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1.了解有关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掌握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懂得如何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去进行教育,怎样去发展儿童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

4.知道学前教育要根据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时要以促进学前儿童个性良好形成和发展为目的。

欢欢和园园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长相一个样。刚入园时,老师们都分不清哪个是欢欢,

哪个是园园。阳阳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眼里,阳阳聪明可爱,活泼开朗,喜欢运

动,动手能力强,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可是,有一天,阳阳妈妈来接孩子时却说:“老

师,我家孩子就是好动,叫他弹琴时总是坐不住,缺乏自制力,还喜欢问东问西,不知道哪

有那么多问题,喜欢在家搞破坏,一个新玩具到他受里就被他拆开成了废品。邻居家的欢欢

可乖了,琴弹得不错,画也画得好,又文静,老师,我家阳阳是不是有问题?”

案例中,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家长却怀疑他是问题儿童。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什么是个性?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发展?本章将分别讲述这些问题,着重分析学前儿童的构成个性的有关因素,如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发展和培养。但是仔细观察,发现她们在活动中表现还是不一样的,欢欢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自理能力强,胆子大,但是比较冲动,有脾气;园园文静,画画不错,喜欢安静的游戏,不爱说话,一遇到问题就哭着叫姐姐。双胞胎之间个性尚且有如此大的差异,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每个儿童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将来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去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去进行教育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个性”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诸如“城市的个性”、“这个人很有个性”等,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指的是具有特别性,与众不同。心理学上的个性则指的是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

个性不是天生的,当儿童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成熟到一定阶段,再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种整体的、稳定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时,个性就形成了。学前儿童是个性开始萌芽和形成的时期。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个性倾向性是是个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和世界观等要素。它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一个人喜欢什么,憎恶什么,趋向什么,回避什么,都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与别人不一样的、本质的、比较稳定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这是个体心理差异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要素,特别是性格,更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因素,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就是因为作家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描写。

自我意识系统是一系列自我完善的能动结构,这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动物没有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因此自我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个性尚未真正形成。本章将着重分析影响学前儿童个性构成的有关因素的发展,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脾气暴躁,鲁莽;有的人沉静稳重,不露声色;有些人反映快,比较灵活;有些人则反映迟钝,比较呆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尽相同的“脾气”和“禀性”,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各人气质不一。

气质是指心理活动动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速度(反应的快慢)、稳定性(维持时间的长短)和指向性(倾注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方面。具有某种气质特点的人,在不同目的、不同内容的场合下,都会表现出相同方式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如一个脾气急躁的人处处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一个安静稳重的人在不同场合都能表现得心平气和,沉着冷静。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儿童气质的差异。如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孩子出生时就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快;有的孩子则比较安静,哭声微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这些特征在他以后的学习和活动中都有所表现。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指的就是气质的相对稳定,不易改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修养的加强,社会环境的变化,气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如一个抑郁质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环境里也会变得比原来更开朗活泼,但这只是外部表现的改变,要使其内部产生质的变化是很困难的,总之,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是统一的。

(二) 气质的类型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分成四种典型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各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胆汁质:热情大胆,冲动直率,性情急躁,反应迅速,但准确性差,情绪体验强烈、外露,心理活动持续时间不长,心理活动常指向于外部世界。其典型特征是不均衡,突发性强。

多血质:活泼热情,灵活机智,行动敏捷,交际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心理活动维持的时间不长久,情绪体验明显但不够深刻,心理活动常指向外部世界,其典型的特征是很高的灵活性,平衡性。

黏液质:稳重冷淡,沉静缓慢,情绪内向,善于自制,注意稳定难转移,心理活动维持时间比较长久,情绪体验深刻。其典型特征是安静,均衡。

抑郁质:性情孤僻,优柔寡断,行动迟缓,注重细节,情感发生慢但维持时间长,体验深刻,心理活动具有内倾性。其典型特征是迟缓,内倾。

上述四种分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之所以沿用到现在,是因为其所描述的四种气质特征恰恰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典型的气质类型。

二学前儿童气质发展

(一)3岁前儿童气质发展的行为特征

儿童一出生就表现出气质类型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和切斯(Thomas and Chess,1977,1984)采用问卷法从1956年开始对141个孩子进行追踪研究,一直到孩子成年。研究者定期收集家长对儿童的情绪行为描述,根据孩子的活动水平,生理活动的节律性,对陌生人或新刺激的反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引起应答反应的强度,从事活动的持久性,注意力受外界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心境的质量,对刺激的敏感性等九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将孩子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型容易抚养型(40%)饮食睡眠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情绪一般是愉快的,喜欢笑,对成人的交流行为反应适度,容易受到成人最大的关怀和喜爱。

第二型难以抚养型(10%)饮食睡眠相当不规律,很慢才能适应新环境,情绪反应强烈,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成人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需要成人极大的耐心和宽容,否则易使亲子关系疏远。

第三型缓慢型(15%)活动水平低,发动缓慢,行为反应强度很弱,逃避新事物,新刺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较慢,情绪总是消极,不愉快,常安静退缩,情绪低落。

以上三种类型只涵盖了65%,另有35%的孩子不能简单划归到上述任何一种气质类型中去,他们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某些特点,属混合型。

(二)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

1. 气质的相对稳定性

有人对198名儿童从出生到小学的气质发展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多数儿童身上,早期的气质特征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幼儿期各种气质特征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发展速度逐渐缓慢,直至平稳,五、六岁幼儿的气质发展已相当稳定,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些幼儿易兴奋,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易兴奋的特点,而有些幼儿则无论什么场合都会很安静。

2. 气质的可变性

虽然气质是变化最为缓慢的心理特征,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可塑性,幼儿的气质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幼儿在幼儿园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下,某些消极的气质特征会得到改善,如胆汁质的急躁冲动,多血质的浮躁不定,黏液质的孤独胆怯,抑郁质的多愁善感可以逐渐得以改变。另一方面,某些积极的气质特征,如胆汁质的热情,多血质的敏捷,黏液质的沉稳,抑郁质的细心,在合适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下也会逐渐巩固和发展。

幼儿的气质也可能受到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掩蔽”现象,就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没有变,但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气质类型的外貌。研究者曾发现,有一个女孩从行为表现看明显属于抑郁质,但神经活动类型的检查结果却是“强,平衡,活泼型”,原来,她处在一个十分压抑的生活条件下,以至后来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掩盖了原来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而表现出“退缩,胆怯,缺乏生气”等行为特点。

三学前儿童的气质与教育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气质特点

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的气质特点,一般采用观察法,教师要反复观察儿童在游戏、学习、劳动中的行为方式和情感表现等,如儿童活动时的主动性,活动的持久性,脾气是否急躁,情感是否容易激动,对新刺激的反应程度,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向退缩还是自信大胆等,并做好记录,把观察到的情况与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相对照,以确定儿童的气质特点。

有关幼儿气质的观察记录(研究者倪玉菁)

例1. 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个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的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好,从不见她大口地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也要把它放正,还有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慢。

她偏于抑郁质。

例2.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要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他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他偏于胆汁质。

例3. 他很自制。从小班开始,作业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画画,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响,一直画到自己满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戏时,有的小朋友哈哈大笑,他只是安静地笑。本班老师因事外出一个星期回班时大多数孩子拉着老师又说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着老师。他如果受了委屈,整个半天情绪都不好。

他上什么课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边的小朋友常常碰他,他不予理会。有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靶。又一段时间里,他一直练打羽毛球。他是全办最早学会这两项活动的。在坚持性的测验中,他坚持的时间比同班幼儿长。

