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杂草调查
太白贝母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危害及防治对策

太白贝母田间杂草种类调查、危害及防治对策林茂祥;章文伟;韩凤;王黎【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22(41)7【摘要】采用“W”九点取样法,在早春、春末和盛夏对重庆红池坝栽培太白贝母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并通过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分析其危害情况。
结果表明,该基地田间杂草有86种,隶属于32科74属;其中菊科杂草最多,共18种,其次为禾本科杂草,为9种,再次为豆科和蓼科杂草,各6种。
从生活型来看,以多年生(包括两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为主,共有53种。
重要值大于3%的优势杂草有粗毛牛膝菊、红车轴草、鸭跖草、繁缕、细柄野荞麦、尼泊尔蓼、马唐7种,这些杂草在该基地危害性最大。
重要值大于2%的有16种杂草,蓼科4种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之和为11.09%;其次为禾本科3种,重要值之和为8.69%;菊科、豆科和石竹科各2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16%、6.46%和5.99%;鸭跖草科、唇形科和荨麻科各1种。
优势杂草以春夏季杂草为主,危害较重。
采用生长期小型(微型)机械除草+休眠期化学除草的方法,可达到防控杂草、提高产量,并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总页数】6页(P60-65)【作者】林茂祥;章文伟;韩凤;王黎【作者单位】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相关文献】1.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2.西宁地区草坪主要杂草种类和危害情况调查及其防除对策3.向日葵田间杂草种类及防治技术4.剑河县油菜田杂草种类调查及防治对策5.郧西县小麦田间杂草种类调查与防控措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石河子绿洲区春播苜蓿幼苗期田间杂草的植物学成分及数量调查分析

( C e p h a l a n o p l O S s e q e t u m) , 同时对 6种 主要 的 田 间杂草 的形 态学特征 进行 了简要描 述 。 关键 词 : 绿洲区; 春播 苜 蓿 ; 田间杂草 ; 植 物 学成 分
中 图分 类号 : ¥ 5 5 1 .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6 3 7 7 ( 2 0 1 3 ) 0 1 — 0 0 4 6 — 0 4
1 . 3 . 2 调 查 项 目及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2 01 2 一l 1 — 2 8
资 金项 目 : 石 河 子 大学科技 服 务项 目“ 饲 草 高产栽 培及 加 工 关键 技 术应 用” ( 4 0 0 4 1 0 3 ) ; 自然科 学研 究 与技 术创 新项 目“ 不 同磷 肥 施 加水 平对滴 灌苜蓿 细根 周 转特征 的影响 ” ( R C G B 2 0 1 1 0 2 ) ; 石河 子大 学高层 次人 才科研 启动 资金 ( R C Z X 2 0 1 0 2 2 ) 作者简介 : 万娟 娟 ( 1 9 8 9 一 ) , 女, 硕士 , 在 读研 究 生 。
摘 要 : 对 石 河子绿 洲 区春 播 苜蓿 幼苗期 田间杂草进 行 了调 查。 结果表 明 , 春 播 苜蓿建 植 幼苗期 田 间杂草
共有 1 O科 , 2 6种 。其 中主要 的 田间杂草 有 6种 , 分别是 狗尾 草 ( S e l a r i a v i r i d i s ) 、 藜( C h e n o p o d i u m a l b u m) 、
年 苜蓿 的生 长发 育 , 特别是 苜蓿 幼苗 的健康 生长 , 其 次杂 草易传 播病 虫 害 , 降低 苜蓿 生 长 当年 的产 量和 质 量, 同时也 增加 了 田间管理 的难 度和 生产成 本陶 。 但关 于苜 蓿建植 当年幼 苗期 田间杂 草 的植物 学成 分及数 量 调查 鲜见 报道 。为 此 , 本试 验 对春播 苜蓿 建植 当年 初期 生长 阶段 田间杂草 的植物 学 成分 及数 量进 行调 查, 同时对 主要 的 田间杂 草进 行形 态学 特 征描述 , 为后期 苜 蓿 的 田间杂 草 防治和 田间管理 提供 理论 依 据, 同时对 苜蓿 的大 田生 产具有 一定 的指 导 意义 。
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调查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Chn s iee PlntRe o cs a sure
Vo . 8 No 2 12 .
