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苏丹红

苏丹红
• 化工合成物苏丹红、类胡萝卜素加丽素红等。这 些脂溶性色素被消化管壁黏膜直接吸收后,往往 溶解、分布在脂肪含量较高的蛋黄里,而不能进 入不含脂肪的蛋白里,造成了“红心鸭蛋”鲜艳 异常的蛋黄颜色。
二、苏丹红的结构性质
•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偶氮类、油溶性 的化工染色剂,1896年科学家达迪将其命 名为苏丹红并沿用至今,苏丹红被大量的 用于生物化学领域,用于机油、汽车、蜡、 鞋油等工业产品。随着人们对苏丹红结构 及致毒性的逐步了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将苏丹红列为第三类可致癌物质, 这类物质缺乏足够的直接使人类致癌的证 据,但是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
用正己烷定容至25mL,此标准系列浓度为0、0.16、0.32、0.64、1.28、 2.56ug/ml,绘制标准曲线。
6.计算
GB/T 19681---2005:按公式(1)计算苏丹红的含量
R= C * V / M-----(1)
R----样品中苏丹红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C----由标准曲线得出的样液中苏丹红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ug/mL)
五、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时间 0 10.0 25.0 32 35 40
流动相A% 25 25 0 0 25 25
流动相B% 75 75 100 100 72 75
曲线 线性 线性 线性 线性 线性 线性
五、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5.2标准曲线
• 吸取标准储备液0、0.1 、0.2 、 0.3 、 0.4 、0.8 、1.6ml ,
五、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五、苏丹红的检测方法
•5.色谱条件
5.1 仪器条件 色谱柱:Zorbax SB-C18 3.5um 4.6mm*150mm 流动相: 溶剂A 0.1%甲酸的水溶液:乙腈=85:15

食品中苏丹红的快速检测方法课件

食品中苏丹红的快速检测方法课件

苏丹红检测的意义
提高公众健康水平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通过苏丹红检测,能够减少含有苏丹 红的食品对公众健康的危害,提高整 体健康水平。
苏丹红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管 能力和水平。
规范食品行业秩序
加强苏丹红检测能够促使食品企业自 律,遵守食品安全法规,规范行业秩 序。
趋势分析
对多次实验结果进行趋势分析, 了解苏丹红含量的变化趋势。
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 为改进实验方法提供依据。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
结果解读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解读,理解苏丹红在食品中 的存在状态和潜在风险。
报告撰写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结论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数 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建议措施等。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适量的苏丹 红标准品、提取剂、缓冲液等试 剂,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实验操作步骤
提取
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适 量的提取剂中,进行充 分搅拌、纯 化,去除杂质,提高检
测准确性。
显色反应
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和苏 丹红标准品,进行显色
反应。
检测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 5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 度值,根据标准曲线计
算苏丹红含量。
05
实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平均值、标准差等。
结果判定
根据实验数据判定食品中是否含有 苏丹红,以及苏丹红的含量是否超 标。
可信度评估
对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进行评估,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
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分析差异原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总结词

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异型(非直管型)、高强度型,或非30w功率等紫外线灯管的检测距离和辐照度值合格标准,随产品用途和使用方法而定。原则上,不应底于产品使用说明书注明的辐照度值。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3)消毒液有效氯的快速测定
消毒液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广泛,控制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含氯消毒液,测定有效氯的方法有两种试纸法。
方法:于盛有2mL牛乳的试管中加入2mL玫瑰红试剂,乳中无碱性物质则呈黄色,有碱性物质时呈玫瑰红色,其碱性物质的存在量与反应颜色的深浅成正比。
0.00 0.03 0.06 0.09
相当于掺入碳酸钠的百分含量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5、牛乳中淀粉和麦芽糊精的快速检测
意义:牛乳掺水后乳密度会降低,很容易检出,加入淀粉和麦芽糊精后乳密度会升高,但营养成份并未增加。检测淀粉和麦芽糊精是否存在,主要是检测牛乳是否掺假。 方法:取5mL牛乳注入试管中(有条件时稍稍煮沸,待冷却后),加入数滴淀粉检测试液,如有淀粉和麦芽糊精存在时,则有蓝色或青蓝色沉淀物出现。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三、 食品加工贮藏安全度的快速测定
食品中心温度、食品加工和贮藏温度 消毒间紫外线辅照强度 消毒液有效氯 游离性余氯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1)食品中心温度、加工和贮藏温度的快速测定
细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0~60℃范围之内。因此,食品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食品加工应当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应在70℃以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才可杀灭细菌。 在烹饪后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放凉后在0~10℃之间冷藏。 煎炸食品时,油温最高不得大于250℃,一般不得超过190℃。 温度对于食品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卫生部《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中对各环节的温度控制有明确的规定 。采用食品中心温度计和红外线瞬时测温仪可有效加以监控。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食品中的苏丹红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食品中的苏丹红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食品中的苏丹红陈 英(周至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西安 710400)摘 要:运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辣椒面、火锅料、辣条、鸭蛋、鸭血中的苏丹红Ⅰ~Ⅳ。