他偏于黏液质。

例4. 她在班里跳绳比赛得第一名,每次学新舞蹈,总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快,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并基本上能做出较好的回答。她对感兴趣的课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对不感兴趣的课不能集中注意,做小动作。但看见老师稍一示意,即能克制自己。她能较快地适应不熟悉的环境,第一次上台报幕和第一次为外宾演出,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来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善于和小朋友交往,在游戏中常常当小领袖。

她偏于多血质。

(二)平等地关注不同气质的幼儿

幼儿的气质特点常常会影响他与家长、教师及同伴之间的人际互动。在师生交往中,胆汁质的孩子太好动,喜欢吵闹,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差,让教师感到头

疼;多血质的孩子乖巧、灵活,善于察言观色,受到教师的喜爱;黏液质的孩子动作迟缓,过于安静,易被教师忽略;抑郁质的孩子过于敏感、孤僻,不合群,让教师感到难以理解和不知如何教育。幼儿的这种气质差异,常常会导致教师对其有意无意的差别对待,像上述所叙述的,对多血质孩子的偏爱,对胆汁质孩子的反感,对黏液质孩子的忽视,对抑郁质孩子的无奈,这种差别对待是有悖教育要求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克服这种偏爱,平等地关注每个幼儿,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欣赏和称赞。

(三)有差别地进行气质补偿教育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各种气质类型都有其优缺点,而且极端的气质特征及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儿童的人际关系及成长。因此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应该对其进行干预和引导,使之扬长避短。例如,对于胆汁质儿童,可以加强有关细致性和深刻性方面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外界环境做深刻、细致的观察思考,培养自我调控的能力,养成安静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对于多血质儿童,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决策能力,培养他们稳定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于黏液质儿童,重在帮助他们克服做事拖拉的毛病,激发活动的积极性,着重培养他们的行为效率;对于抑郁质儿童,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消除内向和善感的负面特征,更大胆地表现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任何气质类型的儿童,教师都要根据其气质类型有针对性地努力培养他们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指暂时放弃即刻的需要满足而追求一段时间后更大满足的能力,这是一种伴随人终身的积极的社会性能力。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性格

一性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性格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对别人热情似火,有些人对别人却冷若冰霜;有些人对工作认认真真,有些人对工作却马马虎虎;有些人骄傲自满,有些人谦和有礼;有些人做什么事都积极,有些人却习惯回避退缩。可见每个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不一样,而且这种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是稳定的,我们几乎可以根据每个人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去预测他在不同环境里会有什么行为。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就构成了人的性格。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性格的类型

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人的性格也千差万别。对于性格类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人的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性格结构中分别哪种占优势,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衡量周围发生的事物,并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理智机能相对于情感和意志来说占有优势;情绪型的人生活中总受情感支配,充满浓厚的情感色彩,他们的情感机能相对占优势;意志型的人具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和较强的自制能力,他的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

根据个人是倾向外部世界还是倾向内部世界,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外倾型性格的人开朗活跃,爱交际,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容易适应环境,内倾型性格的人较集中于内心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冷漠,难以适应环境。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渗透,彼此制约。

两者的区别在于:气质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点,是生理性的,主要是先天获得的,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指的是个体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可塑性和社会性。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性格,从来就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准则去抽象地评论优劣。

两者的联系在于:首先,先天的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基础,某一种气质可能比另一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如黏液质的人往往比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养成自制力,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比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但是因为气质不同,个人的性格特征也显示其独特的色彩,例如,胆汁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往往是风风火火,而黏液质的人帮助他人则是默默付出,他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乐于助人的同种性格特征。

其次,性格对气质在一定程度上起掩盖和改造作用。例如,外科医生应具有沉着的性格特征,出于职业的需要,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医生会有意识地克制自己,那种易冲动特征在学医和从医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得到改变。

二学前儿童性格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性格的萌芽及差异性

儿童刚刚出生,就已经表现出一些独特的,并且有持续性的行为特点了。在其之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儿童的性格特征也渐露端倪,两岁左右出现了最初的性格差异。学前期儿童的性格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群性从儿童与伙伴的相处中就可以看出儿童性格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孩子喜欢和伙伴呆在一起,而且相处得愉快,看到别的孩子哭了会主动上前安慰,别的孩子有求与他时他会尽量答应,发生争执时他比较容易让步,有的孩子则不太合群,喜欢独自默默一个人玩,不理睬他人,也不懂得如何和伙伴相处,还有的孩子则有攻击性,动不动就拉扯他人,甚至打人,成为伙伴们都不喜欢的人。

2.活动性有的孩子活泼好动,什么事情都想探个究竟,对周围世界充满兴趣,而且精力充沛;有的孩子则喜欢安静,常常一个人在静静地看书或是做游戏。

3.自制力到三岁左右,在正确教育的影响下,有的孩子逐步懂得自我控制,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如不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人吵嘴,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也不会无休止地哭闹,也有一部分孩子自制力则比较差,我们在商场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他买他要的玩具而大哭大吵,滚地不起。

4. 独立性两三岁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较快,我们经常听到孩子说“我来,我自己来”,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一个人好好玩,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则对大人有依赖性,要妈妈喂饭,要妈妈陪着玩、陪着睡,离不开妈妈。

(二)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

个性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是辩证统一的。不同的儿童尽管在早期就表现出性格的差异性,但同年龄的儿童又有其共同的性格特性。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的共同性很多,个体之

间的生活经验差异和成人比,显然小得多,因此,幼儿性格的共同性很大。幼儿期典型的性格特征有以下几点:

1.好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常听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要睁开眼就没有闲着的时候”,确实如此,这就是幼儿的特点,他们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对幼儿来说并不是活动引起他们的疲劳,而是单调枯燥的活动引起其厌倦。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玩具等,他们会很高兴去做并会感到自豪。成人对幼儿过多地限制干涉或经常包办代替,容易使他们形成懒惰的性格倾向。

2. 好奇、好问

幼儿的知识经验贫乏,好奇心很强,不管什么都想要去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对幼儿的好奇心理、成人应给予支持鼓励,不要视而不见,更不能扼杀他们这一积极性。现实生活中就有一些成人,一味地限制幼儿不许动这,不许摸那,盲目地限制幼儿的行为是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

幼儿好问,他们脑袋里好象装有“十万个为什么”,总不断问起“小草没有嘴巴怎么喝水?”、“飞机为什么不会从空中掉下来?”、“我是从哪里来的?”等等问题。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全答,要给幼儿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不能不答,应给予必要地、满意地答复,千万不要置之不理,不要粗鲁地对待幼儿、嫌幼儿多嘴;还要科学做答,就此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对于幼儿的好问,如果能给以正确指导,则能帮助幼儿养成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格。反之,如过多约束,甚至对幼儿的提问采取冷漠或讽刺的态度,则会把幼儿的求知欲扼杀在摇篮里。

王瑜元(1985)记录了她儿子从4.5—5.5岁一年中的问题,除去“请求性允许”提问外,共得4043个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见表10—1)

表10—1 一个幼儿各类问题比例图

3. 好模仿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老师和同伴是他们经常模仿的对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儿童是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会新的行为方式的,它的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A)许多研究都证明“观察学习法”,让幼儿模仿学习观察到的榜样,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一活动室玩具没放好,掉下来了,好些孩子看到都像没看见一样,小林捡起来放好了,细心的老师看在眼里,老师马上提出表扬“你们看小林又细心又能干,爱护玩具,真是个好孩子”,从此以后,幼儿更爱惜玩具了,纷纷主动为集体服务,可见榜样的教育效果比单纯的口头说教效果好得多。

