在马其顿和雅典度过。

公元前384-368年为成长和启蒙时期,由于其父担任马其顿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御医,故少年时代在宫廷中度过,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公元前367-348年为求学和研究时期。

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到雅典求学,进入了著名的柏拉图学园(这时的柏拉图已有60高龄,正处在对理念论的反思时期),潜心学习与研究长达20年之久。

公元前348-335年为游历和为师时期。

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由于多种原因离开了雅典,回到马其顿,然后前往小亚细亚一带游学考察,撰写著作,后受聘重返马其顿宫廷,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公元前335-323年为办学和著述时期。

亚历山大继位一年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到雅典办学,选址于城东北郊的吕克昂(L ukeio),该学园被后人称为吕克昂学园。

由于他习惯于同学生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人们又把他创立的学派叫做“漫步学派”(Peripatetikoi)。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病逝,雅典随即成为反马其顿运动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因为与马其顿王朝的特殊关系而受到威胁,为免蹈苏格拉底的覆辙,不使雅典人对哲学犯第二次罪,他逃亡优卑亚岛避难,第二年病逝,享年63岁。

亚里士多德聪慧勤奋,博学多才,专心治学,著述宏丰。

据说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留传下来的有47篇(只占全部著作的1/5,且不包括一些残篇),内容广泛,涉及逻辑学、自然学、生物学、天文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语言学和文学等学科,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

中文译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共计10卷,300余万字。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与知识论

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是亚力山大的导师。但亚力山 大虽尊敬老师,却并不喜欢哲学,至少没 有这方面的天赋。 柏拉图死后12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 昂创建了他自己的学园。由于他喜欢在散 步时讲学,所以他的追随者被称为步行者, 逍遥学派。 亚力山大死后,雅典人起来反抗马其顿统 治者。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雅典避难。
亚里士多德的个人风格
亚里士多德最突出、也是最为后世称道的一个特 点,是他的渊博。他是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 家,不仅通晓当时所有的知识,而且系统地整理 这些知识,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把每一类知识加 以理论化,由此形成种种学科或科学。有一些学 科是他首创的,比如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特点,是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分 类归纳的能力。例如他的生物学知识是以大量的 观察为基础的。 在亚里士多德死后的十五个世纪里,他被认为是 科学领域的权威者。而这也是伽利略不得不用实 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论断并不科学的原因。 不过,他被当成权威并不是他的错。
哲学就是爱智
哲学是智慧的一种,也是最高的智慧。哲学的目的 是求取最高的知识。 哲学知识的产生有三个条件:一是因好奇而生,人 为摆脱无知而进行哲学思考;二是因闲暇而生,只 有在闲暇中人才能进行哲学思考;三是为自由而生, 它仅仅是为了知而求知,不是为实用而求知。 “正如我们把一个为自己、并不为他人而存在的人 称为自由人一样,在各门知识中,唯有这门知识才 是自由的,只有它才仅是为了自己而存在。” 哲学是神圣的,“神圣只有两层含义:或者它为最 大的神所有;或者对某种神圣东西的知识”。哲学 可以说是神学,一切知识都比它更为必要,但却没 有一种能比它更加高贵。
知识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 。知识有五个等级: 一切生物都有感觉 感觉。但并不都有记忆。 感觉 动物有记忆 记忆。但只有人才有经验。 记忆 人能从记忆中得到经验 经验。经验是最广义的知识,人 经验 通过经验得到知识和技术。 经验只知道特殊,技术 技术才知道普遍;有经验者只知 技术 道是什么却不知道原因,有技术者则知道原因,懂 得为什么;技术能传授而经验不能,知与不知的标 志就在于能否传授。所以,技术比经验更接近狭义 的知识——即科学。 技术也有不同种类和等级,有的技术为生活必需, 有的只供消磨时间并无实用。只有后一种技术中才 有智慧。因为智慧是以本原为知识的对象。 智慧。 智慧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概念的几种定义形式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概念的几种定义形式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概念的几种定义形式
阿里士多德在他的《经典礼记》中提出了对实体概念的几种定义形式。

其中包括物不可能有内在的对象,所以它是“实体”的定义;另一种定义形式是“无外在性质的实体”,它是指实体没有可以分解的特性,它们是完整的,是在一起的;第三种定义形式是一个实体的一切属性中的任何一个的改变都不会对实体本身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实体的不变性”;最后一种定义形式是实体只由本身组成,不受外界影响,这也是“实体”的定义。

这些定义形式都是阿里士多德为了描述实体概念而提出的,这种物理性的实体概念在西方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解释亣义性质的唯物论也是基于实体概念,它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由自身内在的内容来决定的,而不受外部影响。