Ap .2 0 r 09
稻 田杂 草稻 发 生情 况调 查
冯成 玉 , 宝祥 , 宝国 , 宝龙 , 沈 孟 吴 王俊 宏 , 张维根
域 稻 田杂草稻 的发生情 况 , 2 0 于 0 7年 9月下旬 在全
收稿 日期 : 0 0 2 8— 4—1 0 3
( 江苏省海安县农牧 渔业局 , 江苏 海安 26 0 ) 2 60 摘 要 20 0 7年杂草稻在江苏省海安县各 类稻 田中的发 生率达 4 . 5 , 4 3 % 平均每公 顷穴数和穗数 分别为 10 3穴 2
和 1 9 07 6穗 , 高田块分别达 1 最 2万穴和 10万穗 , 8 已成为水稻生产上的潜在威 胁。杂草稻在不同稻田的发 生程度 表现 以下趋势 : 一中壤 >砂 一轻壤 >重壤土稻 田、 轻 直播 >抛栽 >机插 >手栽稻 田、 非统一供 种 >统一供种稻 田。
型稻 田随机 踏 田调查 l 2 5— 0块 , 在全 田 目测 的基 础
其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 杂草稻 比稻 田中的其 它杂 草更难 防除 … 。杂 草 稻不 仅 影 响水 稻 的产 量 , 而且 降低水 稻 的商 品价 值 J 。近 几 年来 , 草 稻 在 杂
江苏 苏 中地 区扩 散较 快 , 已对水 稻 的生 产 构成 了潜 在威 胁 L 。为 摸清 本 地 稻 田杂草 稻 的发 生 情 况 , 3 一j
o e d . fs e s Ke r s we dy rc y wo d e e;o c re c i c u r n e;i v siae n e tg t
白湖圩区春玉米田杂草种类调查

数 的 1 8 1 .% 、 ,% 。主要 杂草 有 1 种 , 中马唐 、 筋草 、 5 %、40 88 0 其 牛 旱稗 、 附子 、 苋 菜构 成优 势 种 。上 述 杂 草 为该 区 当前 防治 香 铁
重点 。
关 键词 白湖 圩 区 ; 玉 米; 春 杂草 种 类 中图分 类号 ¥ 1 ;4 10 53¥ 5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0 1 — 6 12 】)3 00 — 1 5 7 6 1 (【 2 0 — 4 2 0 x
1 2 ca ] 异 型 莎 草 [ yea . . Cpr ee 。 a Cpr ̄ t
d o i . , 米 莎 草 ( ii L ) 香 附 子 ( .o r u f m L i r s ]碎 C.r . , i a C rtt  ̄ ud I )两 岐 飘 拂 草 [ ibiys i o m L ) a1, 秆 蔗 J, _ Fm rt id ht a( .V h] 扁 s l c o 草 ( cp p n u i F. cma) 旋 鳞 莎 草 [ ye s Sit l i l s r Sh i , r ̄ a c m t Cpr u mcea t ( . L k 。 i ln  ̄ L ) i ] hi L n 21 4 苋 科 ( m r t ca ) 空 心 莲 子 草 [ lr nwa .. A a n aec 。 ah Atn 1 r ea ) pix o e m r. re ]莲 子 草 [ ssi I ) . r ht e is( a )Gib , o rd t s A.e i sl J R B. s( . e C., 头 苋 ( m rn u L i sL ) 刺 苋 ( si ss xD ] 凹 A a t s id ., a h vu Ap ou n I )反 枝 苋 ( .eoet L ) J , _ A rr x s .。 t l f t 21 5 蓼 科 ( o gnca ) 扁 蓄 ( o gnm ai l e .. Pl oaee 。 y Pl ou v u r y c a I )酸模 叶 蓼 ( 1 ahoa . , 蓼 ( oe ae . , J, _ P. ptil m L )红 a fi P.rr l L ) ia
开封市常见园林杂草分布调查及应对策略

开封市常见园林杂草分布调查及应对策略1.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逐渐成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在园林维护管理过程中,杂草的出现成为了一大难题,不仅影响着园林的美观度,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形成了威胁。
因此,深入了解常见园林杂草分布以及应对策略,对于保障城市园林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调查内容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共计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园林杂草:曼陀罗、苜蓿草、薄荷、紫花星、锁阳等。
2.1 曼陀罗曼陀罗,学名曼陀罗属,也称为葫芦藤、鱼毒花。
曼陀罗生长快,容易侵占园林土地,有着强烈的传染性。
常在户外景观中出现,属于极难除去的园林杂草之一。
2.2 苜蓿草苜蓿草,学名苜蓿属,是一种草本植物,栽培价值很高,但其野生种类生长速度快、吸光量强、颜色浓绿,非常容易侵略园林,一旦生长在花坛和草坪上,就会使得原来的景观被占据,影响观感。
2.3 薄荷薄荷,在夏季时非常常见,它的特别味道非常讨人喜欢。
薄荷毛茸茸的叶子会长到很大,在需要多次割草维护的园林中,薄荷是非常常见的杂草之一。
2.4 紫花星紫花星,属于菊科的植物,不仅生长速度较快,花朵颜色鲜艳、花瓣薄、花朵生长在高处,成为了园林日渐增多的景观杂草之一。