通过优化萃取试剂、样品基质效应的消除、色谱及质谱条件等参数,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适用性。

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

苏丹红Ⅰ~Ⅳ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苏丹红Ⅰ~Ⅳ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范围为85.1%~104.9%,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2%,检出限和定量限为1.0~6.0μg/kg。

本方法处理过程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适用于辣椒面、火锅料、辣条、鸭蛋和鸭血中的苏丹红Ⅰ~Ⅳ检测,可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Ⅰ~Ⅳ的筛查。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苏丹红;非法添加苏丹红共有4个组分,为苏丹红Ⅰ~Ⅳ,是一种红色颗粒或粉末状的红色染料常用于工业上色如鞋、地板等的增光,因为有致癌作用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1]。

市面上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产品成色漂亮好出售,依然违法添加工业染料。

目前,苏丹红Ⅰ~Ⅳ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3]、近红外显微成像光谱法[4]、液相色谱法[5-6]、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7-8]和化学发光分析法[9],这些方法前处理复杂、试剂用量大、检测周期长、准确度不高,不适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多种复杂基质中苏丹红的筛查测定。

本试验通过对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的研究、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苏丹红Ⅰ~Ⅳ的方法。

本方法前处理简单,7 min即可同时测出苏丹红Ⅰ~Ⅳ的含量,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以用于食品中非法添加苏丹红Ⅰ~Ⅳ的筛查。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Qtrap 550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美国AB SCIEX公司);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LC20A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Shimadzu公司);MS1003S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Milli-Q超纯水仪(美国Millipore公司);MFV-24智能氮吹仪(广州德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苏丹红、苏丹黄、偶氮苯的薄层层析

苏丹红、苏丹黄、偶氮苯的薄层层析

苏丹红、苏丹黄、偶氮苯的薄层层析一、苏丹红(Sudan Red)苏丹红是一种常用的红色染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指甲油等业界,能够赋予产品艳丽的色泽。

然而苏丹红也被认为是致癌物质之一。

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禁止苏丹红的使用。

在分析检测方法方面,薄层层析技术是一种比较简单、快捷、经济的方法。

下面是针对苏丹红的薄层层析过程:试料:苏丹红试剂:正洁净丙酮、橄榄油(甘油)、硅胶G工具:薄层层析板、层析罐、玻璃棒、显色剂方法:1.将硅胶G加入根据需要加入橄榄油(甘油)加至湿润状态。