幼儿之所以爱模仿和他们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以及能力发展不足有关。知识经验贫乏和能力的不足促成他们好模仿的性格特点,模仿反过来又能促进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

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是幼儿性格的一些典型特点。但独特性是个性的基本要素,每个幼儿在具有同年龄儿童共同特点外,仍具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如同属活泼好动,但相比之下,有些幼儿相对安静;同属受暗示性强,有些幼儿又相对主见性强些。

幼儿园老师应该在了解儿童性格共性的基础上更多关注儿童性格的差异性,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教育。

三学前儿童良好性格的塑造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幼儿性格的形成。我们把家庭气氛划分为两种,融洽型和对抗型,不同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表明,融洽型家庭里亲子关系良好,家庭气氛融洽,宁静而愉快,儿童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心,更有合群性;对抗型家庭里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甚至发生暴力,儿童的情绪会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长期情绪不良,长大后容易对人缺乏信任,更容易发生行为问题。这一点在对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结果中也明显地反映出来。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心理学研究认为,父亲对儿童的自制力,灵活性产生显著影响,而母亲则对儿童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四项行为特征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一定要做好家园衔接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改善教育方式。教师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再加强社区良好环境的建设,全方位立体辐射,在更大的更好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

(二)加强养成教育

“幼儿教育就是做看不到的事情。” (日岸井勇雄),所谓“看不到的事情”其中就包括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性格的养成。“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优良性格形成的起点。因此,幼儿园要加强养成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

首先,要做好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和教育工作。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和生活制度中渗透着良好性格培养的内容,通过常规训练和严格执行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孩子形成勤劳、有礼貌、自立、自信、关心他人、做事有条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优良性格形成。因此,我们要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做起,如要求幼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整理玩具,文明进餐,讲礼貌,专心听课,愉快游戏等。

其次,要组织好幼儿的游戏,游戏在儿童性格培养中有着特别的意义。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更能接受规则和他人意见,如有的儿童在日常生活可能表现得固执任性,而在游戏中,为了不使自己被游戏伙伴排斥,便会主动抑制自己的性格缺点,慢慢学会随和和合作。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还要注意从一开始就要坚决制止不良习惯的形成,如果等坏习惯养成了再去纠正,那么一百个坏行为养成的坏习惯就需要两百,甚至好几百个好行为去纠正它。

幼儿园教育应该给孩子什么?

共同分享任何事情

共同游戏

将物品放回原地

整理自己弄乱的东西

不要带走不属于你的东西

给别人带来伤害时,要说对不起。

——(美)罗伯特·福尔弗姆

《我确实需要知道我在幼儿园所学到的一切》

(三)树立良好榜样

儿童爱模仿,根据这个特点,我们要重视榜样在儿童性格塑造中的作用,有研究认为,当前儿童大多数是以家长和教师作为榜样,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幼儿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同伴这个榜样是最直接,最具体的,我们可以指导幼儿学习周围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此外,电视、电影、戏剧、文学书籍中人物的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也是儿童性格塑造的好榜样。

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习正确榜样而不去模仿不良行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

(四)善待儿童,因材施教

教师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儿童良好的行为榜样,另一方面还要灵活地对待幼儿的种种的行为表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要意识到,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还不成熟,有时会哭闹,有时会无礼,有时会退缩,有时会懒散,甚至有时还可能有暴力相向。教师要善于在教育过程中接纳幼儿的种种表现,善待每位儿童,启发他们的良知,不要把一时的,局部的行为定性为“性格特征”,不要在幼儿身上早早插上“不良性格”的标签。

此外,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师要敏锐地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如对表现不良的幼儿,要先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提

出要求,帮助他克服缺点。对于幼儿不良的行为表现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常常使教师头疼的打人的幼儿,其情况往往是不一样,有的是习惯反应,有的是被打之后的报复,,有的是模仿其他人,有的是出于自我保护等等。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常说这个人能说会道、善于表达;那个人聪明、点子多,这些实际上都是在评价人的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例如,要从事绘画活动,就必须具备颜色辨别能力,形体鉴别能力以及空间关系的正确估计能力等,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绘画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知识,体力等虽然也会对活动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影响某种活动顺利完成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如懒惰会影响活动任务的完成,但如果有外力的监督,还是可以完成任务的。

(二)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最基本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属于一般能力,我们也把它叫做智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又称专门能力,它只在特殊领域内发挥作用,是完成专门活动不可缺少的能力,如数学能力,美术能力,音乐能力。

二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一)3岁前儿童多种能力的显现和发展

新生儿已表现出一定的智力活动,而且有巨大的潜能。例如,2、3个月大的孩子就

能感受声音刺激,听到声音时,表现出倾听,3、4个月孩子会转头寻找声源,5个月大的孩子开始认生,表明孩子已能记住过去的印象,18---24个月左右出现延迟模仿,模仿能力开始发展起来。

儿童的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孩子出生后在先天抓握反射的基础上,经过无意识抓握的练习,逐步学会有目的的抓握动作,6、7个月时,孩子双手协调能力开始发展,手的灵

活性也逐步提高。从1岁开始,孩子操作物体的能力逐步发展起来,开始进行各种游戏。

言语能力在3岁前发展迅速,短短两三年里,从咿呀学语到3岁时候能说出简单句,能掌握800—1000的词汇,这个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而言语的发展,使儿童的智力活动更为精确,更具自觉性。

(二)幼儿能力的发展

1. 智力发展迅速

人生头几年是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是最迅速的时期。布鲁姆(Bloom,B,1960)

搜集了20世纪前半期多种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纵向追踪材料和系统测验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儿童智力发展有一定的稳定规律。布鲁姆以17岁儿童的智力水平为发展的最高点,假设其智力为100%,那么1岁儿童20%,4岁儿童50%,8岁儿童80%,13岁儿

童92%。尽管布鲁姆提出的只是一个理论的假设,但是关于学前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

时期这个观点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认可,对7岁前儿童脑发育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 能力的差异

由于遗传,生活环境,早期教育和经历等不同,幼儿的能力发展存在差异,具体表现

在以下两方面:

(1)能力类型的差异

我们在日常观察中就可以发现,幼儿能力类型存在差异,如有的儿童记忆能力很强,很长的故事,儿歌很快就能记住,而且不容易忘记,有的儿童则理解能力较好,对故事,图片的内容很容易理解,有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话清晰连贯,能够完整地地表

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儿童则喜欢思考,独立操作能力强。就是在特殊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

个别差异,如有的儿童绘画能力强,有的儿童则擅长于音乐。这些差异提醒我们在教育活

动中首先要了解每个儿童的能力类型差异,并给予适当的激发和关怀。

(2)能力水平的差异

我们以智力发展为例,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大体上呈正态分布的态

势(见表10-2),分布特点是处在中间位置,即中等水平的人居多,处于两头,即极高

和极低这两个极端水平的人数较少。也就是说超常和低常在全部儿童中所占比例大约都是

千分之三。绝大多数儿童的能力处于中常水平,相差不明显。

表10-2 智力正态分布图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们能力表现存在着早晚的差异,智力超常儿童往往在年幼时就表现非凡的才能,我们把这类儿童称为“早慧”,“神童”,如我国大文学家杜甫5岁能作诗,王勃6岁善文辞,李白“五岁通六甲,七岁观百家”,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5岁就开始做曲,8岁时试作交响乐,还有数学家高斯,科学家维纳也都是在儿童时即显露出超群非凡的才华等等。能力的早期表现在音乐,绘画领域最为常见。而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则是大器晚成,40岁才表现出