2.5 锁阳锁阳,在现代城市园林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杂草。
它高度不断伸展,扩张四周的范围,逐步占领原有园林区域,给园林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应对策略在应对各类园林杂草时,不应采取单一的措施,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性计划,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和调控,常见的控制手段如下。
3.1 混合使用不同的草药管理园林杂草的管理,可以采取不同草药复合物的方法,调节土壤环境。
利用复合草药的方法,加强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活力、增加微生物量,去除杂草。
3.2 采用植被覆盖的方法植被覆盖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园林杂草的方法,其主要依靠其他植物形成覆盖层,控制杂草生长。
小麦返青期田间杂草的防除试验研究

关 键 词 : 小 麦 返 青 期 ; 杂 草 ; 防 效
常 州 武 进 地 区 小 麦 田 中 杂 草 主 要 有 看 麦 娘 、 日本 看 麦
唑草可湿性粉剂 ( 奔腾 ,富美 实植 物保护剂有限公司 ) 。
1 2 处 理设 计 .
药 后 2 (0 1 3 2 5d 2 1 年 月 4日)目测 药 害情 况 , 6 7m 每 6
量/ 杂草株数 ;鲜重防效 = ( 对照 区单 位鲜 重一 处理 区单位
鲜 重)/对照区单位鲜重 x 10 0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对作 物 的安 全 性 .
用大能8 处理 中有 明显 的冻害现象。 药剂骠马和奔腾曾 0mL
在 小麦返青 期 、 草龄 较大的情况下 , 以单子叶杂草为主 的 田块 ,可选 用骠马水 乳剂 、世玛和 阔世玛等药剂进行 防
mL ( 5 7 、3 %奔腾可湿性 粉剂 1 ( 3 1 、2 1 9 .%) 6 0 g 9 .%) .%
阔世玛 4 + .%骠马 7 5 mL 6 9 5 mL ( 9 7 8 .%)和 2 1 .%阔世玛 可分散油悬浮剂 6 0 mL( 8 8 8 .%)处理的株数 防效均达 8 % 5
一
除;以阔叶类 杂草为主的 田块 , 可选用 阔世玛 和奔腾可湿性
粉剂等药剂进行 防除;单子叶 、阔叶类杂 草? 生的麦 田, 昆 可 使用阔世玛 等药剂进 行防除。
10 ~ 6
3 结 论
2 叶期后 、 ~3 稗草 2 叶期之前用 药 , ~3 对水稻生长安全 , 对
禾本科杂草稗草 的防效显著 ,因此 , 建议 每6 7m 10 6 用 6 ~ 2 0 mL,即可达 到理想 的防除效果。 2
蔺草田杂草的发生危害调查及防除技术研究

就 是 因为 6 7月 份 高 湿 多 雨 天 气 造 成 的 。 外 , 、 另 光 照 强 时 温 度 高 , 孔 开 张 , 合 作 用 强 , 体 气 光 气 交换 快 , 产生 药害 。 易
2 防 止 对 策
胺 硫磷 等易产 生药害 的药剂 , 定要降低 浓度 , 一
避开 正午 高 温用药 。对于砷 制剂 、 退菌特 、 美 福
2 杂 草 的 发 生 特 点 2 1 不 同 区域 ( . 田块 J杂 草 的 差异 性 蔺 草 田杂 草 因 不 同 区 域 或 田块 , 种 类 差 异 甚 大 。 其 据 2 0世 纪 8 O年 代 末 调 查 , 古 林 《 )点 蔺 草 田 的 杂 草 中 ,水蓼 镇 占 6 . % ,野 荸 荠 占 9 8 % ; 67 .9 横 街 f ) 蔺 草 田的 水 马 齿 占 镇 点 7 . % , 看 麦 娘 、 稗 草 占 12 2 .% ; 36 高桥 ( ) 蔺 草 田仅 镇 点
萤蔺 、 石 菖等 。 笄 3月 底 以后 , 本 科 的稗 草 , 禾 阔 叶 草 的水 竹 叶 、 蓼 、 心 莲 子 草 、 舌 草 等 以 水 空 鸭 及莎 草等各类 杂草混生 , 度愈来 愈高 , 重威 密 严 胁 蔺草 的生 长。 2 3 化 除 的 药 剂种 类 与 恶 性 杂 草
表 l 草 害 对 蔺草经 薪 性状 的影 响
科 、 泻科 、 泽 毛茛科 、 科各 2 。发 生量大 、 蓼 种 密 度 高 的优 势 种 为 禾 本 科 的看 麦娘 、 草 和 稗 草 ; 茼 莎草科 的异型 莎草 、 水莎草 和牛 毛毡 ; 蓼科 的水 蓼; 鸭跖 草科 的水竹 叶 ; 苋科 的空心莲 子草 ; 水 马 齿 科 的水 马 齿 等 。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试验分析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试验分析杨 超北京市密云区优质农产品服务站,北京101500摘要:为了探索防除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㊂试验选用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作为药剂,以确定适宜的施药剂量和方法㊂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除麦田阔叶杂草效果显著,对猪殃殃㊁扁蓄㊁荠菜㊁卷茎蓼㊁藜均有良好防效;对小麦生长和产量无任何负面影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㊂关键词: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小麦;杂草中图分类号:S 