2.将硅胶G加至薄层层析板上。

3.将湿润硅胶G平均的铺置于薄层层析板上,待干燥。

4.取适量的苏丹红加入正洁净丙酮中,使其完全溶解(尽量不要加多)。

0.2克左右即可。

5.将Sudan Red加入到上一步得到的层析板中。

6.晾干后,将层析板塞于等温层析罐中,上面加入适量的正洁净丙酮,将罐盖好。

7.将等温层析罐放入直线扫描层析仪中,使其等温30-60分钟。

8.测定苏丹红的吸收峰,记录其波长和相对强度。

9.采用显色剂可更加准确的测定吸收峰的波长和相对强度,进而进行定量分析。

苏丹黄是一种荧光亮黄色的有机颜料,被广泛用于染料、涂料、食品、饮料等多个领域,亦为一种致癌物质。

因此,人们对其分析检测越来越重视。

下面是苏丹黄的薄层层析方法:试剂:苯酚,四氯化碳1.取得薄层层析板,并在上面用硅胶G均匀的抹上一层。

2.将苯酚和四氯化碳混合,其配比为1:1,得到的混合溶液为显色剂。

3.将苏丹黄与混合溶液按需要的含量混合,制成样品溶液。

4.将样品溶液放在层析板边缘上,慢慢靠近层析板中心。

5.用含四氯化碳小槽将薄层层析板放入液面中,控制好溶液高度。

6.让样品溶液慢慢上升,进行层析分离。

7.分离结束后,将层析板晾干。

8.将晾干的层析板放入紫外灯下进行检测,通过温和化学反应,苏丹黄将被氧化,产生出淡黄色的荧光。

9.将层析板放入显色剂中,用显色剂复过程进行检测,最后根据相对迁移率计算定量分析。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

食品中苏丹红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发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欧洲委员会公 布的检测方法基础上做了改进。 国标法的提取液由乙腈改为正己烷,将液体、浆 状样品混合均匀,固体样品磨细后用正己烷提取、 过滤,必要时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稍加温溶解, 用旋转蒸发仪蒸发浓缩,然后慢慢加入氧化铝层 析柱中萃取净化后用丙酮转移定容待测。
苏丹红的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迄今为止,国际上食品中苏丹染料的常用检测方 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而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和 前面所述的电喷雾解析电离质谱法等用于检测结 果的确证。 欧洲委员会推荐的液相色谱法是由样品经匀桨化 或粉碎后,加入乙腈(Sudan Ⅲ、Sudan Ⅳ加入 氯仿)提取,过滤,滤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 进行色谱分析。以波长可变的紫外-可见检测器定 性和定量。
苏丹红的结构,合成与危害

合成方法 苏丹红属偶氮染料,可用芳胺做为前体通过重氮 化反应生成重氮离子再通过亲电取代反应和萘酚 偶联体还原酶的作用下在体内生成相应的 胺类物质。在多项化学与生物实验中发现,苏丹 红的致毒性与代谢生成的胺类及萘酚类物质有关。 Sudan I在体内的代谢如下图所示。
苏丹红的结构,合成与危害

分类及结构 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外观呈暗红 色或深黄色片状晶体,难溶于水,主要包 括Ⅰ、Ⅱ、III 和Ⅳ4 种类型。其中II、III 和IV 均为I 的化学衍生物。结构和IUPAC命 名如下所示
苏丹红的结构,合成与危害
Sudan Sudan Sudan Sudan
苏丹红的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检测波长:Sudan Ⅰ、Sudan Ⅱ在478nm 波长有 最大吸收,Sudan Ⅲ、Sudan Ⅳ在520nm波长有 最大吸收。 Sudan Ⅰ的检测限是13微克/升,定量的最低浓 度为106微克/升,在辣椒粉样品中的添加回收率 高于90%。

三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三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

实验十、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标准依据:GB/T19681-2005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一、目的要求学习食品中苏丹红染料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苏丹红色素是应用于油彩蜡、地板蜡和香皂等化工产品中的一种非生物合成的着色剂,非食用色素,长期食用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苏丹红色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待测样品经有机溶剂提取,经浓缩及氧化铝柱层析萃取净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进行色谱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

三、仪器与试剂(一)试剂1、乙腈色谱纯2、丙酮色谱纯、分析纯3、甲酸分析纯4、乙醚分析纯5、正己烷分析纯6、无水硫酸钠分析纯7、层析柱管:1cm (内径) 5cm (高)的注射器管。

8、层析用氧化铝(中性100目~200目):105℃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每100g中加入2mL 水降活,均匀后密封,放置12h 后使用。