在Aristotle's Four Causes中,他提出实体概念有四种可能的来源:材料类因素、定形因素、动因素和终极因素。

认识论则认为实体概念包括只有存在于客观实体上的本质特征,从而认识概念就是客观实体的品质,基于实体概念推断出的判断也成为演绎古典哲学的基础。

实体概念的最初定义形式是阿里士多德提出的,这种概念在哲学思考中的作用以及解释客观世界的重要性都是可以不言而喻的。

在每一个学科中都有实体概念的应用,从元分析,物理学逻辑学都能发现实体概念的踪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对于科学,技术还是哲学它都是可见着的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导语 | 今天
读亚里士多
德还有什么
意义?
1:亚里士
多德的生平
伦理学与政 治学
18 | 张笑宇 解读《政治 学》
2:政治的“ 自然性” 3:城邦的 组织形式
4:如何维
持好的政
体?
5:亚里士
多德对政治
《政治学
学的影响
》亚里物
重视教育
贤人制政体
渐进改革
完美城邦
更多私人空
间,对人性
亚历山大老

马其顿人
漫步学派
人生所能达
到的最高境
是哲学意义 上的神,最 高的神圣存 在,而不是 宗教的信仰 那个东西
界是思想到 神圣的存 在,让自己 有限的思想 与无限的客 观思想合二 为一,思辨
是最高的幸

如果实体可 以生灭,那 么一切事物 都是生灭, 而时间和运 动是不会生 灭,什么是 永恒不变的 实体—不动 的动者
质料因(构 成事物存在 的基本条件 —载体)
质料 与 形 式—潜能 与 现实
形式因(构
原因论—四 成事物是什
因说
么)
动力因(事
物运动)
目的因(达
到事物最好
状态)
什么是最好 的生活方式
幸福
合乎德性的 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 伦理学》、 《优台谟伦 理学》、《 雅典政制》 、《大伦理 学》、《欧 代米亚伦理 学》、《论 美德和邪恶 》《经济学 》
马克思:形
而上学是片 面、静止、 孤立地看问
形而上者谓 之道
题。
偶然的意义
存在论
实体 数量 性质 关系 存在的意义 本然的意义 地点 —范畴 时间 状态 动作 所有 承受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对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实体哲学被视为基础,并成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核心领域。

实体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探究存在的本质和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一种具体的实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物体等。

这些实体拥有各自的本质和属性,而亚里士多德试图通过实体哲学来揭示它们的根本特征。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和层次。

他提出了十个最基本的种类,包括有机体、无机体、动物、人类等。

每个种类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本质,它们在存在形式和特征上有所区别。

通过对实体的分类和区分,亚里士多德试图理解它们的本质差异和共同点。

实体的本质和存在也是亚里士多德实体哲学的重要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的本质是指它们独特的特性和性质,而存在则是指它们真实存在于世界中的状态。

他认为,实体的存在是基于其本质的存在,本质是实体存在的必要条件。

形而上学是哲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原理。

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形而上学与实体哲学紧密相关。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存在的本体和本质,而实体哲学则研究具体实体的本质和属性。

在实践中,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作为实体哲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深化对实体本质和存在的认识。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探究存在和本质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对实体的分类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属性。

形而上学的研究则使我们超越物质世界,探讨存在的本体和原理。

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和方法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意义有着深远的启示和价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讨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和形而上学进行简要介绍。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摘要:“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

亚里士多德对于“实体范畴“的论述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同时也包含有极大的混乱,也存在着错误的观点。

“实体”这个的内容和对它的理解,一直是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剧烈斗争的场所。

为了科学地了解哲学史上两条路线的斗争,站在辩证唯物主叉立场,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形而上学》中。

“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本内容,“实体”是他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就是论“实体”的理论。

在亚里士多德着作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实体”理论,无论是它的正确方面还是错误方面,对以后的哲学家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实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原意是世界万物的基础或支撑物。

早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初期就提出来了,但对于这个范畴第一次作系统和深刻地研究和探讨的则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和科学的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他的“实体”范畴的提出,实质上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探索。

从对实体数目的了解来看,有的哲学家主张“实体”是一个,有的哲学家主张有几个,有的哲学家则认为“实体”数目无限。

从对“实体”的性质和内容的了解来看,主要分成两派,一派称“实体”为“单纯物”,例如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认为实体就是水、气、火等。

一派称“实体”为一般概念,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实体就是“数”或“点”“线…面”。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前人在“实体”范畴上的观点,提出自己关干“实体”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首先一个涵义就是形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原始东西。

“实体”是个别具体的事物,如某一个人或某匹马等。

他把个别具体事物称为“第一实体”。

“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