绘画才能,在他生活的后五十年表现出特别优异的艺术才能,物种学家达尔文也是50多岁才出成果。

三学前儿童能力的培养

(一)正确了解儿童能力发展水平

要培养儿童能力,首先要对儿童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做个了解,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教育和生活接触,对儿童的能力水平做个粗略的了解。但这种评定不易精确,容易受评定者的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儿童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心理学研究者设计和制定了各种能力测验的材料,如音乐才能测验,绘画才能测验,智力测验等等。智力测验常用于测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是比纳(A.Binet)西蒙(T.Simon)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每种智力测验都包含几组测量不同能力的题目,形式包含文字和非文字的两种,测验所得结果经过计算,转换取得一个智力的数量指标,即智商(IQ),智商可以更直观地标示出某个儿童的智力水平在全体同龄儿童中的相对位置。

但是,目前的智力测验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受区域、文化、生活背景的制约,很难适应每个儿童。其次,测验过程容易受一些无关刺激的干扰,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客观。针对智力测验的种种弊端,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正在致力进行研究与改善。因此,不要把智力测验看作是万能的,不能“一测定终身”。要把日常观察和智力测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去了解儿童能力的真实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测验的重点应该放在“最近发展区”,而不能仅仅只放在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应重点考查儿童接受教育的能力,即“可教性”。

(二)根据儿童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儿童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教师要针对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注意因材施教,要及早发现超常儿童和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关注对英才的培养,做到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对这些孩子,要注意让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要过早定向、专业化,要教育他们不要骄傲自满、脱离集体、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舆论压力太大,会造成儿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对智力落后、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应该特别关心,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他们落后的原因,属于病理范围的,应及早诊断、治疗,属于不良环境影响的,应帮助改善环境。总之,教师不要歧视他们,要鼓励家长与小朋友都来关心和帮助他们,要有信心和耐心,逐步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

对于中常儿童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人数最多,容易被忽视。教师要从每个儿童身上寻找闪光点,扬长避短,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指导儿童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能力和知识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掌握,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了与能力有关的知识,能够促进能力的提高。例如,指导儿童掌握了丰富的词汇,说话时应该注意的要点以及正确的发音技能,可以促进儿童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学前儿童来说,知识和智力教育都不可偏废。

学前期是掌握知识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利用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此外,知识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成人和儿童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的,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给予儿童适当的语言刺激,开展良好的语言训练,促进语言的发

展,可以使儿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推动能力的发展。

(四)创造条件,组织学前儿童积极实践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儿童的实践才会起作用。儿童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要培养能力,就必须充分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他们在不断的活动中锻炼。例如,小画家亚妮从小跟爸爸学画。家长外出,她就在家里画这画那。她喜欢猴子,就反反复复画猴子,四岁左右已能画出各种姿态不同的猴子。可见,她的画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

首先,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活动环境,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这种高度的安全

感和自由感能让儿童自由地去活动,

去创造,更有利儿童能力的发展和提

高。其次,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实

践活动,活动时要给儿童巧设问题情

境,活动中为儿童提供有兴趣的、多

样的操作材料,引导儿童去思考,去

操作,去探讨,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

探索能力。例如,儿童最喜爱游戏,

可经常组织他们做游戏,让他们在游

戏中积极活动,从而发展组织能力

创造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各种技能技巧。

图10-1 你瞧,我多能干(五)能力与其他个性品质的良好配合

能力作为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个性的其他部分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能够相互促进。“勤能补拙”这句俗话说的就是良好的个性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可以看到具有坚毅,果断,大胆,自信,勤奋等这些良好个性品质的人更具有开拓精神,比一般人更能积极地去锻炼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个性退缩,缺乏主见,即使有满腹才华也难以施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个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自由开放的年代,需要的是既有才华又有个性的的人才。因此,我们不仅要发展儿童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能力与其他个性的良好配合和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认识。它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心理特征的认识以及与自己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状态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就有自我观察的意思。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各方面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个性中本质的特征,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对自己思想,个性等各方面做的价值判断。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情绪体验,自尊,自信,自卑,自责等都是自我体验的表现形式。

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节,控制和监督,它体现了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在某个程度上,它就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 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儿童认识自己,比认识外部世界更复杂。几个月大的孩子还没有自我,还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与周围世界区别开来,如我们常见到孩子小的时候总喜欢把手指往口里塞,吃得津津有味,就象吃棒棒糖一样,那是因为孩子还没意识到那是属于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一岁之后的孩子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认识身体的各部分,如妈妈问“你的眼睛在哪里?”孩子能指着自己的眼睛,“你的小手在哪里?”,孩子会摇摇小手。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既是儿童认识自我存在的开端,也是认识物我关系的开始。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内部状态,比如会说“宝宝饿了”,“宝宝要喝水”,这是自我意识最初的表现。

两到三岁时,儿童开始掌握“你”,“我”这些代名词,不象以前总是把自己叫做宝宝,或叫自己的名字,儿童在3岁左右,会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说明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2. 对自己行动的认识

一岁左右的时候,孩子从偶然动作中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并且逐渐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带来的变化,比如孩子无意中把玩具往地上扔,听到发出的响声,由此体会到了自己的动作和发出声响的关系,所以就喜欢摔打玩具,并从这些动作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一岁以后的孩子有了最初的独立性,喜欢什么都要自己来,拒绝成人的帮助,吃饭抢着自己吃,爬楼梯喜欢自己爬。

皮亚杰用实验法研究幼儿对自己爬行动作的意识,发现四岁儿童虽然会爬,但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是怎么运动的,5-6岁开始能意识到自己的行动。

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对自己动作的意识,这样可以促进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的发展。

3.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

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这比对自己动作和身体的意识更为困难。因为身体和动作是具体可见的,而内心活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有较高水平的思维做为支持。

儿童在三岁左右时开始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常常表现自己的主张,如果成人的要求不符合儿童意愿时,他会说“不”,“偏不”。

四岁开始出现对自己的认识活动的意识,慢慢地可以根据要求来管理自己的行动,比如在上课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眼睛看老师的演示,注意停止无关行为,并按一定要求进行操作。

思思抱着一只很可爱的喜羊羊毛绒玩具,旁边的一个小男孩时不时的过去摸摸喜羊羊,每次思思很不满的对小男孩说,“不要,这是我的……”思思妈妈忍不住教育她:“思思,让小哥哥玩一下嘛?”小女孩一边嚷嚷着不要,一边抓着喜羊羊不放。旁边小男孩的妈妈也开玩笑的说,“思思乖,让哥哥玩一下,哎呀,思思怎么这么小气呀?”思思的妈妈假装生气,“就是,真小气,听话,给小哥哥玩一下!”说着便生硬地把喜羊羊从思思手中夺走递给小男孩。思思一下就哭了起来。

很显然思思的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当孩子强调“我的”时候,其实正是在划定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思思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有了“我”和“他人”的界限。她逐渐认识到什么是自己所有的,意识到“我的就是我的,除非我愿意,没有人可以拿走它。”因此,不管谁动了自己的东西,她都会大喊“是我的”。如果这时候家长责备孩子,并强迫孩子与他人分享,就会破坏孩子的自我界限意识。因此当孩子表达“不”时,家长应给予理性的支持,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孩子自私,应采取更适当的方式来处理。

(二)学前儿童自我体验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的自我体验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表现为与生理需要密切联系的自我体验,向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自我体验发展,4岁后,委屈感,自尊感,与羞愧感等这些社会性较强的自我体验明显发展。

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儿童年龄越小,在自我体验产生的过程中就越容易受成人的暗示,如问幼儿,如果你做捂眼睛帖鼻子的游戏时私自拉下毛巾,被老师发现,你会觉得怎么样?三岁的孩子只有3.33%的孩子回答有羞愧体验,而在有暗示时“如果你做错了事,觉得难为情吗?”,有26.67%的孩子回答有羞愧的体验,这就提醒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易