9、氧化铝层析柱:在层析柱管底部塞入一薄层脱脂棉,干法装入处理过的氧化铝至3cm高,经敲实后加一薄层脱脂棉,用10mL 正己烷预淋洗,洗净柱杂质后,备用。

10、5%丙酮的正己烷溶液:吸取50mL 丙酮用正己烷定容至1L。

11、标准物质: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纯度≥95%。

12、标准贮备液:分别称取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及苏丹红Ⅳ各10.0mg (按实际含量折算),用乙醚溶解后用正己烷定容至250m L。

(二)仪器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器)2、分析天平:感量0.1mg3、旋转蒸发仪4、均质机或匀浆机5、粉碎机6、离心机7、0.45μm有机滤膜四、实验步骤(一)样品制备:将液体、浆状样品混合均匀,固体样品需粉碎磨细。

(二)样品处理:1、红辣椒粉等粉状样品称取1g ~ 2 g(准确至0.001 g)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10mL ~20mL 正己烷,超声处理5min,过滤,用10 mL 正己烷洗涤残渣数次,至洗出液无色,合并正己烷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5 mL 以下,慢慢加入氧化铝层析柱中,为保证层析效果,在柱中保持正己烷液面为2mm左右时上样,在全程的层析过程中不应使柱干涸,用正己烷少量多次淋洗浓缩瓶,一并注入层析柱。

红辣椒粉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红辣椒粉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A

4
u j A u A 4 r A A
r

eff




A
u c W
u A
A

4
W

4
u As
A s
As

4
V W Cs M AS
A=2349、As=2955、Cs=1.52ug/mL、 V=5mL、M=5.0000g代入上式得
W=1.208mg/kg
A
误差分析:
V W Cs M AS A
0.001 u j (M ) 0.00058( g ) 3
2 2 (M) (M) u u j u f (M) 0.00058( g )
有效自由度

eff


4 u C 4 4 4 u A s s uV 4 u M u A As Cs V A M A A M s Cs V

u c W 4 W
公式简化为
其中

A


j
u A 4
样品峰面积 序 号 1
样品
2
3
4
5
6
7381 2290 2229 2345 2465 2437 2316 2349 积
标准工作液峰面积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平 均
峰面 2931 2989 3005 2985 2907 2954 2981 2888 2955 积
样品中的苏丹红Ⅰ的含量:
已知:
苏丹红Ⅰ纯度95%±1%;液相色谱面积不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丹红检测方法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前国内已普及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可准确完成4种苏丹红染料的检测。

它采用了简单的正相吸附固相萃取原理,一次性去除了样品中红辣椒和番茄中的干扰成分,制定这项标准时确定了科学的方法流程,这一流程也是实际检测时应遵循的检测流程,即样品制备-称样-分散-提取-离心-分出上清-蒸干-正己烷溶解-固相萃取-洗脱-定容-上机。

据介绍,这种检测易于操作,只要配备了相应的仪器,关键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我国县级以上技术结构的检测人员均可以依据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进行有效的检测。

它具有如下特点
适用范围宽。

由于本方法具有高提取率、高纯化性能、高浓缩倍数,既可以用于检测含苏丹红量相对较多的食品,也可以检测含苏丹红量极少的食品。

无论何种基质的样品,都可以应用本标准对食品中的苏丹红进行检测。

高提取率。

对于纯油基的样品(像辣椒油)采用正己烷直接溶解,可保证提取率达95%。

对于水基的食品(像番茄沙司),经水和丙酮分散后采用正己烷提取,也可保证提取率在85%以上。

高纯化性能。

标准确定了中性氧化铝粉作固相萃取,利用了氧化铝对苏丹红的强吸附能力,并对油脂进行饱和性吸附。

在前处理时借助极性固相萃取填料一次性将干扰和污染物最大可能除掉,有助于将油性样品中的大量油脂在随后的清洗步骤中脱除。

实验表明,氧化铝可以有效脱除样品中的干扰成分,使液相谱图干净清晰。

高浓缩倍数。

实际检测中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浓缩,目标化合物不因为被浓缩而影响其纯净度,可大大降低检出限,即不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3.凝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4.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液相色谱发
1.凝胶渗透——液相色谱法
2.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
3.LC-ESI/MS分析食品中4种苏丹红色素的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 四、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