451.22D O I :10.3969/j.i s s n .2097-065X.2023.05.0230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㊁种植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因此保障小麦产量直接关乎中国粮食安全[1]㊂小麦与水稻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粮,小麦具有耐寒㊁适应强㊁抗逆性的特点㊂密云区作为京郊小麦的主产区,因此改善品质㊁确保安全生产是当前本区的重要农业工作任务㊂我国小麦田杂草的种群结构复杂,它与野生植物和栽培作物不同,是与小麦伴生的一个自然物种[2]㊂麦田杂草对小麦危害尤其严重,它通过与小麦争夺养分㊁水分以及空间,从而导致小麦个体发育不良㊁穗粒数减少㊁品质降低,给小麦生长带来大幅度减产㊂对小麦田杂草,应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化除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属内吸传导型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小麦㊁玉米㊁水稻等作物的阔叶杂草[3],施药后可以快速被杂草吸收,使敏感植物出现典型激素类除草剂的反应并传导到全株各部位,适用于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㊁扁蓄㊁荠菜㊁卷茎蓼㊁藜等阔叶杂草[4]㊂本试验[5]旨在验证由内蒙古神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以确定施药适期㊁施药剂量㊁施药次数㊁施药间隔等,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㊂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药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剂型:乳油,含量:288g /L ,生产厂家:内蒙古神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㊂对照药剂:氯氟吡氧乙酸,剂型:乳油,含量:200g /L ,生产厂家:美国陶氏益农公司㊂试验作物:作物为冬小麦,栽培品种为 中麦12号㊂试验对象:卷茎蓼㊁萹蓄㊁藜㊁荠菜㊁鸭跖草㊂1.2 试验条件栽培条件:本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p H 值为7.2,有机质含量0.6%㊂农户栽培管理水平中等㊂其他条件:试验田采用轮作方式,前茬作物为夏玉米㊂试验期间曾施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麦蚜㊂1.3 试验方法1.3.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供试药剂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㊂1.3.2 小区设计本试验总计28个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30m 2,设4次重复㊂表1 供试药剂处理处理号药剂施药剂量(制剂量)A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34.7m L /667m2150g /h m2B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41.7m L /667m2180g /h m2C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48.6m L /667m2210g /h m2D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83.3m L /667m2360g /h m2E 200g /L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m L /667m2180g /h m2F空白对照--G 人工除草处理--㊃17㊃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试验分析杨 超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4 施药方法使用方法:选用 J A C T O-H D 400 型背负式压缩喷雾器㊁扇形喷头施药㊂药剂按试验设计用量对水,针对杂草植株均匀定向喷雾施药㊂折合施药液450L /h m 2㊂施药时间和次数:于2018年4月22日下午一次性施药㊂施药时为冬小麦拔节前期,田间阔叶杂草基本出齐,草龄4~8叶期㊂1.5 调查、记录和测量1.5.1 气象资料施药当天晴,南风2~3级,日均气温11.6ħ㊂1.5.2 调查方法施药当天调查杂草基数,施药后15d ㊁30d 共2次调查株防效,30d 同时调查鲜重防效㊂调查方法按G B /T 