受暗示的特点,多采用积极暗示来促进儿童良好情感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自我监控的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个体不仅能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三岁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很差,主要受成人控制,只有到了5-6岁时,儿童才有一定的坚持力和自制力。如设计一个情境,给每个孩子一个礼包,告诉孩子等十分钟,老师回来后才能打开,当老师离开后,小班的孩子大多很快打开盒子,

而大班孩子坚持的时间会长些,会有更多的孩子能按要求坚持到老师回来,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自我监控能力还是很差的。

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

(一)增强学前儿童的自信心

二三岁的儿童开始萌发自信心,而且在整个幼儿期自信心的发展都较为迅速,并且不同儿童之间表现出个别差异。有部分幼儿自信心强,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大胆探索,乐于与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有部分幼儿则自信心不足,这些幼儿容易退缩,对新事物充满迟疑,内心不安,看不到自己的力量,难以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自信心对于儿童的成长很重要,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1. 创设一个温暖的环境,给予儿童充分的安全感

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前提,孩子是娇嫩的,父母的精心照顾和爱护能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让他感到这个世界是温暖的,是可以信任的,从而信心十足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自我怀疑的潮水就会冲蚀自信的基石,引发自信心的垮塌,由此可见,一个温暖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来源,是孩子自信心的支撑。

2. 提倡赏识教育,帮助儿童获得成就感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要是孩子付出了努力,多夸夸“你真棒”,使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成绩感。成就感是形成自信的基础,当儿童学着会说一个新的词语,新的句子,会慢慢学会自理,会摆弄一个新的玩具,每一个新点子,每一个新发现,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成人都要及时肯定他的成功,让孩子看到自己成就,从中获得愉悦,这种内心对成就的体验,多次强化,可以转化为孩子努力的驱动力,在一次次成功体验的激励下,自信心会不断巩固和加强。反之,如果漠视孩子的成长,将会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一个小女孩开开心心地回家把自己白天在幼儿园画的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你看我画

的猴子好不好看?我们老师说我画得很像。”结果妈妈只冷淡地看了她一眼,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小女孩的脸上一下子就挂满了失望。

3.提供宽松环境,给予儿童更多的自主权

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去看,自由地去听,自由地想,自由地去发现,让他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认识这个周围世界,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并提供必要的恰倒好处的帮助,使他们在探索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彰显他的独立性,逐渐建立自信,反对那种成人包办代替,或盲目限制儿童的活动的做法,那样会影响儿童自主性的发展。

(二)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

1. 成人对儿童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成人总是有意无意对儿童做一定的评价,把他们分为聪明的和愚笨的,可爱的和讨厌的,尽管这种评价不一定准确,但是儿童往往比较信服地接受成人的这种评定,并把自己划归相应的等第。因此成人要全方位去了解儿童,特别是要用放大镜去看所谓落后愚笨的孩子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对儿童做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儿童的自我评价做及时的引导和调控,告诉儿童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尤其要对自我评价过高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做有针对性的引导,使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变得尽可能全面,客观。

2. 鼓励儿童大胆交往,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

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活动中形成与校正的,交往活动是儿童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儿童只有在交往中才有可能被他人所观察和了解,从而产生评价,而儿童则在获取他人评价的信息,借助于想象推理等复杂的认知过程,内化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自我评价。因此,要注意改善儿童的交往环境,多开展课外活动和游戏等活动,鼓励儿童大胆交往,在交往中去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3. 加强儿童交往的个别指导

儿童自我评价不当有两种情况:一是自我评价过高,这类儿童普遍具有盲目优越感,看不起别人,处处想占上风,不受同伴的欢迎。对于这类儿童要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切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重新认识自我,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

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这类儿童不善于与人交往,甚至是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往往有多次遭受失败的经历,所以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体验不到交往的成功带来的乐趣,缺乏自信,退缩。对于这类儿童,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时时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教给他们交往技巧,让他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尝试到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逐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拓展阅读10-1)美国幼儿园给爸爸妈妈的备忘录

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只是在试探你.

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它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别让我养成坏习惯.我得依靠你来分辨它.

别让我觉得我比实际的我还要渺小.它只会让我愚蠢的装出超出我实际年龄的傻模样.

如果能够,请别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你私下的提醒,会让我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别让我觉得我犯的错误是一种罪,它会降低我的人生价值.

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太沮丧.我恨的绝对不是你,而是那降生在我身上的压力.

别过度的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一些"后果".有的时候,我需要经过由痛苦的方式来学习.

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候,我只想得到你的注意.

别唠叨不休,否则有时候我会装聋作哑.

别在仓促或无意中做下允诺.请记住,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是多么的难过.

别忘了我还不能对事情解释得很清楚,虽然有时候我看起来是有能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能事事正确无误的缘故.

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

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连贯,不持续.它会使我疑惑,而对你失去信任.

当我问问题的时候,别敷衍我或拒绝我.否则你会发现我终将停止对你发问.而想它处寻求答案.

别告诉我说,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它对我是多么的真实.

别暗示或让我感觉到你是完美,无懈可击的.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对我将是一项多么大的打击.

别认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实的道歉,会让我对你更亲近,对你感觉更温暖.

别忘记我最爱做实验.

(拓展阅读10—2)幼儿智力测验量表

关于用来对幼儿进行智力检测的量表有许多,这里要介绍的是《幼儿智力测验量表》。本量表是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等人根据《比标一西蒙智力测验表》和《斯坦福一比标量表》,并结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编制的。具体内容如下:

育儿知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因素

育儿知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因素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生理因素(遗传、发育水平、性别等)、心理因素(气质、个性、情绪、自我概念等)和社会因素(家庭、托幼机构、社会等)。 1.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首先,遗传赋予了人们感知觉器官、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它们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遗传带给人们的肤色、体型、相貌等生理特征也间接影响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同时,个体拥有的个性心理特征、行为差异、能力差异等也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2)发育成熟度。 发育成熟度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 成熟度是指机体发育所达到的某种水平。个体发育成熟的快慢,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的成熟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发展。以婴儿排尿训练为例:机体排尿过程包括了膀胱尿液充盈,压迫刺激膀胱壁感受器;感受器将信息上传到大脑,产生尿意;中枢神经发出指令,尿道括约肌舒张,排出尿液。自我控制排尿意味着当机体产生尿意后先暂时忍住不马上排尿,在完成找厕所或马桶、脱裤子等系列准备工作后,在适宜的条件下排尿。这种控制排尿等的意识和能力通常要到2岁左右才初步具备。因此,过早训练婴幼儿排尿是没有意义的,往往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婴幼儿会因为不能自我控制排尿而一再遭受挫败,变得沮丧或逆反。故耐心等待儿童的发育成熟,不拔苗助长,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心理因素 (1)气质。气质类型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 气质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缓慢照看型三种类型。不同的气质

中职职高幼儿教师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心理学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发展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一)先天气质差异(出生-----1岁)一一孩子一出生就表现出个人特点的差别,这种先天气质类型的差别作为孩子间的差别而存在,同时又影响着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成为孩子个人的特 点。b5E2RGbCAP (二)个性特征的萌芽(1----3岁)一一在儿童先天气质类型差异的基础上,在3岁左右,,在与父母及周围人的相互作用中,孩子出现了较明显的个性特征的差异。plEanqFDPw (三)个性初步形成(3---6岁)一一幼儿期,儿童心理水平逐渐向高级发展,孩子个性的完整性、稳定性、独特性及倾向性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标志着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DXDiTa9E3d 二、学前儿童个性形成和发展对其心理和行为的意义 (一)学前期儿童的一些个性特点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成为儿童以后个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二)学前期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在下面 各节逐一论述。RTCrpUDGiT 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及其基本特征: (一)界定: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及其周围人、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 (二)两个基本特征: 1 、分离感一一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各方面都与他人不同; 2 、稳定的同一感一一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的存在的,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一)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一一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 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德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是自我意识的初级形态; 5PCzVD7HxA (二)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一一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儿童对自己的认识更重要的方面是对自己形象地认识。“镜像试验”说明, 15个月以后的孩子,他们能对着镜子直接指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说明他们已经明确地认岀了自己。jLBHrnAlLg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语言的发展相联系的,2---3岁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主要标志,经常会使用“我的”这个词,并逐渐地使用“我”这 个词表达自己的愿望。XHAQX74J0X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1 1、活泼好动。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期个体性格的最明显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 2、喜欢交往。 儿童进入学龄幼儿期后,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伙伴交往。 3、好奇好问。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积极探索和好奇好问。好问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突出表现。 4、模仿性强。 小班幼儿的表现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同伴,又分为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5、好冲动。 情绪不稳定是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 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诚实、谦虚、善良、勇敢、自豪、果断、虚伪、自负、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等,以及对于事业的轻率态度或负责态度,在决定中匆忙或镇静,善于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社会的心理或是想成为一个利已主义者,对待人们抱着体贴的态度或漠不关心等。 所有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都是他的性格的特点,这些性格的特点表现出对待劳动、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简述学前儿童性格发展的特点2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行为受情绪支配 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2、爱模仿 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要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3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3岁幼儿仍保留着这个特点。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 二、4~5岁幼儿发展的特点 4、5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常活跃好动。 1、爱玩、会玩

(完整版)第十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知识目标: 1、了解遗传、生理成熟、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传媒基本概念。 2、熟悉和掌握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熟悉和掌握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传媒等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技能目标: 1、在熟悉和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生理成熟因素的基础上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2、在熟悉和掌握家庭教养、学校教育和社会传媒等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为学前儿童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物质前提 遗传是指遗传物质由上代传给下代的现象。遗传因素则是指由先天继承的、与生俱来的机体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理解剖特点,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生理成熟是指生理发展,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体各器官的成长与变化。遗传和生理成熟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与过程,同时遗传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和大脑的发育上,身体素质和大脑发育是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任何心理都无从产生,如儿童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动作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动作发展又为其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遗传和生理成熟奠定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和生理成熟的不同是造成学前儿童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每个孩子在其出生时就已经具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基因,存在不同的发展可能性,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研究表明,如果4个月大的婴儿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境报以弓背、踢腿或哭闹的行为反应,那么到2岁时他们通常表现得胆小、拘谨,性格比较内向。而如果4个月大的婴儿对同样的反应报以轻松的微笑,那么到2岁时他们表现得通常大胆、合群、好交际。 行为遗传学家用“遗传力”来说明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遗传所起的重要决定作用。遗传力是指不同遗传基因所造成的个体差异度,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多大程度上归功于遗传。如智力的遗传力为50,但这并不说明50%的智力来自于遗传,而是说明可观察到的变异的50%可归于遗传的影响。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遗传和环境对于心理发展同样重要,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奠定了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环境作用于并塑造了遗传所赋予的生物前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个性因素及发展 1.了解有关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掌握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及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初步懂得如何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去进行教育,怎样去发展儿童的能力,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塑造儿童的良好性格。 4.知道学前教育要根据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时要以促进学前儿童个性良好形成和发展为目的。 欢欢和园园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长相一个样。刚入园时,老师们都分不清哪个是欢欢, 哪个是园园。阳阳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眼里,阳阳聪明可爱,活泼开朗,喜欢运 动,动手能力强,是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可是,有一天,阳阳妈妈来接孩子时却说:“老 师,我家孩子就是好动,叫他弹琴时总是坐不住,缺乏自制力,还喜欢问东问西,不知道哪 有那么多问题,喜欢在家搞破坏,一个新玩具到他受里就被他拆开成了废品。邻居家的欢欢 可乖了,琴弹得不错,画也画得好,又文静,老师,我家阳阳是不是有问题?” 案例中,老师眼里的好孩子,家长却怀疑他是问题儿童。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家长没有真正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什么是个性?学前儿童个性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促进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发展?本章将分别讲述这些问题,着重分析学前儿童的构成个性的有关因素,如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发展和培养。但是仔细观察,发现她们在活动中表现还是不一样的,欢欢活泼开朗,喜欢唱歌跳舞,自理能力强,胆子大,但是比较冲动,有脾气;园园文静,画画不错,喜欢安静的游戏,不爱说话,一遇到问题就哭着叫姐姐。双胞胎之间个性尚且有如此大的差异,更何况是其他人呢?

每个儿童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作为将来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如何去了解学前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去进行教育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个性”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诸如“城市的个性”、“这个人很有个性”等,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个性指的是具有特别性,与众不同。心理学上的个性则指的是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 个性不是天生的,当儿童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成熟到一定阶段,再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种整体的、稳定的、独特的精神面貌时,个性就形成了。学前儿童是个性开始萌芽和形成的时期。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个性倾向性是是个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和世界观等要素。它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一个人喜欢什么,憎恶什么,趋向什么,回避什么,都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与别人不一样的、本质的、比较稳定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这是个体心理差异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要素,特别是性格,更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因素,小说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就是因为作家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描写。 自我意识系统是一系列自我完善的能动结构,这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动物没有意识,更没有自我意识,因此自我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个性尚未真正形成。本章将着重分析影响学前儿童个性构成的有关因素的发展,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脾气暴躁,鲁莽;有的人沉静稳重,不露声色;有些人反映快,比较灵活;有些人则反映迟钝,比较呆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尽相同的“脾气”和“禀性”,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各人气质不一。 气质是指心理活动动力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反应的大小)、速度(反应的快慢)、稳定性(维持时间的长短)和指向性(倾注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等方面。具有某种气质特点的人,在不同目的、不同内容的场合下,都会表现出相同方式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如一个脾气急躁的人处处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一个安静稳重的人在不同场合都能表现得心平气和,沉着冷静。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可以观察到儿童气质的差异。如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的孩子出生时就活泼好动,哭声响亮,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快;有的孩子则比较安静,哭声微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而且孩子一出生就有的这些特征在他以后的学习和活动中都有所表现。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个性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指的就是气质的相对稳定,不易改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修养的加强,社会环境的变化,气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如一个抑郁质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环境里也会变得比原来更开朗活泼,但这只是外部表现的改变,要使其内部产生质的变化是很困难的,总之,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是统一的。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祖先、父母的一些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大多数特殊能力、身体特征都有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孩子,比如:遗传性近视等。遗传也是提供人类物质发展的最基础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就是说,遗传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明星的颜值自是不必说,但是明星的孩子并不一定都长得好看。 遗传就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唐氏综合症是因为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这些患者的智商尽在25~50之间,与正常儿童的智力相差较多。 (2)生理成熟因素: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由于遗传及后天环境的差别,儿童生理成熟的时间、速度等方面都存在个别差异。脑的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的自然物质基础,每个孩子的成熟度也不同,孩子大脑发育在1岁左右脑细胞接近成人,7岁左右脑重量接近成人,而孩子生理成熟就影响的心理发展,比如:大脑发育成熟影响着思维水平的发展。 (3)社会环境: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边主要指的就是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生活条件,其中教育条件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早期隔离(剥夺)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所谓早期隔离(剥夺)实验,早期实验者将一群新生儿关在一个房间里,只给食物,保证孩子们活着,但是却不给其他任何的刺激,一段时间之后,孩子