17980.41-2000进行㊂本药剂在施药后能够很快被植物吸收,使植株出现如畸形㊁扭曲等反应,最终导致枯死,药剂在耐药性植物小麦体内可结合成轭合物从而失去毒性㊂其中温度的高低不会影响除草的最终效果,但在温度低时药效发挥较慢,施药后植物停止生长,但不立即死亡;气温高时药效发挥较快,植物会立即死亡㊂本药剂在土壤中淋溶性差,大部分分布在0~10c m 表土层中㊂有氧环境下,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很快降解成2-吡啶醇等无毒物㊂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对后茬阔叶作物无不良影响㊂各时期空白对照区杂草基数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㊂表2 各时期空白对照区杂草基数调查数据卷茎蓼萹蓄藜荠菜鸭跖草合计药前杂草株数(株)13.010.2511.756.2510.551.75药后15天杂草株数(株)16.011.014.258.011.560.75药后30天杂草株数(株)21.2510.2513.58.59.7563.25药后30天杂草鲜重(g/m 2)63.8331.5819.559.983.65208.51.5.3 药效计算及统计方法防治效果(%)=(1-P t 1ˑC K 0/P t 0/C K 1)ˑ100%(1)生物统计分析方法:根据调查数据与式(1)计算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本试验数据采用D P S 数据处理系统对防效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㊂D u n c a n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㊂1.5.4 作物调查调查方法:施药后通过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后对小麦的安全性㊂小麦收获期选取小区靠中间位置,沿播种行方向割取1m 双行小麦,分小区脱粒测产,折算公顷产量㊂调查时间和次数:药后1周内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对作物有无药害现象发生,观察小麦成熟前是否有推迟作物成熟的现象,并在收获前进行测产㊂1.5.5 作物产量和质量各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处理重复(小区产量(k g/h m 2))1234平均与空白对照处理比较增产率(%)与人工除草处理比较增产率(%)显著性A 44574681449048134910.80.5-5.6b c AB 49104490468448134723.93.0-3.3a b c AC 46514845481348454788.54.4-2.0a b c AD 49424910468448454845.05.6-0.8a b AE 48135007465147804812.74.9-1.5a b c A F46194457465146194586.60.0-6.1c A G 46514845500750394885.46.50.0a A 由表3可知,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㊁180g /h m 2㊁210g /h m 2㊁360g /h m2处理与空白对照比较,增产率分别达到0.5%㊁3.0%㊁4.4%㊁5.6%,对照药剂为4.9%;与人工除草处理比较,增产率分别达到-5.6%㊁-3.3%㊁-2.0%㊁-0.8%,对照药剂为-1.5%㊂经统计分析:对照药剂处理与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㊂2 结果及分析试验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分析,如表4㊁表5㊁表6所示㊂由表4可知,由于施药后遇低温天气,影响了药效的发挥,药后15d 各药剂处理防效均较低,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㊁180g /h m 2㊁210g /h m 2㊁360g /h m 2处理对一年生阔㊃27㊃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第5期2023年5月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叶杂草的总防效分别达到55.8%㊁63.2%㊁69.2%㊁71.4%,对照药剂处理为65.7%㊂经统计分析:对照药剂处理与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㊂表4 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试验防治效果 施药后15d处理卷茎蓼扁蓄藜荠菜鸭跖草合计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A 55.6b A54.2a A 54.8a A 53.0a A 54.3b A55.8b AB 64.0a b A 58.3a A 59.4a A 63.0a A 67.3a b A 63.2a b AC 71.3a b A 72.9a A 61.7a A 61.6a A 72.1a A 69.2a A D73.0a A 73.6a A 64.3a A 67.1a A 82.2a A71.4a A