们的智力明显有退化,目光呆滞,行动迟缓,慢慢变得痴傻。后期有研究人员觉得此项实验的比较残忍,就换做用恒河猴进行了实验。 (4)家庭教育:家庭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儿童在家庭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是以后心理发展的基础。 上述的四个因素相互制约,分成了以下四种观点: (1)遗传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孩子的智力、品质等在出生的时候就是已经决定好的,是先天授予的,而后天的学习只是帮助我们的能力进行开发。代表人物有霍尔、格赛尔等。 (2)环境决定论:这种观点与环境决定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人的发展归结于环境教育的结果。代表人物华生就说过:“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任意改造成我想要的XXX”。还有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也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3)二因素伦:只有环境没有遗传不行,只有遗传没有环境也不行,代表人物吴伟士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设遗传为长,环境为宽,二者相乘的面积就是人的发展。 (4)相互作用论:这中观点和刚刚的二因素论不同,二因素论只是单纯将遗传和环境拼凑在一起,二相互作用论是指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试题再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个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十章个性 个性是人类的核心特征之一,它是指个体在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存在的稳定和一致的差异。个体的个性是基于其遗传背景、环境刺激和个 人经验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个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始于婴 幼儿期并持续至成年。个性发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但也会受到外界 环境的影响。下面将从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个性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重要 性等方面详细讨论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首先,个性的形成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遗传因素是 个体个性发展的基础,它通过基因的遗传方式决定了个体的基本性格特点。环境因素则是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 交往等。家庭环境是影响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中的教养方式、家庭 氛围和家庭成员的亲子关系等都会对个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学前儿童的个性具有一系列特点。学前儿童的个性较为初级和 单一,他们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情绪、意识、动机和行为等方面。例如,一些学前儿童情绪比较稳定,容易适应新环境;而另一些学前儿童情绪波 动较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此外,学前儿童的个性特点也包括兴 趣爱好、社交能力和自主意识等方面。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学前儿童的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个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个性特点会影响 学前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个性发展也 会对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个性特点会决定学前儿童 在社交中的角色和表现。此外,个性发展还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

自尊心发展。因此,家庭和学校应重视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培养方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中个性的发展是一个相对稳定且长期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学前儿童的个性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情绪、意识、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个性发展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和学校应注重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培养方式,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但大致上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方面的因素,一类是后天方面的因素。但这两大因素哪一个是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呢?我认为先天因素和先天因素都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但首先还是来简单的说说先天方面的因素吧! 先天因素又可分为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的生物特征,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早已被肯定。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已证明,人类行为和身体一样,是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如性格内向或外向,行为退缩或攻击,情绪焦虑或抑郁等。 (2)先天素质 先天素质是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感觉运动器官、脑的结构功能等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的生物特征,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营养不良的影响。妊娠期,孕妇营养不良可使婴儿出生体重轻,某些营养素过少或过多则可导致先天畸形。低体重儿可能有脑细胞减少、智力发展迟缓、脑功能异常等缺陷,对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不利影响。 2.患病或用药不慎的影响。妊娠期孕妇患病和使用药物不慎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损害。有研究报道,母亲孕期患高血压、肾炎、贫血、关节炎(曾服水杨酸制剂)、低热、先兆流产以及经常患感冒,都可能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有关。又如,如果孕妇感染了流感病毒,可引起胎儿发生畸形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影响出生后心理的正常发展。 3.情绪状态的影响。孕妇精神受到刺激,特别是突然的重大刺激,会造成过度心理紧张,从而引起胎儿的发育异常和障碍 4.妊娠期环境污染、放射线、烟酒等也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损害,从而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下面再来说说后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吧!后天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1)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学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家庭结构和功能、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父母的职业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物质条件和氛围、生活习惯和志趣爱好等等,都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人格。 1.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关于父母离异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证实,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儿童出现孤僻、自卑、胆怯、冷漠等心理,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问题行为如:撒谎、多动、讲脏话、自虐。孩子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照顾,缺少欢乐和睦的家庭气氛,接触的语言简单贫乏,好奇心及探索行为受到阻碍。同时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惊和迷惘,对“新”家庭难以适应,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孩子产生孤独、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稳定的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居住条件:居住条件不仅仅是住房类型和面积大小问题,实际上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居住拥挤时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受感染或污染的机会多;高层住房者外出或户外活动少,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发育迟,甚至影响到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住平房或四合院的

学前儿童发展,讲义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 (课程代码:12340) 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其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 第四节学前儿童性格的形成 第一节个性的形成及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性及其内容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 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 2.个体的整体性 个性的整体性指的是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 3.稳定性 个性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个人的偶然的行为不能代表他真正的个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 4.社会性 个性的社会性指的是,个体个性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 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的调控系统 (1)个性的调节系统 个性调节系统是个性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之- ,它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其个性也就越成熟、越稳定。 (2)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调节系统的又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志向、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它是以个体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个体经常表现出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点,是个体各种心理特点的系统结合,集中体现了个体个性及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二、个性的初步形成 (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3岁以前,儿童逐渐出现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心理现象,但是,这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活动是混乱而零散的,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还在逐渐发生之中。到了幼儿期,调控能力逐步发展,逐渐成为儿童心理过程的协调者。幼儿末期,儿童开始能够按照一定的计划和目的进行活动,调控能力逐渐提升。此时的儿童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心理过程具有了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二)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新生儿和婴儿的思维、记忆、注意等心理过程富于变化,其情绪情感也是如此。婴儿的无意想象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活动不稳定、受外界影响、无目的的特性。 (三)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新生儿即存在气质类型的差异。到了幼儿期,儿童个性特征的差异更为明显了。同时,在智力和能力方面,儿童的特殊能力和智力差异也开始表现出来。 (四)心理活动能动性的发展 能动性将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兴趣和爱好等方面产生很大影响。在自我意识方面,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直接受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3-6岁的儿童已经在自我评价及自信心方面表现出了差异。 三、学前儿童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类_学前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 . 幼儿会因成人的表扬和批评而产生不同的自我体验,说明自我体验具有 A.发展性 B.受暗示性 C.脆弱性 D.主观情绪性 答案:B 2 . 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A.自信心的发展 B.自尊心的发展 C.主动性的发展 D.自主性的发展 答案:B 3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人的个性具有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社会性 D.独特性 答案:D 4 . 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水平的是 A.自我观察 B.自我分析 C.自我感觉 D.自我评价 答案:D 5 . 不要轻易对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下结论的原因不包括 A.生活中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的。 B.学前儿童气质类型的划分方法完全与成人不同。 C.某一种行为特点可能为几种气质类型所共有。 D.学前儿童的气质还在发展之中,具有可塑性。

6 . 具有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情感用事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A 7 . 以下不属于个性的是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 答案:D 8 . 华华从小班开始一直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说明华华有较好的兴趣 A.广度 B.指向性 C.稳定性 D.效能 答案:C 9 . 幼儿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是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兴趣类型的差异 C.气质类型的差异 D.性格类型的差异 答案:C 10 . 有的幼儿不随便要东西,不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幼儿则不能控制自己,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以哭闹为手段要挟父母,这反映了性格的

B.自制力 C.独立性 D.活动性 答案:B 11 . 婴儿的气质类型不包括 A.容易抚养的儿童 B.缓慢型的儿童 C.抚育困难的儿童 D.安静型儿童 答案:D 12 . 洋洋说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自己吃的好,睡得好,说明其评价具有 A.具体性 B.局限于外部行动 C.细致性 D.主观情绪性 答案:B 13 .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是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节 答案:A 14 . 让脸上抹上红点的婴儿站在镜子前,观察其行为表现,这个实验测试的是婴儿的 A.自我意识 B.防御意识 C.性别意识 D.道德意识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指孩子在学龄前期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独特的、 稳定的特点和行为方式。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既受 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孩子逐渐 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个性发展的最主要环境,家庭成员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教 养方式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深远影响。学校和社会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更 广泛的社交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1.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提高:3-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快 速提高的阶段。孩子开始认识自己的名字、性别,懂得区分自己和他人。 他们会成为对自己情感、兴趣和能力有自我评价的主体,表现出自尊心的 形成。 2.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更加清晰 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开始懂得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和表达爱意。 3.社交技能的培养:学前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开始 有一定的朋友圈子。他们能够适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需求,尝试与人 分享玩具和游戏。 4.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非常喜欢进行角色扮 演和想象游戏,他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想象力进行丰富多样的游戏 和活动。这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5.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提高:学前儿童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 够按照规则和约束进行游戏和活动。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 理的能力,学会等待、分享和尊重他人。 6.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前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很多新的学习和体验,开始表现出对一些领域的兴趣和喜好。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和 游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学前儿童提供良好 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和书籍,鼓励他们探索和尝 试新事物。 2.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满足 他们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游戏、角色扮演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注重情感教育: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注重对学前儿童的情感教育。关 心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意愿。帮助他们理解和表达 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 4.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学前儿童喜欢模仿和学习,家长和教育者应 该为他们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和奖励来激发他们的 学习动力,让他们喜欢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总之,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过程。通过营造积 极的成长环境和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发展健康、积极 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 一、个性形成的开始 (一)个性的概念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主要看他的言行表现,而在言语和行为两者中,行为表现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个性。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特点,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斥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每个人的个性是不同于他人的,而对于同一个民族、同一性别、同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个性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心理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特点。因此,个性是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4.个性的社会性 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和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给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使这一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个性是社会性和生物性的统一。 (三)个性的结构 1.个性倾向性系统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构成个性的核心。 2、自我意识系统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 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性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成分。性格是个性最核心的特征,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性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的存在以及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分离感是指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身体和心理的各方面都是和他人不同的;稳定的同一感是指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的持续存在的,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自己有了什么新的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 (二)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 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表明他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 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词“我” 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婴幼儿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对自己的 简单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案例1】 薇薇,女,5岁。活泼好动,平时她总是笑嘻嘻的,喜欢自说自话,对老师的要求没有回应,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规则及规则意识很差,有时当老师进行某项活动时她不做,当老师更涣游戏时她会玩前面的游戏。经常趁老师不注意离开自己的班级。喜欢到人多的地方去玩,对任何老师不陌生,很友善。 根据案例分析该孩子已经具备的性格特点?并说明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方法? 分析: 一、薇薇虽然只有5岁,但在她身上已经有了性格的表现,在性情上她表现特别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行为上她活泼外向,热情开朗,而且为人友善;在对人对事上她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 二、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方法: 1.行为矫治法-----针对其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特别是要培养其规则意识和 责任感。 2.旁样教育法----树立旁样,让其效仿。 3.环境熏陶法----为孩子创造有利于个性健康发展的环境。 【案例2】 琪琪是幼儿园大班一个女孩,活泼好动,智慧好学。每次学舞蹈,总是班里学得最快的。她理解事物也快。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她对感爱好的课能集中注意听讲,但过不了多久,就做小动作,一旦被老师发现稍一提示,马上能克制自己。她对什么都感爱好,但都不稳定,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她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从不一个人单独玩,并很善于和小朋友交往相处。她做事动作快,反应灵敏,但往往粗心大意。虎头蛇尾。 请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质?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你认为琪琪偏向于什么气质类型? 分析:

1.气质是指个体受遗传影响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一般来说,气质可以分为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琪琪的气质偏向于多血质,因为她好动、活泼但又不够稳定;兴趣广泛 但不能持久;喜欢热闹和与人玩闹;做事动作快,反应灵敏,但往往粗 心大意,虎头蛇尾等等,这些都是多血质的气质类型的表现。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自考《学前儿童发展》复习资料(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代码12340,洪秀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备考资料 课程代码:12340 2013年版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 1、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小学之前(0-6岁)或从受精卵开始到上小学之前的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是指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之前(3-6岁)的儿童。一般将正式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之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2、发展指的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所发生的系统的(整体)、有规律的(有序)、持续性(时间上的延续)的变化。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学习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1)理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力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律和趋势:(简答) (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8、通常认为,2-3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儿童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 客观性原则(充分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以充足的客观事实为依据,避免主观性); 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前儿童,注意那些刚刚萌芽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避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个性的初步形成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个性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正是自我意识。 在教育影响下,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一)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成人评价 的简单再现,而且,对成人的评价,有一种不加考虑的轻信态度。例如,他们评价自己是(我不是)好孩子,因为“老师 说我是(或不是)好孩子”。到学前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渐对成人的评价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不客观、正确,儿童往往会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二)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一般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还不能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等。如,问幼儿“为什么说你自己是好孩子?”4岁儿童回答“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而6岁儿童则可以说到一些比较抽象、内在的品质特点,如“我听话、遵守纪律”或“我会谦让、对小朋友友好”。 (三)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学前初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是比较简单、笼统的,往往只根据某一两个方面或局部进行自我评价,例如,“我会唱歌”“我会画画”。学前晚期儿童的评价就比较细致、比较全

面些。如,大班儿童会指出“我会唱歌,也会跳舞,可是就是画画得不好”。 必须提出的是,在整个学前期,甚至学前晚期,儿童对自己评价的能力还是较差的,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在儿童个性发展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适当、客观、公正,对儿童任何过高、过低或其他不恰当的评价都是有害的。例如,如果成人对儿童说“你永远也学不会”“你总是不会安静”“你老是爱打人”等等,儿童就会认为自己真的是毫无希望的人,以致失去力求前进的信心与动力。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对学前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意 识发展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2)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第十章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习题答案

第十章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融入社会的过程。 2.依恋: 广义: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狭义:依恋是婴幼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连接,它发生在婴幼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并有密切关系的照顾者之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依恋发生在母婴之间,所以又称母婴依恋。 3.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二、填空题 1.民主型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学前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 2.亲子关系的类型是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 3.广义的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 4.交往中的问题儿童有被忽视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两种。 5.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6.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7.亲社会行为的倾向在儿童出生后一年后可以看到。 8.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经验的积累和强化和挫折等。 三、选择题 1.母亲在场与不在场对儿童影响不大,属于 C类型儿童。 A.反抗型 B.安全型 C.回避型 D.放任型 2. 安全型依恋是较好的依恋类型。 A.反抗型 B.安全型 C.回避型 D.放任型 3. A,称为移情。

A.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 B.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C.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 D.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先满足对方 4.儿童依恋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C。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D.普遍情感连接阶段 5. C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强化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C。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7. A,学前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 A.3岁左右 B.4岁左右 C.5岁左右 D.4.5岁左右 四、判断题 1.学前儿童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4.六七个月的孩子认生是孩子胆子比较小的表现。(×) 5.不同的亲子关系对学前儿童的个性有不同的影响。(√) 6.亲社会行为是在移情的基础上,产生同情心,而唤起的行为。(×) 7.对待攻击性强的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惩罚。(×) 五、论述题 1. 儿童依恋的阶段、类型以及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依恋。 参考答案: (1)儿童依恋的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至3个月):无差别社会反应的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反应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