E 66.2a b A 65.3a A62.7a A60.0a A68.6a b A 65.7a b A 表5 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试验防治效果 施药后30d处理卷茎蓼扁蓄藜荠菜鸭跖草合计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A 82.5b A71.6a A 75.3b A 71.9b A62.9a A75.3c BB 86.4a b A 80.2a A 79.7b A 84.6a b A 69.7a b A 81.5b c A BC 89.8a b A 83.8a A 82.2a b A 87.4a A 74.6a A 86.6a b A B D94.4a A 89.1a A 91.1a A91.2a A 84.3a A 90.6a A E 86.1a b A 81.4a A81.0a b A85.4a b A 73a b A83.0b A B由表5可知,药后30d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㊁180g /h m 2㊁210g /h m 2㊁360g/h m 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总防效分别达到75.3%㊁81.5%㊁86.6%㊁90.6%,对照药剂处理为83.0%㊂经统计分析:对照药剂处理与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㊁360g /h m 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㊂表6 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试验抑草率 施药后30d处理卷茎蓼扁蓄藜荠菜鸭跖草合计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防效(%)显著性A 83.1c B79.9a A 84.4a A 73.3b A75.2b A79.3b B B 87.0b c A B87.7a A 87.8a A 84.4a b A 82.9a b A 85.6a A B C 90.7a b A B 91.4a A 89.3a A 89.0a b A 85.5a b A 88.8a AD94.7a A92.9a A 93.1a A 93.0a A87.6a A 91.0a AE 87.0b c A B88.0a A94.5a A84.9a b A 83.2a b A 85.9a A B由表6可知,药后30d ,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㊁180g /h m 2㊁210g /h m 2㊁360g/h m 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总抑草率分别达到79.3%㊁85.6%㊁88.8%㊁91.0%,对照药剂处理为85.9%㊂经统计分析:对照药剂处理与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150g /h m 2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㊂由表5㊁表6还可知:试验结果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中低剂量处理的防效稍差,分析造成原因可能是由于施药时间偏晚㊁田间一年生阔叶杂草草龄较大,且冬小麦已进入拔节期,植株较高,施药过程中对杂草着药有一定的遮挡㊂3 结论参考本文试验结果,建议使用288g /L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治冬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最佳施药期应在冬后返小麦青期或分蘖盛期至拔节前期,阔叶杂草2~4叶期,施药量以制剂量150~210g /h m 2(34.7~48.6m L /667m 2)为宜㊂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2] 小麦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J ].农业知识,2021(22):8-11.[3] 朱文达,颜冬冬,李林,等.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效果及对养分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0):80-83.[4] 车晋滇.农田杂草彩色图谱[J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药田间药效实验准则(一)[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作者简介:杨 超,女,1989年生,农艺师㊂研究方向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农业技术推广㊂㊃37㊃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田间试验分析杨 超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